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传输介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的传输介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的传输介质

网络的传输介质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

        0 引言

        局域网的作用已从最初的主机连接、文件和打印服务,转向围绕着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大数据流应用、Intranet、WWW浏览、实时音频/视频传送等服务,日益庞大及增长的数据流持续增加了网络负荷。同时,由于基于工作组或部门级的服务器解决方案被企业级服务器所替代,促使数据流向发生了根本变化,网络主干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这些都促使局域网络技术从网桥技术、主干路由技术向局域网交换技术过渡。交换技术的发展为局域网交换机提供了一个空前的发展机遇,也极大地促进了局域网交换机技术与产品的更新换代。

        1 局域网的定义

        从直观来说,网络就是相互连接的独立自主的计算机的集合,计算机通过网线、同轴电缆、光纤或无线的方式连接起来,使资源得以共享,每台计算机是独立自主的,相互之间没有从属关系。

        按地理位置分类,我们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是网络分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度量参数,因为不同规模的网络将采用不同的技术。

        所谓的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范围在几十米到几千米内办公楼群或校园内的计算机相互连接所构成的计算机网络。一个局域网可以容纳几台至几千台计算机。按局域网现在的特性看,计算机局域网被广泛应用于校园、工厂及企事业单位的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的组网方面。

        2 局域网的特点

        大家知道,局域网是一个通信网络,它仅提供通信功能。局域网包含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所以连到局域网的数据通信设备必须加上高层协议和网络软件才能组成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连接的是数据通信设备,包括PC、工作站、服务器等大、中小型计算机,终端设备和各种计算机外围设备。

        由于局域网传输距离有限,网络覆盖的范围小,因而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计较小;数据传输率高(可到10000Mbps);传输延时小;误码率低;价格便宜;一般是某一单位组织所拥有。 

        3 按传输介质分类 

        按照网络的传输介质分类,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种。某个局域网通常采用单一的传输介质,比如目前较流行双绞线,而城域网和广域网则可以同时采用多种传输介质,如光纤、同轴细缆、双绞线等。

        有线网络

        有线网络指采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有线介质来连接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双绞线联网是目前最常见的联网方式。它价格便宜,安装方便,但易受干扰,传输率较低,传输距离比同轴电缆要短。光纤网采用光导纤维作为传输介质,传输距离长,传输率高,抗干扰性强,现在正在迅速发展。

        无线网络无线网络采用微波、红外线、无线电等电磁波作为传输介质。由于无线网络的联网方式灵活方便,不受地理因素影响,因此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组网方式。目前,不少大学和公司已经在使用无线网络了。无线网络的发展依赖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目前无线通信系统主要有:低功率的无绳电话系统、模拟蜂窝系统、数字蜂窝系统、移动卫星系统、无线LAN和无线WAN等。

    4 按拓扑结构分类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通信线路和站点(计算机或设备)的相互连接的几何形式。按照拓扑结构的不同,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等。

        总线型拓扑结构

        总线型结构是指各工作站和服务器均连接在一条总线上,各工作站地位平等,无中心节点控制,公用总线上的信息多以基带形式串行传递,其传递方向总是从发送信息的节点开始向两端扩散,如同广播电台发射的信息一样,因此又称广播式计算机网络。各节点在接收信息时都进行地址检查,看是否与自己的工作站地址相符,相符则接收网上的信息。

        星型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是指各工作站以星型方式连接成网。网络有中央节点,其他节点(工作站、服务器)都与中央节点直接相连,这种结构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因此又称为集中式网络。

        环型拓扑结构

        环型结构由网络中若干节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这种结构使公共传输电缆组成环型连接,数据在环路中沿着一个方向在各个节点间传输,信息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信号通过每台计算机,计算机的作用就像一个中继器,增强该信号,并将该信号发到下一个计算机上。

网络的传输介质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 局域网 技术发展 维护

近年来的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发展相对迅猛,不仅优化了以往网络技术在电缆安装等方面的弊端,提升了网络建设的效率,同时也保证了维护工作的有效落实。当前的局域网技术在维护手段、效率方面都要相对突出,继而保证了整个网络的安全、平稳和高效运行。

1 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的发展

1.1 同轴线缆

同轴线缆是设备连接的介质,同轴线缆的中心轴线为铜导线,外加一层绝缘材料,最外边由绝缘、空心圆柱网状铜导体包裹着。自身具备强抗干扰能力、性价比高、数据传输稳定等优势特征。但是随着级联性深度网络的不断应用,同轴线缆自身的高损益、传输距离限制等弊端也逐渐的暴露出来,对此应用领域逐渐缩小直到消失。

1.2 双绞线

双绞线在综合布线工程中比较常见,是通信网络传输介质,主要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缠绕而成。双绞线较比同轴线缆技术来说更能促进局域网性能的充分发挥,对此应用领域相对广泛。双绞线包括非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两种,后者数据传输效率较高,但在价格、安装方面都不占据优势,对此常被用于特殊场合。前者不仅性价比高,可灵活组网,广泛应用于一般场合。当前非屏蔽双绞线根据推出时间包括三类、四类、五类以及超五类几种类型,三类非屏蔽双绞线是早期网络传输介质,四类由于性能提高不明显对此不常被应用,五类因为性价比高常被应用在以太网传输领域,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属于全双工通讯介质,常被用于千兆位以太网,可提升网络传输的速率。

1.3 光纤

随着不同用户局域网组建需求的不断增加,双绞线逐渐的被信号稳定、强抗干扰性的光纤代替,且被广泛的应用于广域网。光纤包括单模与多模光纤,前者虽然传输距离长但色散低,后者传输距离短但色散大,可以传输更多的信号,对此被局域网广泛使用。光纤组网技术是利用光纤收发器、光电转换器来实现信号收发和转换的,并根据局域网使用区域的不同灵活利用双绞线组网技术,从而更好的保证建网成本和效率。

1.4 无线局域网技术

无线局域网技术在无线设备的支持下,速度、无线覆盖范围、稳定性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此广泛受到用户的青睐。无线局域网技术有一个弊端仍需要完善,即信号强度会受到介质阻挡而降低。通过无线设备桥接、双绞线技术等可实现网络的全覆盖,对信号易屏蔽的范围可以通过AP实现无线信号的发出,继而有效的解决以上所述矛盾。另外采取适当的无线加密技术可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对此可见技术发展的创新性、突破性

1.5 混合组网

局域网技术各介质的综合使用,全面推动了高速网络时代的发展。不同用户也会根据自己方便管理、经济性等需求采取最佳组网技术,例如企业或是单位完全可以采用宽带接入、电信网接入或是双光线接入方式,保证网络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安全用网。

1.6 虚拟局域网技术

利用广域网实现数据共享虽然能够保证数据的实时传输,但是在安全性方面相对弱化,数据安全关乎着企业或是单位的未矸⒄顾平,对此推出了VPN虚拟局域网技术,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技术与上网服务器连接,继而实现互联网的安全访问,全面提升了网络应用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 网络维护分析

2.1 网络传输设备的维护

局域网网络设备离不开局域网技术的支持,对此不同的技术应用网络设备也是会存在变化的,但主体是相对固定的,主要指各种各样的服务器,例如邮件服务器、路由器等。另外传输介质受到破坏、受潮等都会影响工作效率,对此加强传输介质的维护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网络综合布线过程中,对于网线容易损坏、断裂的位置做好加固处理,继而可减少介质损坏排查、维修的工作量和难度。

服务器、工作站的维护尤为必要,主要工作在于网卡设备、系统的维护,针对于网卡设备的维护,是为了维持质量水平,尽可能的规避网络中断问题,保证整个局域网的高效、稳定运行。当前的服务器种类较多、质量参差不齐,采购时尽量选择品牌服务器,不仅仅是为了售后服务更是为了质量保障,继而有效的降低维护难度和工作量。

为了避免局域网监控、设备故障对网络运行质量和效率的影响,就需要加强对硬件设备的维护。尤其是对于交换机的维护,交换机是实现光、电信号转发的设备,也是网络连接必不可少的设备,建议将主要硬件设备统一归整在机房内,做好防静电、防磁、防尘以及蓄电等措施,保证硬件设备正常使用。

2.2 数据与软件的维护

用户对局域网数据、软件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对此局域网维护就不能忽视对其的维护,由于数据与软件维护工作较为繁琐、难度较大,一般会利用无盘工作站落实对数据、软件的维护,例如学校、中小企业等都适用于无盘工作站进行维护。无盘系统组成的局域网,具有节约网络安装成本、方便管理维护、还原初始性强、抗病毒入侵等特征对此被广泛的应用。例如一些大型企业会利用有盘工作站组成局域网,根据岗位的差异安装不同级别的软件权限,并定时软件更新和杀毒,保证软件的正常应用。不同服务器可按照人员流动情况灵活变动,利用域服务器操控工作站的权限,并落实对数据的备份维护。

局域网出现安全问题可直接导致网络瘫痪,当存在网络病毒时,仅查杀某个工作站的病毒是不能起到防患作用的,对此要安装防火墙等网络杀毒软件,定期升级软件杀毒能力,从而更好的保证局域网的安全性。

3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发展和维护的分析,发现技术的发展不能缺少维护,只有定期或是不定期的进行网络设备、硬件设备、数据以及软件的维护,才能更好的保证网络传输效率,继而促进网络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浩.浅谈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发展及维护[J].电脑迷,2016(07):18.

[2]张生振.试析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的发展与维护[J].中国新通信,2016(06):107.

[3]孔源.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发展及维护研究[J].网友世界,2014(02):2.

作者简介

杨健纬,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网络的传输介质范文3

【关键字】 软交换技术 电力 通信网 运行 可靠性

由于目前电力通信网所采用的网络属于一般的IP网络,网络在数据传输能力上因存在时延、抖动、丢包等状况,不仅对普通数据业务造成影响,还对承载在IP网络的实时数据业务造成严重影响,例如:语音、数据、视频等业务。为了保证和提高电力通信网运行可靠性,必须建立专门的IP数据承载网。作为下一代网络的主要内容与全新的通信交换模式,软交换技术所具有丰富多媒体业务、高效、经济、统一的网络化优势,是电力用户和通信运营商智能化发展最具吸引的地方。

一、软交换技术的概述

1.1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主要是在分组交换网络基础上,利用可编程软件,提供媒体处理和呼叫功能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当呼叫控制能力从传输层中分离后,由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并分离呼叫控制和传输,为控制、交换、软件可编程功能构建分离面。其主要实现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协议处理、认证、资源分配、计费等功能。此外,软交换技术封装网络资源与网络能力,为了能够在网络上方便快速地提供新业务,保证通信网运行的可靠性,采用连接标准开放业务接口层和业务应用层实现。因此,软交换技术又被称为:呼叫A-CENT、呼叫服务器、媒体网关控制。软交换技术与传统的封闭交换模式不同,软交换技术主要采用不同横向组合模式和开放接口,以及通用协议组成一个灵活性、开放性、多用户、多业务,可满足新业务的系统结构。因此,成为软交换技术被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1.2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电力通信网运行网络体系结构

电力通信网是目前分布最广的网络之一,且拥有多种传输介质,信息在不同网络间传输的过程中由于需要更多的转换环节,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电力通信网运行管理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加大软交换技术,可以确保电力通信网运行过程中的网络互通;统一不同介质的网络;在支持语音业务同时,提供各种增值和补充业务;对各种业务统一统计等。作为下一代网络主要性的技术,软交换网络包括业务/应用层、控制层、传输层、媒体/接入层。其网络体系结构主要由软交换设备、SG和MGW(信令和媒体网关)、AS(应用服务器)、IAD(综合接入设备)等构成。接入层主要以提供丰富接入手段为主,实现用户分组网络的连接和信息格式在分组网络上的传输。该层涉及GS、MGW、ABP(接入边界点)、NBP(网络边界点);传输层是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是承载网络,主要是通过分组技术实现高可靠的综合传输平台,其分组网主要以IP、ATM为主;控制层主要实现呼叫控制和网络资源支配;应用层主要是提供业务的平台,是网络体系中的功能模块。在整个网络体系中,软交换设备是NGN的核心控制点;SG利用统一协议保证了信令的传输和软交换设备承载信令的有关电话业务,不仅使软交换网络模块化,而且使软交换网络分布的建设更为灵活。其具体网络体系如下图1所示:

图1 电力通信网运行软交换网络体系结构

二、加大软交换技术,增加电力通信网运行的可靠性

2.1加大软交换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电力通讯网向多样化的趋势发展,载波网、光纤网、微波网等陆续的出现,这些网都有自己独特的交换设备、复接设备等,从而使得电力通讯网的结构变得复杂,相应地,管理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加大软交换技术,既有利于资源整合与管理方便,也有利于开展新业务,满足电力系统通讯的新需求。具体而言,软交换技术通过提供支持多种信令协议的接口,以此实现电力通讯网网中的电话网和计算机网之间的信令互通及不同网关的互操作问题;软交换技术既能很好的支持电力通讯网的语音业务,又能利用新的网络设施提供电力通讯网中的各种增值业务和补充业务,甚至其提供了开放式的应用程序接口来辅助电力通讯网实施增值业务和补充业务;载波、光纤、微波等多种传输介质都存在于电力通讯网上,且每种介质都有自己的设备,软交换可以实现多种介质信息的交换,所以加大软交换技术既在经济上避免了浪费,又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因此,在电力通讯网区域复杂化的今天,加大软交换技术无论是从经济成本上,还是实用性上都是必要的。

2.2加大软交换技术的可靠性

把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介网关中分离出来是软交换技术最基本的特点和最大的贡献,为网络走向开放和可编程创造了条件和基础。一般而言,软交换技术具有媒体网关接入功能、呼叫控制功能、业务提供功能、互联互通功能等。具体而言,媒体网关接入功能就是一种适配器功能,如:PSTN/ISDN的IP中继媒体网关、ATM媒体网关、无线媒体网关、数据媒体网关等。呼叫控制功能既能实现呼叫的建立、维持和释放,又能完成呼叫处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检出和资源控制。业务提供功能既能处理PSTN/ISDN交换机的全部业务,又能处理智能网的业务。互联互通功能主要指通过提供开放式的应用程序接口,实现载波网、光纤网、微波网等网络间的信息交换。综上所述,通过软交换技术所具有的功能可以看出,在电力通讯网的运行中加大软交换技术是可靠的。

2.3加大软交换技术的意义

当前,电力通信网络面临的两个主要任务是:第一,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就必须要完善和提高电力专用通信;第二,为了保持电力通信发展后劲和提高电力主业竞争能力,以及形成和扩大新的价值增长点,就必须要更加充分地利用电力设施资源优势和电力通信富余能力。无疑,加大软交换技术,既可以完成上述两个任务,更能提升电力通信网络支撑力度,提高服务质量。

(1)提升网络支撑力度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与完善,电力通讯网的基础网络得到了大大的加强。众所周知,当前的电力通信网是基于电力系统传统业务构建的,这决定了其主要的任务是传输。但是,在增值业务为主的时代,加大软交换技术,既可以优化网络,又可以提升网络支撑力度,从而,不仅可以满足网络基本的传输功能,而且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不同类型的业务和解决方案。

(2)提高服务质量

传统的电力通讯网只是提供服务的载体、是“配角”,所以,对电力生产、经营、管理等业务缺乏基本的认知,甚至较少的参与和关注各类应用系统建设,从而导致了电力通讯网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而加大提供开放式的应用程序接口(API)的软交换技术,在中间件的辅助下,其很容易实现载波网、光纤网、微波网等异构系统的统一维护和管理。并且,通信人员脱离了对用户需求一无所知的盲目状态,能及时的了解客户需求,快速制定解决方案,从而为用户提供综合的、高附加值的服务。

三、在实际电力通信网运行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

电力通讯系统中包括了众多独立的网络,和载波、光纤、微波等不同的传输介质,因此也导致了网络形式的多样性。同时,这众多的网络间都有属于自己的复接设备和交换设备,导致了网络与网络之间信息传递困难较大。而不同的介质相互传输时,更需要多次的转换,这样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不利于电力通信系统的管理,而软交换技术的运用则有效的弥补了这一不足。如图2所示。

概括而言就是,在遵循系统扁平化的原则的指引下,逐步将中继方式由目前D的TDM系统的E1中继改为IP分组网中继,逐步实现在全省建一套软交换系统的目的。具体而言,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加大软交换的优势有:

(1)实现电力通讯网络中的信令互通

软交换技术中的接口以及满足信令协议的需求,从而实现电话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互通,前者一般是允许多种介质传输的网络;而后者是一种在IP 协议基础上的分组网络。前者是后者的延伸;而后者对前者是支持与管理的关系,从而确保了两者的高度配合,提供了服务质量。就图一而言,首先实现的是软交换机替代华东PBX,作为一个软交换小系统孤岛运行,先在局部实现电力通讯网络中的信令互通。

(2)实现电力管理信息以及调度通信网络的整合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通信系统中不仅要传输传统的数据信息和语音信息,而且要传输用户所需求的多媒体业务以及视频业务。在电力通信网络中加大软交换技术不但能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提供各项补充业务以及增值业务,而且还通过提供开放式程序接口,以此扩宽了服务范围。如图所示,本次加大软交换是以提供本地智能业务为目标,普及IP话机和多媒体终端,在技术上完成本地媒体流的IP化。

(3)实现不同介质网络的统一

由上图可以看出,电力通信系统中有多个单独的网络,每个网络有着独自的交换设备和复接设备,传输着不同的介质。而加大软件换技术,可以实现不同介质之间信息的传递不需要过度复杂的转换,只需要维护一个设备就可完成全网络的信息处理,网络趋于统一。这样做的优势是,不仅有效的防止资源的浪费,而且,进一步增强网路可靠性,更便于通信系统的管理。

(4)实现网络智能化的管理

在电力通讯网中加大软交换技术,可以实现告警以及业务统计等操作维护性能。因此,该项技术能够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对不同的业务进行智能管理,如:多媒体业务、视频业务等,其能同时统计与分析这些业务,而且当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它还能立即发出警示,避免信息的流失。

网络的传输介质范文4

1.1信息家电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

电力线信息家电网络系统是以家庭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的局域网,就网络本身而言,它符合通用的4层网络体系结构.根据目前家庭网络所承担的主要业务,从网络分层的角度可以将信息家电网络系统分为3层.

(1)物理介质层(Media)是信息家电网络的物理层,以电力线为传输介质,以扩频载波技术(SpreadSpectrumCarrier,SSC)为信号传输基础.

(2)底层协议层(Protocol)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数据通信采用带有避免冲突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A)机制来确保数据包按照最快的路径正确收发.网络控制层从底层接收数据,并为信息家电协议提供接口.

(3)应用程序接口层(API)是信息家电网络的应用层,担负着实现信息家电网络内部管理以及与外部互联网络信息交互的重任.具体包含的功能有数据格式转化,信息家电功能状态解析,信息家电服务控制管理等.

1.2协议规范

电力线信息家电网络是按层的方式来组织的,每一层都建立在其下层之上,这种协议分层设计的方式也符合当前软件设计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的思想.

(1)介质访问协议在信息家电网络中,由于在一条电力线上接入了多个信息家电设备,而每个设备之间是平等的,没有专门的控制中心来负责对通信信道的访问,对时隙也不进行预先分配,因此需要采用预约信道的方式,即采用带有避免冲突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机制来避免数据包出错.由于每个设备遇到冲突后随机等待的时间不同,因此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冲突的机会,但这种等待时间的随机性,也造成了延时时间的不可预测,从而影响到信息家电的使用效率.

(2)通信协议基于电力线的优势,信息家电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功能使用不同的标准和协议,如X-10,CEBus,LonWorks等.X-10接口技术是一种以电力线作为信号传输介质,为家庭用户提供家用电器的远程控制、家庭安全控制等方面应用的通信协议.CEBus是一种针对现代智能家庭电子产品的开放性协议(KIA-600协议).CEBus物理层中使用最广泛的传输介质就是电力线,电力线载波信号在其上进行传输时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0GB/s,完全可以满足信息家电的高速通信需求.LonWorks技术的LonTalk通讯协议提供了OSI参考模型中定义的全部7层服务,便于将家用电器、电表、灯光控制设备等互相连接并与互联网络集成,主要适用于信息家电网络中的安全控制设备.物理层使用电力线通信技术时通信速度可达5.4kB/s.

(3)网络协议UPnP(universalplugandplay)协议使用开放的标准协议和通用的网络媒体,不仅适用于电源线网络,而且其设备架构更适合于信息家电网络中的设备识别和访问控制.由于它是一种即插即用协议,因此便于信息家电的自动发现与连接、自动控制以及网络互连.

1.3信息家电网络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

基于电力线通信的信息家电网络系统硬件架构.其硬件平台实现的基础是在信息家电和其他智能家用设备内部嵌入PLC芯片,作为接入互联网络的接口.许多新型家电设备内部都置有微控制器,将PLC芯片通过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与各种微控制器相接,就可以实现信息家电网络内部设备之间的通信以及与外部网络的连接.信息家电、监控设备、计算机等家庭设备若想共享互联网资源,还必须在电力线上连接一个PLC路由器作为选通设备.若将PDA等移动设备作为无线接入点,与挂在电力线上的各种设备进行通信时,只需要将无线网络基站作为内置PLC芯片的信息家电即可.除了完成信息家电网络内部的通信外,各住宅网络还可以通过电力线MODEM连接到互联网上.PLC网关一方面负责获取住宅内信息家电的状态信息,另一方面负责传送远程控制系统的命令,同时将家电的响应信息反馈给远程控制系统.

2结语

网络的传输介质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新技术

1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技术?

1.1双绞线

用于公共电话交换系统,可分为屏蔽双绞线和无屏蔽双绞线;

1.2同轴电缆

具有传输频带宽,话路容量大,抗干扰性能好,传输速率高等优点;

1.3光纤

具有载波频率高,通信容量大,传输损耗小,不受外界电磁场干扰,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是计算机网络通信领域中最具竞争性的一种传输介质;

1.4视线介质通信

包括无线电通信、微波通信、红外线通信等利用空间传输电磁波技术实现的通信。

1.5卫星通信

一个静止轨道的同步卫星只需要经过一次中继,就可以覆盖地球表面积三分之一的地区。

2计算机网络交换技术

2.1电路交换网

电路交换网进行数据通信交换时,首先申请通信的物理通路,通路建立后通信双方开始通信并传输数据;

2.2存储转发交换网

在进行数据通信交换时,先将数据在交换装置控制下存入缓冲器中暂存,并对存储的数据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

2.3混合交换网

这种网同时采用存储转发和电路交换两种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2.4高速交换网

高速交换网采用ATM异步传输模式、帧中继FR.及语音传输等技术。

3公用网络传输技术

3.1X.25协议

X.25协议是应用较广泛的一种传输协议。它规定了网桥和路由器等通信O备如何在连接线路上打包和选择路由。

3.2帧中继

帧中继是继X.25后发展起来的数据通信方式。它通过按需要分配带宽来处理分段信息传输增加带外信号来实现。帧中继这种新技术在局域网的互连中得到广泛应用。

3.3ISDN

ISDN是基于单一通信网络、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文字、数据、图像等综合业务的数字网。ISDN通过标准POTS线路传送数据。速率可以达到128kbps。

3.4千兆快速以太网

千兆快速以太网较快速以太网速度提高了10倍,达到1000Mbps。通常用光纤、6类非屏蔽双绞线进行组网。

3.5ATM异步传输模式

ATM异步传输模式是一种高速面向连接的、标准化的传输、复用交换技术。它使用了由53B(字节)组成的传输分组,可以同时传送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包括视频和音频。在25Mbps-655Mbps的数据范围内提供专用带宽。

3.6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是基于光缆网络使用异步传输模式(ATM),通过SONET同步光缆网络进行数据交换传输的新一代ISDN网络。

3.7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标准。其实质内容是要建立通用的无线电空中接口及其控制软件的公开标准。蓝牙技术主要面向网络中各类数据及语音设备,如PC机、笔记本电脑等。

3.8无线AP

无线AP是无线局域网中的接入点和无线网关。作用类似于有线网络中的集线器。

3.9大容量无线网

大容量无线网是以蜂窝式移动数字通信网实现个人数据通信的技术。美国微软公司与美国移动通信公司已联合投资90亿美元开发卫星蜂窝网,建立21世纪的个人数据通信。

3.10空间信息高速公路

空间信息高速公路是美国规划全球Internet通信卫星计划,休斯公司已经筹划开发的空间信息技术。

4宽带用户入网技术?

4.1DSL数字用户链路网

以铜质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传输技术组合,包括ADSL、HDSL和RADSL等,一般称之为XDSL技术。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是运行在原有普通电话线上的一种新的高速宽带技术,利用现有的一对电话铜线,分别传送数据和语音信号,数据信号不通过电话交换机设备,不需要拨号一直在线,属于一种专线上网方式。

HDSL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路是一种对称的DSL技术,可以利用现有电话线中的两对或三对双绞线来提供全双工的1.544Mbps(T1)或2.048kbps(E1)数字连接能力。优点是充分利用现有电缆实现扩容,可以解决少量用户传输宽带信号的要求。

RADSL速率自适应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是自适应速率的ADSL技术。可以根据双绞线质量和传输距离动态地提交640kbps到22Mbps的下行速率。以及从272kbps到1.088Mbps的下行速率。

4.2Home PNA对称式数据传输技术

Home PNA对称式数据传输技术的双向传输带宽均为1Mbps或10Mbps。其传输距离一般为100~300m。Home PNA技术运用现有的电话线高速接入互联网。不需要改变原有电话的设置,而且上网速度很快。

4.3Cable接入技术

可以使有线电视公司利用现有HFC(光纤铜轴混合网)网络提供了宽带业务。HFC在一个500户左右的光节点覆盖区可以提供60路模拟广播电视和每户至少2路电话、速率至少高达10Mbps的数据业务。

4.4光纤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技术是指在光纤用户网中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接入网技术。光纤用户网具有带宽大、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4.5无线接入技术

利用无线技术作为传输媒介向用户提供宽带接入服务。除了传统的无线局域网络接入外,卫星宽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用户通过计算机的调制解调器和卫星配合接入互联网,从而获得高速互联网传输、定向发送数据、网站广播等服务。

5网络安全技术

5.1端到端的安全技术

主要指用户(包括)之间的加密、鉴别和数据完整性的维护。

5.2端系统的安全技术

主要涉及防火墙技术。

5.3安全服务质量

主要指如何保证合法用户的带宽。防止用户非法占用带宽。

5.4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

主要涉及路由器、城名服务器,以及网络控制信息和管理信息的安全问题。

6计算机网络的未来技术

6.1开放技术

开放的体系结构、开放的接口标准,使各种异构系统便于互联和具有高度的互操作性,归根结底是标准化技术问题。

6.2集成技术

表现在网络的各种服务与多媒体应用的高度集成,在同一个网络上,允许各种消息传递。既能提供单点传输,也能提供多点传递;既能提供无特殊服务质量要求的信息传输,也能提供有一定时延和差错要求的确保服务质量的实时传递。

6.3高性能技术

表现在网络提供高速率的传输、高效率的协议处理和高品质的网络服务。

网络的传输介质范文6

1软交换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

1.1接入层与功能在软交换系统中,接入层的组成部分主要是信令网关、无线接入网关、中继网关与用户接入网关。接入层能够实现网络终端设备以及外部网络与核心网络的连接,并且可以实现业务的集中接收与传递。

1.2控制层与功能在控制层中,软交换设备是其核心的结构,主要的功能就是呼叫控制,简单地说就是对网络交换资源进行分配。与此同时,需要为电力系统中的业务层提供所需的资源。由此看来,呼叫控制层能够对多媒体业呼叫自建立至释放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1]。

1.3业务层与功能业务层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策略服务器、业务控制点、应用服务器与AAA服务器。而业务层的功能就是网络业务创建、提供以及执行。除此之外,软交换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智能网提供的所有业务以及其他的增值业务。

1.4传送层与功能传送层指的就是ATM交换机和IP路由器。而该层的主要功能就是为语音与视频的传输构建有效的通道,并且可以充分发挥媒体网关的功能与作用。而媒体网关的功能就是IP网络端点和SIP客户终端、还可以是H.323终端业务的连接与实现。传送层设备就是一个接口部位,能够实现分组网络和外部网络两者之间的连接。

2通信系统组成以及分类分析

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信宿、信源以及信息处理的多种设备。其中,信源就是信息源,而且信源与信宿不仅可以是机械设备,还可以是人,所以,不仅可以实现人和人之间的通信,还能够实现人与机械设备或者是设备与设备间的通信。信源所发出的信号不仅可以作为话音的信号,同时也可以使用图像、符号或者是数据等非话信号。对信源所发出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使用的就是发信设备,并且可以将其转变成与信道传输相符的形式,而且能够放大信号的功率,经过信道实现发送。信道就是信息传输的媒体,主要包括无线信道与有线信道两种。目前阶段,有线信道主要有电缆与光缆,而无线信道则是无线电传输的信道,可以对电磁频谱进行划分,进而形成不同的频段,而后通过性能不同的设备与不同的配制方法,最终形成不同无线通信,例如移动通信与微波通卫星通信等等。信道不同,其传输的性能也必然存在差异,所传送信号的形式也不同[2]。其中,话音信号的传输可以利用常规电缆的信道进行直接传输,如果使用光缆进行传送,就一定要对话音信号进行转换,形成光信号,只有这样才可以进行信息传送。而如果使用微波进行传送,就需要将话音信号进行加工并调制,需要把信号的频谱发送到微波系统射频段。而发信设备加工与处理信源信息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上述变换。一般来讲,信号的传输距离较长,所以,不管是有线传输还是无线传输,都会对信号的强度产生影响,所以,在发信设备中需要有功率放大器。

收信设备不仅能够调解接收信号和发信设备信号,而且还具备强大的干扰抑制能力,能够有效地恢复原始的信号。电力系统通常来讲都是双向的,也就是其两端都有信宿与信源,所以都会设置发信设备和收信设备。然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多点之间的通信,就需要使用交换设备以及网络连接设备,进而可以将多个双向的系统进行有效地连接。

3电力通信网络中软交换技术的实际应用

电力通信系统,要想实现光纤与微波的互通,就必须要依靠软交换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资源的浪费,而且还能够保证网络通讯系统间实现更好地连接。对软交换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电力通讯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3.1实现网络互连互通的功能在电力通信网中应用软交换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该系统中各网络间的互通,并且为其提供较多传输介质。与此同时,软交换在计算机网络以及电话网络的连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其提供多种信令协议的接口,而且计算机网络能够对电话网络进行有效地管理与相应的配合,与此同时,在网络互联网管理与实现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2实现电力调度网络信息整合与管理在电力调度网络系统中,信息传输的主要形式就是数据与音频,但是,视频的传输仍处于初级的阶段。然而,在软交换技术逐渐被应用到电力通信中以后,视频信息的传输也会逐渐被作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软交换技术应用的最大优势就是其可以传输音频以外所有的业务,其中主要包括视频等不同种类的增值业务。与此同时,软交换技术主要应用的是开放式程序接口,所以,其实际成本不高,因此,会很快成为今后客服中心使用的重点技术,并且一定程度上为电力通信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3]。

3.3软交换技术是信息转换前提条件在不同的介质网络中,统一光纤网以及微波网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在电力通信网络中,网络也存在较多的传输介质,而且相互之间是独立的,所以,统一不同介质就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只有实现不同介质的统一,才可以使不同的介质能够在同一服务器中实现信息的传输与转换,并且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信息的传输效率,并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其中,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可以利于网络间互通与互联,使得中间环节有效减少,使系统的管理工作更加方便。所以,在电力通信网络中积极应用软交换技术是有益的,并且应将其作为今后电力通讯研究工作的重点。

3.4软交换系统具有故障提示功能如果电力系统中的软件出现问题,该系统就可以利用软交换技术来报警,并进行及时地处理。除此之外,软交换技术还可以对用电量信息进行详细地统计。而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软交换技术的功能也将逐渐增加,并且管理更加智能化,管理的方式也逐渐增加。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