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服务行业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营销服务行业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营销服务行业报告

营销服务行业报告范文1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就业前景;就业准备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56-02

一、引言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由精密机械、电子、光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其涉及面之广,小到制造车间的检测,大到卫星火箭发射的监控;能不同程度的服务于机械、电子、能源、化工、航天航空、兵器、通讯、交通等众多领域。然而,也正是由于测控专业应用的广泛性,测控人才务必要求自身努力做到广学博识,触类旁通,才能迎合各行各业的独特要求。

就业,于大众看来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它必然揉合了诸多的主、客观矛盾。若要以更理性的角度分析就业,我们应着眼于专业应用和所服务的行业对社会经济产值的贡献、以及社会给予这些行业的发展环境和空间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就业前景

人们一般习惯通过统计毕业生就业率来判断某专业的就业现状和前景。本文认为,就业率只在一定程度上反馈了当前就业供需平衡的结果,并不足以完全的反映该专业的就业层次、空间和发展机会。本文选择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测控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机遇和挑战:

(一)测控技术产品的市场动态

虽然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知识在现代的实际应用早已突破了传统计量仪器仪表器具的范畴,但琳琅满目的仪器仪表产品和测控设备仍然是本专业最为直观的技术载体。这里我们以仪器仪表行业作为测控技术应用的代表来进行阐述。

近年来随着政府引导的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呈现出非常活跃的供需交流。这主要得益于工业自动化和与民生相关行业两个领域的应用需求的提升。在工业自动化方面,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和机电产品的升级换代,极大地提升了对工业测控、自动化产品的需求。与民生有关的分行业虽然在企业规模上相对稍小,但由于基数低,在国家重视民生的方针指引下亦可实现一定规模的需求增幅。此外,近几年仪器仪表行业营销额度的同比增幅由近30%的高点降至10%以下的调整过程较为平缓,没有出现需求大幅波动、产能过剩、产业濒临困境等严峻情况。因此,只有行业稳健发展,从业者才能从中得到自我提升和成长。

(二)国家产业结构政策指导下的行业发展空间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较晚,起点低,但经过近些年的迅速发展,在产品结构方面开始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其中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新时期,为更好地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国家以“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出台了关于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政策导向的结果必然引导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服务对象由工业和科技需求为主向的状态向工业、科技、民生需求均衡发展的状态转变;其服务领域将由重工业占比过高的情况向与当前各工业领域发展相应的较均衡的方向调整。

此外,仪器仪表、测控系统的集成、服务性业务增长超越实体的生产制造将是一个主流的发展趋势。目前,一批以节能减排、专业性技改、测试服务为主业的企业已快速成长起来,在发展较快的工业自动化行业中,其产值已达到了非常高的占比。很多以产品制造为主的企业,已陆续设立了工程集成和服务业务的子公司或事业部,其经营额在总经营额中的占比也在不断上升。测控产业服务对象和领域的均衡拓展以及集成、服务性的市场理念将为大量毕业提供从业渠道和多方向的发展空间。

(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将重点支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开发和新型信息服务等领域;在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将重点支持大型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数控机床、电工电器设备制造和核电辅助装备等领域;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将重点支持大型风力发电及装备制造;在循环经济产业方面,将重点扶持高效节能、先进环保的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研发,等等。在“十二五”时期,上述新兴行业的发展、研发水平的提高、应用市场的旺盛需求为仪器仪表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比如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环保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压力下,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带动了风电、核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应用的发展;交通压力促使高铁和轨道交通业建设得到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直接促进了物联网的建立和完善。这些都间接地成为测控技术和仪器仪表产业获得智能化、信息化提升的良性动力。

(四)国际化竞争压力带来动力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尽管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现场仪表和关键精密测试仪器等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次,在讲究便捷的现代社会,实际应用中希望仪器设备能方便携带,同时还必须具有完备的功能,目前国内本土产品很难做到让客户满意。再次,有相关的产业报告指出,在某些产品领域,虽然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在性能和功能方面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在可靠性和适应性方面却稍逊一筹。这也是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未来发展应解决的一大瓶颈,只有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国产仪器仪表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在未来,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目标是:达到、赶超、引领世界一流水平。这一目标也促使仪器仪表行业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比如出现了具有较强创新研发能力的定制化设备提供团队,他们提倡从客户的深层需求出发,采用深度定制的模式,有针对性的响应工业生产线的设备需求与反馈。从而不断提升产品的功能性、可靠性和适用性。这样的创新型研究团队必然需要新鲜血液来发展壮大,共同实现跻身世界一流的远大目标。

三、就业准备

社会职业的结构和分类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发展在不断变化,毕业生所能选择的就业性质也相应的在向多样化发展。

(一)尽早建立就业危机感、树立竞争意识

面对就业,希望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生能明确一个事实,那就是就业市场的客观需求与就业期望有很大差距。毕业生主观上坚持非某个行业不去、非国有大中型企业或事业单位不进、非北上广不留的选择态度必然是非常不利于成功就业的。还有部分同学因为长期生活在“象牙塔”,在面对走出校门、独立踏入社会时,会手足无措;加之他们可能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去争取某个岗位,就会大受打击,退缩于一种“等待”的消极状态:等待学校和家长帮自己一把,等待“被挖掘”,或者盲目的转战考研。为了尽可能的避免这些情况,希望同学们在入学早期就要树立就业危机感和竞争意识。

(二)用知识和实践充实自己

做一个有准备的求职者,一开始就要有“直面就业市场需求,服务各方经济”的领悟。首先应学好各类基础学科,掌握如语言、各种计算机辅助工具的操作;再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实践锻炼、考取等级证书等多种途径去接触和了解实际应用,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进而争取把兴趣发展成为职业,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优势、获得成功。

(三)用技能和信息武装自己

从使命感的角度,我们要用知识和实践充实自己。从竞争的角度,我们要用专业的态度和技能来武装自己。专业的态度体现在对行业的认知深度和就业信息的掌握度。无论今后从事工程现场或设计,还是管理、营销、技术支持等工作,同学们不妨选择一到几个自己最为感兴趣的领域,花时间搜集相关的基础信息,包括经典理论支持、发展应用现状、前沿动向等等。这个环节重在认识和理解技术知识到实际产业的转化过程。接下来,挖掘出有相应产出的科研院所及有实力的生产研发企业,分析他们的企业文化和人才策略,明确其人才需求;参考其历年的招聘要求,有的放矢的做自荐准备。

技能,泛指能通过练习、训练而获得的一些能力。对于测控本科毕业生来说,可以简单概括为各类工具的熟悉水平。譬如英语水平,材料撰写、文献查找能力,计算机程序读写能力,基本测试仪器和工具的熟练操作能力,行业辅助软件如Excel、Matlab、AutoCAD、Protel、EDA等的使用熟练度,等等。企业或科研院所在面对具有相似教育背景的求职者时,更愿意接纳交流无障碍,求知欲强,入职后培训投入少、周期短的对象。

(四)自我营销,自信面对

最后,在就业的过程中要学会自我营销,这其中包括简历的制作、求职面试、求职技巧还有交流技巧等。社会调查显示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很重视自己社交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要想在竞争时拥有致胜的砝码,还需要我们充分的发挥自我优势,利用资源,主动推销。

自信是自我营销的基础,往往毕业生会因为就业压力大、求职反馈相对少而使得自信心遭受严重打击。但越是不自信,导致企业对学生的估量和评价发生负面偏差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毕业生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首先要肯定自己,正确的定位自我价值。其次,要学习求职技巧。毕业生要积极参加就业指导讲座,了解就业实用技巧;另外,向成功就业的校友咨询面试经验,准备问题的回应策略,寻找面试实战的机会。还有一点就是要敢于表达。就业竞争的残酷使得部分大学生面对用人单位时表达能力大打折扣,有的同学紧张时说话结巴,甚至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自我介绍。如此,大学生在校期间有必要注重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在竞聘时落落大方,充分地展现自我风采。

参考文献:

营销服务行业报告范文2

关键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个性化服务;服务创新;产品创新

所谓中小企业国家政府部门已经给出了定义:“企业职工5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特别提到了中型企业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保证职工人数100人或以上,且企业销售总额达到3000万元或更多,否则统统视为小型企业。作为中国市场经济重要组成的中小企业是国人就业的重要途径,它具有的优势在于经济规模小,“船小好掉头”,容易开发利用新的项目,容易把握质量的特质,这为中小企业走网络营销之路奠定了基础。中小企业由于员工少,在运行管理、人员调整上以及制度革新、新的管理体制、新的技术的应用管理上,有大型企业难以比拟的优势,中小企业对于使用、接受新经营模式、营销理念,创新经营体制应对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具有便捷、灵活的特点。然而,囿于我国中小企业“先天条件”的不足,在整个经济市场竞争中依然处于不利的位置。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形成,对发展经济互通有无、打破商品流通上因地域时间、空间上所造就的“枷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电子商务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了新的福祉、新的福音,它无疑消弭了横亘在大、中、小各个企业间的鸿沟,对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升、经营理念的转变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电子商务为中小型企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1.1电子商务可以展示企业的个性化

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环境具备网络信息的海量与互动的便捷、快速的特质,直接与消费交流资讯,加上中小企业自身含有的能迅速应对市场的优势。这为中小企业随时把握市场行情、掌握经济信息带来了有利的条件,为张扬企业个性化特点打下基础,为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个性消费观念带来“试运行”的机会,为企业产品的多样性拓宽了空间,为产品的创新、产品生产创造出与众不同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为企业的个性化,为产品的多样化,为满足消费者所需产品特色化、个性化开启了方便之门。

1.2电子商务为企业创新奠定了基础

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可以获取海量的信息,有消费者的消费爱好,有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用途、价格以及产品在社会中的地位等,这就为企业迅速开辟新的消费市场,迅速研发新的产品、开发具体特定消费人群的产品等提供了精准的定位。企业可以按照市场需求、消费风向等快速决策、灵活生产。囿于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生产环境、原材料调集、用工以及产地等与大型企业比较相对简单,决策层管理层次少,信息传达快捷,各种利益关系便于协调,所以基于互联网条件下的电子商务活动,为企业迅速调转产品“船头”抢先占领商品买卖市场,赢得经营商机活动经营资讯带来了更多优势。电子商务为企业创新,创新经营理念、张扬产品个性、创新服务方式、张扬服务个性奠定了基础,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调结构、展个性,开拓市场新区域赢得了大型企业所不能比拟的商机。

1.3电子商务为企业采用高科技、新技术带来更大空间

过去中小企业往往囿于人才、资金等先天不足而有心无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为母体的新型经济往来,这为查阅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应用技术和其他企业予以技术交流、经验分享创造了佳机,特别是中小企业因生产规模小、投资不多,很容易上马新的生产设备、转产甚至转行,从而找到一项适合自我的科研成果、最新的生产技术工艺,以最快的生产速度迅速提高产品的质量与品质,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据可靠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的中小企业达到了3000万,解决了城镇就业总人数的70%以上,为国家纳税占全国总税收的40%以上。足见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采用高科技、新技术带来了更多的空间,也为其发展壮大提供了更为宽阔的舞台。

2中小企业在利用电子商务状况不良的原因

2.1硬件设施有待改善

电子商务起源于“西洋”,而成功的“电商”活动、电商经验也来源于“异域”。虽然我国在电子商务方面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较晚开展电商的活动各项基础设施总体上落伍于“西洋”,电子商务信息通道还不是那么通畅。加上部分企业因资金、信息意识不强等原因对更新换代硬件设施等没有兴趣到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了“瓶颈”,特别是国内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网上支付体系还有待完善。甚至互联网宽带入户在国内的一些地区都不能很好解决,这给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完善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另外,由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通用的语言为英文,中小企业因人才素质不高对英文的掌握不是很熟练,这也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上失去了无限多的商机,更羁绊了电子商务在我国中小企业前进的脚步。

2.2电子商务决策权有待下沉

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需要的是海量信息,需要的是能迅速捕捉眨眼即逝的商机并果断做出决策。但遗憾的是,许多企业没有将权责下沉到具体做电子商务的工作者身上,做决定、下决心需逐级上报、层层审批,商机往往就此丧失。但是中小企业由于员工少,在运行管理、人员调整上以及制度革新、新的管理体制、新的技术的应用、管理上有大型企业难以比拟的优势,对于使用、接受新经营模式、营销理念,创新经营体制应对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具有便捷、灵活的特点,所以只要中小企业能将电子商务决策权更有效的下沉,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就会更加凸显。《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年度报告》指出,2005年的时候全国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上的经济总额就有2700亿元之多,年度增速达到了50%以上,约为电子商务市场总额度的40%。如果将电子商务活动的处置权继续有效地下放到“基层”,给予电商具体工作者更大处置权,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会更好,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会更大。

3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策略

3.1个性化服务是企业生命的常青树

中小企业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展示企业个性化的服务、张扬企业包括产品与服务特色、与众不同,才能确保个性化服务,使企业的生命之树常青。故而,作为企业应及时更新网站信息、扩大宣传范围展示自己的新产品、服务新内容、新形式从而丰富自己的“荣誉资源”“形象资源”,从而使更多客户对企业报以信任。思想的解放、生活质量的提升电商用户商品与服务,逐渐显露出个性化消费的特色,对此企业要迎合个人需要“口味”,在个性化服务上着力。

3.2服务创新、产品创新是企业赢电商活动成功的法宝

电子商务市场商机无限,但机会总是给予最新捕捉到需求信息,最先、最快能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提供优良产品的企业,因此企业最需要创新服务方式、创新产品质量、提高商品与服务的品质,掌握用户的需求,“弥补”客户的消费“遗憾”,及时精准地提供给客户最想得到的产品与服务。将中小企业产品生产的灵活性、个性化、人性化等特质发挥到极致,才能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3.3实施专一化服务策略是中小企业赢得商机的不二法门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各种“信息风暴”的刮起,为中小企业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快捷与便利性应对竞争到白热化的市场经济,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不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就有被时代抛弃的风险。诚然,虚拟的市场,网上银行、电子金融等新兴的“服务行业”为中小企业降成本、增利润、拓市场、创商机、寻机遇、觅知音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预测的风险。要知道任何时候中小企业弱小的经济实力、人才技术力量,都不可能与大型企业相比肩,倘若实施多元化经营定会遇到不可预见的困难,故而中小企业应当摒弃“小而全”的经营模式,才能规避因盲目扩大商务外延而带来的市场危机和很有可能遇到的巨大风险。实施专一化服务策略可以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力量聚焦放大,能剪除多余的经营品种,专门针对某一区域、一些特定的消费人群,才能生产经营某一些、某一类型的优质产品,来凸显出中小企业自身优势,才能抢占专业化的目标市场。所以作为中小企业面对众多的商机一定要镇定、从容,细心、谨慎的面对,必须提高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大力培育电子商务经营方面的人才,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吸取部分企业在电子商务运营上的教训,才能使电子商务真正为自己的发展壮大服务,才能将电子商务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3.4培养涵育电商人才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人才都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企业壮大的第一要素。商品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实力的竞争,因此作为企业领导要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爱护人才,为企业电子商务工作者提供更加宽泛的活动区间、赋予其更多自由“裁量权”。对从事电商的专业人才要给予更多的报酬、实施更好的奖励措施,才能防止因人才的“跳槽”,造成企业内部人心不稳、效益不定,为企业发展蒙上阴影的不良现象的出现。

4结语

中小企业要想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取得辉煌,就必须涵育电商人才、用好现代科技力量,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整合内部资源,做好商品定位、瞄准服务方向、定好营销思路,加强对电商活动的重视程度,科学设计电商活动方案,从而提效率、降成本、锻品质、聚人心,提高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唯有如此,中小企业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赢得最好的商机。

参考文献

[1]李宏伟,戴广佳.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商论,2015,(7).

[2]王刚.论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商业,2008,(14).

[3]沈凤池.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发展趋势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21).

[4]胡丽俊.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模式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0,(9).

营销服务行业报告范文3

关键词:新农村发展 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不少成绩,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农产品加工能力低,农村工业科技水平低,农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这些问题归结起来是由于农村人才匮乏所导致,是制约新农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也就是说,人才问题依然是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新农村发展人才问题,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地方新农村建设服务,是地方高校的主要使命之一。然而,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与目标定位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就业严峻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矛盾,地方高校人才供给与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不适应。如何破解这些矛盾,既是新农村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提炼办学特色,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

一、新农村发展人才需求分析

(一)新农村发展人才需求数量巨大

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偏低,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问题,导致新农村建设人才缺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受过初级和中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占3.6%,而未经技术培训的高达76.4%。在农村15至40岁的青壮年中文盲、半文盲占22.5%,小学和初中文化的占70.16%,构成了农村劳动力的主体。从整体看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的0.71%,农村乡镇企业人才也十分缺乏,只占人才总量的7.3%。在发达国家农技推广人员与农村人口的比例是1:100,而我国则是1:1200。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一方面难以接受新农业科技知识,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适应不了当前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基本上从事乡镇传统企业、交通运输业及低层次的服务行业,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技术含量高的第二、第三产业。这客观上要求有一些素质较高的人才尤其是高校毕业生进入农村、支持新农村建设。

(二)人才需求的类型多样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调整,更需要培养数以万计的精通农林科技与市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和一大批农林创新型人才。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标准高而且要求全,涉及到生产经济、生态环境和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新农村建设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农业多元化的新阶段。培养新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振兴农村经济,既需要从事农业和农村一线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普通劳动者,又需要参与农业市场经济活动的经营者。既需求进行农业和农村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又需求进行“三农”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研究推广人员。同时更加渴望得到能够开拓创新的创业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归结起来,新农村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主要有:农业科技人才、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农产品营销专业服务人才、新农村项目建设规划人才、新农村自主创业型人才、农村医疗服务专业技术人才、农村社区教育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等。

二、地方高校服务于新农村发展的优势分析

与处于大城市的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具有一些特殊优势和有利因素。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具有区位地缘优势

从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布局和行政体系上看,地方高校离大城市较远,连接县区,最接近农村,一方面可以直接感受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在社会实践、社会服务方面具有近距离、零距离的优势。另一方面,对农村建设诸多诉求有着较为系统、全面的认知,与地处大城市的高校相比,地方高校更了解农村缺少什么,需要什么,决定了地方高校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可以谋在前,做在前。

(二)具有人缘优势

地方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地方高校,地方高校的教职工与地方社会有着天然的人际关系,同时在办学活动、服务范围等方面与地方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地方高校长期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取向,为地方培养了大量的教师、技术人员和地方行政干部,他们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作出了很大成绩。这既为地方高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为地方高校培养大学生提供了实践活动的基地,也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资源,便于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开展。

(三)具有职能优势

地方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近年来,地方高校为取得地方政府的更多支持,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强化日益重视,将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为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抓手,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并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推进地方高校服务地区经济发展,这种职能上的优势使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更具有制度上的保障。

三、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发展的不适应性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与新农村建设对人才大量需求不协调

农村地区需要大量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由于城乡差距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等原因,造成高校毕业生“下不来”,依然倾向于在城市就业。对许多大学生来说,自己好不容易跳出“农门”,读了4年大学,姑且不说在农村创业,就是到诸如养殖场、饲料厂等涉农产业就业,首先在心理上也接受不了。可见高校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愿望非常微弱。传统的轻农思想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仍然有着重大影响。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三农”实践联系不紧密

地方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是指向社会创业实践的教育,因而必须联系社会实践,这是保证其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关键。然而,近几年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探索虽然正在逐步向社会实践接近,但与社会实践联系的特色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创业教育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传统的教师作为讲台表演者的教学模式,严重缺乏联系“三农”实际的体验式教学;课堂案例大多是带普适性的案例,专门针对服务“三农”的创业案例很少;学校请成功人士作创业报告也是各行各业都有,只要事迹动人就行,没有把现代农业创业者作为报告人选择的主体;学生创业团队的活动大都也没有走出校园,基本上游离于“三农”之外;一些学校在建立农村实践教学基地时,也往往只是讲形式,走过场,满足于签个合同,挂个牌子,说起来“三农”实践基地不少,但实际上学生深入基地考察学习的时间很少,即便去也大多是走马观花,没有对创业教育起到实效的帮助。

(三)高校办学目标、专业和课程设置与新农村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不匹配

1、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上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主要是为城市、第二三产业服务的,很少体现农村发展的需要。虽然高等院校大幅度扩招,但受传统的精英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学校在教学上、人才培养上仍强调知识性和学科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差,社会实践经验较少,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

2、专业设置上的盲目性

许多高校不了解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就业市场的变化,不了解农村实用人才应有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很少考虑从农村的实际需要设置专业、培养人才,使毕业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人才的需要,造成人才“用不上”的情形。

3、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必须依托系统、合理的课程体系。但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农村职业教育均是依托于学校开设的普通全日制本科专业办学,并没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置,不同程度的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实用,只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化,没有体现出农村职业教育的特色,没有结合社会、企业的需求办学,不能真正适应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师资队伍的创业实践能力的缺乏与新农村发展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不匹配

目前地方高校的新农村发展实践教育课程内含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而从事就业指导课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年轻教师,他们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教师,一般都没有创业实践的经验,而年龄稍大的教师也多是从其它学科转教就业指导课程,很难有效展开实践性教学活动。并且承担就业指导课教学任务的学院也没有把该门课程当一回事,只是临时找人凑数,应付学校就业指导处的检查而已。显然,此种状况不改变,地方高校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就只能流于口号,而不会有实际的收效。

四、地方高校培养面向新农村发展的人才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就业指导,促进高校毕业生服务于新农村发展

高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就业创业教育,要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感情的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心理与职业设计“等课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应坚持“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理想,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念,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新型就业观。近年来我国启动了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5年时间将招募10万名大学生服务农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这不仅是农村需要大学生,更是祖国的号召。

(二)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新农村人才培养的实效

新农村发展所需人才培养强调从创业实践中学习知识及培养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如果缺少实践环节就势必难以深入下去,也就会流于形式。为了强化实践环节,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互动交流和信息反馈,不断改进教学过程;组织模拟经营竞赛或创业设计大赛;组建“学生公司”或创业团队深入养殖、生产或经营一线实地考察;把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性课程尽可能放在学习或实践基地来完成等。

(三)调整办学思路、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以适应新农村发展需要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特别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地方院校要在办好目前人才需求量较大的专业的基础上,加强专业结构的调整,切实改变过去盲目培养人才的现象,要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立足点,对农学类专业进行调整,为农业产业化培养既可从事农业、养殖业生产,又可参与农产品加工、经营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在充分了解社会、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是地方高校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具体能力要求,合理完善教学计划,将与企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至公共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践实习活动等各个教学模块中,从大一至大四统筹安排,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全方位的感受企业精神和企业氛围。另外,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还需通过“企业专业导学”、“业内就业指导”、“行业专家知识讲座”等方式搭建专业课程平台,丰富课程设置的内容。

(四)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

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关键。为解决当前地方高校新农村教育师资缺乏问题,可采取如下办法:一是采取对师资进行选拔和专门培训的方式,以把好教师“进人”关。二是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农业创业实践,或者将现有的教师有选择地送到农业企业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高教师对现代农业创业的认识和操作能力。三是举办创业教育的案例示范教学或研讨会,交流农业创业教育经验,有效地提高教师“三农”实践教育水平。四是注重吸收社会上一些既有农业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特别是聘请在现代农业创业方面成功的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和实践指导教师。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高等教育学会年度专项课题《高校培养面向新农村发展的创业人才研究与实践》(编号2010CX1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冯树清.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J].农村经济,2006,(9):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