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综合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园区综合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园区综合管理

园区综合管理范文1

关键词:油气供求矛盾;存在的问题;科学入注大力推广启源YC-3;注水防腐

中图分类号:TE329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石油天然气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逐渐加大了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的开采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下经济的发展需求。2005年石油天然气的进口量已经达到全国国民总消费的30%,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石油天然气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的提高石油天然气的收采率,成为当下我国能源行业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袁和庄油田开发目前存在的问题

袁和庄油田位于陕北,此处的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孔隙结构相对较为复杂、油层物性相对较差,给油田的勘探和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阻碍。袁和庄油田大多属于滞后注水,油田的注水井大多数为转注井,油田的投产大多采用水力压裂,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其特殊的地层决定本地块的砂量比较大,因此,袁和庄油田从注水到现在,油田存在较大的层间矛盾,油田注水智力的难度较大等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

二、科学入注大力推广启源YC-3

袁和庄区注水站是吴起采油厂下属的一个分支,从2011年8月开始,吴起采油厂注水站大队就以袁和庄区2号注水站为试点,对启源YC-3进行试注,到目前为止,试注的时间已达6个月之久,累计注入的YC-3表面活性剂达到187.59吨,试注的效果如何还得进一步的观察。今年,吴起采油厂依然将注水工作作为油田的重点工作来抓,今后,该厂要在油田注水的开发上狠下功夫,今后依然要把YC-3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作为重要的工作来贯彻落实。

启源YC-3表面活性剂注入油层后,可以大大降低油层界面的张力,是储层的湿润性有所改善,使分布在空隙、吼道中的细小油珠,克服储层表面的束缚力,汇聚成油滴、油带,最后渗流至井筒被采出,因此,在油田勘探过程中,把启源YC-3表面活性剂注入油层后可以大大提高油田的收采效率。

三、袁和庄油田注水系统的防腐

袁和庄油田位于陕北地区,此处常年干旱少雨,水源较为短缺,给袁和庄油田的注水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的油田注水问题,目前该油田所用的注水均为油田工业污水和产出液分离水、地表沉积水和地下洛河水等,由于这些水源和水质的特殊型和多样性,很容易导致油田注水的不确定性,致使油田注水的设备和管线很容易出现腐蚀的现象,这给油田的注水和开发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为了解决油田注水防腐的问题,延长油田主水管的使用寿命,降低油田注水的成本,袁和庄油田采取了以下的方案措施进行了有效的治理,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选用耐腐蚀的管线

根据袁和庄油田注水系统的管线和设备腐蚀较为严重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金属铆接、螺栓连接、螺钉接头、过滤器阀门、拐角、焊缝以及金属与金属的连接结构等部位;针对这些问题,把袁和庄油田注入水为油田采出水的注水站站内及回水等常压管线改为玻璃钢内衬复合管线,在腐蚀较为严重的地方采用内衬陶瓷复合刚管线。

(二)引进先进的清污垢、除污垢技术

由于袁和庄油田请污垢、除污垢的技术相对落后、致使在油田注水管线和设备上的污垢不能及时被清理,再加上污水的严重腐蚀,造成了油田注水管及设备的而严重泄露和报废,极大影响了油田注水管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油田注水开发的成本,对此,油田针对主水管线及设备及易造成腐蚀,引进先进的清污垢、除污垢的技术、来解决这一难题,目前,在清污垢、除污垢的技术中,量子管通环较其他技术来说比较先进,同时还具有高效稳定、安装简单、维护费用几乎为零、零运行费用、效费比高的特点被其他油田广泛采用。

(三)内涂层保护和阴极保护结合使用

油田注水管和注水设备内部涂有防腐层,这种防腐技术在在我国其他油田防腐技术中已被普遍的应用,这种注水管及设备内部涂抹防腐层,可以有效的抑制油田注水管及注水设备的腐蚀,延长了注水管及设备的使用效率,这种防腐技术的费用也相对较低,和其他的防腐技术相比具有简便、易于操作等特点。但这种技术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注水管及设备上使用防腐涂层加快了管道局部的穿孔速度,因此,在油田注水开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有完善合理的施工工艺做后盾外,还要结合阴极保护与其联合使用,这样可以使的管道部位不宜发生腐蚀,这是保护管道和设备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四)强化管理,从源头和细节抓起

袁和庄油田在做好防腐技术的同时,还要加强防腐工作的运行管理,积极采用合理的水处理工艺和防腐措施。同时,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好要注重油田技术人员素质的培养,严格按照油田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各注水站要设置完善的水质分析化验室和自动监测系统,以便随时对油田注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和控制;还要强化分析人员的技能水平,严格按照质控的各项程序进行操作;加强防腐施工的质量管理,依据防腐工程质量的标准,对水质进行相应的水处理、注水管线和设备等一系列原料进行检查,严厉杜绝不合格的产品进入投产使用;另外,加强油田安全管理也是袁和庄油田防腐工程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加油田效益的可靠保证。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步加大了对油气的使用量,油气的开采已严重不能满足当前我国的市场发展需求,目前我国的油气的进口量已越来越多,油气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提高我国油田的开采效益和收采率成为当前我国各大油田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油田不断加大开采面积,各种复杂的地质结构严重阻碍了油田的勘探与开发,低渗透油田开采难、开采引发的安全事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发展步伐,袁和庄区结合当地低渗透油田的实际情况,采用启源YC-3表面活性剂注入技术实现注水开发综合管理,给我国其他低渗透油田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园区综合管理范文2

【关键词】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策略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图书馆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不断为当地教育、科研、地情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知识,而且还为社会文化建设一共精神食粮,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要更好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就必须有一支懂得管理、技能娴熟、熟悉多媒体技术的图书管理员队伍,才能向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知识服务。本文着力阐述了培养县级图书管理员综合质素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1.加强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

1.1加强管理员敬业精神培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图书馆管理员应该树立和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具体包括:遵章守纪的职业道德精神;爱岗敬业、细致周到的服务精神;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人文精神;尊重理性、追求真理的求是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创造精神;敬业乐业、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图书馆发展为核心,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体系和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提倡爱馆、爱岗、爱书、爱人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以及全心全意的服务精神,营造图书馆和谐氛围。

1.2加强图书馆精神积淀

图书馆是一种学术性的机构。因此树立积极向上的图书馆精神,倡导民主和谐的图书馆管理作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及人文环境。为读者打造一种高雅的育人环境,使图书馆成为读者信息素质塑造的良好场所。同时图书馆馆员要着力养成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人梯” 精神,耐心细致的操作辅导、不厌其烦的演示指导 使这种精神在服务过程中也时时刻刻影响、感化和教育着读者,对读者获取知识素质和社会结构素质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加强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图书管理业务素质

图书馆是读者学习的优良场所,也是提供各种资源服务的知识仓库,具备良好的知识软硬件环境和培养教育读者获取相关知识的职能。

2.1加强图书管理人员能力培养的认识

着力培养读者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面前能够有效获取所需知识,批判性地分析、评价知识资源;从而能够独立、有效、准确地利用知识资源创造性地完成某一任务;养成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习惯。图书馆这一知识殿堂有能力和义务培养和形成读者的综合知识来源,主要包括知识意识、知识道德和知识能力。优秀的知识意识主要是对知识的敏感度,即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主性,包括信息需求、获取、时效性、超前性、创新性等。良好的知识道德和信息法规要求人们防止知识垃圾与知识污染,不制作传播和使用不良知识,不借助网络进行人身攻击,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隐私权,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知识能力是综合素质的核心,包括知识认知能力、获取能力、处理能力和利用能力等。图书馆的知识素质培养应与读者教学科研和终身学习相结合,为形成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图书馆员知识素质的培养归根结底还是实际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通过具体的实践来不断塑造,知识素质的提高要贯彻到图书馆员的日常工作之中。

2.2加强图书管理人员能力培养的途径

(1)注重管理员知识的广泛性。图书管理员必须具备某一门专业学科知识来正确分析、判断信息质量及其利用价值,这是馆员业务素质高低及能否让信息服务增值的重要体现。所以,这就需要馆员在具备广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努力使自己逐步成为某一学科方面的信息咨询专家。

(2)注重图书管理的熟练性。图书馆员要熟悉图书馆内业务流程,更要谙熟自身岗位的业务技能,做用户的知识导航员,更好地引导用户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图书馆,为用户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

(3)注重特殊能力培养的全面性。图书馆员不但要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外,还要加强外语、计算机和语言表达能力培训,及时跟踪获取先进国家的最新知识资源,同时过滤和筛选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评价,使新成果、新见解能够及时地得以交流和推广,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深层次服务。

(4)注重图书查阅的实效性。图书馆最终目标是为读者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应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查询、信息网络、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图书管理员采取多种形式,通过资源、工具、技能、管理与服务手段等全方位战略,分层次、分阶段培植读者综合信息素质,为国家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

3.加强检索培训,培养知识资源搜集素质

3.1图书馆是指资源的种类

图书馆的知识资源主要有传统的纸质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大型检索工具书、磁带、录像片、电影电视片、光盘等音像制品,这是图书馆的实体馆藏;另外,各图书馆还围绕科研需要,购买、租用、引进了一些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检索与利用的电子出版物、各种商业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包括中文全文期刊、报纸、图书和外文全文电子期刊;中外文文摘、索引、题录等二次文献数据库,这些光盘及网络资源是图书馆的虚拟馆藏,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共同构成图书馆的全部文献信息资源收藏。

3.2图书馆知识资源的筛选

图书馆馆藏蕴含了各种载体资源信息,纷繁复杂,要想从中滤选所需信息是不容易的,必须具有熟练的文化素质和信息意识,才能筛选资料,收集有价值的内容为自我学习、科学研究或课题开发之用。图书馆通过调整文献、知识资源结构调整,使馆藏结构更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适用性和针对性,为读者提供内容丰富、种类齐全、启迪心智、有益创新的精神文化食粮。读者在图书馆看书学习,修身养性;读者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视频阅览室检索与查找各种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收听收看各种教学片、电影电视片进行学习、研究和创新性工作,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启迪智慧,从各种不同载体资源中汲取信息素质。从这种查找、检索、利用资源来补充和完善课堂知识结构、进行学位论文的写作和从事课题研究工作,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能够主动确定所需信息的种类、范围和价值的能力;培养学生建构和完善科学的信息策略,从而能够有效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4.加强多媒体才做培训,提升现代管理工具操作素质

园区综合管理范文3

【关键词】 社区护理; 服务; 资源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及老年化社会的到来,社区护理模式的建立已成为当前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的社区护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尚未建立统一的模式,各地的社区护理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根据我国的国情,考虑到技术实力、服务对象的需求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大部分是由医院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医院派出的社区护理人员负责提供社区护理服务[1],但仍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将探讨如何进一步建立与完善这种借助综合医院在医疗技术、人员、物资、培训等方面具有的优势资源,开展社区护理服务的模式,以推动社区护理的发展,满足全民健康保健及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现介绍如下。

1 现状分析

1.1 当前我国社区护理面临的问题

1.1.1 社区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施永兴等[2]对上海3所医院、10个社区的调查显示,每名社区护士服务的社区居民平均为15706人,陈萍等[3]调查了1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比为1:1.87,每名护士服务6006人,与WHO提出的1:4的医护比例、每名公共卫生护士服务2600人的标准均有很大的差距。

1.1.2 社区护理人员资质不足 社区护理的工作性质及特点决定了社区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素质[4]。国外的社区护理教育定位在较高层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历教育和注册制度体系,社区护士的学历普遍为本科和硕士以上[5]。美国2000年的社区护士中,硕士以上学历者达到了11.6%,远远高于医院7.6%的比例[1]。2003年,我国社区护理人员中,中专学历占85%,大专占13%,本科仅占2%[6]。陈萍等[3]的调查也显示,社区护理人员的学历以大、中专为主,本科仅占1.32%,职称结构以初级为主,中、高级职称仅占3.29%。我国社区护理人员的资质严重不足。

1.1.3 社区护理管理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 目前,对于社区护理工作的管理,国家卫生部还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和实施计划,只是由各个医院或当地街道卫生机构承担,组织形式多样,没有明确的分工,缺乏法律保证[7],同时缺乏宏观调控及有效的管理[8]。陈萍等[3]调查的1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仅7所(占46.67%)配有护士长,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未建立社区护理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社区护理基本处于自发的、无规范、无管理状态[4]。

1.1.4 社区护理人员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目前卫生行政部门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完善的质量监督机制,护理人员绩效评价难以量化,不能客观、准确地比较业绩大小,极大地影响了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4]。

1.1.5 社区护理开展支持力度不足,难度较大 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视不够,投入人力太少,导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金不足,除了医疗之外的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等经济效益很低或零经济效益的工作被放到了很次要的位置,有的甚至只是为了应付考核而形式上开展了一些项目.实际数量和质量及效果并不尽人意。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仍是以提供医疗服务为主,对其他职能的发挥还是不够重视[9]。

1.2 以综合医院为依托开展社区护理服务的优势

1.2.1 综合医院的技术优势可为社区护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综合医院设备及技术力量均较完备,在开展社区护理时,在业务技术方面,可根据社区护理工作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或协助工作,也可以安排社区护士到相应科室进行业务技术的学习,掌握技术,从而保证使社区护理水平与综合医院保持一致。

1.2.2 综合医院的资源优势可为社区护理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物资作为基础,包括消毒供应物资和一次性耗材等。社区护理单元场地有限,不可能建立消毒供应室或大量储存一次性耗材,而综合医院消毒供应设施完善,一次性耗材品种、数量充足,可为社区护理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1.2.3 综合医院的人才优势可为社区护理提供全面的专业团队 综合医院科室专业设置齐全,有优秀的医疗专家,也培养了大量的专科护士,在专业方面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社区护士在开展社区护理时,遇到专业性较强的护理问题,可向综合医院的专家进行咨询或请会诊,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同时也提高了社区护理的水平。

1.2.4 综合医院的人员优势可为社区护理提供充足的人力补充。有调查显示,90.1%的本专科护生首选综合性大医院就业,仅有18.2%的护生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10]。由此可见,由医院经过转岗培训的护士仍将是社区护士的主要来源。

1.2.5 综合医院的培训优势可为社区护理提供良好的培训条件。社区护理重在实践,社区护士应是全科护士。综合医院可提供全科护士培训的场地、师资和丰富的经验。

2 结果

开展社区护理可为综合医院带来更多便利,从而促进综合医院的发展。

2.1 社区护理的开展可使医院的双向转诊更加便捷,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费用,促进患者恢复。张玉萍等[11]的调查表明,96.0%的手术患者出院时存在社区护理需求。而由于社区护理发展水平的滞后,使能够得到的社区护理服务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

2.2 社区护理的开展更贴近居民的生活,可在社区进行健康咨询、预约挂号等服务,使居民看病更加方便快捷。

2.3 社区护理的开展拉近了医务人员与居民的距离,使医护患沟通更加良好。

2.4 社区护理的开展可为居民和患者提供更多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服务,从而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开展。

2.5 社区护理的开展可使医院的岗位管理更加灵活。年资高、经验丰富的护士可自愿申请到社区护理工作岗位,年轻、有时间和能力的护士可申请到社区兼职,从而使医院的护理人力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应用。

3 讨论

3.1 以综合医院为依托的社区护理模式需要政府重视并进行宏观调控。各级政府的重视是社区初级卫生保健体系深入落实的关键,政府及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为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利于规范和管理[4]。

3.2 以综合医院为依托的社区护理模式需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指导及监督。机构功能的定位不明确将影响社区护理的发展[9],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明确社区护理的工作范围及服务内容,并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监督。

3.3 以综合医院为依托的社区护理模式需要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到位。社区护理服务是公益事业,应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其顺利的运行。

3.4 以综合医院为依托的社区护理模式需要建立社区居民评价体系。由于现阶段社区护理发展的不平衡,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识和了解不足,应加大宣传的力度,并建立评价体系,鼓励居民接受社区护理,用评价促进社区护理的开展。

3.5 以综合医院为依托的社区护理模式需要引导医院进行良性竞争。由于各个医院对社区护理的重视及投入不一,开展的效果也不同,引导医院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可促进医院对社区护理的重视和投入,加快社区护理的发展。

3.6 以综合医院为依托的社区护理模式建立与完善的关键点。

3.6.1 医院重视 综合医院均承担着全民健康促进的责任,医院领导应在开展社区护理工作上给予高度的重视。社区卫生服务是目前我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发展的卫生服务形式,而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基本功能中的大部分工作可由社区护士独立完成,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12]。

3.6.2 护理部直接管理 社区护理服务中心可作为一个个护理单元由护理部直接管理。实施中心护士长一护理小组长管理模式,社区护士参与管理、服从管理、对社区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得到增强,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同时,护理部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护理质量得以保证[13]。

3.6.3 各部门相互协调 社区护理服务中心作为医院的一部分,各部门应根据需要提供充分的支持。

3.6.4 绩效考核提高积极性 社区护士是在一个相对开放宽松的工作环境之中进行服务管理工作,其工作对象、范畴、性质、责任要远大于或远高于传统意义上的医院护士[8]。要结合社区护理工作的特点,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从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等几个方面着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社区护理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的研究,综合确定适宜的质量评价标准,合理配置社区护理人员,建立切实可行的社区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评价制度[14],提高社区护士的职业认同感[15]。

3.6.5 加大教育及培训力度 现有的社区护士大多是从医院转入社区的,具有比较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但是与合格的社区护士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16]。故应通过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社区护士的教育及培训。

依上所述,建立与完善以综合医院为依托的社区护理模式是当前切实可行的社区护理方案,值得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李春玉,金胜姬. 国内外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75-477

[2] 施永兴,贺金仙.社区护理工作有效工时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76-877.

[3] 陈萍,刘秀娜,罗羽,等.我校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2):97-105.

[4] 李秀川,叶平.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趋势[J].护理管理杂志,2008,8(5):27-29.

[5] 李晓惠,许四虎,贝冬莲.深圳市社区医护人员对全科医学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2,5(4):280-281.

[6] 包家明,曹梅娟.社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思索[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597-598.

[7] 余曼虹,徐珊.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61-62.

[8]肖爱军,焦守凤,周晨.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报,2007,14(1):76-78.

[9]曾华.西宁市社区护理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杂志,2008,24(9):59-60.

[10]陆丽莉,陶肃君,郑婷婷,等.浙江省高校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7):66-68.

[11]张玉萍,黄素芳,李秀云.手术出院患者社区护理需求与实际利用状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4-7.

[12]黎仙群,潘桂琼,张雪茹,等.以护士为主导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开展[J].社区医学杂志,2006,4(9):1-2.

[13]蒋岩.我院护理部在社区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9,9(9):53-60.

[14] 袁力,焦红霞,焦庆萍.社区护理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社区护理的启示[J].护理管理杂志,2004,4(5):28-31.

[15]杨雅娜,罗羽,刘秀娜,等.我国社区护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2):25-29.

园区综合管理范文4

[关键词]高血压病;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干预;自行设计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2-241-04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全国已突破2亿患者[1],该疾病致残、致死率高,给家庭和国家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长期、正规的抗高血压治疗和干预是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生存质量的唯一方法,然而我国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不到5%[2],如何提高血压达标率成为高血压病防治的难点;通常高血压患者诊断与治疗主要在医院门诊完成,医院与社区之间缺乏实质性联络,缺乏社区的测量与跟进措施是患者不能坚持治疗的一个重要因素,且社区卫生中心缺乏来自医院的学术资源导致患者不信任。因此,迫切需要建立规范化的医院-社区管理模式。本文对500 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医院-社区干预,血压达标率明显增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3年以来在东莞市石排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745名高血压患者,诊断符合高血压标准:(1)成人(≥18岁)在安静状态下,动脉收缩压≥140mm Hg(18.7kPa)和(或)舒张压≥90mm Hg(12.0kPa);(2)非同日3次测量。随机抽取500名患者作为干预,其中男342例,女158例,年龄45~82岁,平均(58.2±3.5)岁;其余人员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学历、医学健康知识、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自行血压监测、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采用HILL-BONE HICH BLOOD PRESSURE COMPLIANCE SCALE(HILL-BONE高血压依从性量表)以及自行设计的高血压患者自行监测血压的认知与依从性量表,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就医情况、生活方式、有无自行血压监测、药物选择、服药方式、血压控制情况等。

(2)随机抽取500名高血压患者作为干预组,发放高血压知识的宣传资料、给患者提供血压计与听诊器(鱼跃医疗器械生产的血压计、听诊器),由医院专科医师给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对原有的生活方式进行合理调整,进行自行血压测量知识与技能培训,帮助患者建立自测血压记录卡,并作好填写培训;同时对抗高血压治疗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包括药物的选择与配伍。其余人员为对照组,按社区卫生中心常规高血压患者管理,建立自测血压记录卡,培训患者根据自身就医习惯对血压、服药、就诊情况作好相关记录。

(3)每半个月组织医院医疗护理专家、社区卫生中心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到干预组患者家庭进行访视,讲解关于高血压常见症状、自行监测血压方法及注意事项、降压药物的选择与正确使用、预防并发症措施及高血压疾病的危害等方面的知识,进行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指导,根据每位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和治疗指导,内容包括:降压药物的选择、服用药物的依从性、药物的副作用、血压控制情况、是否存在问题等等,并做好登记。随访1年,重新对患者血压情况前后对比,进行评价。

1.3 效果评价

1.3.1 评价指标 (1)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情况,并发症病情监测等。(2)对比干预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1年之间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及服药依从性。(3)对比1年前后干预组、对照组血压控制情况;(4)对比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1年之间血压控制情况。

1.3.2 评价工具 采用(1)HILL-BONE高血压依从性量表以及自行设计的高血压患者自行监测血压的认知与依从性量表。(2)干预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1年之间血压纪录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经过医院-社区综合干预,干预组患者自行进行血压监测的认知依从性从46.5%提高到85.6%;HILL-BONE高血压依从性由原来的49.7%提高到82.6%;合理选用降压药的比例由原来的45.9%提高到94.5%;血压达标率由原来的16.8%提高至75.0%;干预组500例高血压患者在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生活方式的调整、合理选用降压药、血压控制率及达标率方面,干预后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对照组在自行监测血压认知依从性由44.9%至55.1%;HILL-BONE高血压依从性由50.3%提高至55.6%;合理用药率由46.0%提高至49.2%;血压达标率由17.2%提高至29.5%;对照组高血压患者在生活方式的调整、对高血压病的认知和依从性、合理用药方面、血压控制率及达标率方面在随访的1年前后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在生活方式的调整、自行血压监测认知、合理选药及服药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在血压控制率及达标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主要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功能的损害而危害人体健康,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其致残率、致死率均很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3];就治疗方面来说,高血压病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是指高血压患者通过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科学饮水的生活方式,有效降低血压,特别适用于早期高血压;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据相关文献报道,超过90%高血压患者服用现有的抗高血压药物都能够把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4],由于高血压病起病缓慢、且病程长,不易根治,患者往往需要终身服药治疗,通常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3个原则:(1)长期性原则,高血压病发病缓慢,病程常达二三十年以上,必须坚持长期治疗才能控制或延缓病情发展,防止或延缓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2)个体性原则,由于高血压病由一种或多种因素所致,每个患者情况都不尽相同,在药物治疗中患者的敏感程度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故必须遵循个体差异原则;(3)综合性原则,在临床治疗中,必须强调综合性治疗措施。患者如果能够坚持以上治疗原则,尤其是服用药物的依从性,长期治疗,就可以控制病程进展,最大限度地防止心、肾、脑、血管等器官并发症的发生。总而言之,有效地控制血压水平,使血压达标,是降低高血压患者致残率、致死率唯一有效的方法[5]。

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到目前为止,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在全国已突破2亿[6],存在着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7],血压达标率只有5%[8],造成以上原因中,服药依从性差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尤其是终身服药是本病防治的难点。结合目前我镇高血压患者的情况分析,大部分患者的诊疗主要在医院门诊完成,医院门诊的医生因满负荷工作不能够做到与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而患者对社区医生的信任度不高,原因是全科医生的基础医学知识和经验比较丰富,但是并不侧重于具体的某一专科,对社区医生存在不信任,而医院与社区之间又缺乏实质性联络,综合因素导致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控制率及服药的依从性均低,因此,缺乏社区医生对血压的监测与跟进措施可直接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也是影响患者血压不能达标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起以社区卫生中心为中心,设计简单易行的管理规范,通过医院-社区双方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管理,使血压达标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通过建立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干预,组织医院医疗护理专家、社区卫生中心医务人员定期每半月到干预组患者家庭进行访视,根据每位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和调整适当治疗的治疗方案,重点是自行监测血压及服用药物的依从性方面。随访1年后观察:干预组500例高血压患者在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生活方式的调整、合理选用降压药、血压控制率及达标率方面,干预后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生活方式的调整、自行血压监测认知、合理选药及服药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在血压控制率及达标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通过建立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综合管理,一方面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或对原有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整:包括饮食控制、适当的体育运动、减轻体重、戒烟戒酒等;另一方面,通过讲解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患者提高了药物治疗依从性,提高了治疗效果,减缓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从而整体提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9]。同时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能够给医生与患者提供了沟通平台,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同时可纠正高血压患者认为高血压病无症状或者血压控制好后就不需长期服药的一些错误观念。医疗护理专家也可以对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加强对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的预防、疾病的预后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可结合家中患者的身体生理状况,配合监督指导患者服药,更进一步提高了患者服药依从性;通过建立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医生、患者、及家属还能根据患者自身的家庭经济状况,选用价格合适,疗效确切的降压药物,尽可能减少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和次数[10],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而且医疗护理专家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如需要住院时,可及时将患者转入医院进一步治疗,为医院-社区实现“双向转诊”创造条件[11-13]。

本研究建立了高血压患者医院与社区之间综合的管理模式,一方面弥补了专科医生、社区全科医生各自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不足,同时又通过多种综合方法帮助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合理选用降压药物,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最大程度上减缓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改善了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值得向其他社区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冠英.开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防治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7(8):49-50.

[2] 赵光虎.高血压社区管理效果分析与经济学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1):75-77.

[3] 阮芳,梁雪华, 黄荣杰, 等.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对高血压防治效果的影响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4),531-532.

[4] 夏旭东.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J].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10:45-46.

[5] 尹智祥.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3:23.

[6] 潘红,崔华光.150例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治疗随访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6,9(3):224-226.

[7] 汤红玲,代莉,林丽曼.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3):13-14.

[8] 李娜,贾建利,胡晓光.高血压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J].医学理论与时间,2008,21(4):475.

[9] 杨涛,吴荣.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5(18):32-33.

[10] 庄芹,陈招娣,王永红,等.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42-43.

[11] 黎华,张胜芝,邢海燕,等.高血压病病人服药情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0,15(11):693-694.

[12] 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2002综合报告[R].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57.

园区综合管理范文5

(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广西钦州,535000)

[摘要] 职教园区条件下职业教育集中办学模式的核心价值是教育资源共享,目前职教园区的最大问题是教育资源共享的深化和完善。职教园区集中办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少总体规划,资源浪费严重;教育资源共享意识淡薄,教学资源共享内容单一,共享层次较低;内涵建设不够;教育资源缺乏统一管理;学校间差异性阻碍教育资源共享等。优化职教园区集中办学模式的策略有:构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创新资源共享模式;建立职教园区资源共享保障体系;实行教育教学资源开放,建立教育资源技术规范;丰富共享内容,提高共享层次;树立“共享”意识,增加内动力等。

[

关键词] 职教园区;集中办学模式;资源共享;职业教育;教育规划;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0-0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2?0101?03

[收稿日期] 2015-01-13;[修回日期] 2015-03-28

[基金项目] 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职教园区条件下广西北部湾职业教育集中办学模式研究”(2013C260)

[作者简介] 刘幸福(1972-),男,辽宁抚顺人,广西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企业文化,职业教育

职教园区条件下集中办学模式是把一定范围内的职业学校整合到职教中心内办学,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标。职教园区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问题,方便学校之间各种资源的共建共享。

一、资源共享是职教园区的核心价值

(一)职教园区可共享资源类型

职教园区可共享的资源可分为有形的资源、无形的资源和混合型资源。混合型资源是指有形资源内还蕴含着无形资源,即同一资源兼具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特征。

1. 有形资源

职教园区可共享的有形资源主要包括场地和公共设备设施资源。场地主要包括园区内的运动场、道路、花草树木、各教学场所、实训场所等。设备设施资源主要包括职教园区各场所内的体育器材、实训设备等。

2. 无形资源

职教园区可共享的无形资源主要包括文化资源、信息资源、课程资源等。课程资源主要指职教园区内的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等。信息资源主要指电子阅览室、职教园区内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资源库、教师备课资源库、光盘检索数据库等。文化资源主要指职教园区内的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

3. 综合资源

职教园区可共享的综合资源主要是教师资源和管理资源,教师资源既是有形的人,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硬指标,也是无形资产,特别是双师型教师,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是无形财富。管理资源指的是园区管理者的综合管理能力,园区管理者的水平和能力也直接影响整个园区的发展。从内部资源共享与外部资源共享两个维度,有形资源共享、无形资源共享和综合资源共享三个角度进行研究可将职教园区资源共享进行详细分类(见表1)。

(二)学校间软件资源共享和综合资源共享是资源共享的重点

职教园区内的有形资源共享比较容易实现,多所学校集中到职教中心办学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场地的共享,至于实训设备的共享也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学校间软件资源共享和综合资源共享是资源共享的难点也是重点,由于职业学校的教学主要依靠教师授课来实施,也就导致教师和课程资源的共享成了职教园区各校间软件资源共享和综合资源共享的集中体现和落脚点,而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课程效果的好坏目前还是需要用学习成绩来衡量,职业学校的课程需要教师来教授。因此,职教园区校际间课程资源和综合资源的共享也必然要以“成绩互认”为前提,以师资共享为保障。由此可知,职教园区校际间软件资源和综合资源共享的过程主要是以“成绩互认”为前提,以师资共享为保障的资源共享过程。

二、职教园区条件下集中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前期规划不科学,后期无规划,资源浪费严重

职教育园区前期规划脱离实际,建设规模过大,土地资源浪费,存在“空壳化”的隐患[1]。多数职教园区未能实现满负荷运营,绝大多数园区在校生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极个别的职教中心园区学生还不到设计要求的五分之一。不饱和运转的结果就是大多数建筑空闲,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前期的规划不科学源于对生源情况预测的不准确和好大喜功,后期的无规划源于园区管理水平和学校教学水平较低。由于管理水平低、建设无规划造成无谓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而教学水平低造成大量实习实训设备闲置。个别职教中心利用国家扶持政策,盲目上项目要资金花巨资购进大量实训设备或实验器材,当设备和器材到位后却闲置在那里。也有一些职教中心建设实训基地时没有规划,致使刚建好没多久的实训大棚几乎还没正式使用,又建了另外一个类似的实训大棚。职教园区管理水平不高,教学水平较低导致的后期建设无规划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其主要原因是相关部门对职教园区的监管力度不够和个别管理者脱离群众独断专行。

(二)资源共享层次较低内容单一

目前,多数职教育园区教育资源的共享还处于资源共享的初级阶段,局限于体育、娱乐和生活设施以及图书馆等公共设施的共享。对于专业、课程、实训基地和师资等的共享还较少。职教园区共享层次较低内容比较单一的原因与教育资源的属性以及学校的观念有关。硬件设施的共享比较容易实现,而软件却比较难以共享。同时,园区内各学校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也是导致教学资源共享不顺畅的原因。

(三)职教园区内涵建设不够

各地职教园区多数是政府出巨资建设而成,园区内的硬件设施都比较完善,但是政府的巨额投入无法直接改变园区的文化氛围和促进园区各校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同时,政府对于园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软实力问题只能是提出一些指导意见,而真正地实施还要园区内各个学校的长期努力。比如,对于如何推进园区文化建设,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何建立开放教学平台,如何保障顶岗实习的有效进行以及如何构建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等。

(四)教育资源共享意识淡薄

职教园区内各学校虽然同处于一片区域,但是每个学校管理模式相对封闭,条块分割办学现象明显,形成“各自为政”局面,其办学活动仅限于本校范围内,在教学资源管理,师资建设上沿袭单一的封闭管理模式,同一职教园区内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较少,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2]。同时,职教园区内的职业院校是具有自身利益倾向的独立个体,园区内一些学校领导对教育资源共享的意识不强,一些学校虽然掌握大量优质教学、实训基地等教育资源,但是其教育资源共享意识较为淡薄,把资源视为部门所有,宁肯浪费,不愿与其他学校进行共享,因此职教园区的职业院校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文化再生和移植的过程。

(五)教育资源缺乏统一管理

职教园区是教育资源高度集中的区域。通过访谈得知,职教园区教育资源的共享很大程度上依靠每个职业学校自发去沟通和共享。但是,实践证明,仅仅依靠职业学校去实现资源共享是不现实的,必须建立一个专业、有效的管理机构,统一调配教育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六)学校间差异性阻碍教育资源共享

职教园区建设的初衷是实现职教教育规模化发展,提高职教园区发展的效益。职教园区的建设必然出现园区内各职业学校在发展层次、学生的综合水平、以及教育资源占有量等方面的差异性。因此,在职教园区,发展层次较低和缺乏优质教育资源的职业学校亟待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得到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实质性利益,其实现园区教育资源共享的意愿较强烈[3]。但是,那些掌握优质教育资源、办学层次较高的职业学校难以从园区教育资源共享中得到实质性的利益,不经过教育资源共享也可以得到发展,其教育资源共享的积极性不高。这种学校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导致实际利益的冲突,学校参与教育资源共享的积极性受挫,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教园区教育资源共享水平的提高。

三、优化职教园区条件集中办学模式的措施

(一)构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构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是职教园区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可以从职教园区资源共享主体、职教园区管理机制等方面着手。在职教园区资源共享主体方面,要强化政府在资源共享方面的主导地位,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建立资源共享评估体系,制定一定的激励措施,调动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平衡资源共享主体利益,建立职业学校为核心,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职教园区资源共享局面。在教育资源管理体制上,妥善处理好各院校在资源共享中的利益关系,各学校自身收益是影响职教园区资源共享的重要因素[4]。在共享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上走多元化的投资建设道路,在政府协调下,建立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共同享用的设施,投资主体协商经营方式,实施多元化投资方案能够减少资源投入资金分摊难的问题。在职教园区教育资源共享的运行操作中,完善职教园区管理机构的协调管理职能,建立具有权威性的、专门的管理机构,由各职业学校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定期协商,制定,协调、评价资源共享方案。

构建资源共享机制的具体措施有:

1.构建优质师资互聘工作机制

师资问题是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性问题,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资的优劣是决定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5]。园区内的学校间的师资共享意义重大,建立园区内各校之间师资互聘制度是解决师资匮乏问题的重要手段。

2. 构建第二专业互选机制

园区内各校第二专业互选制度的完善可以提升园区内学校的整体教学实力,学生进入园区就读后相当于上了一所综合性学校,专业选择更宽就业面也会更广阔。

3. 建设网上园区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机制

互联网的发展使资源的共享更加方便了,很多学校都在建设精品课和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同时精品课、公共教案等教学资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价值。园区应当开发一个园区所有学校共建共享的大型教学资源库,完善网络教学系统,使得园区所有师生可以共享教学成果。同时,学生也可以在网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

(二)采用多种方式优化校际间课程资源的共享

职教园区校际间课程资源共享方式很多,例如:采用引入他校优质课程资源供本校使用的方式(通过有偿转让方式);采用校际间共同建设、共同使用课程资源的方式;采用学生跨校选修课程的方式等等。由于职业院校间空间距离的邻近性为课程资源的共享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学生跨校选修课程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学生跨校选修课程应该成为职教园区校际间课程资源共享的主要方式。

课程资源的主要共享方式见图1。

(三)建立职教园区资源共享保障体系

建立完善的职教园区教育资源保障体系是园区有效运行的基础。建立政府统筹管理下的职教园区组织架构,充分发挥职教园区管理机构的协调组织功能,保障教育资源合理有效地共享。各职业学校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合理设置专业以及发展定位,实现与园区协调共同发展。引导行业企业参与到职教园区资源共享中来,完善“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建立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建立资源共建共享,实现硬件教育资源和软件教育资源共享向纵深发展[6]。建立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保障园区资源共享,提高园区资源共享质量和效率。

(四)倡导差别化竞争、错位发展和创新共享模式

竞争会促进学校的发展,在大力倡导资源共享的同时也要鼓励学校间进行差别竞争,错位发展。园区内的学校发挥各自的优势创造自己的特色,学校之间错位发展提升园区的综合实力。

在开发园区资源共享的方式时,首先开发网络平台,推进教育现代化。完善各职业学校的校园网络,为校校之间文化学术交流创造便利条件,提高职教园区资源共享的质量和内涵,建立便捷的教育资源共享网络信息平台。同时,创新职教园区办学机制,完善职教园区课程跨校互选体系,提高课程资源共享率;建立互聘教师制度,实现园区优质师资互动,让教师成为园区教学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开放图书馆,打破图书馆封闭关卡,实现图书资源共享,扩大“一卡通”运行的范围,让学生享受更多的图书资源;互用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践与 教学共同发展的要求,建立合理的维修成本分担体系,使各利益主体达到收益与成本的平衡。

(五)树立“共享”意识,增加内动力

职教园区内各职业学校在办学水平、发展理念、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制约着职教园区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因此职教园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定位园区发展目标,树立园区内职业学校都是息息相关的办学体的意识,改变条块分割的单一管理模式。同时,各学校要摆正自己在职教园区内的位置,在保持自身发展特色的基础上,学校要树立“共享”意识,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作为发展目标之一,协调与园区内其他职业学校的共同发展。在现代开放办学理念指导下,各职业学校打破校园封闭枷锁,实现园区学校硬件、软件资源深层次、多角度的共享,提升职教园区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魏燕.高职教育园区集群化办学的现状、问题与改革[J].黑河学刊,2011(6):124-127.

[2] 曹叔亮.关于高职教育园区范围经济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2):63-66.

[3] 向海英.论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J].世纪桥,2009(5):99-100.

[4] 张扬.职教园区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2.

[5] 朱雪波.高教园区教学资源共享问题及对策[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0(2):210-211.

园区综合管理范文6

就当前情况看,我市总投资1亿元以上且占地0.1平方公里以上的物流园区(含已运营、在建、规划中的名为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具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的区域)共7个。从投资上看,物流园区总投资在1-10亿元的有3个,20-30亿的有2个,30亿以上的有2个;从规模上看,物流园区占地0.1-1平方公里的有3个,2-5平方公里的有3个,1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个。这些园区多在规划建设中。

列入省、市级规划重点且在建设运作中的园区有三个,分别是:物流园区,总投资70亿元,规划占地4.51平方公里,目前由盖世国际物流集团投资15亿元,占地0.8平方公里的盖氏邦晔物流已经入驻,被列为省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重点项目;香江商贸物流园区,总投资50亿元,规划占地30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入区企业289家,个体户7600户,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170亿元,税金3.14亿元,已被省政府列为省重点服务业园区;京九现代物流园区,总投资30亿元,规划占地4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被列为市重点服务业园区。

二、物流园区发展存在问题

一是物流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全市现有物流设施落后,布局分散,存在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没有形成布局合理、定位准确、功能完善、能够有利于整合物流资源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物流管理的总体动作水平低,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二是物流企业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低。我市多数物流企业规模小,现代物流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尚未形成,经营仍停留在货运、仓储、搬运和干线运输等方面,对物流信息的收集、整理、开发使用尚处于手工阶段,自动识别、条形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刚刚起步,物流效率低,速度慢,损耗大,成本高,难以提供规范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

三是物流资源分散。很多企业对发展专业化物流园区的认识不够,导致“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有些大型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物流业务,造成小型物流企业和配货站舍去专业园区,依托大型企业,使得社会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相对不足,致使大量潜在物流需求不能转化为有效的物流资源。

四是物流园区发展缺乏统一协调的产业政策体系支持。由于物流业涉及多个行业、多个部门,物流园区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和权威、高效的物流管理体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物流项目建设受投资、税收、信贷、土地、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物流人才尤其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缺乏。

三、物流园区发展趋势、思路、目标

(一)趋势特点

根据我市物流业发展的趋势,综合化物流园区和专业化物流园区是今后两大发展方向。现代物流园区要体现定位科学化、功能完善化、分区专业化、投资社会化、政策优惠化、管理信息化等特点。

(二)整体思路

1、布局合理。根据市的区位特点和城市规模,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中,重点突出城区物流业发展的龙头带头作用,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大型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项目,引导物流设施、物流资源向集聚,建设大型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三级物流网络,充分体现专业性与功能性的有机结合,实现物流节点在规模上的合理布局。

2、资源整合。一是存量物流资源整合。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对现有物流资源的改造、改组,提高存量物流资源使用效率;二是城区物流资源外移。适应城市发展规划,将分散于城市中心区域的仓储等物流设施,逐步转移到城市交通便利、土地资源充沛的综合物流园区,实现物流设施的相对集中。

3、持续发展。发展物流园区要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和杜绝不合理占用土地,把发展现代物流园区与发展交通、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统筹考虑,避免物流设施建设和物流作业对交通资源及能源的不合理使用,对环境的破坏和对居民工作、生活的干扰。

4、政府推动。政府部门要搞好规划引导,改善物流园区设施,研究制定投资、税收、融资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营造物流园区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发展目标

2010年至2012年,重点建设物流中心等一批综合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园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到2015年,初步建立以为物流枢纽,以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为载体,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物流企业为主体,以现代物流信息平台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

四、物流园区发展主要任务

(一)积极推进物流园区建设。结合目前已形成以城区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的实际,物流园区要科学规划,重点抓好综合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的规划、论证、建设,使物流园区具有货物集散、商品存储、流通加工、配置、物流信息服务等功能,提高物流运作的规模效益。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进驻园区的环境,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国内外物流企业参与园区建设。

(二)加快物流园区周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高唐至临清高速公路、济聊馆高速公路建设,争取德商高速公路、济聊一级公路尽快开工,加快泰安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度,构筑高等级现代化公路网络。加快邯济铁路复线、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聊泰铁路建设。完善运输场站体系,推进运输线路资源整合,在陆空接驳、节点运输,公铁联运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货运无缝衔接。

(三)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一是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逐步建立由物流公共管理信息、物流业信息交换和行业、企业物流信息处理三个层次组成的,符合物流实际需求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资源的有效沟通与共享。二是引导物流企业加大信息技术改造投入,发展电子商务,实现订单处理一体化、仓库管理职能化、货物跟踪全程化、客户咨询自动化,增强货运站场的运行能力和信息化作业程度,提升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

(四)加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从战略的高度加快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大力培养物流管理人才。一是把物流系统管理人员纳入市委组织部、市经贸委重点企业总裁高级管理研修班范围,增加现代物流管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内容,全面提高物流管理人员素质,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二是要鼓励企业与物流咨询机构、科研院校等进行多种形式的资本与技术融合,邀请知名现代物流专家来我市举办讲座、进行技术业务交流和研讨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各种资源优势,实现物流系统的产学研联动发展。

五、物流园区发展有关政策建议

(一)妥善解决物流园区用地问题。物流园区具有基础性、公共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应该妥善解决用地问题。建议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园区土地征用给予特殊扶持政策,土地管理部门在审批用地时,要充分考虑物流工作主管部门的意见。物流用地应该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来对待,在用地上优先考虑,在地价上优惠。要鼓励物流园区节约使用土地。对于资金短缺而成长性较好的物流企业,应当允许其租用物流园区土地进行项目建设,租金应适度优惠、租期适度放宽。

(二)积极拓宽物流园区建设的投融资渠道。物流园区具有高投入、低回报性质,前期投资规模大、资金占用周期长。尽管其收入来源相对稳定,但一般利润率较低,资金短缺问题相当严重。拓宽物流园区建设的投融资渠道,一是建议建立支持物流园区发展的专项资金。对于纳入规划、具有发展潜力的物流园区给予优先贷款和贴息。鼓励政府投资参与符合发展规划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租赁给物流企业经营,减轻企业一次性投资的压力。二是允许金融机构投资参与物流园区建设,开展多样化的投融资服务。三是鼓励外资和民间投资物流园区,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