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综合门诊部规章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综合门诊部规章制度范文1
【摘要】目的:为了有效控制门诊院内感染。方法:通过分析门诊院内感染因素并针对院内感染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控,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完善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的规章制度,结果:提高医护人员感控管理意识,做好院感监测和定期进行质控检查工作,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门诊;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Abstracts】Objective:in order to control nosomial infection of out-patient clinics. Methods:analyzing the elements of nosomial infection in out-patient clinics and formulating preventive measures on it; strengthen the discipline of nosomial infection, making perpectly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controlling cross infection. Results: improving ideology of doctors and nurses to control and care the infections, accomplish fully the supervision on nosomial infections and carring out regularly check the quality about controlling infections. reduce happening of infections.
【Key words】out-patient clinics; nosomial infection; prevention; control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门诊是患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病人较为密集的场所,环境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加上抗生素滥用等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易导致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医务人员在为病人治疗、护理过程中直接的成为各种病菌的携带者和传播者。因此,加强医院内感染的管理工作是医院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衡量医院管理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志。
1 门诊医院内感染的因素
1.1 手的污染 护士的双手在治疗操作过程中与病人频繁直接接触。若无消隔离观念,形成接触―污染―携带―传播的过程,给病人带来极大威胁,临床常见一些医护人员忽视为病人治疗操作前的洗手。
1.2 无菌观念不强 主要表现在一次性医疗物品消毒不严,注射器未回抽消毒液,输液器浮于消毒液上面,浸泡器械未打开轴节;浸泡液浓度不符合要求;拖把、扫帚未真正做到专用和定点凉晒。
1.3 消毒物品管理不当 主要表现在无菌包失效,浸泡筒内消毒液液面不足,使用过的无菌盘未盖严,贮槽的筛孔未关闭或关闭不全,无菌物品与其他物品混放一起,没有放置在指定的无菌柜内。
1.4 紫外线灯使用中的干扰因素 紫外线灯是空气消毒的主要工具,常被错误使用致无效,如辐射强度不够、覆盖面积少、照射时间短、有效距离外使用,灯管及灯罩内灰尘覆盖照射作用差、未打开抽屉、柜盖或门,只照物表或隔玻璃照射等。
1.5 使用化学消毒剂中影响因素 选液不当,消毒时间不合要求,消毒剂浓度不够,消毒液易受污染[1]。
2 建立健全门诊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门诊部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纳入门诊部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门诊部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合理配备了专、兼职人员;在门诊部领导的支持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充分发挥其职能管理作用,专、兼职人员积极工作,各科室和检验科等相关科室积极配合,互相协调,形成门诊部内的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
3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全员培训
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政策保证。门诊部根据规范,制定以检测为基础,以管理为手段,以控制为目标,做好门诊部内的医院感染工作。重点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定期组织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考试,对新的工作人员在上岗之前,要进行岗前培训及医院感染方面的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每月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及突击检查的方法,监督实施,并列入科室质控项目[2]。
4 加强宣传教育
建立分诊制度,提高分诊人员的业务水平,使传染病患者与其他患者分开就诊。设置候诊椅,尽量减少人员的流动。做好门诊卫生宣传教育,向患者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并定期更换宣传栏,全员参与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就诊环境。
5 实施细则,具体措施
5.1 手的管理 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治疗操作是由医护人员的双手进行的,而双手同时也因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的分泌物、引流物、渗出物而处于暂时带菌状态,若不注意手的清洗消毒,就可能使各种各样的病原菌在患者之间交叉传播而造成医院交叉感染。因此,除保持无菌操作前洗手,还应在接触不同患者及处理患者用品后洗手液洗手,流动水冲洗,做到一人一纸(擦手纸);接触患者血液,处理患者用过的器械时应戴手套,摘除手套后应严格用快速手消消毒双手[3]。
5.2 加强无菌观念 对医护人员进行院内感染培训,增强消毒意识;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治疗室。
5.3 加强消毒物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监测 一次性医疗用品做到严把进货关、监测关,合格后方可应用于临床。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消毒日期及标志、密封度、是否潮湿、不定期用试纸监测消毒液浓度。使用后一次性物品分类收集由后勤部门集中处理。
5.4 门诊部的空气消毒 由于门诊人流量大,空气中的细菌量也相对增多,因此,做好空气消毒是防止门诊呼吸道交叉感染的有力措施。门诊各科室每日紫外线灯照射>2h,照射后及时登记;每半年监测紫外线灯管强度。每日治疗后用5%洗消净溶液拖地;物体表面用2%~5%洗消净溶液擦拭,扫帚、拖把专用,定期彻底打扫室内卫生,并每月空气培养1次。
5.5 消毒方法及监测的完善 预防感染很大一部分依赖于物理及化学消毒,而物理、化学消毒是否符合标准,又依赖于监测方法,所以门诊完善了各种登记本,包括紫外线的强度测试及使用登记,消毒液浓度登记,消毒灭菌包登记,空气培养登记等,运用了紫外线强度试纸,消毒液浓度试纸及3M高压蒸气灭菌包内指示卡和3M胶带等监测手段,定人、定时、定室,以了解和确保灭菌设备的性能及消毒灭菌的效果[4]。
6 小结
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和管理方法,大大地加强了门诊医院感染方面的管理,使门诊工作人员提高了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有了自身保护的意识,最大限度地控制了门诊部的医源性感染,保障了工作人员和门诊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付欣萍,杨凤,高霞.预防与控制门诊的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8);918.
[2] 陈莉,倪冬青.门诊医院内感染的因素及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1);60~61.
[3] 于晓牧.预防与控制门诊医院感染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7);1303.
综合门诊部规章制度范文2
全国地方和军队大专院校共有1000多所,其中大部分院校设有门诊部或保健站,少数较大的院校设有小型医院,他们既要对全院教职工及家属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又要担负突发性、临时性应急医疗救治任务。
这对危重病人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提高最终抢救成功率致关重要。
多年来,学院内发生的危重病人,首先送往的就是校门诊部或保健站。我们是借口条件设备差,怕担责任,推给上级医院一送了之,还是积极开展院外急救为患者赢得宝贵抢救时间,这是对每一个医务人员医德优劣的考验。也直接反映了门诊部医疗质量和综合组织管理水平。
开展急救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加强急救意识培养良好医德医风
急症发病急,变化快,正确有效的救治早一分钟,患者就可能得救,晚一分钟就可丧失救治的机会,因此,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医护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医德,对患者抱有高度爱心和责任感,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地投入抢救。要坚持首诊医院,首诊医生责任制,不能强调客观推诿病人,延误抢救要追查责任。通过教育使广大医护人员懂得,院前急救及时正确可大大提高送院后治疗的成功率。基层医疗单位,不能单纯把病人“送走了事”,要充分发挥现在医疗机构的急救功能,对3~5公里范围的居住人口,承担院外急救任务,担负起急救站的责任。这是每个基层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完善通讯网络
为了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作用。门诊部组织了抢救小组,其中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医生1名,护师2名,他们均是门诊部业务技术骨干,在抢救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门诊部领导始终把急诊工作当作门诊部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每逢重大抢救都亲临现场组织指挥,抢救小组成员及各科业务骨干家中均建立通讯联络设备,需要时能呼之即来,确保急救工作迅速有效地进行。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医务人员急救能力
1990~1994年我们就地抢救71例危重病人,主要病种有20种以上(见附表)。由此可见急诊医学涉及面广需要多学科跨系统专业知识,对医护要求基本是一专多能。为了使基层医护人员急诊救治水平不断提高,达到对各科危急病人都能给予迅速、准确、有效地早期治疗,赢得抢救时机,提高院前抢救正确率,我们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自学互学相结合,讲课,看录像,进行模拟演练,举行急救技术竞赛”等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养人才的途径。
1.组织医护人员定期到大医院急诊科学习。4年间门诊部共派出医生11名,护士3名,丰富和提高了急诊救治的临床经验。
2.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4年间门诊部共派出护、技人员6名,医生2名进学校深造,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
3.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学习急救医学知识。利用每周五的业务学习时间,定期聘请大医院有经验的医师传授急救医学新知识;安排本单位有经验的医、护、技人员,讲解急救技术;购置有关“心肺复苏”、“心脏血管急症”、“外科急救”等10余种急救医学录相带,向大家传授和介绍世界上急救医学新技术、新进展,大大丰富了全体医护人员的急诊救治知识,开阔了眼界。为使急重症救治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和“急症手册”人手一册。 转贴于
4.为了适应实践要求,组织各种形式的模拟演练。利用形象的进口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练习,全体医护37人,人人过关,收到较良好效果。另根据各季节急症发病的特点及高等院校中老年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电击伤、脑卒中、重症心律失常、休克等有计划的进行演练,每季度1~2次。如夏季多练DDV中毒及溺水的抢救,冬季多练CO中毒及心肌梗塞的抢救。此外,达到熟练掌握各种急症的处理原则、方法、步骤;医护的分工与配合以及迅速准确使用急救器械、药品。使大家在实际的抢救工作中,达到忙而不乱,镇静有序的程度。
5.组织各种急救技术操作竞赛。结合急诊工作的特点,每年门诊部均组织3~4次各种类型的技术操作比赛。如静脉穿刺比赛、操作各种急救设备的技能比赛等,以最熟练、迅速、准确者为优胜。
四、改善急救设备,健全规章制度
我院门诊部非常重视急救室的建设,在19.8m2的抢救室内,集中经费购置了除颤器、心电监护仪、洗胃机、吸引器等必备急救设施,另外各种急救箱、氧气设备、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用品、人工呼吸器、各种各类急救药品等均备齐。门诊部还自行设计了急救用品柜,使各种急救用品一目了然,用之极为方便。
急诊室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①“随用、随补、随查”制度。每次抢救任务完毕,必须补齐急救药品,检查器械设备完好情况,以备再用。②“五定”制度。平时无论有无抢救任务,都要做到药品、器械定数量、定位置、定期消毒(每周1次)、定期检查维修(每二周1次)、定专人负责(由护士长、1名护士、1名技师负责)。③严格交接班制度和登记制度。值班医护人员认真清点各种物品及数量;有抢救任务时要认真填写抢救记录单和抢救登记本。以备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教训。各项制度保证了急救室各种装备处于常备不懈的状态,杜绝了以往因长期不用,偶尔用时积满尘土、发生故障,延误抢救的弊病。
在急救室内我们还悬挂了绘成图表的各种急症抢救常规和操作程序图。
通过以上各种途径使全体医护人员的急救素质大大提高,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如我院一名青年学员彭××被380伏高压电击倒,当即面色苍白,呼之不应,8分钟后才由出事现场送到门诊部,即查患者神志不清,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双侧瞳孔散大,直径约7mm,心电示波器显示为室颤,立即投入抢救,经3小时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均趋于稳定,其后转入254医院继续治疗。由于院前抢救及时、正确,患者于心肺复苏后19个小时苏醒了。3天后其思维能力、判断力、记忆力恢复正常,仅住院11天即痊愈出院投入正常的学习。这一成功病例充分证明了院校基层卫生机构充分发挥院前急救功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基层单位虽然设备条件简陋,但只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是能够创造出起死回生的奇迹。
多年来该门诊部较好地完成了院前急救任务,有力地保障了全院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参考文献
综合门诊部规章制度范文3
关键词:门诊护理 优质护理 护理措施
门诊作为周转快、节奏快的特殊科室,在护理单元中的工作就更加繁忙,基础护理内容多、特殊急救任务重,导致患者的满意度较低。为改善此局面,提升我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我门诊科室于2012年1月以来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上取得较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南区门诊医护人员15名,其中护理人员11人,约占73%,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主管护师4人,护师5人,护士2人。我院2012年1月至今,我科室接待门诊患者约292000人/次。
1.2护理方法。
1.2.1创造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对于门诊科的患者,高龄,危重,且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患者较多,这就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因此,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安静,患者内心对就医环境存有恐惧感,身处温馨、安静的就医环境利于患者病情的稳定与康复。所以,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温馨的就医环境,是门诊科实施优质护理的首要要求。
1.2.2转变传统护理观念。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学习国家卫生部关于实施优质护理的相关要求,深入贯彻优质护理观念,组织护理人员了解相关的护理项目及护理技术规范,使每个护理人员都能明确开展优质护理的目的、意义,及优质护理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
1.2.3注重护理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由于科室内,部分年轻护士缺乏临床经验,不能应急处理科室内各项危急状况,所以,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水平,完善其业务知识,对科室的优质护理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我科室对此加大了护理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对常见门诊部常见疾病进行系统性学习,以老带新,定期考核,以提高门诊科护理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
1.2.4完善细化护理工作的规范流程,在门诊部,严格按照优质护理理念,对日常诊疗护理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让日常护理工作有章可循。在对患者进行交接的流程,应尤其注意,将交接流程认真做好记录,以便参照执行。应在护理工作中注意与临床各科室工作的沟通,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常见病、多发病的知识宣教。
1.2.5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根据我门诊科室工作的特殊性,因患者较多,所以,护理工作管理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各个时间段做好护理资源的调配,避免护理资源的浪费以及工作疏漏。
2结果
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门诊科对出院患者均实行了术后随访等调查,所有门诊部患者均对优质护理工作作出了高度评价。从护理质量上来说,自2012年1月至今,门诊科尚无发生严重护理缺陷,充分保证了门诊护理工作的安全高效。
3结论
自我院门诊科率先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以来,患者投诉次数大大的减少,缓和了紧张的医患关系,也使得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得到了充分保障。在此,笔者结合相关工作经验,简要介绍在门诊科实施有主护理工作的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3.1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为科室护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更间接的带动了护理工作创新及工作流程的优化,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了科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护理工作井然有序,安全高效。
3.2对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按照护士的自身能力水平设置岗位,既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也使得年轻护士找到了自身的差距,激励年轻护士多向经验丰富的同事学习经验,也发挥了高年资护士的责任心,充分带动科室全体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处理应急抢救等情况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指导帮助的作用。
3.3优质护理服务规范主要为护理工作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得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质量产生了更高的追求。在我门诊科室,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完善了业务能力考核标准制度,细化了考核指标,保证了各项工作的认真落实,努力使患者受益,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建立健全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使得日常护理工作严格按照计划标准执行,避免工作缺陷,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洪君,苏春燕,周玉洁.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399-401
综合门诊部规章制度范文4
门诊护士个人工作总结1
一年来,门诊护理在院党政领导班子、护理部的正确领导及科室主任的业务指导下,认真按照护理部及科内护理工作计划开展护理工作,现将20XX年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量完成情况
一年来共完成分诊导诊26000余人次,协助门诊外科次及外科换药102人次,血气分析人次,查体8700人次。
二、加强护理质量监控,使门诊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1、落实岗位责任制:年初针对门诊的具体情况,重新制定了门诊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和各班工作标准,使护理人员严格按规范做好本职工作,严格执行首问首迎负责制。同时,积极响应本市创卫工作,严格执行预检分检工作流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2、认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本院新的《护理质量检查及评分标准》,使每位护士理解、掌握评分标准,增强护士主动参与质量管理意识,每月进行护理质控讲评,针对门诊科室分布广,护理质量难以监控的特点,每月不定期进行科室自查4~8次,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改正,使科内的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3、加强急救物品管理:每周专人进行全面检查一次,护士长每周检查,随时抽查,保证了急救物品始终处于应急状态,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4、加强消毒隔离工作的监管:按通过组织学习消毒隔离规范要求,使护士掌握消毒隔离原则,科室院感护士能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检查督促技术操作规程,使院感控制指标达到质量标准要求。
三、加强环节质量的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1、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加强护理操作环节控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指出,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鼓励护士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每月组织护士进行安全教育学习一次,内容以病人安全管理和护理应急预案为主,增强护士护理安全意识
2、加强对门诊就诊病人的观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准确、及时处理,减少了
3、加强对节假日、双休日的合理排班,实行弹性排班,以满足病人的需要。护士长、质控员不定期到科室进行检查指导,保证护理安全。
四、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在职教育,提高了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每月对科内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的护理业务学习各一次,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理论水平。
2、认真组织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参加科内及院内“三基”培训、考核,加强规范化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力度;科内理论考试、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6次,考核合格率100%
3、加强急救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科内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技术水平及应急能力。上半年强化对护理人员学习护理应急预案、心肺复苏、氧气吸入、简易呼吸器等技能培训、考核,考核合格率100%.
4、鼓励护士参加在职继续教育学习,上半年一名护士取得山东大学本科网络教育学习机会。
门诊护士个人工作总结2
一、以病人为中心,强化护理管理
加强学习提高护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护理知识化管理已是大势所趋,必须加强市场经济下的护理知识及护士长管理知识的学习。由于社会进步,病人文化素质的提高,许多病人不再对护理人员盲目的信赖,他们需要了解病情,也有很多的自我主观,这种自我主观,一方面有利于做好病人思想工作,使他们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管理状态,另一方面,如果护理人员不能靠自已知识素养给病人一个客观的解释,个别病人很快会在主观上不配合护理,甚至无理取闹,所以要求护士要不断完善护理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鼓励护士参加各种业务学习,继续教育或成人高考等,参观各兄弟医院的管理,这样才能够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提高,新尖先进医疗设备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入世以后的激烈竞争,对护理工作有了新的挑战,护理工作毕竟不同于医疗,可以依靠于精密而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来方便诊疗和治疗,而护理是从最简单、锁碎的事开始的。在护理过程中要与各种各样的病人打交道,有时自己所具的知识难以满足病人的需要,所以护士长必须狠抓专业技术知识的提高,才能培养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护士,否则不能胜任护士长的工作。
二、明确职责,作医、护、患之间的协调
1、护士长是科室第一负责人,对内要为院领导和护理部负责,对科室护理人员负责,对病人及陪员负责,因此,护士长是责任较大的护理管理者,在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中,把党的卫生方针政策传递给每位护士,还要通过她们把党对人民群众的温暖体现在患者身上,使他们得到关心和爱护。
2、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工作中的指挥者和各项行政事务的执行者,必须以身做责、做到别人不愿干的亲自主动去干;别人干不了解的去指导动员。另外,对护士要求要高,首先自己必须严格要求,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生活上多关心她们,工作上多理解、尊重和帮助,用自己实干的精神带动她们,有时还要有忠厚、宽容的气质,不能与护士斤斤计较,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在处理各种关系中护士长必须坚持原则,严格按照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因此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利益,关系到医院的形象和名声,所以护士长的职责是十分重要的。
三、突出具有特色个性护理,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护理服务在构建医院服务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提供有特色的个性化护理服务是塑造优秀护理服务品质的主要内容,护理服务不仅是生活上的照顾和生理上的满足,更是心理和个性的满足,所以提供有特色化的护理、个性化的服务是整体护理的深化,在整体护理中强调两个为本即“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本”;三个一切,即“一切为病人,为一切病人,为病人一切”注重三个主要,即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以开展首问负责制为主要形式,以提高病人满意度为主要方式,注重将护士的内在美融为一体,注重沟通技巧,“请”在先,“谢”在后,让病人感受到护理人员优质的护理服务。
根据护理质量目标与规范服务考核标准,建立以护士长、业务主管进行考核评分的体系,奖罚分明,每次将考核的结果公布,年终总结与目标管理挂钩,服务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病人,就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把病人当亲人,时时刻刻为他们生活着想,取得他们的护理工作的信任,使互患关系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护士长在科室实际上是一个内当家,因此要按市场经济规律、严格规章制度、奖勤罚懒,按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分配原则,注重管理,不搞人情关系。总之,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加,使护理事业发展的同时面临着新的挑战,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要求我们工作要有高水平知识技能,不断进取,以精湛的技术赢得社会对护理事业的尊重和认可,才能有能力实现护理目标,才能提高护理的权威性,培养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气质和专家学者风度,树立护士职业的自信心也是我们今年护理人员努力的方向。
门诊护士个人工作总结3
20XX年门诊护理工作在院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护理部和门诊部主任的直接领导和业务指导下,在医院各科室的大力支持协助下,通过门诊人员的齐心协力,配合医院当前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等活动内容,紧紧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门诊护理管理有了明显改变,今年门诊护理人员从医疗质量、服务态度、精神风貌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现总结如下:
1、坚持行风建设,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强化护理安全的思想教育,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避免护理缺陷和差错的发生,杜绝医疗事故,确保医疗安全。
2、根据卫生部《关于在公立医院实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结合我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
3、改善门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延伸优质护理的精神,门诊部在高峰时段全面加强门诊各科室的协调;不同时段坚持多项预约措施;和中国联通新疆分公司合作开展116114预约平台工作,方便患者就诊,和亚新网合作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保证了我院门诊医疗质量,缩短了患者就诊、检查、治疗、取药的等候时间,极大的提高患者对门诊诊疗工作的满意度。我们对门诊流量实行实时监测,根据门诊流量监测获得等候诊疗的患者数量、实际提供服务的医生人数或窗口数,判段是否需要增加工作人员或服务窗口,每月对门诊服务质量工作、门诊管理工作、出诊医师管理工作做出分析评价与持续改进,因而有效缩短了患者就诊等候的时间。
4、认真做好门诊行风投诉接待工作,给投诉患者做好协调及解释工作,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对投诉意见及时检查,尽量把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开展门诊、医技、住院和职能科室满意度调查,每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150份,及时将信息反馈上报给院领导和护理部,对门诊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和整改。
5、门诊的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始终和医院迎评办的要求和任务同步,认真细致的完成每次的任务。
6、平时做好门诊各窗口科室的协调工作,如遇门诊患者高峰期窗口较拥挤时。导诊护士及时维持秩序、排队就诊,并提醒病人防偷防盗。
7、每周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科内人人参与,对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时上报护理部并及时整改。1月—9月,门诊护理人员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无有效投诉。
8、鼓励护士主动报告不良事件,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并积极改进工作。
9、门诊护士按照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及综合素质评价分为N3级别,完成门诊护士的培训计划,今年门诊护士2次参加医院组织的急救培训,开展①气管插管配合;②除颤仪、监护仪、心电监护、简易呼吸机的使用;③心肺复苏;④急救模拟演练;通过培训,护士急救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
10、深化“创优”工作,健全门诊护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优化就医环境,在门诊开展各项便民措施,人性化服务,提高了满意度。导诊人员,能正确引导患者就医,提供主动服务。
11、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水平与素质内涵,深化“创优”工作,健全门诊各项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在20XX年1月—9月期间,完善输液等流程,使病人就诊更快捷、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在20XX年1月—9月期间,开展了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工作等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20XX年10月,为了降低医疗风险,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积极配合卫计委的三级诊疗方案,医院在权衡利弊之后关闭了门诊注射室的工作,将注射室护理人员转至导诊岗位,以加强门诊窗口的工作。20XX年10月因导诊的工作性质,已不符合兼职出院患者电话回访这一工作,故在申报院领导之后,门诊已停止出院患者电话回访这一工作。
综合门诊部规章制度范文5
关键词:OA办公系统;医院;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R197.3
医院文化是医院全体职工在长期从事医疗、科研、教学、管理中,共同形成并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及道德规范。其核心是规范和引导医务人员的自主行为,并在医院内部代代相传,在外部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医院OA办公系统在医院文化的构建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现,OA办公系统已不仅仅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更是推动者。
笔者所在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是大型现代化医疗集团,2004年在安徽省首家成立国有医疗集团,经过十年的发展,拥有两个三级甲等医院综合院区和一个三级甲等医院延伸院区,包括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合肥市滨湖医院、西区合肥市蜀山医院;三所专科分院(急重症急救分院、康复分院、医学美容分院);三大健康管理基地(合肥市体检保健中心、合肥市体检站、市一院健康管理中心);三所社区门诊(琥珀门诊部、太湖路门诊部、政务区门诊部)。通过上线医院OA协同办公系统,医院总部和各分院建立起统一、高效的办公平台,加强了医院内外沟通协作,开启无纸化、信息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并通过OA系统将医院管理体制进行复制和延伸,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将医院管理理念进行传承和发扬,推动医院文化的重塑和锻造。
图1 医院OA推进医院文化建设示意图
1 通过流程审批,培养规范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流程审批是OA系统最广为人知的功能。OA系统将医院传统的纸质审批表单电子化,并对流转过程和节点进行了设置,职工只需填写好自己的表单,点击发送即可,省去了在各个院区之间的找领导签字、审核等手续。当审批结束时OA系统会自动弹出反馈信息,并对整个流转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大大缩短了人为操作带来的时间成本浪费,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本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领导也可以实时查看流转状态进行监督,易于发现工作停滞的环节,改进工作流程。另一方面,通过OA系统的流程审批可以培养职工规范意识,提高责任意识和时间观念。
2 通过知识共享,打造医院文化新阵地
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通过知识管理和培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知识共享是OA系统对医院文化建设的又一重大贡献,包括知识管理、培训系统和文档管理。知识管理把各部门对职工有帮助的信息资料、规范制度、理论知识以及所有有价值的文稿资料都纳入系统中,供医院所有职工共享使用。培训系统定期通过发放网络问卷、在线测评以各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学习和培训,完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医院文化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医院工作中心来开展,只有寻找一个有形的载体,使医院文化之魂附之于上,才能发挥其特有的作用。OA系统文档管理具有连续性、真实性、史料性、权威性等特点,它是了解熟悉医院的一扇窗口。通过对医院各方面发展的全面记录,反映医院在不断发展中形成的规章制度和共同社会观、价值观。
3 通过信息,实现协同办公,加强交流沟通
OA系统中可以通过门户的搭建实现准确的信息与推送。尤其对于医院集团来说,OA系统的内部通知是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功能。比如员工们最关心的节假日通知,可以在OA中进行通知推送,既达到了全员通知的目的,有方便员工了解详细的假日信息。又比如某些不需要所有员工知道但又需要通知到多个部门的复杂情况,也可以通过OA系统选择通知对象或部门等,既便捷又准确,防止信息冗杂,养成简洁高效的工作习惯。
目前,领导和职工的面对面沟通交流日益减少,领导也很难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但通过网络化的办公方式加强了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分院与总院之间的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及时决策。医院通过电子邮件、在线交谈、网络会议等OA系统中常用的电子沟通手段,极大了密切了医院领导和职工的关系。
4 通过内部论坛,活跃职工文化生活
医院OA系统为职工积极参与医院管理开辟了通道,OA系统中的职工意见箱和内部论坛功能模块建立了职工与医院沟通的一个有效渠道,意见箱为使职工畅所欲言特别针对敏感性问题设计了匿名功能,管理层通过职工的意见和改进建议,了解职工想法及时解决提出的问题,营造良好的氛围。调动职工关心医院、积极参与医院管理的积极性。通过OA系统内部论坛,给职工建立了一道信息传递的桥梁,职工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上传到系统中,其他职工对其评价反馈,然后每个OA系统使用者都将工作中的经验进行分享,久而久之,OA内部论坛便被打造成为一个庞大的知识库,有利于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此外,内部论坛也是职工文化生活的主要阵地,是网络“职工之家”,医院组建的职工足球队、篮球队、羽毛球队和艺术团等,定期在内部论坛上活动公告、召集各项活动,将文体活动常态化。通过活动文字图片,吸引更多的职工参与到文化体育生活。另外职工可以针对生活、福利待遇等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发起话题讨论,医院根据职工关心的话题,定期开展主题讨论。如近期就职工关心的停车、餐卡等问题开展广泛的讨论和征集意见,最终促成了医院建立院区停车管理系统,解决了职工停车难问题。将职工餐卡由每月120元提高到200元,受到了职工的欢迎和好评。
5 通过医患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通过医患管理平台,倡导医院服务文化。OA系统对患者投诉、建议录入,并进行处理与跟踪等,根据OA系统分析汇总,发现医患关系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教育引导医护人员强化沟通意识,把平等、尊重、理解、关心贯穿到医疗服务的每个环节,营造人性化服务氛围。医院根据患者意见也进行了整改,如在医院门诊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优化服务流程。同时也增进患者信任,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医院OA系统在医院文化建设中起到了承载、强化、传播、延续的重要作用,它是医院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医院OA系统,职工可以对医院有全面的了解。最近发生的大事、战略思想、规章制度、文件通知等等都可以直接通报到每位职工。使职工做到了身在岗位、胸怀全局,大大增强医院的凝聚力。OA既推动利落高效的工作习惯的养成,又提供丰富的、贴合实际的学习环境。总体来讲,OA系统在医院文化建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医院管理者必须站在医院文化建设的高度来对待医院OA办公系统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龚伟伟,陈红,潘淮宁.浅议年鉴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下载[J].中医药管理,2009.
[1]OA正在办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B/OL].http://,2013,05,26.
综合门诊部规章制度范文6
1.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
1.1 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是引发纠纷产生的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原因。由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期,生理上手骨短胖、静脉细小,与成人相比,暴露的静脉相对较少,再加上陌生环境及对穿白大衣护士的恐惧,加之在家庭殊的地位,生病后父母更是百般的呵护,所以在这样焦急、心痛而又无奈的情况下,如果护士静脉穿刺技术不高、经验不丰富,不能一次穿刺成功,如果得不到家属的理解和原谅,很容易引发护理纠纷的发生。
1.2 缺乏对护士工作的理解和信任。由于门诊人流量大,护士每天接触病人的人次较多,加上工作繁忙,护士与患者家长沟通的时间相对住院部就少得多。由于小儿在输液过程中的哭闹、好动,家长为了缩短输液时间,尽快离开这个嘈杂而又充满药味和消毒药水味的环境,于是就会忽视了护士的告知及看护小儿输液的注意事项,就自作主张的放开调节器,加快输液滴速,举着输液瓶带着小儿到处走动,走出输液室,甚至走出医院。而护士又要严格执行医院规章和护理常规,输液患儿不能离开科室,严格执行输液滴速,加强巡视等等。这样医院的部分管理要求和家属的意愿就相互矛盾,而护士就成了矛盾的焦点,如果在和患儿家属沟通和处理的方法上不恰当,那么她们会认为你不理解照顾小儿输液的种种艰辛,因缺乏对护士工作的理解而产生的纠纷。
1.3 护士责任心不强。由于护士责任心不强,没有及时巡视病房,没有及早发现护理问题,如:液体外渗,导致局部皮下水肿,拔针时针尖刺破皮肤,拔针后由于按压方法不当导致针眼出血;因查对不严而配错药物、加错液体等,引发护患纠纷。
1.4 服务态度。由于护理工作繁琐、任务重,尤其在病人高峰时段,护理人员在接待患儿及家属时,往往就会采取长话短说,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就会简短的解释;或许因为个人的身体不适、心情不好等原因,带着不好的情绪上班,那么在服务过程中就会表现出冷漠、不热情、工作不积极主动等不良的言行,这样就给家属留下了不好的第一印象。如果在服务过程中,护士在言行举止上稍有不适,很可能因为一点点小事引发纠纷。
1.5 其它科室的因素。门诊部属于一个综合性的科室,各小科室间的工作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由于医院的工作较忙,医生在开写医嘱时,就写得很不清楚,加上字迹潦草等等,往往就易造成医嘱不清、剂量不明、医嘱漏项等问题,药房发药时由于查对不认真,药物和医嘱单不相符,收费室划价不准确,导致项目收费不全、漏收、少收等等。护士在接待病人和查对过程中,发现以上问题,尽管非常礼貌、很委婉地告诉家属,到相应的科室去处理以上存在的问题,有些家属就会以为护士在有意为难她,那么她们从进入医院到进入输液室之前这一过程的等待、抱怨、不满等情绪,就会一触及发,好像以上的不愉快都是护士造成的,因此无辜的护士就成了她们的发泄对象,于是就产生了本来与护士无关的护患纠纷。
2.防范护理纠纷发生的措施
2.1 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小儿在整个就诊和治疗的过程中,最令家属纠结和心痛的就是静脉穿刺这一关,如果一针能穿刺成功,那么家属紧张、焦急的心理压力会得到大大的缓解,对护士的信任程度就会大大增加,同时也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奠定了基础。因为无论是什么年龄的患儿,护士选择什么部位的静脉进行穿刺。家长们都非常希望能够“一针见血”。因此在工作中,要强化护士的“三基”训练,在选择静脉时要慎重、不要盲目、规范操作,要认真总结每一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借上班空闲时、周会、科室会议等机会,由穿刺技术好的护士进行经验交流、排班时注意静脉穿刺技术力量的搭配,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对于穿刺技术好的护士,在绩效工资的分配上要有一定的倾斜,以激发大家积极上进、努力提高自己的静脉穿刺技术,最终使全科护士的小儿静脉穿刺技术都得到提高。
2.2 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因为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儿科护士不仅要做好小儿的护理,还要学会洞察家属的思想动态及服务需求,进行恰当的护理。所以护士要加强儿童心理及家属心理方面知识的学习,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建设,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树立“以人为本”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倡微笑服务,每天上班带着饱满、热情、积极的情绪,抛开一切与工作无关的不良心情。在科室中提倡“六个一点”:即言语暖一点、行动快一点、多关注一点、技术好一点、病房静一点、问候多一点,营造科室积极、团结、和谐的气氛。
2.3 加强沟通,改善护患关系。在工作中利用换液体、拔针、皮试、巡视病房的机会,见缝插针多和家属沟通,并且要根据家属的文化层次、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进行恰当的沟通,因人而异地进行交流,并认真倾听她们的诉说,以及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力所能及地解决她们的困难及需求,尽早发现纠纷的隐患,避免矛盾激化,尽可能地将护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2.4 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士的仪表和言行。注重护士的形象塑造和良好的素质培养,仪表大方、礼貌待人,给患者家属一个好的印象,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这样即使在工作中有一点点小的做不到位的地方,也很容易得到家属们的谅解,大大降低了冲突的发生率。在工作中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避免因不规范操作而引发纠纷。
2.5 加强责任心,树立窗口形象。门诊部是患者进入医院接触的第一个窗口科室,热情、优质的服务不仅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同时也是留住病人、增加病人的重要措施。所以各科室都要热情服务,加强责任心,各部门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不要因为工作的一点点小疏忽,而影响了其它科室的工作效率及患者的就诊时间和避免不必要的往返,引发非护理原因的护患纠纷。
通过上述措施和制度的落实,使我院门诊小儿输液的护患纠纷明显减少,护患关系明显得到改善,为顺利开展护理工作提供了保障,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