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考古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考古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考古专业

科技考古专业范文1

关键词:考古学;数字技术;教学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考古学多学科发展趋势的加强,信息化、数字化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等为主的3S技术,现代测绘技术,三维扫描技术,虚拟现实与重建技术等在考古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兴技术的引领下,考古学研究突飞猛进,取得了丰硕成果。[1]与此同时,考古学科本身也在经历着一场深刻转型。这种转型突出地表现在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目的上,之前以物质文化史为主要内容的研究逐渐转向对古代人和社会的全面研究。不仅如此,考古学田野操作的方式也在不断变革,发展到今天,田野考古已经成为一门精细化操作的学科。从研究资料、获取资料的技术和手段、分析和研究方法、阐释理论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总结等不同层面,考古学逐渐从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系统的科学体系。[2]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操作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展示手段的革新,相应的,在专业教学领域也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思维的主导下,考古学新理论新方法不断引入,不同区域各具特色的考古学实践也不断推陈出新。所有这些,都对新时期考古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信息化、数字化是现代考古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现代考古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自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诞生伊始就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不解之缘。当代田野考古学的两大基础地层学与类型学便分别借鉴了自然科学上的地质学和生物分类方法。近年来,考古学与科技紧密结合的趋势更是突飞猛进,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新兴科技手段融入到考古学的研究中,如DNA技术,同位素技术等,科技考古实验室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高校纷纷建立,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这其中,数字科技的发展,更是为考古学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如虎添翼。数字技术应用于考古学最开始兴起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方,主要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图形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主要标志。当时推动这一趋势迅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源自于考古学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需求。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现代测绘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数据库技术、三维扫描技术和虚拟重建技术的深入发展,考古学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无论在学科研究还是文化遗产保护及虚拟重建和展示领域都有着日益重要的应用。推动现代考古学向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便是考古学空间分析技术的进步和聚落形态研究的发展。空间分析技术的进展开拓了考古学研究的新视野,为宏观和微观视角下的考古学解读和阐释提供了重要途径。聚落形态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美地区,文化生态学、系统理论和空间分析是聚落考古研究同时并进的三个焦点。[3]聚落考古甫一诞生,便带来了考古学研究上的重要变革。八十年代引入中国之后便迅速普及,得到行业内的广泛认可。空间分析和聚落考古的发展,必然要求中国考古学传统作业方式的变革,客观上为考古专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传统考古学作业和教学的主要方式

在很多人眼中,考古学是一门与各式各样的“古董”打交道的学科,传统的考古学教学与实习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关键环节,即课堂教学和田野实习。课堂教学的内容以考古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讲授为主,依据不同的学科定位和区域特色,各个高校在教学内容和设置上各有侧重。但总体来看,大都涵盖考古学通论(考古学专业不同时段的考古概要,包括史前考古与历史时期考古)、各时段考古、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考古绘图、考古摄影等内容,另外还开设有各具特色的专门考古。考古实习是考古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和研究能力的基础和关键。早期的田野考古教学基本每学期都有,田野考古教学的内容涵盖了博物馆与考古遗址考察、野外考古调查、田野钻探、田野发掘、发掘资料整理和考古简报撰写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学科的调整和不断发展,考古实都固定在大学三年级,有的高校安排在第一学期,有的学校安排在第二学期,基本以一学期的时间为主。在早期的考古学教学实践中,由于研究的目的主要以物质文化史为主,器物排队和不同遗址和区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思想主导下,特别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无论是考古遗迹的发掘、数据的采集还是器物和遗迹的绘图都特别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在中国考古学的初创和发展初期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学科的发展和文化遗产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考古学信息提取手段的加强和研究的转型,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首先,从研究的目的来看,之前以物质文化研究为主,零星涉及到其他标本的研究方式逐渐无法使用日益广泛和多元化的研究需要。例如现在已经普遍开展的动物考古研究、植物考古研究等,采集标本的多样化推动了考古学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转变;同时,随着数据采集手段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绘图方式和手法无论在精度还是效率上已无法满足新时期的需要;再次,考古学空间分析研究的深入和推广,对遗址和聚落布局的日益重视也促使了考古学操作手段的日益进步。

三、数字条件下考古专业教学

学科的转型和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教学方式的转变,同时,考古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新时期的考古学必须着眼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这方面,许多高校和研究单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课堂、田野和实验室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成立实验教学中心和教学实践基地等,近几年一些单位大力推行的实验室考古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举措。实践教学是考古专业的重要特色之一,着眼于新时期考古学科的发展,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要进行适当的改变。教学观念的转变体现在考古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无论是课堂、实验室还是时间基地,要将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贯穿到专科教学的整个过程。专业课的教学必须紧紧把握住当前学科发展的趋势,从课堂教授开始有意识地加入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夯实基础,将学科发展的新应用和新实践及时引入课堂教学。同时,在教学的同时也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学生大胆接受和尝试新兴技术和新事物,引导大家动手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在实验室教学中,伴随着考古学和文化遗产事业的迅猛发展,一些单位成立数字考古实验室或者GIS考古实验室,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测绘技术,三维扫描技术,虚拟现实与重建技术等引入实验室教学,通过动手操作和实景展示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推动专业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文科实验室的发展一直处于比较弱势的位置,尤其是早期不仅经费缺乏,师资力量也是严重不足,这既与学科的设置有关,也跟教学理念密不可分。数字考古实验室的建立,为专业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此外,在数字考古教学的推广过程中,一些公司与考古文化遗产机构相合作,推出了一系列考古模拟教学软件,让学生在娱乐中体验考古学的魅力,不失为一个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是考古专业的特色所在,新时期的考古专业教学,除注重基础能力的培养外,也要大力引进新兴技术和手段,将日益精密的考古学研究落到实处。无论是勘探调查、考古发掘还是后期的资料整理,都要将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同新时期的新趋势结合,普及和推动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数字化发展方面,数字化采集已经发展成为新时期考古学的主流,包括调查、钻探和发掘信息的集中管理、遗址和遗迹成图、三维扫描与虚拟重建等技术已经引入到大大小小的工地。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于新兴技术的复杂性和知识储备的不足,实践教学中已经出现了部分学生对新兴技术不适应、理解和掌握难度大的现象,这既与传统的学科设置和划分有关,也同现行的田野工作状况有关。目前在一些工地新技术的运用上,多数采取了聘请专业公司的方式,学生缺少实践和操作机会,这也是以后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建国.考古测绘、遥感与GIS[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杨瑞霞.数字环境考古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13.

[2]《考古学概论》编写组.考古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0.

科技考古专业范文2

吉林大学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在国际与国内动物考古学学科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动物考古学的教学工作越发重视起来。从学科构成来看,动物考古学主要包括动物解剖学、埋藏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考古学等方向的内容。从吉林大学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来看,其动物考古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4]:(1)动物解剖学及埋藏学,即由陈全家教授为研究生开设的《动物考古学》、《动物解剖学》、《史前考古埋藏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2)埋藏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即由陈胜前副教授为研究生开设的《晚更新世以来史前史》、《考古学理论》、《遗址过程》;(3)环境考古学方向,由汤卓炜教授为研究生开设的《环境考古学理论探讨》、《环境考古学文献导读》、《环境考古学专题与学科最新进展》等。根据以上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学生可以更好地通过利用动物解剖学和动物分类学的研究方法,以遗址和墓葬内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为研究对象,探讨古人类对动物和动物骨骼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当时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从而使其能够达到对遗址内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初步整理,掌握遗址内出土动物遗存的科学搜集方法、骨骼各部位的名称和方位、常见动物骨骼的种属鉴定方法等。

北京大学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北京大学最早设立了考古学教学研究机构。1922年北京大学在国学门下设立了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设立考古专业。考古专业成立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已将自身专业发展壮大成今天的基础设施完整、学科覆盖面宽、教研力量雄厚的考古文博学院。2007年,又成立了考古学系,由原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中的考古学诸教研室及科技考古教研室整合而成。目前下设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商周考古、汉唐宋元考古、外国考古和考古学技术方法等5个教研室。[2][3]其中,除传统的各时代考古以及田野考古学等学科是北京大学的传统强项外,科技考古、动植物考古、古人类考古和外国考古等方向也有长期的积累,并逐渐与其他方向相互渗透,成为考古学系新的学科增长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动物考古学专业是包含在旧石器考古与古人类学专业之中的。尤为重要的是,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的动物考古学专业具有文理交叉性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较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和一定的艺术修养,并能够进行动物考古学的初步研究。

吉林大学与北京大学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相关方面比较

(一)课程设置及教学理念

动物考古学是指根据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去探讨古代各个地区不同时间存在的动物种类,并根据动物生息特性对古代环境做出推测。西方动物考古研究大约始于19世纪前期的欧洲。[5]作为考古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动物考古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的深刻影响。近十多年来,人与动物的各种关系,即人类开发利用动物资源的策略和行为,已经成为西方动物考古学研究的重点。学者往往通过研究人对动物的来源、分配、屠宰、储藏、消费、废弃的过程和方式,来认识当时人类的行为模式,探讨人类社会的经济成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政治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等诸方面的问题。[6]本门课程希望通过动物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介绍,以及指导学生参与动物考古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动物考古学的意识并初步掌握基本研究的步骤和规范。因此,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研究生们能否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做到掌握和灵活运用动物考古学相关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根据北京大学与吉林大学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表来看(表1),与动物考古学相关的课程设置(除去旧石器考古学系列课程)在两所大学中差别不大,主要课程重合在动物考古学这门课上。在此基础上,两所大学各有侧重,以北京大学为例,由于其动物考古学专业包含在旧石器考古学及古人类学的方向之内,所以北京大学的动物考古学课程设置几乎包含了所有的旧石器考古学以及古人类学的相关研究生课程。另外,由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着重研究晚段考古(主要指新石器时代考古以后的各时间段考古学)及其相关问题,所以在动物考古学的课程设置上又增加了农业起源与动物驯化等课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大学动物考古学课程体系中,还包括第四纪哺乳动物这门较为基础性、专门性的课程,这体现了北京大学重视该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全面发展以及重视研究生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这不仅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的一大特色,也是我校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近年来,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动物考古学学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1999年成立的吉林大学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下设的动物考古实验室是集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室[4]。实验室配备体视显微镜、电脑、液晶电视等教学设备20余台以及数十件常规的观察和测量仪器。实验室主要承担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的实验教学,包括动物骨骼鉴定、骨器模拟制作、动物解剖、现代动物骨骼标本制作、骨骼表面痕迹分析等实验项目。同时也为研究生的自主创新实验、专业培养和教师的学术科研等提供平台。然而,反观我校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设置虽然在数量、学时、学分上来看,都远远高于北京大学,但是在此我们不得不正视仍然缺乏一些基础性的研究生课程的现实,即第四纪哺乳动物学、脊椎动物进化、第四纪环境学等古生物学、古生态学方面的课程。

从“动物考古学”这个名词上我们就不难看出,动物考古学的落脚点是考古学。又因为考古学是以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的古代人类活动遗存为研究对象,以重建古代人类社会面貌为目的,所以属于社会科学范畴。虽然考古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源于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但是在达到研究目标的过程中,却离不开自然科学的技术和手段,而且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就分别来源于地质地层学的层序律和生物学的进化思想。尤其是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在全面而科学地认识古代人类社会的历史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更具体地讲,动物考古学(Zooarchaeology)是指运用古生物学研究的各种技术和方法来进行的考古学研究。从运用自然科学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的考古学即科学(科技)考古学(ArchaeologicalScience)的概念来理解,动物考古学应涵盖在科学考古学之中。由于动物考古学主要涉及地学、动物学、植物学等,所以其主要分支学科就分别有:地理考古学(Geoarchaeolo-gy)、环境考古学(EnvironmentalArchaeology)、植物考古学(ArchaeobotanyorPaleoethobotany)等。#p#分页标题#e#

与动物考古学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地质学、地理学、古气候学、埋藏学、土壤学、生物学、生态学、人类学、民族学、年代学(Chronology)等[7]。因此,值得说明的是吉林大学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在重视传统考古学的相关课程之外,还非常重视第四纪地质学、埋藏学以及古环境学相关课程的设置,因此课程体系包含了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史前考古埋藏学、环境考古文献导读以及晚更新世以来史前史等课程。我校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这种教学架构的目的,是使研究生们既能从整体上把握动物考古学的来龙去脉,理解理论原理的核心,又便于在动物考古研究工作中,有的放矢地获取古环境学、埋藏学等方面的信息以解决具体问题,使得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内容更全面、更细致。

(二)课程大纲及教学内容

动物考古学研究和教学适应了现代科学大发展的形势,其作为考古学的分支学科,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认识时间序列和古环境信息的角度,来解决人类自身及古文化发展的时空问题,以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问题,从而起到了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从人才培养的迫切性来看,国外早在20世纪中叶就开始了动物考古相关主干课程的讲授,其中以出版的埋藏学和生物考古学的著作最具有代表性。例如Brain,C.K.在1981年出版的《狩猎还是被捕食?———非洲旧石器时代洞穴埋藏学研究》[8];Klein,R.G.等人1984年出版的《考古遗址的动物骨骼研究》[9];Lyman,R.L.在1994年出版的《脊椎动物埋藏学》[10];Reitz,E.J.等人在1999年出版的《动物考古学》[11],这些著作都成为培养动物考古学相关人才的重要教学参考书。因此,我国的一些高校针对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目的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好的规划和设计。从北京大学与吉林大学动物考古学课程大纲及内容对比表来看(表2),北京大学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大纲的设置较为格式化、教学化,主要是通过对动物骨骼标本的观察以及进行相关动物骨骼的模拟实验,由浅入深地介绍我国动物考古学现状以及国内国际动物考古学研究的一些前沿热点问题。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看其来有些松散,不够系统。而反观吉林大学的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大纲内容则较为系统、科学,我校主要采用动物解剖学和动物分类学的研究方法,以遗址和墓葬内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对动物和动物骨骼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当时的气候和环境。

(三)教材建设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根据动物考古学专业发展的方向,在教学内容上做了许多有益的调整,引入了许多与学科发展前沿相关的新内容,同时还从国外购置了大量外文版研究生教科书和相关研究资料,从而有效地推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进度。除此之外,其许多课程都加大了在课程讲授方面的国际交流和校际合作,例如,采取聘请国内外同行专家授课或长期做一些科研讲座的形式。再次,他们还积极编写并出版了一系列教材,如《石器研究———旧石器时代考古方法初探》、《旧石器考古学》、《中国远古人类文化的源流》等。相比之下,我校动物考古学学科则缺乏相应的国外大学较为流行的外文版动物考古教材以及相关研究资料,而且目前教学中常用的参考书籍的更新较为缓慢,使用的多是上世纪后半叶出版的一些书籍,例如W.B.塞普提摩斯的《家畜解剖学》1962年版,郑作新的《脊椎动物分类学》(增订本)1964年版,马克勤、郑光美等人的《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1984年版等。

我国高等院校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对我校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两所高校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诸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我校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北京大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落后于我国目前蓬勃发展起来的动物考古研究工作。因此,我校动物考古学方向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训研究型人才,完善操作方法

国内现今从事动物考古研究的人员数量有限,一些考古发掘工地在发掘时没有科学地采集动物遗存,不少省、市、自治区的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亟待整理。通过组织田野操作示范和实验室工作展示,同时举办相应的学术交流会等方式,讨论和规范动物遗存的提取、鉴定、测量、统计和分析方法,与国际上的动物考古研究方法接轨,为推动动物考古学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奠定基础。

(二)编写动物考古学相关教材、翻译相关参考书和工作手册

我们现在可以利用的中文动物考古研究书籍极其有限,研究人员各自利用的外文资料也不尽统一,且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本正式出版的动物考古学教材。希望通过编写、出版动物考古学教材,翻译动物考古学相关参考书和工作手册,从理论再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动物考古研究领域的建设。

(三)建设完善现代动物对比标本库

秉承以今证古的原则,鉴定古代动物骨骼需要借助现代动物骨骼作为对比标本,以保证鉴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收集和制作现代动物骨骼标本,通过实物、照片、三维模型等各种形式,逐步建设和完善一个区域性的现代动物骨骼对比标本库,供研究生们在整理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遗存时进行对照参考。

(四)做好动物遗存的采集和整理工作

鉴于在以往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往往仅是采集肉眼能够看到的动物遗存,而发表的动物遗存研究报告也只能建立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之上,甚至还有不少地区连这样的动物考古研究都没有做到的现状;在研究生的野外实践中,务必要注意全面采集动物遗存,对各个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开展全方位的整理,写好各个遗址的动物遗存研究报告,逐步积累各个时期和各个地区的动物遗存资料并填补相关空白。从而不断积累更加翔实、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科学的动物遗存资料。

(五)做好动物埋藏学研究

动物是古代人类渔猎及由狩猎转为饲养的对象,是当时的肉食来源,是祭祀、随葬和文化交流的用品,是战争和劳役的工具。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利用动物种类和部位的差异还成为不同人群等级、身份的象征。而所有的古代动物遗存,由于当时人的有意放置或废弃,经过长时间的埋藏,到现代才被发掘出来。因此,围绕各种家畜的起源、不同时空范围内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动物遗存在社会复杂化进程中的证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利用动物祭祀和随葬的特征、动物在战争和劳役中的作用、动物作为文化交流的实物、动物埋藏学等方面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p#分页标题#e#

科技考古专业范文3

我国考古学学科中“田野学校”的发展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基本建设工程,而考古部门则积极参与了诸如三门峡水利工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工作,发现了安阳殷墟、西安大明宫等珍贵的考古遗址,从而使考古发掘和文化保护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然而,与我国近年来发现的大批珍贵遗址相比,我国考古学科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技术力量却远远不能支持和满足考古发掘与文化遗产保护一体化的发展需求。因此,坚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国外同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中国考古学更快走向世界;坚持把考古发掘同遗址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自觉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提供学术支撑,已经成为当前中国考古学发展的主流。这两方面内容近几十年来都积累了基本经验,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也应予以传承和弘扬。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例,1994年以来,它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国考古研究部门和高校合作开展中国田野考古工作[4];2000年、2002年还派遣考古发掘队前往德国、俄罗斯等国参加田野考古活动。目前,该所已与日本、韩国、越南、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秘鲁等国的相关高校及考古机构,签署了近20个长期友好合作交流框架协议项目。这也体现了田野学校这种交流手段已被国际考古学界接受,并在我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田野学校”在我国考古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

(一)“田野学校”在我国考古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

考古学是文理交叉的边缘学科。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国际考古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和国内考古学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以及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培养研究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前提下,如何使得我国高等院校考古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已经成为考古学研究生教育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除了应该加大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的力度,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创建国内一流的考古学专业实验室和一套完备合理的教学体系,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考古学者已经认识到参加及举办田野学校(FieldSchool)在考古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开创了田野学校这一培养考古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新途径,期望能从根本上解决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其所取得的成绩,具体如下:1.2004年7月5日至8月18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师生7人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与民族研究所在俄罗斯阿穆尔州的伊凡诺夫卡进行了考古发掘[5]。经过40天的野外作业,发掘面积共计250平方米,使用高技术手段测绘了30座靺鞨人古墓的地形图与平面图。同时,在此次发掘中,出土了包括陶器、金属耳环、马具、武器、青铜带具、石器等在内的一批对研究靺鞨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的遗物。针对此次考古田野学校的实践,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教授说:“这是一次全新概念下的田野考古发掘活动。”2.2009年7月15日至9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的两位研究生赴罗马尼亚参加由德国考古研究院欧亚考古研究所与罗马尼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的罗马尼亚皮特雷特遗址的联合考古项目[6]。1943年,罗马尼亚国家博物馆曾对其进行过小规模的发掘。自2002年始,德国考古研究院欧亚考古研究所与罗马尼亚科学院瓦西里•帕尔万考古研究所合作,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在此次考古发掘之前已经进行了6个季度(2002、2004、2005、2006、2007、2008)的田野发掘作业。其发掘的目的是复原当地古代居民的生活,并考察当地公元前第五个千年的社会分化进程。此次发掘的领队为德国考古研究院欧亚考古研究所的汉森教授,田野学校的成员包括来自德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格鲁吉亚、芬兰、美国、中国的30多位考古学、地理学专业的学者及研究生。田野调查主要由考古学和地理学两个团队完成,其中,考古学团队负责遗址的发掘、土壤的浮选以及地磁探测等;地理学团队主要负责大面积的钻探、取样,以及勘测河道等收集古地貌信息的工作。在田野工作进行的同时,室内工作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主要包括陶片的清洗、统计、拼对、绘图、摄影等,负责室内工作的队员同时也负责考古队的后勤事务。另外,特殊的遗物亦有学者专门负责,并进行同步研究,例如对燧石核、石叶的分类,以及微痕分析等。通过参加此次的田野学校活动,使得考古学专业研究生熟悉并掌握了德国、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的考古发掘方法和研究理论,并与西方年轻学者建立起了联系,为促进日后双方的相互了解和学习搭建了平台。3.2010年夏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学系的一位研究生赴洪都拉斯参加由美国哈佛大学皮博迪(Peabody)博物馆组织的夏季田野学校(SummerFieldSchool)[7]。皮博迪博物馆此次在科潘遗址举办的田野学校内容丰富,包括了田野考古发掘与整理、重要遗址参观、西班牙语和玛雅文字的专门教学、知名学者讲座、阅读与讨论等诸多内容。除了上述活动外,来自不同国家的考古学专业研究生在发掘环节中还和哈佛大学考古学专业的部分研究生合作分组进行探方发掘,并参与了撰写报告和整理陶片。通过此次田野学校的实习,使学生基本了解了科潘遗址的历史、发掘现状以及考古工作的方法。4.2008年夏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两位研究生参加了由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和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组织的田野学校[8]。此次夏季田野学校发掘的均为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别为Kulbulak,Kyzyl-AlmaII,Obi-RakhmatandDodekatymII四个遗址。通过此次田野学校的学习活动,使中国的考古学专业研究生不仅学习了中亚地区较为独特的考古发掘方法,还对中亚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至晚期的遗址文化面貌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对晚更新世末期石叶技术在欧洲—中亚—东亚地区的传播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二)“田野学校”的特点及其在我国考古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

根据国际考古学专业田野学校的一些主要活动情况,我们可以对田野学校的特点进行一定程度的归纳:一是在注重研究生基础训练的同时,着重培养了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二是注重教学相长;三是与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方向相结合,并贴近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考古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同时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考虑到未来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因此,研究生阶段的田野学校应该纳入我国考古学科研究生专业的培养计划之中,最终成为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落实高校固本培源以及着重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之办学特色的主要途径。考古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其发掘和研究的进展既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受到历史、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为自然科学技术所推动。中外考古研究工作基本状况的差异尽管有着社会制度、历史情况和科技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难以通过阅读相关专业文献获得全面的认识,但仍然可以通过采取使考古学专业研究生参加田野学校的形式进行了解,并为今后我国考古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研究提供很多借鉴。由此可见,田野学校在我国考古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田野学校形式多样,培养了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二是提高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巩固了其专业兴趣;三是搭建了与国外考古青年学者及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也为其毕业后可能存在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考古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实行“田野学校”培养模式的思路及方案

科技考古专业范文4

关键词:考古社团中学历史作用实践

1当下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重视程度的严重不足

中华民族五年多年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如今的社会,这些文化底蕴是国家的珍宝。只有重视文化,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由于主流科目重要,很多学生都忽视了历史学习所带来的深远意义。学生不堪负重,加上历史学科评价过于单一与片面,导致学生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主流科目的学习上,严重忽视了历史学习。学生不能通过历史来看当今,也无法从历史的惨痛中汲取教训,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现代社会人类生活水平普遍较好,学生从小衣食无忧,难以体会老一辈经过艰苦奋斗才换来的和平年代。正因如此,教师的责任反正更大,更要肩负其对学生历史教学,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任。

1.2学生学习缺乏兴趣

对于历史的了解本就枯燥乏味,很多学生为此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加上老师教条式的学习,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老师,而老师的评测方式也相对简单,这样导致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只是将课本的知识转移到黑板上而已,枯燥的教学以及其他科目的繁重压力,学生只好望洋兴叹。

1.3学生主体地位较弱

如今中学历史教学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导学生来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学生不能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离开教师就难以捕获知识,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应下降。长期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符合当今社会条件下学生对于学习能力的提升。只有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排在第一位才是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学生也只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才能得以大的进步。教师应该作为学习的引导者,把学生当作学习的参与者,积极鼓励他们,才能让他们在课堂的几十分钟里得到有效的学习。

1.4教师对考古资源知识的缺漏

大多数历史老师所学的专业知识均与历史相关,但是教师们大多数未曾了解过考古或者辅修过考古类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师们在就职之后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基本上由个人来猜想和不断的实验得来,并没有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教师们对考古专业的相关知识了解得并不多,而网络上大量的相关知识让教师难以汲取适合自己的养分,同时真假难辨也让教师有一丝忧虑。但是如果缺乏相关知识来支撑,教师很难活学活用这些相关知识,也无从给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以此来引起学生兴趣。教师应该加强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才能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课堂上游刃有余。

2考古社团对中学历史教学的积极意义

2.1教师考古资源知识的补充

考古社团所研究出的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学历史教学知识,还提供了很多新鲜有益的历史观点。以往传统的历史教学知识简单的传授历史事件,将每个历史的结点和历史的结论硬生生塞给学生。那么现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来为学生进行讲解,例如一些关于古代的历史,涉及大量历史文物或是历史古迹。而考古社团则可以提供非常全面的一手资料,这样深入的学习更能清楚的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古代社会的生活面貌。以静描虚,不仅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想象力和体验感,还可以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以便学生的思维发散。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时代变迁的不同,还达到了教学育人的目的。

2.2拓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突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中学历史教学完全可以将考古文化与历史文化相互结合,通过正确运用考古知识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考古社团的组建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荣誉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长。团队的组建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考古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古代知识上,课本上很多知识文字简单说明或者以图文的形式粗略介绍,那么老师则可以根据已有的考古知识对其进行知识的延伸,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教材以外的历史知识,也有利于教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

2.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和爱国情怀

中学生年纪尚小,自身的价值观和情感认知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这个年龄的学生正是情感认知和价值观成形的模糊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不良的思想和做出不文明的行为,这对中学生价值观和情感认知的形成非常不利,这便需要教师多加关注和引导。中学历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考古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导,引导学生在成长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认知。不仅如此,通过对考古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家国情怀。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多少经久不衰的岁月,无数次山河破碎的情况,老一辈都没有放弃,艰苦奋斗,用鲜血铸就了和平的未来。通过这些知识的讲解,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深一步的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以及长期积累下来的人类文明来增加他们对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可以在情感上引起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中学生要肩负起创建新时代的责任,这也是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前提。

3考古社团与中学历史教学相互融合的必然性

3.1考古社团目前的现状

我国在属于公共考古领域的中学生考古社团建设方面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目前毕竟已经开始了初步的尝试。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及公共考古与艺术中心等机构支持下,目前全国共有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学成立近百家中学生历史考古社团。我校的“江淮名都”考古社作为扬州地区第一家中学生考古社团也于2017年12月30日应运而生。除此之外,在全国设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通过网络对考古学进行宣传和科普。但总体而言,考古教育在我国目前仍处于婴幼儿阶段,没有完整的机制和系统的教学手段。

3.2加强考古知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十一世纪以来,各行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这些竞争主要来源于互联网科技,而互联网科技的竞争核心在于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关键在于教育。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对人才提出了巨大了挑战同时也迎来了许多机遇,这就对人才的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新时代的人才要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进步和学习。这无疑是对传统的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学历史教学是基础教育和传统教育模式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考古知识的增加更加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对当前教学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考古社团的探究和发现每年都能带来不同的文化知识,不断地探索历史,又与历史相互印证或不断更新历史中所存在的错误。随着考古社团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发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古代历史上许多不清楚的认识,极大的还原了古代人民的生活面貌,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3.3考古知识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历史文献所记载的历史文本都是死的,历史不能重新上演,所以中学历史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那么如何让历史重现眼前?答案要在考古中追寻。可以在考古知识中追寻它从哪里来,它的发展过程以及它在当今社会的表现形式等等。比如货币,从春秋战国的制造到如今的纸币;再比如刀铲锄头,经历多年变化微乎其微。诸如此类都可以将历史变活。曾经有研究者进行过调查,发现在最不喜欢的科目里面,历史是排在第一位的。这不得不引人深思。历史课程本应该是鲜活的故事,却成了令学生厌恶的课程。只有将考古知识和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整合,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一个真实的历史场景,才是打破传统教学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优势,整理和梳理考古资料,将它们合理的运用到日常课堂当中,在教学中多注重观察学生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侧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科技考古专业范文5

[关键词]博物馆;藏品;搜集工作

[中图分类号]G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4-0090-03

博物馆是国家文物、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它之所以成立所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即为藏品。藏品是博物馆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根据自己的性质,搜集保藏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产,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基础。它通过长期的、不断的各种渠道的搜集、积累、充实,实现博物馆主要社会功能。博物馆搜集文物的数量和质量,都将影响博物馆工作的业务水平和社会效益,有计划、有目的地广泛开展文物的搜集工作,精心鉴选,是保证博物馆陈列和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宣传教育作用有效发挥的重要途径。

一、文物搜集工作在博物馆中的作用

文物搜集是建立博物馆的基础,不论是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还是民族博物馆,它的陈列和研究,都是在搜集到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文物和标本的基础上开展的。文物搜集工作是博物馆其他工作的基础,是博物馆开展其他业务的前提,没有搜集,就不会有藏品,不会有保管,也不会有陈列,更谈不上科学研究。一个博物馆自身的发展,如陈列内容的更新、宣传教育的扩大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文物藏品。衡量一个博物馆工作成绩的主要标准,就是博物馆通过搜集工作积累了多少藏品,以及这些藏品的质量如何。如果一个博物馆藏品数量很多,而且还拥有相当数量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珍品,就必然会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从而享有较高的声誉。

搜集工作也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改革开放以来,博物馆事业和其他事业一样,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博物馆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据统计,全国现拥有博物馆2200多座 。面对建设和谐社会的13亿人民,面对当前社会精神文化的全面需求,博物馆要重视并切实做好文物的搜集工作,配合社会需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举办多种展览,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这些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资源能够满足人们的学习和欣赏需求。

二、文物搜集工作的主要途径

搜集文物的方式,主要有社会搜集和考古发掘两种途径。社会搜集包括专题搜集、馆际交流、接受捐赠,有关单位拨交和收购等。

专题搜集是博物馆为了收集陈列、科学研究所缺少的某些方面的材料,或有计划地补充所缺藏品,派专业人员主动、深入地的搜集各种信息和文物标本的一种文物搜集方式。这是博物馆搜集工作中经常性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是博物馆积累藏品的主要手段之一,有利于补充陈列展览所需的文物资料、建立相对完整的藏品体系。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理因素复杂,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风俗习惯迥然有别,因此,每个地区的古代文化遗存各具特色,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博物馆之间常进行馆际文物交流,在双方自愿和互利的基础上交换本馆复份较多,或与本馆类型、任务不相适应,又为对方博物馆所需要的那些藏品,来换取适合本馆需要的藏品,很好地解决了博物馆藏品中的某些缺环,可更好地发挥文物标本的作用。

接受捐赠文物是博物馆增加藏品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捐赠物品,要进行认真、确切的鉴定,只有符合博物馆藏品标准的捐赠品,才应当接受。每个博物馆的领导和专业人员都有责任去积极了解和掌握私人文物收藏的情况,积极主动地开展搜集工作的宣传,扩大搜集工作的影响。

收购是博物馆利用经济手段搜集藏品的一种方式,是国家保护文物标本、积累博物馆藏品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它包括坐馆收购和下乡收购。由于近些年来文物走私和盗窃猖獗,国家拨款的文物事业经费有限,坐馆收购的文物质和量都难以保证。下乡收购的文物科学性较强,并有可能到文物出土现场进行实地调查,收购价格也会相对于坐馆收购的价格便宜,而且在下乡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宣传国家的文物法规和政策,调动广大人民群众保护文物的积极性。因此,有条件的博物馆都应走出馆门,保持和恢复下乡收购文物的优良传统。

博物馆在搜集文物时,经常会有相关单位,如科学考察队、文物考古队、文物商店、海关、银行、废品公司、冶炼厂、公安部门及建筑单位等移交、赠送的文物,为了妥善保护这些文物标本,博物馆应该尽量设法接收这些文物,对于不适合本馆或这类藏品过多,可支援其他博物馆或有关单位,如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等。

考古发掘是博物馆藏品的主要来源之一,考古发掘的目的是为博物馆的陈列、科学研究和文物收藏提供科学根据和所需要的材料,是主动的有计划的科学发掘。许多人类活动遗迹,如城址、房基、墓葬、窖穴等的发掘,一般都有明确的出土地或反映不同时代的准确地层,在揭示其历史文化、科技内涵和古代人类社会状况上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搜集手段所达不到的。

三、搜集工作与博物馆其他业务工作的关系

博物馆藏品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产,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基础,所有社会教育和服务、陈列、研究、编辑出版物等,都离不开藏品。没有搜集工作,博物馆的各项业务活动就得不到新的文物补充,就不可能迅速发展和提高;只有不断补充和丰富藏品,才能保证博物馆业务和社会效益的开展和提高。藏品搜集工作始终贯穿于博物馆的保管、陈列、宣传和科学研究等一切业务工作之中。

搜集工作和保管工作的关系最为密切。博物馆的保管只能是保管文物藏品,藏品不能是无中生有,只能通过搜集去获得;搜集回来的文物必须放到安全合适的地方予以保管,以防丢失和损坏。实际还不止如此,搜集回来的文物要经过保管中心的整理修复、化学保养、登录编目、分类入库、建档排架等一系列工作,才能正式成为博物馆的藏品,才能够充分地利用和显示文物固有的特征和重要性。

博物馆发展到今天,其职能范围不仅仅是储存记忆和见证历史,而有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内容,成为展示历史、文化、经济和科技的重要窗口。博物馆搜集文物,收藏的文物标本一方面发挥其最大的功用,举办陈列展览,体现博物馆宣传教育的功能,传播文化和科学,促进大众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举办文物陈列,可以了解本馆哪一方面的藏品较多,哪一方面的藏品不具有代表性,哪一方面的藏品比较匮乏,给以后的搜集工作提出任务、确定方向。

搜集工作还担负着为社会各有关部门科学研究提供资料的任务。博物馆收藏的各种文物、标本,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是最可靠的实物例证。它以其特有的真实性、直接性、形象性而有别于其他形式的资料,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材料

搜集工作与博物馆其他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也很密切,尤其是新形势下的博物馆建设,必须建立搜集、保管、陈列、宣传等一条龙业务工作体系,从馆藏文物标本的实际出发,形成自己的藏品特色和陈列特色,使博物馆的各项业务工作深入开展、不断提高。

四、博物馆搜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博物馆搜集工作力量薄弱

建国后,我国的许多博物馆都有自己的考古部室或考古队,可以进行单独的发掘和文物现场清理工作,配合基本建设工程和田野发掘,获得了大批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大多都能第一时间被收藏到博物馆,并极好地发挥着应有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博物馆的考古发掘权和考古部门都划归专门的考古机构,博物馆基本没有了考古发掘部门。而考古机构的发掘有的时间很长,发掘文物不能及时整理展现。另外,有些考古机构把发掘的文物也不再移交给博物馆,自己进行整理、研究和保管,这使博物馆的藏品出现了很大的来源危机。以甘肃省博物馆为例,自从博物馆考古部分离出去以后,考古发掘的文物不能移交博物馆,发掘成果在博物馆的陈列中很少展示;加之博物馆收购文物经费有限,搜集工作人手太少,多数都是等待送货上门,这样博物馆的文物数量由以前的每年增加2000多件到现在的每年只增加200多件,且质量还难以保证。

(二)文物搜集方法落后

目前,博物馆搜集文物的方法大多还是沿用传统的,对文物的出土地点不注意考察,更不注意同类出土器物的搜集,仅仅看中文物的经济价值,对科学价值重视不够,忽视了文物搜集的宣传工作和各方面的协作关系。科学的发展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的搜集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应该走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观念相结合的路,吸取经验,提高鉴定水平,扎实勤奋地工作。同时,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宣传搜集的意义、目的、范围、对象,宣传文物的政策法令,普及文物知识,动员群众提供线索,协助搜集。另外,可以与某些部门联合开展搜集工作,如会同有关科学研究部门、高等院校等,进行各种科学考察、史料调查、标本采集和考古发掘,共同开展搜集工作;还可与有关单位和兄弟博物馆、其他文物收藏机构相互协作、互相支援,开展搜集工作,使博物馆的搜集工作更加灵活多样、卓有成效。

(三)忽视近现代文物的搜集

科技考古专业范文6

【关键词】 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文化传承;文物保护

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拥有六朝、明清、民国时期的墓葬、遗址,这些外在形象与内在文化的交织自然而然衍生出城市建设与文物发掘需同步进行、共同推进。但建设往往伴随着破坏的风险,保护往往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最近,明故宫遗址遭中航科技城的开发而被破坏的消息一度成为新闻头条,南京地铁五号线因涉及地下文物保护而几度被国家文物局驳回重新划定路线,这些在城市发展中都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矛盾点,需要决策者顶层设计,管理者通力合作,确保发展与保护和谐共处。

一、南京地下文物保护现状

南京因其历史演变留下了种类繁多的地下文物宝藏,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研究依据。1999年,南京市制定了《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规定》,提出在全市的文物重点保护区和占地超过五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循“先考古,后建设”的原则,这为文物保护从法律途径方面加以保障。2010年,出台了《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又更加严格地规定凡是处在文物保护区内的土地,在出让前必须请文物管理单位实地调查、勘探,这为考古与建设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细化和规范。

以2015年为例,南京市全年考古发掘面积9100多平方米,发现城墙基址、房址、墓葬、水井、窑址、道路、灰坑、河道等遗迹约100处,出土各类文物标本约1200余件。这些文物是伴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而问世,给南京向世界展示历史文脉、宣扬祖先文明提供了重要支撑。

但地下文物既是宝,也是城市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这在南京城市建设中尤为突出。一方面,文物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和标志,是当代人们了解过去的凭证,同时也是增添城市建设文化元素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建成得益于七宝阿育王塔的出土;牛首山大佛顶宫建设得益于释迦摩尼顶骨舍利的出土;六朝博物馆的建设得益于六朝建康城城墙的考古;的实物证据得益于江东门纪念馆扩建工程的同胞遗骨考古发现。一桩桩实例无不见证了文物保护对城市建设的推动和影响。

另一方面,文物保护涉及到勘探和发掘,这给既定工期的城市建设增加了新的中间环节,影响了完工时间和资金投入。在工期方面,考古面临建设方的督促压力,早一日完工便意味着早一日回报;在资金方面,现行文物保护法规定考古资金主要由建设单位承担,这无形中又增加了新的障碍。因此,考古变成了质量与效率的双重压力。在南京,此矛盾尤为突出,从过去江苏大剧院选址退出明故宫、西华门遗址、沐氏家族墓的原址保护到今天地铁线路避让文物保护区,无不是一个个矛盾体的碰撞,一次次协商的抉择。

二、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成因

1、文物鉴别能力不强,文物保护意识淡漠

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唯功绩观理念突出,一心谋建设、提经济,建设方在遇到文物保护问题时鉴别能力差,无法形成大局意识,让文物为建设让路。近些年,建设破坏文物的例子屡见不鲜,激起公众的强烈不满。南京明故宫遗址遭破坏,中航科技城在其上建设的热火朝天;某某单位在太平门、老门东保护范围内开工建设,引起市民的一片质疑。这样的案例凸显了建设方的文物保护意识淡漠,对待诸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仍我行我素,让建设闯进了文物保护的。

2、各自为政,缺少沟通,无法找到建设与保护的契合点

在建设者眼中,文物保护是拖延工程进度的“绊脚石”;在保护者眼中,城市建设是文物破坏的“坏典型”。由于两者出发点不同,势必导致各自为政,工期紧与考古时间长相对应、成本高与考古难度大相对应,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潜在的矛盾,如处理不好,不仅延缓建设进度,也影响考古质量。另外,一些市政府“重点工程”、“形象工程”等标签也加剧了两者之间的矛盾,亟需管理者顶层设计,做到两者兼顾,协调推进。

三、地下文物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建设者对待考古发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按照规定,如建设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文物需要立即上报,并承担相应保护管理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考古发现上报的积极性。第二,一旦出土的地下文物属于不可移动文物,需要原址保护,则建设单位必须改变原有建设方案,这对他们来说是巨大损失,因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建设方式成为了他们更好的选择。

考古的不透明性加剧了公众的误解。考古需要专心、细心与耐心,其特殊性决定了过程和结果无法全面公开,让公众无法获知考古进展情况。另外,南京市有资质的考古单位寥寥数家,考古工作也只能从中选择进行实施。甚至有的建设单位虽支付了考古发掘费用,但仍无法知晓考古发现,这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考古工作的误解,使得考古专业人员越来越少,公众对考古工作越发不理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考古工作的负面效应。

考古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南京市的地下考古工作尚未形成系统性与科学性兼备的考古工作机制,缺少完整的考古系统,科技化程度相对落后,主要思路仍是简单的“发现-勘探-发掘”,这对日益繁重的考古工作来说无法起到更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另外,考古人员尚未摆脱传统思维约束,考古现场保护意识仍需加强,对“考前、考中、考后”的资料整理与分析工作需进一步细化。

四、多措并举,推动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和谐共处”

1、两只手、一条心,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城市建设要发展,祖先文明要传承。作为管理者而言,需统筹协调好两个方向的力度,掌握处理技巧,把思想意识凝聚到一点,合力而行。就南京市而言,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的美好愿景: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一前一后分别是发展与传承的两个落脚点,只有每个方向不偏离,每个希望都实现才能达成最美好的愿景。在其它地方,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取得双赢的工程已有不少先例。“三峡文物保护抢救工程”是经济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典范,形成了文物抢救保护的新模式;安徽的三角圩水利工地发觉30多座墓葬,发掘出近千件文物,由此推动建立了县级市博物馆。因此,两者之间不是尖锐的矛盾,而是可“共存共荣”的内在推动力,只要有大局思想,有一致共识,两只手定能同时发力。

2、科学动态管理,做到全程监管

现行考古工作简单粗放,亟需建立完善的考古系统,做到全程动态化、可视化。考古系统可大致按考前、考中、考后设置不同模块。考前资料汇总、周边建筑布局、历史年代演算等;考中以静态文字和视频图像结合展示,按考古时间和任务量形成进度分析,每天建立考古日记和报告,及时送考古专家组研判;考后成果展示和分析,及时向建设单位通报考古成果,提高成果利用率,接受社会监督。这样一套管理系统既能有效解决城市建设中的考古发现不上报问题,又能提升公众对考古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3、加大奖罚力度,细化奖罚措施

南京市有专门的文化综合执法总队和文物保护志愿者组织,但执法力量薄弱,惩处力度不够,奖励措施欠缺,导致文物破坏现象屡禁不止。以“中航科技城”事件为例,如在前期增加执法巡视,则可从根源上对文物加以保护,避免建设方的违规破坏行为。因此,政府应出台对应的奖励和惩罚细则,对发现文物破坏隐匿不报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罚,对执法人员执法不力的进行问责,对举报人及时举报的进行奖励。另外,在市主要媒体对奖惩人员加以通报,扩大宣传效应,用一系列组合拳形成全市文物保护的热潮。

五、结语

南京地理位置优越,地下文物众多,前者决定了城市必须发展,后者决定了文化必须传承。如何更好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决策者、管理者、社会大众间智慧和力量的凝聚与博弈,各司其职但不应各自为政,唯有各显神通才能更好推动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 孙英臣.城镇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访著名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J].领导之友,2009.02.

[2] 林晨.遗产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与旅游发展[J].山西建筑,2010.01.

[3] 海.文物消失论[N].中国文物报,1999-04-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