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应急管理能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应急管理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应急管理能力

城市应急管理能力范文1

关键词:施工企业 会计成本 盈利

一、施工项目会计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执行力度不够,会计成本分析薄弱

新开工程项目都要编制合同成本预算,对中标合同进行整体评审,对合同的工期、利弊条件、制约因素、盈亏点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以期应对相应风险,对其进行控制。在实际成本编制中,各个施工项目的预算成本编制层次不齐,虽有些项目编制比较详细,分析资料较全,但编制的数据过多处于理论基础上,没有考虑实际执行的可行性;有些项目在编制工作的主动性较差,往往敷衍的程度较高,例如预算的数据存在逻辑错误,缺乏数据合理性支持。由此造成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没有了可比性。同时,预算制度执行过程中要求相关部门登记台账、财务与预算进行对比控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少有项目能坚持做到,导致会计成本分析工作也比较乏力,弱化了预算制度执行,偏离了预算控制方向。

(二)信息传递不及时,会计成本归集滞后

施工项目内部成本控制,应当是多部门的联合活动,期末技术部门应及时提供人工费、物资设备部门及时提供材料消耗量和机械使用费、其他相关部门及时办理报销等,成本会计部门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归集成本并及时列账,凡是当期成本应负担的成本,应支出的成本必须支出,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计入当期成本;凡不属于当期成本负担的成本,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应计入当期成本。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不规范性,各部门提供的数据,往往比较慢,留给财务部门的审核、分析时间较少,是否属于当期成本的判断时间也少,归集当期成本的时间也要延迟,势必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三)会计人员能力制约,成本控制力度不够

工程项目财务人员大多不熟悉工程的概预算,对工程实体的构成、材料物资的消耗、机械使用情况等方面都不甚了解,进行财务成本分析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大多工程项目的财务成本管理的工作也仅仅停留在统计和归档的层面,没有真正意义上参与到项目管理之中,致使会计成本控制对现场发生的费用很难准确预估、对比、分析、核实,缺失了实际控制力。

二、制约施工项目会计成本控制的原因

(一)施工现场数据采集的不规范性

施工项目所属会计期间的发生成本数据,需要施工现场进行预估、盘点、测算。财务部门每期都应联合工程部门对完工工程量进行计算,并对施工图纸进行核对;还应联合材料部门进行材料盘点,核实物资材料采购及验收入库方面的手续是否完善。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测量办法、盘点方法、库存差异等方面的原因,会计基础数据很难做到规范、真实和准确。

(二)项目成本控制内涵单一,制定控制盈亏措施较少

会计成本分析的概念包括指标分析、盈余分析、内部控制等,通过财务指标将企业整体资产状况、经营成果变成一种通用的经济语言,及时反映给项目经营者。其中,控制成本,扩大盈利,只是项目成本分析内容之一。目前,大多施工单位期末对会计成本进行分析时,主要是和合同、预算条目进行比较,找出盈亏点,还应当征对管理弱项,制定出对应措施,控制亏损项再次发生。工程项目完工结算后,应当及时进行盈亏分析,找出原因,明确盈亏点,对具体项目的亏损点进一步明确责任,采取变更、索赔等措施,及时对潜亏点进行处理,以确保项目盈利目标的完成。

(三)没有理顺会计成本核算与其他各部门核算的关系

会计部门应当成为组织项目会计核算的牵头部门,自始至终应发挥着主导作用,不能受制于其他部门的约束,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要求相关部门上报原始资料(施工现场材料消耗单、机械设备费、劳务用工量等数据),项目内部部门核算也应该成为是会计成本核算的辅助核算部门,及时传递施工现场数据,财务部门根据基础数据进行账务处理,汇总成本,填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作为反映企业资产状况、经营成果的信息报告,一经审计,具有法律性,必须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

三、加强施工项目会计成本控制,提高项目盈利水平的可行途径

(一)提高成本控制意识,树立项目岗位责任心

加强项目成本管理,首先要树立全员成本控制意识,节约成本理念要上升到企业安全理念的层次,成本与安全同等重要,企业所有员工不仅要重视企业安全发展,还要全力节约一切可行的成本开支,促进企业可持续、可协调发展。其次,项目部的思想工作人员要切实加强对项目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灌输增收节支的重要性,要使降低成本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树立强烈的成本控制意识,进一步要求项目经理加大对项目会计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

(二)建立有效成本考核机制,与员工利润挂钩,实现双赢

实行经济责任考核,建立有效机制,必须权力与义务对等。缺乏有效考核机制下,项目员工感觉成本控制与自己的自身利益无关,会表现出对项目成本管理无所谓,于是项目成本控制就会流于形式,项目的盈余期望就很难实现,有的甚至会出现严重亏损。项目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是追求项目利润最大化,它需要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共同配合和参与。项目部应当建立激励机制对各职能部门和负责人实施责任成本考核,量化指标,严格考核,优奖劣罚,节奖超罚。工程项目的上级管理部门要对项目部下达成本控制目标,签订责任状。同时,项目部要进一步细化责任指标,并以责任状的形式落实到相应的执行部门及外协队伍。明确责任人和奖罚办法,然后根据工程的进度,按考核期间或工程进度进行考核,并实施奖罚措施,保证这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顺利进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最后,项目利润要合理分配,使项目管理者与员工均受益。

(三)财会人员应积极拓展思维,积极参与项目经济活动分析

作为施工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应该积极了解项目的施工流程,掌握一些工程预算、造价方面的基础知识,扩大业务能力,这样对项目成本的构成理解会更深入一些,在审核上报的数据资料时,更容易发现问题所在。财务人员应当参与项目合同和经营活动的评审与分析,发挥财务会计成本工作的可预见性、可控性。这点对于项目部加强财务成本控制工作尤为重要。财务人员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的要求,在节约成本、控制费用、合理避税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制定到合同当中,约束双方的行为,以期实现财务成本控制的目的。劳务合同、材料合同的制定关系着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关系着项目最终盈利水平,在评审合同时一定要了解对方供货情况、资金实力、产品质量,尽量避免垫付致使我方项目陷入困局,例如,对方资金周转困难,需要我方垫资,势必会增加资金成本,项目成本也会随之加大。

(四)积极分析项目资金收支,稽核会计成本,确保成本真实

任何成本的发生最终都要反映在资金上,通过分析项目资金的流向,判断成本支出的是否合理、真实应当成为会计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项目财务人员可以建立资金支出与成本支出对比分析台账,对每一项成本费用的资金支出额与成本列支额进行对比,若资金支出额大于成本支出额,则存在预付、待摊费用或未支出费用的可能;若资金支出额小于成本支出额,则存在预列费用或虚支费用的可能。会计人员与相关部门对成本差额进行核实,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属于当期成本的必须支出,不属于当期的成本不能支出。通过核实成本,确保会计成本真实、准确、客观。

(五)构建标准化会计成本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盈利水平

会计成本管理应纳入企业标准化管理当中,通过制度规范企业各部门的信息收集、传递和控制。实行标准成本制度需要依靠的公司管理层强有力的支持,财务部门进行牵头,成本预算部门编制切实可行的项目预算书,按照成本核算单元细化到每项工程细目中。随着工程项目的进展,定期组织现场既懂施工技术又精通施工生产经营管理的人员,对工程进行工程量盘点,并编制项目实际成本支出台账,财务人员与预算书进行对比,分析盈亏点和风险控制点,向项目管理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通过流程的规范化,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标准化成本制度,促进各相关部门人员共同参与、配合,让会计成本管理成为一种工作常态,使标准化成本制度顺利开展。

最后,希望通过财务人员的努力,对施工项目会计成本控制的加强,能够促进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盈余和效益。

城市应急管理能力范文2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模式;改革

一、课程考核改革背景

根据教育部于2000年1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改革考试方法,除笔试外,还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以前,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考试主要以平时上级练习成绩、期末考试(笔试)和平时出勤情况来作为学生的考核成绩;考试方法简单,考试形式单一,考核内容仍重于理论;而笔试考试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技能,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当今这个“人才饱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时代,为什么计算机专业人人员从事的工作确实跑业务,做销售员,或是跟计算机有一点搭边的文员,却不能胜任一个全职的办公自动化人员。因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弱,理论与实际没法结合。在操作方面文字输入速度慢,不熟悉机关公文规定格式的排版,不熟练办公软件的应用。

这一系列问题说明现行计算机专业课的考核机制存在一些不足: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把学生尽限于校园内,为考试而考试,例如,有学生平时表现非常好,上课认真,期末考试笔试卷面成绩相当不错,但是计算机一级考试却通不过,这说明了利用原先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不能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不能充分突出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迫使我们不能不反思。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模式需要进行改革。

二、课程考核改革思路

为了更好适应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进程,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落实教学过程和增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全面测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达到较高动手能力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应用性人才的目的。为此,将采用计算机一级考试和计算机操作员认证考试为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既要检测学生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应用的基本理论的了解和基本操作的使用;又要检测学生对办公自动化运用程度,重点考核学生对OFFICE的实际操作能力。

结合课程的培养目标,突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本次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一)教、学、评相互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论和上机实验是学生学习内容。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要合理调配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与完成实验的时间,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技能,最终达到学习目的。上机实验是以实际教学和计算机一级考试内容相结合,直接明了的从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联系,把学生的学与学生平时课堂练习和课外应用相对应。提高学生平时的动手能力,及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强化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平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开放教育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地教学过程设计。我们采用平时的教材教学与等级考试、认证考试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甚至在平时实验联系中我们可以“一对一”的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不断地操作实践,对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主动性,直到学生100%掌握为止。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推进对学生职业化办公能力训练和提高,接近职业化教育的事实。

三、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根据历年来,学生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方面的能力逐渐在提高,尤其是职业技校、中专上来的学生在办公软件操作方面基础已相当不错,我们对这类学生最关键是在于办公软件实质操作的巩固和理论知识的强化,而普通高中上来的学生在办公软件操作方面虽然没有中专、技校的学生基础好,但高中阶段该课程也是必修课,对于这些学生我们的考核方式要进行改革。

(一)首先我们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考核内容上要明确,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内容有:信心社会概念、计算机硬件的概念和组成、网络的相关概念,以及office软件的基础应用。

当然我们对这门课程在教学方式上也统一,要把原先先以教材为主的理论课堂教学,或是没有实际操作的虚拟黑板式教学方式,改为实质动手操作的多媒体演示教学,和学生机房实际操作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使学生更明确的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能体现信息教育的特色。

(二)我们对学生要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要有一定的衡量标准,但在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中我们的考核标准也要做适当的调整,以便学生在学习态度上能够有所改变,能真正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以前我们采用平时实践训练、平时的考勤情况以及期末理论总结性笔试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这样一来我们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压力,自己真正学到多少东西是模糊的,但近年了我们应该把学生是否能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是否能获得计算机操作员认证来作为实质的考核标准,对学生来说是实质的学到了东西,能熟练的掌握和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这样,既可以减少学生在总结性考核时临时发挥失误的影响,又可以加强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人才需求相符合,体现了职业化。

(三)我们鼓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大一第一学期就报名参加计算机一级考试,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等级考试是在十一月中旬,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参加考试,可以很清楚的了解自己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但并不影响学生通过率,因为我们前面也提到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方面的能力逐渐在提高,在高中阶段已有一定基础,只是进行对办公软件实质操作的巩固和理论知识的强化。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把计算机一级考试放于大一的第二学期,也就是每年的四月中旬,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基础相对要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差,在第一学期我们将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方式一致,只是放慢教学的速度,教学过程中会更加详细的去演示每个操作题,当然我们不可能保证每位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是满意的,所以在第二学期,我们开展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前辅导,整个辅导原则是学生自愿参加,辅导内容以一级考试的内容为重点,80%的以上的教学时间是以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为主,机房为教学场地,不再以教师的教为主,以学生的练习,难题解答为主,教师起辅导作用。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在大一的第二学期会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操作员认证考试(已经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的学生)。计算机操作员资格认证考试的内容主要有四大块分别为:计算机系统操作与使用、文字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因特网操作。计算机操作员资格认证考试是符合现在社会需求进行培养人才,能完全充分体现职业化水平的职业资格认证。当然,我们照样也对学生进行培训,此类的培训是与实训教学相结合。每个班级的实训周里,我们会重点培训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与使用(微型计算机的使用操作方法、基本外部设备的使用与一般调整方法、微型计算机文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常用软件的安装设置方法、计算机病毒的检查处理方法),而其他几点(文字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因特网操作)与计算机一级考试相符由学生自己练习。在实训周里我们将进行实践考试,全部课程结束后组织理论考试。完全符合学校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计算机职业化能力水平又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四、课程考核改革的实施效果/结束语

城市应急管理能力范文3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用于本次研究的是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十堰市城区儿童281名,其中包括留守儿童216名,男生117名,女生99名,非留守儿童65名,男生35名,女生30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14.28±1.35)岁。

1.2方法

1.2.1心理健康诊断测试问卷(MHT) 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1个效度量表和8个内容分量表。8个内容分量表包括对人焦虑、学习焦虑、孤独、自责、过敏、身体症状、恐怖和冲动倾向。

1.2.2应对方式问卷(WCSQ) 应对方式问卷由以下六个方面构成:解决问题、幻想、自责、退避、求助、合理化,总共62个题目,题目均采用"是"或"否"来作答。

1.2.3一般自我效能感表(GSES) 一般自我效能感表采用1~4级评分,得分越高就意味着自我效能感越高,该量表总共有10个题目。

1.3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临床研究中所记录的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对所有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对所有计数资料均采取χ2检验,P

2 结果

2.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应对方式评及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见表1。

表1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上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见表2。

表2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表现为负相关,与应对方式中的幻想、自责、退避、合理化表现为负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与幻想、退避表现为负相关。

以上调查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2.782,P

3 讨论

3.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目前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中,很多学者都提出留守儿童因长期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会造成他们人际关系差,容易焦虑,自卑,无助等不健康的心理。但本文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总分虽然高于非留守儿童的总分,但是差距不明显,说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问题,不过还没有达到疾病的程度,因此没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有关研究还发现,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方面焦虑程度都比较高,说明无论留守与否,此年龄段的儿童都存在严重的学习压力,两者没有差异。但就孤独倾向来看,留守儿童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这是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的。

3.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总体状况 本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总分高于非留守儿童,但是差异不明显,这说明留守虽然给儿童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可能因为一些个体内在保护性因素的调节,缓解了伤害程度。在自我效能感方面,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差,原因是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在身边的教导,所以在遇到困难时就缺乏自信和鼓励,导致遇事退缩或应对能力差。在应对方式方面,留守儿童处理方式一般顺序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责。由此可见其应对方式还是以积极应对为主,这与以往相关研究结果不同。究其原因,可能与儿童身心发育特点有关,此时的儿童自我意识比较强,渴望独立,渴望自主解决问题,渴望得到同龄人及别人的认可。因此不管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在应对方式上都会采取积极的态度。

3.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总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表现为负相关的关系,说明自我效能感总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好的认同,心理更加健康。当个体认为有能力完成某件事时,自我效能感便高涨,遇到困难时,会尽更大的努力去解决困难,一旦困难被解决,那么就会有更好的心理状态。而缺乏自我效能感的个体,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甚至感觉自卑,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从而导致心理状态越来越差。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总分与应对方式中的幻想、自责、退避、合理化表现为正相关的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与应对方式中的幻想、退避表现为负相关的关系。如果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可以帮助缓解紧张,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心理健康。此外,应对方式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自我效能感高的儿童能够更好的促使其积极的应对问题,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儿童由于缺乏自信,往往更容易采取消极退避的方式应对问题。

综上所述,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对应对能力及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许华山,沐林林,谢杏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人格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卫生研究,2015,04:559-564+569.

[2]赵丽丽,许华山,焦东亮,等.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01:72-74.

[3]贾文华.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适应性关系[J].心理科学,2012,01:142-147.

[4]储,赵宜生,刘翔宇,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2,03:147-149.

城市应急管理能力范文4

【关键词】城市 应急管理 绩效评价

1.城市应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意义

通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有利于使城市应急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加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提升城市灾害应急管理水平的科学性;做好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质和技术准备,以便于在灾害发生之后,减少应急救援工作的盲目性,提高应急工作的效率;有利于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以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从而更实际地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打造安全屏障。同时,通过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可以使城市明确自己在应对突发事件的优势和劣势,了解自己在发展中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在找到现有应急准备能力水平和被期望水平差距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提高自身的灾害应急管理能力。从而为强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注入动力。

2.城市应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2.1了解应急管理实践现状

为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有效地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发的严重社会危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党的十报告要求“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在十二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各省市应急管理专门机构从无到有不断健全,应急队伍从建立到发展到不断壮大,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城市应急管理建设还存在着诸多的薄弱环节:从应急信息管理上来看,信息资源还没有整合起来,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相关职能部门都在研发和研究自己的信息系统,相互间沟通不够;虽然从不同层面对各种灾种制定了大量的应急预案,一些地区、部门、单位和街道还没有制定应急预案,或制定的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当灾害发生时,应急管理的过程缺乏监控,应急处理的经验不能传承;从应急保障上看,还存在不系统、不到位的问题。应急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跨学科问题,涵盖了管理学、社会学和系统工程等多个领域。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需要市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共同参与,更需要对工作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科学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案。

2.2研究城市应急管理管理运行机理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原则、方式、方法的科学。作为一个学科体系,它包括选择本文、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料、解释调查结果和检验调查结论等。本着客观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原则,综合运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的试点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了解城市应急管理现状。然后结合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理论和发达国家应急管理的最佳实践,对从应急准备、应急预警、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四个方面对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运行机理进行讨论。

2.3构建城市应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突发事件预防、准备、检测、预警、响应、处置和恢复等发展规律,拟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编制半结构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预试问卷,包括两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结构性问题,主要是了解问卷填写人对本预试问卷的认可程度;第二部分是开放性问题,主要是请求问卷填写人员在预试问卷的基础上提出修改意见。再对政府官员、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以及应急管理专业人士进行专家访谈。在专家库中采用目标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组建专题小组,基于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结果对预试问卷进行修改。最后,为了进一步完善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应采用德尔菲法在更广的范围内选择相关专家对上述修改后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咨询。德尔菲法通常要求2轮以上的咨询,达到就某一问题形成一致认识的目的。考虑到前期研究已经打下了一定基础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紧缺等因素,在进行专家咨询的时候对传统的德尔菲法进行调整,即采用一轮专家咨询和专题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在更广的范围内搜集专家的意见,最后通过专题小组讨论确定最终的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既包含客观的定量指标,又包含主观的模糊指标,因此必须对模糊性指标进行量化处理。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应急管理绩效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设计如下: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对比矩阵,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于从属于或影响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尺度构建成对比较矩阵,直到最下层;3)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对于每一个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检验,即一致性比率是一致性指标与随机性指标的比例;4)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计算最下层对目标的组合权向量,并根据公式做组合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则可按照组合权向量表示的结果进行决策。否则,需要重新考虑模型或重新构造那些一致性比率较大的成对比较矩阵;

2.4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城市应急管理绩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综合评价方法的一种,它根据模糊数学原理,对评价对象及评价因素的优劣程度采用优良差等模糊概念来表示,用以处理其他方法无法处理的模糊信息,运用模糊数学和模糊统计方法通过对影响评价对象的各个因素的综合考虑,对评价对象的优劣做出科学的评价。该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不但能够处理现象的模糊性和综合各个因素对总体的影响作用,而且还能用数字反映人的经验。在应急管理评价这样的复杂大系统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往往是很多的,而且因素之间还存在着不同的层次。所以,应该采用多层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评判指标集合按照指标体系分成应急准备、应急预警、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等几类,先对每一类进行综合评判,然后再对各类评判结果进行类之间的高层次综合评判,得出总体的结论。

3.结语

这套城市应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在指出我国当前城市应急管理现状开展城市应急管理绩效评价的要求和意义基础上,分析我国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评估一级指标来源并确定了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估应用方法,可以为政府评估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指南,也可为应急评估学术化研究提供有益参考。由于相关技术、人力、经费以及时间等原因的限制,本文没有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下级指标进行具体构建,没有引用数据对其实践应用进行分析。作为一种方法论尝试,还存有某些欠缺,今后的研究将继续着重关注这些空白与不足。

参考文献:

[1]牛冲槐,任朝江,白建新.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政府应急能力的测定,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21-25

[2]祁明亮,池宏,赵红,孙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管理评论,2006,18(4):35-45

[3]范维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科学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科学基金.2007,(2):71-76

[4]邓云峰,郑双忠,刘铁民.突发灾害应急能力评估及应急特点,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10):56-58

城市应急管理能力范文5

在应急资源中,科技装备资源是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此次笔者实地考察了**灾区的什邡市,切实感到,灾区除了饮用水、帐篷、临建房等生活必需品外,也十分需要相当规模的应急装备,其中包括应急分析测试科学仪器。灾区当地迫切需要应急分析测试,要把有关科学仪器资源纳入到应急资源总体之中。目前捐赠的科学仪器数量不够,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类救灾物资的重要性。科学仪器作为救灾物资其单价高,但总量不高,所需数量不多,而形成的强大的分析测试功能可以有效地保证灾区日常生活必需品分析检测工作的需要。

根据处置突发事件和抢险救灾需要,需要购置一批应急所需的科技装备。利用这些科技装备,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基本情况、基础资料的掌握。此次汶地震,我院太阳能所在什邡市将太阳能热水器设备应用到节能屋顶。我院派出的专家深入到**省疾控中心、什邡市疾控中心等单位从事应急分析测[本文章来源于21写作秘书网/]试工作。从公共服务角度,我院向有关部门呼吁组建灾区公共服务分析检测实验室。该类公共服务分析检测实验室在平时可以起到了很好的公共服务作用,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又为应急起到了科技支撑的重要作用。此次汶川地震证明了科技对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重要性,应充分抓住灾后重建的机遇,通过科技手段促进灾后重建。

2.应急管理与应急资源的管理

应急管理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针对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应急管理能力评估、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应急资源优化管理等都是应急管理的基本内容。对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十分重要,例如对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洪灾风险评估乃至各种各样的大规模自然灾害和技术灾害的风险评估等。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估包括:灾害监测与预警能力,灾害承受力,灾害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及其作用,对公众应急与避灾自救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演习等。也包括公众对各种常见灾害、次生灾害及其他灾害的了解程度,灾后进行自救互救能力、志愿者组织的建立等。汶川大地震虽然没有事前预报,但对大地震的承受力应可以事先判断。承受力与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经济状况、城市交通运输状况、城市通信状况和城市的生命线系统状况等有关。应急资源管理包括资源保障、应急资源配置、应急资源优化管理等。必须指出的是,资源保障能力十分重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储备,物资分类、储存管理、调拨使用、救援装备的购置和研况以及社会财物的捐赠管理。

应急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对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应急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6年1月8日,国务院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简称《总体预案》),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国内应急救援中应急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方面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例如,缺少对资源配置绩效的评价。某些资源流动不畅,已有资源不能实现有效整合等问题。

笔者到**灾区等地调研,发现一些基本的应急资源是可以保障的,且调度有方,但一些特殊的应急资源,比如科学仪器装备和必须的工具手段等亟待加强。

应急资源优化管理实际上就是如何发挥应急资源最大效用的问题。例如,当一些城市防灾救灾设施应从经济角度因素考虑其运行费用,并从社会角度考虑这些设施产生的社会效益。要进行需求分析,包括对灾害损失的评估以及对次生灾害的风险评估,必须建立应急资源供应链,不仅可降低成本,而且还能保证应急救援的时效性。

我院应急分析测试队伍在汶川地震后迅速赶往灾区,在成都建立了应急检测功能较强的基本实验室。在什邡等地组建了现场实验室,就地开展现场应急测试。这样的基本实验室和现场试验室也是应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3.突发事件财务管理系统

突发事件发生了,应怎样进行财务管理呢?突发事件的财务管理有许多新的内容。在制度等方面有些是新情况、新问题,所以原有的规章制度包括管理手段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社会资金和应急资源要给予保障,且按轻重缓急逐一到位。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一些特殊的应[本文章来源于21写作秘书网/]急资源和有关参与应急的单位要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达到参与救灾的目的。

从物流角度上看,与普通物流过程相比,应急物流就更具有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而对物资、资金等需求进行紧急保障和特殊物流过程。当突发事件来临时,应急物流各个环节全力配合政府及其统一指挥系统形成应急物流生产与物流能力。除救灾帐篷、被子、衣物、燃油等必需品是应急物流的组成部分外,一些科技支撑相关物资同样是应急物流的组成部分。例如,为保障饮用水安全所必需的水质分析仪等科学仪器。

城市应急管理能力范文6

通过对城市电网应急体系的研究,不仅能为城市供电应急管理的科学规划、决策、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而且对解决当前城市电网供电应急管理面临的问题有很大的实践意义。(1)加强电网应急管理工作,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提升电网可靠供电性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百姓对供电可靠性的期望越来越高,对停电事件越来越敏感,以及政府部门、电力监管机构、媒体网络对电网安全的高度关注,电网企业作为电网安全运行的责任主体,电网安全承受着比以往更大的责任。(2)加强电网应急管理工作,是推进企业自身建设和电网发展的重要内容。电网企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国有企业,发展任务重、治理结构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社会关注度高,特别是当前电网公司外部形势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社会环境变化对公司和谐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二是政策环境变化对电网公司健康发展带来较大压力。三是舆论环境变化对公司安全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以上方面,都对电网应急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3)加强电网应急管理工作,是提升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能力的迫切需求。我国地域广阔,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害分布广、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严重。据统计,2005~2009年期间,电网企业因恶劣天气和外力破坏导致的电网和设备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40%,给电网设施保护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很大的压力,电网企业应急管理工作面临考验。

2石嘴山市电网应急管理现状

近年来,石嘴山供电公司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和自治区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在电网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首先按照国内应急管理“一案三制”的要求,围绕国家电网“五大体系”的改革,整合系统应急资源,不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逐步形成了“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应急体系。其次通过参加抗洪抢险、抗震救灾,以及“神九”、“神十”发射雷达站保电等重大保电活动的洗礼,电网应急管理工作获得了新经验。特别是2011年下半年以来,公司上下加快实施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覆盖范围更广、技术水平更先进的应急体系,提高应急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公司应急处置能力,应急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崭新的局面。2.1不断完善应急领导和管理组织体系建设。石嘴山供电公司初步建立了应急领导和管理组织体系,公司及县级供电单位均已设置应急领导机构,明确了办事机构,并在公司及县级供电单位安监部门配置应急管理人员,形成了“职责明确、组织有序、指挥得力、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公司系统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常态开展应急管理和应急体系建设工作。持续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紧急联动、相互支援的机制,与气象、地质、消防、交通等部门建立了预警信息沟通机制,建立了与高危、重要客户预警通报机制,并形成了石嘴山电网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2积极推进应急标准体系建设。石嘴山供电公司依据电网应急管理、技术和工作三类标准的标准体系框架,梳理了相关标准及管理规定,积极开展培训和宣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应急工作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了三级绩效考核机制,初步建立了地市供电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使应急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健康持续发展。2.3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目前,石嘴山供电公司针对地区环境及社会综合情况初步完善了公司系统综合和专项处置应急预案总计20个。2.4积极参与应急培训演练。根据“实用、实效”原则,石嘴山供电公司建立了全员应急培训和演练制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并分批组织相关专业应急抢修人员在宁夏电力公司教育培训中心(原宁夏电力学校,省级应急培训基地)开展应急管理与技能的初级、中级及高级培训和演练,累计培训人员400人次。例如:2013年5月12日,组织全体职工参与地震灾害应急演练;2013年7月11日,针对雨季来临引发自然灾害而导致的输电线路倒杆事故,组织开展了输电网应急抢险演练,公司邀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宁夏新闻网、新消息报等十二家媒体记者在现场进行采访。此次报道陆续刊发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广网等媒体,并被网易、新民、21CN、凤凰等国内主流网络媒体转载。2.5坚持和完善应急队伍能力建设。按照宁夏电力公司统一安排部署,石嘴山供电公司依托现有条件,按照“平战结合、训练有素、功能多样、快速反应”的原则,组建了地市及县级应急救援基干分队,积极开展跨专业培训和综合救援技能培训,初步实现了电网抢修队伍向应急抢修救援队伍的转变,形成了较强的战斗力。2013年,宁夏电力公司根据我区自然灾害特点,按照“地域邻近、环境相近、交通便利、灾害相似、优势互补”的原则,将我区划分为南部、北部2个区域,全区6个地市公司1个检修公司18个县公司将建立2个应急救援协调联动区,实现应急救援联动。9月份,宁夏南部、北部区域6个地市供电公司分别与国网宁夏检修公司建立应急救援联动区,实现“3+1”应急救援联动模式。12月份,公司所属18个县级供电公司分区域建立6个地市公司内部或跨区域应急救援联动协作区,在西北地区率先实现省、市、县全面建立应急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和协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2.6不断完善应急综合保障能力。石嘴山供电公司结合国网公司要求,已建成地市电网备用调度系统,建设完成覆盖公司本部、县级应急指挥中心及应急处置现场的应急通信系统。结合“三集五大”改革及相关规定,建成了地市应急物资储备库及若干“协议库存(房)”,健全了管理台帐,实现了应急物资信息共享,统一调配使用。并在县级供电公司分布装备了容量1万KW的应急电源系统,满足了各类应急救援和重要保电需要;设立了专项应急资金管理制度,保障应急资金的规范使用。2.7积极拓展舆情应对能力渠道。石嘴山供电公司积极规范信息披露工作标准,重视微博、微信等网络主流媒体的作用,与新消息报、石嘴山晚报、石嘴山新闻网等市主要媒体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逐步推进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了“覆盖全面、反应快速、高效互动、趋利避害”的舆情分析监视制度,畅通信息披露渠道,及时准确相关停电范围、初步原因等情况;并根据情况上报政府及宁夏电力公司,决定是否召开新闻会,初步构建了舆情应对引导,新闻预警工作的常态机制。2.8搭建预防预测和监控预警系统。目前,石嘴山供电公司初步建立了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制度。积极利用石嘴山公司地区电网调度系统、城市配电网调度系统及线路在线监测等系统,对电网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加强与政府应急、气象、水利、地震等专业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基本实现了对气象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等灾害信息的集成,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明显提升。电网和设备事故持续大幅度降低,没有发生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的大面积停电事故,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稳步提高,主要设备可靠运行水平显著提升,并且在各种事故中得到检验和锻炼。2.9建立完善电网应急信息与指挥系统建设。目前石嘴山供电公司已建成了地市公司和县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具备应急指挥中心、电视电话会议会场、应急值班室、调度员仿真培训演练室及多媒体演播室等功能,基本涵盖了基础环境、信息汇聚、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及信息功能。

3石嘴山市电网应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石嘴山供电公司尽管在应急管理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体现为:3.1电网应急体系建设发展不均衡,政府和电网公司在应急管理工作的关系有待理顺城市电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参与方不仅包括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还包括电网集团及其下属单位,各参与方之间需要确立进行职责划分,确定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和非责任主体,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目前城市电网开展业务的区域内涉及单位众多,管理关系复杂,造成了有的工作多头管理,而有的工作管理缺失的局面。当前电力监管部门批复的绝大部分中小电力施工企业,特别是三级以下施工企业受自身组织结构等因素影响,还没有完全开展应急体系建设,应急管理水平差,应急救援能力不足。3.2电网应急信息和指挥系统建设存在先天不足一是石嘴山发电企业应急信息、指挥系统建设明显落后电网企业,厂、网协调联动困难。当出现大面积停电事故时,电网应急指挥中心处理灾害的压力较大,缺乏相关部门的支持,工作难度也很高。二是目前石嘴山电网系统应急信息、指挥系统还没有实现资源共享,应对大面积停电的沟通协调和应急联动机制有待健全。城市电网应急管理系统缺乏与石嘴山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联动,不利于高效、正确地应急指挥和及时、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国内电力企业改革后,电力的发输电分离,各发电公司主要围绕本公司经营策略做规划,缺少全局性和系统性策划,缺乏防灾应急计划的统一考虑和协调,造成城市电网应灾联动先天不足。三是应急信息、处置流程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在事件发生时难以保证统一执行。3.3电网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一是电网应急预案的编制涉及的范围广,专业多,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部分基层单位应急管理人员兼职现象突出,应急管理人员对应急知识掌握不够,运用能力不高,应急管理专业知识的支撑薄弱,预案编制与实际脱节,其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二是电网应急预案之间的衔接性不够,涉及网厂协调、社会联动的应急预案,相关政府部门、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不够,未做到无缝连接。3.4电网应急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石嘴山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卓有成效,但是还是比较滞后。首先,受管理体制和权限等限制,各单位自备的应急电源未纳入社会统筹资源的整体协调考虑之中,分布式电源和企业自有电源在大电网主电源瘫痪的情况下,不能为地方电网和重要用户的供电安全备用提供支持和保障。其次,电网建设投入资金较大,受“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固有思想影响,在国家电网有限的电网资金投入上,对西部电网应急资金投入比例相对较低。最后,随着产业政策调整,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耗能负荷波动较大,一些不可控因素制约着电网应急处置能力。3.5预测预警能力不足一是石嘴山电网企业没有与相关部门(如预测自然灾害、气象灾害能力的气象部门)完全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防范灾害能力不足;二是大电网运行机理复杂,一些不可预测因素可能导致电网大面积停电。3.6公众的应急意识有待提高,应急抗险自救技能还很低社会公众对电网大面积停电的防灾减灾意识不强。重要和高危用户对城市电网应急管理的参与度较低,自备应急保安措施尚不完善,应急保安电源等设施运行维护还不到位等。3.7应急能力评估尚未全面开展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是从组织体制、应急预案、应急指挥、应急资源保障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响应处置和恢复重建四个阶段所作的全面动态评价。目前,国家电网公司还没有全面推行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地市电网企业之间应急能力评估工作标准不统一,这将阻碍石嘴山市电网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不利于高效有序开展应急行动。

4加强石嘴山市电网应急管理的路径选择

为进一步提升石嘴山电网应急管理水平及应急保障能力,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及时有效处置电网突发事件,保障石嘴山电网和企业安全发展,针对石嘴山电网企业应急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可以通过以下的七个途径进行完善。4.1进一步加强应急组织体系建设首先,石嘴山供电公司要坚持和完善电网应急管理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职责,配备专职人员,依托国家电网强大优势,为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石嘴山电网应急体系建设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其次,善于借助政府部门协调的优势,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逐步实现地区内部或各部门之间的资源整合、共享与综合利用,以协调有序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4.2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石嘴山供电公司首先要结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应急总体预案要求,发动公司内部广大技术人员、专家,结合最新应急理念,进一步修编和完善企业内部的有关应急规章制度,为应急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制度保证。其次,结合本企业自身的特点、实际情况及自然环境条件,编制要素全面,具有适用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形成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最后,要做到电网应急预案体系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体系之间的无缝衔接。4.3进一步加强电网应急预测预警体系建设4.3.1逐步健全并强化电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石嘴山电网企业各部门要坚持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完善事故隐患分级管理制度及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4.3.2逐步完善预测预警系统。石嘴山电网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预测预警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石嘴山城市灾害监测和预报部门建立数字式联系,通过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及时掌握冰雹、雪、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数据,加大对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各类外部因素的监测力度,进一步扩展预测预警能力,争取时间做好灾前准备,避免和减少灾害损失。同时,加强重要电网设备的智能监测监控,完善预警信息快速机制,提升电网预警响应能力。4.3.3逐步开展风险分析和脆弱性评估机制。石嘴山电网企业要建设完善电力安全风险分析体系,逐步系统开展脆弱性评估,继续开展电网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同时组织配合发电企业(含企业自备电厂)开展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提升预防和控制电力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电力事故造成的危害。4.4做好电网应急信息与智能系统建设融合4.4.1推进电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完善。协调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对企业自备电厂、电力建设企业的管控,争取与石嘴山电网协调同步。按照“技术先进、信息畅通、功能实用、资源共享”的建设原则,完善电力应急平台指挥与协调、应急值守、信息汇总与、综合研判等基本功能。并根据石嘴山电网企业所处环境及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建设电力移动应急指挥平台,作为固定应急平台的外部延伸。4.4.2提高电网应急通信信息保障能力。目前,国内西部地区相关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理念较为落后,真正突发事件发生时仅靠电话联系或短信平台很难真正落实,石嘴山电网企业要根据电网应急管理平台建设现状的实际情况,协调外部资源,补充并完善电力系统现有应急通信手段,保障在开展应急处置期间通信信息的可靠性。4.5夯实电网应急保障能力4.5.1推进电网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石嘴山电网企业要在现有的应急抢险队伍基础上,加强对应急抢险救助不同专业特长的延伸,组建和培养专兼职应急队伍及后备队伍,逐步建设形成具有不同专业特长,能够承担重大事件抢险救援任务的电力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4.5.2组建应急专家组。石嘴山电网企业要组织建立具有电力专业、建筑专业、气象专业、机械专业、水利专业等应急所必需的专家队伍。与相关部门逐步完善专家信息共享机制,形成覆盖全面、分级分类的电力应急专家资源信息网络。4.5.3完善电力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石嘴山电网企业要不断优化电力企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立重要电力应急物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储备及紧急配送体系,实现物资综合信息动态管理和共享。4.5.4做好应急资金管理机制。石嘴山电网企业要在年资金计划中,向上一级电网公司积极争取电网应急保障资金,适时调整应急资金比例,同时与相关部门逐步建立完善政府补贴、保险理赔、社会捐赠的应急资金运作机制,并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向社会公布。4.5.5逐步完善其他应急保障体系准备。在完善应急后勤保障、医疗保障等体系建设的同时,逐步与石嘴山市气象、交通、消防、水利、安监、公安等签订应急资源共享和应急支援协议。4.6进一步加强电力应急培训和演练体系建设石嘴山市电网企业要建立健全培训和演练管理制度,优化培训演练资源,完善培训方案,编制培训教材,按照实际需求,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和演练工作格局,培养电力应急专业业务骨干。4.7逐步推进开展应急能力评估石嘴山电网企业要学习和借鉴其他网省公司及其他行业开展应急能力评估的经验,成立应急管理专家评估委员会,建立健全适合本地区的评价考核基层及相关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指标体系,完善电力应急能力评估标准。建立应急管理工作问责制,评估预案及预案库的有效性、应对效果、体系整体和各机构应对能力,发现地区电网应急管理工作的不足,提出并解决问题。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