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画画的教学目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画画的教学目标范文1
【关键词】目标教学;化学教学;任务驱动
一、目标教学的优势
目标教学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和主线的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学习。运用目标教学法,学生有广阔的空间,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来完成教学目标规定的学习任务。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享受到自己学习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地进行知识建构,以学生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培养为最高目标。
二、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目标教学的原则和步骤
建构主义的目标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目标”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工作实践为中心。
(一)目标教学需遵守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2.目标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
3.创设学习的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
4.要以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二)目标教学教学的步骤
根据目标教学的教法思路和教学设计原则,我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目标教学常用如下六步,以酸雨问题为例:
1.情景设置: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景环境,也就是说,把学生引入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在酸雨问题的学习中,树立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2.操作示范:选择合适的目标,并示范完成目标的过程。
3.确定目标:通过小组调查、研究、动手实操和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具体目标:知道酸雨的成因、危害以及防治。
4.协作学习:开展小组交流、讨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目标:通过资料的查找,初步养成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5.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消化示范目标的解决要点,为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打下基础:掌握SO2形成酸雨的化学原理。
6.学习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由完成任务的目标情况来衡量,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三部分。
三、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目标教学
1.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有科学性、层次性和整体性
目标教学要求教育者对教学目标进行细致的分类,并确立明确的水平层次,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三个方面的目标来发展学生。首先,教学目标的内容和表达必须是正确无误,这样每项目标就易于落实;其次,教学目标应是一个整体,而且每项目标都能够体现一个层次(即理解、识记、运用等),各个目标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要根据大纲、教材和实际,不要凭空想象,人为地把目标拔高或降低。因此,教师在制定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会方面的目标,而且要考虑会学方面的目标,科学地、分层次地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2.利用任务驱动法来实施教学目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践性比较强,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行之有效的方法。“任务驱动”紧紧围绕一个既定的目标,以完成一个任务为主线,任务又可分为基本任务、提高性任务和探究性任务,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力求做到“因材施教、分层讲授、分类指导”。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很明确的目标,可以“边学边做”,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允许几个学生一起研究,老师在教学中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指导,由于在任务设置时给学生留有充分自我实现、自我展示、自主创新的空间,通过学生自己努力或协作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强化了学生技能的形成,增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将知识、技能、职业有机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来实施目标教学
教学目标的选择要注重教学内容,有的教学内容可以由教师设置成有趣、有用、有情境的问题。把学生放到真实的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实验情境之中,让问题在学生心里激起层层波浪,引起情感共鸣,促使他们用自己原有的方式进行分析思考,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行猜测和假设;在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其原理,变化规律的生产生活情境;借助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大胆猜测、质疑、探究变化实质的实验情境;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视听交融的思维情境;利用开放型题例来引导学生研究的问题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一种新颖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诱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进而体验成功的快乐。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目标教学的基本模式,围绕教学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强化了教学过程,注重教学质量和素质培养,只要我们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能探索出一种适合化学学科的目标教学模式来优化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1]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2]范晓琼.观念建构为本教学的理论研究及其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实施.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画画的教学目标范文2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 三维教学目标 目标制定
一、目标制定中的问题
(1)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误读
在大量的教学案例中反映出一个重要的事实:许多化学教师把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混为一谈。事实上这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教学目的是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最终状态,是对教与学活动总目标的概括。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所提出的概括性要求,它是整个教学计划的基础,是教学设计的起点。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具体化,具体到一个可供教学测量的指标体系,来检查教学目的完成情况。
(2)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误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着眼于提高二十一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广大化学教师往往将课程目标理解为教学目标,简称为“三维目标”。而实际上“三维教学目标”与“三维目标”原本是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三维目标”代表的是一个课程目标体系,而教师将三个维度的目标机械割裂只把它看成是一个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范畴的概念。“三维目标”的本意是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它最早见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心思想是应根据本门课程的任务和特点来决定教学目标。
(3)课堂教学目标表述的问题
在目标的教学设计实践中, “知识与技能”的僵化与虚化、“过程与方法”的简单应对与形式主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标签化等现象很是普遍。在表述时,存在行为主体错位、行为动词不明确、行为条件不确定、行为难度过高等问题。因此,教学目标设计时,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考虑这一课的体验个性,这一批学生的体验水平,尽可能做到具体明确,而不是贴标签。同时课堂教学目标陈述的不是学习结果而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一些教师尤其是新上岗的教师非常关心课堂上要讲些什么,而无暇顾及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什么。这反映出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更多想到的是要交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很少想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之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提出两点关于化学教学目标制定实施的建议
(1)三维度的整合统一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在教学活动中统一实现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应当将它们设计为三个环节并分别操作。事实上,任何有效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都必须让学生亲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去感受和理解这种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并从中习得一定的方法和策略,让他们“学会学习”并发展智能;而这些活动,又同时使他们领会到知识与技能的“意义”、体验到积极的情感、习得正确的态度、受到价值观的教育,突出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形成正确价值与“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它们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因此,全面关注教学活动的三维目标并将它们整合于统一的教学过程,是高中课堂首先应注意的问题。
(2)目标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教师的每一堂课、每一知识单元的教学,都应当而且必须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目标,因为这些目标是难以分割地融合于一体的。但是,就一堂具体的课和一个特定的知识单元而言.又有一个更需要突出什么目标的问题。所以,将三维目标不加掂量和分析,机械套用在每一堂具体的“课”上,并不很妥。从目前的情况看,无论是新课程标准的陈述,还是教师为自己的教学活动确定目标并用言语将其表达出来,大都是以一种“共时”的形式对三维目标进行的列举,似乎这些都是某一堂课或某一单元教学应当同时实现的目标。事实上,任何教学目标的达成都要经历一个“时段”,但不同类的目标达成的“时相”并不一样。一般说“知识与技能”目标往往可以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实现;“过程与方法”是“学会学习”方面的目标,则需要较长时间的“习得”和“转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则可能要经过更长时间的儒染、熏陶和积淀等潜移默化的过程才能达到。因此,我们既应当始终不忘以“共时”形式表达这三方面的目标,但又不能把这三个方面看成可以同时达到的结果。一堂课或某一知识单元的目标应当突出重点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三、结论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课堂教学的方向,评价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学生学习的向导,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我希望我们的一线教师能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加以重视,根据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教学目标形成正确的认识,并运用于以后的教学工作。当然这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挖掘,吸收和运用。
【参考文献】
画画的教学目标范文3
一、课前认定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判断、辨析一系列思维活动来认定每一节课的目标,力求作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贯彻课程目标意图,能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例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课中,学习目标是:
1.知识和技能
结合身边的现象,通过课前调查、合作讨论,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产生、作用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意义;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2.过程和方法
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方法获取信息;用归纳、概括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二氧化碳的了解、讨论,认识空气中较少的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带来“温室效应”,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实验探究的体验,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科学方法,探究性地获得科学概念,并逐步形成探究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创新合作的精神;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对化学的热爱。
二、课上优化教与学的方式
新一轮“课改”强调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引导、鼓励和促进。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应变革“一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精讲在后“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步骤:①教师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精心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要创设出让学生在悱、愤状态下的学习情境。同时,应注意到教学的阶段性、学生的层次性,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②在设疑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效率和效益,选择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有效的自主学习形式是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的产物。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主要帮助学生紧扣讨论问题、澄清思路和表述讨论结果,并指导学生协同解决问题。合作学习能使学生间信息交流成为多向。科学探究是基础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因为科学探究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科学探究这一主题中,《课标》共列举了4个科学探索案例,分别从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实质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步骤与方法。例如在“学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一课题中,创设问题情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为什么不用浓盐酸?为什么不用稀硫酸?能不能用其他物质(如碳酸钠)代替大理石?这时,让学生分小组做相关实验和探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启发,让学生自己总结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样,学生不仅知道知识的获得过程,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
不管是选择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还是自主学习的哪种学习方式,在每一节课中,都应当引导学生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可以接纳的知识。
三、课中当堂检测
检测的题目类型应多样化。题目应有一定梯度和坡度(基础题和提高题)。基础题人人必做,可以为全体学生创设成功的条件,增强自信心;提高题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设,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课后进行适当的个别辅导。检测方式可采用讨论式、抢答式、举牌式(对选择题、判断题而言)、分组计分竞答式等。其中,重要的经验是,课中检测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和谐发展,不断地维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课后及时反思
课后反思主要是:①反思师生关系(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是否健康和谐;②反思三维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于教学全过程,预期的教学目标诸方面是否得以实现;③反思学习主体的参与广度和深度(人人参与,小组活动中参与率不低于90%;学生对探究的问题富有个性理解和表达的程度);④反思课堂教学评价是否注重激励性。
笔者认为,教师教学反思的养成是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和提高的核心因素。
画画的教学目标范文4
关键词:培养目标;学习兴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
作为基础教育的高中化学,在高考中占据比较大的比重,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们学化学是为了用化学而不是仅仅为了考试,如何能既提高成绩,有能培养能力,是当前化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明确培养目标更是重中之重。不仅要提高学生考试能力,还要有利于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你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求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面对中学生对化学学习不感兴趣的尴尬局面,广大的化学教师必须知难而上,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内驱力。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人们常把观察称为智力的门户,观察是发展学生记忆能力、想像能力和 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个人的智慧应从观察天上和地下的实在的东 西中来,同时观察越多,获得的知识越牢固。观察是全面而广泛的,有对实验的“观”,有对实物、图表、模型的“观”,还有对自然、生活、生产中化学现象的“观”,只“观”而不“察”,就是只看不想,“观”后必须对具体的表象进行初步加工,形成化学的初步结论,并运用结论解决化学问题,才能提升至能力,为此在高考化学试题中常常出现某些特征现象、曲线、图型等,它们都包含着大量的信息,且往往是隐含的,只有对观察结果进行思考加工,才能发现其反映出的规律,提取出有用信息来回答相关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主要可分为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观察测量能力、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等四个方面。
(1)实验设计能力,是实验探究分析设计能力,要求根据实验目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它包括实验操作程序设计、混合物组分确认及分离、验证化学原理、纯度及定性、定量实验设计,是培养学生敏锐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及创造性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理综合考查的热点。
(2)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是指对实验仪器的使用、各种试剂的取放、实验过程等的动手操作能力,重要的基本操作,如加热、分离提纯、浓度配制等。它是实验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实验操作能力主要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3)实验观察测量能力。实验观察测量(以下简称观测)能力,是指对实验的装置、药品、操作、实验现象,进行定性观察和对定量实验进行准确测量的能力,实验观测能力是学生化学实验能力中的基础能力,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
(4)实验结果的总结和数据处理能力。实验结果的总结和数据处理能力,是指对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或计算,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这一过程通过写实验报告来完成,这是一种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一定的科学素质很有意义。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做出的记录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结论,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或把数据图表化,如绘制溶解度曲线等。②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实验的误差分析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实验失败和减少实验误差。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③培养学生用最简洁、最准确的科学语言,表述实验结果,设计出漂亮合理的图表,写出规范化的实验报告。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总有学生觉得我们该记的记住了,为何答题时总不尽如人意。此类学生均因为不能很好的将知识融合贯通,才感觉吃力,换言之,他们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只局限于识记面,没有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它包括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整体性及思维的创造性等,它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因此在高考中一直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体现如下命题思想:①对中学化学基本知识内容能融会贯通,通过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贮存,并正确复述、再现和辨认能力,通过考生的思考而最终获得正确结果。②能将实际问题(或题设情境)分解,联系所学知识迁移、转换、重组,使得问题得到解决,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反应式或图表表达出来的应用能力。③题目设置一些陷阱,如过程情景复杂化,但回答问题简单化,注重对过程分析的同时,更强调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考查。
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画画的教学目标范文5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目标教学 创新教育 整合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具有重大意义,为推进创新教育特色的目标教学提供了具体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程式,轻灵活;重主导,轻主题;重少数,轻多数;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学生被动地吸收,教师填鸭式灌输,限制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不适应当今以创新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和技术进步的要求,而目标教学克服了传统模式的弊端,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既包含基本技能体系,又包含科学态度、情感因素、心理素质、意识品质等,使学生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群,并以此为主线在课堂上推行,前提测评,展示目标,实施目标,目标达到与检测反馈及矫正的基本教学流程,其精髓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掌握学习,学会学习,最终使每个学生都合格,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此外,目标教学倡导课堂教学的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拓展宽广的教学空间和多样的教育渠道,使学生视野开阔,丰羽强翼,倡导由说教式向启发式转变,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动起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独立的人格,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
总之,目标教学不仅以大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而且以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为目标进行综合性教育是学生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是落实创新教育的好形式。
采用目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认识特点搞好教学设计,要认真分析吃透新教材、新课程,确立教学目标,建立达标策略,运行达标方案,检测达标情况并进行矫正。下面以初中数学教学“方程和它的解”为例说明其教学过程。
1.前提测评(4分钟)
这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认识诊断手段,目的在于通过回顾复习,强化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系统连贯。诊断的内容一般是教育性,相关性的知识与技能,在此基础上构建创新情境,教师要积极创设有利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内化的课堂教学情境,用现代教学理念统摄课堂教学,所以要依据教学目标准确地找出与新知识有关的知识点进行诊测。例如:
师:在小学时,我们对方程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在学习了代数式和等式的基础上,对方程作进一步的了解,下面请看黑板(出示测评题)什么是代数式?什么是等式?谁能举出贴近生活实际意义的例子来?请同学回答。
一生答:我的体重是50公斤。
另一个学生答:一只狗的重量相当于三只猫的重量。
其他学生举例。
2.展示明确教学目标
这是目标教学独特而显著的标志之一,教学目标是目标教学的灵魂,这个目标是教育的目标,也是学者的目标,是众矢之“标”。教师依据这个目标备课、围绕这个目标上课、针对这个目标测试、对照这个目标矫正,学生要依据这个目标上课,围绕目标听课。
教师出示小黑板把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
“识记”方程的概念,弄懂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掌握”检验一个数是否为其某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运用”会根据条件列方程,然后请学生对照目标要求看书。
3.实施目标(达标教学)
目标的实施过程是课堂的主体工程,要求师生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的含义,教学双方必须对应目标点、目标层次,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一解多题,适当地延伸拓展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深刻性,汲取教训激励学生百折不回攀登高峰。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及时鼓励,要像珍惜玫瑰上的露珠一样珍惜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千锤百炼,内化为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教师还要通过提问讲解,分析举例阐明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分析说明两个“解”字的不同含义,提醒学生注意列方程时的两个问题。
4.目标达成联系与检测
目标实施后,教师可利用教材上的练习、习题或自行设计的练习,组织学生自练或检测,让学生自我检测完毕,立即公布答案,可记分也可不记分,通过巡视察看或举后等形式,获得反馈信息,为下一步提供依据。
教师出题检测:用方程的概念判断某些等式方程为一类,根据条件列方程为一类,检验解为一类,每类出2―3个题不等。教师通过巡视提问告诉学生答案。
5.反馈与矫正
根据检测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对未达标的学生进行某些知识补救,挽救教与学的过失,直至全会达标。反馈与矫正都应是双方向的:反馈给教师的信息,使教师及时矫正;学生通过检测反馈,自己控制自己学习,进行自我矫正或同学间相互矫正。反馈与矫正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以上四个环节都可以进行,及时反馈及时矫正,但要防止因时间有限而走过场。
教师对照以上三类题目的测试,围绕三大目标对知识进行反馈矫正,可以举例说明。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如果使学生惯于简单地接近或被动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目标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空间、能力,使学生真正达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学.1999.8,第2版.
画画的教学目标范文6
关键词:目标分级教学法;高中化学;目标
目标教学法在高中多个学科的应用,涉及新课改的很多方面,它的目标设定一般参照的是新课程标准,同时在实施中必须注重结合学校的具体科目课程编排和学生基本情况。这就使得在教学中不能一刀切,统一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而是应该有层次地制订更多符合实际科目和学生的分级目标。
首先,目标分级教学法能分步实现不同层次高中生化学学习目标。教师把整个班的学生当作一个个单独活动的小组来设计教学:第一步分析本节课教材的基本结构,根据重难点设定基础学习目标、优化提升目标两个级别层次目标。第二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从基础学习目标出发,查阅教材或者教辅资料,找到自己对应的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实现基础分级目标,然后遵循同样的方法尝试实现优化提升分级目标。例如,笔者板书的关于新陈代谢的目标:基础分级目标是找出并掌握新陈代谢的影响因素;优化提升分级目标是学会解释糖类、蛋白质等对新陈代谢的具体影响。学生能迅速动手在书本上找出影响新陈代谢的因素有糖类、脂肪、蛋白质、微量元素等,但是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都需要经过思考才能解释这些因素在新陈代谢中的具体影响。若只有前一个分级目标,则有的学生不会满足这些浅显的知识,若只有后一个分级目标则,很多学生会感到非常难,这都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