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范文1
一、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现状
现在艺术院校招生人数明显比以往多,一些学生的艺术功底较弱,考生报考艺术类专业的执着程度也没有之前的考生高,适应学习的能力也没有以往的学生强。目前,艺术类院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长,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降低了,从而使以往的艺术教育模式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其难以适应当前艺术教育专业的教学。设计实践教学对于艺术类专业教学而言非常重要,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院校并没有落实设计实践教学,同时也欠缺有效的实践平台,学生的设计实践偏向虚拟化。另外,学生对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还没有完全理解,教师往往就已经开始下一单元的教学,长此以往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二、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措施
1.优化课程体系
我国艺术类院校首先应合理科学地安排大学四年的教学课程,明确教学目标,从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环节上,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修养和专业实践能力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对于艺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应该通过论文写作课程提高其文化素质,采用目标训练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现场感受,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另外,在保持教学目标一致的基础上,教师在课程设置上可以结合课题进行一定程度的知识渗透,同时在专业方向和相近学科之间进行交叉教学,最终达到优化课程体系的目的。
2.注重课外拓展,加强合作交流
艺术类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引入其设计专家开展团队教学。学校应通过企业及时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广泛地进行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教学措施。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师除了在学校教学,还可以到一些相关企业兼职,从而实现教学和社会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使其在实践中和教师、企业进行交流,加强互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如现场调研、过程设计、课堂汇报设计成果等。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运用相应的设计语言形成完整的设计实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是艺术类专业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可以增强自己的目标意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假期中,学生可以向教师学习一些专业实践知识,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课堂时间和实际工程进度发生冲突。此外,教师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方法,以取得教学相长的效果。
3.建立创业教育模式
工作室制度侧重强调实践教学,艺术类专业院校的教师可以从教学体系和教学团队以及教学方式等相关的方面对工作室制度进行创新。教师应该调整单元式授课,将课程结构具体化,分阶段授课,让课程设置具有系统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毕业论文的选题非常重要,论文选题不能脱离实际,学生应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并接受企业的设计建议,让毕业论文设计具备可行性。
4.在多种专业背景下,构建多元化思维模式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范文2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问题及策略;生活水平
环境艺术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比较丰富,除了在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一些艺术品之外,也包括建筑、风景等内容,运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周边的事物多数与环境艺术相关,如景观园林、市政建设、花草树木等。这些都显示了人们对精神的更高追求,而在此背景下,设计问题的有了更高挑战。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当中问题的分析有重要现实意义[1]。
一、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资金相对缺乏。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当中,教育资金的缺乏会对教育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就我国当前情况来讲,在设计教育方面尚且不够成熟,同时学校给予的重视程度与其它专业相比来讲要更低[2]。同时在进行环境艺术教育中,对于理论知识比较重视,对实践有所忽视,而这一学科需要相应实践帮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
2、实践机会欠缺。我国当前设计环境艺术教育尚未发展成熟,一方面是由于资金上的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对学生安全问题的考量,将学生外出实践的机会尽量减少。而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这一专业来讲,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这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学生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外出机会也比较少。
3、设计内容和自然之间有所脱离。就环境艺术教育来讲,在审美层面获了较大程度突破,但是受传统理念影响,在教育中往往对科技材料、建筑构造以及景观造型等方面比较注重,对自然问题的考虑较少,以致于艺术设计难以和自然充分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4、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就当前情况来讲,环境设计教育发展尚处于未成熟阶段,同时在教育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模式也使课程发展受到了不良影响。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当中,应该给予市场充分关注,将市场作为教学中的重要导向,在此基础上才能使学生获得更为长远发展。但是在陈旧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难以受到较好的艺术熏陶,同时相关文化修养也比较欠缺。而为了使环境艺术设计获得有效发展,学生需要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和艺术熏陶,进而更适应社会发展实际需要。
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来讲,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其重视程度,在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会给予其较大程度支持,因此国家需要积极实施艺术教育,并且加强在资金上的支持,使其在教育中逐渐步入正轨[3]。除了在经济上给予支持之外,相关教育部门也需要在精神上给予相应支持,使其获得更好发展。通过资金上的支持,能够使其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的设备得到及时维护与管理,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能保证今后的正常运用,实现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建立课程实训室。环境艺术设计发展时间比较短,属于新兴专业,就这一设计专业来讲,对相关实践技能的掌握十分重要。但是多数院校在教学中,出于多学生安全问题的考虑,运用理论知识讲授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的运用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缺乏充分考量,专业实践水平难以获得充分提升[4]。而这一专业,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视觉冲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因此学校可以建立和课程相关的实训室,使学生在实训室中进行虚拟实践训练。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为学生构建相应实践情境,让学生深入到情境中进行系统学习,也避免了学生外出实践意外发生的可能,使其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较好培养,这对于学生环境艺术设计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有较大帮助。同时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使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在实践中,为今后与外部公司的接触、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使学生在今后社会工作中有更好适应性。
3、注重与自然之间的融合。艺术环境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相关设计的实施,为人们提供更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进而使人、自然和社会之间实现和谐发展。因此在进行艺术环境教育中,应该注重与自然之间的融合与衔接,使人和自然之间能够实现和谐相处,在促进环境优化的同时,使人们精神世界得到更好满足。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全新理念的运用,摒弃传统设计方式,凸显设计整体效益,尽量避免在设计中浪费的问题出现,进而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实现对学生在思想上的渗透,使学生在今后的艺术环境设计中,也能兼顾艺术和自然。
4、借鉴优秀教学体制。传统教学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际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新的体制的运用有较强的必要性。以包豪斯为例,对现代艺术做出了较大贡献,其教学体制旨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使其将学习到的知识学以致用,进而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因此在教育中,学校可以积极借鉴这一体制。这一体制中的重点在于强调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得到实践,在实践中感受理论知识,也就是让学生进入到设计室、建筑工地以及与此相关的领域当中,在经历完考核之后,才能获得证书。这种体制的运用,能够为学生今后工作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发展趋势
1、逐渐向自然生态发展。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来讲,在设计过程中,会越来越强调对自然的尊重,生态设计的实现是设计中的重要内涵,因此设计者在实施环境艺术设计时候,需要摒弃传统设计中将人视为中心的思想理念,认识到自然的重要地位,然后在此过程中实现资源整合,这是环境艺术在设计上的创新,能够实现由粗放向集约的有效转变,这是一种比较高效的设计理念,也和当前环境发展趋势比较符合。
2、逐渐向人文自然发展。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在对环境进行设计的同时,也在对环境进行创造,人的生产和创造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逐渐开始注重对人本思想的运用,这也是在设计中比较重要的取向,具有较高的价值性。
3、逐渐向科技智能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趋于科技智能。就当前社会来讲,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而环境艺术设计也在此背景下受到了重要影响,新的设计形式和风格不断产生。就其设计理念来讲,科技智能思想逐渐发展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其表现力和感染力有所增强,也促进了实际设计质量的提升。
4、逐渐向环保节约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中的各项任务也有所增加,人工合成材料被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中,而这种应用导致了不同疾病的产生,也使生态环境受到了污染,进而使人类的发展和生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在此情况下,环境艺术设计在具体实施中,开始逐渐注重对环保节约理念的运用。由此可见,环保节约是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范文3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教育改革 创新
导言
环境艺术设计是在室内设计基础上诞生出来的一门学科,涉及课程众多但是学生学习起来效果却不是很理想。有的学生毕业之后对其中的每门课程都不是很擅长,软件使用也显得很生疏,自然毕业之后工作状态也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学习态度的问题,但另一面我们的教育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开始试图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角度提出自己的改革方法与意见。
1、环境芝术设计理念
环境芝术设计作为研究人居环境的新型学科,所涉及的专业内容非常广大,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概念具有很多的行业模糊地带和专业争议性,对其定义也有很多理解。
环境艺术就是创造良好的人与场所关系的艺术。环境设计的范畴始终是围绕人的生活所展开的,其设计内涵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设计内容也会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拓展调整。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正是由于人类对环境肆无忌样的征服行为,以及现代设计活动所带来的各种弊端,才使得环境设计理论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建筑设计师与城市设计师逐渐认识到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本质是不同尺度、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人工环境设计,相互之间是协调统一的整体关系。美国学者理查德.多伯认为“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是比建筑范围更大,比规划的意义更综合,比工程技术更敏感的艺术。”
2、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2.1课程内容设置与人才素质的培养相脱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高校新设立的艺术专业之一,是一门新兴专业课程,整个教育系统内部对该课程的重要性仍旧缺乏深入认识,在课程设置方面过多效仿专业艺术院校,没有设立一套科学合理、符合自身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相脱节现象日益凸显。再加上,随着教育竞争的日益激烈,部分大学开始把教学改革重点转投专业建设和学校知名度的提升上,由此引发了大学把重点落实到人才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旧在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难以准确把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创新教育内涵,这对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2.2施教者主体性缺位,理论素养和认识存在差距
教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同样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需要依靠具有一定经验的专业教师,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成效。然而,就目前的一些高校教师而言,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对各类设计知识缺乏深入的认识,对社会的发展需求也缺乏客观全面的了解,更谈不上切实体验和实践了。虽然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实打实的专业实践,这使得他们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时,无可避免地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忽略了对学生的针对性教育。此外,教师也需要在课下进行教学反思,进行教学总结。在现在高校师资缺少的状况当中,教师常年忙于教学,缺少到实际环境艺术项目中去完善专业经验,缺少去知名高校和出国的进修机会,忽略对自身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的的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教学成效低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也大受影响。
3、基于创新视阈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策略
3.1改变教学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应用型专业,其自身所特有的属性和特征决定了在设立课程时要遵循科学性、特色性和灵活性的原则,突出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在此过程中,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可以采用六分“设计”四分“艺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艺术性的深层次培养,以实现对传统美学的延伸。此外,在教学活动中,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以“设计”为中心的教学原则,避免出现重“表现技法”轻“设计思路”的教学倾向。而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结合我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来看,要想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必须要增强专业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扩展性,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教师需要注意把艺术里面的设计语言运用到设计活动中去,启发、引导学生去探索,让学生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学会创作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艺术作品。用于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三维或二维等数字化软件所涉及的内容概念大多相似,教师要从整体出发,把握好艺术类软件的架构,理解当中的名词概念,做到化繁为简,举一反三,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逐步深入,层层细化,学会采用数字化手段完成学习任务。
3.2以就业为导向,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结合我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来看,要想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必须要完善教学条件,以增强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扩展性,发展学生的设计技能。而校内实训室作为学生进行仿真实践教学的场所,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它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凸显高校特色,把学生培养成受用人单位青睐、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学校应根据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态势,增设相应的设施、设备,提高校内实训室的功能,以此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结论
为适应创新教育的发展潮流,高校必须要依据社会的客观规律和学校的客观基础进行改革,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才能紧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才能进一步提高艺术设计教育质量,才能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杨韶辉.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观念创新论[J].美术教育研究,2012,07:146-147.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范文4
关键词:高职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市场需求
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本科教育、专科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高职、中职)三个层次,分别为“社会就业系统化工程”输出不同类别的人才,从而平衡社会求职与就业稳定的关系。但却在高职教育领域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出现了就业岗位单一,就业困难的局面,原因复杂,大致可分为两点,
一 专业学习泛泛化
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最早开设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因为其定位含糊,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所以初学者很难清楚掌握具体所学的专业知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般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都会开设室内空间设计、建筑装饰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家具设计等学习方向,学习内容相对泛泛,学习重点不够明确,特别是职业教育中的高职教育,由于为三年制学习,所以与本科教育相比存在一定的劣势,导致人才就业困难。
二 教育模式雷同化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房地产火热等现象的出现,以及国家放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办学条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今已发展成为热门的专业学科之一。各大院校争相开设,在校生人数庞大,就业竞争激烈。而对于市场岗位需求、教学思路的细节问题缺乏相应的思考与调整,高等教育体系别是高职教育还在延续“本科式”的教学模式,学习内容大相径庭,以至于培养出的人才出现能力单一化、雷同化现象。
高职教育在我国虽是新兴的教育体制,但在教育规划中却有着清晰而明确的培养目标,即,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并不是一专多能,泛泛而学;也不是复制本科的教育的模式,而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引导,就业为导向,使人才能够快速的上岗就业、择业,服务经济建设。要达到这一要求,高职教育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必须与其他高等教育目标区分开来,明确专业建设重心,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向去改进。
1.“基于工作岗位”的专业方向设置
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6号文件的要求“专业方向的设置紧贴市场的需求” 的精神,高职教育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习方向应做出调整,以往的专业设置是根据就业的方向而定,如、室内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家具设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等,但随着市场经济体的发展与转型,用此方式已不在科学了。原因在于行业岗位从最初的设计师、装修师傅转变到了设计团队、工程团队、(甲乙双方)项目监理,行业人数岗位职责更加的系统化。仅设计团队就有主持设计师、设计师、设计师助理、绘图员、制图员等多个岗位,社会分工更加细致。如果都以培养设计师或是设计团队为教育的目标,行业便会出现混乱不堪的局面,这是无论教育者还是学习者都不愿意看到的,但实际的教育体制中却是如此,设计团队岗位需求以出现负荷趋势,而为工程服务的其他岗位却依然人才难寻,如项目监理在项目中起到了贯彻设计意图、落实设计项目、沟通甲方的重要桥梁作用,不仅需要人才了解施工技术,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及审美修养,需要有全面的综合能力。但现实中,担任此项重要工作的岗位大部分是由懂施工技术却不会设计的人员担任,导致设计意图与实际施工脱轨,社会出现了大量“似猫非虎”的项目。因此,高职教育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方向不应横向广泛的开设,而是应该依据具体的工作岗位纵向细化区分。只有这样高职教育学生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一席之地,开拓出一片天空。
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能力要求,设置教学的课程体系,区分学习科目的重点,使专业教学内容清晰化、针对化,只有这样高职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才能达到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以本行业设计师岗位为例,在传统的教学中非常注重手绘表达能力培养,事实上,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大部分美术功底较差,要培养出较强的手绘能力需要大量时间占去较多的课时,并且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手绘效果图却不常被使用,而是被电脑效果图所替代,如何优化《手绘表现技法课程》;如何改革为手绘表达能力做铺垫的素描、色彩、风景写生等绘画基础课程;如何重新设置专业课程体制,面对这些实际存在的情况多数高职院校会选择微调或回避的态度被动的去面对问题,原因在于没有明确的方式、方法,这种结果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只有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就业岗位”,在“基于岗位工作过程”调查研究人才所需要的技术能力,最后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体系,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两点的专业建设办法,目的是为高职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找到新的方向,改变高职教育环艺人才在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窘境,同时也解决行业所需人才的真正需求,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建设思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1]12号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06]16号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装饰企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155-03
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长期以来沿用其他艺术专业设置模式,没有真正的主打科目,与其他专业内容重复性较大,与室内设计专业、装饰专业、所学内容过于相似,有些教师横跨三个专业教学,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失去了本专业特色。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学科,是艺术创造与工程技术的结合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更要求学生有大量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校企合作可以满足学生大量的实践活动及实际操作,更重要的是这种“实践”是与社会生活、生产相对应的职业实践。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技巧的关键教学环节,是用人单位检验学生专业水平的实际过程,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最大的区别,校企合作可以带给学校新的设计理念,可以为企业带来无限活力。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状
目前,国内一些高职院校,尤其是新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校,其教育理念、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都停留在理论教学与设计教学阶段,很多院校因为有了室内设计、装饰等相关专业,才开设了环境艺术专业,导致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方向不明确。有许多还在沿袭传统教育体系模式,而从事设计教学的专职教师大部分来自高等院校,很多教学内容没有经过实践,更多地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学校需要改革,教育需要改革,新的教学模式应该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两个方面。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紧密依托行业办学,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技术与设计并重,工程与艺术结合。在实践教学方面有许多新的尝试,学生培养分“4+1+1”三个阶段,形成“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合一的学习模式。前两年,充分发挥学院培养主体的作用,依托校内实训室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交叉并行完成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的任务。第三年,发挥企业培养主体优势,依托校外实习基地,积极与辽阳当地企业联合,在准就业实习过程中,结合实际岗位要求,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按照高职院校“以学生为根本,以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环境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框架,把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复合型实用设计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系部拥有实训成果展览室、模型制作实训室、精细木工实训室、湿作业实训室、模拟设计实训室和画室等实训室(如图1所示),力争为学生营造出一流的校内实践环境,为校企合作做积极的准备工作,让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校企合作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强调考查、观摩、实际动手及现场操作的意义,从校企合作单位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企业家为学生讲解实际工程中的经验,拉近实践与理论的距离,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将学生实习与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新的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目的与层次
校企合作使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产学研结合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高速发展的装饰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目标层次,学校教学课程按企业所需确定,并在设计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专业的学生实习指导委员会,指导学生校内校外的设计工作,同时与企业签订专业的实习协议逐步形成目标明确的产学结合模式。(2)互助模式,学校为企业提供培训、咨询、培养等服务,使企业中的员工得到系统的培训,以辽阳地区为例,辽阳许多艺术设计单位的员工是通过短期培训快速上岗的,对专业知识了解不深,专业性不强,急需与学校合作,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与素养,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学校可以建立由知名设计师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按岗分类的专业教学计划,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确定培养目标,达到互助的目的,企业为学校提供源源不断的学员,学校为企业培养优秀员工,这一阶段在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还属于尝试阶段。(3)应用层次,学校针对设计单位的设计任务,为学生布置设计课题,在学校由教师指导设计、完成的设计任务书,交由企业评判,优秀的设计由企业的设计师进一步指导,作为企业投标书进行投标,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适应社会需求。
校企合作推动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改革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依托辽宁建筑大省和建筑装饰强省的区域优势,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岗位能力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企业提供的设计项目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新型教学项目,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尽量创设真实的职业情境,累积社会实践经验。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规划系的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坚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逐渐成长为应用型、实用型的工程师或设计师,具备“双师”素质,改变了以往教师由学校到学校的模式。校企合作使教师在传授职业技能的同时,将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之中。校企合作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思路,根据课程教学环节的实际需要,结合设计公司的设计项目,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加项目设计,改变以往只有在毕业设计时才让学生到设计公司参加实际设计项目的做法。使学生与客户面对面,得到企业直接反馈的信息,随时掌握变化的市场行情,而不是停留在“真题假做”阶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改变了传统的课程体系,较早地实现了“4+1+1”培养模式,即4学期课程单项能力培养(如图2、表1、图3所示),1学期仿真综合能力培养,1学期全真顶岗实习能力培养,使学生有计划地、系统地参与设计实践,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面向社会实际的设计实践才能使学生提前进入角色,缩短学习与工作的距离,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得到综合性的多方面训练。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企业合作,由此提出了新的教学改革思路:(1)跟踪行业发展,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2)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教学改革。(3)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4)打造校企互通、专兼结合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5)建立开放式建筑装饰创新型实训基地。(6)提升社会专业服务能力。
通过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为建筑装饰企业培养了大批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掌握建筑装饰企业所需应用知识的具有较强工作能力,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专业人才。
校企合作实例
以我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2010届毕业生为例,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辽阳市设计院的西关中心广场设计,使学生的毕业设计做到“实题实做”,即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际项目,设计题目可以在实习顶岗单位完成,在工作中学习设计,在设计中完成工作,以实际工作成果来完成毕业设计,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及校企合作的优越性。让学生走出去,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在真实的市场背景中进行实践教学,能使所学知识在校企合作中得以检验和深化。学生在各自的校企合作单位进行深入调查、学习,融为单位的一员,亲身参与设计实践,获益匪浅。在校企合作中的“准就业”模式,成了学生顺利走上社会岗位的必经之路,缩短了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保障,实现了校企合作一体化。
实践证明,以实习基地为依托、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积极面对社会就业压力,更好地从事设计工作。校企合作是办好高职教育、提高企业活力,培养设计、施工、管理等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以实习基地为依托、实习与就业相结合以及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冯阳.环艺专业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要求初探[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90-92.
[2]臧旭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78-79.
[3]蔡炳云.强化专业核心能力深化专业教学改革——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8):26-27.
[4]陆卫倩,李美芳.高职专业实践性教学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4(11):91-92.
[5]应金萍.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作用[J].职教论坛,2005(6):39-41.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范文6
论文关键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能力;居室空间设计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日趋火热,如何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实用型设计人才、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学科良性发展,是高职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这些都必须依托实践实训来完成,实践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物化和深化,作为提高设计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它的却是容易导致设计艺术教育形式的不完善。所以,实践教学应该成为当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的现实困境阐述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及方案。
一、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现状
(一)课程内容与专业的密合度不够。目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教学中还是以写实造型为主,与设计的结合,与室内或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甚少,如专业基础中的“三大构成”将其极富创造力的课题凝固成简单的公式,将其对形式的感悟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细化分割为琐碎的几何计算与枯燥的手工制作,这都是对学生学习兴趣设计思维的灭杀。专业课也只是局限在二维的表现上,三维模型设计制作,材料,工艺等实践性教学内容涉及很少,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自然设计作品就空洞无味。
(二)实验资金极其短缺。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连年扩招,教学以大班授课为主,很少有学校愿意投入大量资金组建实训实验室,造成一室多用,没室不用、实训即放羊的现象,造成学生老师怨声载道,严重背离教学大纲。
(三)缺乏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教师。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如今的职业院校老师除了教学还要搞科研、大量的行政事务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根本没有大量的时间放在提高自身实践教学上,更无从谈起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践经验进行指导。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目前由于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践内容缺失,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弱化。因此急需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以笔者熟悉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居室空间设计》课程为例。
《居室空间设计》课程以工作室为载体校企结合、服务社会为目标,积极主动与学校周边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设计公司进行对接,模拟公司设计模式,增强了学生的操作能力。通过对实际居室进行方案设计,面对面与客户接触,了解客户和市场需求,从最初的测量——设计等一系列过程,最后由客户和业内人士进行评价。各分组设计单位以不同风格、不同户型、不同理念的作品诠释对居室空间设计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方案的设计并及时与客户沟通,已有部分设计作品的方案被客户所采纳,其方案在局部调整后就可以付诸实施,为客户提供良好的设计装修思路与想法,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明确的设计方向,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从实际案例来调查、分析、研究设计方案,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转贴于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必备的几个方面
(一)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在基本理论讲授完成后,学生从有关方案的信息收集、周边环境的分析、实际空间的考察与测量、设计计划的制定、设计方案的确定、设计方案的施工与实施、客户对设计作品的肯定,要学生参与其中,将学生从“被学习”中解放出来变主动学习。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实际问题解决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这样学生既了解整个的设计流程,又清楚每一具体环节的细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调动一切力量,要大大地扩展学生的眼界,不用让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提倡个性发挥,这给学生潜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设计方案中,学生可以大胆创造,同学之间加强交流和沟通,形成思维碰撞,可以运用造型奇特的装饰、不和谐的材料搭配的和谐空间。引导其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具备设计个性。
(三)提前社会接轨,培养学生的综合和协调能力
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面对面与客户交流沟通,制订设计方案、做出施工方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实践方案是运用分组合作的手段来完成的,大家进行分工协作,每个人负责一部分,大家互相沟通、相互配合,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协调能力。设计师用设计手法来表达,更需要语言沟通。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对方案的讲解,培养其方案表达能力。努力打造成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
(四)不能忽视对学生文化修养的教育
如果没有内涵的设计一定是过目就忘的、空洞无味的设计,特别是作为一个专业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生,更应该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教育,使自己的设计语言苍劲有力,意味深远,丰富多彩,这样的设计师才是设计市场紧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