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方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方式

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方式范文1

关键词:家庭;教育;规范性;启蒙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大,教育事业也蒸蒸日上,早在1986年通过《义务教育法》,2008年小学入学率就高达99.5%,一直到今天,全面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已经有了显著效果。很多学者在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总结经验,完善中国教育,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从我国中小学生的生活结构来分析,可以简单分为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两方面,而从孩子成长过程中来看,家庭是孩子的启蒙导师,并且能成为影响孩子未来的中重要因素。

据各地方教育局的相关要求统计,小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8小时,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5小时,在这短时间内所受到的则是校园环境的熏陶,而一天当中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庭环境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就一份《关于家庭教育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66.11%的家长都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家长选择的教育方式则是以请家教、送补习班两种方式为主。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认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最大,这些结果都显示了家庭教育已经逐步被重视起来。但在最后一项调查中,91.53%的家长都认为很有必要规范家庭教育,可竟有62.63%的家长不知道该如何规范家庭教育,尽管在思想上的对此重视的,行为上却毫无头绪。

陶行知先生在《现代生活与现代教育中》中总结道:现代教育应主张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要反对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做法,提倡教学做三合一,以做为中心,在做的基础上教,在做的基础上学。三合一的教育方法是很有必要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践的,其中的教和学就是校园生活的理论体现,而“做”正是将校园生活中的学和教在家庭生活的运用,“学以致用”这一词,不仅是说将学用在科技文化上,而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早在1990年3月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就提出了全民教育,全民教育在我国一直在全力以赴的实现中,不少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是单指课后作业辅导之类的“工作”,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或是时间内进行,例如孩子的在校老师规定家长任务之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发现,每每要求家长对孩子家庭作业进行检查,总是有一些家长完全不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完成质量,只是“机械性”的在孩子家庭作业的最后签上自己的姓名,以表示有进行过“家庭教育”的环节。这样的“家庭教育”不仅没有任何的意义,反而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一旦孩子习惯了这种教育模式,对家庭作业以及学业都会变得不重视。

著名教师王开东在《教育,非常痛、非常爱》一书中写道,他认为整个中国教育至少缺少了四个东西,一是缺少了哲学支撑,二,缺少了梦想牵引,三是缺少了智慧浇灌,四是缺少了教育情怀。这四个观点仅代表他的个人看法,而作者王开东是从教师的角度去阐述这四点的,启示教师应该从这四点出发,进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我认为这四点,也能够成为规范家庭教育的起点。第一是哲学支撑,现今很少有人知道何为哲学,但哲学却是基本的母体般的存在,是意识性的领导,而我们的家庭教育最缺乏的也是一种以基本的价值判断为枢纽的思想观念,并不能把中华传统文化最优秀的精神品格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从日常的各种行为习惯上都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第二是梦想牵引,梦想从某一角度来说是动力般的存在,如今,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已经逐渐转变为培养家长的兴趣爱好,很多小学生在日常放学后和周末需要同时上主持人,舞蹈,乐器,武术,音乐等多个兴趣班,但是不下学生在这些兴趣班中并没有真正释放自己的梦想,很显然,这种粝肭R是错误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真正让孩子做他想做和适合做的事,梦想才能转化为动力。第三是缺少智慧浇灌,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智慧不等于知识,学到知识并不是学生学习的最后目的,成为有能力运用学到的知识人才才是最终目标,智慧教育应该是有灵魂的教育。第四是缺少教育情怀,小学家长中,极少数还认为教育应该只是教师的工作,与家长本身无关,不少人对家长这个角色的理解还有距离感,缺少做家长这一角色的能力、素质、水平,家庭教育就是所有家长应尽的义务。

对于规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一问题,虽然不是像“精准扶贫问题”一样迫在眉睫,但也确实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家长自身难以意识到的一个诟病。家庭教育缺乏规范性,缺乏理论性的指导,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依然保持原始自然的教育方式。因此,家庭教育更需要用新观念来引导,使家庭教育成为民族的希望,鲁迅在80年前呼喊着,“救救孩子”,同样,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救救家长”。

参考文献:

[1]湖北教育学院现代远程教育教材编委会 组编,现代教育理论[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79,84.

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方式范文2

关键词:家庭教育;国际经验;儿童成长

家庭是影响儿童成长与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美国的《科尔曼报告(1966年)》明确指出,家庭及其周围文化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影响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形态。在我国由于家庭教育问题导致的社会事件接连发生,因而,亟需探索我国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之道。借鉴优化家庭教育的国际经验是为之有效的路径之一,取长补短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家庭教育措施,发挥家庭教育作用,保障与支持儿童的健康发展。

一、优化家庭教育的国际经验

世界各国依据国情制定实施保障教育发展政策。这些政策不乏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并论述实施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措施。

(一)优先保障儿童权益

儿童身心尚未成熟,优先保障儿童权益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认同。1989年,联合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明确将“儿童利益最大化”作为公约的四大基本原则之一,即关于儿童的一切行动及涉及儿童的所有事务,均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量原则。瑞典明确在儿童福利、儿童教育及儿童监护等制度中最大限度的体现“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瑞典政策规定瑞典儿童每月享受儿童津贴,以及通过资助家庭,为有儿童的家庭提供母亲怀孕津贴、抚养补贴、住房补贴等多种形式的支持,使子女享受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强调的瑞典夫妻离婚在解决子女抚养问题时,法院首先考虑的因素是未成年子女的意愿和利益。[1]

(二)政策立法明确家长教育职责

家庭教育政策是保障儿童接受良好家庭教育的重要保障,各国纷纷制定政策法规规定家长教育职责,也充分显示出各国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如,瑞典制定了家庭法、教育法、儿童津贴制度、儿童及少年福利法、儿童照顾法、学前教育法、反体罚法等法律法规保护儿童接受家庭教育的权益。在1989年至1991年,美国开始实施“平等起步家庭读写项目”(EvenStartFamilyLiteracyProject)旨在提升父母的读写等方面的基本素质,促使其更好的成为孩子家庭教育的“老师”,强化和发挥家庭的教育职能。二战后,日本形成以《教育基本法》和《社会教育法》为核心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为补充明确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职责,特别在2013年《熊本家庭教育支援条例》强调家长对子女教育承担首要责任,同时强调家长自身应注重自身的成长,要求家长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为子女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提供条件。[2]

(三)援助家庭教育无力或者不力的家庭

发达国家政府还实施直接干预贫困家庭的儿童教育。如,美国经济事务办公室自1965年起按照《初等和中等教育法》授权,了一项向贫困家庭儿童提供教学与卫生保健的为期八周的暑期计划,后来扩展为“开端计划”(ProjectHeadStart),主要面向3-4岁少数民族和低收入家庭儿童,免费提供教育、营养和卫生保健等综合。英国政府于1997年实施“确保开端”(SureStart)计划,通过向家庭提供家庭育儿咨询服务、儿童保育和教育的服务、儿童健康服务,帮助家长理解和支持幼儿的游戏,来确保让所有的儿童都拥有一个尽可能好的生活开端。现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救济、保险和福利等层次,其中大都有针对弱势群体家庭所作的社会照顾,包括直接的各种家庭补贴,住房补贴等照顾,和利用减征或免征个人所得税或其他税收办法给予的间接照顾。[3]这些措施保护弱势群体家庭的基本教育职责有着重要意义。英国的各种家庭津贴项目包括:单亲儿童补贴、多胞胎补贴、残疾儿父母额外费用补贴、收养补贴等。

(四)非政府组织或相关公益组织为家庭教育提供服务

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各地方社区的基层非政府组织、学校以及教育协会积极参与和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为政府实施相关职能起到了相当的补充和协助作用。有的发达国家较为注重发挥基层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如美国有近150万个左右的基层非政府组织,实施的服务包括家庭心理咨询、犯罪儿童预防等。一些影响较大的教育协会,如家庭与学校研究协会、全国家长参与教育联合会以及全国幼儿教育协会等,都旨在帮助家长在家庭开展教育活动。在英国,1989年《儿童法》(ChildrenAct1989)颁布后,各地方政府开始组建家庭服务机构,主要职能之一是为需要帮助的儿童、家长、家庭照顾着或任何承担家长责任者提供儿童保护和照顾的指导。还有发达国家秉承“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如瑞典建立了政府主导、多机构协作的国家机制,组织各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推动儿童保护工作。瑞典从事儿童保护工作的非政府组织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救助儿童会,其日常工作包括研究分析儿童状况及其需求、向儿童直接提供服务和支持、传播知识和信息、宣传倡导等,重点关注有特殊困难的儿童群体,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五)家校协作为家庭教育提供专业指导

为全方位促进儿童的发展,国外十分重视学校与家庭的合力协作。家校合作不仅包括动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还包括学校解答和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并对家长们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指导和建议。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三种途径与方式开展家校协作。

1.建立家校协调机构。英国、日本有“家长教师联合会”,美国有“全国性家长教师联合会”,加拿大有“家庭学校联盟”,丹麦有“家长顾问委员会”等。这些机构负责协调家庭与学校的关系,使学校和家庭在教育过程中同心同德。

2.设置家庭指导教师。美国在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设置专职的家庭指导教师这一职位。家庭指导教师通过家长教育活动(编制简报、举办教育论坛、开设“家长指导夏令营”等)、开办家庭教育指导网站、家访等形式提升家长教育能力。

3.建立家长学校。美国的家长学校是传授家长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提升家长教育水平、提高家长素质的成人学校,包括普通家长学校、智障孩子家长学校。家长学校通过短训班、教育辅导班和家长会等形式,积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在加强儿童营养保健、树立孩子自尊自信、构建和谐家庭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我国社会结构大变革,越来越多的家庭被卷入经济生产之中,家庭结构随之发生嬗变。由于工作原因,家长与儿童长时间处于分离状态,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家庭分裂、隔代教育或亲子关系淡薄成为儿童家庭生活常态。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不足以及普通家庭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凸显等主要问题。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乏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出务工,儿童在家由祖辈和亲朋照看或者儿童独居无人照顾。据全国妇联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102.55万,其中独居留守儿童已达205.7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儿童往往缺少父母的关爱照顾和正常的家庭生活环境,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负面情绪多,孤独感强;缺乏父母的监护,儿童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并且易产生不良行为习惯。[4]祖辈和亲朋由于年纪大身体不好,或者没有精力,或者由于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在学业上对儿童进行辅导,致使儿童学业成绩不理想。同时,由于缺乏教管,儿童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逃学行为。

(二)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不足

随迁子女跟随家长从家乡来到城市,与家长生活在一起,可以接受城市里的学校教育,在应然层面,会有助于他们的学习与发展。然而,在实然层面,家长一方面由于忙于生计,没有充足的时间给予儿童家庭教育,另一方面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有限,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方式简单而粗暴。此外,由于进程务工人员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的限制,随迁子女享用家庭教育资源条件不足,如图书的购买、社区公共教育资源的利用、学习场所的欠缺、学习环境的不良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普通家庭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凸显

普通儿童家庭教育主要包含核心家庭教育和主干家庭教育两类。核心家庭教育问题表现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一方面由于工作繁忙无暇或全面进行教育儿童,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的经验,从而面对儿童的家庭教育时会力不从心。主干家庭教育问题往往由儿童接受祖辈和父辈不同的家庭教育而引发。当今社会快速发展,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对于儿童接受怎么样的家庭教育在祖辈和年轻父辈之间易产生一些冲突,甚至会演变为家庭矛盾,使儿童面接受着冲突的家庭教,这将不利于儿童养成良好个性和行为习惯。

三、完善我国家庭教育的对策

依据分析国外优化家庭教育的各种举措,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保障儿童健康全面成长。

(一)建立“家庭教育帮扶会”

我国社会结构中与每个家庭接触最直接的社会组织是基础组织中的村委会或居委会,因此,在帮扶家庭教育时,需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中基础组织的力量和作用,建立以村委会或居委会为主体的“家庭教育帮扶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村委会有组织、有计划地走访这些儿童家庭,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受教育状况,及时预防或制止儿童生活与教育问题恶化;对城市家庭教育条件不足的儿童,居委会及时了解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和生活,并进行教育帮扶。帮扶会活动经费,可以向政府申请一些,村委会或居委会自筹一些,儿童家庭入分担一些,但经费使用必须用于家庭教育的帮扶救助并且公开透明。

(二)开办家庭教育进修班

开办家庭教育进修班,组织家长参加关于儿童家庭教育的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程学习,既可以是有关家庭教育方法的课程,也可以是有关家庭教育理念的课程。这样,家长可以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并意识家长的教育对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也可以习得教育方法,避免使用简单粗暴的不恰当的教育方法。

(三)设立家庭教育指导师

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集中学校的优质资源帮助学生家长们进行家庭教育时排忧解难,这样既可以避免因为学生缺乏良好家庭教育而需要学校老师耗费大量精力来弥补,还可以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相互合作,并为儿童的健康发展形成合力。

(四)加大政府救助力度

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方式范文3

一、家长额外布置过重的家庭作业。

随着“减负”的推行,学生书包的重量在减轻,各类作业在减少,在校时间在减短,孩子自主选择的空间也越来越大。问题也由此而生,一些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乃至逃学去网吧,令家长担心不已。

为了让孩子没有时间接触这些,家长不自觉成了“减负”运动中的阻力。他们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课、兴趣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给孩子做,以此来控制孩子。有个学生曾经向我诉苦,说他在家除了要做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外,还要应付爸妈规定的三套语文试卷、两套数学试卷。家长上有政策,孩子下有对策。这位学生在家便先完成爸妈布置的作业,应付其检查,老师那边再想其他办法。结果他的作业由迟交,到不交,后来上课时都不敢正视我,整天忧心忡忡,成绩下降很快。

家长这样做,害处显而易见。

首先会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繁重的作业令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学习成了负担,孩子就可能破罐子破摔,放弃学习。

其次,束缚孩子身心。在孩子的天地里,他们想做、想看、想说的没有机会去实现,智力怎能发挥。给予孩子自由时间,教会孩子支配时间,扩展学习内容,让知识本身产生强烈吸引力,是家长当务之急。

二、家长为孩子辅导、检查家庭作业。

许多家长觉得辅导孩子学习、检查孩子家庭作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却不曾想过,这样做可能会扼杀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我认识的一个家长,从孩子一入学起,就对孩子采取“三不政策”,即对孩子的作业坚持不辅导、不检查、不负责。目的是迫使孩子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事实证明,效果不错。

有些家长喜欢陪孩子一起做作业,甚至一题一题给孩子讲解,这样做出来的作业,有多少属于孩子自己的思考?还有些家长帮孩子检查作业,他们是否想过,这样容易助长孩子马马虎虎、不求甚解的心态,还可能养成上课不专心听讲的习惯――不会不要紧,回家问爸爸妈妈。我的孩子刚上学的时候,老师要求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对错还得由家长负责。有一次,孩子作业没有得满分,一到家,他就对我说:“妈妈你害苦我了,我的作业错了,老师还罚抄三遍。”我后来改变了教育方式,对我的孩子说:“妈妈相信你做完作业自己可以检查。”从此孩子的责任心强了,作业不再依赖我。

三、多批评、少表扬。

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方式范文4

1课外阅读寓德育

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要更多地渗透到读书中去,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美德故事》等书籍,通过看书,教其尊敬父母、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平等待人,从中华民族几千年历经沧桑、饱尝忧患的历史中体验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引导其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

2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家长要把对孩子的德育作为首要任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无时无刻不反映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孩子展现的每一个缺点都直接反映了家长在教育方面的缺失。在学校里有的孩子骂人、打架、内向、不自信、自私自我,这些现象很大程度都反映了孩子家庭教育的不健全。家庭教育并不是过多的说教,而是家长自己首先能够默默地做到。其实孩子每天都在观察着、效仿家长,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无疑是给学生作下了优秀的“榜样”。

2.1家长言行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在孩子面前说脏话,不做言行不一的事,应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2.2家庭文化要建立国家有民族文化,单位有企业文化,家庭也要有家庭文化。家庭要有追求,爸爸要奋斗、养家,妈妈要做饭、做清洁卫生,孩子要学习、听话。每个人各尽其责,互相配合。如果家长懒惰、颓废,必然会影响孩子。每个人都在做家庭的义工,妈妈洗衣、做饭是为家庭做义工,爸爸洗碗也是为家庭做义工,要鼓励孩子做家庭的义工,历事炼心,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对于孩子向家长提出的问题,家长不要给以草率、简单、甚至是错误的回答。家长如果当时回答不了,可以通过思考、查资料等方式在准备好了以后,给孩子彻底地解决疑问。

2.3教育契机要把握孩子如果犯了错误,父母一定不能打骂、大发雷霆。孩子犯错是正常的,作为家长应该高兴,因为教育的时机来了,正好以此为契机,对孩子展开各方面的教育。正确使用奖罚制度,不能一味地奖赏而忽略了惩罚的重要性。

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方式范文5

关键词:诚信;家庭;教育

影响儿童诚信品质发展的三要素,通常我们认为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然而家庭教育对儿童诚信品格的培养却显得更为直接和深刻,其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

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家庭是儿童的第一课堂,生活和接受教育第一步都是在家庭里,而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儿童进行早期的诚信教育,为下一步儿童走向社会奠定好基础。

近几年,各科的科学家们通过对人家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即儿童大脑的结构由他早期在婴幼儿时期所接受的教育以及环境影响下的早期经验决定,并且会对他以后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而神经元结构的密度和效率由大脑敏感期接受的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决定。所以,在婴儿初出生起,就要开始诚信教育。即“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也”。”正所谓“早谕教最急”方能“绝恶于萌芽,起教于微妙”。

家庭教育之长期性。家庭教育具有天然的早期优势,从儿童出生之日甚至是出生之前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他们长大成人,之后也或多或少的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

现代杜会中,各种形式的胎教和“0岁方案”,标示着家庭教育的启动。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智力发展、道德观念的形成、性格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启蒙意义。家庭教育又是终生教育,从出生到上小学、中学、大学,再到成家立业,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虽然儿童在不断长大,离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但是不管他们远在何处,都割不断与家庭的联系,都要聆听父母的教导。所以,对儿童的诚信教育,既是一个早期工程,又是一个持久“作战”的工程,任重而道远。

家庭教育的延续性。延续性又可以叫做继续性。大人在小的时候从自己家庭里接受了家长的教育,长大后,大人也在用同样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去教育引导自己的后代,所用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都是从长辈那里接受影响和教育所形成的,所以说,家庭教育的延续性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培养以及造就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家庭教育的感染性。感染性也可以称为渗透性。这一性能是指儿童平时生活的家庭各方各面的因素,会在以后的成长中对儿童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

通过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由家庭教育和日常生活的统一性决定。家庭成员这宰的生活习惯,文化氛围,成员之间的关系,甚至家长的爱好等等都会在儿童的心灵里在耳儒目染的渗透感染。所以,家长对诚信品质的践行程度能一定程度上决定儿童对诚信行为的效仿度。

家庭教育的生活化。家庭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一天天的生活当中教育孩子。这一过程是自然而然的伴随着家庭生活的进程展开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父母自身的行为对孩子有重大影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只是同孩子谈话,教导,吩咐。父母的一言一行,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甚至当父母不在的时候,都可以影响到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怎样穿衣服,怎么样跟人说话,如何表示喜欢和不喜欢,如何对待朋友和敌人,如何笑,如果吃饭,如何读书……所有的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对孩子都会起到教育意义。”

诚信教育的客体和实现诚信行为的主体都是儿童,在家庭这个特定的社会环境即生活之中进行着一种具体的真实的实践活动。诚信教育是以家长用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对子女影响,不管是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样的时间,也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或者有计划或无计划;正是由于这种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的高度融合性,才能使家庭教育的这种影响成为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系列,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和发展子女的诚信品质。家庭教育的理想状态就是这种所谓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

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方式范文6

关键词:家庭教育;孩子;共同成长

成长,是人生的永恒,成功,是人生的追求,在家长的眼中孩子的成长是无声的,成功则是幸福的。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等情形屡见不鲜,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围绕家庭教育中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展开研究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一、生活习惯的养成

随着家庭结构的转变,孩子已经成为家庭的重心,过分溺爱孩子的行为屡见不鲜,导致部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自理能力,对家长形成了严重的依赖性。针对此种情况,本文指出,日常家庭教育中家长应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掌握自我卫生清洁、整理房间和学习用品、科学作息、合理进食等习惯。例如:在作息习惯的养成上家长可以与孩子约定每天固定时间起床,最初阶段可定时叫醒孩子,在逐渐形成作息规律后可与孩子进行角色互换,让孩子每天定点叫醒家长,对于能够自主完成的孩子予以积极的鼓励,以巩固其所取得的成果。再比如日常吃饭中浪费粮食的行为最为常见,家长应对此形成足够的重视,带领孩子去田间地头参观农民是如何种植粮食作物,并在允许的情况下亲身体验劳作的辛苦,促使孩子体验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在吃饭时尽量吃干净所有食物。当然,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亦需要如此。

二、学习习惯的形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伴随孩子一生,所以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持续21天时间,所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想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必须长期坚持[1]。例如孩子普遍对课外知识感兴趣,而这也是增强孩子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为此,家长在水面可与孩子一同阅读课外读物,每次阅读10分钟至20分钟不等,在经过长期的坚持后孩子自然而言的形成了睡前主釉亩量瓮舛廖锏牧己孟肮摺T俦热缧醋质弊耸频恼确与否对其字体的美观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所以家长必须做好此方面的示范与纠正工作。以亲身引导的方式将正确的我握笔姿势分步骤并逐一向孩子讲解,同时仔细询问孩子的主观感受,如实掌握其是否了解后让孩子做相同动作,在写字过程中及时纠正其错误的行为及习惯,以缩短正确的学习习惯形成时间。

三、行为习惯的确立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通过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即可以了解父母的行为习惯,换而言之,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家长满口粗话、脏话,随地吐痰或者是乱扔东西,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势必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并将其作为一种正确的行为而加以学习。所有要想避免此种情形的发生,家长首先就需要以身作则,在家庭教育中从小事着手,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时使用正确的礼貌用语,如:请、再见、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凸显出言行举止的文明,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2]。另外,人是社会性动物,对于孩子成长而言,如何与伙伴相处是一个高深的学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可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多与其他同龄人交往,并在此过程中着重提醒孩子要友好的与人相处,积极鼓励其帮助他人做事,即便是在家长眼中此种“帮助”是幼稚可笑的,也依然需要对其进行鼓励,而并非简单粗暴是打击孩子的热情。由于孩子在潜意识里会不自觉模仿家长行为及动作,所以在日常邻里相处时也需要家长积极帮助邻里,将正能量在必须之间传递。

四、能力的培养

能力是完成一向目标或者是既定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对于孩子而言,能力的培养除了自身兴趣外,亦需要家长的努力。自我教育能力是当前时展的主旋律,越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必备能力之一。在家庭教育中要想培养出孩子此种能力,家长需要肩负起以下角色:(1)观察者。认真倾听孩子讲述学校中发生的事情,无论是多大的孩子都会在讲述过程中表述出自身的观点、看法或者是评价。同时仔细观察孩子在面对冲突与矛盾时的行为及神态表现,从而全面了解和掌握孩子内心的证实感受和情感。在此过程中家长需要克服自身的焦虑感,在旁边静静的观察,向孩子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2)运动者。日常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与孩子进行一系列具有意义的活动,例如一起观看一本书或一个电视节目、一同参加家务劳动等,孩子将能够依据家长的处理方式来寻求不同的观点,不断的对自身的行为进行修正,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普世价值观[3]。(3)指导者。家长不要直接将正确的答案告知孩子,而是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引导促使其能够自己发现答案,从而提高孩子自我领悟的能力。(4)评判者。当孩子出现错误行为或者是取得突出成绩时家长均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评价,如:家长站在孩子的立场及视角分析错误行为发生的原因,如果我是你在当时的情况下该如何去做,以帮助孩子在自我教育中及时矫正存在的偏差。若孩子形成了良好的认知或者是取得了理想的成绩时,家长则应及时予以肯定及鼓励,以持续巩固此种行为,继而最终实现家庭教育中孩子自我教育的自信心。(5)协助者。一个良好的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在此过程中除了孩子自身的努力外,家长的从旁协助尤为重要。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需要协助孩子去实施其所制定的计划,并予以经常性的支援,对其正确的相关予以首肯和鼓励,直至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或者是形成优良的品质。

五、结论

综上所述,“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家长自身慢慢摸索,甚至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孩子在成长的同时也是家长的成长,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更应注重孩子自身的成长,积极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能力培养着手,实现共同成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敏.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该怎样做――德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延伸[J].中国校外教育,2014,15(1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