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考古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考古概论范文1
关键词:农业 起源 考古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能够繁衍生存,得益于农业的发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学研究的进展使农业起源研究成为高层次理论探讨的一个热门课题。考古学、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许多学者参与其中,通过孢粉学、粪化石、民族植物学、植物硅酸体分析、人骨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对了解我们的先人吃什么以及农业如何起源问题带来了希望。
一、农业起源是一种漫长的演化过程。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这片莽莽大地是块肥沃的田园。这里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千万年的故乡。众所周知,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在北京周口店一带就已经发现了猿人,叫“中国猿人”或“北京人”或“中国猿人北京种”。从古猿人到广东曲江县的“马坝人”(介乎于猿与智人间的过渡人类),再到内蒙古的黄河套地带的“河套人”(智人)及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真人),他们已经懂得制造和使用石器。他们用制造的石刀石锤,来与野兽像鹿、豹、熊、虎、土狼、野猪等搏斗,猎取食物。为了避免风雨等自然现象和野兽的侵害,群居于洞穴。古史称“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整个旧石器时代的经济是简单的狩猎采集经济,其特点是:(1)通过流动来保证资源供应;(2)通过分裂来缓解人口资源的压力;(3)领土占有意识较弱;(4)强化群体之间的食物分享。中石器时代,先人们在石器的制造、捕猎能力等方面的技术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随着猎物的不断减少,人口的不断增加,猎肉储存困难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只能靠野生植物冲饥,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久而久之,先人们就渐渐的尝试保护、种植可食植物,来弥补肉食之不足。然而开启了农作物种植之先河,这是一个比狩猎更艰辛、更漫长的过程。因此,中石器时代的“广谱革命”是因生态环境和资源变化的影响,食物资源的绝灭、消失和迁徙迫使人类探寻新的生存资源。广谱经济的特点是:
(1)通过强化采集来保证食物供应;(2)增加劳力投入;(3)强化领土意识;(4)减少群体之间的食物分享。人类借鉴动物觅食的习性和规律,采取定居和半定居的方式,通过严密组织、强化劳力投入、利用各种技术来开拓、利用和储藏食物。因此,中石器时代是利用经济向农业生产经济转变时期,是农业的发轫。究其原因,正如美国考古学家博赛洛普《农业发展的条件》(1965年出版)和美国考古学家科恩《史前期的粮食危机》(1977年出版)的论点:农业起源是对资源短缺和人口压力的一种反应。
二、农业起源的发展阶段。农业起源应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兴起。农作物栽培的起源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工筛选后成为栽培植物,该阶段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变化不大。原始农业的兴起是指农作物的种植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成为先人重要的生计从业活动,进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栽培作物起源先于原始农
业的兴起。
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最早从理论高度阐释农业起源的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分辨出8个农业起源的中心,它们是:中国(136种植物)、印度(117种植物)、近东(83种植物)、委内瑞拉高地(49种植物)、安第斯山(46种植物)和苏丹—阿比西亚(38种植物)。中国的农业起源,一是以种植黍和粟两种小米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起源;二是以种植稻谷为代表的南方稻作农业起源。考古工作者通过碳十三与氮十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植物浮选法等,对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和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研究结果证实,中国栽培稻起源时间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通过对内蒙赤峰西辽河上游地区兴隆沟遗址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认为,栽培粟的野生祖本可能是狗尾草或谷莠子,栽培黍的野生祖本可能是铺地黍或野糜子,这四种植物都是现今常见的田间野草。兴隆沟遗址可能是粟和黍的起源地,距今8000年左右。
总之,农业起源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使人口大规模的集聚,利用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来改造自然,促进社会结构向高层次演进。
参考文献
环境考古概论范文2
【关键词】殷墟城市建设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世界文化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具有科学、审美、文化价值的自然景观与人类历史遗存。安阳殷墟在2006年7月13日正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商文化以炫目的光彩引起世人的注目。如此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宝藏,却犹如笼罩着一层迷人面纱,并不为人所深知。殷墟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使命——如何使殷商文化得到发展与保护。
一、殷墟考古大遗址公园文化资源
殷墟大遗址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遗址,是我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已有3300多年历史。殷墟文化对华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殷墟宫殿宗庙建筑、王陵是中国古代早期宫殿、陵墓建筑的代表作。殷墟为中国早期城市、文字、古代信仰提供了确切的物证。殷墟在安阳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分布中占有重要地位。
殷墟大遗址公园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殷商文化的核心、伴生和衍生资源都已得到了持续开发,但在文化资源仍有深度挖掘潜力。主要依托殷墟宗庙遗址、殷墟王陵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核心资源,紧密结合夏商周历史,加强夏商周文明的信史感,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把遗址及历史地段所构成的形态特征作为新的城市景观创造的景观资源,经过转化“借用”进新的设计中去,在城市和建筑尺度的层面上实现历史景观的渐进式发展。进一步加强甲骨文、青铜器等殷商器物的创意开发,丰富创意产品衍生资源:全面挖掘殷商的生活模式,包括饮食、服饰等,加强历史的传承感。
二、殷墟保护区范围内经济现状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这突出表现为大遗址保护与土地资源高度紧张的矛盾日益凸显,与城市建设的冲突日益凸显,与传统保护理念和模式的不协调日益凸显。敬畏历史文化遗产,时代赋予天职,殷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弘扬任重而道远。
(一)面临困境的保护区范围内经济现状
殷墟保护区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存在村庄、企业、政府、商店、学校、金融机构等不同性质的组织。殷都区涉及殷墟保护区有3个乡,16个村庄。共计6514户,21916人,土地总面积21726.37亩,耕地面积15030.95亩。
2010年保护区内人均收入3080元,保护区外附近范家庄人均收入7466元。保护区外村民人均收入是保护区内的两倍,这与其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不相符,造成原因也有很多。保护区内外经济环境有较大差距是由于在保护区中单纯强调保护遗址,而限制各种经济行为的结果。这样一种局面的形成很容易为大遗址的保护带来诸多的不利因素。
(二)制约保护区内经济发展的因素
制约保护区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对原有企业的制约。根据遗址保护规定,保护区内的土地不能发展工业。自殷墟申遗以来,保护区内的78家集体企业、市场全部被拆除,变成了一片绿化用地,保护区内许多村庄集体收入由原来的几十万变成了零。2010年小屯村的村办企业已经全部退出,严重影响了保护区的经济发展。申遗后保护区内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容乐观。申遗前保护区内外村落原经济生活状况相似,申遗后保护区内经济严重落后于保护区外经济。同地区申遗前后集体收入也有较大变化,小屯村申遗前集体收入60万元,申遗后减少到2万元。花园庄村申遗前集体收入200万元,申遗后减少到5万元。
其次,是对农业和服务业的制约在企业发展遇到瓶颈的情况下,只能发展农业和服务业。但保护区内居民达21916人,耕地面积只有15030.95亩,人均耕地仅0.68亩,很显然发展农业不是出路。而仅仅围绕现有的殷墟博物苑发展服务业,由于景点单调、游客稀少,而难以形成规模、产生效益。殷墟保护范围内的绝大部分宫殿宗庙建筑基址、王陵大墓采取了地下封存与地表植被覆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保护。殷墟遗址现有展示手段单一,可观性、参与性、娱乐性不强 ,现有的展示内容和方式未能体现其整体格局和文化特色,展示解说系统过于简单,展示路线未能充分实现殷墟遗址功能区的有机联系,现有旅游服务设施不能完全满足遗址展示需要。而依托景点开发的旅游产品,也因游客数量不足发展滞后,目前在纪念品市场比较有影响的企业,其年销售额也只有几百万。
三、殷墟考古大遗址公园建设
(一)大遗址公园概念及保护目标
考古大遗址公园的概念的主旨是将遗址保护与公园景观规划相结合,面对需要保护的遗址,我们运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最合理的科学方法,对遗址进行保护、修复以及维护,并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面对需要规划的公园,我们要结合当代的文化生活以及审美需求,体现当代的景观设计思路。安阳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古城,她的任务首先是文物保护,进而转变为文化遗产保护,最终达到文化遗产和当代城市有机融合文化遗产将成为城市的标志,而城市成为文化遗产传承的载体。
(二)殷墟考古大遗址公园建设原则及思路
文化遗产保护首先是城市历史遗产的一部分,它的保护和开发要遵从对待历史遗产的原则。文化保护必须与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与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发展水平相结合。殷墟考古大遗址公园建设主体思路是:搬迁村庄、以内带外、以外保内。
解决保护区村民生存发展问题,光靠政府临时性补贴是不行的,因为这只是临时的、治标不治本的,根本的解决方法是“搬迁村庄”。这不仅可以解决保护区村民因宅基地停止审批带来的住房困难,减少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对文物的损害,更可以为考古大遗址公园建设腾出大量建设用地。是村民生存发展、文物保护和经济城市社会发展的共同需求。
在保护区内,通过文化设施建设和大面积的绿地,建设中华文明圣地-文物保护大区域,带动周边地价升值。只有保护区内部建好了,才能带动保护区地价升值,群众才愿意搬出去。
用保护区外边城市建设的收益来确保保护区内的文物保护。保护区经济建设不能永远单一依靠国家出资,应该建立“以外保内”机制,国家一次大规模投资后,就不需要国家长期大规模的投资了,可提供长期的经济保障和文物保护保障。
结语
政府在殷墟考古大遗址公园建设中的具有制定规划方案,组织实施管理的作用。我们要以中华文明圣地为定位规划建设“殷墟大遗址公园”,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强化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承托的载体。旗帜鲜明地向所有海内外华人讲述中华文明的源头在“殷墟”,寄托所有海内外华人对先祖创造的辉煌文化的拜祭,将不负中央提出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中华民族“文化标志”的战略性任务和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
[2] 李允禾.华夏意匠.[M]香港:香港镜像出版社,1987
[3] 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 [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
环境考古概论范文3
主编洛桑・灵智多杰。青藏高原环境与发展课题已被列入国家科委重点科研项目,也是今后数年中国藏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其内容涉及高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对策、传统产业的改革和发展、优势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高原经济结构的构件、交通能源建设、科技教育发展、高原环境变迁和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沙漠化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人口与环境、高原文化、宗教与生态环境等方面,是跨地区、跨领域、多学科、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其目的是在充分尊重高原各民族人民发展要求和发展权力的前提下,从高原环境特点、环境价值及其对当地、对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特殊意义出发,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辨证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该丛书已出版的还有《青藏高原环境与发展概论》200千字、《高原人口与环境承载力》254千字、《青藏高原的交通与发展》12.8千字、《青藏高原产业布局》238千字、《青藏高原的冰川与生态环境》170千字。大32开,书号分别为ISBN7-80057-281-1、ISBN7-80057-336-2、ISBN7-80057-364-8、 ISBN7-80057-332-2、 ISBN7-80057-368-0,定价在15.00元左右。已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苍茫》
作者子文(刘伟),曾在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记者站当记者。出版有小说集、通讯报告文学集、长篇记实文学等,内容都是有关的。世人认为神秘、神奇,但高原呈现给人们的不仅是独有的风景,更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别样的价值观和奇迷的。一切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在那里却是那么自然。该书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充满活力的。作者在后记中还谈到“决定……把我在的所见所闻尽可能地整理出来。……有些地方因交通等方面的缘故,一般施行者很难到达;另外一些地方,因为人们对当地的历史和风俗缺乏了解,即便是去过,也很难了解其隐秘的一面。”作者将他在的见闻和对的解读一并展现在了书中。大32开,22千字,书号ISBN7-5313-2189-0,定价22.00元。已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哲蚌寺》(画册)(藏汉英文合本)主编余言。哲蚌寺始建于公元14世纪初,位于拉萨市西郊的根培乌孜山下,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院。寺内有四大讲经院,其最大经堂有108 根柱子,1100平方米;有4层的措钦大殿,可容纳7700 名僧人会聚念经,1850平方米,183根柱子;有上下7层的噶丹颇章。这雄伟的寺庙群落内有着无数的精美艺术品、宗教器具、唐卡、壁画、雕塑、民间用品及文献典籍,且每个讲经院都各具特色,均被该画册展现其中。书号ISBN7-80069-276-1,16开,8印张,定价120.00元。已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佛教基础知识》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编,主编杨曾文。我国是多种并存的多民族国家,各种宗教源远流长。各种宗教有着漫长的历史沿革,历史上也对国人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于宗教是个动态的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应以开放和发展的观点来观察、思考宗教现象,力求全面、历史、辩证地认识和对待之。该书的前言中提到:“从历史的眼光看,不了解中国各种宗教,便不能真正完整 准确地把握中华民族自身的历史;从现实的眼光看,不了解宗教很难正确地对待宗教、尊重宗教信徒及其社会团体。……所以学一点宗教知识,确有必要。”书号ISBN7-80123-179-1,大32开,230千字,定价18.00元。已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荒原古堡古格王国故城探察记》
作者张建林。该书是介绍世界屋脊之颠、神奇的阿里以及诞生在这块土地上的古格王朝的昔日辉煌和留给我们的谜。作者在八九十年代曾多次进藏,多次参加过对古格故城的考古调查,书中所写都是当时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作者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古格独特的自然风貌、王朝那传奇般的历史、雄伟的故城以及那个时期的遗址概况,并详细介绍了当时佛都发展的曲折过程、文化艺术及各流派的风格、民族的交往与战争、古格人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方式等等。书中配有许多图片。由于作者的职业关系,写书的角度不同,相信会令读者读来耳目一新的。书号ISBN7-5408-3036-0,大32开,135千字,定价10.80元。已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失落的古格王朝》
袁勇编著。阿里的古格故城被人们视为的谜中之谜。古格王朝曾有700年的兴盛,于300年前由盛而衰。考古学家在那里发现了恢宏的王宫、佛殿遗址;气势磅礴的扎达土林;撼人心魄的壁画和古格银眼;不知通往何处的地下通道……该书编著者曾亲历古格废墟的角角落落,听古格人后裔“讲述”当年。书中记载了这一切。书号ISBN7-5613-1966-5,大32开,181千字,定价22.80元。已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密宗经典精华》
林世田点校。密宗系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相应)而获得悉地(成就),因此称为密宗或瑜伽密教。密宗正式传入中国始自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善无畏自中印度来华弘化,后形成密宗,盛极一时,与禅、净二宗形成中国佛教文化的三大特色。该书自佛教典籍中编辑整理而成。大32开,300千字,书号ISBN7-80123-201-1,定价18.00元。已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藏汉互译教程》
作者周季文傅同和。全书分3编。第一编分为3章,分别讲述有关翻译的一般知识;介绍有关翻译标准的各种提法,并讲座翻译标准的确立和运用等;介绍梵译藏、汉译藏、藏译汉的历史。第二编《汉译藏》,分别讨论多义词、近义词成语的译法和词语的搭配等有关词语处理的问题;语法的管界问题和复句、多重复句、句群的译法等;增补、省略和语序调动等翻译技巧问题。第三编《藏译汉》,讨论了一般文体的翻译问题;语汇的增减、改变,语法、语序等有关表达问题;某些特殊词种的译法及译音等有关词汇处理的问题;就各种句子语法处理问题进行探讨;文学翻译的标准及修辞手段的译法。该书系大学藏语文专业教材,也可供藏汉翻译工作者参考。32开,306千字,书号ISBN7-105-03299-5,定价16.60元。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1 中国藏学出版社 北京9704信箱 100101
2 春风文艺出版社出 沈阳和平区北一马路108号 110001
3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和平里北街14号 100013
4 宗教文化出版社 北京交道口北三条32号 100007
5四川教育出版社 成都盐道街3号 610000
环境考古概论范文4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二十余万字的著述――《湘西民间艺术概论》,就是作者匠心独运的产物。在形形的多种《艺术概论》著述中,真让人有“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唐・杜甫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之感。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它原本是高等院校艺术类学生必修的一种基础理论课程,在我国,各个高校依自己的教学需要而采用不同的教材,故《艺术概论》的教材版本颇多,且大同小异,理论的侧重点不同而已。署名为《民间艺术概论》的,应认为是《艺术概论》的一种专门分支学科,目前除出版有赵农编著的一本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尚未见有其它正式出版物。而冠地名于前的《湘西民间艺术概论》,是对特定地域――湖南的湘西地区民间艺术本源、活动、形式、样态等进行分析、研究,以揭示该地域民间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指导当地人们按照民间艺术的特殊规律和价值等进行民间艺术的创作、鉴赏、传承和利用,提升人们对民族民间艺术的审美认识、艺术修养和欣赏批评水平,充分发挥民间艺术的各种功能。因而是一本别开生面的艺术概论著述。
一般的艺术理论都认为,艺术,是人类在漫长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形成和创造的成果,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以一定的物质为媒介,以丰富的情感来表现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的审美形态。而广义的艺术活动,就是人们运用审美的方式对客体世界进行审美认知、理解和创造的过程。它包含人类从事的一切艺术行为和发生的艺术现象,由客体世界,艺术创作和制作,艺术作品,艺术传播与艺术接受四个方面组成。由于《艺术概论》是研究艺术的基础理论,所以一般都从艺术的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建构艺术的基本理论框架和探讨艺术的普遍规律。外部的基本理论框架离不开艺术的本质论、分类论和发生发展论;内部的普遍规律脱不了艺术的创作论、作品论和鉴赏论等。由有着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各个章节组成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
《湘西民间艺术概论》共五章(湘西民间艺术源流,湘西民间艺术类型,湘西民间艺术价值与特点,湘西民间表演艺术,湘西民间造型艺术),从章、节定名和实际内容看,既有对一般《艺术概论》章节传统结构的依循,又有依本书内容、实际所需进行增删而蹊径独辟;既有对艺术本源、发展、特征、规律、价值等认识上的传统因循,又有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新颖理念的阐释。因而形成了有别于同类著述的鲜明个性。
第一,科学地辨证了民间艺术、尤其是湘西民间艺术与普遍意义上艺术的不同特性。作者在书中以“主体的复杂性”、“时间的延续性”、“浓厚的地域性”、“形式的多样性”、“保护的交叉性”等五个方面特性的论述,指出了民间艺术作品由于具有主体的群体性特征,所以对民间艺术作品进行演绎、整理,也可能形成著作权。由于时间的延续性,决定了民间艺术作品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间蕴藏的世代相传的文化元素是逐渐稳定的、经久不衰的、流传久远的。
更由于浓厚的地域性和保护的交叉性,使得特定地域的民间艺术创造蕴含着独具个性的文化情结和民族底蕴。越是民族的,就越具世界性,也就越有鲜明的个性。各个国度,各个地方、各个民族、各种团体、各个人都可以在文化交流接触中观摩到它,因喜爱而效仿它、学习它,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造。因此,光靠某地区、某国度的著作权法很难保护好它,活态传承它,依法交流它,合法开发利用它。如何克服各地著作权法(或其它保护法)的局限,建立起民间艺术创作的交叉保护体系迫在眉睫。这些科学辨证,与当前民间艺术的传播态势和民间艺术进入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是紧密相关的,因而具有与时俱进性和前瞻性。
第二,对湘西民间艺术的发生、发展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考证、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首先,作者不盲从过往的种种艺术起源说。在书中,他虽然也不可避免地例举了种种艺术起源说,但他明确地表明了自己对湘西民间艺术的起源观点。他说“艺术起源于人的生命表现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并引用罗曼・罗兰的说法,“艺术是发扬生命的,死神所在的地方就没有艺术”。他阐释说,“人之所以要和自然界发生关系,是为了从自然界得到物质资料,以维持人的生命,这就是人类社会必须从事生产劳动的根据;而人之所以要通过各种手段表现自己,则是为了从客观世界中观照自己的生命,这就是艺术和艺术科学之所以发生的根据。”“然而,作为艺术起源的主要因素的人类生命的向力,还只是一种内在的、潜在的精神冲动。这种力量必然要转化为人的外在行为,转化为实践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万古常新的历史过程。”
其次,作者从湘西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的考证出发,进一步阐述了巫傩文化对湘西民间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并从湘西考古队对沅水中游的泸溪上堡、浦市等地发现5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聚居遗址与遗存――这些被专家定位为20万年前“水文化类群”的旧石器时代文化,证实湘西是巫傩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通过距今7400多年前的高庙遗址的陶器上有“太阳与鸾鸟”结合的人面獠牙纹和人面鸟爪、口长象牙的神农氏头像纹等湘西原始宗教艺术品,证明当时湘西就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巫傩文化艺术。再从湘西傩事经书如土家族《摆手歌》、苗族《古老话》的有关内容,证明湘西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就出现了巫傩文化。傩文化的主神是傩公傩母。傩公傩母是漫天洪水后兄妹成婚,繁衍人类的始祖,是带领子孙种植水稻进行农耕的农神。这种巫风对湘西地区的民间艺术产生了深厚的影响,直接呈现便是湘西民间艺术的最早源头――傩堂戏。并藉经典文献记载和遗址遗存、遗物的相互佐证,说明原始宗教的造型与成像是湘西民间艺术的形式表达,巫术是民间艺术的外衣,民间艺术成了巫术的寄主和内涵,湘西原始民间艺术也就由此产生了。
第三,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理论,对湘西民间艺术的各种价值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民间艺术的价值理论体系,这是对艺术理论的一种有益的拓展。
环境考古概论范文5
论文摘要:高师美术作为培养美术师资的母机,其教育教学却日益脱离师范轨道,对此需及时作出正确的认识并加以调整改革。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和美术课程资源的拓展,高师美术教育的职责在不断扩大,小到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开展,大到整个素质教育的推进,它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高师美术教育作为教师教育,其“师范性”是不言而喻的,有别于培养专业美术人才的美术教育。但重新审视高师美术发展现状,发现其已日渐脱离师范轨道,非师范性彰显,向专业美术教育靠拢的趋势并没有随着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有所减弱。
一、高师美术教育的非师范误区及其弊端
1.课程设置的非师范误区
课程设置的非师范性直接导致所培养的人才素质和规格不符合社会需要,造成师范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我国现行四年制高师美术普遍前两年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后两年以名为选修实为限制一门的技能为主,甚至某些师范类美术专业在招生时就打出划分专业的招生计划,吸引了那些一部分上不了美术院校却又想当画家的生源。当前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的非师范性主要体现在:(1)重技能教育轻人文教育,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中外画论概要、古文字学与古代汉语、美术考古学基础、书画鉴定概论等理论课程仍未受到重视。(2)教育类课程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小,理论课空洞脱离实际,教育实践课流于形式,形同虚设,轻视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数量和质量上都达不到要求。
2.课程、学生评价的非师范误区
正确的课程、学生评价体系在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相反,错误的则会起到误导。仅以技能的优劣作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而轻视其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甚至忽略不记,明显具有片面性、划一性和非师范性。在这种评价标准下,一方面学生偏离了专业方向,不安心于师范专业,找不到正确的专业定位;另外也导致了高师美术教育教学没有抓住师范教育的特性,注重单纯的技能训练,偏重学术性。
二、 高师美术教育突出师范性的应对策略
高师美术偏向技能教育正是师范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学术而轻师范,不能正确处理 “学术性”和“师范性”关系的表现。随着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水平的提高,如何突出高师美术师范性,培养合格美术教师成了重要的现实问题,对此笔者作出探讨,并提出几点优化策略:
1.明确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师范教育观和学生观
不管是专业美术院校,还是高师美术都有其相对应的培养任务和社会价值,并无高低之分。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在软环境和硬件设施上和前者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一味盲目地追随专业院校,失去师范特色,会与基础教育脱钩,而重复建设,也只能培养出不符合市场需求的毕业生,造成教育资源浪费。高师美术要明确服务目标和实际的社会功利目标,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扬长避短,转变好大喜功、追求功利的思想。对于学生而言,要认清自身的价值,认识到成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同样能够有所作为,并且可大有所为,树立为美术教育事业奋斗的远大目标。
2.重构教育类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不同的学者对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构成有不同的见解,但在基本构成方面是有共识的,即一个教师需要掌握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的基本知识、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技术。而后两项的知识和技能正是我们所忽视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师范类课程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他们规定摄影、版画、油画、雕塑等技能课都是选修课,而艺术史、博物馆教育、社会调查研究、中小学教学实践与研究、批评理论、媒体课、写作课等则为必修课。尤其是“中小学教学与研究”有更多的课时安排,毕业生展出自己的中小学美术教学策划(展示)。
正如《学记》中所说: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体现师范教育的特性,扭转重学术轻师范的局面,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创新素质,加强教师“职业性”教育,使其能够尽快进入教师角色。一方面,需要增加教育类课程,改变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美术教材教法,增加美术教育学、美术心理学以及现代教学技术等课程;另一方面,要注重教育类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相结合,使理论成为实践中动态的理论,而实践成为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实践不要仅仅拘泥于中小学教育实习,在中小学实践的时间和机会是有限的,要增加实践的机会必须要扩大实践层面,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宫都可以作为实践基地,在校内也可以举行模拟课堂,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基本的教学、教研能力。在200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出台的《本科学生课外12学分实施办法》规定学生除了修完校内规定的学分外,必须在校外获取12学分,旨在鼓励督促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这对我们的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3.调整教师结构,引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习老师
高师美术教育师资多来自专业美术院校,知识结构偏重技能,而教育类知识欠缺,对前沿课程改革缺少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师美术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是个系统工程,不单是增删一些课程的问题,必然牵涉到教学改革、师资结构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这是不容回避的。所以在现有阶段和条件下,应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习老师;另一方面通过与中小学的合作,从校外聘请艺术教育第一战线的、具有丰富基础教育经验的教师定期举办讲座,现身说法,聘请他们担任专业发展导师,与校内教学法教师、教研指导教师一起,形成教师专业发展队伍,共同带领学生开展专业发展活动,并定期举行任教素质技能比赛、教学讨论等活动。
4.注重隐性课程,创设高师美术师范文化氛围
突出高师美术的师范性,有效地利用隐性课程的积极因素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针对学生对于中外美术教育以及美术教育家了解甚少的现状,可以利用学习环境中的文化装饰,宣传介绍美术教育家、优秀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事迹,让这些装饰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和道德观。
参考文献:
[1]刘捷 《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环境考古概论范文6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地域文化;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097-02
地处西北部的陇上(指今甘肃)地区,自古以来既是内外交通的重要枢纽,又是多种经济、多元文化交流共融的中心,具有显著的地方文化特色,在城市文化建设和公共艺术装饰中既影响于多元文化,也体现文化多样共融的特点。季羡林先生曾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会流的地方只有敦煌和新疆。” ①丝绸之路文化、宗教文化、黄河文化、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和交流,使甘肃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为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如附近的敦煌莫高窟、榆林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和马家窑彩陶文化;历史事件如张骞、班超出使西域,霍去病北击匈奴等人物故事成为陇原地域文化的精神财富,也成为室内外公共艺术建设的重要题材和内容。当公共艺术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形象外衣、对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名片时,地域文化中的元素符号则成为这个形象外衣的主要形象语言。它一方面彰显和弘扬了地域文化特色,使公共艺术成为地域文化的形象代表;另一方面拓展了地域文化资源的应用范围,使地域文化的展示形式和传达方式得以更新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公共艺术文化创意
陇上地区的特点是多民族杂居、多种共存,佛教、藏传佛教、道教多种教派在此共处,形成多样传统文化共融的局面。其次,文化遗址和旅游资源丰富。文化遗址和旅游景点是公共环境的一部分,具有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景观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艺术形式,因其独特的考古价值、风格特征和艺术形式颇具社会影响力,其风格特点为中外公众所熟悉和了解。《遁甲开山图注》亦云:“仇夷山,四面绝立。彭池、成起皆西士,是伏羲出生处。”仇夷一说为今甘肃陇南仇池山。另外,据《汉书》记载:“成纪属汉阳郡,汉阳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所以,天水历来被称为“羲皇故里”。伏羲传说及相关的古代朴素的哲学文化成为华夏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础。被誉为“彩陶之乡”陇上临洮、大地湾遗址孕育着享誉中外的马家窑、辛店、寺洼文化类型,彩陶文化考古和研究为本地蒙上一层传奇和神秘的色彩,丰富的纹饰和多变的器形成为历史学、美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具有非凡的价值意义。在设计创意中,这些公共艺术经常选择现代艺术的抽象语言和形式,把大众熟悉的彩陶内容、符号或信息作为设计元素运用到环境中,关注人文环境的重塑和社会意义。例如在园林建设中,现代设计经常和传统文化元素嫁接使设计变得富有创意、灵活多样而充满生命力。在兰州展园彩陶园中,将彩陶和水景结合构成现代景观富有文化内涵的创意,想象丰富,意趣隽永。
二、旅游资源开发和公共艺术设计共同发展
甘肃省因其独特的自然历史条件,景观多样且文化丰富,至今保存了多样的文化遗址,遗产资源富饶,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成为陇上地区发展的特色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必然要求公共文化建设的提升,公共服务和公共艺术设计是其建设的关键环节,文化遗址旅游区经常设计一些与古文化相联系的雕塑、壁画,布局在室内外公共场所中,使其具有资源共享的特点,成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展示形式。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艺术盛传佛教,兰州附近的兴隆山寺观则盛行道教,这些宗教兼民俗文化艺术、社会宗教、研究于一体成为多方研究的对象。这些古迹被发展成为享誉中外的文化艺术旅游胜地,其资源成为公众共享的对象。宝贵的窟寺艺术不但丰富了公共艺术设计的内容,而且拓宽了公共艺术设计的思路,增加了文化信息容量,使设计文化品位得以提升。
其次,旅游景观的信息和宗教元素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较为普遍。“马踏飞燕去、天女散花来”,无论在城市广场、公园、街道、河岸、小区的室外设计,还是车站、博物馆的室内、室外公共艺术设计中,受敦煌艺术的影响,敦煌宗教人物和色彩元素在壁画和雕塑中成为装饰的重要视觉内容。例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航天城的广场,就是以敦煌壁画飞天的形象作为广场雕塑的视觉元素,这些形象和信息为大家所熟知,以浪漫、理想、神秘、幻想的手法,将传统艺术融入现代设计并介入现代生活,将现代科技理念与古代的艺术理想结合,通过艺术形象传达现代的文化思想和艺术观念,在渲染和升华具体的空间氛围起着重要作用。
三、具体的环境条件是公共艺术的设计依据
地域环境决定了风土人情和文化的统一和专属性,它有着一个延续渐进、积累沉淀的历史过程,是用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支撑起来的地域个性和气质,是民族历史和区域历史文化的综合,也反映了特定区域民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等深层结构,体现了特定的人际关系和价值体系。出色的公共艺术设计既关注具体的人文环境,又受自然地理空间的制约,根据具体的空间特色进行公共艺术创作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要求。例如兰州市的地理特点是“两山夹一河”,据此特点提出了“山水兰州”、“绿色兰州”、“人文兰州”的建设理念,并逐渐形成了建设“百里黄河风情线”的思路。按照“促进人和自然协调与和谐”的要求,兰州市以黄河40公里为纽带,将公园活动空间、公共绿化、行道绿带和体现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的景点有序布设,点缀镶嵌在黄河两岸,建成一批文化内涵丰富、自然与人文景点结合的全国最长、面积最大的滨河园林景观。包括《黄河母亲》、《生命之源》、《丝绸古道》等一系列公共雕塑与壁画。例如《黄河母亲》采用象征、寓意的手法,充满了地域性的装饰特点,雕塑下基座上刻着源自甘肃彩陶水波纹和鱼纹的原始图案,悠远的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用古老的时空表现当代的精神和审美追求,增强了设计的乡土文化气息。而《生命之源》雕塑则运用现代造型手段和语言阐释以马家窑文化代表的文明之始人类对水的敬畏。位于兰州市西关十字街口的公共雕塑《热冬果》,塑造了淳朴的老人、天真的孩子形象。静态的雕塑与匆匆过往的行人形成新与旧的对比,作品通过一个老兰州民俗生活的印象,表达了对渐渐远去的文化缩影的思念。这些富有城市历史、区域特色的意象性符号、标志、色彩等,以巧妙的形式通过公共艺术来记载、提示、纪念或反映历史信息。对传统元素的继承、扬弃的前提是以理解为基础的,风俗文化是历经千百年的积累而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文化的价值将会随着新文化内涵的积聚而丰富多姿。“公共艺术与环境的协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协调,同时还表现为公共艺术与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公众在文化精神上的协调和一致。”②所以,艺术家和设计师要善于理解这种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将其加以消化融入具体的环境,成为公众理解和认可的地域文化语言。
四、结 语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云:“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③无论从建筑、都市规划,或者艺术角度来看,时代正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公共艺术。2004年,哈弗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得出核心结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向文化积累厚重的城市转移。” ④利用区域文化发展公共艺术不但能够弘扬地域性文化、美化环境,它还蕴涵着促进区域文化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等潜在的宏观价值和意义。梁思成认为:“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⑤这就要求设计者能够将传统与现代的观念构想有机结合并努力体察其作品在现实中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把握时代脉搏,发掘传统文化底蕴,做到“古为今用”,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黄河中上游地区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但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成为本地域发展的重要课题。公共艺术的发展正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公共艺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无论是设计的种类、形式,还是数量和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提高。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探究设计规律,将传统的文化元素转为公共艺术设计的语言,既是专业水平高度、深度的问题,又是一个需要开阔眼界和提高认识的过程。目前,甘肃省政府正筹划建设文化大省,着力发展旅游业,这无疑从政策上为公共艺术的发展孕育了新的契机。
[注释]
①季羡林:《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红旗》,1986年第3期。
②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③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