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数字化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管数字化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管数字化管理

城管数字化管理范文1

关键词:城市管理;信息化;数字化;解决方案

1 背 景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的两大主线,预计在2013年前后,中国的城市人口将首次超越农村人口。同时在未来的40至50年内,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净增6亿。这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将对城市规划、管理、社会稳定与安全等各方面提出严峻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依靠传统的城市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需求,城管之间的信息孤岛等遗留问题也加大了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困难。精细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提出,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变革,将推动城市管理真正走向数字化、信息化。

2 数字化城市管理解决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行业终端(含数字城管终端应用软件)和政府内部办公系统,通过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单元网格数据、管理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多种数据资源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从而实现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进行监督、管理和预警的一种系统。数字城管从更新城市管理理念入手,以应用和需求为导向,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和无线通信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提出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全新的城市管理模式。

在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快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如图2所示的城市安全运转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从城市管理部门的需求出发,重点保障地铁、公交、市政桥梁、隧道、高架等各类大型市政设施的安全运转,保障燃气安全、供水安全、排水安全等,建立防汛抗台等应对自然灾害的安全机制。城市安全运转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市政桥梁隧道在线监控系统、防汛决策指挥系统、路灯监控系统、排污及河道水质监测系统、燃气监管监测系统、公交车辆GPS监控系统、城管车辆GPS监控系统等监控、监测、监管系统。

快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曾经参与了住建部信息采集方面的标准制定,利用多年的采集管理探索和服务历练经验,辅以特色制度化管理模式与方法,整理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各地数字城管信息的采集管理制度、规范和标准,从而使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进而实现绩效的远程管理。

3 数字化城市管理解决方案的主要优势

快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这种数字化城市管理解决方案首先在浙江省杭州市进行了试点,结果证明其全国管辖度和复杂问题处理能力强。系统注重城管数据分析,并能结合业务提出各类城管指数,帮助城管业务提升。

该系统可以帮助城市管理实现五大转变,即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的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偏重管理向监管并重的转变、小城管向大城管的转变。

同时,试点也取得了三大成效:即案卷处理效率取得质的飞跃、优化了监管和工作流程、提升了公众满意度。2009年度,杭州市市民对数字城管工作的满意度为98.4%。

另外,通过该系统也提高了城管部门的办事效率,节约了管理成本,可实现高效协同和强化科学考核,促进城市长效管理。便民利民惠民,大大提升了民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4 成功案例

目前,快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这种数字化城市管理解决方案已经有多项成功应用的案例,其中包括杭州数字城管项目、南昌数字城管项目、温州数字城管项目、大庆数字城管项目、天津河西区数字城管项目等。

城市管理工作点多面广,通常包括交警、治安、消防、环保、工商、城管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以前的工作流程多以“区查区改”为主,收集问题和处理问题合一,因而投入运行的成本比较大,管理协调层级较多,效率较低。这里将其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1)政府管理缺位,没有形成监管分离的管理体制;

(2)专业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

(3)缺乏高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4)城市地下管线未纳入管理范畴;

(5)重要市政设施和公用服务事业缺乏有效监测手段。

针对上述问题,对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提出了优化的系统解决方案。

快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推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包括问题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结果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等七个环节。整个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如图3所示。

图3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

数字城管在完成网格化数字城管系统之上,可实现数字城管效用的不断提升,并可对数字城管运行模式进行拓展,做细、做深、做透信息采集市场化;将管理对象从地面延伸至地下;创新城市安全运转在线监测。

数字城管能拓展的系统包含桥隧在线监管系统、亮灯在线监管系统、排污在线监管系统、污水在线监管系统、节水在线监管系统、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地下应用管理系统、行政许可审批系统、环卫车辆GPS监管系统、固废处理在线监管系统。

城管数字化管理范文2

关键词:公共管理;数字城市化;综合竞争力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现实状况

在西方的发达国家,城市管理中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主要方式。就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快,如何提供更好的更优质的城市公共服务成为所有城市建设者共同面对的课题。在我国城市化的建设中,近年来数字化的理念和方式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城市管理者所接受和倡导,成为各大中小城市,甚至县城管理追求的先进管理方式。但是,目前的数字化城市服务主要集中于政府的领导下,虽然其经营成果可圈可点,但是也存在着动力不足、效率较低的问题,这都制约着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如:各项公共信息公布不力,对于市民的服务水平有限,浪费了一定的资源,缺少对人们意见的参考和考量,对社会亟需解决问题回应不及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先进性。

二、我国公共管理中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隐患

1、在数字化城市公共管理中存在不足。就城市管理中的主要组织机构,城市的非政府组织并没有一定的参与率,在参与上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不平衡,不利于公众组织获得信任;数字城市的公共组织工作中存在冗余,具有相同性质的职能提供了不同职位,这种立场是不合理的数字城市部门的结构,有效率低下的工作人员;数字城管在公共组织的志愿者管理中存在漏洞,志愿者招募的标准不具体,一般是由组织领导主观的影响,加入义工组织后,没有后续的培训,没有组织和规范体系,志愿者成为内部不稳定的因素;数字城市公共组织应为人民大众服务,但在实践中缺乏服务意识,故意疏远群众,就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2、数字化城市公共管理的政策不能彻底地执行。数字城市的公共政策执行中,硬件设备投资大,落实有难度。数字化管理系统建成后,大量的基础信息的采集录入完备性较差。随环境的变化,信息的更新较缓慢。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现在单一部门,协调不够,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如城乡一体化平台、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城市交通信息化平台等,信息共享、人员共享、资源共享不能统一。职责交叉,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造成工作有扯皮现象。这些问题成为提升城市管理数字化水平的最大障碍。

3、数字化城市公共管理相关机构积极性不强。城市公共政策的五个环节构成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而且还纳入了公众参与,这是它值得推动的地方,但对参与人的宣传力度,仍然远远不够,参与的范围也是比较狭窄的。数字城市管理的公共政策初衷是好的,也有成功的好的案例。但一刀切的推广,而不考虑一个城市的发展实际情况,特别是大中小城市的不同及县城的发展水平,造成政策执行的积极性不高。数字化管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已经存在,但现有的绩效指标要么过于宽泛要么过于精细,这些过于宽泛或精细的绩效评价标准并不现实,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实际情况,所以评估结果是不可靠的。管理部门绩效考核的设置问题,不是要专门成立绩效考核部门,而是要对这一职能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价,这样评价系统是分散的、不协调的话,就成了繁琐的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创新,缺乏好的评价方法和技术,评价过程中还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存在随意性和主观性,评价结果往往是扭曲的。这些诸多原因导致公共管理相关部门认同度不够,摆花架子,创建数字化管理城市平台的主动性、创造性、持续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构建公共管理中数字化城市的实现路径

1、政府主导,注重数字化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实施。新模式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既有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各政府部门、职能部门的整合,也调动了群众参与。一个基本的原则是数字城市建设要有科学的规划,这是现代城市规划的唯一途径。城市管理者应统一规划,解决管理、系统、标准和关键技术等兼容性问题,并通过规划考虑各子系统。以政府为主导,全面集合社会上可以利用的资源,扩大信息的开放性和透明度,充分挖掘现有数字资源的潜力,提高利用的效率,调动起参与者的积极性,为城市的数字化管理注入最原始的力量。

2、引入市场化运营模式,完善配套设施,创新管理机制。数字化的城市建设,需要有健全的基础设施作为基础,一些大型的数据处理中心是必备的硬件设施,其中的操作运营管理都是必备的软件设施。真正高水平的信息化城市管理应该是软硬件两手都要硬,两者不可偏废。而引入市场机制,评价考核指标在政府的监督下会更真实,也更能充分的调动起能动性,其效率高将是显而易见的。激发各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运用市场化的管理手段,针对不同的主体,采用与之相匹配的针对性方式,促使更多的企业、部门、社会团体参与到数字化城市的建设中来,让人们能够更好的更主动的紧跟时展的步伐,让整个社会处于信息化、智慧化的构建和享受中。

3、秉持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循序渐进,打造标杆典范。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必然规律的,即不可操之过急,又不可慢慢吞吞,应该结合城市具体的发展情况和所处阶段,采取与本城市相契合的数字化的发展战略,逐步提升城市的数字化水平。现有的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战略中必须要体现人民群众的呼声和利益,必须切中时弊,针对时下最迫切的问题进行解决,帮助市民群体提升生活满意度,创造更加舒适的城市生活。城市,是让生活更美好的,就需要真正让我们的城市成为最适宜居住的地区。这就要求城市建设者不断地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的手段,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逐步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城市的长治久安。

作者:李红光 单位:唐山市乐亭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参考文献:

城管数字化管理范文3

[关键词]城市管理;数字城管;真三维斜射影像

1引言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简称“数字城管”,是采用数字技术手段和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相结合的全新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方法[1]。目前,数字城管新模式已经成功运行超过十年,全国已有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市、县、市辖区的400余个各级各类城市、城区展开了数字城管建设。针对《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等文件提出的智慧城市、数字城管建设任务的要求,深化拓展数字城管建设,对于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洛阳市作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充分调研了国内数字城管及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并结合洛阳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管理模式创新及技术应用探索,创新发展了具有洛阳特色的拓展子系统,为“智慧洛阳”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系统框架设计

根据住建部的要求和洛阳市城市管理的总体目标,洛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以网络基础设施平台、软硬件平台、基础资源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相关标准和信息安全为依托,以政府信息门户网站、社会网站和各类信息化终端为服务和表现手段,以组织领导、政策法规和运营机制为保障环境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体系架构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软硬件平台、数据库群、核心平台、专业应用、对外服务以及相应的管理体系的建设。从层次上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如图1所示。

3采用的关键技术

3.1面向服务的应用程序开发方法

系统研发采用面向服务的应用程序开发(Services-orienteddevelopmentofapplication,SODA),所有的资源都被认为是服务(从前端的UI组件到与后端外部业务合作伙伴的交互),使得系统建设能够在转换到面向服务架构的过程中调整业务流程。洛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通过SODA开发方法,封装了GIS服务、工作流服务、身份认证服务、权限管理服务等服务组件,大大提高了研发效率和代码的利用率。

3.2Portal技术系统集成

Portal又称门户,是向用户提供对基于Web资源的应用程序和信息单点访问的Web站点。基于J2EE技术,由用于构建和管理安全的门户网站的中间件、应用程序和开发工具组成,主要作为信息系统的展现层,提供个性化,统一登录和内容的整合功能[3]。洛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将各种应用子系统、数据等资源集成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之上,以统一的用户界面提供给系统中的各类用户实现单点登陆,并具备新增子系统入户功能,便于拓展应用。使整个平台可以快速地建立起平台对用户、平台对平台和各角色用户之间的信息通道,打破信息的孤岛,建立整个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数据高速通道。

3.3MIS、GIS、Internet的技术结合

在总体技术设计上,系统将MIS、GIS技术集成于同一系统之中,存储于同一数据库,真正实现了MIS、GIS的技术一体化。GIS技术与Web技术的结合形成的WebGIS技术,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进行地理信息的各种操作。WebGIS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的一般是最终生成的地图影像的图片,用户无法直接存取地图资源库,从而真正保证了原始地图数据的应用安全[4]。洛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为城市管理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提供了图文一体化的基于B/S结构的协同工作应用环境,提供的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最快速度调阅事件消息、立案情况、各个部门的处理意见、基础地图信息和各种专业地图信息,同时可以查看与该案卷相关的事件信息、督办信息、案卷交接过程等,在一体化的环境下,完成日常操作。系统为这些日常操作,提供了简单有效的调度方法,用户可以任意切换使用地图、表格、实现图、文、表一体化的信息互联管理。

3.4全景真三维斜射影像技术

全景真三维斜射影像技术采用机载激光测量技术和机载倾斜摄影技术,通过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搭载多台传感器,同时从一个垂直、四个倾斜五个不同的角度采集影像,利用真三维快速构建应用平台对多角度倾斜影像数据、机载激光地面高程数据进行解算合成处理,高度自动化生成真三维斜射城市景观。从洛阳市城市管理实际应用需求出发,系统实现了基于全景数据的城市部件可视化标注、组件操作、监督员轨迹跟踪,广告的可量测和全景数据的移动管理应用。其获取和生成方法彻底突破了传统三维数据生产的瓶颈,丰富系统用户操作体验,促进城市管理从传统的“符号化管理”向“全景化管理”的转变。

4系统实现

洛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主要从实际发出,紧密结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趋势,在实现基础应用平台的同时,更多围绕拓展应用平台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开发,现主要从全移动应用、专业管理和数据共享服务等三个方面介绍系统的个性化功能实现。

4.1全移动应用模块

全移动应用模块是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建设领导移动督办子系统、检查考评子系统、移动执法子系统、移动处置办公子系统等移动应用系统,使洛阳市的各级领导、考评人员、执法队员和基层处置人员能够通过移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开展案件督办、检查考评、执法办案、处置反馈等,进一步提高案卷的处置效率,实现城市管理工作模式由“PC电脑”到“全移动终端”的转变升级。 (1)领导移动督办子系统(领导通):为领导研发的移动办公工具。实时更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的各类问题信息,包括重要紧急的问题,超时处理的问题,高发的问题,每日发生问题来源,案卷处置情况等,可以让领导全面了解城市管理运行情况,并能够随时对重要问题进行督办。(2)移动执法子系统(执法通):为城管执法队员研发的移动执法工具,在巡逻过程中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后,用“执法通”拍摄现场照片,填写表单后与照片同时通过无线网络上报到执法中心,实现数字执法业务处理的“信息上路”。(3)移动处置办公子系统(处置通):为部门处置人员使用的便携式移动处置工具,通过“处置通”可以及时接收指挥派遣来的城市管理问题,在现场问题处置完毕后,可以通过系统将处置结果反馈到监督指挥中心。(4)检查考评子系统(考评通):为检查考评人员研发的移动考评工具,通过“考评通”获取监督中心发送的现场检查考评任务,及时反馈现场情况,系统采取检查扣分的形式,对漏报、处理不及时等问题进行考核扣分。

4.2专业管理模块

专业管理应用模块是在实现对洛阳市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精细化管理基础上,从城市管理的专项管理出发,建设了车载GPS管理子系统、户外广告管理子系统、工地管理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等,实现对城市管理特种车辆的实时监控,实现对户外广告的可视化管理,实现对施工工地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城市管理内容由“综合化”到“专业化”的管理转变。(1)车辆GPS管理子系统:主要供监督指挥中心操作员、值班长和中心办公人员使用,用于对装有GPS车载终端的执法、渣土和环卫作业车辆等进行定位监控管理,并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加强对环卫、执法、渣土、应急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相关车辆的智能化和空间可视化管理。(2)户外广告管理子系统:通过对广告牌实景三维数据的提取关联,对接广告审批系统的广告审批数据,并与数字城管系统的地理编码系统、协同工作系统和基础资源管理等系统相结合,实现广告分类数据管理、广告牌GIS展示、广告牌信息查询、广告牌审批状态查询、广告牌分类统计、广告实景三维管理等,促进广告管理从“抽象化”到“可视化”管理转变。(3)工地管理子系统:是为了规范洛阳市工地现场管理,普查全市施工工地信息,并综合工地环境、车容车貌、工地扬尘、施工噪音、垃圾渣土等管理需求出发,实现对工地信息的动态管理、图文一体化联动、工地问题闭环化管理、工地视频实时监控等,强化政府相关监管、执法部门的监督执法手段,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动态性、准确性,图6所示。

5结语

洛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在充分研究国内数字城管及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洛阳市实际情况,采用面向服务的应用程序开发方法,集成Portal、3S、真三维斜射、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了洛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应用体系,重点从提升城市管理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出发,建设了全移动应用、专业管理、数据共享服务等应用模块,形成了具有洛阳特色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为新时期的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征.浅谈“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新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10(9):47-49.

[2]王爽,梁爽,刘广辉,等.“数字城管”中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标准化,2013(1):25-27.

[3]霍晓鹏.基于Portal的信息门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9.

[4]陈晓军,刘春,裴洪雨.基于移动GIS的数字城管数据采集系统架构与实现[J].铁道勘察,2009(4):62-66.

城管数字化管理范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综合型“大城管”格局为手段,以信息化为核心,围绕标准化管理、精细化作业、人性化服务的城市管理要求,在全市建立监督、处置、评价“三分离”,作业、管理、执法、监督、评价有机衔接的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而达到管理区域数字化、管理内容数字化、部件和事件处置标准化,推进城市管理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的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现代化水平。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按期完成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任务,成立太原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组。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推进过程中重要决策和重大问题的协调处理。

组长:*

副组长:*

成员由市建管委、市编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文明办、市爱卫办、市政府法制办、市市容环卫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行政执法局、市园林局、市房地局、市市政局、市民政局、市辖六区、三开发区管委会及电信、煤气、自来水、公交、供电等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担任。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市容环卫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容环卫局局长朱茂生兼任。成员由市直有关部门分管领导和各区分管领导组成。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日常工作。

三、工作范围、重点及目标任务

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采取“瞄准一流、快速起步、分层推进、逐步完善”的办法推进。

(一)工作范围

1、市辖六区、高新区、经济区、民营区及所辖各街办(乡镇)。

2、以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为重点,建设总平台,各区建设分平台,市城市管理相关部门设立管理终端。各区根据需要在区级部门和街办(乡镇)、社区设立终端。

3、清徐、古交、阳曲、娄烦四县(市)在市区试点后逐步推进,设立分平台。

(二)工作重点

1、加快网络建设。在市市容环卫局生活垃圾清运GPS监控系统基础上,先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总平台建设,同时在市辖六区、三个开发区设立分平台,市直城管部门、所有街办(乡镇)和有条件社区设立终端。

2、拓展网络覆盖区域。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数字化管理试行基础上,向涉及城市管理的相关部门拓展。用两年时间完成全市(含县和大型企业)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系统建设并投入使用,使网络系统覆盖全市。

3、理顺管理体制和机制。按照管理与监督相对分离的要求,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协调中心,形成指挥和监督两个系统,并以此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有效提升管理效率、质量和水平。

(三)目标任务

按照统一要求和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在部件普查、资源整合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和市场化信息采集监督队伍。

1、成立“太原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协调中心”,设在市市容环卫局。具体职责为:承担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和管理的具体工作。负责统一受理、校核部件事件等信息并监督评价处置工作,适时更新城市管理部件信息数据库信息,对城市管理部件维护、事件处理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分析、评价、考核,对采集信息进行分类交办处理,协同做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运行的危机预防和处置工作。

2、建立信息采集监督和协调指挥两个平台。

(1)信息采集监督平台。这是城市数字化管理体制的信息枢纽与集散中心,负责全市城市管理状况的监督与评价,主要职责是:

①分流处理媒体、举报、投诉、城建热线、便民热线、上级批件的有关部件、事件问题信息并转报市协调指挥处置平台;

②对属于市、区层面的问题,经综合判断后进行立案处理;

③负责对发现与处理问题进行综合评价、绩效考核;

④维护系统,统计分析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2)市协调指挥处置平台。全面负责城市(社会)管理工作,协调、指挥市级城市(社会)管理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处理城市(社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由市级有关部门及各区派员组成,实行集中办公。主要职责是:

①接受市信息采集监督平台移交的已立案卷宗;

②通过协同工作平台,将任务转至专业责任部门进行处理;

③牵头协调解决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④接受专业责任部门处理反馈结果,并转送市信息采集监督平台进行核实;

⑤对数字化城管过程中出现的非常规问题、因职责不清等原因无法派遣的,设立应急处置经费,按先解决问题和分清责任的原则处置,随之列入标准处理系统。

3、建设信息采集监督员队伍

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通过公开招标、企业竞标方式,将信息采集市场化。由政府监督,各采集公司负责培训、考核、选拔组建一支信息采集监督员队伍。信息采集监督员负责主动对监管范围内的部件、事件进行巡查,发现和核查问题。具体职责是:

(1)部件普查。协调各区、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城市管理部件普查,对城市数字化管理推进区域范围内所有城市管理部件进行一次地毯式、拉网式调查,摸清现状、分清责任,为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运行提供基础数据。

(2)建设信息系统。按照市统一标准和要求,实施信息采集监督和协调指挥处置平台管理系统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硬件建设等(由市市容环卫局牵头,相关部门和单位配合)。

(3)制定指挥手册。在网格划分和部件普查基础上,制定城市数字化管理指挥手册。主要内容包括市区城市数字化管理的总体流程、部件和事件管理标准、操作规范,责任单位及专业流程、信息采集监督员责任区域等。四、工作流程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城市管理手段的变革,不仅是市、区级层面城市管理职能的再次梳理,也是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流程再造。

(一)管理层级

1、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协调中心。负责电子地图,影像图,部件、事件和网格的标准编码;收集全市城市管理数字化相关信息,综合评价全市各条块城市管理状况;派遣、监督区信息协调中心处理区级层面的城市管理问题;对各区级信息协调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2、区信息协调中心。负责对区层面的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协调指挥处理;完成市信息协调中心派遣的任务;派出作业(服务)队伍现场处理问题,并将处理结果反馈中心。

3、相关责任部门(城市管理职能部门、单位)。完成市信息协调中心派遣的任务;派出作业(服务)队伍现场处理问题,并将处理结果反馈中心。

4、信息采集监督员。负责对监管范围内的部件、事件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同时,按照中心的指示,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检查确认,并将信息反馈中心。

(二)管理流程

遵循“谁受理、谁立案、谁结案”的原则设计管理流程。

1、信息收集(发现问题):按反映渠道将发现的问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信息采集监督员主动巡查、发现的事件、问题;另一类是城建服务热线、市政府便民服务热线反映的问题和上级批转的有关部件、事件问题。

2、案件受理:监督员巡查发现的问题,通过手持移动终端报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协调中心,由市信息采集监督系统接线员先行登记和综合判别受理;对于城建服务热线、政府便民服务热线反映的问题和上级批转的有关部件、事件问题,由市信息采集监督系统统一接收,并由市信息采集监督平台进行核实受理。

3、案件立案:市信息采集监督平台值班长按照指挥手册确定原则,分别对已登记受理问题进行综合判别后立案,生成工单并派送市协调指挥处置平台。

4、任务派遣:市协调指挥处置平台根据接收的案卷情况,分别指挥相应的市城市管理责任部门或区进行处理,并对处理情况进行督办。

5、问题处理、结果反馈:市城市管理责任部门或区负责对问题进行处理,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相应的协调指挥处置平台。

6、案件核查:市信息采集监督平台反馈信息后,通知信息采集监督员进行核查。

7、案件结案:按照“谁立案,谁结案”原则,由市信息采集监督平台按结案标准和程序结案。

五、时间安排及步骤

(一)时间安排

1、20*年*月底前完成以市市容环卫局GPS终端付费监控系统的扩容改造,并达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总平台要求。

2、20*年*月底前完成市辖六区、三开发区及所属各街办(乡镇)和具备条件社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终端设置。

3、20*年底完成市级相关部门和单位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终端设置,并实现联网运行。

4、2009年底完成古交市、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终端设置,并实现联网运行。

(二)实施步骤

20*年*月-*月,组建机构阶段。市及各区完成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筹备领导小组组建,落实工作机构及人员,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责任。有终端设置任务的各部门和单位,明确领导责任,落实专门人员和经费。根据工作方案,市及各区组建信息采集监督平台和指挥处理平台及公开招标信息采集公司。

20*年*月-*月,实施阶段。市容环卫及城市管理的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调查摸底、编号建档,制定部件事件管理标准、操作规范并完成终端设置任务。

20*年*月至*月,试运行阶段。按照新的管理模式,对市、区、街三级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网络系统和设备进行调试,消除系统故障,实现系统正常运行。

20*年*月,验收阶段。由市政府数字化城市管理领导组组织有关专家和相关部门,按照工作目标要求,对新建网络和增设终端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实施考核验收。

20*年*月,市直相关部门和单位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网络建设,实现全市联网运行。

2009年1月,组织对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进行验收,古交市、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开始组织实施。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组对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推进过程中重要决策和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处理。

(二)资金保障。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项目建设经费由市、区两级分担,市财政承担总平台、各区分平台和市各城管部门终端的网络建设、部件采集、应用软件开发等费用。市辖各区财政承担人员费用、基本建设费用,高新区、经济区、民营区、古交市、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及各区所辖街道办事处(乡镇)由各县(市、区)承担。

(三)制度保障

1、决策协调会。在推进过程中对重要事项进行协调处理,筹建期间定期(每月)召开会议。

2、推进工作例会。由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组织定期召开,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

3、推进工作专题会。对推进工作进行专题研究。

4、工作简报制度。创办“太原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推进工作简报”,每两周一期,及时报送市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和单位。

5、考核制度。建立会议考勤、工作考核制度,对各区、各部门、各单位机构设立、队伍建设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七、有关要求

(一)各县(市、区)和市级各相关部门及单位要高度重视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把推进数字化城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推行,有效促进和谐太原建设。

(二)工作中必须坚持系统统一、标准统一、数据统一、培训统一原则,确保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城管数字化管理范文5

关键词:数字化;城市管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国内数字化城市管理现状

依据城市化的曲线理论,当城市化率达到30%以后,城市化就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管理中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暴露出来,例如环境卫生脏乱差、占道经营、交通拥堵、车辆乱停乱放、乱张贴小广告、违章建筑等等;另外市民的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当一部分市民爱护城市的意识淡薄,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不够,城市主人翁的意识不足。而城市管理的法制不健全、体制不顺畅、职能不明确、存在管理盲区等乱象丛生,市政府所辖各相关机构之间缺少积极的配合协调,造成整体的运行效率低下;城管的执法难度日益增大,普遍存在对违法行为执法方式不当、执法力度不足等现象;现今城市管理多采用突击式和运动式的执法方式,缺乏长效的、常态的管理机制。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城市管理不但要加强传统的管理模式,更需要突出以网络为代表的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建立并完善与之协调的城市信息系统,采用视频监控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多项数字技术,以城市部件管理法和万米单元网格法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评价体系的优化以及城市管理流程的再造,实现远程控制、定位精确、及时反应、适时管理的全天候、全方位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这对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完善城市的公共管理机制以及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都很大的促进作用。北京市的东城区是我国最先采用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城区,其管理模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万米单元网格法,根据地区布局、属地现状、操作方便、对象明确等原则,运用网格地图技术把城区划分成多个一万平方米的区域,针对每个区域的实际情况配备专职网格员负责24小时监控和信息的采集;第二个部分是城区部件管理法,城区的部件主要包括桥梁、道路、水、电、气、暖等公用设施,以及绿地、公园、娱乐休闲设施、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另外也包括广告牌匾等部分非公设施,这些都是城市管理的对象。把城区的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的地图上,并以形式化和固定化进行地理编码,再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平台进行管理分类;第三个部分是建立以两个系统为核心的城市管理体制,即监控评价系统和指挥、协调、调度系统。当网格员发现情况时,可以立即通过服务专号向城市管理监督中心报告并同步传输相关信息。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根据相关信息派遣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处理问题,处理工作完成后再次上报,最后监督中心实地核查反馈的处理结果是否合格。笔者所在的烟台市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也是学习和借鉴了北京东城区先进经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通过运用多项信息技术在管理手段上实施了城市部件管理法和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另外,也改革了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创建了以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和城市监督中心为核心的新型的城市管理体制。作为第一批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试点,我市于2008年10月底通过国家建设部的验收,这是本市数字化城市建设全面开始的标志。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具体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融资渠道等多方面的原因限制了城区路段的覆盖范围,并且在管理制度和硬件建设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完善,但是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终将取代以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发展策略

我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发展到今天,在硬件设施上的差距在逐步缩小,每个城市的管理模式都具备了各自的特色,但是,综合管理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1)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及融资机制。我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及维护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投入,单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对长期的发展是难以维系的,这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必须采取政府引导为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建立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数字化城市管理长期的资金需求。具体来说可以让各类社会资本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参与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行维护,通过实施特许经营,开拓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形成政府主导、多方资金参与、规模化经营模式、竞争有序的局面。(2)完善信息平台的服务功能与服务模式。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终极目标与核心理念就是服务。首先,信息采集需要加强,城区内的基础数据普查要进一步的细化,及时对管理的盲点区域进行补漏,逐步实现管理系统的全覆盖。其次,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要定期向市民展示城市管理的基本信息和城市建设的进展情况,以及政府各部门的工作实绩,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意见和诉求要及时反馈,政府部门才能以此为依据进行决策。再次,管理人员及事件的信息要及时备案,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协同工作要进一步明确,争取把管理人员及事件的查询时间尽可能缩短,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效率。(3)通过构建公共的数据中心推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公共数据中心可以对城市的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一方面市民可以非常便捷地申请服务和查询信息;另一方面能有效的推动各系统部门的工作协同,为数字化城市的规划与管理维护打下良好的基础;公共数据中心就是把重复的数据进行重新筛选,把大量分散的数据进行整合,把政府业务与知识管理相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投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城市的管理水平。(4)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与先进的考核标准。首先,评价机制与标准要尽可能全面。实施细则与工作标准要覆盖到所有的工作中,让每个管理人员都有可遵循的工作准则和查询的依据。其次,对重点难点要全力突破。要善于抓住群众关注的热点和工作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尽快给出具体的整改措施。最后,措施要落实到位。完善城市管理的考核办法与奖惩机制,实施数字化的考评系统,分类型、分区域、分等级进行考评,结合数字化管理考核机制和城市长效管理制度,使考核标准更公平合理,评价机制更科学。只有这样,数字化城市管理优势才能得以体现,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5)规范管理制度,健全政策法规。数字化的城市管理也需要以法律制度为依据,依法办事、依法行政。首先,要从成功的案例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对于政策法规,要严格执行现有的相关规定,并且要不断完善填补空白。其次,完善并深化“两级政府、重心向下、三级管理”的管理体制,以网格的形式划分城市区域,专人专管、严格考核。最后,以制度保障经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严格遵守制度,保证城市管理正常运转所需资金,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结束语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发展的时间不长,还不够成熟,但是城市的管理者通过各种新兴的信息技术,通过与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以科学的、发展的观念来进行城市管理。科技在进步,城市在发展,城市管理的理念和执政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政府服务人民群众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城市管理模式的创新越多,市容市貌就会越来越整洁,城市的秩序就会越来越井井有条,市民的生活质量才会越来越高,幸福感才会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

[1]戴伟.数字化城市管理发展策略探析[J].企业导报,2013,04:71-72.

城管数字化管理范文6

【关键词】数字化城市管理;基础地理数据;城管专题数据;建库方法

引言

“数字城管”是基于3S技术、大型空间数据库、网络通讯、地理编码等信息技术,集成地理空间框架、单元网格、管理部件和事件、地理编码等多种数据源,将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有机结合的城市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能够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市政共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进行监督管理,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精确、敏捷、高效,为社会公众创造和谐、整洁、安全、优美的城市环境[1]。

国家建设部于2005年7月14日了《关于推广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见》,烟台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十个试点城市之一,试点工作地域范围定为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和开发区。数字化城管第一阶段覆盖面积为77平方公里,后期扩展至六区,覆盖面积为163平方公里。为配合数字化城管工作,烟台在芝罘区、莱山区、开发区、福山区、牟平区和高新区六区主要城区范围内普查确定了约89万余个部件点位,并逐一记录形成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将城市管理的问题划分为事件和部件两类。事件和部件均细分为若干小类,并针对所有的小类问题逐一确定责任单位、责任人,为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提供基础数据。

1数字城管地理底图数据

烟台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地理底图数据的使用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数据拷贝和在线调用。烟台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需要街道办事处、社区、单元网格、建筑物、道路中心线、面状道路、线状水系、注记共八层的地理底图数据。在本系统建立初期,基础地理底图数据是通过向测绘主管部门提交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使用申请、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加工制作后,通过拷贝入库到数字城管系统。在具有完备地图服务功能的烟台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后,烟台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及时利用有利资源,使得其基础地理底图采用在线调用烟台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基础数据的方式。

2单元网格图层的绘制

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创建了现代城市管理最基本单元网格划分的标准,为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城市的管理对象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中提供了载体[2]。万米单元网格划分以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为背景,以现有的行政区划、街道(镇)、社区(村)的界线为基础,根据单元网格的划分原则进行划分,原则上以一个社区作为一个单元网格管理单元,如果需要继续划分,则综合考虑地理布局、方便管理、负载均衡等原则,在社区的基础上细分,并对社区范围内的单元网格按标准(CJ/T213-2005)进行编码。单元网格在划分之后,应尽量保持稳定,不可随意变更。

烟台市依据实际情况对普查范围内的网格进行了划分,与多数城市不同之处在于在部分郊区网格存在依据某些主要道路延伸的情况,如图1所示,在此情况下,均以道路双向边崖外50米作为网格边界。

3城市管理部件普查与建库

通过对管理部件进行普查,使管辖区域内的井盖、路灯、垃圾箱、绿地等市政公用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地以及其它设施等部件基础设施全部拥有自己的“电子身份证”,为城市管理、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绩效,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所有部件的空间类型分为点、线和面三种类型表示。城市部件是城市管理的对象,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核心数据,城市管理部件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在部件普查中必须严把质量关,确保按照规范要求普查所有部件,并保证数据的规范完整[3]。

烟台城市部件普查采用主要分外业采集与内业处理两部分,按照“地毯式”的调查方法,以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底图,实地确定部件的平面位置、类别和属性信息,并将其全部定位到所属单元网格中。数据建库即以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础,结合烟台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实际情况,将地理底图数据和部件等专题数据组织起来。

3.1城市部件分类

依据相关标准部件是指城市市政管理公共区域内的各项设施,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等市政工程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等6大类96小类。具体为公用设施类包括44小类、道路交通类包括18小类、市容环境类包括14小类、园林绿化类包括10小类、房屋土地类包括4小类、其他设施类包括6小类。

按照烟台市实际情况,对部件类别进行了扩展,扩展部件类包括环卫取水栓、绿化取水栓、地名牌、门牌、店招店牌等26小类。

3.2部件普查工作流程

按照烟台市“数字城管”项目建设总体要求,综合普查时间、工作量、难易程度、人员队伍等因素制定城管部件普查工作方案,同时确定各普查小组的普查范围、任务、工期、质量、安全等工作目标。普查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3.3数据处理与建库

3.3.1建库原则

①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标准化原则:统一各类信息的分类编码、数据交换格式、数据内容与组织形式。

②数据共享原则:各行政职能部门互通互联、资源共享、信息互补。

③可扩展性:空间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的功能具有可持续维护和发展能力。

④先进性原则:充分利用GIS 、GPS、数据库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

实用性原则:在满足当前工作需要为前提,科学论证、有序推进、分步实施。

3.3.2部件数据建库流程

外业的调查结果主要有图形数据和相关的文本资料(如调查表),在转换成入库数据之前需要做以下几项工作:

①图形数据的分层及格式转换:将现有CAD格式的测绘数据依据部件类型分层提取并转换成ArcGIS格式;

②文本资料的汇总以及录入:将调查表汇总录入,按一定格式整理成电子表格的形式;

③图形与属性的关联:通过为部件分配的唯一的流水号将图形和属性进行关联,从而形成完整的GIS数据;

④万米网格的挂接:采用空间匹配技术依据部件的空间位置来挂接所在单元网格属性。

4.基础地理数据和部件数据的更新机制

烟台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自建立来已开展了数次针对基础地理数据和部件专题数据的更新工作。目前该系统中基础数据采用在线调用烟台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基础数据的方式,实现了数据的共享与及时更新。在城管部件数据普查与建库工作完成后,还需要建立城管部件动态更新维护机制,使部件的相关数据得以动态更新,保障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实时性。目前烟台采取在采集区域内,通过从相关部门获取城市设施更新工程信息并结合城管监督员更新上报案件信息的方式,获取辖区内的城市部件变化情况,形成部件更新信息表,再由部件外业普查单位按照信息表的内容,实地普查新增的城市部件并进行更新。

5结束语

“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了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精确定位,实现了精确、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城市部件数据普查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数字城管部件和事件处理的准确性、高效性,因此必须提高城市部件数据普查质量,全面掌握城市部件的分布和现状情况,建立部件更新机制,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提供高效的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

[1] 施志梅. 数字城管基础数据普查与建库方法研究[J]. 大坝与安全,2009,(增刊):31-34

[2] 朱彤. 网格化城市管理技术与方法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9,(30):4-5

[3] 涂强,徐伟. 做好城市部件普查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