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镇精致化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镇精致化管理范文1
关键词:城市龙岗河河道治理生态景观 护岸植物
Abstract: urban river improv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ies is very important, in flood control, water supply to meet the function such as premise river landscap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it not only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city appearance, also bring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other benefits. This article mainly with the mainstream a period of long comprehensive 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river city landscap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iver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measures, the main rivers form, revetment processing, waterfront space construction, plant configuration and so on, were analyzed.
Key words: the city longgang river course governance ecology landscape revetment plants
中图分类号: 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市河道景观的组成
原始的水域及周边景观是自然生成的,水域景观由水域、过渡域和周边陆域3部分景观组成。城市河流的景观构成与自然河流有共同之处,然而,城市河流并非自然河流的不合理模拟,在景观上,带有城市河流特点的沿河景物起着重要作用。概括起来,城市河流景观可以包含3个方面内容。自然景物:如水面的波纹、岸旁的芦苇、河岸的树木、浮动的渔舟、闲适的小鸟、和煦的阳光等,在景观规划设计专业上称为软质景观。人造景物:如堤防、 护岸、沿河的建筑、桥梁等景观构筑,专业上称为硬质景观。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河流景观设计往往侧重于构成景观的“硬质景观”,而忽略了绿地林荫一类的“软质景观”的规划设计。人与文化:通常就是指河流空间中活动的开展及与之相关的人文活动、节庆活动的开展,此外,还包括与河流有关的历史文化等。
2 工程概况
龙岗河位于深圳市东北部,是东江二级支流淡水河上游段,属于东江水系,发源于梧桐山北麓,流经龙岗中心区,在吓陂村附近进入惠阳市境内。田坑水河口以上流域面积364.4km2,河长35.53km(含主源梧桐山河),平均比降2.7%。龙岗河干流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由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承当设计,范围为梧桐山河与大康河交汇处到南约河口全长11km,该工程包含防洪、水质改善、生态、园林景观、建筑等工程,旨在达到水清岸绿的目标,提升市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
3 河流治理前概况
3.1河道整体形态缺乏自然型的多样化,河道两岸空间变小
本工程在深圳市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规划的滞后,以及开发成本相对较低,在建成区河道两岸受到严重侵占,大部分河岸天然滩涂地地形地貌因城市建设、农业耕作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河流一步步地被蚕食,原来蜿蜒多姿、或开或合的河流形态,最后变成一条排洪渠,几乎失去了自然河流的形态。
3.2河道横截面形式过于单一,缺乏自然柔美的起伏感
这一现象出现在本河流中,传统的水利工程以水工工学为基础的设计理念,在河道设计中注重体现河道实用性,淡化了河道的生态作用,在实践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3 在多变水位下,护岸,景观效果缺失
龙岗河属于雨洪性河流,水位多变,低水位时护岸,河底淤泥出露,亲水性差。特别是采用现浇混凝土、混凝土板、浆砌石等材料,这样的护岸不但阻断水体和土壤的自然交换,水下植物无法生存,水、土、植物、生物之间形成的物质和能量良性自然循环系统被彻底破坏,水体失去自净能力,容易导致河道黑臭。
3.4河流水质问题
该工程对河流的景观效应提出了极大的考验。由于河流两岸截污、治污系统极不完善,特别是在上游工业、居民稠密地区,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直排河道,沿岸居民乱倒垃圾;部分河道水体流动性差,富营养化严重,导致水体发黑、发臭为劣Ⅴ类水质;河道保洁管理不到位,河流的水生植物得不到有效养护,枯死腐烂后反而成为新的污染源。
3.5 河流两岸交通问题,可达性差
本河流的交通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河流紧挨市政路,要到达河岸人们必须通过马路或人行桥,而河岸又无人行步道,人们难以在河边停留。一类是河流被两岸的建筑物包围起来,根本无路可进。交通问题严重影响了滨水空间的合理利用,也给河道管理带来了不便。
图1河流治理前(中心区河段)
4 改善河道景观设计的措施
为达到河流水清岸绿、回归生态大自然的目标,按照龙岗区法定图则及流域规划文件,沿岸新增绿地50多ha。以“流动的城市绿道”为主题,以“一轴”(河流)、“两带”(两岸绿廊)、“九点”(九个景观生态节点)为结构进行景观规划设计(见图2)。
图2 龙岗河干流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景观规划总平面图
4.1保留河道形态的自然特征,合理打造滨水空间
对河流周边未开发的河段(上游及下游河段),尽量保留河流的自然走向,新增绿地保证充裕的滨水空间,并规划布置7处景观节点如生态绿屿、悠悠河岸、曲波盈趣、运动广场等;对于建成区的河段(中游),紧密结合周边情况,让其形态尽量与自然接近,注重人文景观的提取与塑造,或自由奔放、气势雄浑,或安闲恬适、悠然柔顺。合理利用的有限的空间,把握好护岸的高度、坡度和长度,使河道空间多样化。在龙岗河中心区布置有纪念龙岗大运的“U梦广场”,在龙园公园布置群众性龙舟赛事的的“竞渡园”等景观节点。有条件的地段(如龙园公园位置)设置湿地,既可在汛期起到滞洪的作用,又可以在平时增加绿化及水体面积。 由于河道形态保持的较好,现状有8处较大的河弯段,并有多处形成河漫滩或河心沙洲。本工程在水质改善和河道疏浚施工中,充分考虑河道现状及弯道的水流特性,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适当保留河漫滩地9处(面积3.8ha),并对现有漫滩地实施改造,建造成蜿蜒曲折适合生物栖息的浅滩;保留河心沙洲4个(面积0.5ha),并对现有河心沙洲的植被进行丰富,建造水塘、沙砾区域为生物生存提供环境,通过深潭浅滩的营造为各种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
图3治理后的河流(龙园公园段)
4.2 护岸设计要紧密结合场所精神
在河流的景观设计中,应该根据河流所处位置的特性(场所性)来构思方案。在河道断面形式、比降的选择上,充分体现河道的生态性。充分利用浅滩、 缓坡等自然条件,增加水面, 为水生植物生存创造有利条件,河道绿化体现植物多样性。
龙岗河属季节性河道,汛期和非汛期流量差别较大,对河道断面需求也差别较大。因此,河道断面采用复式断面,有条件在河中(主要在上游段)修建主槽,平时保证少量水体在主槽内流动;子槽与滩地相结合,结合截污箱涵等水工构筑物设置不同高程的亲水步道、平台,充分满足人们亲水的要求,增加人同自然沟通的空间。
4.3水质改善及水景塑造
(1)在河道两岸布置完善的截污箱涵系统,将河道两岸所有污水截至上游的横岗污水处理厂及下游的横岭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污水处理厂一级A的尾水通过跌水、瀑布等景观手段回补河道。这样实施了污水分流,达到河道水清的目的。
利用污水厂回补的尾水,结合龙岗河干流的地理特性和周边的城市休闲需求,根据河道的坡降适当设置跌水,这样,既能在河道中形成深潭、浅滩等不同形态的变化,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也能利用跌水形成多级曝气,对净化水体大有好处。现代景观生态学证实,当在河流里构筑浅滩和深潭,让河岸忽宽忽窄地不规律变化,岸坡也或陡峭或舒缓,呈现构造上的多样性时,便会创造出富有多样性的环境条件,形成丰富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水质净化方面,也都处于最佳状态。通过设置壅水、跌水等设施形成多层次的水面效果。除龙园公园段(盛平桥~福宁桥河段)按照本工程规划设计的群众性赛龙舟赛事相关要求进行橡胶坝壅水外(水深1.5~2.33m,水面面积5ha),其余河段重点塑造浅水的水面形态,局部位置可结合实际的河道纵坡,沿河设置5处生态跌水坝(汀步)形成低堰跌水的水面形态。结合河道纵坡形式,在河道坡度较大河段抛石,形成急流,水花飞溅,营造动感水流,同时满足人们亲水的需求。如图4
图4汀步跌水
(2)种植水生植物。在河道浅滩及水流较缓位置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本身就具有净水功能,其根系部分不仅能吸附有机污染,净化水体功能,还可以向水体中输送氧气。
图5河流治理后(中心区河段)
5 结束语
龙岗河干流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完工的,完成了最初规划设计确定的目标达到“水清岸绿,回归生态大自然”的目标,得到市民、媒体的一致好评。龙岗河流历来是龙岗赖以生存的基础,蕴涵着城市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也是龙岗体现其独特风貌和优美景观的重要载体。龙岗河景观设计是一个涉及水力学、 水生态学、 景观设计、美学、环境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问题,我们自然和生态原则为基本依据,通过精心规划设计,实现龙岗河景观不仅在视觉上愉悦,而且在生态上是可持续的。
参考文献
[1]李霄, 都基众等. 沈阳铁西新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物化学迁移规律[J].节水灌溉, 2010,(11):14-19.
城镇精致化管理范文2
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邓州市委、市政府客观分析邓州的区位优势,梳理城市发展的不足之处,寻找后发跨越的突破口。在随后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全市干群形成的共识是:要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和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弘扬负重拼搏、敢于创新、坚韧不拔、实干兴业的新时期邓州精神,找准发展的突破口,创新思维,创新工作方法,持之以恒抓到底,抓出成效。
为此,邓州市制定了以“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目标,紧紧围绕“大气”、“特色”、“精致”、“和谐”的总体思路,以争创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和旅游城市为重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多元化筹资,城市建设实现跳跃式、大跨度发展的方案。
为保证城市建设的科学定位,邓州市按照“古城风貌,水乡景观,现代气息”的思路,聘请知名专家,运用航拍,GPS卫星定位系统,数字化地形图等先进技术,全面启动了《邓州市2001~2020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确定力争利用5~10年时间把邓州建设成为一座城市面积50平方公里,拥有30万人口,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豫西南区域性中等城市。
邓州市建设局本着“主攻难点,完善配套,拉大框架,体现特色”的建设方针,紧紧围绕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按照构筑中心城区、重要集镇、中心集镇、村级集镇四级城镇体系的工作部署,突出绿城、水城、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中等城市特色定位,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位一体,以工业产业化为支撑,以基础设施为重点,超前规划,强力推进,不断优化城镇环境,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凸现城镇建设亮点。
近五年来,邓州市先后打通、新建了仲景路、文化北路、北京大道、人民西路、西一环路等10条主次干道,拓宽延伸改造了三贤路、穰城路、北环路、新华东路等,累计硬化道路总长已达105公里,面积达236万平方米,新修排水管网110公里,在市区形成了9纵7横道路网路骨架。对邓南、邓新、邓襄、邓汲四个入市口进行了拓宽硬化、绿化改造,美化了城市环境,改善了城市形象。在集镇建设上,他们利用以往乡镇企业的废弃厂地,重新规划整理出九个乡村级工业小园区,鼓励中小企业进驻经营。城镇建设优化了硬件环境,搭起了发展平台。
目前,邓州市的城市规划区面积4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形成了十一纵七横的道路网络;先后建成临湍风景带、古城广场、人民公园及街头游园30余个。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成运行,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依靠独有的区位和水资源优势,建设规划了四级湍河橡胶坝,引湍入城,硬化、绿化、净化、亮化“回”字型内外城河,形成了秀美怡人的水城景观,融现代、大气、特色、精致、和谐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雏形已经初步显现。
城镇精致化管理范文3
2006年以来,毕节市明确提出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发展“三化一基一业”的发展战略,把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到了应有的高度。
从2007年到2013年,毕节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扎实推进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关于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意见》、《关于扎实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奠定了毕节市小城镇建设的坚实基础。几年来,毕节市委市政府在加大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执行力和实践力的同时,也在理性地思考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方向和路径。
2008年,全市第一次小城镇建设专题现场会在赫章召开,特色小城镇迎来了建设发展的春天。2008至2009两年间,全市明确了50个重点镇开始启动了有计划的小城镇建设,并从中选取5个乡镇作为市级试点,总结提炼了“生态旅游型、休闲度假型、民族文化型、工业主导型、交通枢纽型、商贸集散型、农业开发型和综合发展型”等特色小城镇建设理念。通过试点,在全市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正式拉开了全市特色小城镇建设序幕。
在充分总结2008至2009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市投入资金7亿元,扩大市级试点至35个,结合历史文化“五古”保护建设工作,在织金组织召开了“五古一特”建设工作推进会,对全市面上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城乡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有效地拉动了城镇经济发展。
2012年8月第一届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召开以来,毕节市作出了在全市开展创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建特色小城镇工作的决定,把特色小城镇建设作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毕节的重大举措之一,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加快项目建设,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力求2016年前在全市建成50个“四小”示范小城镇,实现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大提速,城镇基础设施大改善,城镇产业大发展,城镇商贸大繁荣,城镇人居环境大改观,城镇群众幸福指数大提高的目标。
毕节市特色小城镇建设,初步实现了由“全市推进、普遍开花”向“示范带动、兼顾一般”的转变,步入了转型提升阶段。
理念创新解决突出问题
在小城镇转型提升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创新理念,做好“特色”文章,彰显小城镇独有的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建筑特色、生态自然特色和空间布局特色。
突破区划制约。政府职能部门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和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原则,继续大胆探索撤乡并镇、改乡置镇、撤镇建“办”、并乡并镇等工作,突出重点镇、中心镇建设,对有条件的重点镇可规划向中小城市发展。引导和支持地缘近邻、人文相聚、资源依存、产业互补、民心归向的镇与乡、镇与镇探索实施一体化、同城化建设,注意控制小城镇建设的“普及性”,突出重点性,以不断稳步掌控提升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政府和规划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规划管理体系各环节工作,加大规划的管理力度,严厉打击损害公共利益的违规违章建筑,确保通过审批后的规划能严格落实到位。定期或不定期对执行过程中的规划进行检查、评估、讨论,对规划设计不合理的布局、功能设置等要及时按程序进行调整完善,甚至修编。
培育壮大产业,夯实特色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毕节市小城镇建设虽然近几年抓住了机遇、加快了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相当部分乡镇至今仍然存在产业不壮不优、产业同构严重、主导产业不明等缺陷,缺少如以“瓷”出名的景德镇、以“会”出名的博鳌镇、以“酒”出名的茅台镇等主导产业型的特色城镇。为此,列入各级重点示范镇的乡镇,可以按照“8个1”和“8+3”的要求完成阶段性具体建设工程任务,同时根据乡镇的自然、经济、区位、地理、人文、技艺、资源等优势,选择和确立好自己的主导产业,为小城镇的持续发展提业支撑,这是小城镇建设具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重要条件。
当前,要把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的建设和吸引各类既有当前市场、又前景看好的企业入驻作为小城镇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同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扶持和非公经济的发展力度,为小城镇发展提业支撑,为农民离土进镇提供就业机会,为返乡农民工回家创业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乡镇工业经济,壮大小城镇实力,带动引导当地产业结构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参与城镇化建设。
继续总结完善“四抓四比”(抓建设投资,比投资大小和完成情况;抓建设项目,比项目数量、体量和功能配套;抓建设效率,比推进力度和工程进度;抓特色,比文化元素和绿化、美化、亮化水平)的小城镇建设推进方法,继续完善市直部门帮扶支持小城镇建设机制,继续坚持上级督办督查、规划、建设、国土等主管部门定期不定期的巡查指导制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违建行为的事前预防、事中干预和事后查处力度,督促干部勤政廉政,教育群众遵纪守法,继续定期召开小城镇建设现场推进会等多种方式,加大力度、加强调度,方能推动小城镇建设既有速度更有质量地发展。
运营城镇让生活更美好
小城镇建设中首先遇到和难度最大的问题是建设人才、建设资金、建设用地的问题,不同的领导者有不同的办法措施去解决,但不同的办法措施中,正确运营城镇的理念和能力都不失为破解上述难题的最优选择之一。因此,积极稳妥地推进毕节市特色小城镇建设,各级领导者要注意培养正确运营城镇的理念和能力。运营城镇就是以城镇为开发对象,政府部门为主导、企业为经营主体,利用市场化的手段,对城镇空间及城镇的资源进行重组、集聚、运营,从而实现资本的动态发展过程。
运营城镇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城镇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这既是运营城镇的核心目标,也是运营城镇的行动思路。只要各级领导培养具备了运营城镇的理念和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大胆探索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城镇建设用地的办法,鼓励和支持农民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多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规范和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参与“三化”建设,同时注意把握好土地资源的开发时序和招拍挂的“时空节律”,注意在发展中选择低碳、绿色、环保、可持续的路径,注意在招商引资中抓好选商引智等工作,制约小城镇建设的人才、资金、土地等瓶颈问题都将会在实践探索中有效地得到逐步解决。
城镇精致化管理范文4
早在"十五"末期,铁岭市就提出要重点抓好18个中心镇建设,并与包括铁岭新城在内的中心城市、县城一起构成推进城镇化的三个重点环节。8年多来,铁岭新城拔地而起,银州区功能明显提升,县城建设成效显著,相对而言,中心镇建设显得滞后。如何加快中心镇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课题。
一、当前铁岭市中心镇建设存在的瓶颈制约
虽然铁岭市中心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18个中心镇的平均城镇化率仍然较低
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65.65%,我市只有46.3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9个百分点。2012年底,18个中心镇镇域常住人口596067人,镇区常住人口185951人,平均城镇化率仅为31.2%。有的中心镇镇区规模较小,城镇化水平较低,人口偏少;有的中心镇区位优势不明显,集聚辐射能力偏弱,难以发挥集聚和辐射效果;有的中心镇没有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支撑,难以积聚人口;有的中心镇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能力有限。中心镇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按照一般规律,城镇化在30%-70%区间为加速发展期,由此可见,我们的城镇化发展空间巨大。
2.部分中心镇规划滞后且起点不高
普遍偏重于量的扩张,缺乏做"精"做"特"的理念。有的侧重于镇区规模,对地域文化特色考虑不够;有的定位不准,对自身的产业特色发掘不够等。总体而言,各中心镇规划缺乏个性,存在"千镇一面"的倾向。
3.政策支撑力度不够
虽然市县财政今年给予一定资金支持,但这只是临时政策,并没有明确列为年度预算,也没有成立专项基金,特别是对如何"强镇扩权"并未明确,缺少具有长远支撑作用的政策体系。同时,对于现行财税分成、农民变市民、吸引各类专业人才、筹措公共服务费用等加快中心镇发展必不可少的政策措施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4.土地紧缺与利用粗放并存
按照各中心镇的发展规划,未来几年各镇规模都将进一步扩大,而经过省、市、县层层分解后落实到中心镇的可用土地指标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可能会造成一些项目无法落地。与此同时,各中心镇也普遍存在土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有的用地量与工业产出不成比例,存在土地浪费现象。
5.中心镇的集聚辐射能力普遍较弱
各中心镇的经济实力普遍不强,工业集聚程度不高,公共服务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配套不足,不仅影响其后续发展,而且也削弱了中心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6.基础设施普遍滞后
镇区道路硬覆盖率、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热率、燃气普及率普遍很低,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凤毛麟角,生活垃圾大多随地堆放,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严重影响了镇容镇貌和居民生活质量。
二、加强铁岭重点中心镇建设的路径选择
中心镇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客观要求。针对当前中心镇建设的实际,下一步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制定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
中心镇规划要引用城市规划理念,要符合现实,着眼长远,定位准确,突出特色,为指导中心镇建设提供科学的法律依据。
一是高起点编制中心镇规划。按照"规划超前、建设细致、开发大胆、管理严格"的思路,立足"优"(优化布局)、"特"(特色明显)、"精"(精致精细),高起点编制好中心镇总体规划,同时加强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编制,明确各区块功能定位,科学构筑发展框架。中心镇总规确定后,应严格按规划实施,杜绝"领导变动,规划重弄"的随意性。
二是加强对中心镇总体规划修编的指导。目前中心镇总体规划及各类详规的编制,大多由各镇请来省内外的一些高等院校或规划设计单位的专家教授编制,这些专家教授一般都不是本地人,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及资源禀赋等优势了解不够深入,有的甚至简单搬用外地模式。因此,市和各县(市)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主动承担规划编制指导和审查工作,对中心镇的规划进行逐个研究,既重视发挥院校、专家的作用,又认真听取和采纳当地干部群众的意见,使各中心镇的规划更切合实际、更具可操作性。
三是围绕"中心"谋发展。中心镇建设的"魂"在于"中心",在编制中心镇各类规划时,应重视其作为区域性经济中心的示范、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着重推进产业集聚,进一步扩大重点中心镇的影响力。对产业基础较扎实的重点中心镇,要进一步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努力向高附加值生产转变,向分工协作转变。对其他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心镇,则要充分挖掘、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引导村镇二三产业相对集中,形成集约化发展趋势。
2.建立相互配套的政策平台,提升中心镇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制定有利于加快中心镇建设的财税政策体系。按照新财政体制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县(市)与中心镇的财力分配关系,提高中心镇税收分成比例。建立并完善规费优惠激励机制,将中心镇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留成部分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产生的净收益全额返还给中心镇。中心镇征收的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规费也应全部留给重点中心镇。
二是制定增强中心镇自身"造血"功能政策。中心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仅靠目前的财政收入难免捉襟见肘,靠上级财政的倾斜支持又是杯水车薪,必须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走出困境。因此,各中心镇进一步整合资源,建好融资平台建设,拓宽融资管道。同时,要积极争取各级金融机构对中心镇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中心镇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格局。
三是制定引导农事企业向中心镇集聚的政策。工业集聚和人口集聚是城镇化最主要的两大平台,而且工业集聚可以更好地引导人口集聚。因此,要尽快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散落的农村农事企业向中心镇汇集,以此增强中心镇的规模和影响力。
四是制定与中心镇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制度。要从编制、待遇等各方面鼓励人才到中心镇扎根,提高中心镇管理队伍的素质和管理者水平。此外,应从县级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到中心镇服务指导,同时选派中心镇工作人员到县以上部门锻炼培养,实现双向交流,更好地促进中心镇的建设与发展。
3.大力发展支柱产业,进一步提升中心镇自我发展能力
城镇建设的核心在于扩大城镇规模,集聚人口。中心镇实力和地位的提高,聚集功能和辐射功能的强化,基础在产业、关键在产业、着力点在产业。这是立镇之本、兴镇之基。扩大城镇规模、集聚人口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和产业的支撑。一是大力打造龙头企业,壮大工业园区,发挥其带动作用。二是做大房地产业,发展商贸物流,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重镇,强化产业载体支撑。三是进一步抓好"三集中"。加大在农村实行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整合土地资源的力度,不断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和集中区集中。
4.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着力破解土地制约瓶颈
土地是推进中心镇建设的重要资源,也是制约中心镇发展的瓶颈之一。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尽量少用耕地,对中心镇发展确需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优先保证。支持和鼓励中心镇通过改造旧城,开展迁村并点、土地整理等,做好集中用地和集约用地。对大型的建设项目和重点项目,要从快优先安排用地指标。要建立和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统一收购闲置土地。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中心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制订和选择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方式。允许城区内集体土地使用权采取作价入股、出让、转让等方式参与中心镇的开发。
5.优化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
中心镇建设的关键问题是资金问题,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彻底转变观念,打破常规,以创新的精神理清工作思路,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变向上级要钱,向群众集资为向市场要资金,向政策要资金,积极探索加快中心镇建设的新路子。中心镇建设要转变思路,用经营城市理念,拓宽中心镇建设资金筹集渠道。中心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仅靠目前的财政收入难免捉襟见肘,靠上级财政的倾斜支持又是杯水车薪,必须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走出困境。因此,各中心镇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建好融资平台建设,拓宽融资管道。
6.改革中心镇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城镇管理权限
"三分建,七分管",城镇面貌如何,既取决于建设质量,更取决于管理质量。一是建立依法管理约束机制,二是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居民的规划意识,绿化意识,卫生意识,使居民养成适应中心镇要求的新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使居民在参与城镇管理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为实现城镇的长期有效管理打下基础。
城镇精致化管理范文5
摘要:以新型城镇化为视角,从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三个方面描述了铜陵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铜陵市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顶层设计,专业服务人员流失严重等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提出强化政府供给能力、构建多元化的供给方式、完善顶层设计、建立高素质的人员队伍等建议,以此来推进铜陵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进程。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铜陵市
从2014 年3 月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中看,新型城镇化是有丰富内涵的内生城镇化,不同于以往片面的城镇人口增长和面积扩张,是强调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的城镇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的保障。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视角来探析铜陵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的实现路径,努力为全国中小资源型城市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提供可参考的实践经验。
1 铜陵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现状
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铜陵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安排和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1.1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随着铜陵市2008 年成为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以来,城乡一体化工作力度明显加强。铜陵市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原则,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布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加快铜陵市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步伐。
铜陵市稳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三延伸两覆盖两集中”的战略,即交通、供水和供气延伸至中心村,供电和电信覆盖到各个自然村,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初步形成了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1]。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铜陵为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还把城市的建设理念移植到乡村,在“全域铜陵”的大视野下,推动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城镇化日益凸显。在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上,铜陵以打造精致大气之城为目标,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主线,构筑“一代两翼,城镇两级”的发展脉络。努力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来带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1.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建立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向城镇转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1 年11 月23 日,铜陵市举行流动人口居住证首发仪式,这也意味着铜陵正式启动户籍制度改革。然而,发放居住证只是铜陵户籍制度改革的开始,其改革的重头戏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全面推行城乡一元化户籍登记管理,对全市户籍人口取消传统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划分,统称为“铜陵市居民”。建立一元化户籍管理可以有效缩小城乡差距,促使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流动更为自由方便,推动医疗、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1.3 创新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
购买服务是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重要思路。近年来,铜陵市不断增加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完善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供方式,让各群体共享幸福生活。从2007 年开始,铜陵市政府就率先在全省实施了为困难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这一民生工程,到目前为止铜陵市已经有1000 名困难老人享受到这一服务,政府每年都要为此支付近400 万元的服务费。2012 年,铜陵市积极谋划市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平台以“12349”电话热线和“一键通”老人机为纽带,建立“安全、便捷”的养老服务呼叫救助体系。居家养老、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等只是铜陵市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中的一个缩影。2014年铜陵市在全省率先同步编制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预算。纳入购买服务预算项目共32 个,涉及购买主体22 个,购买资金总额达7300 多万元[2]。涵盖就业技能培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民生保险、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服务等多项省、市基本公共服务民生工程。
2 铜陵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进程中,铜陵市做的相对较好,在某些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但在推动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别是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需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2.1 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仍然不足近年来,随着铜陵市服务型政府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服务能力的显著提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仍相对不足。财政支出中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比重仍然偏低。2013 年,铜陵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80.6 亿元,全年财政收入130.1 亿元,增长2.2%。全年财政支出100.6 亿元,增长4.4%。全年民生类支出增长6.1%[3]。虽然每年财政投入基本公共服务的总量和比重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但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对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的比重就明显偏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大。另外,由于铜陵地处丘陵地带,在一些乡村地区,居民处所地零零星星、高度分散,尤其是偏僻的远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成本较高,这也大大增加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难度。
2.2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缺乏顶层设计铜陵市目前尚未给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顶层设计架构,在实施过程中,各政府职能部门没有统一筹划,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均为“单兵推进”,的政策权威性不足,这反而增加了改革的成本和难度。此外,铜陵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布局也不尽合理。主城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但在某些新建城区,如西湖新区、东部、南部城区等,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却未能及时跟进。
2.3 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缺失严重是否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基本公共服务人员队伍,是直接影响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但是建立在长江边的小城市,铜陵对优质公共服务型人才的吸附力有限,对基本公共服务人才的配备不够。目前,城区的优质基本公共服务人员较为集中,农村、基层社区服务人才则较为欠缺。教育、文化、卫生等高技术专业服务人员出现大规模“净流出”现象。同时,由于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实行人员聘用制,工资福利待遇难保障,使得公共服务人才队伍缺乏稳定性,这也直接影响到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
3 铜陵市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的路径
3.1 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各级地方政府
必须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逐步改革并建立起财权和事权相对等的公共财政体制。完善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逐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增加对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形成规范、合理和可持续的公共投入机制及其投入水平的正常增长机制。
3.2 构建多元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中,要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提供模式。积极引导社会各界转变基本公共服务只有依靠政府来提供的观念,重视和培育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营造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打破垄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3 强化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整体设计在打造以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保障来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政府整体筹划,统一制度安排,无差别地提供覆盖所有人群的、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随着铜陵实施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改革,在实现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更有利于构建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的社会政策体系。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推进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制度,让所有的适龄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资源,促进铜陵义务教育的进一步优质均等发展。
3.4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本公共服务人员队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举措。在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人员队伍,形成又好又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人才支撑力量。
为应对社会大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多样化需求的喷井式增长,以及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期望标准的提高,要建设一支服务质量好、业务能力强的基层公共服务人员队伍。为此,铜陵市要未雨绸缪,应当提前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人员需求进行准确合理的预测,分门别类地制定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人员培养规划,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人才的保障和激励制度,构建规范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人员业绩评价机制,增强舆论宣传,营造一种全社会都尊重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全域铜陵”幸福城乡居民[N],经济日报,2012-2-17.
[2]陈炜,我市能购尽购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N],铜陵日报,2014-4-16.
[3]铜陵市201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城镇精致化管理范文6
一、实施小城市战略,增强承载辐射力,让农民认同城镇
近年来,泰州市和泰兴市两级党委政府从统筹县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高度,将黄桥建设发展定位为“小城市”和泰兴的“副中心”,致力打造泰兴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商贸、交通中心。
规划先行,科学推进城镇建设。围绕“把黄桥建设成为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的目标,黄桥镇致力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原则,请南京规划设计院等实力雄厚的机构科学规划城镇,统筹安排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生态环境等空间布局。着眼长远,科学定位功能布局。依托镇内三条水系、红色景点、古建筑群打造东部地区文化中心,依托旅游景点、高速路口、新长铁路打造商业物流中心,以黄桥工业园为载体打造工业集聚中心。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强化规划执行。加强建设监管,认真落实“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通过持续多年的努力,一个特色鲜明、轮廓分明的新城镇展现在人们面前。
营造环境,努力打造宜居城镇。做大镇区,以路、桥拉开城镇框架。镇财政每年投入超亿元,拉动社会投资近10亿元,重点构建“四横四纵”的城镇主干道路网,建成区面积激增50%,初现“小城市”面貌。做优小区,以水、电、气、绿做优居住环境。近两年拔地而起的银杏小区、华润小区、名苑小区等,可容纳上万人居住。同时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清洁河道工程,让水活起来、动起来,再现城镇的灵气和生机。新建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科学设置垃圾中转站,预留天然气调压站,留足城镇发展空间。做美街区,以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提升城市品味。建设景观点、打造景观轴、延伸景观带,实行沿街植绿、沿河栽绿、庭院添绿、拆墙透绿,让进城农民在城镇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做强功能区,以文化、教育、卫生等集聚人气。镇区现有各类中小学校12所。黄桥高级中学已经成为国家四星级学校,高考升学率达85%以上。文化设施以及综合性医院、酒店等设施一应俱全。黄桥已经成为农民向往的“人文、生态、宜居、精致”的苏中新城。
政策引导,敞开进入城镇的大门。黄桥镇统筹协调城镇、村庄建设,逐步引导农民集中居住、进城居住。制定了《农村宅基置换住房试点工作意见》。推动实施“以宅基地换住房、以承包地换保障”的土地置换模式,促进农民自愿有序流入城市。近年来,通过“双置换”方式解决农民进城4560人。针对农民多种消费需求,该镇建设一批精品小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安置房,供农民选择。针对农民一时难以改变多年沿袭的生活习性,镇建设部门特地在住房设计中强化人性化理念,让农民住得“惬意”。多年来,黄桥镇农民进城安家落户的积极性持续高涨,镇区房价保持坚挺上扬走势,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特色中心镇镶嵌在苏中大地上。
二、推进产业化进程,广泛吸纳农民工,让农民流向城镇
黄桥镇坚持以“乐业”来实现“安居”,实施好“产业兴镇、园镇联动”战略,让流入城市的农民有事做、有钱拿、住得下,加快推进农民转变为市民的步伐。
建设黄桥工业园区。加大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成为了吸纳农民进城就业的良好载体。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务工。近年来,镇投入4亿多元实施了“六路三桥”工程、拆迁安置工程、标准化厂房建设工程,建设道路9.6公里,园区核心区面积猛增至8平方公里。仅2009年在各项工程施工中就使用农民工4500多人次,使农民在园区建设中得到了实惠。‘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农民就业。着力扶持纺织服装、提琴制作、机电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创造了5500多个就业岗位,有效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农民创业。认真落实激励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营造“想创业、敢创业、创大业”的浓厚氛围。截止2009年,全镇拥有私营企业536家,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达130家,从业人员近万人。
大力发展服务业。繁荣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促进农民在酒店、宾馆、超市、家电、娱乐等行业就业,壮大“白天在城市、晚上回农村”的“两栖农民”队伍。完善各类要素市场,建设好建材市场、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综合性商场,增强市场对周边地区的拉动、辐射功能。发展现代物流业,利用新长铁路黄桥站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现代物流业,把黄桥打造成苏中主要的物流基地。提升壮大旅游业,抓住黄桥战役革命纪念地被列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良好基础条件,投入3400万元实施古巷道改造和历史景点修复,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量集聚,每年来黄桥旅游人数超过15万人,农民们的民俗表演、农家乐、特色小吃、旅游纪念品等配套服务也红红火火。
破解新市民进城瓶颈。推进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巩固和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成果,取消农民子女进城入学限制。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重点,全镇拥有社区卫生室38家,提高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新格局。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取消农民进城落户限制。建立可转移对接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覆盖面。园区农民工参保率达100%。
三、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规模化高效化水平,让农民接轨城镇
农民从农村进入城镇,必须让他们从土地上解脱出来。黄桥镇积极实施“四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实现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拓展农民致富增收空间,通过减少农民实现富裕农民,助推农民流向城镇。
加快土地流转。积极开展土地整理,进一步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以市场化、公司化运作方式为主体,促进土地向能人集中,向大户集中,向规模经营集中。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渔则渔,加快形成地成方、水如镜,水土相间的景观格局。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经
营权流转,加强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合作,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现代化。
发展规模农业。立足镇域特点和农业发展现状,明确以农业园区为龙头,集聚发展、辐射发展、带动发展。2009年,设施农业和连片种植两个项目超千亩。全镇已初步形成以万亩现代农业园为龙头,以各村特色园区、示范方为载体,以反季节蔬菜、水果生产为重点的高效农业发展格局,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补充,为高效农业的长远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搭建了平台,奠定了基础。同时,大力发展“工厂+基地+农户”和干部带头、农民以现金或土地入股、企业(业主)联动的经营模式,鼓励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参与农业园建设。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净增1003元,增长13%。
推进庄台撤并。加强对全镇的空心村、零星村庄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调查摸底,科学选点、科学规划,加大对中心村投入力度,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建成以产业园、生态旅游等为特色的中心村。大力促进小村向大村、弱村向强村合并,促进大村向城镇靠拢,稳步推进撤并进程,着力提高庄台撤并效果。
四、坚持以“文”化人,打造新型农民,让农民融入城镇
农民变为市民,不仅是身份的转换,更为重要的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与城镇现代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黄桥镇注重文化建设,加快转变新市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消费方式、社会交往方式,推动新市民尽快真正成为城镇的主人。
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充分利用社区教育中心这个平台,大力实施机关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等各个层次的新市民培训,不断提升全体市民的创业能力,每年受培训人员达1200多人。认真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开展农民科学实用技术培训和党员干部科学素质培训,年累计培训8500人次,积极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