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编程基本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控编程基本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控编程基本知识

数控编程基本知识范文1

关键词:高技 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和方法

数控机床集传统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等高新技术于一体,是现代工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我国制造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批量生产、应用数控机床,到加入世贸组织后正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现已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设备。数控设备应用人才分两类,一类是在大中型企业,工件一般为批量件加工,数控机床的编程、调试、操作、维修岗位分工明确,编程、检修人员为“∣”型(专而深)人才,一般需要本科学历,需求量较少;调试与维修人员属“─”型(宽而浅)技能人才。二是小企业零件为数件加工居多,需要数控机床的编程、调试、加工、检测、维修的“─”型技能人才。这种“─”型技能人才,正是由技师学院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专业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所担当的。

一、五年制高技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的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专业应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具备从事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所需的理论知识、能从事数控机床装配与调整、对数控机床进行调试维修维护,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素质结构

(1)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2)具有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快适应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美好的心灵,较强的文字表达与语言沟通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2.知识结构

(1)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

(3)掌握机械、电气设备的性能、结构、调试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4)掌握数控机床装配、维修、保养的基本知识。

(5)具有工程材料及其加工的初步知识。

(6)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

(7)具有初步的设备技术经济分析及现代化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3.能力结构

(1)能读懂数控机床部件与总装图、数控机床液压与气动原理图、数控机床电气原理图、电气接线图,能绘制连接件装配图。

(2)能根据装配调试要求准备工具、工装,能拆卸、组装整台数控机床,能调平机床导轨,能完成两种以上部件的装配或一种以上数控机床的总装配。

(3)能在数控机床通电试车时,通过机床通讯口将机床参数与PLC程序传入CNC控制器中,能完成机床数控系统初始化后的资料输入,能使用系统参数、PLC参数、变频器参数等对数控机床进行调整,能通过数控机床诊断功能进行机床各种功能调试。

(4)能进行两种型号以上数控系统的操作、加工编程,能根据零件加工工艺要求准备刀具、夹具,能完成试车工件的加工,能通过零件试切来进行误差分析与调整,能对机床进行水平调整,能进行数控机床精度检测与调整。

(5)能通过数控系统诊断功能、PLC梯形图等诊断数控机床常见机械、电气、液压(气动)故障。

(6)能使用通用量具对所加工的工件进行检测,并进行误差分析和调整,能读懂三坐标测量报告、激光检测报告,并进行一般误差分析和调整。

二、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设置应根据行业企业发展的要求,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岗位群的需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与培养,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专业主干课程的确定与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如图1所示。

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文化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岗位实践课程,如图2所示。其中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岗位实践课程采用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

三、围绕课程设置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

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涉及的知识面广、技能种类多、实践性强、素质能力高。为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应贴近企业职业岗位的工作实际,把企业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将企业的工作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因此,专业课程教学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之路。

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客观上能够实现课程教学由传统的演绎、推理、分析、归纳、类比、综合等教学方法向项目教学法、仿真教学法、案例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引导文法、操作训练法、讨论式法、行动导向法、现场教学法等转换,便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项目、虚拟车间、虚拟企业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具体不同的课程教学中,应当综合考虑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学条件。

以“课题驱动、项目导向”产学合作把课程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学习锻炼,置身于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的前沿,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增强综合素质和提高职业能力,成为真正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茂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7).

数控编程基本知识范文2

【论文关键词】数控 积极性 主动性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大国,陈旧的制造设备正在被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化的数控设备所取代,因此,制造业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数控技术的普及使企业急需大批的数控编程及操作人员,然而目前数控人才奇缺,特别是具备综合基本知识、能解决数控技术工程实际问题的人员更为奇缺。这严重地制约了数控设备的使用和利用率,影响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数控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作为培养生产一线的数控人才的中职学校必须顺应这个历史潮流,利用这样一个大好的发展机遇,培养大批在生产一线从事数控加工编程、操作)Juar及设备的维修、维护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明确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高度重视职业技能鉴定,严把质量关.

(一)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学生来源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入学前文化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能力参差不齐,他们在数控机床的应用过程中,主要面临着操作、编程及维修(主要是维护)三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培养目标应是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及维护技术的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

(二)职业技能鉴定是对操作者所具备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的一个全面鉴别认证的过程,近年来,数控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求职者的敲门砖和用人单位用工的首选。不可否认,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成熟,有待完善,虽然技能鉴定的通过率很高,但在知识与能力结构方面仍然不能真正地满足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在追求职业资格证书达标率的同时,必须严把教学与实践质量关,真正做到名副其实。

二、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传统的金工实习,突出数控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我们知道,普通机床经过改造,加上数控系统和必要的电路、液压、气路等,便可成为数控机床,但其本质仍然属于机械加工范畴。因此,作为数控专业的操作人员,不仅要掌握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及其维护保养,还需掌握普通机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目前,在数控专业的实习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误区,认为随着机床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车、铣、锻、磨、刨的金工实习的教学要求可以随之降低。例如刀具(车刀、铣刀等)的刃磨在普通金工教学中是非常重要且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果数控专业的学生缺乏这种能力,绝对会发育不良。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数控机床的操作人员连刀具都不会刃磨、切削用量不会选择、制造工艺、安装和定位都不懂,他将如何操作数控机床加工出合格的产品?我认为,数控机床的实习最好安排在普通机床实习之后,实习

由于学生在普通机床上实习过,有一定的普通机床的基础,这样,教师在讲授数控机床的编程和加工特点时,可以和普通机床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点,这会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也可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目前,在国内的企业生产中以日本的法纳克(FANUc)和德国的西门子(sIE慨Ns)两种数控系统居多,学校的教学也有华中数控和广州数控等系统。不同厂家生产的数控机床在结构上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应强调这一点,并提出其共性部分的特征,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在数控系统的基本操作中,要突出对刀、取刀补及程序录入的操作。因为对刀及取刀补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零件的加工精度,而加工程序又是数控机床得以运行的关键。在数控编程的教学中强调加工程序的工艺优化和保证加工精度的方法,选择最佳的切削参数。

对刀是数控加工中的主要操作和重要技能。数控机床在加工前,要进行对刀。对刀的准确性决定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同时,对刀效率还直接影响数控加工效率。通过指导学生数控实训发现,学生普遍有这种观点:数控机床的操作并不难,难就难在对刀。让学生掌握简便、实用、有效的对刀方法,是数控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三、利用网络和仿真等软件组织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满足社会对数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来绝大多数职业学校(包括技工学校和高职高专)都先后开设了数控专业,而且规模较大。许多学校在开设数控专业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师资和教学设备捉襟见肘的现象,学生真正动手操作的机会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或影响了所培养的数控人才的技能水平,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相当一段距离。为此,我们采用网络教学和仿真软件。开始,老师先使用授课功能,讲解软件的使用,学生此时可从仿真软件上学习如何操作机床。与真正操作机床相比,很多同学围在一台机床前,许多同学不能清楚地看到每一步操作,这样学生对实习的兴趣降低,实际操作失误和操作危险性增大。在计算机上讲解,能使每位学生清楚地看到各项操作,而且学生对仿真软件比较感兴趣,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对实习的积极性。当进入软件的自由练习状态,学生可自由练习机床操作,如机床回零、安装毛坯料、选择刀具、安装刀具、对刀、输入程序、自动加工、测量工件尺寸等。如果学生操作失误,也不会出现机床损坏或人身伤害,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操作的危险性。

数控编程基本知识范文3

一、机工实训模块

1.普通车工实训模块

该模块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车工的中级技能,主要包括车床的使用与维护、工件定位与装夹、熟悉安全文明生产规章制度、阶梯轴的加工、滚花、简单成型面的加工、外三角螺纹的车削、中等复杂程度的轴类零件综合加工等。

2.钻削及测量实训模块

该模块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在钻床上进行孔加工和手工攻丝及机械攻丝的基本操作方法,主要包括钻床的操作、钻头装夹、工件安装等。根据图纸要求,选择合理的工艺过程及测量方法,完成钻孔、扩孔、绞孔及攻丝,选择合理的工艺过程以及测量方法。现代制造技术是在传统的制造技术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传统的制造技术仍然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目前,在数控专业的实习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误区,认为随着机床数字控制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车、铣、刨、磨、钻的金工实习的教学要求可以随之降低。在这种思想的误导下,数控专业的实习存在忽视传统金工的基本技能训练的情况,把传统金工中一些最基本训练课题的强度与训练时间大大压缩了。例如,车刀的刃磨在许多学校的数控专业实习教学中常常被忽视。其直接影响是数控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居然不会刃磨刀具。因此,任何忽视金工实习而过分重视数控编程与理论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在数控实训中要对此给予充分的重视。

二、模拟实训模块

该模块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控车的基本编程和基本操作,初步掌握数控加工工艺,主要包括数控车编程基础、数控基本操作过程、模拟加工等。模拟实训适应现代化的规模培训,为现代实习培训节约了大量的设备经费,学生在现有实际数控机床数量不足的条件下,在计算机上“真刀实枪”模拟演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设备经费紧张的状况,同时也提高了数控实习的效率。

三、机床实操实训模块

该模块是所有实训模块的重点,因此所占用的实训学时也相应较多。它主要包括数控车床的结构、操作界面及程序编制,要求学生能根据所给零件图熟练地进行程序编制、输入调试、零件装夹、刀具选择及装夹,直至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在数控操作模块教学中,要注重方法、讲求实效。教师在讲解某一代码的功能时,可以一边讲解,一边在机床上为学生做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直观的验证,从而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在数控操作实践中,仍要坚持与技能考证相结合,进一步把数控实训工作落到实处。

数控编程基本知识范文4

关键词:数控机床;理实一体化;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225-02

一、课程概述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是高职院校数控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编程知识及操作数控机床的能力。因高职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一般都不高,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往往会造成学生在实践的时候什么也不会,使教学陷入困难的境地。《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数控机床基本知识、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数控线切割机床的编程与操作、自动编程软件的应用等。这些内容实践性强,需要将理论上所学的各种数控机床的编程及加工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机床上去。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正确合理的编程方法和机床的操作技能。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基本理念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合理选择教材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相配套的教材。传统的教材一般都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能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理实一体化教材要摒弃传统的专业教学课程方案,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将各个知识点分解实践训练任务,有计划地开展技能训练。在训练中让学生知其然。教师将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加以解释,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材应根据高职院校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要求编写。在内容组织上,注意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以够用为度;编程与应用部分应注重实用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四、《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1.课堂讲授加仿真演示相结合。课堂上讲授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首先通过仿真软件将一台仿真机床展示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认识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方法。在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会接触数控机床的编程,数控机床的程序由各种功能指令组成,一次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指令的用法及编程规则,所以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通过数控机床仿真软件演示每一个指令的用法,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编程指令的理解,同时也熟悉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例如,数控车床的编程与操作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首先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对数控车床的基本结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有感性的认识。接下来是数控车床编程的基本指令的学习,每个指令的学习又可以通过仿真软件进行演示,让学生真正理解每个指令的用法。最后,对车削加工零件进行编程及仿真加工,为实际操作数控车床加工做好准备。传统课堂讲授模式一般是先介绍编程指令的功能、编程格式等,很难让学生学会指令的实际用法,课堂讲授的同时加入仿真演示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2.实训车间操作示范。经过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及仿真演示,学生还没有达到可以独自操作数控机床的程度,因为操作仿真软件和操作实际机床还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即使对数控机床的编程很熟悉,对仿真机床的操作也很熟练,但面对实际机床也会存在畏惧心理,这时要求授课教师进行操作示范。操作示范场所安排在实训车间,操作示范的内容包括:机床的操作流程、数控加工程序的输入、加工工件装夹、刀具的安装、工件的加工过程、加工结果的分析。操作示范完成后,学生对数控机床加工的整个过程有了基本的了解,对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下一步的实践打下了基础。操作示范要求示范教师要一边示范,一边将理论知识应用在操作示范过程中,让学生不仅学习了数控机床的操作,也理解了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

3.学生练习加教师指导。有了前期学习的基础,学生可以开始实际加工练习。加工练习场所是实训车间,教师进行现场指导。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练习数控机床操作加工的基本技能,教师在旁边观察学生的操作方法,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让学生能真正学会、学好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练习结束后,教师总结学生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堂讲授的内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例如数控车床加工练习,先给学生零件图纸,首先是对零件图纸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加工方案。然后是进行数控程序的编制,程序编好后输入数控系统,检查校验,最后安装毛坯进行加工。

五、适合理实一体化的师资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也不同于实习实训课。不同于理论课是因为在上课的同时要求学生动手,不同于实习实训课是因为在学生动手的同时随时要停下来讲授理论。所以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在学生做项目的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遇到问题,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包括动手方面的,也包括用理论知识去解释动手过程中的问题,所以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老师不但对自己的学生有多少能力了如指掌,同时对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设备要运用自如,运用自如不但要会,还要会调,更会简单的维修。针对这些要求,学校应组建一支业务能力比较高、肯钻研、要求上进的师资队伍,这样才能正常的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旨在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进行,融为一体。一方面,提高了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教师就在学生中间,就在学生身边,这种方式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班级人数较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合理的班级人数应该在20人左右。

七、结束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同时,还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因此,“理实一体化”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一定要认真分析课程性质,充分利用教学设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杜家熙.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赵华.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模块化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数控编程基本知识范文5

关键词:数控机床加工及编程;项目化教学;学习任务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246

1 《数控机床加工及编程》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传统的教学是以老师为中心,主要是以课堂授课为主,项目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数控机床加工及编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该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数控车、铣(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艺方案的确定、程序的编制、零件的仿真及零件的加工。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导向,能够提高学生的学校兴趣、学习热情及学习主动性[1]。目前,全国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对项目化教学进行了探索与研讨,但是效果不佳。我学院在吸收了各大职业院校的丰富的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摸索。根据我院学生特点及学院的教学条件,总结了一套适合我院校情的项目化课程改革。

2 《数控机床加工及编程》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2.1 《数控机床加工及编程》项目化课程标准的制定

课程标准包含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设计思路、课程内容与框架、课程实施建议、考核标准六个部分组成。

本课程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实用型”的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掌握程序编制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数控机床的操作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理论教学中穿插实践性教学并提出实践中的问题。

2.2 《数控机床加工及编程》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

(a)整体教学设计。《数控机床加工及编程》整体教学设计是以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选择典型载体[2],基于工作过程重构教学内容,如表1。本学习领域课程主要针对机械制造业中的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工艺员岗位,对学生进行数控编程与加工等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针对数控编程、数控工艺实施、数控机床操作岗位,以多个源于企业、经过教学改造的典型零件为载体,涵盖三种数控设备(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线切割机床)的编程、工艺实施、机床操作,形成多个由简单到复杂的符合教学规律的学习项目,解构了原有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重构了体现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程序编制、数控机床加工调整的工作过程性知识与技能体系的学习领域课程。并通过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考核改革等,保证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3-4]。

(b)单元教学设计。其中项目一数控车床编程及加工以6个源于企业、经过教学改造的典型零件为载体,学习数控车床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处理;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制;数控车削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数控车床的基本知识;各种常用编程指令与操作规程;数控车削编程及加工(子程序,螺纹,固定循环,复杂零件);数控车床的操作,如表2。

(c)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是每堂课的具体实施课程,包含每堂课学生所能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素养目标和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包含每个任务由任务描述、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任务评价、课后联系。

3 总结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等应用型技能人才,《数控机床加工及编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能够真正的融入到任务中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完成每个任务学习,最终加工出各种零件,在学习中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了综合知识的运用。我院通过这几年的项目化教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强迫学变成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江,蒋庆斌.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维修[J].江苏技师师范学院学报,2005(12):34-35.

[2]甄久军.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维修》课程改革与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10(08):26-28.

[3]曹昌林.《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江西化工,2015(05):171-173.

数控编程基本知识范文6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数加工艺;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108-03

现代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其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职业教育中与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现代教学方法。它的核心是学习者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来总结学习过程,改变学习者的学习状态,使学习者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的学习体系。笔者所探讨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既属于专业理论课范畴,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该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数控加工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与技术应用能力,侧重点为学生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与编程的能力。其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2)熟悉数控加工工艺方法及特点,初步具备制定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程序及解决生产中一般工艺问题的能力;(3)锻炼和培养学生创新与职业拓展所需的基础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即便是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的内容也常常是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开或者是分成理论课和实训课两段,理论课教学在传统的课室里施教,只是比过去增加了多媒体教学,实践课教学对实操技能的传授往往停留在模仿的层面上,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教师传授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普遍反映理论课堂是按教材学工艺,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理解困难;实训课堂是照葫芦画瓢学加工机械,重复且兴趣索然。缺乏对学生工艺意识的培养、灵活运用工艺知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缺乏根据图样要求完成加工工艺方案设计及寻求最佳工艺方案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职业技能掌握不够牢固、职业能力明显不足。造成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企业工作岗位要求,甚至在面对企业招聘面试中并不复杂的图纸也手足无措,不能正确制定加工方案,无法独立完成工件的加工。

这样的教学现状若运用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得到很大的改观。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习者拥有学习主动权,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的全过程。可见,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是“学以致用、以用带学”,落实到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的教学中,就是遵循应用型技术人才教育的循序渐进规律,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用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从单一到综合的一系列“加工任务”来体现。学生通过应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来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理解数控加工工艺的知识、学会工艺方案的设计,掌握程序的编制方法。由于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学生的求知欲得以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伴随着一个个“任务”完成,学生有满足感、成就感,也就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教学效果良好。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