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1
(昆明市延安医院云南昆明650051)【摘要】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100例髌骨骨折患者,均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分两组:实验组50例,术后即应用CPM关节器进行被动运动,期间结合主动功能锻炼;对照组50例,术后行常规主动功能锻炼。并做好相关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疗效均满意,CPM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CPM的应用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关键词】CPM;髌骨骨折;护理【中图分类号】R2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371-01 髌骨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有移位的髌骨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以往只强调手术方法的改进,不注重康复护理,因而有许多患者由于担心切口裂开、骨折移位、出血等而不敢早期活动,导致关节粘连、股四头肌挛缩、关节囊挛缩,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1]。我院2006年6月-2011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00例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进行系统的功能康复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6年6月-2011年6月收治髌骨骨折100例,均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16-75岁,平均45岁;横骨折56例,粉碎骨折44例。1.2 护理方法:实验组50例,术后即应用CPM关节器进行被动运动,期间结合主动功能锻炼;对照组50例,术后行主动功能锻炼。并做好相关护理。① 康复护理:早期功能锻炼:(1)髌骨推挤按摩:术后轻柔地推挤按摩髌骨,每4h一次,以防止髌骨粘连。(2)股四头肌主动锻炼:麻醉过后,指导患者在床上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行患肢足趾伸屈运动,踝关节趾屈背伸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愈合且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健侧肢体可自主活动,以舒适为宜。(3)直腿抬高练习与弯腿练习: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用力伸直膝关节,并使踝关节背屈,用力抬高患肢,即屈髋超过80。时鼓励患者自行稳定肢体员10s左右,然后放平患肢。嘱患者坐起,首先可在床上进行,两手置于膝关节两侧,协助膝关节缓慢屈伸,逐渐增加强度。适应后再嘱患者坐在床边,小腿凭借重力作用垂到床下,达到90。然后将健肢放在患肢前方,患肢向后压,即可增加屈膝角度。适应后可扶床下蹲、站起等活动。(4)院外锻炼指导:患者出院前向其讲明主动及被动活动的重要性,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功能锻炼,并定期复查。
早期功能锻炼时责任护士应在旁指导,对训练中不成功的动作要耐心纠正。对患者每次的锻炼及细微进步都给予肯定,以增加患者信心。有些患者由于担心切口裂开、骨折移位、出血等而不敢活动或活动少,应采取真诚、耐心负责的态度,配合主治医师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进行锻炼。对于疼痛难忍者,可给患者应用止痛药并耐心鼓励、同情理解患者,同时取得支持,也可适当减少锻炼次数及强度。注意锻炼要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时间由短到长,范围由小到大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只能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循序渐进,切忌被动粗暴的锻炼、按摩。整个功能锻炼过程中要防止患者跌到等意外情况的发生。② CPM应用及护理:术后将患侧肢体放在CPM机上,绑好固定带,起始角度为30。,1 min~2 min完成1个屈伸运动,每日递增5。~10。,每天两次,每次活动的时间90~120 min。在CPM锻炼间歇期行股四头肌收缩,直接抬高锻炼及膝关节运动。CPM使用时间为lO~14 d。使用CPM机注意事项:(1)将患肢置于下肢关节康复器上,必须保持外展中立位,防止因外旋压迫腓总神经。由专人负责指导,观察患者的锻炼情况,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可随意调节装置,应用时间、次数应严格按医嘱执行。持续被动活动早期活动度不宜太大,以患者能忍受为度,以后逐渐增加活动范围。(2)主动训练与被动锻炼相结合:在CPM机使用间隙期指导患者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先按摩患肢10-20 min,使肌肉放松,然后嘱患者行膝关节的屈伸治疗,每次锻炼时间以感到疲劳为度。(3)记录CPM活动的时间与活动范围,评估患者的合作与活动的效果,评估记录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注意观察患肢有无肿胀、疼痛,末端的血循环的情况,注重患者的主诉,及时与医生沟通。适当调整好CPM的活动角度范围。(4)CPM的健康宣教:通过详细的说明及应用图解让患者明白CPM活动的原理,打消患者因害怕骨折的移位而不愿进行活动的心理。③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应贯穿整个术后康复过程。病人返回病房后告诉患者手术顺利,以和蔼的态度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早期锻炼时,告知患者术后3天伤口疼痛会比较剧烈,后期疼痛会逐渐减轻,如疼痛难以忍受,医生会给以药物减轻疼痛;伤口疼痛会直接影响膝关节的术后功能锻炼,因此要鼓励患者正确对待术后疼痛问题,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以促进早日康复。患者出院前,应告知坚持锻炼的重要性,并鼓励患者进行正确的锻炼,消除活动会导致切口裂开、骨折移位、出血等问题的不良心理。2 结果3个月随访时,对膝关节活动状况进行评定,分为四级:优:患肢关节活动在正常范围;良:正常范围的50%以上;差:正常范围的20%~50%;强直:正常范围的20%以下。两组膝关节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见表1,优良率分别为98%和94%,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 P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9例,男101例,女38例;左侧83例,右侧56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16岁;交通事故伤97例,高处坠落伤24例,其他18例;关节面塌陷0.6~1.5 mm之间,均不含膝关节韧带、半月板和血管神经损伤。开放性骨折41例,闭合性骨折98例。均为新鲜性骨折。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急诊手术在6~8 h之内完成,择期手术一般在受伤后5~7 d即可手术。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
1.3 治疗结果 住院时间最长37 d,最短15 d,平均住院17.3 d,骨折愈合时间最短7周,最长21周,平均11.5周,随访6-12个月,膝关节功能均正常,疗效满意。
2 术后护理
2.1 一般护理 硬麻后常规护理,患者回房去枕平卧6 h暂禁食、禁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患肢抬高20~30度,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2.2 伤口护理 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较多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一般无需加压包扎伤口。
2.3 疼痛护理 疼痛是影响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时间和强度的主要因素,早期可适当应用止痛剂,并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术后轻度疼痛属正常现象,锻炼必然有疼痛,它会随着活动量的加大,手术后关节炎反应的消失而逐渐减轻。
2.4 观察末梢血运 严密观察患肢的末梢循环、皮温、感觉、运动等情况,特别应注意小腿肿胀程度、踝关节屈伸、足背动脉搏动、足趾的感觉等,便于了解局部血管和神经功能。
2.5 引流管的观察 为防止切口内渗血积聚造成血肿而发生感染,有时切口内放置引流管,应注意观察引流管的通畅与否,防止引流管脱落及引流液倒流。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量,一般在术后24~48 h拔出引流管。
3 康复护理
3.1 心理护理 心理康复决定肢体功能的康复,医护人员应调动积极的心理因素,使患者主动参与机体康复训练,详细地做好术后康复指导,全而了解患者的心态,耐心疏导,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及悲观失望情绪,使其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康复理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康复训练。
3.2 早期康复 术后回病房,将患肢抬高置于功能位,小腿处填一软枕,膝关节屈曲5度,麻醉消失后即主动行踝关节的背伸跖屈,环转足趾的屈伸,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每次活动用力至最大程度,坚持5~10 s后放松,每天活动3~4次,每次3~5 min,术后1周,根据内固定的可靠性,伤口愈合情况,患者进行CPM机功能锻炼,第1天启始角度-15-0度,终止角度10~30度,(一般以患者能忍受最大角度为宜),时间60 min,2次/d进行锻炼,次日对所完全适应者活动角度增加10~20度,时间频率不变[2]。第3天后再将活动角度增加10~20度,以此类推,一般2周后,屈膝角度可达90~100度,如内固定不可靠一般在拆除外固定后,术后2~3周再逐步进行膝关节活动。
3.3 中期康复 术后3~4周,以增强肌力的锻炼为主,同时增加膝关节的主动运动。行主动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屈曲时注意缓慢而持续用力,每次用力需在屈曲的最大程度上维持5~10 s,每次屈曲5~10次,每天练习2~3次。力量以膝关节产生轻微酸胀而无明显疼痛为宜,活动度每周增加5~10度,2~3周后行X线检查[3],切忌患肢负重。6~8周后,骨的矿物质沉淀,使骨坚固的结合在一起,适当的负重运动有利于骨的愈合,同时可避免假骨的形成。此时以离床活动为主,利用辅助器具(轮椅,拐杖)练习躯体转移,站立和行走,配合良好姿势训练及增加上肢肌力的训练。
3.4 晚期康复 术后3~4个月可以扶拐在无痛下负重行走,粉碎性骨折和术中行植骨的患者开始负重的时间适当延长1~2个月,直至愈合,徒步行走,约4~6个月,这期间可跪床下坐及站立下蹲的练习,以纠正残余的功能障碍。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由于骨折血肿机化,创伤性纤维素渗出,较长时间的制动,必然导致膝关节的纤维粘连而僵硬,且胫骨平台骨折所致的膝关节僵硬常为胫股关节间的粘连,常造成患者终身的残疾。对该类患者精心的术后护理和密切的观察是患者手术成功的保证。康复锻炼应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 荣国威,王承武.骨折.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9.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3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骨折;护理
近年来,交锁髓内钉因其对骨折周围组织损伤小,操作安全,固定可靠,且能防止骨折旋转畸形,恢复肢体长度,广泛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特别是粉碎性骨折。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共计交锁髓内钉治疗11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通过精心护理及康复指导,骨折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1例,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10-72岁,闭合性骨折8例,开放性粉碎性骨折2例,合并多发骨折1例.
1.2方法:术前常规牵引5-7天,待肿胀减轻,生命体征平稳后行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早期采取主动与被动相结合,辅以下肢关节康复器进行训练。患者平均住院21天。
1.3 结果 本组11例患者,除1例合并多发骨折不能进行主动功能训练外,其余患者无1例发生感染、旋转、短缩、畸形,膝关节屈伸范围达90°-120°,踝、膝、髋关节基本恢复正常。
2康复护理
2.1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伤口出血及渗血情况,保持负压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量、色和性质,注意患肢肿胀及血液循环情况,保持敷料干燥。
2.2心理护理 临床上常会遇到两种不利于患者功能锻炼的心理状态:一种是患者小心谨慎、怕痛或是害怕出意外而不敢活动。另一种是患者急于求成,不注意锻炼的方法而过早的活动或负重。这两种不利因素很容易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折延迟愈合或再次骨折、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方法,已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早期采取合理的锻炼方法,促进功能的恢复。
2.3预防膝关节僵硬 术后使患肢搁置于衬有软垫的勃朗架上,可使膝关节适当屈曲,有利于减轻肿胀和预防关节僵硬。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踝关节背伸跖曲活动,2次/d,每次10min。
2.4功能锻炼
2.4.1手术当日,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保持患肢功能位。麻醉过后指导患者行踝关节的跖曲、背伸运动以及腓肠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辅助髌骨被动运动,坚持3-4次/d ,5-10 min/次。
2.4.2术后2-3天,拔除引流管后可行下肢CPM的持续性被动锻炼,CPM能促进手术部位血液循环,消除肿胀,且患者无痛苦,乐于接受。活动范围先从0°-30°开始,每日增加10°,逐渐至120°止,同时加强下肢肌力训练及其他辅助运动。在训练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个别不能耐受者,要减少活动幅度和时间,防止发生意外和损伤。
2.4.3 术后1-2周,患者可在床缘练习端坐,然后进行髋、膝关节的助力主动运动,3次/d ,10min/次。
2.4.4 术后3-4周,患者可扶双拐下床活动,健侧负重,患肢做屈髋、屈膝、踢腿、下蹲等动作,因该期骨折远端骨痂已形成,实施有效的活动和不负重锻炼,可有效地防止肌肉萎缩,促进骨折周围肌力的恢复和关节功能的恢复。术后2个月,复查X线片,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过渡到部分负重行走练习。4个月后可弃拐恢复正常生活。
3体会
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骨与关节的长期固定,可引起肢体废用性萎缩。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减少了手术损伤,控制了骨折成角,旋转,保证了骨折后的牢固固定,把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结合起来,促进早期功能锻炼,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骨折在功能训练中愈合,功能在骨折愈合中重建。
参考文献
[1]何晓真,张进川.实用骨科护理学.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341-346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4
【摘 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在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5 年3 月至2017 年3 月收治的192例骨科患者为研究时象。抽取其中96 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止痛方法,其他96 例则组成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实施疼痛护理。比较以上两组病人在术后早期康复中的疼痛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后6h、ld、2d 的疼痛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手术疼痛,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疼痛护理;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疼痛是一种非常的主观性感受,是通过多种不同因素一起发生作用而产生的,主要涵盖了心理、生理和环境等因素。一旦人的身体遭受伤害,就会迅即发出疼痛的警告,长时间的剧烈疼痛极易引起术后并发症,影响到患者术后早期的康复成效。鉴于骨科病人术后都会产生不同程度上的疼痛感,所以为切实降低疼痛所造成的影响,确保手术所具有的疗效,应当主动在其术后早期康复中施行疼痛护理,帮助患者缓解或消除疼痛,减轻心理及生理上的不适感。现以我院所收治的192 例病人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 年3 月至2017 年3 月收治的192 例骨科患者为研究时象。抽取其中96 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止痛方法,其他96 例则组成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实施疼痛护理。192 例骨科患者中,男108 例,女84 例,年龄最小18 岁,最大62 岁,平均年龄为(41.6±2.3)岁,骨折的类型包括了四肢骨折64 例、盆骨骨折46 例、脊柱骨折54 例以及别的类型骨折28 例。选择患者的标准为:一是都施行过骨科手术,手术切口大约为15cm,手术时间在1.5h 以上。二是全面实施全麻;三是都自愿参与到本研究之中,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四不存在意识上的障碍。将患者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等两组,每组96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骨折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止痛法,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施行疼痛护理,具体的措施包括如下六点:
1.2.1 实施健康教育
护理工作者向病人讲述术后疼痛的有关状况,让其切实了解到出现疼痛的主要原因、评价疼痛的基本方法、止痛的相关方法等,运用健康教育宣传等方式,告知病人术后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不必过于担忧,并依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对其实施更为有效的处理,比如,分散注意力法、自我放松、物理治疗等,以求切实降低病人的疼痛感。
1.2.2 术前心理疏导
骨科病人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比如,抑郁、焦虑感与恐惧感等,其心理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术后的早期康复状况。为切实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要依据骨科手术病人的实际病情、经济状况、受教育情况等,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等相关举措。医护工作者要加强和病人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鼓励病人勇敢面对并承受手术所引起的疼痛,让病人的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1.2.3 给予早期镇痛
纠正病人只有在疼痛的时候才用镇痛药的错误认识,丢弃传统的“按需给药”改为“按时给药”。提倡口服给药途径,应用PCA( 病人自控止痛法),通过患者自控给药,克服了不同患者对同一镇痛药物药用剂量上的差异,减少患者反复注射的痛苦,并告知病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告知护士[1]。
1.2.4 术后疼痛护理
在患者术后完全清醒之后,医护工作者要用镇定自若的眼光来注视病人,告诉其手术非常成功,病灶已经全部切除。即便手术中还存在别的状况,也不适合于马上告诉病人,如此才能降低病患者在心理上的压力,更加有利于其疾病之康复。当病人在术后早期康复中由于剧烈的疼痛而失去了恢复的信心时,医护工作者应当正面鼓励病人,耐心地听其诉说,并且鼓励其投入到康复训练之中,争取早期恢复健康。帮助患者保持舒适的,指导病人进行主动与被动的活动,应用局部按摩等手段以降低术后的疼痛度。以前患者在康复中通常使用绳索或者布条,在家属或者陪护人员的帮助下实施康复锻炼,但该方法易导致患者手疼,一旦用力过猛,还会产生各类并发症,比如肌肉拉伤等。所以,建议使用直接、方便的辅助器械进行功能锻炼。
1.2.5 其他镇痛方法护理
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如针灸、推拿、刮痧等,正确评估患者病情,根据不同的疼痛部位、性质选取不同的镇痛方法,并观察疗效;中药(旧伤药)贴敷护理:初期敷药处皮肤渗出水分较多,注意用药期间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药物结晶阻塞毛孔,影响治疗效果:同时预防湿疹的发生,一般敷药48 小时后有明显的消肿效果,肿痛明显减轻。
1.2.6 出院指导
病人在度过了术后早期康复期之后,应当依据医嘱定期参加复诊,并且要明确与之有关的各类注意事项。一旦病情出现了新的状况,应当第一时间和主治医师进行联系。
1.3 疗效判定
术后6h、ld、2d 与3d,依据数字疼痛分级法来评价病人的疼痛度,0 分是无痛,1 至3 分属于轻度疼痛,4 至6 分属于中度疼痛,7 至10 分属于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通过spss18.0 软件加以处理,计量资料都以(均数士标准差)加以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 检验,P<0.05 即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术后6h、ld 和2d 早期康复中的疼痛度均低于对照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患者术后3d 的疼痛程度比较起来,该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 所示。
在此基础上,引入视觉模拟评分法以评估患者的疼痛度,使用本院自定满意度调查表实施疗效评价,分值为0 至100 分。在实施疼痛护理干预之前,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是(7.8±1.4) 分, 对照组则是(7.2±1.9)分。在采取了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前者的视觉模拟评分降低至(2.3±0.4)分,后者则为(4.8±1.8)分。两组患者的评分都比治疗之前显著下降,而且研究组的分数更是大大低于对照组,即P<0.01。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前者为93.8%,后者为74.8%,即P<0.01。
3 讨论
在医学上,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是机体象征的危险信号,疼痛的位置常指示病灶所在,而疼痛的性质间接说明病理过程的类型[2]。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可以说是各类因素一起作用之后而产生的,如切割皮肤、肌肉、神经、骨骼以及伤口牵拉,组织缺血、改变等。大多数患者呈现为急性且较强疼痛,病人机体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诸多病理性反应,比如,血压的升高、睡眠紊乱、抑郁和免疫能力下降等,从而会对临床的疗效以及康复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临床中应引入疼痛护理法以降低病人的术后疼痛度,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分析证实,大部分骨科病人因为害怕疼痛而不敢进行活动,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其各项功能的较好恢复,导致病人的生活质量不断地降低。鉴于当前护理模式的持续更新,疼痛护理在临床当中也得到了很好地运用。该护理模式不仅针对性非常强,而且对于医院护理工作者的专业要求也相当高,如此即可更好地提升骨科患者术后临床早期康复护理的成效。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5
通讯作者:李春平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接受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3个月,康复患者的疼痛和肘关节屈曲、伸直、前臂旋前和前臂旋后等活动方面明显改善。结论 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促进肘关节功能康复。
【关键词】 肘关节骨折; 肘关节功能; 康复护理
肘关节骨折是影响肢体关节功能最常见的损伤,与上肢其他关节相比,肘关节因其解剖特性,创伤后更易发生功能障碍[1]。康复护理在临床护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目的是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重建患者身心平衡,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自理的能力。正确的康复护理是骨科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对恢复肘关节骨折患者的肘关节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防止肘关节骨折后并发功能障碍,笔者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康复护理,取得满意疗效[2]。
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8月~2010年6月收治15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其中男103例,女47例,年龄15~76岁,平均(42.8±11.6)岁,其中肱骨远端骨折107例,鹰嘴骨折30例,冠突骨折9例,桡骨小头骨折4例。
2 护理方法
采用常规治疗并接受个体化康复护理。
2.1 心理康复 向患者详细讲解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和长期制动的不良后果,指导患者掌握有效的训练方法。在充分评估和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患者对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取得理解和支持,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2 个体化功能锻炼 根据运动疗法安全评定表131,按骨折稳定性、固定可靠性和软组织完整性三因素,对患者进行评分,并按评分大小实施个性化的功能锻炼。评分6分的患者术后1~3 d即开始患肢前臂肌群等长收缩训练,15次/组,两组/d。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肩关节、腕关节及手指各关节进行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3~6 d开始肘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机训练,活动幅度由无痛可动范围开始,酌情增加,训练结束后予以冰敷15 min;术后6~9 d对患者实施肘关节的被动屈伸运动,1次/(组・d),活动结束后予以冰敷15 min;术后2~5周,继续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及CPM机训练,患者疼痛可耐受时可行肘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15次/组,两组/ d;术后4~8周,患者在继续以上练习基础上进行渐进性抗阻力训练;术后9~20周,继续进行患肢肌力、关节活动(ROM)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
2.3 评估方法 于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并进行ROM评定。
3 讨论
康复护理是在对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功能恢复的护理活动。康复方案的制订越早越好,最佳康复训练的时机,原则上应在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的基础上,与治疗同时进行。石荣光等调查发现,许多创伤骨折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恐惧、忧虑、抑郁等,因此,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有效应对各种负性情绪和生活应激事件,使其建立起康复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骨科的康复训练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延续,可预防患者的功能障碍,继而达到恢复运动功能的目的。肘关节是协调肩关节、前臂和腕关节活动的一个重要复合关节。肘关节骨折及其软组织创伤后,骨骼的解剖形态出现异常,关节软骨受损。关节内出现粘连,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受损后瘢痕形成,患者易发生关节挛缩,造成关节僵直[3]。骨科护士应早期介入患者的功能锻炼,承担起照顾者、健康宣传者、督促康复的治疗执行者、患者和家属的咨询者等任务。
运动康复训练是一种利用力学因素缓解症状或改善功能的肌肉运动锻炼。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软骨细胞促进胶原和氨基己糖的合成,防止滑膜粘连的形成,促进胶原纤维按功能需要有规律地排列,促进关节骨折的愈合,增加关节活动度和恢复关节功能。术后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功能训练不仅能促进患者血液和淋巴循环,防止废用性萎缩,而且肌肉收缩所产生的生物电有助于钙离子沉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骨萎缩。早期肘关节ROM运动能促进关节内滑液的分泌与循环,防止或减轻关节内的粘连,而早期CPM治疗可促进滑膜分泌和吸收,改善关节营养代谢,修复受损的关节软骨,促进周围组织的修复[4]。卞荣等[5]研究结果表明,治疗2个月后,CPM组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及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认为CPM能显著提高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陈丽文等[6]研究证实,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后实施系统的康复训练和护理,能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骨折康复训练的实施疗效取决于骨折的稳定性、固定的可靠性和软组织的完整性三个方面。考虑到肘关节骨折康复训练的安全性问题,本研究采用运动疗法安全评定表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评估,并针对不同评分的患者进行了包括肌肉等长收缩功能训练、ROM运动和CPM治疗在内的个体化康复训练,结果提示早期合理的个体化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促进肘关节功能康复。
综上所述,个体化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促进肘关节功能康复。
参考文献
[1] 刘锐,李姝.综合康复疗法预防肘部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1):22.
[2] 陈建珍,李艺芳,王琼芳,等.早期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护理.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6):133-135.
[3] 戴闽.实用骨科治疗与康复.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8-46.
[4] 谢立云.康复护理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2010,5(17):82-83.
[5] 卞荣,万里,王国新.CPM对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中国康复,2009,24(1):39.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6
【关键词】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护理; 康复指导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主要受伤原因有高处坠落、暴力打击、汽车压轧等, 患者所受到的痛苦较大, 会有较为沉重的心理负担, 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以解除疼痛、恢复股胫骨连续性及双下肢活动, 但在此期间的护理及康复指导也会对患者恢复速度造成较大的影响[1]。根据以上情况, 河南省临颍县人民医院对于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的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 获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为本院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进行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的患者28例, 其中男15例, 女13例, 年龄17~71岁, 平均年龄(34.5±4.1)岁。损伤原因:直接伤21例, 间接伤7例。对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 所有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没有发现脊髓内感染的情况, 2例并发症通过治疗后治愈。
1. 2 方法
1. 2. 1 术前护理
1. 2. 1. 1 心理指导胫骨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旦发生粉碎性骨折, 患者会有严重的疼痛感, 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 对于手术方式、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健康指导等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讲解, 缓解患者内心紧张不安的情绪, 树立与病魔进行斗争的信心,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2]。
1. 2. 1. 2 术前准备护理人员在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 并对手术周围皮肤进行观察, 观察是否存在伤口的情况, 在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简单固定, 在搬动患者的过程中动作要专业轻柔。做好皮试和备皮工作。要求患者在手术前12 h内禁食, 手术前6 h内禁水, 护理人员要在手术前0.5 h给患者服用术前药[3]。
1. 2. 2 术后护理
1. 2. 2. 1 术后观察 护理人员要对于患者术后各项生命指标及切口出血量进行认真的观察并作详细的记录。胫骨手术由于手术创口大, 进行切口的位置靠近关节等特点造成患者易在术后出现出血的情况, 要求护理人员加强观察和护理。对于患者要进行心电图监测, 对于患者的血压、心跳频率、呼吸等要进行连续性的观察, 对于相关数据进行记录[4]。护理人员对于患者切口要进行定期观察, 观察切口是否存在出血情况, 及时更换敷料, 保持床单清洁, 对于患者使用抗生素, 但对使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防止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情况。患者给予营养补充, 让患者多食用一些高蛋白、高钙质、易消化的食物。护理人员要做好基本护理工作, 防止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护理人员要对各项监测项目数据进行认真观察, 一旦发现数据出现异常的情况, 要及时向医生进行报告, 使医生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 2. 2. 2 康复指导 由于患者担心自身进行活动后会出现骨折、感染、出血等情况。护理人员要主动跟患者进行交流, 让其了解进行早期锻炼的重要性, 帮助其缓解内心紧张的情绪, 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训练。在手术后第一天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训练, 股二头肌、胫前肌训练, 踝关节背屈, 绷紧肌肉后放松, 再绷紧放松循环, 每天需重复进行200次, 可分5次进行。护理人员对于患者下肢要进行定期按摩, 防止出现肌肉萎缩和下肢血栓的发生[6]。患者在2周后就可进行自由行走, 但身旁必须有患者家属或护理人员进行看护, 防止意外的发生, 刚开始需使用双拐, 再等待一段时间以后可使用单拐进行行走[7]。
1. 2. 2. 3 并发症的处理 1例患者由于年龄偏大且有高血压, 害怕疼痛不愿主动进行锻炼, 护理人员发现后及时向医生进行报告, 对其采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和按摩、热敷等方法治疗后, 其术后不良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还有1例患者出现小腿内侧压疮, 主要原因是换药不及时和护理人员护理经验不足, 护理工作不到位, 对症治疗后治愈。
2 结果
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和围手术期护理后, 28例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治疗总有效率100%, 有2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 1例为术后出现不良症状, 另一例为小腿内侧出现压疮, 但通过处理后均痊愈, 在随访过程中没有发现脊髓内感染的情况, 所有患者均恢复了独立进行自理活动的能力。
3 讨论
进行胫骨平台内固定术的患者以青壮年为主, 通过该种手术可以解除患者痛苦, 而且不会对患者关节造成影响, 但良好的手术效果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护理人员要在术前、术后对于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密切观察,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医生进行报告, 防止意外的发生。要定期给患者进行更换和局部按摩, 保持病房整洁, 给患者营造温馨的环境, 在术后1~2 d后鼓励患者进行肌肉和关节的活动, 这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患者进行康复指导有利于防止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和下肢血栓的发生[8]。在患者出院前要对其进行正确康复指导, 在手术后3个月内要避免负重行走,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 合理的控制饮食, 营养均衡, 促进骨折的尽快恢复。本院对于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的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 患者积极进行锻炼, 促进了血液的循环, 加快了骨骼进行愈合的速度, 获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和好评, 但由于本院进行实验的病例数还较少, 部分护理方法及康复指导的内容还存在不足的地方, 需要通过以后更多的相关试验加以改善和调整, 以达到帮助患者进行快速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的目的。综上所述, 科学有效的护理及康复训练可以有效降低胫骨平台内固定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患者恢复速度, 提高患者今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贵林, 荣国威, 吴新宝.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中华骨科杂志, 2010,20(4):219.
[2] 齐斌, 张满江, 王亚军.胫骨平台骨折解剖与非解剖复位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12(3):214.
[3] 于小萍.高龄老年人股骨胫骨的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5,9(2):38.
[4] 徐俊芳, 吴菊芳.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学及预防.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5(1):59.
[5] 马双娣,马丽波,马丽丽.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指导及训练体会.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12(5):243-244.
[6] 许红璐,陈燕,杨秀玉.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 中国临床康复,2010,13(2):145-146.
[7] 帅浪,范红先,张斌.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7(5):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