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传播经典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整合营销传播经典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整合营销传播经典案例

整合营销传播经典案例范文1

,第二个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本土的营销智业公司能长得很大的不多,上亿营收的非常少,千万营收规模的有一批,大多数可能只做到了几百万的水平。这个问题的求解还做不到,目前有一些思考,但更多的是经营赢道顾问这家公司的一些探索与经验。

最初20年的营销,是一种野蛮生长,更多的时候,企业的营销活动依靠市场直觉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甚至有点像赌博,凭借创新产品、销售渠道,再加上比较打动人的“点子”,往往能够吸引足够的注意力和购买力,获得成功。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企业曾经大起大落,但无论成败,这种试错性的营销尝试都为中国企业积累了宝贵的营销经验。

早年时,很多本土企业的营销失败,有人说是必然的,不过我不是非常相信,虽然很长的时期内缺少理论的指导,市场上也缺乏有力的市场研究咨询类服务公司的帮助,但仍然有大量的企业在品牌营销上做得很成功,另外的一些例子中,许多中国企业在辉煌过后遭遇惨败的原因则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营销本身,许多企业的成功确实源于出色的营销策略,而失败却更多是因为企业不能有效管理快速发展起来的企业规模。即使失败的企业,留下的也并非只是教训,其中不乏经典的操盘经验,三株所采用的广泛覆盖、充分渗透的营销策略,秦池、爱多的广告打法,至今仍然是开拓市场的有效方式。

跨国会司在中国,多是营销的领先者,他们通过竞争、服务外包等,带动了中国营销水平的提升,很多跨国公司也成为中国营销人才的重要培养地,比如宝洁、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联合利华、大众、通用、箭牌、沃尔玛等。但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营销同样不乏失败的案例,跨国公司的失败是源于对中国市场特点的忽视,以及自身的傲慢与自大

与此同时,几十年来,在极为广袤的中国地域上,复杂变幻的市场条件催生了众多的营销智慧,而国外流传进来的经典营销理论和工具也得以长袖善舞。西方一些比较系统的营销理论进入国内外,赢得了很多拥趸,比如4p、4C、关系营销、定位、绿色营销、文化营销、整合营销等等。这种势头一直延续到现在,基本上每个成长起来的知名企业都有这些营销理论活跃其中的身影。

虽则如此,中国营销界最令人的瞩目的并不是这些,国内一些策划人、咨询师和营销经理人在经历一番江湖磨炼之后,在一些行业里实施了多起成功的实战案例,引为经典,对这些项目经验进行总结并展开理论升华,也是必然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各种营销典丛及营销流派、理论出现了不少,虽然缺乏广泛的影响力,但这种创造的存在总是值得肯定的,比如陆长全的“切割营销”;何慕的“营销需求链实效管理理论”、“全面竞争力”:沈坤的“破局营销”:晰蜴团队的“太极战略”、翁向东的“品牌核0价值”;游昌桥的“公关传播5B原则”等等。

整合营销传播经典案例范文2

在当今的复杂媒体环境下,“内容为王”与“整合制胜”,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与受众对“硬广”的排斥不同,“内容”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他们会主动看电视剧,主动去电影院,主动看视频……但他们不会去主动看广告。内容就是广告主传播信息转化的法宝,是广告主用来攻破受众心理防线的糖衣炮弹。而整合营销传播,则是武器。没有弹药,没有杀伤力;没有武器,就无法作战。下面从几个案例进行分析与探讨如何进行品牌内容的整合营销传播:

朵唯手机:品牌内容整合营销的先行者

在国内,品牌内容整合营销较早的案例,是朵唯手机与电影《非诚勿扰》的结合。2009年,朵唯手机成立,着眼于细分市场方能做精做强,朵唯手机放弃了60%的男性市场,打出了“全球唯一女性手机品牌”的定位,并签约著名艺人舒淇作为形象代言。作为一个新兴的手机品牌,迅速建立品牌知名度,是其营销战略的核心重点。

适逢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2》即将拍摄,女主角依然是舒淇,作为一部讲述爱情与婚姻的电影,舒淇在剧中形象正面、戏份充足,恰似一朵绚烂绽放的“女人花”,与朵唯手机的品牌达到100%无缝契合,再加上《非诚勿扰》经典品牌的影响力与冯小刚大导演的票房号召力,可以预见该片的票房一定会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可谓朵唯手机品牌内容整合营销的最佳载体。

找到了理想的内容载体之后,朵唯手机随后展开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整合营销攻势。首先,通过精彩的情节植入,将朵唯手机、舒淇与《非诚勿扰2》紧密结合,然后紧紧围绕着“舒淇”的品牌代言人和电影女主角的双重身份,从影片上映前、上映中,一直到上映后,分三个阶段,进行借势传播。先后推出了主题TVC、主题海报、主题户外广告、杂志广告、网络病毒花絮、影院贴片广告、主题官网上线、终端主题促销、全球首映礼、公益会、大量公关软文等,打出一套整合营销组合拳。舒淇的双重形象,贯穿始终,高频次亮相,构成了整个营销活动的主线。

电影《非诚勿扰2》上映首日票房3325万,大获观众好评,上映五天破2亿夺冠,三周票房高达4.2亿。在之后的台湾、香港上映期间广获媒体褒奖和观众的亲睐。朵唯手机借此东风,也趁势而起,再加上其专注于女性市场,得到了广大女性用户的高度认可,在当时着实掀起了一阵女性购机风暴。

京东商城:

“男人帮+京东帮”,三着先手技惊四座

2011年,电视剧《男人帮》在东方、天津、浙江、北京四家卫视播出,这是一部由赵宝刚导演,汇聚孙红雷、黄磊、王珞丹等一众当红明星在内,讲述都市男女爱情故事的的时尚剧。伴随《男人帮》的播出,京东商城强势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一夜之间,“京东商城+男人帮+孙红雷”的三角组合,其身影仿佛已经无处不在。这正是京东商城精心布好的一局棋。整局棋的亮点,在于提前布好的三着。

第一着,剧内植入。从第9集开始,京东商城就在剧中不断出现,据统计,通过情节、道具、口播等多种形式,京东一共传达了货品低价、快速送货、正规发票、无忧退货、客服态度、商品齐全以及“月黑风高”、“211限时达”特色服务等7大卖点,全面、深入、生动的展现了京东商城的竞争优势。

第二着,先签代言,这是京东商城下的第二步好棋。京东用孙红雷拍了《数码篇》和《服饰篇》2个TVC,均以“Fashion学《男人帮》,购物让京东帮,全剧潮服(数码产品)京东有售”为广告语,不到20个字的文案,让硬广和《男人帮》及京东植入形成了无缝衔接。这两部TVC先后在电视台、门户网站、楼宇、移动公交等媒体进行了大量的投放。与此同时,在京东商城官方网站上,以“Fashion学《男人帮》,购物让京东帮”为主题的促销活动如火如荼的展开。在其促销页面中,孙红雷依然领衔打头阵,9大商品类别,每一类用一句“男人帮”风格的语言引领,这样趣味的促销页面设计,完全颠覆了纯粹以价格为噱头的模式,在网络掀起了一阵“京东热”。

第三着,衍生商品开发。在《男人帮》热播之后,年轻人特别是都市时尚白领一族对剧中主演的时尚装扮群起效仿,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时尚框架眼镜、围巾、帽子等饰品,满大街都是。打开京东商城的官网,就能看到一行醒目的大字“《男人帮》全剧潮货,京东有售!”

苏宁易购:跨媒体整合,一招顶一万招

缘于苏宁电器的强势,长久以来,大众消费者只知苏宁,而不知易购。作为一个电商领域的新晋品牌,苏宁易购急需摆脱苏宁品牌的干扰,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通过电影、电视剧、微电影的三方面的跨媒体内容,苏宁易购下了一盘大棋——以电影锁定中高端受众,实现短期爆发;以电视剧锁定家庭受众及都市白领人群,打造持续性传播;以微电影锁定网络及新媒体受众,打造碎片化、全时空化传播。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重拳出击。电影、电视剧及微电影的具体化操作手法都大同小异,这里仅以电影为例进行分析。苏宁易购并没有选择国产电影,而是选择了两部进口片《复仇者联盟》和《饥饿游戏》。

由于拍摄进度的关系,苏宁易购并未来得及在剧内做植入,而是直接购买了元素授权,在电影《复仇者联盟》上映之际,以“击穿全网底价”为主题展开涵盖电视、户外、楼宇、地铁、门户网站、官网、社会化媒体等渠道的全方位品牌内容整合营销。

苏宁易购与《复仇者联盟》的合作收获了丰盛的硕果。据统计,电影《复仇者联盟》全球总票房达15亿美元,在5月份上映期间,苏宁易购新浪微博关注指数也创下历史新高。随后,苏宁易购又借势《饥饿游戏》展开了一系列品牌内容整合营销。

2012年上半年,苏宁易购基本实现了既定的传播目标,品牌知名度大幅度提升,顺利晋级电商品牌第一梯队。而后,更是借势8月份的电商大战,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与京东商城平分秋色的局面,成功借势上位。

品牌内容整合营销,

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利剑

内容为王的时代,随着受众每天接受信息量的增大,传统广告模式的效力却在反比例衰减,传统的整合营销传播模式遵循市场法则,开始自行升级换代。

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SSI)合润品牌内容研究中心总负责人张拥辉表示:“媒体环境每天都在变化,很多广告主或公司不愿意抛弃老一套,害怕别人动自己的奶酪。其实换个角度思考,品牌内容整合营销,无非就是在传统的整合营销传播中加点料,让这盘菜更好吃一些。在传播上,其实是一件四两拨千斤的事情,能够事半功倍。这不是在多花钱,而是在省钱!”

整合营销传播经典案例范文3

整合

传播没计

品牌

论文摘要:从卜个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这十几年是

    在市场逐渐饱和,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企业对消费者认知研究不断重视,对于营销传播设计的研究在企业里不断细化和深入,已逐渐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实体来开展工作。品牌的成功,离不开研发、营销,而这一切以 现代 整合营销传播设计的思想来看,都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根据目标人群的特点来调整品牌形象,以整体的产品形象来强化人们的认知,甚至整个团队的工作方式必须及时调整,在产品的规划和前期设计时就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用户环境的角度来琢磨产品的特性,达到营销传播设计的最优化,使产品中更多地体现出用户的情感和使用习惯,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一、对于整合营销传播设计的认知

    整合营销传播 英文 为:(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ns),简称:imc o imc的核心思想是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一元化。imc一方面把广告、促销、公关、直销,ci,包装、新闻媒体等一切传播活动都涵盖到营销活动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则使企业能够将统一的传播资讯传达给消费者,即营销传播的一元化策略。

    二、营梢传播设计中企业的产品形象设计

    产品的形象设计是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形象设计,是以产品设计为核心,围绕着人对产品的需求,更大限度地适合人的个体与社会的需求而获得普遍的认同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对产品形象的设计和评价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评价系统复杂而变化多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涉及到人的感官因素等,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笔者试图通过对企业形象的统一识别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人与产品与社会的关系展开讨论,对产品形象设计及评价系统作有意义的探索。因此,企业以及产品的形象设计都是营销传播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产品形象设计与企业形象设计的关系。对形象的研究大都基于企业形象统一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简称cis>,所谓企业形象,就是企业通过传达系统如各种标志、标识、标准字体、标准色彩,运用视觉设计和行为展现,将企业的理念及特性视觉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来塑造具体的公众认可、接受的评价形象,从而创造最佳的生产、经营、销售环境,促进企业的生存发展。

    企业通过经营理念、行为方式,以及统一的视觉识别而建立起对企业的总体印象,它是一种复合的指标体系,可以把它区分为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内部形象是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自身的评价和印象,外部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内部形象是外部形象的基础,外部形象是内部形象的目标。

    产品的形象设计是为实现企业的总体形象目标的细化。它是以产品设计为核心而展开的系统形象设计,对产品的设计、开发、研究的观念、原理、功能、结构、构造、技术、材料、造型、色彩、加工工艺、生产设备、包装、装磺、运输、展示、营销手段、广告策略等等进行一系列统一的策划、统一设计,形成统一的感官形象和统一的社会形象,能够起到提升、塑造和传播企业形象的作用,使企业在经营信誉、品牌意识、经营谋略、销售服务、员工素质、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显示企业的个性,强化企业的整体素质,造就品牌效应,赢利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三、企业形象设计的组成

    企业形象设计由基本要素与应用要素两大部分组成。企业形象设计中vi是指视觉认知,即企业的视觉识别(形象识别)。vi是以企业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系统的视觉传达体系。

    vi是cis的静态部分,通过统一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视觉识别设计。

    基本要素系统一—企业名称、企业标志、标准字体、企业标准色、企业标语、企业象征图形、宣传语言、市场行销报告书以及各部分的组合规范设计等。

    应用要素系统—将基本要素系统中的设计运用到与企业相关联的各个领域。如:办公事物用品、生产设备、建筑环境、产品包装、广告媒体、 交通 运输工具、衣着服装、旗帜、招牌、标识牌、橱窗、陈列展示等。

    视觉识别vi在cis中最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受众所认可,并占据主导地位。因为视觉识别系统是 企业 形象的直接传达系统,故被称为“企业的脸”。

    四、曹销传播设计的经典案例

    一个完美的企业形象传播设计就是一次与消费者心灵的沟通,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这就是营销传播设计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ibm充分发挥整合营销传播设计的优势,因此铸就了辉煌。ibm公司是美国最早导人cis战略的企业之一。时任ibm公司总裁的thomas " watson认为,为了使公司成为享誉世界的大企业,就非常有必要改变企业的陈旧形象,在 电子 计算 机行业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这个形象不仅能体现出企业的理念,而且还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特别是能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标志。于是,在设计大师保罗·兰德的建议下,把公司全称“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缩写成“ibm’’三个字母,形成统一的、易于识别的标志,为“ibm’’的 发展 制定出一整套的cis战略;还以此设计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蓝色字体和富有灵感的造型,且选用明快的蓝色作为公司的标准色。从此,ibm公司通过cis战略的导人塑造了企业形象,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大增,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蓝色巨人”的形象在公众中树立了起来。

    然而,促使ibm公司成为计算机行业中首屈一指的霸主,却不仅是有一个良好的企业视觉识别vi,而且由于ibm公司树立了以“ibm就是服务”为宗旨的企业理念识别mi,并自始至终为之奋斗不息。

    "ibm就是服务”—这句话清楚而又准确的阐明了企业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ibm公司提供的不仅是产品机器,而且还有使人信赖、热情周到的服务—公司在创办之初就要求对于任何一位用户提出的问题都必须在24小时内给予解决;公司免费为用户提供维修、咨询和培训的服务;甚至对ibm公司提供的服务不满意,还可以退回机器·ibm公司用这样的理念作为指导,使得公司在服务方面的工作可以说几乎达到无懈可击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正因为ibm公司能为顾客提供如此周到的服务,这就使消费者确信公司在关心着每一位用户。所以,才能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留下如此美好的印象,才能使ibm公司在强手如林的计算机市场中一枝独秀、勇往直前。

    至今,ibm公司给人的印象始终是“充满自信,永攀科技高峰的国际性大公司”,这都应归功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的开发,特别是企业理念识别的成功策划,ibm公司已成为企业导人cis的典范!

整合营销传播经典案例范文4

中国网民规模的不断壮大,为更多网络营销行为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中小企业该如何利用这些机会呢?

首先,要树立品牌为王的意识

宝洁的百年品牌、海尔的白色家电、小米的为发烧而生等等这些形形企业的品牌战略能够获得成功,首要因素就是树立品牌为王的意识。互联网时代的带来,为中小企业树立品牌提供了绝佳的契机。

据专注于互联网整合营销的丰兮网负责人介绍,中小企业财力无法和巨型商业集团相比,但是借助互联网平台,量身定制营销方案,通过搜索优化、网络开发、视觉设计等手段,,以结果为导向,通过多渠道的全方位推广,可以达到预期目标。丰兮网曾经参与的CCTV时代影响力栏目就是品牌营销的经典案例之一,通过互联网实现对企业的全方位展示,通过高平台实现对品牌的立体提升。

其次,要高度重视移动端建设

《报告》显示,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27亿人,占整体网民规模的18.5%。

面对这一趋势,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更重视网络营销,但是很多企业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山东某少儿美术学校于校长介绍,他们企业很早就建设了网站,但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尤其是面对微信公众号营运这一问题,也仅仅是注册了一个账号,定期推送课程介绍,没有系统的进行资源整合,所取得的效果很不明显。

这并非个例,据统计,只有20%的企业专门建立了针对移动设备的网站。这表明还有80%的企业网站还停留在PC端,忽略了移动信息化这一趋势。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是十分快的,如今从PC互联网用户慢慢转移到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一直在增长,以前以来PC互联网展开营销的企业都纷纷转型,如果中小企业不顺应这个趋势,我们将会损失越来越多的客户,也意味着企业的成长将会停歇不前。

最后,要有网络整合营销思维

“网络整合营销是丰兮网在长时间的经营和摸索中总结得出的一个新概念,包括网站建设、搜索引擎优化、口碑营销、事件营销、网络危机公关及舆情监测等多个网络营销方式,是一种系统化、集成化的营销方式。”

整合营销传播经典案例范文5

【关键词】 广告;广告理论;广告核心价值;USP理论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商业的发展,人类就有了广告活动。现如今,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斥着广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个过着正常生活的人从清晨睁眼到晚上休息,都是处在接收广告的状态下。作为消费者,每天要面对许多商业讯息,他们以报纸广告、优惠券、赞助活动、电视广告等等形式出现。

一、广告的概念及其作用、发展概况

“广告(advertising)是由已确定的出资人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有关产品(商品、服务和观点)的,通常是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这个广告的定义将广告的基本特征准确的表现出来,广告对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一是广告自身的经济功能;其二广告对企业经营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1)沟通产销信息,促进商品销售;(2)激发竞争活力,推动企业发展;(3)广告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商品信息,帮助选择消费,同时刺激和引导消费,影响消费观念的改变;(4)广告影响着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促进大众传播媒体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我国现状,广告位大众传媒提供了主要的财源;另一方面通过广告传递信息的种种方式,比如广告牌、灯箱、橱窗等等都为美化城市环境添色许多。任何事物的发展道路都是曲折的,广告当然也不例外。广告从产生到现在期间有过很多次大的变革:广告的“硬推销”与“软推销”,广告的科学和艺术性质的争论,广告理论的产生发展与演进……事实证明,广告是一门科学,是有据可循。对于广告传播的研究,是从20世纪开始,“但严格地说,广告传播是由‘术’走向‘学’的,即广告传播有系统的科学分析与研究,还是20世纪以来的事。我们有理由说,20世纪的广告传播理论几乎就是广告传播理论的全部”。

二、广告理论的发展概述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广告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可以说美国广告理论的发展是现在世界上比较普遍的理论。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以四个著名的广告理论为代表,这四大经典广告理论主要包括罗瑟・瑞夫斯的“独特销售主张”、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论、艾・里斯和杰・屈特的定位论以及舒尔茨的“整合营销传播”。1961年,罗瑟・瑞夫斯在《实效的广告》一书中系统的阐释了USP理论,内涵包括:(1)一则广告必须向消费者明确陈述一个消费主张;(2)这一主张必须是独特,或者是其他同类产品宣传不曾提出或表现过的;(3)这一主张必须对消费者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打动力。这个理论堪称是广告理论的经典,为其后的理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后的广告理论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变。

第二阶段是品牌形象论,有赋予产品情感的特点。1961年,大卫・奥格威正式提出品牌形象概念,他的品牌理论的实质内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形象与品牌形象的概念;(2)品牌形象的个性特征;(3)品牌形象的市场利销性与竞争力;(4)品牌形象树立的长期性和一致性;(5)品牌形象的成长、改变与提升;(6)影响品牌形象的因素。尽管当时的这个品牌理论在今天看来未免过于简单和粗糙,在当时还是对USP理论的一大进步。

20世纪60年末70年代初,艾・里斯和杰・屈特发表了《定位是人们在今日模仿主义市场所玩的竞赛》一文,首次提出“定位”概念。随后,他们又在美国权威广告杂志《广告时代》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艾・里斯和杰・屈特的文章,宣布了创意时代的结束和定位时代的到来。定位理论强调:(1)消费者的心智是营销的终极战场;(2)广告进入消费者的心智的前提是符合消费者的认知结构;(3)广告的功能就是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难以模仿的差异化。这个理论直击消费者的内心。

90年代,同样站在以消费者为视角的一种战略性理论引起轩然大波,它就是由舒尔茨等提出的“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简称IMC)。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严格来说不属于广告理论,它将广告与营销、传播联系起来,表现出一种系统、集中的大广告走向,对广告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IMC理论的精髓可归纳为两点:将与消费者的沟通(Communication)作为一切营销手段的中心;用同一个声音说话”。

这四个广告理论对我国的广告发展影响很大,它们又同时存在于我国广告界,每一种理论都有非常成功的经典案例,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广告才有了前面所提到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三、我国当今广告的发展问题

广告如今的发展令业内人士、企业人员所担忧,在这个市场竞争发达的现在,广告的作用似乎变小了,不再像以前那般神奇,那般辉煌,有句很为流传的话:“我知道有70%的广告是浪费了,但是我并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部分。”我国已经由“只要做广告就会有效果”的阶段过渡到“做了广告也不一定有用”的时代,对于广告的内容、形式等甚至到了“说什么都没用”的程度。每个企业明知道如此还是花重金投入到广告上面,对于消费者,信与不信、看与不看广告也是一种两难的矛盾,这就形成了我们对广告有着“爱恨交织”的尴尬境地。我国广告业的现状:首先是广告成本的提高,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很正确的计算广告费用的投入,对企业的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前些年的广告标王“秦池”就是一个教训,当然它的消亡并不完全是广告投入的失误,但也算是“秦池大厦”倒塌的因素之一。其次是广告的形象、公信度越来越差,广告从产生到现在一直有道德、责任和经济的争议,广告伦理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在我国,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广告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现在频频有制作粗糙的广告作品,引起人们的极度反感;另一方面由于产品自身的质量问题连累了广告的形象,比如食品监管等问题,人们总是把广告当成了罪魁祸首,这对广告是不公平的,对广告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这些都是广告发展的外部因素,广告的自身方面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广告制作人员水平普遍不高,形成了当今我国的许多广告,普通大众看了并不了解到底说了些什么?想要表达些什么?广告制作的噱头远远大过了产品……这些是广告人和广告主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四、当今广告核心价值的回归及其理论基础

广告的作用不容小觑,其危害也不能忽视。到底广告该向哪里发展?武汉大学广告学教授张金海说过:“现如今,我们的广告迫切的需要本位的回归,也就是说广告信息告知功能的回归。”我们很赞同这样的说法,广告的实质就是信息告知,广告应该名副其实的“广而告之”。任何事物的存在必须有它的价值所在,否则很快就会消亡。现在只有找回广告的核心价值――信息告知功能,广告才不致于衰落下去。其实在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回归。基于广告的信息告知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广告传播实质上是消除信息的不对称,同时又是在强化着信息的不对称,必须要平衡这种消除和强化信息二者间的关系。

事物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撑。我们认为USP理论就是广告的信息告知功能的理论点,USP理论从产品的角度出发,倡导独特消费主张,很多人认为这个理论老去并不适用,也有人只是片面的看到了它的局限性。(1)USP理论的落脚点在产品。(2)消费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既有满足于实际物质利益的需求,也有更高层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时至今日,USP理论仍然被奉为精典,还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销售奇迹,运用USP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例子是数不胜举,如海飞丝的去头屑,乐百氏的27层过滤,农夫山泉有点甜……另一方面不管怎么强调品牌至上,只要人类还在追求实际物质利益,USP理论就不会过时,特别是在当下中国市场,空洞肤浅的“品牌”、“形象”大行其道,讲实际利益、给消费者明确承诺的广告更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USP理论的确是从产品的特性出发,给消费者承诺。广告信息功能的首要条件就是告知产品的信息,这个看似是USP理论的局限性却恰好是如今广告所缺少的本质,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很多产品并没有太大的特性区分,所谓的独特的销售主张并不是轻易能够找得到,这个问题其实通过两种方式就能够得到解决。一方面重视广告前期的调查,加大在此方面的投入力度,广告是科学也是出于这方面的因素。广告大师霍普金斯很早就提出了市场调查的重要性,也曾有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样也能很好的提高广告专业人员的素质,从严要求,从而提高广告整理水平,使得一些不规范的广告公司无机可乘。另一方面阐述产品的特性信息时,考虑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也就是产品精神层面的特性,将这一信息附加在产品特性上同时告知消费者又何尝不可?产品的精神的心理特性也是产品的信息之一。从很大程度上来讲,产品所谓的“精神价值”只是其附加价值,附加价值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成为产品的核心价值的,其实广告的许多不真实的感觉就是这些“精神价值”造成。适度的结合,也能很好的解决USP理论的第二个局限性。

现在人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在选择商品时,需要搜集大量的信息。这些消费信息的收集是需要成本的――时间、金钱等方面的投入,广告就更不能为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扰,这样的话,那些简洁、有力的广告信息必然会受到人们的青睐。

最后,USP理论暗含着传播的策略与技巧:优先占有权。很多专家认为这个理论的此点优势已经不适用于当今这个时代了,产品的同质化使得很难区分产品的特性,即使用独特的销售主张做广告,一旦被竞争对手找到突破口进行“广告诉求的攻击”,后果是很严重。这方面的担心是有道理,事实证明已经有这样的事例。一个产品的特性是多方位,以这样的理由反对这个理论有“因噎废食”之嫌。例如海飞丝的“去屑”和风影的“去屑不伤发”,只能说风影的这个诉求是对海飞丝有些影响,海飞丝后来的一系列广告活动足以挽回这种不好的影响,消费者也了解到海飞丝除了“去屑”的特性还有其他的“特性”。

广告从产生之时就背负着传递信息的使命,曾几何时,这一使命却被广告人们所丢失、遗弃,现在的广告世界看似“五彩缤纷”,但已经面目全非。虽然现在的整合营销等理论深受各界人士的追捧,仿佛是一剂包治百病的良药,但USP理论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是整合营销理论的基础。广告信息告知功能的回归在USP理论的观照下,也许会走得更加稳妥。

参考文献

[1]威廉・阿伦斯.《当代广告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张金海.《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张金海,姚曦.《广告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2003

整合营销传播经典案例范文6

关键词:广告学课程;实践教学;项目组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76-02

自从1983年创立开始,我国的广告学教育走过了31年的历程。广告业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截止2010年,全国开设广告学专业的院校超过200多所,规模不断扩大,正在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型与突破。高等院校作为向产业界输送人才的教育基地,其教学理念与体系也应与时俱进,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转换。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大多数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都开设广告学课程。市场营销专业的特征决定了相关课程对实践性的要求,这也是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将面临的重要挑战。

一、广告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大多还停留在理念阶段,实践远远不足

然而,受到传统的教育体制的影响,以及学校师资力量的限制,广告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大多还停留在理念阶段,实践远远不足。总体来看,目前市场营销专业的广告学课程的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区分不明显。广告学是建立在传播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理论学科,与新闻学、艺术、管理、社会学等学科呈现出既联系又区别的特征。在多数院校的新闻传播、艺术和营销等专业都开设广告学课程,然而部分院校仍存在不同专业的广告学教学内容相似、区分度不够的现象。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而言,广告学应在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背景中来讲,重点强调广告策划与市场定位、营销战略和策略的匹配,强调广告活动与其他整合营销传播工具相互配合。

2.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手段单一。高校教育需具备一定的理论高度,从而能够为实践提供有效指导。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确保知识体系的完整,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与热忱往往很难调动,更加不利于引导学生独立、有创新性的思考。此外,多媒体教学在大部分院校的广告学课程中得到普及和应用,但通常情况下多媒体系统仅被当成了播放机在使用。这些都会造成学生对于理论的学习产生疲软的心态,最后既未形成良好的理论修养,也未练就良好的实践能力。

3.单向灌输、缺少互动。广告本身是一个沟通与传播的过程,广告学课堂教学就是老师与学生的沟通过程。然而,传统的由教师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仍是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与广告本身的超强实践性相去甚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单方面起绝对主导作用,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接收程度、兴趣度和认同度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间的信息沟通不畅通,教师很难获得学生对课程和教学的真实反馈和改进建议,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然而,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进入web2.0时代以后,沟通与传播理论更加强调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互动及共创内容。

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

基于对目前广告学课程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剖析,高等院校的广告学教育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市场营销专业的广告学实践教学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提高案例教学比例。在广告学课程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应从以往的绝对主导的位置转变为辅助角色,重点把握案例资料的前期收集、积累与重组工作,使其更加贴近教学内容与目标。广告案例的来源不仅要保证真实可靠性,还应注重前沿性、与时俱进。由于广告行业发展迅速,许多理论或案例可能因为经济社会等背景环境的变迁而过时,因此在案例选取过程中应注重经典案例与前沿案例的搭配,既能吸引经典理论的精华,又能紧随实践前沿。此外,在案例教学中,应从教师对精彩案例的讲解与分析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与聆听的模式转为教师启发式的互动讨论,如角色互换、模拟提案等方式。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互换,创造出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与能力转化。

2.项目组式教学模式。项目组式教学是指教师依据班型大小和自愿的原则,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相当于一个小型广告公司或团队。每个项目组内部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和对未来的职业定位,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与角色。项目组教学中每个团队所选取的品牌尽量分布在不同的行业品类中,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理解营销战略、市场定位与广告策划的关联,而非完全陷入广告制作中的纯技术或艺术制作,从而更好地理解广告在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功用。在项目组教学中,教师应设定严格的时间规定,并以提案的方式来进行评定与总结。这种分角色的实践经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明确地确定自己的兴趣点与优势,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校企合作项目。相较于课堂中的项目组式教学,学校和教师还应多创造与企业的合作项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相较于欧美的实践,我国的营销类课程教学与企业实践结合程度相当之低,甚至有时完全没有。虽然案例教学与项目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细节,但许多第一手资料往往只为企业所掌握,从而使得以上两种教学模式仍然有隔靴搔痒的感觉。然而,这种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争取企业合作方面,尤其可以关注正在开拓大学生市场的品牌,或者从区域性的品牌入手进行小范围的试验。东北财经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就曾在广告学课程中建立了一个针对宜家家居品牌广告的项目团队,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并多次到卖厂拍摄和访谈,最后在与品牌区域经理交谈过程中发现企业正想开发大学生市场,于是一拍即合确立了合作。

4.鼓励学生参与知名广告赛事。通过参加比赛提高实践能力被证明是一条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专业性的赛事,甚至学校内部的赛事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专业性的赛事是指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大赛,如“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这种赛事的主办单位有很强的权威性,且有来自于高等院校和广告界知名专家构成的专业评委,同时可以获得企业的资助且参赛类别具有多样性,非常适合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交流的层次。

综上所述,市场营销专业的广告学课程应更加紧密地结合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了解广告在市场营销中的功用与重要性,明晰营销战略、市场定位与广告策略间的关联,更加突出广告策划能力的培养。通过提高案例教学的比例,使学生接触更多优秀的案例,开拓视野。通过采用项目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以及参加广告赛事的方式,不断增强与广告业界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与时俱进。

参与文献:

[1]付淑峦.关于广告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1+3”广告实践教学模式探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钟静.关于加强广告教育中实战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研究专辑),2006,(9):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