广义的信息资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义的信息资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义的信息资源

广义的信息资源范文1

关键词: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课程资源;人文发展观

一、新课改的发展呼唤资源建设的变革

(一)课程资源的广义

新课程强调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在课改实验区,广大教师最迫切的呼声也是课程资源的短缺。对比传统教育中以教材为中心的狭义课程资源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1]中课程资源开发的范畴明显是界定于广义的课程资源观,即把课程资源的内涵延伸到社会、学校、家庭和生活环境以及教师、家长、学生和学科研究专家等而形成大课程资源观,强调学校和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主要开发力量,学习者则是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因此应摆脱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的观点,形成广义的课程资源观。[2]

(二)网络教育资源的发展

作为信息化课程资源的主要形式,网络教育资源的理念也随着新课改下课程资源观的广义定位需要而有所发展。通常提到的网络教育资源多指狭义的概念,即数字化的教育信息资源,然而从系统的观点来看,网络作为一种特定的学习环境,不少学者认为广义的网络教育资源观应包括教育人力资源、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环境资源三个重要的组成因素,[3][4]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体系则是由这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组成的动态平衡体系。教育人力资源是指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应用过程中各种人员的集合,如资源的开发者、建设者、管理者和应用者,其来源主要是教师(学科专家)、学生、社会人士(家长、学科爱好者、社区会员等)。教育信息资源是指以数字化形式在网络特别是互联网上传送的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各类信息。教育环境资源是提供资源建设和应用过程所需的硬件设施和各类软件工具及应用平台。如面向资源管理者的资源管理系统,面向教学者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面向学习者的研究性学习平台等,这些无不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提供有力的环境保障。这三者当中,教育人力资源是实践的主要施行者和开发应用的主体,人力资源开发和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是建设的主要目标,教育信息资源是核心内容,是资源开发建设的主要对象,教育环境资源则体现为软硬件相结合,作为资源建设与应用的保障条件和实践基础。这三个要素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实践过程中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过程,通过环境资源的构建和网络空间的资源共享,结合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优质的教育信息资源,在资源应用中实现学习者所获取的信息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从而最终达到人员素质的提升。因此,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应充分考虑这三个要素的综合作用,特别是地区教育信息化,区域性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的各种实际问题都由这三个要素交互不足或某一因素的作用考虑欠缺所造成,例如资源应用效果低下可能涉及人力资源的观念问题,也可能是信息资源的有效性问题或者欠缺资源应用支持环境等问题所造成的,限于篇幅恕不赘述。

课程改革强调从广义角度即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相结合进行开发和利用,并在开发过程中重视人力资源的内生性价值的体现。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之一,面向新课改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也应扩展到充分考虑教育人力资源、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环境资源三者相结合的广义概念。从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的组成来说,与课程资源的组成内容相对应的是,教育信息资源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教育环境资源属于非生命载体形式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而教育人力资源则属于生命载体形式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与网络教育资源之间的包含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1 课程资源与网络教育资源的关系

二、支持新课改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新理念与新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然而近年来教育信息化中重点建设的教学资源库却普遍存在重复建设、应用效率低下、资源陈旧、应用面不广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缺乏科学、完善的教育理论做指导,欠缺站在人文主义高度上的建设理念,使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没有系统总体的合理规划,因而没有准确定位和把握应用者适应时展的需求。那么如何把握应用者的实际需求呢?这反映在网络教育资源的核心特征即资源的教育价值上面。笔者认为,从课程改革的观点来说,资源的教育价值最大化的体现在于有效地促进作为主体的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并充分发挥学习者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让学习者在资源应用的过程中积极深入地思考和分析,选择和挖掘适合自己的知识资源进行实践和创新,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并最终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支持新课改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新理念──“人文发展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作为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来源,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应脱离为建资源而做资源的狭隘建设观,从广义的网络教育资源观出发,建构以学习者为中心并与教育人力资源、教育环境资源、教育信息资源三者交互结合的“人文发展观”。此“人文发展观”认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体系是一个基于广义网络教育资源观的包含教育人力资源、教育信息资源、教育环境资源三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环境。资源建设的过程是知识价值在主体间的传递与转化过程,是体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过程,是人的知识价值的发现过程。该过程兼顾面向人力资源开发(个体知识价值的传递与转化、区域人文关怀与资源共享文化的创设)、信息资源建设(优质信息资源的良性互动)及环境资源支持(技术开发与应用环境支持)这三个崭新的教育资源建设内涵,在基于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围绕学习者的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环境资源配套、信息资源建设三者交互所形成的广义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体系来开发新课程资源,期待学习者在资源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能具备面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终身学习能力,努力为社会培育具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通过构建这样一个有机的区域生态整体来促进资源的循环流通,体现知识价值的螺旋上升,在信息资源的实践应用中凸显学习者的发展潜能,同时学习者通过与这三者之间的交互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思想情感与发展价值观,并在实践过程中能动地创造出更大价值的教育资源,从而实现符合新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的网络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者与三要素之间的交互过程如图2所示。(1)学习者与人力资源的交互方式主要体现为学习群体的人文关怀和资源共享激励机制的创设,资源型学习中的师生交互等;(2)学习者与信息资源的交互方式主要是学习者开展基于资源的学习实践,如研究性学习、个别化学习、自主学习等;(3)学习者与环境资源的交互方式体现为学习者开展资源实践,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以及技术支持(如规范化的教育资源建设标准、资源库产品间的互操作、多样化的学习工具等)。

图2 支持新课改的区域性网络

教育资源实践的“人文发展观”

(二)“人文发展观”指导下的资源建设新模式──“五维发展循环”模式

依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实践一般分为“资源开发、资源整理、资源共享、资源应用、资源更新”五个维度,它们通常是由不同的参与者从事实践,并随建设规模的大小和应用程度的深浅组合成不同的建设阶段,诸如大规模的资源整合阶段(资源开发、资源整理)、个别化资源的优化重组阶段(资源整理、资源共享)、优质资源的共享和创新阶段(资源共享、资源应用、资源更新)等。而就建设应用过程来说,“资源开发──资源整理──资源共享──资源应用──资源更新”的线性组合过程是较为全面的资源建设流程,它代表了人们从事资源实践的完整周期,我们将在此完整建设流程的基础上提出支持新课改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新模式。

1.“五维发展循环”模式的内容

根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人文发展观”,应用知识管理及动机理论,我们提出资源建设的“五维发展循环”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资源建设“五维发展循环”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内容如下:

(1) 资源建设流程是资源在不同知识主体间传递和转化的动态循环过程,该流程就学习者认知发展而言是由资源开发、资源整理、资源共享、资源应用、资源更新五个过程共同线性组合而成,这些过程实际上就是网络教育资源实践的五个维度。

(2) 根据知识管理理论,这五个维度正好体现为学习者知识管理活动的不同阶段,五个维度的循环发展正好反映了学习者内在知识价值的螺旋式上升发展,从而体现其能够在资源实践过程中得到认知发展。

(3) 学习者具体参与到资源建设流程的全部五个组合过程,体现其为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实践的主体和资源型学习过程的主人,而教师是资源实践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情感因素的正向激励者。

(4) 在资源实践的每一个维度,都要通过广义网络教育资源三要素合理的相互作用,即人力资源开发、环境资源配套、信息资源实践这三者相结合,为学习者参与网络教育资源实践的具体过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 新课程改革强调资源型的综合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广泛开展为本模式中资源更新过程的知识创新和资源的滚动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6)内外因素相结合的动机影响是推动学习者持续参与资源实践各个组合过程,实现动态循环的主要动力,而学习者自身价值内生性的充分发掘,创造比自身原有资源更大价值的教育资源,是资源更新过程中实现资源滚动发展的关键所在。

转贴于 2.“五维发展循环”模式的知识传递与转化过程及其本质

表1运用知识管理理论分析该模式中学习者信息资源实践的知识传递与转化过程。

表1中所述的知识转化过程,表面上是信息资源在不同的学习主体间的流转(即形成了资源流),但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说其实质上是依附于不同主体的知识价值的传递转化的动态过程,这种动态过程我们称之为“知识流” (Knowledge Flow)。 “所谓流是一个形象的动态概念,指一个实体或抽象事物的不停顿的运动状态。”[5]在“五维发展循环”模式中学习者参与了动态流程的各个阶段,这种动态过程是由具有知识价值的资源在经历了不同主体的知识外化、中介、共享、内化、创新等多种处理过程后最终转化为学习者的内在知识,从而形成了“知识流”。

表1 “五维发展循环”模式中学习者的知识发展过程

资源建设流程

知识管理内涵

学习者的实践角色

信息资源实践

资源开发

知识外化

建设者

学习者个人资源建设(个人知识积累、个人学科专题网站建设等)

个人内在的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过程,并进行结构化的信息管理

资源整理

知识中介

管理者

资源按标准优化改造、审核入库、管理等过程

对外在显性化的信息按资源标准审核和重组并进行属性编码入库的过程

资源共享

知识共享

交流者

资源、浏览、推荐、评价、社区交流的过程

对结构化的显性知识资源进行、浏览、评价及知识导航的过程

资源应用

知识内化

应用者

资源型学习(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合作学习)

显性知识的获取、分析、加工、处理最终形成内在隐性知识的过程

资源更新

知识创新

创新者

(学习者)

对原有的信息资源进行知识挖掘、优化改造或资源创新的实践,实现资源的深层应用和知识创新

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发现知识的内在价值);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知识流”作为一种动态的过程,需要作为知识主体的学习者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知识主体在实践不同维度的动机因素起到促使知识传递和转化乃至创新的主要驱动作用。学习者在参与前述不同维度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实践时,若其应用模式不同,则其参与实践的动机因素也有所不同。例如资源开发过程中主要采用行政部门自上而下整合资源的方式,则对于参与资源整合的单位和个人来说,其动机因素也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一种是内在的认知内驱力的作用,即实践主体希望在参与过程中开展项目研究提升自我,这种因素占大多数,另一种是外在附属内驱力的作用,作为服从上级部门安排的被动的任务式整合,这些内外的动机因素往往会联合发挥作用。其实无论何种动机因素,我们在资源实践的“五个维度”设计广义网络教育资源的三要素对学习者的相互支持作用时,应主要考虑有利于正面激励并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动机作用,以求最大限度地鼓励更多的学习者自发地参与到资源实践过程中来,从而让学习者自身建设实践转化为其自觉的行动,使知识资源的应用者、实践者自觉成为资源建设的开发者,在实践中产生资源、创造资源,让“知识流”形成持续不断的循环,最终实现了本模式的目标和本质──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一般的网络教育资源实践,通常此“知识流”是单向线性的,即一般到知识共享阶段或知识应用阶段就结束了,无法实现资源的创新发展。而本模式的突破之处在于实现资源建设流程的发展循环(即“知识流”循环),其中资源更新(即知识创新过程)是实现整个“知识流”循环的关键,也是促进资源增长的重要环节。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课程资源的大力开发,基于资源应用基础上的知识创新已成为可能,即面向师生的基于资源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资源型学习模式的广泛开展能够充分发挥学习者主动探究并进行知识创新的积极性,将产生大量如主题知识、课程整合资源、学生电子作品集等知识创新型的学习资源,为资源的增长创造了客观条件。另一方面本模式中各个实践过程所形成资源的丰富性和有效性、共享文化氛围的形成、人文关怀下虚拟时空里学习者地位的提升、资源应用和开发工具的易用性、学习者自身的认知发展的需要及知识创新的激励与评奖机制等都可以促进学习者在资源更新阶段价值内生性的充分发挥、激发优化改造和创新资源的主观欲望,并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知识创新的实践,最终实现资源的增量滚动发展。与一般的教育资源建设模式相比较,本模式更能体现对新课改的有力支持。(如表2)

表2 两种不同的资源建设模式比较

资源建设模式

一般的教育资源建设模式

“五维发展循环”模式

网络教育资源的定义

狭义观(即只重视教育信息资源)

广义观(重视教育信息资源、教育人力资源、教育环境资源的相互作用)

资源建设观

为资源而建设的简单信息资源观

人文发展观(学习者认知发展与网络教育资源实践相结合)

资源建设主体

教师

学习者(包括教师的角色转变、学科资源网站会员等)

资源型环境

工具型环境(重视技术支持,忽视人员交互)

学习型环境(重视资源的应用实践和学习过程的交互作用)

资源内容

内容教材化(以教为主)

内容多样化(学教并重)

续表

资源建设模式

一般的教育资源建设模式

“五维发展循环”模式

资源流

信息流

知识流

资源管理模式

信息管理(显性知识管理)

隐性/显性知识管理并重

资源实践

重开发轻应用

实践的“五个维度”共同发展

资源应用目的

辅助教师教学

促进学习者认知发展

资源的传播方式

单向展示

多向交流

资源型的教学结构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

资源服务

单一服务(信息检索、获取等)

多种服务综合(资源共享、资源应用、知识创新等)

资源建设流程

单向线性过程

“五维发展循环”过程

3.实践案例

作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广东省佛山市同样面对与课改教材相应的信息化课程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一方面是随着课程资源观广义定位的发展,原有的教育信息资源无法满足新课改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新课改下基于资源的新型学习方式(如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协作学习等)的变革,又能让更多的学习者在资源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参与到资源收集、整理和创新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二次或多次开发。综合以上情况,我们采用广义课程资源观指导下网络教育资源的教育人力资源、教育信息资源、教育环境资源三要素同步配套相结合的方法,确立了以学习者(即资源应用者)为中心的“人文发展观”,应用符合新课改理念的“五维发展循环模式”开展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实践,通过基于知识管理的资源应用环境设计,成功地将资源建设过程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和知识应用与创新结合起来,实现有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用和共享,成功地支持区域性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该模式的人力资源开发与信息资源实践前面已详述,下面主要就佛山地区级的网络教育资源的应用环境设计谈一下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1)基于知识管理的资源应用环境设计。

佛山市在资源型环境设计上主要针对课程改革下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变革的特点而设计,采用基于知识管理理论指导下的“资源管理与教学应用”的一体化方案,通过学科群资源网站这一网络平台将课程改革实验中学习者的学习实践与资源建设和应用结合起来,使其知识发展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相联系,最终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前端学科网站会员的发展、交互式模块的设计及多种激励机制能促进网上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动态网站的生成和维护,“站点化”和“页面化”管理则凸显管理的个性化,有效吸引学习者(应用者)主动参与资源管理;通过与资源库的实时交互,实行分布式资源建设,集中式资源管理的开发模式;互动式信息和交流、有效资源导航和评价可促进资源广泛共享;模板化在线教学设计、网页课件生成器等支持基于资源的电子备课等教学应用;高效的资源搜索模块、自反馈式交互试题、动态文稿演示等支持基于资源的学习等。以上设计方式无不应用知识管理理论,通过“知识流”在学科网站会员间的有效循环为知识创新创造条件,从而实现资源的增量发展,并且在课改实验过程中不断积累和产生适合新课程所需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如图4所示。

图4 基于知识管理的佛山市学科群教育资源网及其应用平台环境设计

(2)实践成效。从2002年到2004年,佛山地区在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特色教育专题网站展评”活动中“面向新课改的佛山市学科群教育资源网站”整体项目以其完整性、规模化、丰富性两次荣获最高奖“全国优秀特色教育网站”奖,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及中央电教馆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该学科群资源网站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科会员达十八万人,运行三年以来超过六百万的点击量,本地经过质量优化的总容量超过600GB的海量学科资源库。现已完成“支持新课改的学科群教育资源网及其应用平台的研究与开发”项目,项目科技成果荣获佛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教育科研吴汉良二等奖,并入选国家科技部2004年度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据2002—2004年的统计,佛山市共接待来自国内外的教育信息化考察团近200个,其信息化应用成果与实践探索经验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结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相应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也要作出多方面的调整、如上述技术支持的资源型环境的调整、信息资源内容的及时更新、人力资源开发构成的变化等。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五维发展循环”模式能在系统方法上为面向新课改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已在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于此观点的应用,新课改课程资源观的发展变化只需要对广义网络教育资源的三要素做相应调整并应用到资源实践的“五个维度”即可,因此有利于推动新课改下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2001.

[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24.

[3]李文光,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9—22.

广义的信息资源范文2

关键词:文献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建设 网络资源建设

自图书馆学诞生以来,国内对于其用语表述就一直在变化,直至当前,信息资源建设这项工作的概念依旧混乱,有的部门称其为文献资源建设,有的单位称其为馆藏建设,也有行业界称其为信息资源建设。这种混乱状况的存在,不仅会导致人们思维观念的分歧,同时也不利于专业术语的规范,更不利于学科理论的研究,从而影响行业工作的正常运行。因而,建立完善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文献资源建设的历史发展

文献资源建设理论诞生于80年代,当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浪潮的袭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国内对于文献资料的需求不断增大,面对日新月异的图书出版市场,我国的藏书建设已远远落后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且,当各界在意识到文献资料的重要战略资源意义之后,国内便迅速诞生了文献资源以及文献资料建设这一历史性的概念。可以说,文献资料建设是藏书建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在突出文献收藏的这一概念的同时,也树立了资源特色的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得益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90年代我国正式联入因特网,面对着海量的电子信息,全球资源共享这一突破性理念得以实现,而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也悄然发生着改变,即由单一的物理馆藏转变为物理馆藏+虚拟馆藏。所谓虚拟馆藏,它不仅包括海量的电子图书出版物、各种学术刊物、政府及商业界的数据库以及海内外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资源。由此可见,虚拟馆藏建设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因此,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各类数据库,提供网上服务,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开发建立虚拟馆藏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时代赋予它的重要使命,但是,由于受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文献资源建设理论并没有涵盖这一方面的内容,它所强调的依旧是充分占有文献资源,而文献资源建设理论则是重点强调信息资源建设的整体意识,因而,在信息化的今天,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的局限性愈发明显,由于涵盖不了当前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内容,对于丰富和发展其的呼声愈发强烈。

二、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诞生

在90年代中期,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的局限性逐渐凸显,我国的学者就陆续提出要将文献资源建设深化为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观点,不少理论工作者也对其进行了研究,如:张久珍就在《论信息资源建设》一书中揭示了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的局限性,并着重讲解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现实意义。其实早在图书馆界提出用文献资源建设概念取代藏书建设概念之时,情报学界就已经开始着手于信息资源建设等一类问题,而随着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以及互联网的引进,我国的信息机构就将其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但是不同于图书馆界的概念,情报学界对于信息资源建设的定义主要是指网络信息资源,也就是数据库的建设,而不是图书馆界的文献资源建设。1997年4月28日国家科学发展委员会了《国家科委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件中强调,数据库建设是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由此可见,情报学界和图书馆界对于信息资源建设的定义是不同的,但是由于网络大环境的影响,图书馆工作与情报工作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对于图书馆界与情报学界关于信息资源建设的不同定义是可以加以整合的。

三、信息资源建设的学术定义

要想研究信息资源建设,首先必须弄懂信息资源的定义,但如何给信息资源进行定义,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是我们综合国内外的各种理论观点,将其归纳整理为四大类型:

(一)宽泛型

这一类学者的观点认为信息资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包括了信息、技术、设备、人才等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

(二)狭窄型

这一类学者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文献资源或者数据库。

(三)折中型

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信息资源建设既有广义又有狭义之分,广义的含义即宽泛型的定义,而狭义的含义则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处理后整理有序的大量有用信息的整合。

(四)信息本体型

此类学者观点认为,信息资源主要是指人类开发和组织的信息的大综合。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虽然各种说法都有可取之处,但信息本体型的定义是最为合适的,经过综合整理,我们可以认为,信息资源就是经过人类的采集、开发以及组织后的各种有用媒介信息的有机结合,即信息资源建设既包括文献资源,同时也包括电子信息资源。

四、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体系

研究了信息资源建设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信息资源建设就是人类对各种无序的媒介信息的有机整合、开发、组织的活动,而所得的成果就是信息资源。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包括文献资源建设、数据库的建设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相比于文献资源,信息资源建设活动要宽泛与复杂的多,因而,只有将文献资源建设同数据库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有机结合,才是信息资源建设的根本要义。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信息资源建设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图书馆藏建设是包含关系,信息资源建设在第一层,其次是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最后则是图书馆藏建设,但是,这三者都有其独特的重要性,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每一层都是不可分割的。

图书馆学是一个富有活力的有机理论的综合学术,因而它必须是不断完善、丰富与发展的。从“藏书建设”到“文献资源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到现在的“信息资源建设”也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转变,我们界内专家学者以及广大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尊重历史发展的规律,积极探索研究人类信息传播领域的变化,为更好的推动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而更加努力。

参考文献:

[1] 程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广义的信息资源范文3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1 网络信息资源的相关概念

1.1 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及特征

网络信息资源比较复杂多样,其类型可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例如,若依据信息交流的标准,网络信息资源科划分为正式、半正式以及非正式出版物;依据媒体类型划分,网络信息资源则可分为音频、图片、文本以及三维虚拟信息;依据信息储存方式划分它可分为电话型、节目型、邮件型、图书馆型以及揭示板型;依据信息的时效性划分网络信息资源又可分为动态信息、数据库、电子报纸以及期刊;若依据用途和信息的表现形式来划分,网络信息资源还可分为数值型、全文型、即时型、事实型等。虽然网络信息资源的标准和类型较多,内容比较丰富,但仍旧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而言,网络信息资源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公共特征即具有经济效益性,二是自身特征,例如类型多样、数量大、结构复杂、数字化、共享性、动态性、用户差异性、无序性、高关联性等。这些特征导致了信息资源灵活性较大而且不易掌控,这也是数字图书馆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所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1.2 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的概念

网络信息资源整合是一个内容广泛且涉及层面多的新领域,对于其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方面进行理解。广义的信息资源整合是指集中散乱的信息资源,通过组织、加工使之具有顺序性,从而便于用户使用的一个过程。而狭义的网络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在某个范围内,利用物理或者逻辑的手法将范围内散乱分布的多元化信息组织起来,让其能够便于管理并为用户提供服务。

2 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整合的内容

2.1 数字图书馆零次文献的整合

零次文献是用户需求较少的一类文献,具有专业性强、质量高、内容信、信息量大以及透明度低的特征。虽然零次文献的需求者不多,但它依旧是数字图书馆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需为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以便用户进行远程查询。

2.2 数字图书馆一次信息的整合

所谓一次信息是指网络中内容丰富的初级信息资源,这些信息是通过各种各样由不同行业、不同人群所提供的,因此内容比较杂乱。数字图书馆在对其进行整合时需进行筛选、分类,而后在通过组织、加工使得原本杂乱的一次信息变得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实用性。

2.3 数字图书馆二次信息的整合

二次信息是指通过人工、技术或者其他方式加工、处理后而形成的可供人们使用的文献。由于一次文献的信息比较多,而因特网不具备将转化、分类信息的功能,因此在文献整合的过程中需借助人力结合其特征和内容构建相应的信息搜索工具。目前,搜索引擎组织二次信息的主要工具。

2.4 数字图书馆三次信息的整合

三次信息较一次、二次信息而言其内容更加精准、便捷。其实,数字图书馆整合三次信息就是在整合不同的搜索引擎。用户在使用搜索引擎时必须根据其特点和功能而选择相应的使用方法,这对用户而言也是一种时间的浪费。因此,为能让用户最快地找到合适的搜索引擎,找到需要的信息,数字图书馆通过“文献链”的方式对二次信息进行整合,构建起搜索引擎数据库,从而形成三次信息。

3 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的相关策略

3.1 构建网络信息资源目录

由于网络数据比较庞大,内容比较繁杂,因此可在数字图书馆中构建一个网络信息资源目录,它的功能同实体书中的目录功能相似,可对内容主题进行引导。在构建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时需制定一个统一标准,而后再根据这个标准对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再通过人工的形成内容摘要,而后再将这些整理好的内容根据其特征、内容列入已经设定要的标准范围内,从而形成结构目录。

3.2 元数据处理

现阶段,数字图书馆主要从形式和内容这两个方面来描述信息资源。描述信息资源的形式是指描述其外部特征,而描述其内容则是指通过规范信息资源的检索语言来表明信息内容,这种过程可称为标引。在此,数字图书馆可借助网络信息构建一个标引体系来满足用户的要求,体系中的标引可揭示信息资源的形式和内容,进而提高数字图书馆的有效性。

3.3 搜索引擎

对于网络信息资源整合而言,搜索引擎是一种重要的方式,而对于网络用户而言它也是一种实用的内容检索方式。目前,搜索引擎可依据关键词、目录、元分为三类,具有检索效率高、内容准确等特点。同时,随着网络普及度的提高,搜索引擎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所以在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应从搜索引擎的主题内容着手,通过对数据的分类、总结、聚类、、关联等方式进行信息整合。而且,根据用户使用度来看,负担小、内容相关性是搜索引擎的一个发展趋势,如此就可提高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效率,从而促进数字图书馆可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琦.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新型资源整合研究[J].学院教育,2012.

[2]赵冬梅.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情报科学,2005.

广义的信息资源范文4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是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一种商业贸易活动,主要是以电子信息、设施为载体来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其内容包括广告、交易、支付、服务等活动。目前,世界各国将提高文献信息服务能力作为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任务,电子商务代表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应用于图书馆领域,更能增强数字图书馆在网上信息服务方面的竞争力,使图书馆在互联网上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符合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一、电子商务的内涵及其模式

电子商务(E一ColnlnerCe,简称EC)是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兴技术,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领域,其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它是以电子信息及其设施为载体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其内容包括支付、服务及其广告等领域。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品的选择、支付、交付以及服务等环节不仅能够在网上一次性完成,而且可以网上交易与物流配送相结合。

对电子商务的定义,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电子商务是指一切采用电子技术手段或在电子平台进行的商贸行为。而狭义上的电子商务是特指Internet为媒介的一切商贸活动。总之,电子商务是依靠电子技术或网络技术运行的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它突破了时间、时空的限制,不断冲击和改变着传统商业模式,它正以其成本低廉、方便快捷、跨越空间等突出的优势风靡全球。

电子商务的模式主要是由其市场业务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等因素所决定的。因此,电子商务的模式主要是由其交易主体的不同而分类的。

B To B模式,即商家——商家模式(Business to Business),也称企业间模式,主要指企业既可以是买家也可以是卖家,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电子网络互相联系,并获取和提供货物、资源、服务等生产资料。B To B是电子商务模式中最有效降低成本,发展最具潜力的一种,日益受到现代企业的重视和追捧。

B To C模式,即商家——消费者模式(Business to Customer),也称企业商家模式,主要指企业利用Web技术在网上创建自己的商务网站,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网上商店,其包括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等业务,这不仅省去的诸多中间环节,而且提高了交易效率,方便快捷,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C to C模式,即消费者——消费者模式(Customer to Customer),是指消费者互相之间通过电子互联网来进行交易的模式,它是广义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它类似于民间的"以物易物"方式的商品交换,实践中最典型的业务就是网上个人拍卖。

G to B和G to C模式,即公共服务模式((Government to Business或Government to Customer)模式,其强调政府对电子商务的介入,主要是指政府通过电子互联网方式实施管理、不条理、手续报批、发放许可证、办理缴税交税、报关以及商检等。这可以有效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廉洁。

二、数字图书馆的涵义及其特征

数字图书馆(Dibtal Libraty,简称DL)是一个正在发展的新事物,随着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因此,在学术界,关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比较流行观点认为,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是指对传统的图书馆的数字化;广义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内涵较丰富,包括数字化平台、数字教育平台、数字新闻平台、数字情报平台、数字娱乐平台和数字商务平台等。可见,广义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的内涵更为丰富和多样,更具现当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的内涵与意义。

无论哪个层次和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其都离不开电子互联网技术、数码存储技术和传播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只有依靠和运用这些才能有效发挥其功能的。从现有的数字图书馆的模式和功能来看,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有:

存储功能量强大,多媒体模式多样化。传统图书馆主要收藏纸质文献,而数字环境下,图书馆除了纸质文献以外,还要收藏声音、图像以及数字文本等模式的资料信息,而且媒体多样化是数字图书馆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一大特征。数字图书馆所存储的大量资料信息是以图片、多媒体的形式保存的,其所占的容量远远大于纯文本形式的资料。

检索功能智能化,服务模式多样化。传统图书馆通常的检索手段是逻辑和加权检索等方式,这已经不能够满足数字图书馆海量信息资源的查检要求。由于数字图书馆资料信息海量,需要人工智能技术来检索。目前,数字图书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智能化的搜索引擎,更具个性化和快捷的满足了读者和消费者的需求。

网络环境应用和管理相对优化。数字图书馆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受空间束缚,拉近了馆与馆、馆与读者以及读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去索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料信息共享,而这一切主要依赖于良好的网络环境来实现的。随着电子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环境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拉近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实现了电子业务商务化。

信息传播强大,服务模式多样化。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收藏、服务、组织为一体的集成平台,包括了信息的生成、传播和应用等各环节,同时拥有了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的功能,服务模式广泛,服务内容多样,而且具备了部分电子商务的服务功能与模式。数字图书馆能够对信息进行智能优化管理,能够及时更新和挖掘信息,创造更快捷、多样化的电子网络共享平台,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实际上,在数字图书馆平台下,用户拥有了更加丰富的交互手段,其不仅成为信息资源的消费者,而且也是信息的提供和创造者,极大地促进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三、电子商务在高校数字图书馆中应用的必要性

作为现当代电子与网络技术的集大成者,数字图书馆也是一种商业信息产品,它完全可以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可以实现互补互进,共同发展,可以达到多赢格局。在电子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可以为电子商务的实施和信息服务提供交易平台,而电子商务也可以应用到数字图书馆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领域。可见,数字图书馆与电子商务的相结合可以实现互补互赢的局面,而且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两者的结合并进一步发展深化不仅具有现实迫切的必要性,而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密切读者间距离,提供零距离服务。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转播方式通常是相对简易并且是单向模式。但数字图书馆存储的海量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通过电子网络为用户提供更有效、更便捷的服务。而数字图书馆应用电子商务,使其传播的信息资料更具有了多样性、丰富性、快捷性和共享性特征,使数字图书馆在更大的时空、空间上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可以不受任何地理、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再不用费大量的精力,可以获得所需的信息资料。同时,由于电子商务的优势是时互动式沟通,信息需求者或服务享用者可以直接表达自己对数字图书馆信息提供和服务质量的评价。

(二)实现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数字图书馆应用电子商务,不仅可以实现电子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优势资源的有机结合,而且可以实现数字图书馆自身的再发展。数字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馆藏文本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存储海量而具有较高价值有序的数据库,并对资料信息进行智能化的管理、挖掘和更新,通过直观、快捷的服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且数字图书馆引入电子商务技术,进一步优化了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实现了电子文献的馆际互动与信息传递,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高质量服务,而且使有形物理馆藏与无形虚拟馆藏有机结合,实现了两者之间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互补,共存、共荣的格局。

(三)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最核心的经营理念就是为需求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这可以弥补数字图书馆的不足之处。个性化服务是指针对用户所需求的独特信息资源进行独特的专门性的针对服务,更准确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不同层面的用户对信息的获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对浩瀚的、无序的信息要尽快予以整合,使之进入有序状态,要求数字图书馆建立相关专题数据库,提供个性化服务[1]。从个体视角而言,用户需求可能是特定的领域,不一定是大而全面的服务,而是特定的、针对性的领域。而电子商务模式可以以用户为中心,依据每一用户不同的需求,并通过向用户、传播和提供各类数据和产品信息等手段,为用户提供多样而个性的服务。数字图书馆应用电子商务技术,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使得流通信息资源具有多样性、丰富性、知识性、共享性的特点,为数字图书馆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满足用户对各种信息和知识资源的需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2]

(四)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在数字图书馆中应用电子商务便可通过网络采购,采购时间较短、采购过程简单。网上读者也只需坐在家里轻点鼠标,便可很快获得所需信息。另外,数字图书馆正利用电子商务手段组织和开发信息,使原有信息不断地增值,用户只需通过电子钱包或电子转账等网上支付方式支付少量费用,便可立即拥有信息,真是"价廉物美"。

数字图书馆在为用户提供其免费的那部分信息资料服务之外,可以利用电子商务模式,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网络平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活动使得这一工作变得更加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3]

数字图书馆和电子商务都是电子互联网时代的新宠儿,两者有着共同的地方,其结合可以实现互赢、共赢的局面。数字图书馆应用电子商务模式不仅有利于数字图书馆的运行和发展,而且可以更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满足用户需求。随着电子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应用电子商务模式更为广泛密切,从而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其服务和适应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浩.浅谈数字图书馆的电子商务化[J].中国信息导报,2006, (7).

广义的信息资源范文5

关键词 学校信息资源 学校效能 信息共享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学校信息资源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广义上是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手段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狭义的概念仅仅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并大量积累后有用的信息。这里所说的学校信息资源主要是从广义上来理解的。在学校管理具体工作中,信息资源管理主要涉及到信息来源、信息交流、信息手段及学校成员的信息素养问题。

从广义上讲,学校内外环境的人、财、物和事均附带有信息属性,学校内外成员均是信息的生产者(比如教师的性别、年龄等自然属性信息,对学校教育来说,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学历结构、专业知识、发展兴趣等信息)。信息交流指学校内外信息的流动机制,即学校内外成员获取信息的方式及渠道。信息素养主要指学校内部成员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

一、关于学校效能的基本讨论

在学校管理中,有效能的管理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对于学校效能(School Effectiveness)的定义,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从组织理论的角度看,持有不同的组织观会有不同的学校效能含义。经济理性的组织观认为,学校效能就是学校达到其预定目标的程度;有机系统的组织观认为,学校效能就是学校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保持学校健康发展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组织观认为,学校效能就是学校内部人员的满足感与人际和谐的状况;科层体制的组织观认为,学校效能就是学校维持结构稳定与持续发展的能力;政治冲突的组织观认为,学校效能便是学校内部满足外部重要群体需要的程度。

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莫地摩(P. Mortimore)认为,高效能的学校应是“能够使得学生实际的学习进步大于根据其起点水平做预测所应该获得的学习进步的学校”。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吴清山认为,“学校效能”是指一所学校在各方面均有良好的绩效,它包括学生学业成就、校长的领导、学校的气氛、学习技巧和策略、学校文化和价值,以及教职员发展等,因而能够达成学校所预定的目标。孙绵涛、洪哲认为,学校效能是指学校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目标,并能不断满足系统内其他各方面的要求,进而使学校及其成员和社会得到相应发展的特性和有效作用。张煜、孟鸿伟认为学校的效能,反映了学校使得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生变化的方向、程度与大小。这些定义均有共同的特点,即效能必须反映在学生学习结果的提高,学校效能具有多元指针。

从投入―产出角度来看,相对学校效率,狭义的学校效能一般指学校非实物化(例如教师专业训练、教学策略、教学安排等)的投入与输出的功能比。在学校管理中,有效的利用学校的财、物资源,提高管理的投入产出比,是我们普遍熟悉的学校中物的管理效率问题。但是,学校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它的功能并不是简单的物化的“产品”生产功能,学校是培养和发展人最重要的场所,学校管理必须从学校有利于发展人的自我需要出发,从有利于满足社会预期的需要出发。事实上,学校教育目的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要求,特别是社会本位取向的教育目的,导致了现代学校教育功能的多元化,学校必须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因此,对于学校管理中信息资源管理的具体过程,不能仅仅使用简单的费效比来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考虑基于学校多元功能之上的学校效能。基于学校多元功能,学校效能实际上就是学校在一定输入条件下所产生的学校功能满足程度。

二、效能管理基础:信息共享

在学校管理中,学校信息≠教学信息,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教学信息只是学校信息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信息资源“爆炸”和信息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学校作为信息生产、传递和开发利用的组织,需要从观念上、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上认识到信息化对于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作用。这要求公共服务信息与学校内部信息进行共享,通过提高学校成员的信息素养,使用现代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学校内外部构建一种信息采集、分享与管理的机制。

学校信息来源是多样化的,在管理中关键是使学校管理的多元参与者充分了解学校决策的相关信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由以往的决策信息专享者变成了决策信息的提供者、引导者,学校教师、员工、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也由以往的旁观者和排除者变成决策信息的共享者和提供者。这些,都意味着从制度上必须保证学校的决策与公共服务信息的充分共享。

学校信息共享的基础有三方面:一是必须充分地开发学校信息并予以,建立从学校教学管理到学生管理,从财务管理到设施管理的信息采集体系,建立学校信息体系,为此在学校或地区层面应该存在一个信息采集与的专门职能部门;二是学校内外成员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学校成员不但要有信息生产与收集的能力,还应具有信息分析与使用的能力,这是校本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信息开发的技术保障,它不但是学校信息动态调节机制建立的基本保障,也对学校信息管理者的技术能力提出要求。

一般来说学校管理的信息包括:学生信息、教职工信息、教学信息、科研信息、体育卫生信息、办公管理信息、设施与设备信息、图书信息及学校发展规划信息等。学校的长期综合发展规划与具体教学计划信息是最重要的信息。信息采集过程必须注意的是信息标准化的问题,这是学校信息广泛运用和便于理解的基础。学校信息的方式可以通过学校报告的形式、校内局域网或互联网等形式来进行,目标是保证参与学校管理的各方面成员均能获得充分、必要的相关信息。

三、效能管理途径:信息整合、监测与调节

学校信息在内外成员之间,在非正式组织中的沟通与传递,从个人层面上来说是有技巧的。从学校层面来看,作为管理的正式组织,如何传递有效的信息并发挥信息的作用不仅是沟通的问题,而且是构建信息的整合、监测与调节机制的问题。

信息在学校中无处不在,任何人、财、物要素均可以通过它们带有的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行准确的定位。信息的重要作用在于其时空流动过程在机制上的合理性表现,学校的办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信息输入到输出、通过反馈再次进入输入的信息加工处理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决策信息来源渠道的多样化,是学校体现多元功能,发挥多层面效能的基础。

根据组织结构的分工和信息控制方式,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一般可以划分为集中式、分布式 和混合式三种结构模式(见图1-3)。它们通过集中于管理中心或分布式方式,以及两种模式的相互混合,对学校内部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递、储存。这三种模式各有优劣,但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学校外部信息的引导及参与,无法有效发挥学校的多层面效能。对于校本管理学校来说,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收集上应该是一种多元结构的方式。也就是要加入学校外部环境的信息来源收集,具体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指导和公共服务信息、学生家长和社区的公共意见和信息及它们的反馈。

这也就意味着,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不是由传统常见的学校人力资源、教学管理、教育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等。这个系统将不是分割和单一的,而是存在功能内在的联系,可以对学校中人、财、物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且能够对它们运用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测,根据需要来进行资源分配与调节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开放的,信息透明的,有助于采集多方的意见信息,有助于使各方了解和评价学校运行的情况,有助于使多方理解学校教育的各种问题,并能有效地参与到管理中来。这就是要在信息的基础上,构建学校自我动态调节信息机制,从现实操作上来说,就是基于学校自我管理理念上的“数字化校园”。

学校效能问题始终是学校管理运行中的重要问题,在管理中需要注意发挥学校多层面的功能,从多层面追求学校管理的效能。信息资源是学校发展基本的支撑条件,在对它们的具体管理中,加强参与式管理的学校在效能追求上表现出比传统科层管理更多的优势。在管理实践中,学校管理系统内外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促进的,我们不能将管理的具体工作条块分割,使其失去有机的整体联系。而管理的整个过程是动态发展的,对效能的追求也是动态发展的。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学校发展整合、监测与调节的动态发展机制,是学校管理效能发挥与效率保障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云南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副教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管理)

注释:

指不设信息中心,将信息收集的职责分散到不同管理层次和部门进行的信息收集方式。其目的是分别满足各方面管理工作对信息的需要。这种方式需要学校有统一的设计、要求和制度,以便于各层面管理部门之间能够互相衔接。

参考文献:

[1]汤林春. 学校效能研究略论,中小学管理,2004(2).

广义的信息资源范文6

[关键词] 媒体融合,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9-88-3

Innovative Service of Digital Library in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Convergence

Song Hailong1,2 Zhang Fan2

(1.Library of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Xinxiang Henan 453003; 2. School of Management;Xinxiang Medical College,Xinxiang Henan 453003)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mediaappears with the phenomenon of convergence acceleration, especially affected by the national policy and other factors, the digital library's resource construction,service platform,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service modeand so on have experienced huge changes.Thisarticle analyzes the influences of media convergence on digital library,and puts forwar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Keywords:Media Convergence, Digital Library, Innovation Service

近年来,不论是媒体形式、应用平台,还是接收终端,都出现了新的形态,不断改变着传媒产业市场和格局。在新传播格局下,媒体形式迅速增多,并且其多样性在导致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不是呈现简单的对立和竞争,而是变成更高层面的相互融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加速融合,新媒体生态圈雏形已经形成,媒体融合时代到来了。

1 媒体融合概述

“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伊契尔・索勒・浦尔(IthielDeSola Pool)提出。他在1983年出版的《自由的科技》(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形态融合”(convergence of modes)这一概念[1]。他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包含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电信业在内的传统媒体的边界逐渐消融,多种媒体表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无论是人际传播媒体还是大众传播媒体,都承载着比过去更多的服务和功能,并且过去只能由一种媒体提供的服务,现在可以由多种媒体提供,或者过去由多种媒体提供的服务,学者可以由一种媒体提供。

普尔教授将“媒体融合”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定义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进行相互融合而产生新的媒介形态,比如博客新闻,微端新闻等。广义定义不仅仅是指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含传播手段、内容、媒介功能、所有权以及组织结构等多要素的深度融合,就是人们所说的“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2]。它将报纸、出版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渠道结合起来,进行集中处理和资源共享,形成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向用户传播[3]。

简单来讲,媒体融合是指在数字化、网络化等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商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间出现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相互交融的状态,它包含媒体规制、行业、渠道融合、技术、终端、所有权、组织结构、内容生产等方面的融合,增加了媒体载体之间的相同点。媒体融合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它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的多种媒体的有效整合,也是技术和经营方式的融合[4]。

2 媒体融合对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影响

数字图书馆是利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存储技术,把图书馆的各种文献资源进行整理和加工,并利用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以数据库形式让用户进行检索,并经过互联网把数据传递给用户,使他们能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源[5]。作为图书馆、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产物,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深受媒体融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媒体融合环境下用户对数字图书馆信息数据资源服务提出新要求

媒体融合时代信息资源数据量猛增,给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带来无法估量的资源收集来源,但是,收集、整理以及标准化这些数据,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有用、有序的信息资源,成为目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加快,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平台扩大到互联网之外的广播电视网络、电信网络以及移动网络平台上。媒体融合使我国文化信息资源保存、管理、传播使用手段和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可以有效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共享程度,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