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低保管理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低保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低保管理办法

城乡低保管理办法范文1

一、关于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的概念及特点

1.社会救助工作及其管理体制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对依靠自身努力难以满足其生存基本需求的公民给予的物质帮助和服务。社会救助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本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专项救助(含医疗、教育、司法、住房救助)、自然灾害救助(含受灾人员应急生活救助、灾后灾民生活救助和灾区倒塌民房恢复重建救助)、临时救助以及国家确定的其他救助。社会救助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为民政部,财政、教育、卫生、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管理相应的社会救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管理本行政区域的社会救助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负责社会救助的申请、调查和审核等工作;居(村)委会受委托,协助做好社会救助的申请、调查和审核工作,以及救助金发放和救助对象日常管理等工作。

2.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的概念

广义上讲,民政社会救助档案指民政部门主管的各类救助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文件材料,既包括文书档案、会计档案,也包括救助专业档案。本文从狭义上讲,民政社会救助档案专指救助专业档案。它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以及居(村)委会(社区)在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低收入家庭医疗救助、贫困孤残人员供养救助、特殊困难人员临时救助、灾后灾民生活救助及灾区倒塌民房恢复重建救助的审核、审批、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以及救助站(流浪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和救助管理机构)在对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整理归档的各种文件材料。

3.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的特点

种类多。按救助工作的性质,可分为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临时救助档案等;按救助对象的特点,可分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灾后灾民生活救助和灾区倒塌民房恢复重建救助、临时生活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

来源广。民政社会救助档案来源于县级民政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村)委会及救助站。

基础性、工具性强。民政社会救助档案是其形成单位开展各项救助工作的原始记录,这些记录包含了救助对象大量的基础信息,是各项救助工作延续的基础和工具。

文件材料在形成上有共性。除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外,其他救助档案材料都包括申请审批材料、日常管理材料。

二、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的管理体制和原则

1.管理体制

救助档案属于民政部门的专业档案,民政社会救助档案工作由民政部统一领导,业务上接受国家档案局的监督、指导。省级民政厅(局)和档案局负责本行政区域社会救助档案工作的指导,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共同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和救助站应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救助文件材料的归档和档案的管理;居(村)委会(社区)应协助做好职责范围内的救助档案工作。

2.管理原则

依法管理。救助档案属于专业档案,其管理无法可依,必须加强调研,由国家档案局和民政部共同制定各类救助档案的管理规定,规范救助档案的管理。

分类管理。农村五保供养档案、城乡医疗救助档案、临时生活救助档案、灾后灾民生活救助和灾区倒塌民房恢复重建救助在文件材料的形成上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待遇审批和待遇批准后救助金的一次性发放,形成的材料比较简单,这几类档案可以出台一个管理规定;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不实行审批制,其档案材料是救助站对求助对象进行甄别和实施救助过程的真实记录,所以这类档案应当单独搞一个管理规定;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比较复杂,它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业务主管部门应当结合《关于加强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的通知》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

分级管理、基层为主、形成单位为主。根据救助工作的有关规定,各级民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居(村)委会(社区)、救助站的救助工作职责范围不同,形成与其职能相关的救助档案也有区别。省市级民政部门负责制定救助档案管理的政策性文件和指导、监督、检查工作,县级民政都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居(村)委会(社区)、救助站负责各自救助工作职能活动中形成的救助档案实体的管理。

三、民政救助档案的保管、利用与移交

1.保管。救助档案分散形成于县、乡(镇)街道、居(村)三级机构和救助站,虽然各单位的条件不同,但应积极创造条件,使救助档案的保管达到防火、防水、防潮、防霉、防虫、防光、防尘、防盗的要求。

根据救助管理机关和救助对象以及社会利用的实际需求,救助档案应当短期保管。具体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的保管期限为5年;其他救助类档案中的审批类材料保管期限最低3年(低保审批材料的保管期限为低保户停保后不少于3年),日常管理类档案的保管期限最低5年。

城乡低保管理办法范文2

职业培训补贴实行“先垫后补”的办法。职业培训补贴实行先垫后补是指:符合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在政府确定的职业技能培训专业(工种)范围内,参加培训前由个人先行缴纳培训费用,待培训结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以下非特指均简称职业资格证书)后,给予一定标准的职业培训补贴。

符合条件的培训人员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就业意愿,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签订协议的培训机构范围内,选择参加相应专业(工种)的培训。

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的人员范围

贫困家庭子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以下均简称五类人员),以及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职职工。

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的条件

对参加职业培训或创业培训的五类人员,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参照省、市政府补贴指导目录(以下均简称指导目录)标准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对为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垫支劳动预备制培训费的培训机构,按照《关于继续组织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工作的通知》(辽人社〔2014〕108号)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其中农村学员和城市低保家庭学员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的,按规定标准给予生活费补贴。

对按有关规定组织在职职工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的企业,由财政按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按规定标准拨付给企业职业培训补贴。对参加技师培训的人员,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印制的高级技师培训合格证书的,由财政按规定标准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参加创业培训的人员,培训后经市级就业和人才服务部门组织考核并颁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印制的创业培训合格证书的,由财政按规定标准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对五类人员参加指导目录内各专业(工种)培训,通过不同工种的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一定标准的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职业培训补贴的申领

参加培训的五类人员申领补贴需递交的材料:

(一)申请者本人《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以下均简称《就业创业证》;未办理《就业创业证》的需提供加载本人就业失业登记信息电子记录的社会保障卡,下同)、职业资格证书原件,留存复印件;

(二)《职业培训(鉴定)补贴个人申领表》;

(三)《职业培训学员登记表》;

(四)申请者本人个人银行账户(社会保障卡金融账户);

(五)职业培训机构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或税务发票)。

参加创业培训申领补贴需递交的材料:

(一)申请者本人《就业创业证》、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原件,留存复印件;

(二)《职业培训(鉴定)补贴个人申领表》;

(三)《创业培训学员登记表》;

(四)申请者本人个人银行账户(社会保障卡金融账户);

(五)职业培训机构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或税务发票)原件。

申领劳动预备制培训补贴需递交的材料:

(一)学员身份证、初(高)中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未满18周岁申请者凭劳动预备制培训合格证书);

(二)《劳动预备制培训学员登记表》;

(三)劳动预备制培训补贴代为申请协议;

(四)培训机构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

(五)职业培训机构开具的往来票据(或税务发票)原件。

申领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需递交的材料:

(一)学员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二)学员劳动合同复印件;

(三)《新型学徒制培训学员登记表》;

(四)企业和培训机构签订的学徒制培养协议;

(五)企业和培训机构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

(六)培训人员花名册;

(七)培训机构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或税务发票)原件,留存复印件。

参加技师培训申领补贴需递交的材料:

(一)职业资格证书(高级技师培训合格证书);

(二)《职业培训(鉴定)补贴个人申领表》;

(三)《技师培训学员登记表》;

(四)申请者本人个人银行账户(社会保障卡金融账户);

(五)培训机构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或税务发票)。

申领职业技能鉴定补贴需递交的材料:

(一)《就业创业证》复印件;

(二)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三)《职业培训(鉴定)补贴个人申领表》;

(四)申请者本人个人银行账户(社会保障卡金融账户);

(五)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或税务发票)。

劳动预备制学员申领生活费补贴需递交的材料:

(一)农村学员需提供《居民户口簿》复印件;

(二)城市低保家庭学员需提供证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效证件;

(三)申请者本人个人银行账户(社会保障卡金融账户)。

附则

五类人员只能享受一次同专业(工种)、同等级的职业培训政府补贴。

按照“谁经办,谁保管”的原则,由经办部门留存的相关材料,作为职业培训补贴情况的原始材料,装订成册,统一编号,并责成专人负责,妥善保管,随时备查。

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要设立职业培训服务窗口,公开服务事项,履行告知承诺,提供办事指南,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

加强网上办事平台建设,强化信息管理,全省统一建立职业培训管理系统,统一网上服务入口,实现标准化服务,推广实施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网上实时查询等功能。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服务规则,明确纪律要求和行为规范,完善公共服务监督管理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在管理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培训机构等场所设立“监督举报公示”标牌,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主动接受社监督。

城乡低保管理办法范文3

__年,我局将继续结合档案部门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回头看”活动,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着力遏制“”反弹,进一步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做好服务全市改革发展和反腐倡廉建设等工作,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推动档案工作新发展。

(一)大力抓好市档案馆新馆建设工作。力争__年上半年完成项目前期工作,下半年开始动工建设。

(二)加快县(市、区)档案馆新馆建设。一是指导帮助容县、兴业县档案馆尽快完成新馆后期建设及内部装修等工作,力争早日开馆。二是指导帮助福绵区档案馆尽早启动新馆建设,协助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大力协助做好博白县兴建档案新馆的前期工作。

(一)狠抓重大项目档案工作。联合市发改委对落户我市的自治区层面的重大项目档案建设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对落户各县(市、区)的重大项目档案建设工作进行监管,强化业务指导和检查。

(二)加大民生档案工作力度。继续联合市直有关部门制定民生档案管理标准规范,开展农村五保、城乡居民低保、残疾人证、地名、婚丧、收养等档案工作试点,抓好全市各级社保机构社保业务档案的指导和达标验收。继续抓好就业、住房、医疗、食品安全、收入、养老、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提高接收比重。

(三)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围绕统筹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三大领域改革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利用,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服务。一是__年下半年,联合民政部门、农业部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对完善县、乡、村三级档案工作的基础条件进行检查,大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全面深入开展。二是围绕我市深化集体林权改革继续做好档案服务,对未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县(市、区)重点督查,做好国家档案局、林业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执行情况检查的迎检准备。计划在年中开展一次全市性的土地确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工作督查活动。

(四)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信息的标准、规范、安全管理。按照公安部和国家档案局有关部署,大力加强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建设,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做好数字化外包的监管工作,加强数字化过程中的监控防范,确保档案信息安全。下半年对已经进行档案数字化的单位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完善档案数字化工作的程序和制度。

(五)积极主动参与重大事件、重大活动,指导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重点加强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的声像档案的收集工作。

(六)加强档案信息化工作,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全面开展原生电子文件的归档、接收工作,加强各级档案信息网站建设,更新丰富网站资源,优化网页设计,进一步提升档案信息化水平。

城乡低保管理办法范文4

一、20**年工作情况

经过一年努力,全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35万人,较去年底增加9万人,人口覆盖率达87.5%。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5万人,较去年底净增5.75万人,城镇医保覆盖率超过小康目标。市直参保人口67.53万人,较去年底增加近5万人,覆盖率达92%。市区5.9万名老人和8034名救助对象通过政府资助进入医保体系,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全市征缴各项社会医疗保险基金10亿元,比去年增收1.3亿元,增幅15%,其中当年基金收入9亿元;当年实际支出8.3亿元,结余0.7亿元。基金支出在预算范围内,结余率适中,运行总体良好。市直全年医保基金收入5.21亿元,其中,当年收入4.45亿元,非当年5625万元,收入增幅12%;全年基金支出4.47亿元,比预算增长23%。征收城镇退役士兵安置保障金714万元。按时上缴管理费20万元。

(一)以优化提升为目标,医保政策体系实现新完善。修订完善《社会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和《医疗救助办法》,既是对五年多来政策体系系统地梳理完善,也是对医保制度的又一次宣传推动。从4月份开始,我局牵头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调研月”活动,分课题组织力量展开调研。先后召开20多个场次300余人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这两个办法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将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样,经过完善提升,我市多层次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就由“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两个文件构成新的框架。同时,进一步调整完善居民医保政策。作为全国较早实施该项制度的城市,今年以来,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制度的意见精神,加快政策调整完善步伐。其中,筹资标准今明年已分别提高到150元、250元,门急诊补偿比例从20%提高到40%,住院费用全年最高补偿提高到15万元,综合补偿率由原来25%提高到50%以上。市区财政对参保学生少儿均给予补助,让他们也享受到了“普惠”。各辖市均出台和实施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此外,对农民工及其子女参保缴费、享受待遇等作出意见规定,特别是明确参保农民工在外务工期间发生门急诊医疗费直接按规定报销,不降低报销比例,较好地维护了农民工权益。

(二)以推进小康目标为重点,医保人口覆盖实现新扩大。加大政策推动和行政推动力度,通过动员参保、监察推保、多形式助保等各种途径,多措并举、强力推动参保扩面。一是以医保小康指标监测分析为抓手,同步推动各地开展扩面工作;借助全市社保扩面征缴有利形势,与养老保险同步推进医保扩面。二是在去年实施“人人享有医疗保障”工程的基础上,建立反推倒逼机制,通过抽样调查和全面摸排,动员未保人员参保;强化稽查稽核,将参保登记信息与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信息比对,实现登记最大化;将人员参保缴费与就业登记、劳动合同鉴证信息对接,实现登记参保到户、缴费管理到人。三是重点抓好环卫工、出租车司机、保安等特殊群体以及建筑、餐饮行业用工人员的参保工作;对断保人员进行梳理分析,采取不同措施激活续保;同时,落实农民工医保专项扩面行动,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参保。

(三)以社区配套政策为抓手,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实现新增强。将实施和完善医保制度与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包括社区定点、优惠支付、提高医保待遇、服务减免、药品“零差率”政策、健康管理、付费制度等一系列医保配套政策,引导参保人员到社区就诊。特别是对药品“零差率”政策,4月份组织第一轮集中招标,平均中标价即降为零售价的52%;医保部门通过巡查、抽查等方式,重点对零差率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各项社区配套政策落到实处,使之受惠于民。社区配套政策运行一年以来,其政策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全年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人数估计增长51%以上,医疗费用增幅54%(不含“零差率”补贴),其中慢病病人就诊量上升2倍以上。社区机构出现了就诊量和费用同步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居民选择社区门急诊的比例超过35%,对于把常见病多发病解决在基层、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以可持续运行为导向,医保制度运行质量得到新提高。按照“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开展教育,加强防范”的思路,认真做好“社保基金审计年”各项工作。在基金管理上,完善核算管理办法,强化运行分析和监控;推行申报基数职工签字认定、参保单位先行公示等新举措,采取日常、重点、专项稽核等办法,确保基金应收尽收,稽查面超过参保单位总数的30%;以医疗行为监督和医药费用结算为切入点,完善以“就诊人头”为核心的付费办法,提高基金使用质量和效率。预计全年,参保人员医疗费用增长12%,其中个人支付增长4%,基金支出增长13.5%;二、三级医院医疗费用平均增幅8.88%,医务所室平均下降10.4%,定点药店增长3.8%,社区增长54%;医保基金用于社区药品“零差率”补贴1000万元,既较好地控制了参保人员个人支付费用增长,又使大部分参保群众享受到了医保实惠。

(五)以经办能力提升为主线,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努力打造新的服务平台。市区启动社区平台建设,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保信息系统联网,逐步将医保经办服务向社区延伸,从而使参保人员既看小病不出社区,办理医保事务也不出社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加医保病历购换服务,完善了辖管人口的医保和健康档案,为老年人、慢性病人、医疗救助对象实施健康长效服务。以“访老问医送温暖”为主题,开展向退休人员“发一封慰问信、送一张医保联系卡、发一份宣传资料、搞一次免费体检”的“四个一”活动,其中,组织社区卫生机构分两批为10万名参保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检。首批已有3万多名70岁以上老人享受免费体检,受到退休人员的极大欢迎。二是强化和改善对外服务。对医保经办事务进行一次性告知,公布举报电话和投诉渠道,接受社会监督;拓展医保网站功能,初步实现缴费工资总额网上申报,方便了参保单位和经办人员。与相关单位协调,下调定点医疗机构原协定的月通信使用费,平均降幅30%;取消医保卡挂失费用,减少群众支出20万元。三是加强经办机构自身建设。按照练好业务、干好事务、搞好服务的要求,规范基础管理和服务流程,大力强化经办能力与服务建设。特别是在服务大厅,建立AB工作制等一系列创新办法,推行阳光服务,努力做到窗口一站式、告知一口清、咨询投诉一拨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四是加强医保理论研究和宣传信息工作。继续与镇江日报联办医疗保险专版,全年出版52期;全年编印《社会医疗保险》期刊12期;对外宣传报道及理论研究文章省级以上40多条。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按照“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镇江”的总体要求,实施辖市联动:句容推行“医保普惠工程”,建立实施城镇居民医保制度,首次实现制度全覆盖,当年新增居民参保3.6万人;丹阳紧扣小康目标实现,3000多名残疾人和近万名医疗救助对象参加医保;扬中创新思想理念、方法制度和管理机制,积极扩展社会医疗保险的内涵和功能。一年来,我市先后两次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性大会上介绍交流工作经验,推进医保制度改革的做法和成效受到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央视《新闻联播》、江苏卫视、中国劳动保障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媒体均在头条或显著位置全方位宣传了我市医保制度的改革实践,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改革报来镇进行了专访;全国各地先后有94个城市1100多人来我市学习考察。医保经验进一步推向全国。

二、20**年工作总体情况

对照十七大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使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的基本任务,对照市委“把改善保障民生作为发展根本取向”的总体要求,明年我市社会医疗保障工作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需要我们立足新起点、策应新形势、实现新突破。为此,全市医保战线要全面落实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和改善保障民生的总体要求,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障”,进一步深化“人人享有”的内涵,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待遇和群众健康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矛盾,为在更高水平上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保障环境。力争至**年底,全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242万人,提前实现“十一五”末全市社会医疗保险人口覆盖90%以上的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要突出抓好四方面工作:

1、以“两个办法”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和落实。《镇江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和《镇江市社会医疗救助办法》是我市新形势下多层次医保体系的制度框架。围绕两个办法,要重点落实:一是进一步突出“全民”医保,落实好关于外国人参保、非全日制用工人员参保、持有本市暂住证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农民工等各类群体的参保规定;进一步简化险种安排,按照从业人员参加的统账结合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参加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个基本层次,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二是改进和延展个人账户功能,鼓励参保人员积累个人账户资金;同时进一步研究探索二级个人账户的功能拓展问题,尝试制度外保障;包括补充险种在内的各险种面向全体城乡居民开放后,鼓励和动员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在基本险的基础上参加补充险,提高保障待遇。三是降低医疗保险的参保“门槛”,研究失业人员个人领取的医疗费补贴充抵应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问题,继续给予农民、未就业登记人员参加统账结合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照顾政策,用好对5060人员参加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倾斜政策。四是进一步提高参保人员保障待遇:统账结合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肾透析、治疗癌症的费用,医保基金补偿比例由40%提高至50%;救助对象住院费用年个人支付超过500元以上部分,救助资金补助比例由50%提高到60%。我们将以“两个办法”的实施为契机,按照“制度边界取消、政策间联接贯通”的思路,进一步整合、完善制度体系,优化整合险种,研究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满足群众多元化的保障需要,减轻参保人员负担。

2、以提前实现医保人口覆盖“十一五”目标为动力,进一步提升全市医疗保险的人口覆盖。人人享有医疗保障既是一种制度安排,也是一个工作推进的目标。扩面工作不仅是医保制度改革完善的基础,也是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要求。在工作推动上,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激励约束办法,完善对各地医保经办工作的考核,调动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积极性,加快扩面工作进度,力争明年底提前实现全市医疗保险人口覆盖90%以上的目标。抓住《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实施和《社会保险法》即将出台的机遇,进一步强化扩面宣传,做好参保动员工作。利用劳动监察力量,发挥稽查稽核职能,抓好“应保未保”、非公组织、灵活就业人员等扩面空间,借助和调动基层力量推进扩面工作。关注农民工参保,突出重点,采取灵活政策,推进建筑、餐饮、服务等行业的民工参加医保。进一步加强居民医保工作,充分发挥街道社区作用,通过政策引导、行政推动等措施,尽可能地推进城乡居民参加医保。认真落实对重病、特困、低保人员的医疗救助政策,把他们全部纳入到医保体系中来。要坚持各类群体的“无缝覆盖”,推动实现从“广覆盖”到“全覆盖”。

城乡低保管理办法范文5

各地区县级档案馆至今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馆藏档案种类单一、没有特色等,使档案资源数量不够、利用率不足;档案服务渠道不通畅等,不利于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缺乏资金和专业人才,档案人员安全意识不够强等,确保不了档案安全和保密;档案馆建设不能满足形势发展,办公楼被其他单位占用,库房面积不达标、不够用,办公设备落后,不利于档案事业发展。研究怎样打造一个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为档案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一、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

为推进档案事业发展、档案工作稳步前进,各级政府的领导应该给予大力支持,确保专项资金投入,加大保障力度。我们从新馆选址、规划布局、建筑设计等都要考虑到功能需要,严格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档案馆建设设计规范》和《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标准》的要求,建立有科学规划、技术先进、功能齐全、富含地标性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国家综合档案馆。

行政管理部门想问题办事情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档案馆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所以新馆选址应该在公共设施比较完善、环境良好、交通便利的地区,远离有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气体的场所。新馆建设要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最好能独立建造,如果要与其他单位联合建造,应该划分好各自的管理区域。新馆建设要考虑今后三十年进馆的档案数量之和以及各种要素,所以建筑面积一定要合理布置。

要完善“五位一体”功能用房建设,即档案利用中心、电子文件备份中心、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档案服务利用做好铺垫。要合理把绿化带、停车场和人行道等安排好,进行无障碍设计。新馆的建筑要符合实际,不能盲目追求美观,要考虑经济和环保节能,不用易燃的材料。广东省档案馆的库房采用了复合保温墙体,取消了传统的回廊设计,保证库房内部的保温效果,有效防止温湿度昼夜变化过大;库房空调以及温湿度系统也用了节能技术,实现了又经济又环保的效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设太阳能供电系统可以节约电费;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可以节约水费。为提高档案的安全保障,设计好视频监控防盗系统、消防灭火系统、计算机安全系统等也是一项重要课题,档案馆现代化设备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档案工作的发展,因此,县级综合国家档案馆应当具备现代化基础设备,充分发挥各项功能。

二、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科学整合馆藏档案

很多县级档案馆存在馆藏量少、单一的现象,但是我们不能为此而盲目追求数量而忽略馆藏档案的“含金量”,收集档案资料的时候都要考虑是否有价值和利用率的高低。目前土地档案、房产档案、城建档案、人事档案、婚姻档案、科技档案等都是专业档案,具有一定的特色、价值和利用率,它们分别由各自的主管部门管理,这种分散保管的档案资源给利用者带来不便,东跑一家西跑一家,耗费精力和时间。专业档案是国家资源,如果能把专业档案移交到同级别的国家综合档案馆统一保管,那将会方便人民群众查找档案,还能解决县级档案馆馆藏量少、单一的问题,并且增加馆藏特色。希望上级领导、县级各个行业主管部门能统筹规划,密切配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共建一个资源丰富的县级综合国家档案馆。

民生档案是保障人民群众合法利益、化解社会矛盾、调解民间纠纷的重要凭证。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会同民政、社保、计生、统计、教育等部门制定民生档案的归档范围和管理办法,组织档案员业务培训,到镇政府和村委会监督指导民生档案的工作。为服务好民生,要不断整合民生档案资源。农村档案以宅基地、山林土地、农田、计生、社保、村民换届选举档案等为重点;社区档案以居民、人口、就业、特殊群体、社会救助、困难低保户等为主。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切实做好各类民生档案收集工作,把围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有关的档案接收进馆,做好民生档案的收集工作,对一些暂时不能进馆的民生档案,可通过扫描电子文件,档案信息化共享民生档案信息资源。

目前我县档案馆的馆藏主要是文书档案,贴近百姓生活的档案较少,缺少科技档案等具有特色的档案资源,因此必须要加大收集归档力度。我们应该围绕社会热点开展工作,把县区重大活动、工程项目、重要事件和人物、侨批等各类档案应收尽收,丰富馆藏资源。

三、加强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实现共享档案资料

以前档案馆服务对象是以县委县政府、事业机构为主,但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人民群众加强了档案意识,档案需要日益增长,如今我们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老百姓,因此县级档案馆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和拓展档案服务水平,提供快捷、便利、一站式服务。我们要开展档案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档案服务功能。2015年1月惠州市龙门县档案局推出了公众微信服务号“龙门档案”,这是惠州市县区档案宣传工作的创新,仅在四天内阅读量已经突破三万。在龙门档案微信互动信息,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了解档案,加大了档案事业发展的步伐。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通过学校和政府的组织,可以带一批学生到国家综合档案馆参观和学习。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档案,档案工作者的职责和社会地位,介绍档案馆基本情况,如何登陆档案馆网站进行学习互动,重点是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给学生一次社会实践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在国家综合档案馆设立档案志愿者队伍,让档案服务力量强大起来,档案志愿者队伍可以根据社会需求把服务传递过去。

加强档案信息化,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事业未来发展趋势必有档案信息化这一项目,这项系统工程包括档案信息资源的规划和组织、开发利用、人才引进和培养、数据库建设、网站建设等多方结合在一起,难度比较大,大部分县级档案馆都不能独立自主的完成,大多数采取外包服务形式。在当前县级档案馆中既掌握档案业务知识又熟悉计算机技术的全能型档案人才非常缺乏,为提升档案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必须改善档案馆人员结构,引进档案专业人才,培养一批县级档案领军人物。档案信息化、数字档案馆最终目的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能共建共享,因此各单位需要选择版本统一、安全性高、兼容性强的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完善乡镇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新农村档案建设工作,提升镇政府管理村级档案的水平,借助档案信息平台和网络推进城乡档案共建共享。

(下转第48页)

(上接第53页)

四、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确保档案安全管理

为确保档案安全保密,县级档案馆应该建立档案管理制度以及领导责任制度,把档案安全落实到位。要重视档案保管保护设施设备建设,档案馆建筑材料尽量采用无污染、防水、防火、环保的材料,档案库房应该安装监控、防水、防火、温湿度调控设备以及自动报警、灭火系统等。加强档案库房安全管理,实行专人管理,定期对库房的电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保证库房和消防通道整洁干净,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制度。

城乡低保管理办法范文6

经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粮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一年粮食工作成绩,安排部署今年的粮食工作。刚才,敬山同志就全县粮食工作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准确、实事求是,部署任务思路清晰、措施有力,符合我县粮食工作实际,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全面完成今年粮食工作各项任务,加快全县粮食事业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粮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过去的一年,全县粮食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抢抓机遇,团结一心,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县粮食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政策性粮食收储工作取得新进展,认真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及时启动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400万公斤县级原粮储备全部到位,现库存原粮1431万公斤;粮库建设迈出新步伐,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新建粮库一栋,新增库容250万公斤;清仓查库工作取得新成果,巩固清仓查库工作成果,全面掌握了全县粮食库存家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耕耘的结果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为全县粮食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县粮食工作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一年。综合分析全县粮食工作发展面临的形势,我们认为,加快发展面临着很多有利条件:一是中央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是做好今年粮食工作的最大利好。二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支农力度逐年加大,这为我县粮食工作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三是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项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县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这为我县扩大粮食流通提供了重大契机。四是全县粮食相关企业改制后,无论是在经营理念上,还是经营机制上,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为我们做好粮食工作增添了强大的后劲。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县粮食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我县粮食企业改制后,部分企业职工观念更新慢、市场意识弱、适应能力差,工作成效还不够显著,全县尚未形成运转有序的城乡粮食流通体系。二是随着全县农业结构的大调整,全县农业逐步由粮食生产为主导转变为以烟叶、茶叶、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为主导,粮食生产面积逐年减少,城乡居民的生活用粮基本上是外购内销,我县粮源短缺的现象逐步显现。三是粮食企业改革的遗留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后期改革的任务还十分繁重,维护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虽然做好全县粮食工作的挑战很多、压力很大,但机遇也更多,希望也更大。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全县粮食系统的全体干部职工要充分认清当前粮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进一步坚定做好粮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继续保持和发扬好的成绩,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切实把粮食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来。

二、统筹发展,突出重点,奋力开创新一年粮食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是全县粮食工作实现新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年,要围绕全年工作目标,突出“深化粮食改革,健全调控体系,强化市场监管,切实解决好职工的实际困难”四大重点,下大气力抓好四项工作:

(一)继续深化粮食企业改革,加快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来谋划新形势下的粮食工作,进一步深化粮食企业改革,整合企业、整合资产、整合产业,及时将粮食企业推向市场,促进全县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指导国有粮食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加强企业管理,抓好扭亏增盈,全面提升粮食企业整体实力。二是要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在购销中的主渠道的作用,引导全县粮食企业经营上水平、上台阶。三要努力构筑粮食流通体系。科学谋划全县粮油批发市场建设,以放心粮油配送中心为龙头,以集贸市场和超市等零售市场为基础,以国有粮食储备企业为先导,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四要盘活闲置的国有资产。粮食系统点多面广、资产多,企业改制后有相当一部分资产没有发挥出应有效益,要围绕全县产业发展,整合企业、整合资产、采取内引外联、嫁接重组等措施,盘活现有资产,让资产发挥出最大效益。

(二)健全和完善粮食调控体系,切实提高市场调节水平。县粮食局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央“稳粮保供给”总体要求,认真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切实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行业指导等职能职责,提高粮食流通管理水平,维护粮食流通秩序,确保粮食安全和供应稳定。一要加强县级储备粮的管理。要充分发挥县级储备原粮在调节供求平衡、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消费者利益、确保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县粮食局要根据《保康县粮食供应应急预案》和《保康县储备粮管理办法》,制定《保康县粮食应急预案实施意见》,特别是对去年年底增加的100万公斤县级储备粮计划,县粮食局要切实落实储备计划和责任,严格进行管理,确保数量真实和质量完好。二要健全和完善应急保障系统。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建立健全粮食储备、价格、质量监测体系及市场预警预报机制,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有关粮食库存、粮食供求、价格等信息,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三要抓购销、稳粮源,夯实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要健全粮油购销服务网络,鼓励引导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粮食购销经营活动,加强粮食购销协作,积极支持县粮食收储中心开展跨地区粮食收购,满足市场销售,要加强与周边县市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合作关系,稳定全县的粮源供应。四要以仓储设施建设为重点,抓好项目建设,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要巩固粮食清仓查库成果,紧紧抓住国家加大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要机遇,认真筛选确定重点建设项目,全力抓好项目申报、引进和建设工作,不断改善全县粮食仓储设施条件,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三)继续强化粮食市场监管,着力维护粮食流通秩序。粮食市场监管是做好粮食工作的重点,涉及面广,任务繁重,要下功夫抓实抓好。一要健全网络。要以城镇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完善粮油供应服务网络,着力策划粮食物流中心建设,增强我县粮油市场供应的调控能力。二要拓展服务。要按照市场需求,不断拓宽经营领域,改变单一的原粮经营模式,以县农产品加工园建设为契机,积极兴办粮油加工企业,发展熟食品生产经营,积极探索半成品粮油加工,大力提高粮油食品质量。三是加强监管。县粮食局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依法行政和监管服务水平,加强与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密切配合,要加强粮食流通监管,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障粮油市场和供求价格基本稳定。要加强粮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让人民群众吃上安全粮、放心粮,县财政局要加强县级储备粮的贷款利息、保管费用的支付和监管,确保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县农发行要及时发放贷款,支持粮食企业的收购和经营,全力推进我县粮食品种结构调整和粮食产业化发展。工商、物价、质监、卫生等部门要和粮食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各司其职,紧密合作,共同做好粮食市场监管工作。

(四)切实解决好职工实际问题,确保全县粮食系统和谐稳定。粮食系统改制后下岗职工较多,切实解决好这些下岗职工的实际困难,对维护全县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粮食局要急职工之所急,想职工之所想,下大力气切实解决好一些力所能及的职工实际问题,要按照相关政策要求,主动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沟通联系,申请公益性岗位,将失业人员纳入到全县再就业体系,使他们实现再就业。总之,要以实际行动解决好职工的困难,赢得职工的信赖,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领导,凝心聚力,进一步形成重视和支持粮食工作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