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范文1
[关键词]大学社团 教育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 G45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7-0003-03
17世纪,当夸美纽斯在论述班级(授课)制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时,恐怕更多的是看到了一种作为大生产组织形式的班级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的价值。班级作为教育组织形式的历史走过了4个世纪的历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至今仍然在发挥作用。但是时代在不断地变化,学分制管理和宿舍公寓化管理制度的不断推行和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行政班级的集体色彩,新的组织载体的发现和发展显得非常的必要。以班级作为组织形式的教育已经不完整、不完善了;并且,关于教育的本质和人的主体性发展的问题日益地提到了教育者的案前,人们对它的思考也引发了对新型的、可能的教育形式的思考和探索。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社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有益尝试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1]
一、大学社团发展的现实背景
大学社团是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载体,作为大学教育中一种可以广泛尝试的组织形式,在极大程度上对大学定义做出了表达和丰富,积极参与社团并躬身其中已成为很多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以大学教育第二课堂身份出现的大学社团,在相当一些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思维视角里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第一课堂。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社团及其文化,高等教育工作者不能不对此做出敏锐地捕捉和声扬,重新审视和定位大学社团在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一)社会的变迁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关于人才高素质的判别标准和具体要求有着太多的说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有限的课堂教育所能带给学生的技术性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在大学里通过人与事的接触和锻炼,能够获得非技术性知识诸如成熟的个性品质、与人交往的能力等,可以使自己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历程显得相对平稳。这些人与事,存在和表现的形式是多样的,但社团无疑是比较具体和规范的形式之一。一个组织完备的社团的存在和活动必然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大学生在其中必然可以受到有计划、有规律的教育。
(二)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崛起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的传统方式和内容已经越来越不满足,而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步伐却明显落后于学生包括社会的需要。学生要弥补这样的缺陷,只有依靠一些非传统的途径,通过参与作为校园文化载体的大学社团就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方式。一些有分量和水准的校园文化活动正悄然改变大学生“根深蒂固”的一些观念,至于听一两场讲座可能改变自己的一生的事情已经不耸人听闻了,这样的情景反而让其他教育途径望尘莫及。社团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相对固定而呆板的班级教育组织形式前显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三)高等教育自身的丰富和发展需要新的教育途径
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功能之一。但培养何种素质的学生历来是具有时代特性的,也始终伴随着争议。历史地看,高校通过培养人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于大学而言是责无旁贷的。随着高等教育自身的丰富和发展,要想通过传统的方式全面解决和达到教育目的是不现实的,必然要有其他类型的教育组织形式来补充。因而,当社团及社团文化成为一种有组织的行为时,作为新的教育途径就必然成了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二、社团作为教育组织形式的要素考察
社团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而不是简单地被视为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在于其可以而且已经有着独立的教育组织要素:宗旨、系统、制度。虽然这三种要素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当中,但其具有独立性并且成长着却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的大学里能够完全不受大学社团影响的大学生恐怕已经不多了。对照班级这一教育组织形式我们不妨对社团做一番考察。
(一)宗旨
社团存在的宗旨是可以概括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延伸,但这种补充和延伸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缺失性,已经不完全是配角。如果说课堂教育是一种技术知识的学习,那么社团更多的是对非技术性知识的学习和对技术性知识的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团存在的宗旨是明确的,更是不可替代的。当然,不是说除了社团这一形式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形式了,而是从目前来看,社团是发展得相对最成熟、最稳定和最有影响力的。
(二)系统
正如班级的教育组织形式,为了保证其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水平,必须有相关人事、物质、资金等要素的配套和保障。社团的组织系统,从水平和地位来说,其获得的要素支持自然无法与班级教育组织形式相比,但这些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并且已经得到保障的。而且,系统内要素的操作、运行、管理在相关法规和符合社团自身特色的制度约束下是合法的、规范的、可控的,尽管其组织的形式和方法与班级教育组织不一致。
(三)制度
为了保证系统健康、有序、稳定地运行,确保既定的宗旨能够顺利实现,必须有一定的组织制度,大学社团自然也不例外。这些制度有着不同的层次,在校园内,基本包括学校、主管部门、具体办事机构、社团及其内部等各种层次。各种层次的制度从宏观指导意见、各项管理制度、具体实施细则等角度,对社团组织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日常各项管理等具体事务,对社团活动的组织、协调、落实、控制、管理、奖惩等具体的环节都加以明确,并不断地根据形势的变化加以修正,使得社团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有制度的保障和规范。
三、社团的组织特征
基于上述背景和形势,在各种因素的促成下,大学社团从活动、组织、文化等各个层次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那么,作为一种成长中的教育组织形式,社团区别于传统的班级、宿舍等教育组织形式究竟有哪些积极的价值值得探究呢?我们在此考察一下社团区别于其他教育组织形式的显著特性。当然,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社团在其活动和发展的过程中还有更多的特征,但以下四种特征体现了社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存在的根本属性。[2]
(一)主体性
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要求在大学的环境下有着更为便利和可能的实现条件。这种主体性表现为大学生以活动为载体,在各种社团文化中能动地进行选择,积极地体验社团文化的价值,根据自身的需要创造社团文化。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性逐步地被激发出来并最终占据主动地位,从最初的评价文化、接受文化到改造文化、创新文化,使得自身成为社团文化的创造者、实践者和享用者。大学生在社团里的实践,其主体性人格受到了尊重和发扬,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二)灵活性
这是社团教育形式区别于班级、宿舍教育形式的一个明显特征。社团以活动为载体,可以灵活多样地及时捕捉时代的前沿信息,不仅体现了时代的特征,还突出地表现在其能够迅速、敏捷地把捕捉到的信息加工、转化,推出符合校园文化特色的活动。这样的反应速度和方式是其他教育组织形式不能比拟的。
(三)开放性
大学社团在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内部管理上体现出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开放性。在组织形式上,任何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可以在校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归属社团,并具有自我选择的权利;在活动内容上,大学社团已注重吸收各种社会组织的资金、理念、信息和经验为己所用;在内部管理上,对成员流动特别是流出的看待已日趋地松弛和宽容,在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的前提条件下,让更多的同学在社团之间自由地作出选择已成为社团之间的共识。
(四)平等性
从成员关系上看,大学社团里没有以物质利益区分的群体关系,体现在社团里的人际和组织关系上,不同层次的人员之间只是工作上的领导关系,并不存在森严的等级制度。当然,为保持组织的活力和工作的有序,必要的层次分工是可取的。平等性保证了社团成员之间交流的真实和健康,使在社团内部首先形成并获得发展的社团文化能够在成员心理得到极大的认同。
四、大学社团建设的基本思路
现阶段,如何建设大学社团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一系列的问题。除了一些技术层面的问题,必须在一些原则性、方向性的问题上做出必须的说明和一定的厘清。[1]
(一)认识到位
如前所述,社团的发展有其深刻的背景和要求,也有着独特鲜明的属性。社团作为新的组织形式在大学教育中的功能已经凸现;区别于传统的班级组织、宿舍组织,其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早已存在,但以此发挥重要的育人作用,还是在高校学生社团异军突起的今天。它以表达和丰富大学生活的形象和目的出现,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的存在成为校园文化和校园教育不可分割与或缺的一部分。因而,对大学社团投入一定的人事、物质、资金方面的支持是相当必要的。但是,由于当前社团建设中存在的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以及各个社团建设水平的良莠不济,使得部分师生对大学社团可以起到的教育功能还存有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而这也必须在大学社团发展的过程中加以解决。
(二)创造环境
在制度既定的前提下,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施行的发展性环境显得非常必要。因为制度始终是物质性的,制度的制定、实施必须放到具体的环境当中去才能发生效用,并且,制度效能的高低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符合实际的制度必然可以整合、优化环境,使得社团健康地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必然可以使制度的制定、实施减少不必要的障碍。制度与环境,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相互的依赖性和关联性都比较大,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相得益彰。因此,在制度已经产生的情况下,我们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制度实施的环境。
(三)摆正关系
各级各类社团的发展都需要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正确处理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是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对大学社团既要进行强制的管理,更要提供及时的服务。管理在服务中管理,方不显暴戾;服务在管理中服务,才不失规范。管理不能长权不放,服务不能越俎代庖,都是应当把握的原则和力度。唯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团存在的主体性,从而保护学生建设社团的积极性。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社团的广泛存在和社团文化的活跃存在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初、中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社团文化的繁荣程度与品质品位也是高校之间的实力和大学生整体素质、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具有很大程度上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以上各种原因,把大学社团及社团文化放到一种新的成长中的教育组织形式的高度来进行研究进而推进,既能够促进社团自身的发展,也能够以此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殷忠勇.大学社团文化研究[M].香港:中国国际科技出版社,2005.
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科技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176-0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是高校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科技创新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学生通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尤其是参与立项的选题、查阅资料、论证思考、团队合作交流的过程,使每一个参与者都受益匪浅。
一、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科技创新活动既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创新教育的实践环节,它检验了创新教育的成果,又丰富了创新教育的内涵,为创新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1]。
2.科技创新活动是促进学生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在活动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查找各种资料、进行各种试验、进行多方面的社会调查及分析,这些都从客观上促进了大学生的学风建设。
3.科技创新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组成团队、立项选题、评审答辩、研究过程、撰写结题报告等各个环节,不仅增加了他们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开展
高校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应注重数量与质量、形式与内涵的协调发展,做到普遍动员,争取全员参与,同时注重与社会实践、学生就业、社会需求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效应。
1.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由专人负责
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强度较大,工作内容相对比较专业。因此,应成立一支多层次,范围广的专业工作队伍。由校领导、校团委、各院系团总支专人成立教师工作队伍。由各团总支、院系学生会相关组织、相关学生社团组成学生协调工作队伍。由此组成科技创新活动工作队伍体系。
2.建立、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制度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规划决策方面。学校出台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性意见,成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将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升为学校决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涉及项目申请、经费管理、实践调研、教师指导、成果鉴定等多方面,涉及教务处、团委、财务处、科研处等诸多部门。学校层面的制度建设主要是出台指导性意见,协调各有关部门,为具体开展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依据,进而确保工作的顺畅执行和可持续发展。
(2)实施执行方面。学校主要负责部门及各院系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具体实施细则》、《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鉴定、转化实施办法》等具体操作层面的制度。
(3)建立激励机制。为激发学校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化、规范化发展,应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可以制定《教师指导学生科研活动工作量管理办法》、《关于鼓励学校教师学生进入科技园创业的若干意见》、《关于选拔优秀学生担任本科生科研班主任的指导意见》等[2],并将科技创新活动成绩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测评、班集体(团支部)评优相挂钩。这些从制度上为科技创新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遍动员,争取全员参与
通过开设网上专题、下达书面通知、团支部负责人培训等形式向学生进行广泛宣传、普遍动员。宣传内容除了学校相关通知文件外,同时应把学校关于科技创新学分制度及保研等相关激励政策规定向同学们介绍,以此激发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
4.调动多方资源,丰富活动载体,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搭建平台
(1)搭建基础学术活动平台。通过组织“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社会调研”等丰富的活动,在校园中营造优良的学术科研创新氛围,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熏陶和浸染中逐渐养成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习惯。基础学术活动平台是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根基。基础学术活动平台是学生思维激烈碰撞的过程,是学生产生创新灵感的温床,为学生开阔视野、汲取知识,提供了高效率的学习途径。
(2)搭建科研训练平台。在基础学术活动平台之上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规范的、正式的科研和创新训练的平台。通过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本科生科研助理、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采取项目化的运作模式,通过设立创新基金和本科生自主申报的方式确定立项并予以资金支持,鼓励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项目研究,为广大学生提供参与科研和创新训练以及实践的机会。学生参与的过程本质上是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3)充分利用学术科技竞赛平台。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科技竞赛。通过比赛和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知识。同时,有效锻炼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自信心的增加、意志的磨炼、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的提高,竞争意识的提高、团队合作意识的增强等。
(4)积极引导发挥大学生科技社团的作用。探索大学生专业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社团的专业性、优越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大都是在课外进行,由于教学资源的有限,科技社团起到了弥补作用,学校对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要予以积极的鼓励,在工作指导、资金划拨、活动审批等方面予以支持,使其成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形舞台。
5.优化资源,科学引导
将引导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与其自身的职业发展相联系,分阶段、有针对性地组织同学们参加适合其自身职业发展的活动。一年级学生主要参与基础学术活动,感受学术氛围的熏陶,培养创新意识。二、三年级学生主要参与科研训练活动和学术科技竞赛活动,通过强化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6.加强宣传,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吸引力
对在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学生、优秀团队及优秀科研成果,注意及时关注、重点挖掘,通过网络、电视、杂志、广播等宣传平台,通过优秀个人访谈、优秀成果展、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加大宣传,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增强科技创新活动吸引力。
三、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提高认识,明确定位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根本保障,因此,应该从关系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的高度来认识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性。
另外,我们应该明确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我们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要普遍动员,争取全员参与。因为,对每一位学生个体而言,其个人纵向的进步就是其个人的创新,每一个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都会从中有所收获,有所突破。
2.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
在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既要重点指导,引导学生获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对学生个体素质培养而言,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更应重视过程,凡是参加过“挑战杯”等全国大型赛事的同学,往往让他们感触最深、收获最多的不是踏上领奖台那一瞬间,而是与团队的成员们一起奋斗,不断成长的过程。因此,在相应评价机制中应该体现出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这一过程的重要性。
3.与社会实践、社会需求相联系
根据目前的就业情况,最受用人单位欣赏的大学生,是能够将其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生。这样的学生,用人单位不必投入较大的培训成本,学生进入用人单位就可在较短时间内为其产生工作效益。同样,这样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竞争力。我们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锻炼学生将所学知识能够学以致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校大学生只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前认识社会、观察社会,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科技创新活动,这样的学生在毕业时才能够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社会竞争力。
4.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象群体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对一、二年级的学生要求应以跟、学、参与为主,可以努力在数量上达到全员参与。对三、四年级的学生应要求其能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作为科研助手,自己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成果,使他们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
5.处理好与专业教学的关系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专业教学的延伸,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因此,在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时,要处理好与教学的关系。在教学计划、学分认定等制度上达成共识,在活动策划、专业指导、成果鉴定等具体操作环节上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专家教授的专业性。同时,要注意引导同学们处理好与专业学习的关系。既要鼓励同学们踊跃参与,又要引导同学们做好自我规划和时间管理,不能影响自身的专业学习。
6.注意探索形成自主的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模式
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模式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模式的动力划分,可分为学校推动型和学生自愿结合型;按模式的功能划分,可分为人才培养型和研究开发型;从主导模式的主体的角度进行划分,可分为学生主导型、教师主导型、学校主导型、社会环境主导型(企业主导型)[3]。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研究适合本校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模式。
参考文献:
[1]周俊,等.论创新教育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网站,csic.wh.sdu.省略/class.jsp?classID=1314278607769516&page
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导生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5C-0073-04
导生制起源于19世纪初的英国,由英国教士安德鲁・贝尔和约瑟夫・兰开斯特创立,因此也被称之为“贝尔―兰开斯特制”。导生制的实施缓解了当时英国初等教育师资紧缺的矛盾。其办法是通过在学生中选拔一些年龄较大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充当“导生”,教师先教导生,然后再由导生转教其他学生。一名教师在导生的协助下,往往能管教数百名学生。这种做法随后被法、美、意等国纷纷效仿,至今仍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在中小学和大学教育中采用这种方法培养学生。
一、导生制在新时期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减轻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负担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承担者、实施者和组织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新时期,高职院校正由大规模扩张阶段转入内涵建设阶段,辅导员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前高职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青年,其行为方式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很难接受以前人们所提倡的“一切行动听指挥”、“绝对服从”等行为规范,往往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辩证分析,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作为在网络时代长大的一代,信息网络发展给他们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其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特征、道德观念等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做好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很多辅导员都是顶着巨大的压力。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辅导员要按照200:1来配备,但是受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限制,大多数高职院校很难拿出更多的编制配备专职辅导员和学生教育管理人员。这样,高职院校辅导员不仅数量少,面临的工作却更加繁重。他们不仅要做好高职学生的入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职业发展指导、日常事务管理,还要承担党团建设、招生就业与思想政治类课程教学、职业生涯和心理健康等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以及指导社团活动等工作。因此,导生制的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负担,进一步稳定辅导员队伍,促进辅导员的职业发展。
(二)有利于完善高职院校学生组织的功能
学生组织是高职院校适应时展,延伸工作手臂,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托,是共青团通过充分发挥组织动员、教育引导、关心服务青年大学生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代表和维护青年学生合法权益,吸引和凝聚青年的有效组织载体,是学生通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重要渠道。[1]高职院校学生组织主要有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联合会等。学生会是面向学生,开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工作,由党委(党总支)领导、团委指导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联合会是由多个学生社团和组织组成的,是全院学生自愿组成的学生群众性组织,是大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服务全院的学生组织。高职院校学生组织的良好运行,可有效整合学校资源,协调各方关系,丰富校园文化,锻炼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然而,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组织的运行和功能的发挥也要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在学生组织活动中推进导生制的实施,有助于在学生组织中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学生组织的功能,发挥导生的作用,促进高职学生快速成长、成才、成人、成功。
(三)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一般具有普通大学生的共性心理特点,但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和专业的职业特征,高职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相比还具有一些不同的心理特征:(1)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引发的不满心理。高考失利的阴影在他们进入高职院校后无法迅速挥去,再加上进入大学后,理想中的大学与现实相差很远,以致面对现实,他们难以很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于学习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持续的动力;(2)独立意识与依赖性之间的冲突引发的自闭心理。高职学生入学后,他们渴望独立,需要得到尊重,但是他们的社会阅历很浅,缺乏生活的历练,学业的失败和人际交往能力的薄弱,以致在内心会产生恐惧和自卑等情绪。(3)专业学习与现实就业之间的矛盾冲突引发自卑心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使高职学生在就业与学业方面面临两难选择,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的低下,使得高职学生对未来就业焦虑,他们不断怀疑自身的能力,自卑心理充斥内心。面对高职学生自我发展面临的困境,高职院校通过导生制的实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高职学生的职业特长,树立他们的人生发展的信念与信心,从根本上促进高职学生的自我发展。
(四)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办学和发展的指挥棒,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型、高级技能型人才。教学中,高职院校主要是以专业为依托,按岗位或岗位群设课和组织教学,以提高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的高级技术技能和必须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的相应职业岗位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立即上岗履行职责。此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还应在强调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要促进学生将技能、技艺、能力、政治修养、心理品质综合起来形成内在素质。按照理论知识“够用”、技术知识“必须”的要求,高职院校导生制能够很好地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需要,可有效地促进高职学生技能的培养。通过导生的带动和引导,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可不受课堂教学时间的局限,全方位地促进高职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生在导生的帮助下,可更快地进入职业角色。
二、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中
实行导生制的理论基础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导生制的心理学基础
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上,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思想。维果斯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靠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所差异,由于教学,在别人的帮助下消除这种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2]由此可见,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换言之,教学创造了最近发展区。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中,我们可找到导生制的理论依据。维果斯基提出,与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使学习者进入新的潜能区域。根据维果斯基的理论,可以说导生制的实施,为高职学生拓展了更为广阔的“最近发展区”,这对于高职学生入学后更快融入高职教育、明确发展方向和树立职业理想等都是极大的促进。
(二)结构洞理论:导生制的社会学基础
结构洞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纳德・伯特(Ronald Burt)在其代表性著作《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中系统阐述的,并成为经济社会学领域的代表性理论。伯特认为,两个关系人之间的联结断裂了,该竞争场的社会结构中就会出现一个洞――结构洞,结构洞就是指称竞争场中玩家之间无联结或者非等位的情形,结构洞是与信息通路、先机、举荐以及控制等相应的企业家机会联系在一起的。[3]伯特用结构洞这个词来描述非重复关系人之间的断裂,非重复关系人通过结构洞联系起来。所谓结构洞是指两个关系人之间的非重复关系。下图中A、B、C、D分别代表4个行动人并形成了A个人关系网络,从左图中可以看出A具有三个结构洞(BD、CD、BC),由于A处于中心地位,并与其他三人有着联系,而B、C、D之间没有联系,所以A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其他人必须通过A才能发生联系。按照伯特的观点,A就是渔翁得利的第三方。右图中4个行动者都有着相互的联系,因此不存在结构洞。伯特认为,在社会组织中,占有结构洞越多的人将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地位和声望,并能为组织带来更多的利益。
伯特对结构洞理论解释能力充满信心,认为该理论可以推动市场理论、企业理论和人格理论等多个领域理论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实施导生制,按照结构洞理论,由于辅导员、班主任或其他学生教育管理者往往很难联系和关心到每一个学生,而是通过导生与学生联系,导生的角色往往就是这种关系结构中的结构洞的拥有者。导生制实施的关系网络中,导生自身可以得到极大地锻炼和成长,是受益的一方;另一方面,在导生更大程度上自我发展的同时,导生在联结教育者与其他学生过程中,可帮助和引导其他学生的发展,使整体利益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进而也促进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社会生态理论:导生制的生态学基础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创立了人类发展生态系统理论,他的社会生态理论强调发展来自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过程设定了人的发展路线。[4]高职院校教育系统与其生态环境共同构成高职院校教育生态系统,它是高职院校内的各种要素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根据社会生态理论,高职院校实施导生制,可为学生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增加学校系统中的互动和合作。优秀的学生作为导生,让导生成为学校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导生与被指导者之间将有更多的平等对话与互动的机会。
三、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中
实行导生制的实践探索
(一)明确高职院校导生的角色定位
导生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者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导生要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和学生发展的不同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高职院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导生的工作内容一般有所不同。对于新入学的高职学生,导生主要是帮助新生尽快融入高职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帮助新生能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所学专业、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的处理、找到职业发展方向等。对于二年级的高职学生,导生主要是帮助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高职三年级是高职学生学习的最后一年,是学生向成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发展的过渡阶段,导生要帮助学生通过实习掌握专业技能,还要帮助学生获得就业和创业的技能,实现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成功。为此,导生至少要扮演好这样一些角色,他们要成为高职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帮助其他高职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到高职院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导生要成为高职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和经验传递者,帮助其他高职学生取得学业的成功;导生要成为高职学生的情感激励者和聆听――发现者,帮助其他高职学生走出人生和情感的困境;导生要成为其他高职学生的信息传递者和资源提供者,帮助其他高职学生更好地掌握就业和创业的“资本”,获得职业发展的成功。
(二)构建高职院校导生制的管理体系
要使高职院校导生角色科学定位和角色作用有效发挥,构建高职院校导生制的管理体系很重要。高职院校导生制的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几个问题首先需要解决,如什么样的学生可以成为导生?如何让这些学生成为导生?导生应该做什么?怎样让导生做好这些事?导生工作的效果如何评判?这些问题涉及导生的选聘标准和选聘方式的制定、导生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的确定、导生的培训、管理和考核等。对于导生的选聘,首先就是要求品学兼优、群众认可,再重点考察他们的突出技能。学生工作无小事,导生要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来,在思想上、生活上和学习上帮助其他学生,关心他们的发展。高职院校还要确定好导生的工作目标,制定导生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导生工作职责。要系统培训选聘的导生,让导生掌握与指导对象交流的技巧。高职院校要做好导生工作的日常管理与监控,了解导生工作职责履行情况,制定导生的工作考核方案,通过考评提高导生制的实效。
(三)完善高职院校导生制的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导生制要有效运行,需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首先,要完善导生制的有关制度,形成制度保障。如制定《导生制的实施办法》、《导生的行为规范》等,将导生制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通过制度,明确学校教育管理者、导生的职责,对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处理程序和方式要有章可循。同时,在相关制度中要规定导生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程序,制度中对导生的权益和义务也应做出相应的规定。制定制度时,要考虑到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否则导生制就会流于形式或缺乏实效性。其次,要加强对导生工作的考评。导生工作的定期考评,是对一段时间内导生工作的检验和总结,也是对进一步做好该工作的促进。导生工作的考评可分聘期考核和学期考核等,考评方式应包括学生评价、导生自评和学校管理者评价等,重点是学生的评价,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校将予以解聘。最后,要完善激励机制。对于考评取得较好成绩的导生,学校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要把导生的工作业绩作为评奖评优、就业推荐、党员发展等优先考虑的条件。高职院校要将导生工作纳入到学校经费预算范围,每年适当给予导生一定的经费补助,以提高导生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田秀萍.职业教育资源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罗纳德・伯特.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M].任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王晖.论社会生态学理论的教育实践意义[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
The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of Monitorial System in
Administ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QIANG Xiao-hua
(C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uzhou 239000, Anhui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