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教育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教育的意义

艺术教育的意义范文1

艺术是最接近生活的,读懂艺术就懂得了生活,艺术的秘密也是生活的秘密。在生活中情感真挚,人格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才会有王羲之、顾恺之、陶渊明、嵇康这样中国艺术史上一流的艺术家。达・芬奇是一位具有丰富情感的举世瞩目的艺术家,除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之外,在科学上也有着巨大的贡献。他的成功告诉人们,人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会逐渐养成一种用艺术的思维方式去洞察人生的行为模式,用这种艺术的眼光去观察人生,才能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真正体味生命所赋予人生的特殊含义。

一、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21世纪对人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素质教育”,在普通中学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既符合教改精神,也符合年轻人的情感特点。艺术欣赏过程中艺术作品的带领与宣泄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艺术表现过程中自由表达的作用,能让学生体验快乐、形成自信,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格。

广义上讲,艺术教育是一种启迪人的智慧、挖掘人的潜能的教育。艺术教育能引导一个人自觉地完善道德、人格,使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并能最大程度地发展创造力。狭义上讲,艺术教育主要是艺术知识、艺术技巧、艺术鉴赏与创作的教育。中国近代大教育家认为:“艺术是使一个民族素质得以提高和振兴的关键。”爱因斯坦指出:“要使学生对价值即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最基本的就是他必须具有对美和善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有效载体,所以在教育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中学艺术教育的现状

艺术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有效载体,在教育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没有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为艺术不是为了功利的目的而是为了人性的完善。由于教育体制、社会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的艺术教育比较薄弱,中学生的艺术素质不高,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尚未充分表现出来。

三、中学应高度重视艺术教育

在中学发展艺术教育事业,重要的一点是要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和文化环境,让更多的人关心和支持艺术教育。首先是要加强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一要充分认识到发展艺术教育事业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具有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唤醒和激活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二要充分认识到发展艺术教育事业是推动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教育改革一个方向性的大问题,重视和加强素质教育,就要重视艺术教育;三要充分认识到发展艺术教育事业是贯彻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方针的需要,艺术教育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发展艺术教育事业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和途径,能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情感,塑造完美和高尚的道德人格,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中学艺术教育的课程应是面向全体的,它应当是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一方面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培养人的艺术方面的素质。建议在中学可增加美学、诗歌、戏曲、影视、音乐欣赏、艺术欣赏、声乐、器乐、舞蹈、素描、绘画、书法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应以科学性、生动性、趣味性相结合为方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尽量做到边教、边学、边实践。让学生真正感受艺术的魅力、美的魅力。例如:可开设艺术素质教育系列专题讲座、名曲欣赏、音乐艺术概论、音乐基础理论与视唱练习、舞蹈艺术概论与形式表现等艺术素质选修课。一幅好的艺术作品能丰富学生的情感,能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要讲求艺术形式、艺术风格、艺术语言的时代特征及创新点,要注重艺术家的情感和作品的精神内涵。我们要给予学生最能代表人类优秀文化的艺术,使其充分认识到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

当然,在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也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加强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修养,并不断深入到社会以及学生中间进行真切的交流,在良好的互动过程中把素质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艺术教育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艺术实践;艺术教育

艺术实践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具体指的是通过运用各种艺术活动方法来强化最终的教育效果。对于高校音乐教育来说,艺术实践能够很好地将音乐知识及相关技能与实际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本文对艺术实践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展开探讨,并探索出了相应的实施对策以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的意义

(一)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艺术事业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并在这种感受中对艺术事业产生更加强烈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另外,在艺术实践活动中还能对学生开展爱国教育,通过艺术活动传达相应的爱国信念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时,在艺术实践活动过程中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体悟到更多、更深刻的人生感悟。

(二)有利于增强音乐教学的创新性

目前,在着重创新教育的背景下,对于高校音乐教育来说,艺术实践成为其重要的创新来源。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高校开展的音乐教育活动十分稀少,且效率低下。传统的教育模式限制了高校音乐教学的突破和创新,而艺术实践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不仅能够提升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形式上的创新性,还能够强化音乐教学内容上的创新性。因此,高校利用艺术实践开展音乐教育教学能够很好地提升自身的创新性。

(三)有利于学生提升音乐水平

对于学生来说,音乐教育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还要培养一定的音乐素养。然而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单一的课堂形式使得学生失去了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这就容易导致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得教学质量不断下降。而艺术实践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更具有活力和激情,在艺术实践下能够快速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从而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上升。

二、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的实施策略

(一)促进艺术实践活动的常态化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艺术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一些高校中,这类艺术实践活动并没有成为日常音乐教学中的一部分,只是象征性地开展了几次。音乐是一种艺术活动,而艺术创造是需要灵感积累的,如果音乐教学中的艺术实践活动不能达到一定的连续性,或者间隔时间过长,就会对学生产生音乐灵感的过程形成阻碍,所以高校应该将艺术实践活动作为音乐教学中的常态内容,让其持续不断地为学生服务。

(二)丰富艺术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

艺术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也是音乐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前,相关负责人就应该根据音乐教学的内容来制定艺术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除此之外,艺术实践活动在举办层次上也应进行具体规划,避免出现在初级音乐教学中开展中级层次的艺术实践活动的现象。丰富艺术实践活动内容的过程实际就是探索的过程,而探索获得的知识和经验都会成为艺术实践的具体内容。

艺术教育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社会意义;分析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家在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重点倡导发展群文事业。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要对象,通过自娱自乐的文化形式,达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目的,进而真切的体现出当地区域的实际生活状况。比如,举办形式多样化的社区活动,广场舞文化、文艺汇演等,都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当中,在提升群众整体品味和修养时,也能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全面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一、群众文化艺術教育概述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代的先祖们在劳动生活创造出来多样化的文明类型,这种形式的文化在经过岁月的沉淀成为了人们丰富的形式内容,也是我今天口中所提及的群众文化。因此,新时期背景下,党和国家都在大力提倡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每一位群众都是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人物,且艺术活动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不受地域的限制和约束,即使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在文化和经济水平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但是他们的群众文化教育丝毫不受影响[1]。所以,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应该更加倚重教育资源和力量不足的地区,以提升全民整体道德素养为目的,建设和谐稳定社会为主要思想,通过文化教育改变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社会实际价值和作用

1、群众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的关联性

社会经济和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文化的发展可以助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可以带动文化进步。目前,各式各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已经开始步入各家各户的门槛,无论是严寒或者酷暑,都抵挡不住群众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的热情。近年来,象棋爱好者、广场舞爱好者一到早晚都会开始组织文化交流活动,社区工作人员也会通过短片宣传的方式,带动周围的社区加入到浓烈的艺术活动中来。

群众文化是通过群众独立的创新,再通过自身的方式去传播给大家。“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和生活息息相关,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竞争激烈的时代环境下,艺术教育中所提及的艺术思维、审美观念、人际交往等,都是人们在社会发展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当代社会不仅需要文化修养高的人,更需要能够适应时代步伐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群众文化的进一步丰富对带动经济发展的成果还有待证实[2]。

2、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重点提出“走群众光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工作内容。其一,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关键的助力作用,也体现出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可以看出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群众文化实际上一种面向基层群众的建设工作,在发展中每位群众都会参与进来,简单来说,能够将社会的真善美传播到每一位民众的心理,有利于促进人类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改革的不断深入,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能够发挥出调节的作用,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另外,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满足民众精神文化的基础需求,能够构建出让他们身心都得到全面满足的和谐空间和阵地,心灵在享受艺术的同时,也能提升其精神境界。

3、推动社会审美教育的发展

目前,国外很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群文艺术教育的发展,他们建立了老年人生活俱乐部以及群众艺术馆等。群众文化活动的实施和教育主要教育对象是针对社会文化知识和技能偏低的民众。在实际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开展中,更加注重群众的身心发展,通过轻松愉悦的方式融入丰富的娱乐内容,培养社会群众的审美观念和综合素质,这不单单是体现在简单的文化理论学习上,更为重要的是提升社会大众的整体修养和素质。

4、促进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群众文化是社会建设中的重要载体,一旦形成就是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能够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发挥着关键的助力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群众文化已经通过网络媒介传播的方式成为了大众娱乐的形式,人们被多样化的文化项目所吸引。这时,需要群众文化去改变人们的思想相当关键,政府所提倡的群众文化基地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在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时,还能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构建出良好积极的社会发展氛围。其次,丰富群众精神和内涵的基础上,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促使人民群众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加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去,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3]。

艺术教育的意义范文4

【论文摘 要】在现代职业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目标已不仅是掌握专业技能和社会综合能力,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提高个人的文化内涵已然成为社会对职业教育学生的更高要求。那么,艺术素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又包括哪些方面呢?艺术素养的提升对职业教育有哪些重要意义,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提高,而更随之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对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尤其是对艺术的欣赏和追求变得更为突出,有一定文化内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自己的要求,而追求更高的艺术素养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理念。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了职业教育方式的改革外,还应注意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拥有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拥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内涵、社会综合能力等等,而良好的艺术素养亦是不可或缺,下面我们就将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现状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及方法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是具备艺术范畴内的内在理论知识水平和外在表现力、创造力相协调统一的一种综合水平和能力,是文化素养的一部分。艺术素养也可概括为三种能力:艺术观察力、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思维能力。

二、职业教育学生艺术素养之现状

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状况就目前情况来讲还未能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 学生审美意识不强,甚至对美与不美没有具体概念只凭个人喜好进行判断;

② 艺术基础知识和常识知之甚少,不具备基本的艺术修养;

③ 艺术兴趣不高,只接触少量通俗的艺术门类,对其他艺术形式不闻不问;

④ 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差,思维方式比较具象守旧。

那么,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 职业教育学生的生源多数来自中小城市或县乡一级的地区,这些地区都存在一个普遍特点,即群众生活水平较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相对不高,对艺术的欣赏能力较落后,艺术作品(如戏剧、电影、音乐会、画展等等)普及性低。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在大学之前较少有机会接触大量的艺术门类及作品,艺术兴趣低,艺术素养相对不高。

第二,个人艺术素养的高低与家庭氛围有很大关系,据调查,大多数艺术家都出生于艺术世家,如欧洲著名的古典音乐家贝多芬、莫扎特、约翰·施特劳斯等等,都出身于著名的音乐世家,并且从小就开始进行音乐知识及乐器演奏的训练,在年幼时就已经有很高的音乐造诣;;又例如中国古代著名的“二王”、“三苏”都说明了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可见,父母艺术素养不高的情况下,也很难为孩子营造出后的家庭艺术氛围。

第三,小城镇艺术教育和艺术特长培训机构较薄弱,乡镇一级的地区除民间艺人外甚至没有艺术门类的职业从业者,这就使得学生没有机会参加艺术培训和接受正规艺术课程的教育,导致艺术理论基础差,艺术思维无法发展,创造力也得不到激发。

三、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学生自身素质来说,艺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艺术的欣赏力和感受力,从而更好的认识艺术、认识生活、认识社会以及整个世界,帮助学生在精神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其次,从学生的发展能力来看,艺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的提升,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生动的思维模式和良好的创造力将成为通往成功的垫脚石,尤其是从事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

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人才的一个重要来源,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只掌握专业知识,个人素质修养及各个方面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如今,职业教育正方兴未艾,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也将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提高这一阶层的艺术素养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也有着推动型的意义,是我们职业教育从业人员不能轻视的问题。

四、如何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的提高对职业教育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又应该如何实施开展这项重要的工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艺术常识及艺术基本理论的了解

开设艺术门类的选修课和兴趣社团,以各种形式在学生中普及艺术理论教育,使艺术常识及各艺术门类不再“神秘”和“遥不可及”。

2、艺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

学校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接触艺术作品的机会,比如组织观看艺术影片、戏剧,参观画展、艺术展、艺术节,听音乐会演奏会等等,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艺术氛围并加以分析和总结,学会如何欣赏艺术和感受艺术。

3、校园内开展学生艺术节、学生艺术作品展等活动。

学校可经常开展艺术节、艺术展等活动,加强同学的参与性,使同学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得以发展的空间,从欣赏者向创作者的方向转变,培养学生创作艺术的主动性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4、艺术学科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艺术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

如设计类专业除对学生进行美术基础的训练、构成训练、艺术史、设计史、设计概论等课程外,还要经常性的组织学生结合艺术理论和专业技能进行创新实践,帮助同学构件完整的艺术知识体系和应用技巧,从而更好的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5、 注重实践,鼓励创新

校方可为学生提供条件鼓励学生自行组织兴趣小组,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同时开设创新奖学金等方式,对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予以奖励。

五、小结

中国的职业教育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未来的发展之路是否能够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完全取决于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决心和努力,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专业角度出发,使学生拥有过硬技能的同时也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和艺术素养,就能打造出我们职业教育的品牌,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胡知凡等编著:《教师艺术素养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1.

[2] 张海鹏:《大学生艺术素养》,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9.

[3] 王一川:《谈谈国民艺术素养及其意义》,人民政协网 ,2011-9.

[4] 汪青松:《加强大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光明日报,2009-03-25.

艺术教育的意义范文5

Key words: pre-school education;art education;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8-0280-02

1 学前教育专业加强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艺术教育是人的和谐发展的需要。美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和主要渠道,在我们课程中主要体现为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在接受艺术教育的熏陶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提高艺术的审美的经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作用,不断接受艺术熏陶的学生将会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创作个体的关系,因为在进行艺术能力的提高当中学生自觉不自觉的就会将艺术指导和创作应用到所创作的内容当中,这些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影响和要求,也成为了幼儿教育工作者具备的心理素质。能够敏锐地发现客体符合美的规律的因素,对现实美丽状态及其结构特征获得直觉敏感或理性认识。这种经验对学习、工作、生活将带来积极的影响,也是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所必备的素质。

其次,艺术教育的深刻意义还在于继承、发展、传播艺术文化,美化社会,丰富生活,提高民族的艺术情趣和艺术品味。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方面的知识,把艺术理论和艺术知识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会形成人各种能力,弹唱挑画等各种情操,也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的欲望,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艺术修养的独立的创造者,也是培养成为一个审美的人的重要的要求。国外一位教授曾经对他的学生讲过:“你们将来教美术,目的不应该是造就几个专业的艺术家,而是培养一批有美感的国民,让他们从最平凡的东西上见到美;也懂得利用身边平凡的东西创造美,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积极快乐的态度,而不是专注现实的价值;更使他们能以美的感觉,面对人生的苦难。”美育的这一深刻的社会意义也应是艺术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我们在艺术教育中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在我们的课程之中,艺术教育主要指艺术知识教育等各方面的教育。学前阶段作为人生的起步时期,鉴于儿童在各方面发展水平的能力,认知情感水平的发展还处于一个未开发的状态,因此需要让儿童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接受美的熏陶,接受美、感受美、认同美的观点,这将成为儿童最基本的艺术启蒙教育。但是这种启蒙教育比其他的内容更加的困难,需要艺术类教师理解儿童对他们进行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生活经验不断提高的过程当中,需要教师进行现实经验、知识经验、情感经验的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情感缺乏的儿童进行一种实践的训练,教师通过各种艺术形态丰富的今天,需要加强对儿童经验的嘉庆,形成自身对艺术审美教育的正确认识。教师需要具备艺术知识和艺术的教育技能,成为一个具有较高审美能力的人才。

艺术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它是从人的整体性出发考虑到的,能够使人的发展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发展相协调和一致,在艺术教育的进行之下,提高儿童各方面的素质,在音乐和舞蹈、绘画当中进行艺术的陶冶,不断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塑造比较完美的人格的形象,成为了幼儿教育组成的重要部分,美国在相关的法案当中规定,学校需要把艺术规定为核心的课程,切实保证艺术在教育过程当中的作用,而日本在课程标准当中,规定了艺术课程是全体学生享用的,不论他的家庭背景亦或是残疾与否,都有权利接受艺术教育。学生存在艺术方面的个别差异性,但是学习艺术的权利没有差异,艺术课程是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课程。

审美教育在培养儿童健康人格的过程当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开拓和丰富人们的心灵,长期以来各种教育重视理性现象比较严重,而学前教育的发展也一度成为了重视儿童理性发展的一个拥护者,虽然也一度重视对潜能的开发,有艺术类型的内容在理念,但是作为智力发展的服务却比较落后,几乎没有考虑到艺术教育本身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也忽视了儿童长远的发展。学前期儿童是人格塑造的关键的时期,需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接受艺术类课程的启蒙,才能够让儿童在良好的氛围当中进行一个比较好的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2 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特殊意义

2.1 艺术教育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美国哈佛大学自上世纪开始,投资上亿美元创立“零点项目”,邀请了诸多专家进行该项目的实施,具体从研究艺术教育开发人脑的形象思维入手,对儿童的创造力发展进行深入的探索,多年的研究已证实艺术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积极影响,艺术以它的直观形象性,正符合了儿童具体形象为主的思维特征。

儿童智慧发展的顺序是: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并且以形象思维为主,儿童在思维过程中经常进行形象的变形和重组,特别富于艺术的创作特色,他们喜欢随意乱涂,经常会说出妙语连珠的话,所以他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比较强,而且很多学生具有相当强的表现欲望,这都是需要艺术教育进行专门教育的内容,这种五花八门的形式不断的被诸多的儿童接受并且理解。儿童强烈的感悟力和流畅的思维想象力,会更加促进动作技能不断的表现。儿童也可以凭着他的速度和平衡等感觉,促进身心发展的和谐,因为他们并没有把艺术当成艺术,而是把艺术当成游戏,成为儿童发展的一种潜意识,在这种过程当中可以令儿童高兴和快乐,在这种过程当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艺术教育的不恰当反而会破坏儿童正常生长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难以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成为祖国的花朵,反而是诸多条条框框的内容限制了艺术课程的本身,让艺术课程成为了一种单纯的技能课,这也就失去了艺术的生活性。

艺术教育的意义范文6

当代艺术进入公共生活,艺术从精英艺术变为大众艺术,以及全球化时代对人的多方面素质的要求,艺术教育应时展之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适应书法艺术的大众化和当代艺术教育的转型,我们如何认识书法教育在当代艺术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已成为当务之急。

以线条和笔墨为表现手段的书法为中国所独有,书法艺术积淀着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精髓,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美国人福开森说:“中国一切的艺术,是中国书法的延长”。黄宾虹先生说:“中国画诀在书诀,不观古人所论书法不能明,不考金石文字无以知造字之源流,即不知书画之用笔。笔法练习,画之先务。”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维护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结构,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挥艺术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我们不能避开中国书法这一重要的艺术样式。

在当代,如何使传统的书法艺术在塑造人们健康的人格方面发挥独有的作用,需要我们从全球化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精英艺术向大众化发展的转型中人的审美需要的多样化,书法艺术自身育人功能和发展功能来重新认识书法教育在艺术教育中价值和意义。

全球化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从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转变为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综合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并且,全球化时代更注重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保留,而不是相反。倡导人文主义,反对科学主义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主流。如果我们从人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上来衡量一个人全面性时,我们就会发现,关于事实的科学知识和关于人的意义和价值人文知识,实证的思维方式和直观的思维方式,对物的征服和对人的关怀等相辅相成地构成了人的全面性。因此,作为人文文化的艺术,已不是教育的附加品,而是与科学文化共同构成了人的文化的全部或全面性。

为适应全球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及当代艺术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化,艺术教育发生了重要的转型。一是艺术教育从培养艺术人才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转化,更加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二是艺术教育打破了学科界限由学科独立向多学科综合转化,更加关注学生艺术经验的完整性;三是艺术教育从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到有组织或随机的游戏活动的转化,更加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四是艺术教育从单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到形成艺术经验和艺术能力人文素养的转化,更加注重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对生活的感知。

基于全球化时代对人才的特定要求和当代艺术教育的转型,我们的书法教学应体现出它自身的特色和价值。

首先,书法教学应该使学生了解中国书法所蕴涵的天人合一,贵和尚中以及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民族精神。

作为造型艺术,书法运用高度抽象化的线条,以点线的轻重、墨色的浓枯、运笔的徐疾、结字的欹正、章法的疏密,在黑白变化中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二维画面。书法是情感抒之于笔端,是创造的结晶,是人的见识和情感的物质化表达。这里的“天”是人对世界的认识和体悟,是对笔墨程式的熟知精研。“人”在这里是一个具有文化的有“情”有“志”的人。清代的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写道:“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元代的陈怿曾在《翰林要诀》中说:“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也说:“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沉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如《兰亭序》可见王右军之飘逸,《祭侄稿》可睹颜鲁公之悲愤。儒家崇尚道德人生,讲究秩序、和谐,恰如孙过庭论王羲之书“志气和平,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字体的书写形式不同带来的笔画技巧与神韵的差异,充分反映了作者不同的思想与情感。随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要达到“中庸”和“冲和”等儒家思想所追求的人伦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要求人自强不息,德配天地。《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引导人们清静无为,明哲保身。儒道互补,成为中国文化一贯的精神。中国书法艺术对阳刚和阴柔之美的追求,毫无疑问受儒道两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书法中线条的曲直、肥瘦、浓枯、燥润,结构的方圆、大小、巧拙、欹正,章法的虚实、离合、疏密,格调的雅俗,毫无疑问是儒道刚健与阴柔之美哲学思想的体现。另外,中国书法讲求“虚”与“实”。“实”的方面是有形的,它包括用笔、结构、章法等内容;“虚”的方面是无形的,是体现在实的基础之上的心理结构。二者总和为神采、气韵、意境等内容。这是道家“虚实相生”哲学思想的体现。

其次,书法教学要揭示书法艺术的生命本质。

书法艺术是对人的生命本质的艺术化认识和表达。无论是道家对宇宙生命关系的认识,还是儒家对天道人伦的认识,都把关注生命的现存状态作为核心内容。书法是通过对线条、结构、章法的个性塑造表现阴阳对立统一的生命意识的。宋姜白石说“所贵乎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备具。”所以,中国书法以人或物的生命本质来形容书法的精神状态,又用线条、笔墨来表现人的生命感知。宗白华先生说:“要想使‘字’也表现生命,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就须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一个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宋。一个有生命的躯体是由骨、肉、筋、血构成的。‘骨’是生命体最基本的间架,由于骨,一个生物体才能站立起来和行动。附在骨上的筋是一切动作的主持者,筋是我们运动感的源泉。敷在骨筋外面的肉,包裹着它们而使生命体有了形象,流贯在筋骨中的血液营养者、溢润着全部形体。”

再次,书法艺术的教学要打破学科的界限,通过多学科的融合提高学生的书法感知和兴趣。

中国书法在它形制的发展过程中,与音乐、舞蹈、绘画、文学等多种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书法教学不能单科独进。书法从形制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线条连续运动的轨迹;二是线条营构的空间及线条空白效果。它具有两个特征,一是书写具有时间性,需要一气呵成,这与音乐、舞蹈类似;二是它又具有空间特征,如同绘画,表现在二维平面上。运用线条和笔墨可以达到与具体生命存在的某种神似和形似。前者如王羲之观鹅掌拨水而得笔法,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草书之法,黄庭坚观樵夫荡桨而得笔势,而怀素也是“观夏云多奇峰”,“夜闻嘉陵江声而草法益佳”;后者如所谓点如怪石、龙爪、杏仁、梅核、蟹目、菱米等,竖如悬针、垂露、曲尺、铁柱等。前者是创造想象的功能,后者是想象再造的功能。

最后,遵循书法学习的规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学习书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遵循书写的规律,才能使学生通过书法的学习汲取营养,发展自我。坡论张旭书云:“今世称善草书者,或不能真行,此大妄也。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奔,未有未能行立而走者也。”就是说书法练习要从楷书入手,进而行书、草书,书法学习也有一个打基础的过程。当然,这个打基础的过程并不仅仅是书法知识和书法技能的掌握,还应该包括对中国文化的多方面了解和热爱。清代李瑞清就说:“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另外,学习书法还应掌握欣赏的基本要领,逐步提高欣赏能力。黄庭坚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赏析书法先要欣赏线条质量,笔有迟急、起伏、曲折之分,笔锋有正侧、藏露之别,笔画形态有方有圆,还要讲求笔力与笔势;然后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结构有欹正、疏密、违和等法理;第三是布白或章法,章法有宾主、虚实、避就、气脉连贯和行列形式等表现方法;第四是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只有通过欣赏使学生获得较为直接的审美感受,才能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在此基础上进入模仿和创作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