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调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场经济调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场经济调研

市场经济调研范文1

一、××镇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目前,在××镇共有个体户___户,私营企业__户,主要涉及百货、饮食、农业开发、农村专业合作社、食品经营,道路运输,废旧物资收购等多个行业。上述个私经济主要分布在××镇的东门、南门和下街,构成了××镇的市场经济结构。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镇市场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镇地理条件虽然较为优越,但市场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不成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_、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作为市场经济,不仅仅是指从事市场经营,它应该是一、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镇作为一个农村大镇,第一产业即农业的发展相当不充分,基本上还处于一个自给自足的阶段;其次,作为经济发展中重头戏的第二产业即工业相当欠缺,个体中根本没有,而企业中也仅仅只有_、_户而已;而发展得较好的第三产业即商贸服务业却因为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不充分的制约,举步维艰,且主要为商贸业,服务业特别是较高档次的服务产业欠缺。

_、市场发展不充分。现代市场经济的概念不再是仅仅依靠市场经商做生意而已,它应该是依托于市场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模式。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镇市场发展中存在着规模化和专业化上较为落后的状况。如我们熟知的蜘蛛王、海尔等专卖店,事实上是经营者在经营这些品牌的同时,大量经营其他品牌的商品。

_、市场规划较为零乱。目前的××镇要想去买点东西,你为了达到货比三家的目的可能得跑遍整个××场,这不仅不利于地方政府和各个部门的管理,也不利于××镇市场经济的发展。

_、市场占有率以零售为主,批发企业规模较小。作为××镇,远离××县县城和垫江县城,可以说是一个能辐射周围很多乡镇的天然批发市场。但由于各种各样因素的制约,反而使其批发市场没有形成,这可以说是××镇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缺陷。而少数的几家批发企业其经营规模较小,经营理念及意识也较差。

_、水电资源极为贫乏。××镇的用水条件非常艰苦,有的居民甚至半个月也无法用上自来水,还得去提水来用;电力资源也不能满足居民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水电资源的贫乏是制约××镇工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_、对个私经济发展中的行政事业收费有待进一步规范。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个私经营者对收费意见颇多。一是收费不公平,有部分小经营者的费用几乎与大企业的收费一样;二是对网吧、茶馆等特殊行业存在着隐性收费问题。三是对食品经营者进行体检时卫生部门有硬性规定,必须两人以上去参加体检,增加了经营者的负担(多数个体户只有一个人经营);四是对个体户当中如烟花爆竹、香烟等存在着不合理的收费。

_、各部门间的协作问题亟待解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辖区内遇到问题时各部门间要么是相互推诿、要么是大家都不管。如办理卫生许可证,卫生部门几乎不进行催办;居委收取卫生费,全由工商部门在办理营业执照时要求个体户到居委或村委开据场所证明而收费,从而易加深工商部门与个私经营者之间的矛盾等。

三、对××镇市场经济发展的建议。

××镇这一××县的农村大镇,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特点去发展,如何去实现建设中小城市的目标,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对此,通过对××镇的调查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_、加大引进龙头企业的力度、注重引进企业的方向。引进企业其实是地方政府和各部门都一直重视的问题,可是作为××镇一不靠山、二不靠水、三不靠铁路的农村乡镇,怎样去引进呢?其实我们不一定把目标盯上那些规模大、技术先进的企业。我们可以更实际一些,如引进制衣、制鞋等行业的企业(我们常说的劳动密集性行业),这些企业只需加工生产就行,不需要太多的自然资源,一旦有了大企业的进驻,不仅可以增加××镇长期的流动人口,还能解决××镇的就业压力,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_、加快农业开发速度。目前,××镇有农业开发公司_户,农村专业合作社_户,从数量上来看完全可以使××镇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农业基地。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业开发公司只是有其名而无其实,农村专业合作社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瘫痪半瘫痪的境地,甚至可以说××镇农业开发只是有其形而无其实。因此,我们可以扶持××、××等农业开发公司去投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项目。如:在××镇可以开发一家生猪养殖中心,在养殖中加入配套设备(用猪的粪便生产沼气,解决燃料问题,或者在生猪养殖下游建一池塘用于养浮萍或其它猪吃的植物,再下游可以建鱼塘养鱼再让水流到河里,不仅解决养猪中的物资问题,还能既环保又能增加农副产品收入)等。

_、鼓励个体户和企业走规模化、专业化的经营道路。现代市场经济不再仅仅是依靠市场进行调节而实现经营目的的模式,应该是在充分掌握市场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走专业化、规模化的道路的现代经营理念。但在走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中,有的经营者由于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就只能安于现状,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它们的发展给予充分重视。一是要加强宣传,使个体户和企业明白走规模化、专业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是协调好金融机构的关系,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便利;三是可以实施政府补贴,如在门市租赁上给他们开方便之门;四是加强对他们诚信经营的教育等。

_、做好对××镇的市场规划。零乱的市场规划显然不利于××镇的经济发展。虽然对于老街区重新规划有一定难度,但对于××镇开发区和新开的个体户、企业,作为地方政府应合理规划与布局。一是做到合理,二是做到集中。有了良好的市场规划,不仅可以帮助个体户和企业做大,也有利于提升××的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_、加快开发××镇批发市场。××镇批发市场难以形成有三:一是成本过高导致售价偏高;二是经营者经营理念落后;三是资金欠缺。因此,开发××镇批发市场这一辐射周边多个乡镇的亮点就要做到:一是切实打造物流中心功能,让××成为能覆盖××县、丰都、垫江等地的货物集散地;二是转变经营者的经营理念,不要因小利而失去市场;三是加强经营者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力,使他们之间相互融资,解决资金中的问题;四是加大政府和各部门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在市场规划和经营指导上多为他们出谋划策。

_、尽力解决××镇经济发展中的水电资源问题。现代社会水电资源贫乏必然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党委政府要下决心做好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

_、加强人文教育,特别是对企业家的大局意识和协同合作能力。目前,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镇是一个相当富裕的乡镇,资产上百万的老板就有__个以上,但由于他们的个人主义较浓厚以及小富即安的落后思想,使他们不敢对经营或新的项目大胆投资。例如:××镇的农业开发公司完全可以进行重组,因为有_个农业开发公司而不敢大胆去闯、大胆去经营,倒不如重组成一个资本充足,敢于从事大规模农业开发的公司。

_、规范对个私经济的收费。发展个私经济,是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的问题,为此采取了许多的措施,如停止征收工商部门的“两费”等。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个体户和企业仍然负担较重。因此,规范收费,不仅体现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能提升我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也能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

_、加强各部门职能关系的协调。推动××镇的经济发展是各个职能部门共同职责,党委政府要尽可能使他们统一到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中来。一是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二是要求各部门明确支持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农民式返乡创业要进行积极的支持,如凯光太阳能热水器厂在投资___万后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有的部门却还对其紧抓不放,使其发展困难重重。这种情况下除了党委政府帮助宣传其产品外其他部门也应帮助宣传,有的手续费能延期的就尽可能给予其发展的机会。

市场经济调研范文2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间接融资存在困难,创业板市场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作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助推器,正式开板不到三年的创业板市场还有待改进和完善。本文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出发,探寻创业板市场问题所在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创业板的建设和关键年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业板市场 经济结构调整 高新技术企业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为中小型企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市场导入,而我国金融体系并不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很难通过直接的信贷关系来解决资金瓶颈问题,资源配置和流动更需要市场化机制的导向。为此,我国创业板市场于2009年正式开板。创业板自设立至今,已有281家企业上市,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62家,占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93.24%。上市公司共募集资金净额1828.76亿元,平均筹资净额6.51亿元,创业板已经成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平台。然而,创业板市场在我国的发展不到三年,其发展规模很难满足我国创新型企业的需求,创业板市场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所发挥的作用还存在很大上升空间。

创业板在调整经济结构中的软肋表现

(一)创业板规模远赶不上需求,大量创新型企业转向海外市场

虽然创业板的设立,对于拓宽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与庞大的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数量相比,创业板市场上市企业数量无异于九牛一毛。据测算,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约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在全国的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园区中,中小企业比例超过了70%。2010年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中小企业占比达到82.6%。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生力军。但是自创业板设立以来在该板上市的企业总数才200多家,在中小板和创业板A股上市的企业只占到上市企业的25%。A股上市企业数量比例见图1,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市值比例见图2。

面对不能满足需求的创业板,大批优秀企业投身海外市场寻求资金支持,香港主板上市最多,其次为新加坡主板。其中,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且主要为互联网、软件、新能源、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大部分企业已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大量优质企业资源流向海外,无疑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极大损失。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行业分布不平衡,第三产业企业难以上市

创业板上市公司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占比最高。其中,尽管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绝对值较高,但相对值较低,且市值占比与数量占比极不平衡。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很难获得创业板上市的机会。而在发达国家如美国,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会占到50%以上的绝对比重,部分优质商业服务业也能通过纳斯达克市场进行直接融资。2008年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行业分布见图3。

我国要达到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技术进步与创新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必不可少;发展不成熟、占比较低的第三产业,作为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必不可少。然而,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为宗旨的创业板市场在这两个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

创业板存在软肋的原因分析

(一)上市公司审批制度存在缺陷

尽管证监会要求创业板市场在审批具有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时要放宽审核条件,而且创业板在审批的时候,也对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采取高比例的过会率,但是,创业板上市公司不同于主板上市公司,以前用以判断企业发展好坏的单纯财务指标,而在创业企业中却不适用。有些公司尽管通过了创业板市场的审批,但是在接受证监局检查时,被查出在公司治理、内控制度、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诸多“毛病”。

(二)资源配置机制不合理

在创业板市场,资源尤其是资金和投资者的分配存在非理性,超募资金得不到合理的配置。据理财周报机构投资者数据中心统计,截至2010年8月18日,创业板103家公司实际募资总额达693.27亿元,其中,超募资金总额达到459.12亿元,平均每家公司超募4.46亿元,整体超募率高达196%。103家创业板公司中,有78家已陆续公布部分超募资金使用计划,仍有25家公司尚未公布超募计划,而是以募集资金专户的名义或其他方式“躺”回银行指定账户吃利息,共涉及到119.2亿超募资金。在已公布超募计划的78家公司中,明确用途的资金仅116.2亿元,占创业板全部超募资金的25.3%,另外223.7亿元资金和上述25家公司的做法一致,存于指定账户吃利息。也就是说,创业板459.12亿超募资金中,共有342.92亿元躺在指定账户以存款方式存在,占比高达74.69%。而已明确用途的116.2亿超募资金主要流向7个领域:项目投资、补充资金、并购扩张、还银行贷款、银行存款、圈地买房买车、市场推广及营销网络建设。可以看到,即使是明确用途的超募资金,公司也可以以“资金置换”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套出资金,这无疑与创业板设立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三)投资者结构不合理

创业板设立以来,资金量在5万元以下的中小散户投资者一直占绝对比重,尽管机构投资者在创业板市场上的参与程度逐年加深,但是,比重仍相对偏低。截至2011年底,机构投资者比例才占到9.77%。由于散户投资者多数都没有学习过系统的投资知识,在投资中易出现盲目投资的行为。鉴于创业板市场较主板和中小板市场风险更大的原因考虑,很多散户投资者不愿意承担太大风险而出现“携款而逃”的现象。创业板设立不到一年时间,上市公司高管辞职现象比肩接踵,其中,减持套现是主要原因。大批高管的离职,对于我国设立不到三年的创业板市场而言,是重大的损失,这种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创业板的扩容,相关公司面临这种人才流失的阵痛可能还会继续。

(四)退市制度不健全

我国自创业板设立以来,政府出于保护初期创业板市场的稳定性考虑,退市制度迟迟不出台。退市制度的缺乏,让很多缺乏专业知识的投机者盲目进入创业板市场,因为没有退市制度,就不用担心没人接最后一棒。“有进无退”制度,不仅让创业板滋生了盲目投资者,也滋生了很多问题企业。尽管深交所规定给予创业板股票30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但是,不可避免有上市公司把从二级市场圈来的钱进行瓜分,大股东、高管纷纷减持,剩下一个烂摊子等待“退市”,最后,只有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成了最大受害者。

充分发挥创业板助推器作用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发审委员会制度

鉴于创业板在审批企业中存在的缺陷,增加创业板发审委员会委员,扩大行业专家的比例,能有效提高准备上市企业的质量和上市效率。虽然创业板上市的硬性标准较主板市场有所下降,但是软性标准即公司的成长性和创新能力等相比硬性标准如财务指标要更难衡量,因此,审批某一行业的企业时,该行业的专家能在审核时运用专业性的眼光进行审核。相关领域专家的参与制度、专家民主决策的审批机制,有利于提高审核质量。

(二)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及追踪监督制

尽管制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的用途有所限定,但是对于其概念的具体界定及限制领域的界定比较模糊,部分公司会以名义上母子公司关联交易的方式将超募资金“置换”成自筹资金而另作他用。因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应将必须披露内容的各概念加以明确界定,对于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格式以及时间应有统一规范。其中,必须披露的信息中应包括公司治理、募集资金的详细使用情况等重要方面。对于信息披露不完善、不真实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推行严格的惩罚制度,并严格执行。此外,证监会应联合创业板市场管理者成立跟踪监督小组,对于披露的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及时监督,尤其是披露的超募资金的使用情况,监督小组可采取深入企业临时抽查的方式,加大企业合理使用资金的压力,提高其对投资者的责任心。

(三)优化投资者结构且发展创业投资和投资基金

我国机构投资者在创业板投资者中只占了不到10%的比例,这势必会影响创业板市场的优化和稳定。在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不仅包括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还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与退休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不仅拥有比中小散户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而且是发展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参与者。在鼓励机构投资者进入创业板市场时,政府部门应做好法律保护配套工作,如制定和颁布鼓励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奖励创业投资的相关条例。还可以运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创投机构的设立,促进创业投资的发展。通过成立政策性创业投资基金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在鼓励国内创业投资的同时积极吸引外国投资机构的投资。

(四)尽快建立和完善退市制度

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建立健全, 是创业板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只有实行严格的退市制度,才能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有效打击盲目投机者,严防问题企业借壳上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胜劣汰。建议建立退市制度时,除了增加退市条件外,还应注重惩戒和补偿制度的建立,主要包括责任追究机制和股民赔偿制度的建立。责任追究可以通过刑法解决,这就需要司法部门的配合和跟进。而对于受损股民的赔偿,应建立一套包括赔偿人、赔偿程序、赔偿额等在内的完整的赔偿体系。此外,对控股股东和高管的减持行为应该有一种逻辑的安排和规定,加强对高管减持行为的约束。

(五)吸引优质企业上市融资以扩大创业板市场规模

我国创业板待上市的后备资源十分丰富,包括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多个行业。其中,不乏大量优质企业。创业板作为后备企业的“伯乐”,应该配套建立优质企业评价机制,对后备企业进行删选。对于优质企业,可通过两种途径获得,首先,加快建立场外交易市场与创业板转板机制。2012年,上海股权托管交易市场正式启动,该市场主要为处于发展初期或者成长期的企业通过非公开定向增发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该市场不仅能够挖掘优质企业,还能为创业板市场提供健康的后备资源。因此,创业板市场可重点吸引经过股权托管交易市场一级筛选后的优质企业上市。其次,创业板可通过初创企业培育计划,加大对优质企业的培育。若没有大量创新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经济转型就是一句空话。此外,为更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创业板应该在保证企业质量的基础上,扩大服务业企业的上市比例,如餐饮业、创意企业等,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尽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官升东.研究报告―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实践与公共政策[R].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2010(5)

2.侯捷宁.创业板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重要推手.[N].证券日报,2012-2-6

3.胡钦,范贵龙.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J].中国金融家,2010(9)

市场经济调研范文3

[关键词] 总部经济 长三角城市 经验 政策建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经济结构及企业发展模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情况下,赵弘先生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的观点,这是一个新的理论概念,这是基于目前各城市出现的企业总部与制造基地空间分离的现象而提出的。发展总部经济不仅有利于该城市本身的经济发展,也能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总部经济的定义及范围

在现有经济学中并没有明确的总部经济的定义,笔者对总部经济给出了自己的定义,认为在总部经济模式下,不同区域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企业则通过总部与生产制造在不同空间的布局获取资源再配置收益。总部经济既能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人才、技术、信息等知识要素丰富的优势,又能利用欠发达地区的土地、能源、原材料、一般劳动力等常规要素丰富且成本较低的优势,从而实现企业功能链、价值链与不同区域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本课题认为设立在某地区的企业总部及功能机构为:作为主体的企业总部及功能机构是指核心运营机构或分支机构设在该地区域内,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企业:1.世界500强企业的分支机构

2.国内制造业500强企业

3.国内服务业500强企业

4.各类上市公司

二、长三角典型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现状比较

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城市,与一些长三角典型城市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经济发展模式都有许多相似之处。现选取了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五个长三角典型城市,根据第一部分总部经济的定义及范围,下面我们将从四方面来比较分析宁波与这五个长三角典型城市的总部经济发展现状,明确宁波的优势产业及在六个城市中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相对水平。

1.世界500强企业分支机构比较分析

通过对截至2009年的六个城市的世界500强企业分支机构数比较,上海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达到了700多家,紧接着为拥有100家左右的无锡、南京和苏州,与以上城市相比,宁波和杭州的世界500强企业分支机构数约有50家,为南京的二分之一。

具体到各城市这些世界500强企业的行业归属,上海用外资已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结构和总部经济集聚的特色,服务业和制造业实到外资比重分别为56.7%和42.5%。在南京的投资项目则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在2009年的97个投资项目中,制造业项目多达70多个,约占项目总数的80%。苏州和无锡多为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投资领域集中在IC、光电显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在宁波的世界500强企业主要集中于工业企业、商贸业和物流业三大类。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0.4%,19.1%,19.1%。

2. 国内制造业500强企业比较分析

通过对2009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上海在2009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的总部数量上稍落后于杭州和无锡,占了22个席位,但这22个企业中有8个属于营业额排名前100强,有13个属于前200强,远远多于其他五个城市,这些数据表明上海拥有的制造业企业总部在总体实力上具有绝对优势。而数量较少则表明上海并没有把发展总部经济的精力主要集中于制造业。

杭州、无锡、苏州从总部数量来看还是有一定优势的,特别是杭州和无锡,分别有26和23家企业进入2009中国制造业500强,苏州也有15家。但是与上海相比,杭州入围前100强的只有3家,无锡只有1家,苏州也只有2家,且这些城市的总部企业大都是中小型企业,多属于私营和外资性质,说明这些城市总部综合发展能力相对较弱。宁波和南京与前面四个城市相比,不管从总部数量还是从总部企业规模上都是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3. 国内服务业500强企业比较分析

与其他五个城市相比,上海的优势非常明显,在2009年中国服务业500强中不仅拥有34家企业,成为数量最多的地区,而且这些企业中在前100强中就占了12个。说明上海总部企业发展不仅数量上有绝对的优势,在综合实力上也高出其他城市许多。

杭州、南京、宁波两个城市总部经济综合发展能力也具有明显优势,但与上海相比,这三个城市整体能力较弱。杭州、宁波在500强企业的数量上分别为28个和26个,南京相对较少,为12个,但细看之下,可以发现南京的这些企业在前200名中就占了9个,因此综合实力仍然较强。苏州和无锡在数量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但在综合实力上与前面的四个城市相比显得较弱。

4. 上市公司比较分析

通过对六个城市的截至2009年的上市公司数量比较,上海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达到了160多家;其次是居第二位的杭州,其数量为62家;接着是数量相当的无锡、宁波、南京和苏州,其中无锡拥有47家上市公司,宁波和南京上市公司的数量为39家,苏州有36家。

很明显,其中上海的上市公司最多,遥遥领先于其它城市,直观地反映了上海经济的高度发达,公司企业实力雄厚。杭州,无锡分别居二、三位,剩余三个城市上市公司数量相近,实力相当。宁波的上市公司数量上和上海、杭州等城市差距较大,但宁波上市公司近年来发展较迅速,发展潜力非常大。

三、宁波发展总部经济的政策建议

发展总部经济能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并且带来诸多积极效应。良好的政策环境则是总部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宁波的总部经济正处于发展阶段,此时制定出能有效促进其快速发展的政策显得尤为重要。而良好的总部经济发展需要资金、用房、公共服务三个方面的支撑。

1.资金支持政策

(1)设立总部经济资金专项

在目前已设立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的总部经济发展资金进行专项统筹安排,各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适度专项。这一资金专项主要用于:补助新设立总部企业在本市购置、租赁总部自用办公用房;促进企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开展总部企业认定有关必要工作;促进本地企业发展总部经济等。

(2)加大对总部企业的奖励

对经认定的总部企业所形成的本市新增地方财力部分(增值税部分除外),前二年给予50%发展奖励,后三年再给予25%发展奖励。新设立的总部企业从认定次年起,开始享受本政策。新设立综合型总部的,每个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1500―2000万元;新设立职能型总部的,奖励最高不超过400-500万元。具体奖励数额根据总部企业规模、本市产业发展政策及所属行业现有扶持政策确定。

2. 置地用房政策

(1)优先保障总部用地需求

宁波可以结合企业总部及功能机构发展的实际需要,将总部企业的办公用地纳入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在每年新供用地中,提供一定比例的用地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公开方式,用于企业总部办公用地需求,优先保障总部用地需求。鼓励并支持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申请单独或联合建设总部楼宇,在用地审批上过程上开通一定的绿色通道,加快企业总部入驻我市的进程。

(2)对新设立总部企业用房实施补助

宁波政府还可以对企业进行贴租等办法。毕竟大量投资购房置地的进驻方式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是需要慎重考虑甚至观望的,而租赁解决了这个问题,使进驻可进可退,相当灵活,所以政府通过贴租等办法能够减轻企业将根留在宁波的经济负担。另外在中心商务区由政府出资购买或承租高档写字楼,给符合条件的企业或分支机构提供一定时期,一定面积的优惠场地让其注册、办公、设立准总部。

3. 公共服务政策

(1)完善总部经济发展配套设施

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发展建设需要与之配套的硬环境,如现代的写字楼、公寓、饭店、交通、通信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是城市经济系统的基础,同时也是建设总部经济聚集区吸引总部入驻的主要条件。因此,建设总部经济聚集区,要加大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总部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另外基础设施的建设最好做到适度超前,以满足总部经济聚集区快速发展的特定要求。

(2)建设开放式交通格局

利用天然的深水良港、杭州湾跨海大桥、栎社国际机场国际化等优势,建设以港口为龙头、杭州湾大桥为加速器、立体交通为通道的多式联运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以现代物流系统的思想规划宁波港开展国际多式联运的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构建好内陆多式联运体系,着力构建水水多式联运体系,充分利用宁波港深水国际口岸资源开辟国际海运中转业务,确立宁波对外海陆空立体交通枢纽中心和东北亚物流枢纽的地位。

参考文献:

市场经济调研范文4

关键词:经济结构调整;大学生;就业市场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31-03

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长期高速发展后,我们遇到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等一系列阻碍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国际经验告诉我们,经济结构调整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2005年,国务院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方向:一是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实施产业转移,加速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以缓解环境压力,提高经济效率。为了配合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的全面实施,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配套政策。广东省政府于2005年3月推出《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部署产业转移大行动。2008年5月24日,广东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作出《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强调实施“双转移”战略是改善发展环境、破解发展难题、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全省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

二、经济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就是要素配置趋于优化、生产效率得以提高、产品供求接近均衡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要素流动、技术进步和市场导向来实现的,其中蕴含的人力资本因素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经济结构调整,就是经济发展要素的重新配置和人才资源的重新分配。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必定因为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发生重大改变。

1.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总量增加。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为就业创造了大量的机会,而产业结构调整使得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越发重要,从而使得作为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载体的高校学生群体具有显著的就业优势,所以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就业率的提高[2]。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速度,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国民经济得到稳定增长,社会劳动力需求总量稳定增加;同时,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得以加速,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大学生需求量随之增加。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将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领域,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1978―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带动的就业比重由12.1%增长到30.6%[3]。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最大。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第三产业占比不断增加,从2007年的39.1%上升到2010年的43.0%;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大,单位GDP增长率所产生的就业岗位数明显增加,从2007年单位GDP增长率产生87.4万就业岗位,到2010年单位GDP增长率产生112.3万就业岗位。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大,社会新增就业岗位数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提高,具体情况见下表。

2.经济结构调整,促进高校毕业生向经济落后地区流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1)》指出:“十一五”期间,西部经济一直呈现快速增长,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6―2010年西部地区地方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为13.9%,比全国平均增速高0.9个百分点,比东部和中部地区高1.3和0.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的地方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逐年提高,5年间其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7.33%、17.58%、18.14%、18.33%、18.68%。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落后地区得到快速发展,“宁要东部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的大学生就业思想出现转变,愿意到经济落后地区就业的大学生愈来愈多。有新闻报道说,四川成都高校的毕业生不愿意到福建、浙江就业,他们更愿意留在四川就业。《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中西部生源但在东部沿海就读的2008―2010届本科毕业生有33.9%回到了本区域就业,2007届在“北上广”就业的大学生,三年后有22.2%离开了“北上广”。在广东海洋大学,作者对2006―2011年26677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毕业生在省内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比例逐年缩小,从2006年的70.4%降低到2009年的61.4%;相反,在省内经济落后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则逐年增加,从2006年的20.9%增加到2009年的29.2%。同时,省外学生回生源地就业或者毕业生到省外就业比例逐年增加,到省外就业毕业生人数占省外生源人数的比例从2006年的38.5%上升到2011年的68.0%。可见,经济结构调整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到西部、落后地区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得到极大的拓展。

3.经济结构调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加剧。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是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发达地区的“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共存的过程。传统产业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实现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发达地区的“去工业化”;然后,发达地区着重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谋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实现“再工业化”。发达地区实施“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低端人才需求减少,高端人才需求增加,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端人才出现供不应求。张慧等指出,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专业人员不足,广东服务贸易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人员所占比例极低。目前,在服务行业人员的教育与科技方面的投入相对较低,对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直接削弱了广东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4]。相反,在落后地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传统产业技术人才需求出现爆炸性增长,导致传统产业的专业人才供应不足。在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多,但专业设置严重同化,传统产业人才供应过剩,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人才供应不足;在落后地区,高校太少,人才培养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产业承接的人才需求。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失衡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滞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专业结构性矛盾和地域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长期存在“就业总是很难,企业总是缺人”的局面。

三、大学生就业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在2012年6月7日说:当前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但仍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一方面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另一方面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确保大学生就业市场可持续发展,必须缓解大学生总量持续增加的压力和解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1.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确保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的稳步增长。新增就业岗位数随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而增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只有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就业。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大力发展中西部、落后地区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和经济总量的稳步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把发达地区的传统制造业向落后地区转移,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提高资源效率和经济效益,减轻环境压力,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数,促进大学生就业市场可持续发展。

2.以经济结构调整为导向,重新分配高等教育资源。有人说,大学是经济中心、技术中心的建成和转移的重要因素。经济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重新布局,产业技术中心必将做出相应的转移和重建。在这一背景下,人才培养格局需要做出新的调整,高等教育资源需要重新分配,实施以满足区域人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战略,解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在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资源要向重点院校和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专业倾斜,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瞄准学科前沿,统筹规划、重点建设与现代产业体系及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学科项目,增强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大力发展高技术、现代服务相关专业,为产业升级提供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在落后地区,高等教育资源要向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传统专业、特色专业倾斜,结合产业承接和地方经济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应用学科;注重办学特色,积极发展地方经济所急需的学科专业;突出应用型、技能型和具有行业特色型人才的培养,满足地方产业承接所需要的人才。增加落后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可以考虑把发达地区的普通院校,特别是产业特色明显的职业技术院校,实行整体异地搬迁,跟随转出产业搬迁到落后地区;或者,通过高校、产业园区、企业共同办学的形式,在落后地区设立分校区,增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满足这些地区的产业园区、企业的人才需求。

3.以经济结构调整为导向,重新调整高校的专业设置。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结构模式,区域内高校的专业设置要与之匹配,以解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专业结构性矛盾。在发达地区的高校,应该压缩传统产业的相关专业,增开高技术制造和现代服务专业,优先扶持、重点发展直接为软件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和信息服务产业等领域的专业。在落后地区的高校,为有效承接传统产业的转移,应该以发展传统制造专业为重点,优先扶持、重点发展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冶金工业、电气器材、机械制造、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的专业。以广东为例,粤东地区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和国内外产业转移,做强做大玩具、首饰工艺、文具、食品、纺织服装等产业;粤西地区大力发展石化、钢铁、电力、造船等重化工业。因此,粤东地区的高校应该以玩具、首饰工艺、文具、食品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相关的专业为重点;粤西地区的高校应该以石化、钢铁、电力、造船等产业相关的专业为主。珠三角地区以现代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为发展重点,该地区的高校要立足高水平的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重点放在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端专业,培养珠三角地区产业调整过程中急需的研究型、创新型人才;立足现代产业的产品生产,培养现代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4.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业总是困难,企业总是缺人”,很多专家、学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毕业生的学识结构、学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不符合企业的需求。高校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实施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职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才能维护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教育的改革,促使教育体系培养出拥有合适技能的劳动者[5]。高等教育通过政府牵头,政策引导,统筹协调,全体高校参与,构建层次完整、科类齐全、结构合理、符合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各经济区域内的高校,要积极探索名师共享、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生交换培养等人才合作培养途径,实现区域高校的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减少各高校人才培养的“近亲繁殖”,增加人才的多面性和差异性,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的多样性要求。各高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改善大学生的学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要深化校企合作办学,实现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大力发展企业教育基地和校企合作教育产业园区。

四、总结

经济结构调整,为大学生就业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以服务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实施高等教育调整,以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高校的重新布局、专业的重新设置、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新调适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和针对性,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少红.论区域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J].东岳论丛,2004,(3):170-173.

[2]于开红.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社会就业的实证分析――基于1998-2009年的经验数据[J].求索,2012,(3):34-36.

[3]刘辉群.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效应新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5,(3):28-30.

[4]张慧,罗萍.大力发展广东省服务贸易推进“双转移”战略实施[J].特区经济,2011,(2):28-29.

[5]马云泽,吴昊坤.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就业[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16-119.

市场经济调研范文5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经济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贸易往来频繁,改变了当前世界的经济发展趋势,对促进市场结构改革,提升人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大力开展市场化改革,为利率市场化改革贡献巨大的力量,以便促进进入机构的良好发展,提升金融盈利水平,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充分展现出利率市场化优势,解决利率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经济结构发展形式进行调整,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市场的发展需求。

一、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一)改善利率结构体系

利率结构影响整个市场的发展形式,对强化市场发展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在利率化市场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现有市场的特殊性,加强对利率市场的控制,明确利率市场发展结构,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合理构建利率市场发展渠道,确保利率市场运行的合理性,强化利率市场发展,提升利率市场应用价值。在传统的理论市场存款中,通常会出现利率为零或者利率倒挂现象的出现,造成利率发展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影响着货币市场政策应用结构,无法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因此,需要对利率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针对利率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确保利率市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利率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阻碍,加强对利率市场的控制能力,为利率市场的发展点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金融市场机制

加强对货币政策的控制,对促进货币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发展机制进行了解,结合当前市场的发展要求,对货币形式进行积极调整,强化资本市场应用能力,对资本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充分展现出利率化市场的发展优势,强化对利率市场的控制化智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控制作用。由于拆借市场存在主体不明确和市场交易规模小等情况,需要对价格信息进行及时的调整,完善市场发展体系,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对商业银行的现有资金进行合理调整,充分发挥银行资金调节的重要作用,完善金融市场发展体系。

(三)调整货币政策形式

利率化市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性,为了确保利率化市场的健康的发展,必须要对市场发展形式进行不断调整,强化市场控制能力,完善市场发展形势,展现出货币市场的发展特征。利率市场化的出现,给货币市场的正常效力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利率化市场展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出现延迟货币政策,影响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需要对货币政策进行及时调整,展现出后续干扰形式的作用,了解更多货币决策环节,延长货币政策的时间,降低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二、利率市场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一)促进经济体制合理运行

要想促进经济市场发展,需要强化利率改革,将利率改革作为利率改革作为重要的应用基础,充分展现出经济机构体系和利率发展形式之间的重要作用,强化金融市场的应用能力,确保金融市场和资金市场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以金融市场发展为基准,加强对价格形势的控制和发展。利率化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整体干预,确保市场发展形式的规范性,强化货币政策应用能力,对利率化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解决资本化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取得良好的发展和设计效果。

(二)强化宏观控制能力

通货膨胀是经济市场发展中的一种状态,影响着利率的发展形式和管理制度,需要强化对利率市场化的宏观控制能力,制定出合理的利率管制结构,确保利率市场的持续发展。但是利率化市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管控不当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利率市场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和上升情况。因此,需要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强化市场主体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市场利率的平稳,需要强化宏观控制职能,对现有的市场利率进行调整和优化,展现出设计形式的优越性。

(三)优化资源合理配置

在现有的利率市场发展中,没有对资本市场的发展进行及时合理的控制,导致资本市场在发展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给资源的合理应用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基础控制和应用功能的有效实施,需要对利率市场发展形式进行进一步调整,展现出利率市场对经济市场发展的引导性作用,对利率市场整个发展阶段进行控制,发挥货币政策的最大化作用,对经济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满足经济结构发展要求,促进结构体系产业升级。

三、结论

利率化市场是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循序渐进的发展形式。利率化市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现有的应用形式呈现出较多的问题,为了确保利率化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对发展中不合理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确保经济结构形式的合理性,强化应用职能,展现出经济结构形式对应用介质造成的影响,加强对经济体系的合理化控制。

参考文献:

[1]兰璇.利率市场化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5

[2]刘丰.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的有效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

[3]刘莉.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及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

市场经济调研范文6

一、微观经济学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国家的经济政策理论研究部门,就已经将微观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重点,提出了一些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重大宏观调控计划。由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时下的市场化经济,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在资源总量利用程度已经基本确定的条件之下,推行各种有效的资源配置计划,实现生产资料和资金流向的最优配置。由于市场上的劳动力资源,各种商品等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的调解来实现的,市场的调解是“一只无形的手”,它摸不着、看不见,却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市场条件下供求关系的相对稳定和平衡。

二、微观经济学统计工作的重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微观经济学研究,需要对市场中的额各种经济要素开展一系列有理有节的分析工作,经济学家主要针对市场经济中的“需求关系”“供给关系”“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进行深度调研和透彻分析,从而制定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均衡指导价格。这些微观经济的相关理论研究内容,和一系列市场经济逻辑分析,便是基本的微观经济学的结构。

由于市场化经济基础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需要国家的经济统计分析部门的高层领导者统筹兼顾,协调好市场内部的各项经济管理和调研工作。国家经济机关的执行单位层人员要全面处理好市场化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关系,在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之前要,通过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初步厘清市场的产销动向。从而,生产出适销对路,通过向市场供应商业附加值大的产品,提升经济市场的经营效率。

三、微观经济学内容展示

经济自由度概念的产生与与人们进行抽样调查密不可分,在微观经济学的调研过程中,往往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而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解决或者较难解决的问题,然后对想要研究的市场竞争性对象进行调查。虽然在许多定律和假设条件中受到限制,为了降低判断微观经济学市场统计中的失误和调查不全面的情况,可以采取提高总体样本和抽样样本之间的相关性措施,在抽样样本数据的形成上必须慎重对待。基于满足总体和样本之间的约束原因,通过对部分变量和元素的调整以达到实现抽样调查的准确性的目的,因此竞争性市场效率分析的概念产生主要原因,就是样本在选择过程中的为满足相关条件进行的优化,从局部均衡达到一般均衡。

四、微观经济学的结构探讨和建设要求

(一)在微观统计学中的理论建设中,立足于《经济法》进行深入调查

国家经济部门事业单位的统筹管理人员,在立足于《经济法》进行微观经济学市场调查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将市场经济的配套管理与财务统计分析工作相结合,建立科学的经济内部分析和管理制度,形成一套高效的“经济风险测度”“风险偏好”“预期效用函数”“风险的防范”、“风险资产”和“资产组合”的科学结构调查方式。微观经济学必须遵循从“局部”到“一般”的逻辑规律,通过深入论证“市场看不见的手”原理,体现微观经济学中竞争性市场的效率问题。

(二)重视市场需求曲线变化,科学控制经济"膨胀”和"通缩”节奏

在市场化经济的浪潮中,地方政府想要进行更有效率的市场经济建设,本地商圈想要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微观经济学研究,开展市场经济的相关内部控制,将市场经济水平调控到合理的水平,科学控制经济膨胀和通缩节奏。因此,国家经济工作人员,在开展基础经济行为调研和市场量化管理工作时,应该将其当做一项比较严肃且重要的工作来抓。

(三)对经济统计工作的人员配比及处理方法进行细化

对国家工作人员经济统计工作的处理方法进行细化和明确,增强其市场调研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用严格高效的程序来避免部门统计操作人员的行为,影响了整套市场调研工作的有序展开,用制度的固定性来提高经济内控措施的力度。确保成本与效益达到合理比值,达到国有资产市场经营的最大化。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