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范文1
关键词 自然平等;价值平等;孟旦
Donald J.Munro,汉名“孟旦”,又译为“蒙罗”,1931年出生于美国,是一位著名的汉学家,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既有“哲学味”又有“中国味”,还渗透着深刻的教育思想。孟旦的著作和论文颇丰,在他的代表作《中国早期“人”之概念》中一反传统的“中国古代没有平等思想”观点,以独特的视角挖掘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平等观念。(Donald J.Munro,The Concept 0f Man in Early China,New York: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本文对这本英文著作中的文字作了大量的引用,所引文字的大部分是在参照中译本[美]孟旦:《早期中国“人”的观念》,庄国雄、陶黎铭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的基础上,由笔者本人作了重新翻译)
一
他首先区分“平等”的两个概念,即人的自然平等和价值平等。人的自然平等是一个描述性的术语,指一切人与生俱来的共同属性或者性质;而人的价值平等是一个评价性的术语。指一切人都具有相同的“价值”,应当受到同等的待遇、享受同等的权利。(同上,第1-2页)
孟旦研究发现,儒家相信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切人生来都平等地被赋予了能够评价物体、活动、地位或事件的天然差异、是非以及事物或行为合适与否的“评价之心”:同时他们又有着相同的生物特性,对相同的状况(如恐惧、欺骗、饥饿、亲情)也会作出相同的反应,因此他们是自然平等的。(同上)但是,他们却主张现实中的等级制,因为他们认为人的后天是可以不平等的,因为社会等级制是自然的,它并不与人的先天自然平等观念相矛盾。人们虽然都平等地拥有“评价之心”,但因运用评价之心所表现出的程度不同,而显示出等级差别(同上,第115-116页)。
道家认为,万物(包括人)都是由“道”而生,都是遵“道”而出,所以人是自然平等的。可以说,道家将平等主义推向了巅峰。但他们否认儒家的道德观念、等级制观念和社会特权观念;坚持平等不仅存在于人之初,而且存在于所有成人之间。
墨家反对世袭特权,承认人的自然平等。如墨子说:“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有能则举之。”(《墨子,尚贤上》)韩非也说:“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道》)可见,法家也认为人生来是自然平等的,没有人能把特权当作生而有之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由上可知,中国古代思想家大都承认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平等,但儒道两派对后天人是否平等却意见相悖。另外,笔者认为法家的平等观十分复杂,并不像孟旦说的那么简单。人们也许会称法家为现实主义者。因为法家除了主张人的自然平等外,还极力主张在现实生活中或在现实利益面前是平等的。在法家眼里,君臣之间也不过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有着共同的利益罢了。但是,如果从“势”的角度看,法家又认为,君臣之间也是不平等的。当然不仅是道家和法家,甚至就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也承认人的不平等,人有与生俱来的智力差异,人有“上人”和“中人”之别等。
二
人的“自然平等”思想是理解早期中国人性的基点,对后世的中国教育制度、中国佛教思想以及儒家伦理思想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孟旦认为,人的自然平等思想对中国的教育制度影响最大。他说,中国古代思想家坚信人的自然平等,坚信人的可塑性,因为没有什么人存在先天的缺陷,因此,人的道德发展的方向主要取决于教育。也正是由于这种自然平等的思想,中国人把教育技术的变化当作解决紧迫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锁钥,把教育当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手段。
人的自然平等思想对中国的佛教也有很大影响。大家也许会问:为什么来自印度的某些观念存在下来,而另一些观念则销声匿迹呢?玄奘历经千辛万苦去西天取得大乘佛经,可佛经尚在,影响阙如。因为该宗派坚持认为某些人生来便有不纯的“种子”,所以他们永远逃脱不了轮回。永远不能涅槃;而另一些人则生来具有纯的“种子”,他们便能逃脱轮回。由此可见,这是一种自然不平等思想,与中国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自然平等思想格格不入,其灭亡的命运也在所难免。相反,天台宗或禅宗则得到广泛地传播,因为它们强调人生来都就具有“佛性”,这恰好吻合了中国本土的自然平等的思想。
人的自然平等思想也影响了中国的伦理制度。儒家伦理学虽然坚决反对世袭制,可现实中却建立了以“德”为标准的等级制。因为早期儒家坚信人生来平等,没有贵贱,后天的等级分化是根据“功德”为标准来划分的。某些人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是不可能世袭的。
自然平等思想影响中国社会可谓深矣。除孟旦以上所述之外,笔者认为,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时至今日仍令许多西方人叹服的科举制。可以说,在科举制度的作用下,中国建立起了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文官政治。“文官选拔促成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现行欧美、日本等国的文官考试制度,究其根源,是在中国科举制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这是一种不论出生、财产、地位、名望等条件,只凭个人学识进行的平等考试,是受到自然平等思想以及儒家反对世袭制的思想影响。
三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这种自然平等思想的不足。因为“人们在某些方面天然相似而在另一些方面则天然相异。如果强调自然平等,那不过是强调人们某些相似的特征:即所有人都能(以评价之心对事物)进行评价;‘道’存在于万物之中;或所有人都有某种需要、都会经受某些情感等。如果主张人的自然不平等,就会去强调人们另一些相异的特征:如肤色黑白不同、身体强弱不一等。儒家和道家在争论‘人的自然平等’问题时,无非是把他们各自关于什么是重要的标准强加于读者。可见,在他们的争辩中暗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
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范文2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诗歌 绘画 相通
诗歌和绘画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两朵奇葩,它们同时植根、成长于华夏文明的肥沃土壤中,蕴含着颇为相似的境界追求和哲学理念。它们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无论是其起源、创作上,还是在追求和技法、互相借鉴等方面。苏轼在评价王维的画时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自古以来,和王维一样,许多诗人、画家都在追求其作品能在画境和诗意之间找到适当的归宿。
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从其本质上讲,是由世界、作品、作者、读者等因素构成的。诗歌和绘画作为一种具体的文学艺术门类,必然也要遵循这一规律,这就从根本上为诗歌、绘画之间有着某些相通之处提供了可能。
在揭示“美”的起源时,马克思曾说过,“劳动创造了美”。①从大量历史材料来看,这句话是不错的。远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们已经能够在石器和陶器上雕刻或绘制一些简单的图案,在这些图案中有许多是关于生产劳动的,如打猎、捕鱼、采集野果等。在诗歌中,《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是描述原始人用竹子做成弓箭来射杀禽兽的生动场景。此外,《诗经》中像《伐檀》、《七月》等诗歌更是直接从劳动中产生的。从这些事实我们可以看出,诗歌和绘画起源于劳动是极其可能的。
在中国文化中,诗歌和绘画在某种程度上讲都是意象和情趣的结晶,都是借助于一定的艺术形象来展示作者的内心情感的。无论是从《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到唐代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再到当代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还是从原始时期的甘肃黑山岩画,到六朝的《洛神赋图》,再到齐白石的水墨画,这些艺术作品无不是艺术形象和内心情感的结晶。傅道彬先生曾说过,“我认为中国文化的原型系统是兴与象”,“兴象系统用那些富于联系、富于传统的象征物,正是中国最早的文化原型模式”,②从中国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傅先生的论断是不无道理的。可以说,中国文化中的诗歌和绘画,是兴与象,是情趣与意象的最紧密、最有代表性的结合。
任何艺术都可以说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中有其相对稳定的地方,也有其变动不居之处。对此,艺术家必定会有所取舍和创造,自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有艺术家性格和情趣的参与和浸润。绘画也好,诗歌也罢,它们从根本上讲都是要借助一定的形式将艺术家眼中的自然和社会展现出来,在这一展现的过程中,艺术家无疑要选取一些典型的意象,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至于说意象与感情的融合情况,则因人而异了,或因天分,或缘修为。对此,朱光潜先生有过这样的精辟论述:“诗与画同是艺术,而艺术都是情趣的意象化或意象的情趣化。徒有情趣不能成诗,徒有意象也不能成画。情趣与意象相契合融化,诗从此出,画也从此出。”③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说出了“诗为有声之外,画为无声之诗”这句真言。
关于诗歌的创作,吕进先生曾做过精辟的论述,“诗人的工作在于将外在世界中的一切化为他的主观情思,而后又将主观情思化为客观的意象。”④其实,不但是诗歌,绘画也是如此,没有一个由客观到主观再到客观的过程,就没有实实在在的绘画作品。
在对世界的表现上,由于诗、画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或受篇幅的限制,或因布局的制约,因而,它们必然要截取自然或社会中最富特色的一面或一段来展现人生世相。黑格尔曾经说过,“绘画不能象诗或音乐那样把一种情境,事件活动作先后承续的变化,而是只能抓住某一顷刻……所以画家就必须找到这样的一瞬间,其中正要过去的和正要带来的东西都凝聚在这一点上。”⑤其实,诗歌也是如此,它也不可能全景式地、持续地反映生活,它也是截取人生世相中的某个横断面,通过艺术加工,以达到能够真实、生动地表现或再现世界的目的。
艺术家的生命是有限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却能穿越时空。要想使艺术的生命常青,诗歌与绘画必定会追求尺幅千里或言外之意的效果,使人观之心动,味之无极,以此来达到艺术上的不朽。在中国文化中,要达到这样一种效果,气韵生动和虚实相济一直是中国艺术家的一种追求。
“‘气’的必须属性,是‘生命的流行’,是赋予万物的活力流,是流行的大化,因为它中间蕴含着‘道’,不断地发展、运动、变化、统一。”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简简单单的六个意象,却让我们体会到了生命的流动,前三个意象以静为主,后三个意象动静结合,动静之间,流露出了作者当时的独特真切的生命体验,一种悲凉之感不禁从中油然而生。枯藤、乌鸦都有它们的归宿,“我”却人在羁旅,这一切又怎一个“凄凉”了得。诗歌如此,绘画亦如是。古往今来,名画家甚多,这里单举吴道子为例。吴道子的作品中常常饱含着一种强烈和高度紧张的感情力量,段成式《寺塔记》中曾这样说他的“地狱变相”图:“惨淡十堵内,吴生总狂迹,风云将逼人,鬼神如脱胎。”从吴道子观裴闵舞剑的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吴道子作品中强烈的思想感情和涌动的生命之流。吴道子结合内容的表现和形象的创造,在线条运用上渗透着强烈的情感,从而大大提高了绘画艺术中诸表现因素的统一性,注意整个画面气氛的统一与具有运动感地表现。⑦也许,“吴带当风”一词就是对吴道子作品中流动着的生命力的最好诠释吧。
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范文3
关键词:传统文化;本质;意义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248-01
中华传统文化,的确是历史悠久,是博大精深,其中那些精华的东西,让人不能不爱它,也无法离开它。它是我们慈祥的老祖母,是我们睿智的老祖父,是雍容华贵的贵妇人,是风流倜傥的大诗人,是炎黄子孙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先进文化建设之渊源,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金石。中华传统文化林林总总,异彩纷呈,其精髓大致如下。
一、它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反对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二、它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加牟尼之佛法,其核心是“空”(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了生脱死为终报。佛教的智慧精深奥妙,不可穷尽。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儒道释互补,便凝炼出“外儒内道”、“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天地精神,人间情怀”等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智慧与胸襟。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
三、它孕育着一种美妙的美学观念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爱美会美的民族。中华民族一向崇拜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享受大自然,与大自然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天人合一”的哲学、美学观念根深蒂固。在生活美学方面,中华民族充满温情与创造,懂得生活的艺术,善于艺术地生活。在五千年文明史中,我们创造出了灿烂的陶瓷文化、金石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医药文化、园林文化,家居文化,等等。从而提高生活品位与生命质量。在艺术美学方面,中华民族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曲艺等等,无不出类拔萃,特色鲜明,赏心悦目,美不胜收。这些林林总总的艺术硕果,给予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审美享受。
四、结语
总之,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在社会生活和艺术创造中,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生活美与艺术美的伟大民族。是一个富有审美情趣与审美理想的民族。不论是实用的生活用品和生活方式,还是精神上的艺术作品和审美方式,都闪耀着美的光彩。尤其重要的是,中华民族在生活和艺术中创造的美,充分体现着本民族独特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与西方很不相同。其独特的美学思想或艺术精神,着重体现在“天人合一”、“写意传神”、“中和之美”等方面。这些是对人类美学的极大丰富与贡献。上述美学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美气质。
参考文献:
[1]马跃.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2]宋银桂.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传统[J].文史博览,2005(12).
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范文4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科技教育。在科技进步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环境污染等。核能的开发本来是可以造福于人类的,但我们今天却随时都要遭受核战争的威胁。因此,人们形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盲目地发展科技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竞争教育。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竞争意识,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教人礼让、互助合作、共存共荣。中国古人并非不懂科技,但更懂得科技发展的弊端,因此,大力提倡发展人文教育,认为这样,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当前是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无意开历史的倒车,只是尽可能地让科技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科技好似一匹野马,需要一名睿智的骑手去驾驭。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并非基于一种民族情结去赞美和宣扬自己的文化,也并非基于一种复古的情结而厚古薄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集称为经典,“经”是纵贯通达,“典”是典范、标准,古今一成不变之真理,可以超越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艺术教育包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之内
马一浮先生在《论西来学术亦统于六艺》文中曾提到:“六艺不唯统摄中土一切学术,亦可统摄现在西来一切学术。举其大概言之,如自然科学可统于《易》,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可统于《春秋》……文学、艺术统于《诗》《乐》。”艺术教育依托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使其理论更加完备、深广,还可使其教育理念达到一个更高、更新的层面,在其空洞的“形式”中摄入更多的人文色彩,使其能够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的前途命运。
三、艺术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
艺术教育不应被认为仅仅是画画、唱歌、弹琴等技艺的传授,艺术教育是要把人类最高的智慧、德能与才艺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造福于人类。
中国历史中的绘画、雕塑、戏剧等大多展示、宣扬的主题思想是“忠、孝、仁、义”,在娱乐之余不失其“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教育功用。无论是过去的君主时代还是现在的民主时代,艺术教育也要承担起一种责任与义务来改善我们的身、心、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集又可称为内典,内典即是内学之典集,其中所盛载的智慧与德能来自心灵的最深处,是人心本来具有而非从外学来的一种亲证的现量境界,不是一种想象、推理构建的理论。通过这些典集可以开启我们内心深处处于休眠状态的智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国学,被马一浮先生称之为“六艺之学”。马一浮先生在《论六艺统摄于一心》的文章中写道:“举网者必提其纲,振衣者必挈其领。”先要识得纲领,然后可及其条目。六艺之教可以统摄一切学术,这是一个总纲领,真是“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一遗。学者须知六艺本是吾人性分内所具的事,不是圣人旋安排出来。吾人性量本来广大,性德本来具足,帮六艺之道即是此性德中自然流出的,性外无道也。”艺术也本是人心中分内的事。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表里的关系。艺术教育中的“教育”本身就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艺术教育中的“教”,左边是“孝”,意思是说老与子、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右边是“文”,其意为文以载“道”。教育是师道,其根本是孝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师道与孝道。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人生宇宙的真理、规律。在人与人之间表现为五伦十义,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人与人的关系应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长惠幼序、朋谊友信、君敬臣忠等关系为原则。思想、行为不违背自然规律,并把这种品德保持、发扬、增长就是“育”,久而久之会有所得,德者,得也。人与人的关系依止于“仁”,仁者爱人,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他人,这种爱是“仁爱、博爱”,而非贪爱,这种博大而崇高的品质正是出自这样的文化背景的熏陶,这种品质可物化、外现于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艺术教育以人为本,首先要确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艺术价值观。艺术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的出现对于社会人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是艺术教育首要关注的事情。高雅的艺术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的境界是大有益处的。艺术即使不能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用,至少也不应是“精神污染”而有害于社会人群,何去何从基本上取决于艺术教育的导向。
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持反对意见者不外乎两个原因:其一是对于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刻、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其二是由于年代久远,必然会产生一些流弊,这是人的原因,并不代表主流文化,且不可因人故而废其法。儒、释、道三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三者之间名词、名相虽有异,但理无二致。南怀谨先生把儒家比喻成开粮店的,把道家比喻成开药店的,把佛家比喻成开百货店的。“儒”字即人需要“仁”,就像人需要粮食一样重要;得了病不能不吃药,此病是不懂得爱物的“心病”,物是指我们的生活环境,再广一点如山河、大地、宇宙万物,“物”与我们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体;百货店自然无所不包。三家的典集称为“经典”,这些典集并非是某个人的学术观点,所述都是古圣先贤之法,都是真性的流露。真性也叫真心,心、佛、众生不二,否定了经典也就等于否定了我们自己本身。
以传统文化注入艺术教育,并作为其精神内核,“真、善、美、慧”四字足以概括。“真”是真实之理,是人生宇宙的真象;“善”是完善,我们内心深处本来具足无限完美的智慧、德能与才艺(美、慧自然在其中)。“真、善、美、慧”这种教育理念完全可以凭借经典的引导开发出来。
五、传统文化中的修学方式给予艺术教育的启示
从前有成就的读书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博学多闻;另一类是一门专精,众多的“典集”只学一部,一部经通达,部部经都通达。全部心思用于一门,久而久之心就定了,由定能萌生智慧,这种智慧深藏于心灵的深处,不是从外学来的,所以这种学习方法称为内学,经典又可称为内典。经典就是心灵深处智慧的外现,形于外的经典又可启发内在本有的智慧。这种本有的智慧也就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人之初,性本善”中的“善”,善是完善,是本有而非从外学来的。这种优良的教学方式完全可以给我们的艺术教育一种新的启迪。它不但能使学生减轻学习负担,而且能开发、增长智慧,的确是事半功倍。这种教学尤其在人生的早期阶段效果会更佳。人在少儿期,心灵是较为纯净的,接受外来事物快速。十二三岁以前是“黄金季节”,一旦错过甚为可惜。近现代以来,我们不知有多少代人在重演这样的悲剧,然而幸运者也不乏其人,如老舍、矛盾、鲁迅、朱自清等一代有成就的文人,他们的白话文文章写得好,都是从小读古文读出来的。清代的金农,五十岁才开始学画,能名留史册,全凭其深厚的国学基础;潘天寿在黄宾虹先生简介中提到:“先生幼年颖异,笃学好问,曾延宿儒馆于家,弱冠游学金陵扬州,得广交时贤文艺之士。能琴剑,擅诗古文辞治印,兼攻经史与图释老氏及金石文字之学,均深有造诣。”由此可见,黄宾虹先生的艺术成就无不得益于国学渊源。从小受过传统教育的有成就的人不在少数,而从小读白话文长大的敢称大家的又有几人?不同的教育理念造就不同的时代与人,如果今天的艺术教育能从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获取更多的借鉴,对于促进艺术教育的进步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论语》,朱熹注,(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
[2]《论语》,徐志刚译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3]蒋金德等主编:《马一浮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4]南怀谨著:《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四书五经》,管曙光等主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6]南怀谨著:《原本大学微言》,(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7]南怀谨著:《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十三经》,吴哲楣主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版
[9]《黄宾虹谈艺录》,南羽编著:(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范文5
小学阶段学习中华文化经典,应着眼于道德教育、智慧开启和文化熏陶。以中华文化经典为载体,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德育资源,让小学生快乐地学习、科学地传承、健康地成长,在潜移默化中、身体力行中,探索育人新途径,实现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
首先,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精心筛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应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兴趣需要,在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筛选出传统美德、文学经典、民族工艺、传统体育、古典音乐、民风民俗、民族科技等领域的内容,并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挖掘出适合现代小学生的德育资源。这些内容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怎样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呢?
一是环境熏陶。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痕,要想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德育功效,可以从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的校园文化入手,营造浓郁氛围,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
充分利用廊道、文化墙,涵盖传统艺术、传统美德、传统节日、历史名人、科技发明、地方文化、名胜古迹、教育智慧等方面的内容,犹如向学生讲述一个个感人的传统美德故事。漫步校园,让学生如同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处处都能感受到伟大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
二是课程补充。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这片自留地,开发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将蕴含中华文化的各种元素优化整合,编入校本教材。“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指诸子百家那些以书籍文字为载体的篇章典籍,同时还包括那些凝练中华文化、反映民族精神的各种文化载体和形式,如“谷建芬的唐诗歌曲”“京剧选唱” “中华武术与中华精神”“简化太极拳”等。将经典诵读、经典数学、民族工艺、传统体育、古典音乐等为主要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形成教材体系。
三是课堂落实。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上,要尽力挖掘与整合资源,将育人理念渗透到常规课堂。利用校本课、班队会组织学习,让学生阅读有关传统美德的故事、民谣、典故、诗文辞赋了解中华传统美德,通过书法、绘画、演讲、创作、每日播报、编曲、剪纸、十字绣、春联、腰鼓、过传统节日传诵中华美德,让学生经历“我的爱心我传递”“我的行为我负责”“我的榜样我学习”等活动弘扬中华美德。
四是活动体验。活动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把传统美德、荣辱观念通过各种载体,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使各项活动凸显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除夕等传统节日,让学生参与节日活动,并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体验、感悟节日中所蕴涵的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
学校还可举办“中华经典文化节”活动,让京剧、剪纸、经典诵读、数学七巧板、武术、中华传统体育游戏、传统美食等传统文化元素走进校园,给孩子们机会或演或唱、或写或颂,去感受、去表现、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范文6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学生;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03年4月份出台的《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性质定位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文就是要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与优势,探索向中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精髓的策略和思路,引导新一代的中学生在经典中徜徉,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走出自己的感悟人生。
语文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所谓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所为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经典文化,这种文化具有连续性、传承性、发展性等特点。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体现在历史、哲学、文学、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签和特色,是一个民族的骄傲资本,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也是人类智慧的象征。
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毕昇的活字印刷,涉及到中国印刷术的历史和其世界地位;《核舟记》中所涉及的雕刻技艺,以此为基点可以延展开来给学生讲解一下中国的精雕细刻工艺以及建筑、家具等的雕刻历史;语文教学为传播和普及民族文化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旁征博引地将课文中所涉及的民族传统文化有所涉及,并且布置好课后阅读或者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从而对传统文化产生情趣和求知欲。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彰显美德、惩恶扬善的故事和传说,还有许多道德典范以及体现广大民众聪明才智的范本。这类文章大都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如《智子疑邻》告诫人们要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只有心怀善意,才会感觉美好和幸福。《卖油翁》《塞翁失马》等诸多短小名篇都分别讲述了不同的哲理和处事原则,这些传统的美德和教义都要借助语文教材来感染和熏陶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祖国丰富而又宝贵的文化遗产,使他们有受益有收获。
语文教材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需要借助语文课程来进行,语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中学语文教师要对课程进行探索和研究,最大限度地将传统文化精要传授给学生。
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是民族精神传承延续的需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明道德,这些文明和文化需要我们中华儿女一代代地去传承和发展,继续保有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我们民族的智慧结晶,在世界文化圈继续保有东方文化的底蕴和吸引力。
其次,是增强学生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需要。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选编,大都体现了古人的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对古人的敬仰,同时也增强了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面对困难有了强烈的自信心,这种内在的转化其实是一种内在动力,能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和学习态度,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也是有很大的良性引导作用的。
再次,是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和文化底蕴的需要。一个人的修养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读书与交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的时期,对任何事情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这也是在语文教材中大量引入传统文化的目的,使学生步入正途、走入正轨是培养的目的。传统文化对中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形成、人文观念的形成以及个人素养的养成方面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学阶段教科书中的涉及的历史、典故、文化、诗词、歌赋、科技等都是学生知识储备阶段的经典,只有对传统文化吸收并内化,才能有个人修养和气质的升华,才能积累起丰厚的文化底蕴。
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途径
首先,利用教材的关联性进行渗透。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对相关的名人故事、励志名言以及诗词歌赋进行介绍,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的书籍进行任务阅读,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又对他们进行了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读书和查阅资料的逻辑性。
其次,利用生活的关联性进行渗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课程教学和生活的关联性,利用生活中出现的现象或事故联系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典故或者这里进行讲解,让学生从中体会并感悟是非真理,从而也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规范。
再次,利用兴趣的关联性进行渗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兴趣进行点拨和引导。现在的中学生大都喜欢网络游戏,教师可以在讲授传统民间游戏的同时讲述一下两者的不同和联系,传统的民间游戏纯粹就是体力和脑力的结合,大部分都是户外运动,对参与者的身心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而现在的网络游戏,对于视力、体力以及心智都是一种不良影响,要正确地分析网络游戏的利于弊,从而教育学生把握好“度”,正确处理好兴趣与学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