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设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设企业人才培养体系

建设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范文1

关键词:“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专业人才培养;调整改革

作者简介:李芳(1965-),女,河南开封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乔晓辉(1973-),女,河南博爱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高级政工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22-01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以电力技术类专业为主,属于电力企业办学。学校立足电力,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以“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较强社会适应性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使命,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在电力企业工作,较大一部分学生在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工作。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三集五大”提出实施两个转变,按照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实施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构建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简称“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三集五大”是国家电网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加快转变公司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是创建“两个一流”、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途径,是国家电网公司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的重要体现。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决策部署,2012~2013年将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全面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在新的变革背景下,为更好地培养面向电力企业及行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和高端技能型电力人才,笔者就“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对电力类专业人才培养启示进行探讨。

一、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类专业概况

电力工程系是我校重点支柱学科系,开设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和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5个电力类专业。相当大一部分毕业生在大、中型发电厂、供电公司、电力设计院及电建公司等电力部门从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设计、供电设备的运行管理、检修与维护工作、电力营销与用电管理。相关的就业岗位有:发电与供电企业的电气运行岗位(变电站值班员、电气值班员、厂用电值班员、电力调度员);发电与供电企业的电气检修和维护岗位(变电检修工、变压器检修工、电机检修工、电气试验工、继电保护工);营业用电类中的电力负荷控制员、用电检查员、抄表收费核算员、装表接电工、电能表修校工、用电客户受理员、农网配电营业工等。

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优化五大业务模式,压缩管理层级,缩短业务链条,实现协同高效运作。国家电网公司“大规划”的重点是理顺公司规划管理主体,实施规划集中管理,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要求明确各级职责分工,建立覆盖公司所有电压等级和各专项、各层次的统一规划体系;“大运行”的重点是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基础上,优化整合公司电网调度和设备运行资源,实现电网调度业务与运行监控业务的融合,强化电网运行管理,使电网集约化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大检修”的重点是加强业务整合,优化配置公司检修、运行维护资源,按照专业化方向实施运维、检修一体化管理。“大营销”的重点是优化现有营销组织模式,拓展面向智能化、互动化的服务能力,加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科学配置计量、收费和服务资源,实施 95598 客户服务、计量器具检定配送、营销稽查监控等核心业务省级集约,建立 24 小时面向客户的统一供电服务体系,形成业务在线监控、服务实时响应的高效运作机制,提高营销经营业绩和客户服务水平;“大建设”的重点是优化现有电网建设的组织管理模式,建立公司总部为决策主体、网省公司为项目法人主体,网省公司以下为项目执行主体的电网建设管理体系,实施统一的建设标准、管理流程和技术规范,强化安全、质量、进度和造价控制。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使得供电公司面临一系列变革,涉及核心资源集约、核心业务调整,带来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信息系统的全方位调整,带来了组织机构设置、业务流程、专业化分工、岗位及其职责等变化,对员工的业务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大运行中,调度、变电一体化运作是关键,调度、变电一体化要求调度人员了解变电站现场的实际情况,变电运行人员要了解电网整体运行知识;大检修中,运维检修一体化管理是重要途径。运维一体化要求检修背景的工作人员不但懂得输变电设备的维护检修,还要了解各个输变电设备内在联系的整体性规律,熟悉变电站的运行方式和系统接线情况,掌握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原理、操作方法,能根据调度命令倒换运行方式将输变电设备停止运行,解除备用,采取安全措施;运行专业工作背景的工作人员具有动手解决设备故障的能力。这意味着传统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电网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培养岗位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是“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成功运行的关键环节。

三、“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对电力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为了适应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要求,我校电力类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

1.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人才评价标准及时调整电力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随着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校电力类专业人才培养也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与研究,构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岗位群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使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职业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

但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全面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改革中,还需通过对电力企业进行更深入的调研,了解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人才评价标准,及时调整我校电力类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以适应改革的要求。

2.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

改革教学内容,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1)专业实训与电力企业岗位需求相对接,培养学生的直接上岗能力。专业实训是在电力类学生学完专业课之后对学生进行的综合训练。目前我校电力类专业实训中有电网调度仿真、电气运行、电气检修、继电保护综合训练、用电营业模拟、供用电事故案例分析等,但都是分开训练,不符合现代化电网岗位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因此,应按岗位需求的技能和业务流程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开发实训方案,如开发调度—集控站仿真一体化、运维检修一体化教学方案等,并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

(2)素质教育与电力企业文化相对接,营造热爱技能的良好氛围。加强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在职业院校育人中,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对于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强化毕业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对行业的自豪感有重要意义。如可以探索加强与电力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新机制,比如举办著名电力企业成长历程展等,统一电力企业操作规程,把电力工人及电力行业一线的优秀技能人才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把电力企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中,形成浓厚的育人氛围。

(3)教师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还需大力提升。教师很大程度上决定电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高专电力类教师目前主要来自于高等院校电力类专业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经过一段时间培养能胜任两门及以上课程的理论教学工作;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也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艺设计能力,能解决生产中的一般问题,但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并不多。而且目前专业教师掌握的知识通常是和担任的教学任务相符,知识结构并不完全符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下专业岗位要求的,如电气设备课程对应的岗位变电站值班员、电气值班员、变电运行、变电检修工等,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对应的岗位人员是电力调度员和运行方式员。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校教授电气设备的老师不一定熟悉电力系统知识,教授电力系统的老师不一定熟悉电气设备知识,无法满足大运行下调度、变电一体化运作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教师还需不断学习培训,甚至“下企业、下基层、下一线”,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素质。

3.改革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完善评价办法

对学生的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评价标准应当参照企业的岗位培训标准和考核标准进行改进,完善评价办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时代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高职高专作为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场所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建设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范文2

关键词:高职;商务管理专业建设;研究内容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内容大体包括办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与专业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模式、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教科研能力、教学质量标准与监控体系、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结合办学机制、教风学风等。其中,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居于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办学条件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商务管理专业的实际对其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研究。

一、人才培养定位

人才培养定位在专业建设中是基础。高职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就是要确定其为哪个行业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从事这些工作需要什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这些人才将来就业有没有前途和前景。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一般包括商务行业发展调研、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专业面向岗位和岗位群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拟定等。商务行业是商务管理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要通过调研分析行业发展的国际国内态势以及区域发展态势从而判断商务行业有没有发展前景,进而确定商务管理专业的开办有没有产业依托,专业的发展有没有前途。商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包括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专业人才供给分析。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包括国内商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典型城市商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区域经济商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判断专业人才需求发展变化的趋势,从而决定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是否有市场,并了解市场需要该专业什么样人才。专业人才供给分析主要包括国内商务管理专业人才供给分析、省内商务管理专业人才供给分析、主要竞争对手商务管理专业人才供给分析,主要判断专业需求是否饱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差异化策略。商务管理专业面向的岗位和岗位群是由专业的市场需求和专业自身的属性决定的。商务行业有哪些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并发生什么变化,我们把这些过程和任务进行合并和归纳形成岗位、部门及岗位群,并提炼其需要的知识和职业能力。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者对所要培养人才的质量总规定,高职商务管理专业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确定其人才培养目标时要考虑“四性”,即“高等性”、“职业性”、“区域性”、“社会性”。“高等性”是高职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基准,“职业性”是高职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内涵,“区域性”是高职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地方特色,“社会性”是高职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价值取向。概括地说,在界定高职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该考虑人才培养层次的高等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和一线性等。人才规格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高职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包括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知识要求包括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力要求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素质要求包括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一方面要反映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反映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引领课程与教学改革,进而规定教育资源的配置。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是高职商务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高职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其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是其人才培养工艺和人才培养支撑体系。高职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首先要从市场需要出发;其次要确立专业面向的岗位和岗位群,进而结合高等学校的自身条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然后针对商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对象、围绕其人才目标和规格,设计其人才培养工艺;最后,根据其人才培养工艺准备和建立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只有这样,沿着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工艺――人才培养支撑体系的逻辑路径建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国外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三明治”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教学工厂”模式。国内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工学结合”模式、“订单式”模式及“套餐式”模式等。根据上述思路提出了高职商务管理专业“九位一体”、“五程运作”目标规格型人才培养模式。商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商务领域和第三产业需要,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人文素养,掌握商务管理必备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懂经营、会管理、晓策划,具备从事商务管理活动能力,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九位一体”是指一个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支优秀的专业教师队伍、一个懂行的专家组、一群校内实训基地、一批校外实训基地、一个职业资格鉴定机构、一个研究所、一个公司、一个专业协会。“五程运作”是指双基(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教学训练运作、生产实习运作、职业技术教育与训练运作、职业素养综合训练运作和顶岗实习运作。

三、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商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包括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的内容,要解决专业学生学什么、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从专业面向的岗位和岗位群出发,分析每一个岗位的工作过程、主要的工作任务,归纳整理专业面向的所有岗位的工作任务,确定其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进而转换成学习过程,对应到相应的课程,从而建立起相应专业课程体系。要弄清每一门课程所对应的工作任务,并提炼出课程体系中前后课程的逻辑关系,使课程体系的构建科学化。商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建设要围绕为什么要开这门课程,这门课程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门课程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和学的效果如何评价的思路来进行建设。要从课程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探寻开设这门课程的原因,要分析该课程前置课程和后置课程的逻辑关系,从而定位该课程的地位和性质。确定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首先要进行课程定位;其次,要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第三,要序化课程内容与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最后,要对教材进行选择和取舍。选择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首先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其次,要对师资力量进行分析;第三,要整合实践教学条件;第四,要设计教学方法;最后,要提出教学改革的措施。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要由学生、同行、企业师傅、督导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评,要科学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要制定课程考核标准对学生学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教材建设要分析每一门课程的逻辑思路,要参考当今最新的课程教研成果,要从工作过程出发序化课程内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参照企业实际,要接地气,要简明扼要,逻辑清晰。商务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要结合课程设计使用案例分析、专题研讨、角色扮演、情境剧、模拟公司系列实训、课堂宣讲、岗位见习、自我评估、管理游戏、校园体验、项目式教学与策划案撰写、网络冲浪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要创新课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活跃课程,从而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和提升专业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商务管理专业建设的关键。能否建立一支规模适宜、老中青结合、专兼结合、学历层次高、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是高职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高职商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包括教师队伍结构建设和教师个人素质提高。教师队伍结构包括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教师的年龄要有一个合理的梯度,老中青教师的比例大致呈一个金字塔结构。学缘结构,教师的来源要广泛,不同学校、不同地域来源的教师可以优势互补,有利于学生培养的多地域优势性。学历结构,学士、硕士、博士结构要合理,并不断提升教师的学历水平,硕士、博士要接地气,最好聘请工作几年后考取的博士、硕士。职称结构,要建设一个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组成的具有梯度的专业教师队伍,尤其学科带头人要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学术造诣。教师队伍结构建设最重要的是“双师”结构建设。一方面派专职教师下厂锻炼,丰富教师的企业经历,另一方面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成为商务管理专业的兼职教师,真正使教师队伍做到“双师”结构优、实践能力强。教师个人素质提升主要为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为人师表、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等;先进的教育理念,跟随时代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更新自身对教育的认识;扎实的专业素养,对所教的专业领域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知识储备、能力水平等,并具有“双师”素质。

五、实习实训体系建设

实习实训体系建设是商务管理专业建设的保障。高职商务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训操作的场所。高职商务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而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有一个与实际岗位相似甚至真实的实践场所,因此实习实训体系建设是商务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持条件和保障。实习实训体系建设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训项目设计。校内实训基地应该具备教学、培训、科技开发和生产四位一体的功能。承担学生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与资格认证、技术开发与推广、生产与社会服务等任务。校内实训基地最好是学校与企业共建,尽可能与生产实际相一致,遵循“生产性”的原则,满足课程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商务管理专业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紧紧依托行业,遵循“校企合作”的原则,要做到学校和企业“双赢”,最好是“厂中校”。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得到劳动力的支持、学校的技术支持和政府的税收优惠,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认知实训、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锻炼,教师在校外实训基地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并进行科学研究。实训项目的设计,要考虑专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和校内外实训条件的实际,要进行单项能力实训设计和模块能力实训设计、综合能力实训设计。

六、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的完善

高职商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搞好该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尤其要重视过程监控。高职院校要建立和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首先,建立教学过程考核保障体系。形成学生期中教学信息反馈、期末学生评教评学、督导评价、同行评价、企业人员评价的教学过程评价考核体系。其次,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保障体系。科学设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主要指标有: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指标、“双证书”的获取率与质量指标、企业满意度指标等。要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落实毕业实践环节(包括顶岗实习)。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制度。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形成多元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绍敏,周一平.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内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5).

[2] 陈建新.高职专业建设的“五个一”标准[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3] 苗耀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

建设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范文3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业化人才培养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以“两化融合”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为此,全社会各行各业急需大量的信息化人才。开展基于“两化融合”下企业管理信息化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对满足企业信息化发展迫切需要,积极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管理信息人才不仅要掌握系统思想,了解业务流程,而且更需要具备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施与评价以及信息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以便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IT产业、信息网站、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胜任信息资源管理以及信息系统研发、运行管理和实施效益测评等方面的工作。但是,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无法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还相对落后。

(1)人才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培养的人才结构不合理。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着重学术而轻应用现象,高级和顶级管理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和学习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社会对人才需求不仅是单一的学术型人才,而是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2)人才培养体系不完整,培训机构重表面,轻本质;重近况,轻发展。虽然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实用型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高校信息技术、信息素质的培养侧重于理论,软件公司与应用企业对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培养侧重于操作。

(3)人才培养质量低,适应“两化融合”的人才少。目前大专院校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上还存在着学生信息化知识综合与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差、研发能力不足、创新创业能力低、培养方案相对落后、培养过程及途径与实务实践脱节、教学内容和方式手段与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

2 基于“两化融合”的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

“两化融合”是时展的必然,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决策。

(1)培养方案构思。基于“两化融合”下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方案的构建是以一个中心、两个抓手、三足鼎立、四个层次和五个能力的多视角立体形的“鼎”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两个抓手,以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为三个立足点,以应用操作型初级人才、信息系统研发型中级人才、信息化创业型高级和理论与方法创新开拓型顶级人才为培养人才的四个层次,打造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系统研发能力、在两化融合中发现问题能力、国际沟通与交流语言能力和面向现代社会变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加强学生的信息修养和素质。

(2)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训体系。校企合作联合把“软件工厂”搬进校园,培养“管理软件开发工程师”、“咨询顾问”、“实施顾问”等多种复合型高级人才。通过实验、实训、实习平台建设(如图1所示),不仅可以全面认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培养企业信息化软件开发与信息管理的实际业务处理能力,而且可以积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提升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力。

(3)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两化融合”以装备制造企业信息化为典范,实现生产过程装备和生产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管理集中优化控制。因此,在“两化融合”下的企业信息化人才是分层次多学科组合的一个团队,在推进方案实施过程中,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核心,兼顾经济管理类专业为辅助应用,开展企业信息人才培养,如图1所示。将计算机基础、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系统、ERP原理与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串联成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主线,透析课程体系中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机理,寻找出课程体系内部、课程体系之间对专业知识培养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形式,进行影响的测度和可控性研究。

(4)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方式。以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把高校的教育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的研究向前延伸到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适时地增加信息化基础知识;向后延伸到社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以校办“软件工厂”为基础,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模拟仿真实验。以企业认知、管理信息化实训和软件开发实训为主线,引导、辅导和促使学生向企业管理信息化创新创业型发展。

3 “鼎”型人才培养方案执行及效果

执行“鼎”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两化融合”为前提,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为导向,以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为重点,系统地整合教育资源和教学改革实践成果,由点、线、面形成多维度立体型全方位推进,不断打造企业管理信息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图1企业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环境示意图

(1)企业认知培养。企业认知可以通过“企业组织沙盘、企业经营沙盘、营销管理沙盘……”等沙盘模型为依托,让学生感性认知企业运作的基本规律,了解企业的组织设置、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让学生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感知如何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得为成果工作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企业经营团队成员之间的技能互补、分工协作与有效沟通;让学生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基本需求,从而增加对企业调研、用户需求调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2)企业管理信息化实训。以“ERP系统软件”为依托,使学生全面体验“ERP管理系统”的功能,掌握其功能特点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使用ERP的技能;然后训练学生深入理解ERP各个功能模块的业务流程以及各项业务之间的关系;最后在使学生具有利用ERP软件系统管理企业业务活动的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潜在的二次开发需求,有重点地培养学生对ERP系统的逻辑分析思想,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实训。在对企业管理活动认知和ERP系统运作操作实训的基础上,以ERP系统的某些模块的业务流程为案例,按校内软件工厂的方式,全面训练信息系统研发。掌握表单设计开发、报表设计开发、工作流系统开发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备ERP二次开发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和维护能力,通过信息系统软件的实用化和商品化培训,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提高学生创业的可能性。

(4)信息化人才培养效果。我们以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为主线,持续开展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首先以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题构建动态、完整的课程体系。数据库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江苏省精品课程。其次教材建设与培养模式相结合,根据培养方案的需求,重新组建教材,编著完成了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核心课程的教材7部。其中获江苏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给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保障。然后整合不同层次、不类别的学生资源,为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发挥团队协作协同作战的优良传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组成课题小组,参与科研训练。信息管理06届学生徐占东同学主持的大学生创业比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和国家级金奖。

经过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经济管理类等专业近二十年培养实践,以及对企业管理信息中心CIO职位调查,软件开发公司、信息技术咨询公司、信息化工程建设监理等用人单位的调查反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 结论

企业管理信息化工程涉及众多科学技术,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培养质量伴随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必须与时俱进。两化融合给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知识结构、目标定位和教材体系的提出了全新的观点、方式与方法。我们还需要通过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化应用人才培养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方案同,探索新的途径,构建完整的信息化建设队伍人才培养体系,为制定经济管理类专业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提供一定指导性、启发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江苏大学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JGSZ200701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2007-2009

参考文献

[1]刘秋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72-74.

[2]陈维军,李杰.企业信息化调查及其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影响.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34-36.

[3]周镭,高等院校企业信息化应用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92-94.

[4]刘秋生等.经济管理类学生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3(6):71-74.

建设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范文4

关键词: 全过程 多维度 IT 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IT技术及其应用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中。在地处珠三角地区的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东莞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对IT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然而,由于高职教育与生产实践脱节,IT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岗位的需要,从而形成IT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因此,反思我们的高职教育,把握IT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探索新的IT人才培养模式是很现实的问题.

二、高职IT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专业定位趋同化。

近年来计算机专业在全国高校遍地开花,但IT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基本相同,培养目标差不多,缺乏办学个性和特色。

(二)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

我国IT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多年来并无大的变化,过分强调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不落实,IT技术日新月异,但教材更新缓慢,企业接收的毕业生要接受1年以上的再教育才能基本胜任工作.

(三)“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影响依然存在。

理论脱离实际,学用脱节,职业岗位能力差,动手能力差,学不能用,学不会用.

(四)IT毕业生结构不合理。

高端人才和低端人才少,高职毕业生数量大,IT人才结构呈“橄榄型”,不能适应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

三、“全过程多维度”IT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一)“全过程多维度”IT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作为我院首批开办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在“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引领下,依托电子信息职教联盟,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扎实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构建了“全过程多维度”IT人才培养模式。

“全过程多维度”IT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坚持“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四方由合作到融合,以互惠共赢为基础,从计算机应用技术岗位需求出发,共同制定岗位职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负责学生就业,最后通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对岗位职业标准进行修正,构成螺旋式上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指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基于企业的真实工作过程;“多维度”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实施专业教学、共同开展教学评价、共同负责学生就业、共同开展项目研发。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环节,通过学生就业率、学生起薪工资、用人企业满意度、学生满意度等四个指标构建质量评价体系。

(二)“全过程多维度”IT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实施――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1.构建以“岗位核心与基础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依据“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的指导思想,以“岗位核心与基础能力”为导向,结合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阶方式设计课程体系结构。该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移动应用开发、Web前端开发而设计,通过邀请企业专家“全过程”共同探讨合作,对专业主要就业岗位进行工作分析,明确典型的工作任务,构建“岗位核心与基础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我系通过构建“课堂与项目一体、平台与课程包递进”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项目化、课程资源动态化,充分适应IT技术的发展要求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将企业真实项目纳入课堂教学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一般在第一、二学期主要学习专业群平台课程;第三、四学期,学生可从“Web前端开发课程包”和“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包”两个课程包中选择一个课程包进行学习;第五学期学生可从“UI设计包”和“软件测试包”两个课程包中选择一个课程包进行学习;第六学期学生进行毕业顶岗实习。整个课程体系都是基于企业真实工作过程设置的,学生从第一学期的专业认知课到第五学期的校企合作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全过程”有企业、学校参与教学工作。特别是校企合作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课程,都是由学校、企业教师“多维度”参与教学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 2016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三年制)课程体系

(二)建立“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研发中心市场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保障“全过程、多维度”IT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我系通过校企协同,构建由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研发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群组成功能完整的实践平台。探索“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研发中心市场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使生产性实训占实训总学时的比例达60%以上。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我系校内实训基地包括数据库开发应用实训室、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计算机网络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Linux技术应用与开发实训室、多媒体技术实训室、软件测试实训室、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既是实践教学功能平台,满足平时教学、课程改革的需求,又是高、中端人才培养认证的基地。

2.校企合作研发中心建设。

我系校企合作研发中心为学生提供高科技实验设备的教学和实验场所,并提供部分学生实习及就业岗位,学生能参与最新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实现从被动适应企业到主动引领企业的转变。

与企业合作建立电子信息技术研发与服务中心,每年吸纳企业工程师、中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全过程、多维度”参与创新实践,通过共同研发和对外社会服务,促进校企合作,使学生、教师更了解市场需求,开拓研究思路,使学生和教师的研究更贴近经济发展,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学院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有软件技术与测试实训室、网络组建实训室等4个校内专业实训室。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我系与东莞铭丰集团、珠海永亚软件培训中心、东莞市铭宇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唯特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多维度”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三)打造高起点、高素质、名师领衔、专兼结合的省内一流的专业教师队伍。

师资结构与水平是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关键。我系从如下四个方面提高师资力量:

一是“走出去”,使校内教师特别是专业课程和实验课程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中,参与企业研究课题和工程实践中,掌握企业技术发展动态。在服务企业的同时,教师提高自身的工程能力,有利于为课堂教学提供可靠的工程背景。

二是“请进来”,将在现有专任教师中继续培养4名骨干教师,同时引进具有两年企业或实际开发工作经验的、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骨干教师参与实践教学过程,聘他们为实践教学教师,“全过程”参与教学工作,并举办工程实践讲座,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

三是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我系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企业聘请技术精英、能工巧匠36人进课堂,建立54人的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对兼职教师设置“常岗优酬”,完善兼职教师补贴、激励、档案管理等制度,稳定兼职教师队伍;逐步加大兼职教师授课量及扩大授课范围,使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实践课、毕业实践、顶岗实习、生产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课程。

四是努力打造“双师素质”教学团队。我系努力建设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与企业联系紧密、“多维度”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每年安排专任教师下企业一两人次,参与企业技术服务、开发、咨询、技术改革和创新等工作;建立企业兼职教师培训制度,调拨专项经费,强化兼职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引进具有两年以上企业开发经验的专任教师;让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共同带动“双师结构”专业教师团队建设。

(四)优化教学资源建设。

(1)教材建设。

我系非常重视教材建设。依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院专门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的学术教学带头人、长期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及企业、相关计算机协会,组织大家共同探讨、研究,推选出与课程衔接紧密并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多样性、综合性特征的国内外优秀教材;同时鼓励教师编写高质量、规范化,能为构建示范性课程体系服务的自编教材或讲义。目前,团队成员正在编写《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界面美工》、《界面设计技术》、《.NET网站开发》、《Android系统开发》等核心课程校本教材。

(2)网络课程建设。

我系实施“精品共享”工程,以“6+1”教学资源库为依托,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按照省级专业资源库建设要求,通过职教联盟校企合作,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建立如《程序设计基础》、《.NET框架系统开发》、《Web技术应用》等八门网络课程。

(3)实践“微课教学”,充实教学资源库建设。

我系依托“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建设项目”中的“6+1”教学资源库,在此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实践“微课教学”,搭建微课教学资源库,丰富专业教学课程资源库的内容,建立以《.NET网站开发》课程资源、《.NET网站开发》实训项目资源等为代表的10门教学资源库,为学校、企业、政府提供大量教学资源支持。

(五)创新教学评价。

在教学评价上,我系转变传统单一考试模式。注重使用多种评价方式,把职业资格认证纳入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就业率、学生起薪工资、用人企业满意度、学生满意度等四个指标构建质量评价体系。

四、结语

作为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通过“全过程、多维度”IT培养模式的实施在人才培养、服务东莞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做了很多有益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教育部一流优秀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要求相比,我们仍存在一定差距,在今后发展与壮大过程中仍需继续加强。我们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构建科学、合理、完整、互相衔接并且在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及其他环节上层次清晰的课程体系,继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与企业所需人才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建设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范文5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许戈平(1958-),男,安徽合肥人,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长,高级讲师。(安徽 合肥 230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066-03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关键。职业教育既然作为一个类型存在于高等教育的丛林中,必然需要其具备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有凸显特征的改革方向。摆脱学科教育的职业教育雏形影响,以特色专业建设与改革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培养社会急需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建设适合社会进步的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使得高职院校定位准确、安于其位、办出特色,才能实现职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新跨越。

一、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建立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直接面向企业生产一线,直接面对社会就业岗位的选择,而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用人标准和素质要求,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因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需要遵循教学规律,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需要。所以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必须引入企业的参与,进行社会人才需求分析,坚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并通过企业专家的认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和修订过程中必须满足以下原则:

1.以专业面向岗位分析为前提的专业素质定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起源于人才市场需求分析。通过对生源的知识水平分析,寻求专业人才培养的起点。通过深入地市场调研,跟踪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明确专业的职业面向(主要就业单位、部门和岗位)。依据生源的知识水平和就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对专业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准确定位,并确定应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和等级,明确专业学生毕业标准,从而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提供依据。

2.以专业素质定位为依据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形成支撑目标实现的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重点在于主干课程及教学要求的设置,主要职业技能训练及教学要求的设计,专业教学进程表的编制,各类课程的学时与学分安排。从而形成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分析相同专业在不同岗位上的能力要求,形成相同专业基础平台上的不同岗位特定能力的方向培养,确定支撑特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满足企业岗位能力需求。

3.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的设置,关键在于广泛深入地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特别要关注本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专业能力结合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要求,依据工作频率分析法,归纳出专业培养的若干个行动领域,并转换成相应的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以核心课程为中心设计职业课程链,把企业的岗位技术标准与课程教学标准相衔接,将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教学大纲相融合,将职业资格鉴定考核与课程考核相贯通,以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4.以学分制管理为基础平台的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发挥学分制的特点,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逐步推进课程的整合与改造,适度减少必修课比重,加大选修课的开发力度,提供学生自我发展的选择空间,实施实验实训基地的开放管理,将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纳入学分制管理,实施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将学生日常管理纳入到学分制管理体系。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高职学院学分制相适应的、面向全校学生的内力培养的系列课程,全面覆盖整个专业教学过程。

5.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素质的形成依托实践。建立适合专业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将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体现着专业课程结构的职业教育特征。因此要设计以校内实验、训练、实习为重点,校外实习、综合实训为延伸,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为基础,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方向,企业技术人员为实训教学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比重,淡化课堂教学的学科痕迹,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注重生产性、工艺性、综合性实训,使学生更好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技能。

二、以岗位需求为特征,设计贯穿能力培养的专业教学体系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教学体系的设计。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以岗位群应具备的能力分析为依据,建立起一个适合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所以,在教学体系的建设中,必须打破学科教学的约束,建立起以工学结合为特征,贯穿能力培养、体现岗位需求的教学体系。也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工学结合途径,以掌握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为主体,建设基于工作过程获得能力递升的专业课程体系,以提升旨在提高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质量。

1.以职业教育为特色,建设模块式的专业课程体系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分析结论,体现企业需求和学生自我发展选择,设计支撑专业培养的课程体系。按照通识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方向课和职业素质课的课程体系,按照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设计学分课程构架,设计项目教学模块,以完成项目教学模块为学期划分,从而实现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改革。各专业课程体系中,要依据职业技能资格取证的工种,强化核心课程和实训项目的开发。加大适合社会需求和学生自我发展的素质拓展选修课程,实施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三年期间的全覆盖。从而确保学院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实现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以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2.以任务驱动为依据,建立循序渐进的专业实践体系

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体系的关键在于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根据专业培养能力不同阶段的任务区别,将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设计为若干阶段: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适应社会能力阶段;培养大类专业基本能力的基本技能阶段;培养满足专业面向需求的技术技能阶段;培养满足专业方向的核心技能阶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综合技能阶段等等。通过实验训练、实习实训等教学手段,实现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同一性和相异性的统一,同一专业不同就业岗位群的实践教学方向分枝,使得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专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以项目导向为指导,设计“工学交替”的专业教学体系

专业教学体系是专业培养理念与途径的体现,影响着教学内容与途径的先进程度,实施“工学交替”,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学生第一学年在学校学习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融入基本技能训练;第二学年主要以针对必须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实施教学,专业技能实训主要依托在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第三学年在学校完成职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后,选择相应就业岗位群,在校内进行核心技能专项实训;安排在就业顶岗实习单位进行毕业前的综合技能实训,并在完成毕业论文编写后返校答辩。全过程覆盖的适应社会能力的教育与训练按照地点不同,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这样,通过学校―企业―学校―企业―学校的闭环教学途径,并结合以项目导向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形成专业“工学交替”的专业教学体系,使培养的学生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实施的专业教学更加贴近生产一线。

4.以教学质量为标杆,强化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

毕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是学生上岗前的实战演习,是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关键环节,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评价依据。为此学校必须建设“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平台”,搭建顶岗实习网络教学全过程管理与监控,畅通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信息通道。学生处应协助企业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教务处协助企业做好教学安排,专业系部协助企业做好教学的实施,企业负责学生实习教学与考核,企业参与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督导室适时安排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教学进度检查,了解企业对学生评价。为了加大学生毕业答辩工作的指导,学院每年应根据学生实习单位的变化,对答辩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进行调整,并指导各专业答辩工作组完成答辩任务,从而确保毕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期间的教学监控。

三、以企业资源为补充,建设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

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发展与进步,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实施依托于企业的合作。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给我们以启迪,没有企业作为职业学校的支撑,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品牌专业,也就不可能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那么与企业的合作,就不仅需要企业全过程的参与学校教学,更需要的是企业有效资源的投入,以弥补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资源不足,形成校企互动互惠、效益良好的长效机制,共同完成现代职业教育的质量跨越。

1.企业介入学院教学改革与建设

职业学院实行董事会指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是一种模式创新,学院董事会主要成员单位引入企业,以便把握学院教学建设与发展重大事项的决策。学院成立由企业专家介入的专家委员会是一项必要改革,以便研究和论证学院教学改革和学院建设的具体方案;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以实现校企合作的常态化管理。系部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吸收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专业建设与改革,以实现校企合作项目具体实施,构建专业特色,实现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2.建设企业参与学生学习评价机制

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不仅体现在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实习计划,共同承担教学及教材编写,更要注重对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制定的参与,以体现专业教学与产业生产的对接。通过企业人员介入课程教学与考核、实训环节指导与考核、毕业论文指导与考核等,来拓展学生技能水平评价的外延,充实学生通过现场经历充实技能教学的内涵,从而促进技能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3.校企共同实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借助于企业的资源弥补目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资金困境。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参与项目建设和提供技术及设备支持,建设和完善“校中厂”实训基地,为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提供支撑。并由企业技术人员担当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以提高校内实训实习项目开出率和实践教学水平。利用企业优质的人力、技术和设备资源,建立“厂中校”实训基地,以实现技术含量高、设备投资大和生产环境难以仿真的实训项目教学,满足专业现场实习需要,为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高质量的基地拓展,确保实践教学计划落实。

4.校企联手构建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

建设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范文6

关键词:专业群发展研究;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22-02

一、城市燃气专业群发展研究背景的优势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已探明储量达4万亿立方米以上,实现天然气的跨越式发展已有充足的资源保障。随着西气东输干线、西南输气干线、东海南海输气干线、中亚输气干线、中缅输气管线、东北以及最近启动的俄罗斯输气管线的规划和建设投产,将使我国形成7个大的区域性燃气管网:东北三省、京津冀鲁晋、苏浙沪豫皖、两湖及江西、西北的陕甘宁、西南的川黔渝以及东南沿海等,这7个大型管网由西气东输、中俄管道连络,形成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全国管网,大中城市2~3个气源。届时,油气集输内部、高压长输、中压配送三类管道长度将增加8~10万公里。由此可见,输气管道建设的快速发展,为我院城市燃气专业群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因此,为使我院培养出符合燃气行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对人才培养中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途径等进行适时地改革和调整,就成为城市燃气专业群发展研究的当务之急。

二、学院城市燃气专业的现状

我院城市燃气专业依托行业特色和多年专业化从事油气管道人才培养积淀丰富资源,本着贯彻实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理念,按照行业需求和国家有关文件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联合、讲练结合,探索具有特色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在2009年经河北省教育厅高职高专专业建设评估专家小组现场考察评估,将该专业确定为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学院在“三会”上确定了突出管道和城市燃气特色,进一步加强城市燃气专业群建设,打造学院在管道和城市燃气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品牌的发展战略。课题将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关精神要求为依据,通过调研和市场分析,研究探索适应企业对城市燃气管道设计、建设、运营、维护、自动化技术等方面专业群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等,为落实学院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为建立具有强烈行业特色和引领示范作用的城市燃气人才培养基地奠定基础。

三、城市燃气专业群发展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1.是适应快速发展城市燃气领域对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的需要。近几年随着城市燃气行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专业从事城市燃气管网设计、建设、管理、运营维护、应急抢修及客户服务等的专业化企业,各领域分工明确,对员工的技术要求具有专业性和具体性。

2.是国家高技能应用人才培养理念的需要。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有关专业建设发展的部分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是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相关专业。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3.是学院建设“国内领先管道和城市燃气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需要。我院多年来依托中石油发展成了以管道建设、运营和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主,具有行业领先和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基地。今年三会学院提出了“打造学院在管道和城市燃气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品牌发展战略”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对城市燃气专业群建设的研究及实施,发挥学院办学优势,打造城市燃气领域人才培养的品牌,引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向纵深发展。

4.深入探索城市燃气示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作为省级示范专业,必须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理念上发挥引领作用。专业群的构建探索着眼于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将带动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技能培养方式的变革。

四、城市燃气专业群建设发展规划

1.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就是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要求的对接。即由企业的技术专家和学院专业教师等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探索建设符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探索形成校企双赢的合作共建机制,建立学院为企业培训和技术服务,企业为学院学生提供针对性实习场所的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合作在师资培养、实习实训建设等方面制度。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专家作为学院的校外兼职教师,协助学院落实专业项目导向实训活动。同时派学校专业骨干老师参与企业的人才规划和技术培训,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共同实现互惠共赢的目的。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凭借学院的政策扶持,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探索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素质培养的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形成“校企合作、两环境、双循环”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指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进行职业岗位与人才需求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参与教学过程及指导校外顶岗实习等;“两环境”是指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环境,学生的学习与在企业的工作有机结合;“双循环”是指:“学校―企业―学校―企业―学校”。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将学生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有机衔接,突出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现生产岗位“零距离”就业。

3.课程体系建设,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1)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就是根据毕业生工作岗位(群)的任职要求,通过归纳典型工作任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以真实生产任务为载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2)精品课程建设。课程建设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重点建设几门精品课程,根据岗位需求,组建精品课程项目建设小组,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实施校企紧密合作,按照工学结合原则,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实施先进的教学方法。(3)开发课程标准、设计学习情境。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在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下,利用学院实训基地资源,根据课程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项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重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同时进行优质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和特色教材编写。(4)编写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核心课程特色教材和课件。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按照“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模式编写行业特色教材。充分发挥项目组中行业企业专家的作用,并将企业培训理念、企业文化、职业工作情境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知识直接融进教材。

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教学、虚拟生产两过程的有机结合。在原有两个物理仿真、一个计算机仿真实训基地作为相关实验室的基础上,建设城市管网主要设备拆装与维护实训基地,构成由物理仿真和计算机仿真、城市管网与SCADA计算机监控系统、城市管网系统与主要设备维护、流体力学与天然气物性及自动化仪表等构成综合性和全方位城市燃气管网实训系统。通过展示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内容、操作过程指导、仪器设备介绍、实验实训考核方法及教学过程等,营造职业氛围,让学生一进入实验实训场就能受到职业环境的熏陶。

五、结论

总之,以燃气行业需求引导专业群发展,把市场、企业、岗位和社会需求放在专业群发展的首位,强化专业群内各专业的社会属性、职业特性和特色个性。加强专业群内涵建设,使专业群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和带动性。按照城市燃气管道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产业链对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技能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以城市燃气技术专业引领带动城市管网建设施工、维抢修、项目管理、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建设,构建城市燃气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群。

参考文献:

[1]刘兵,刘辉.楼宇智能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构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王凤基.对我国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分析与思考[J].高教探索,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