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牧民教育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牧民教育培训范文1
教育工作分部门开展,缺乏总体协调配合,导致资源浪费。目前,九原区承担农牧民培训任务的有农牧局、科技局、扶贫办、新农办、党校、团委、妇联等多家单位,各部门都安排了培训任务,但又缺乏沟通和总体规划,导致培训内容、培训对象重复交叉。不同部门分别到基层办班,基层重复组织,造成农牧民反感,影响了培训效果。对培训对象缺少分层次、分类别组织,教育的针对性与目的性不强,出现了想学的没有学到,不想学的重复培训的现象。
培训内容单调呆板,不能因需而变。由于对农牧民思想变化和培训需求缺乏了解,在开展农牧民教育时很难把握农牧民的需求,变成政治化、形式化。只注重具体的业务技术培训,缺少同步的教育引导,大多培训者和受培训者都不清楚市场岗位的需求,所授所学知识不能和市场岗位有效对接。造成“培而无岗,学而无用”的盲目培训。
培训方式有待改进,科技培训链存有断点。目前对农牧民的培训方式单一,大多以集中授课为主。农牧民往往是“听课吃瓜子,回家啥都不知道”,教育流于形式。调查中显示,农牧民最乐意接受的授课方式,“田间地头授课”占60%,“村中开放夜校”占16%,“录音、录像教学”占21%。大多数农牧民都喜欢面对面的实地交流和教育指导。就我区来讲,一个完整的培训链,应该是由区农业、科技部门办班培训村组干部、科技大户、农业骨干,然后发挥他们的组织带动作用,把学到的知识再传授给广大农牧民。但调查中了解到,一部分接受过培训的村组干部、科技大户、农业骨干,回去后并未将农牧民组织起来进行培训、传授,从而导致培训链中断,影响了培训效果。
经费不足和师资断档制约了培训。由于经费不足,教师队伍特别是科技人员得不到及时的培训,科技人员知识老化,难以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技干部业务素质的要求。再加上一些老农技人员先后退休,年轻的大中专毕业生未能及时补岗,形成了青黄不接的断档现象。调查显示,九原区现有农业科技人员176名,农牧业科技服务单位9个,负责全区约5万农牧民的技术培训与指导,平均1名技术员要负责300个农牧民。科技人员的素质不均衡,数量有限,严重制约了培训效果。
体制不够健全,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目前城镇面向农牧民的壁垒和一些不合理的规定依然存在。农牧民在城镇里务工,享受不到失业、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城镇的用工制度对农牧民工还存有一定歧视,导致许多农牧民离乡不离土,既不能融入城镇社会,又不想回归农村,成为往返于城乡之间的“两柄”农牧民。他们生活不稳定,思想负担重,使培训受到了影响。
对策和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管理机制。政府要从制定规划、工作协调、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强对农牧民教育的指导和支持。理顺农牧民教育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的统筹管理功能,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积极探索和研究制定有利于农牧民教育培训的政策措施。
2、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机制。要建立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开放运行的农牧民教育培训体系。紧密结合农业重大项目开展农牧民技术培训,健全培训网络。在专业教育上,要充分发挥区委党校的作用,整合相关院校的资源优势,完善教学培训条件,扩大培训规模;在农技推广上,可借助教育部门的远程教育网络,由各镇组织,让农牧民就近学习,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3、因材施教,创新培训模式。坚持以需定培、长短结合、就地转移与输出转移并重的原则,从农牧民对教育培训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出发,创新培训模式。教育内容上要从单一转向全面,既要重视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也要重视农牧民市场意识和基础文化知识的教育。可以采取“点菜式”、“订单式”、“示范式”等多种教育手段帮助农牧民学习。
4、引进人才,创新用人机制。要注意把大批科技人员吸纳到教师队伍中来,采取招考或竞聘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人员进入农技推广部门。合理安排现有的技术人员到省内外先进地方参观学习,接受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把教师的经济收益与培训成绩挂钩。
农牧民教育培训范文2
开展农村牧区劳动力认证培训是一项长期必须坚持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联动实施。多年来,尽管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用工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庞大的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队伍而言,差距还很大,培训工作仍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资金缺口大和政策不配套等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农村牧区劳动力认证培训的重要意义,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统筹规划,分工协作,把农村牧区劳动力认证培训放到加强农村牧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采取措施,务求实效。
加强农村牧区劳动力认证培训,必须抓好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农牧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是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群体,传统经营意识强,自我学习的意识差,就业竞争力弱,组织培训的任务十分艰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把农村牧区劳动力认证培训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列入年度考核内容,向抓正轨教育一样抓落实,切实加强农村牧区劳动力认证培训的组织和引导。特别是旗县、苏木乡镇政府要组织工作组深入农村牧区调查研究,摸清劳动力素质状况,了解农牧民对劳动技能培训的意愿,实行农村牧区劳动力培训档案式管理,一村一册,一户一卡。同时,农业、劳动、教育等部门要加强合作,联动作战,制定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做好培训计划实施和劳动技能资格认证、资格证书颁发工作。
加强农村牧区劳动力认证培训,必须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体系。要按照专业化、特色化、信息化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劳动力培训体系,尽快形成教育培训、中介服务和信息经营管理的产业化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劳动力就业培训中心、农业广播学校、乡镇科技培训站、农村夜校等培训机构,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村牧区劳动力认证培训基地。近年来,由于高等院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多数中等专业学校以及部分高等专科学校生源严重不足,教学资源利用率普遍低下,而对于农村牧区急需培训的劳动力而言,又存在着缺乏培训基地的问题,为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培训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因此,各级政府要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部门与劳动部门、用人单位等,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使农村牧区劳动力培训和学校的市场化办学得以有机结合,全面加强农村牧区劳动力认证培训工作。
农牧民教育培训范文3
**乡位于**市西南15公里处,行政区域1960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其中牧业村6个。**年,该乡人口14187人,其中哈萨克族占76.7%,人均耕地2.2亩。农村劳动力3882人,其中男劳动力占61%;从事种植业、畜牧业、工业、商业的劳动力分别占总劳动力的60%、19.2%、6.3%和3.9%。**年,**乡有富余劳动力1500人,转移总体情况如下:
——从转移比例上看,当年转移1003人次,分别占全乡劳动力和富余劳动力的25.8%和66.9%,占全市劳动力转移总量的19.5%,约为五分之一。
——从转移特点上看,一是多以短期外出为主,农忙季节都要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季节性较强,半工半农类居多。同时,劳动力转移表现出一定间隔性和随意性,经常是半年打工,半年在家休息,或者是今年打工明年不打工。二是“就地”、“就近”、“就富”转移居多。**年,该乡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在本乡内实现“就地”转移的136人,占13.6%;“就近”转移到乡外市内的656人,占65.4%;转移到市外地区内的152人,占15.2%。而转移到省外的仅有59人,占5.9%,其中“就富”转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占94.7%。
——从转移收入上看,劳务输出人均增收132元,占农牧民增收的52.8%。
二、**乡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年,**乡劳动力转移工作虽然走到了全市前列,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仍具有普遍性。
(一)政府服务不到位,中介组织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我们从调研中了解到,当前该乡富余劳动力流动基本处于半无序状态,政府缺乏对其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组织和引导。一是劳务信息交流平台不完善,信息覆盖面和时效性不能完全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乡级政府服务深度不够,大部分农牧民不了解政府劳动力转移政策,不能及时获得政府的劳务用工信息,存在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问题。二是劳动力培训工作流于形式,达不到提高农牧民素质的目的。存在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教材语言障碍以及教材与实际需要脱节等问题,影响了培训效果和质量。
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表明,中介组织是政府服务的纽带和有效补充。就目前看,**乡劳动力中介组织和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基本由当地政府承担,供求信息缺乏市场性、广泛性。据我们了解,**年该乡劳动力以自发方式转移的在90%以上,方式上多为单个或者三、五个劳动力零散转移,主要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且具有很强的盲目性。
(二)农牧民综合素质偏低,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要求
据我们了解,**乡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水平低。**年该乡转移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占62%,初中文化程度占2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2%。二是职业技能差。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在第一产业居多,其次是低层次的商业服务业和生产建设第一线。**年,该乡到异地从事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为64:15:21。
(三)思想观念保守,缺乏创业精神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乡有相当一部分农牧民对土地依赖性强,恋乡情结较浓,宁可安于现状也不外出打工。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该乡富余劳动力中约40个大中专毕业生,他们虽然有较好的文化基础,但怕苦、怕累、怕风险,缺乏创业意识,大多数的就业目标是进政府机关工作。
三、促进**乡及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解决农牧民思想上的问题
加大对劳务输出“排头兵”的乡镇(场)、村组和个人的表彰力度,以期达到树立典型、扩大影响、以点带面的作用。同时,利用广播、电视、宣讲团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加强就业观念的教育培训,让他们抛弃小农经济意识,放下“恋乡”的思想包袱,增强竞争就业、自主创业的意识,充分调动农牧民“离乡离土”务工挣钱的积极性。
(二)构建市、乡、村三级劳务输出服务网络,解决政府服务的问题
一是市一级应利用驻阿办事处机构在各地设立就业联系办事处,依托本地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与企业采取“订单培训”的方式构建劳动力输出市场网络。二是加强劳务市场管理。由于劳务市场不规范,以招工之名行骗财之实屡见不鲜,特别是农村缺乏文化的少数民族青年经常受骗。因此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大规范城乡劳务市场的力度,输出劳动力应同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招工合同,完善招工手续,明确劳动保障。还要加强对转移劳动力的跟踪服务和管理,切实保护他们在异地的合法权益,帮助解决困难,解除后顾之忧,从而增强农牧民自觉转移的积极性。三是大力扶持和培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合作组织。这类组织熟悉本地情况、信息灵通、群众信任,尤其是他们有地缘、亲缘广泛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带动力和亲和力。因此,应积极鼓励支持农牧民合作组织和经纪人发挥出政府不可取代的作用,使政府从组织推动向协调监管、直至市场化运作转变。
(三)加强技能培训,解决劳动力素质问题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训工作:一是积极构筑教育平台。利用市农广校、技校等教育机构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大力推广适用技术,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另外,我们认为少数民族农牧民的培训很重要,培训教材应有汉哈两种读本。同时,加强农村中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搞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毕业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目前,**市巴里巴盖乡、红墩镇、阿苇滩镇等乡镇寄宿制学校已开办初中“2+1”职业教育班,这种模式值得推广。二是强化以需定培。合理确定培训专业和培训规模,重点进行“定向”、“订单”培训,提前瞄准疆内、区内现代养殖业、矿业、旅游业发展的大市场,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培养和就近输出劳动力。三是构建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机制,实行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管理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
农牧民教育培训范文4
[关键词]农牧业;产业化;牧民权益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246
农牧业产业化中,农牧民是最为重要的主体;农牧业产业化,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是首要的目标,改善农牧民的生活是最终的目的。农牧民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对特色农牧业产业化最终目的的实现,在效率上有一定的差别。参与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农牧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使得整个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进而生活水平提高这个良性循环过程的形成出现不同的路径。因此,有必要厘清农牧民参与特色农牧业产业化的各种途径和方式之间的差别,为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1农牧民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的途径和方式
农牧民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农牧民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实现。在初期的政策设计中,有必要认真分析各种参与方式之间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逻辑演变。通过分析,农牧民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1作为产业工人参与农牧业产业化
这种模式是农牧民以劳动力的身份通过市场交换进入企业化运作的产业化市场主体,也就是进入农牧业企业,作为企业员工参与产业化进程。企业使用工业化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农民变成了在“农场”做工的农业工人,农牧民在农牧业产业化中的主要身份是劳动力,其收入的绝大部分是工资性收入,在整个生产剩余中所占的比重并不高;但是农牧民不承担农牧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也是间接的,几乎没有管理成本。
12作为地租收取者的土地使用权人
这种模式是指农牧民通过市场交易出让自己的土地使用权,以获得类似于租金的收入。在这种模式下,农牧民不承担农牧业生产的市场和自然风险;农牧民的收入和土地(草场)这一要素的价格以及占有的土地(草场)数量有很大的关系,而要素定价又取决于农牧民的市场地位和谈判能力。如果农牧民分散地进行市场谈判,则付出的管理成本较低,如果以组织化的方式进行市场谈判,则要付出一定的管理成本。
13作为个体生产者
在这种模式下,个体农民分散进行生产,且主要提供初级产品,很少涉及产品的加工、销售等其他领域。在这种模式下,农牧民承担所有的自然风险,在产品出售上面临较低的市场风险;在产业链上处于不利的地位,无论是在生产资料的购买上还是在产品价格上,议价能力都比较有限,所获得的生产剩余比较少。农牧业产业化的应有之义包含克服农牧民生产和经营的分散状况,以此来对抗自然和市场风险,在实践中,“公司+农户”的形式比较普遍,初看这不是农户分散经营,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为了取得交易优势,在策略上会有意识地让农民处于分散甚至竞争状态,以降低其整体的议价能力,所以,农牧民在实际上仍然处于分散经营的状态。
14作为合作社成员
作为合作社成员参与产业化进程,使得农牧民在生产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都有了合作,对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都有好处,自然风险的承担能力得到加强,这本身对生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使得农牧民的市场地位有所提高,议价能力也获得提升,市场风险降低,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生产剩余;而且合作社运行也是一个社会资本积累和“民主管理”的实践过程,社会效益较高。但是,合作社的运转也要消耗一定的社会资源,并且合作社的良好运行需要一定的社会资本和管理能力,因此,农牧民也要面临合作管理方面的挑战。
15作为参股者的土地使用权人
除了上述几种模式,农牧民也可以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化运作的产业化市场主体,以此来参与整个产业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农牧民参股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草场),和收取“租金”相同,农牧民的收入和土地(草场)这一要素的价格以及占有的土地(草场)数量有很大的关系。在这种模式下,农牧民部分承担自然和市场风险,但是也要付出相应的管理成本。
2不同参与方式之间的效率比较
无论农牧民以何种方式参与,都存在一个成本收益分析问题,不同的参与方式,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是不同的。首先,农牧业生产同时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不同的参与模式,风险承担和控制成本不同;在市场主体权利能力不同的条件下,农牧民的剩余索取能力是不同的――而往往,分散的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农村、牧区社会资本条件不同,也会影响农牧民的参与方式,如果社会资本积累较多,合作比较容易发生,则农牧民以合作社方式参与农牧业产业化获利较多,相反,如果社会资本状况堪忧,合作社内部管理成本就会急剧上升。
本文第二部分谈到的几种模式的效率如下表所示。
以上几种模式是农牧民参与特色农牧业产业化的主要方式,每一种方式都各有利弊,在不同的条件下,采取不同的参与方式,对农牧民收入的提高会有不同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多种方式是可以组合运用的,根据一定地域内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灵活、弹性的组合方式,以上几种方式的组合和变通,可以为农牧民参与农牧业产业化提供足够丰富的备选方案。
3做好重点工作,保障农牧民顺利加入产业化进程
无论是经济能力,还是组织能力,农牧民实际上都处于弱势地位,而政府则是主导产业化的重要主体,因此,在农牧民参与农牧业产业化过程中,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保障农牧民的权益。政府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31土地和草场定价
根据其他地区的经验来看,产业化必须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尽管在市场化的条件下,要素的价格是由市场自行决定的,但是,市场主体由于组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各主体的市场地位是不同的,这样,各市场主体的议价能力就有高下之分,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要素的定价产生较大的影响。作为农牧民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如果土地和草场的价格由于农牧民议价能力较弱而不能争取到合理的价格,对农牧民来说就意味着较大的损失。因此,政府应该帮助在议价能力上处于弱势的农牧民取得土地和草场的合理价格,无论土地和草场的价格是以租金还是以股权的形式表现,都能为农牧民在产业化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要实现这个目的,基层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农牧民自治组织比如村委会、嘎查委员会的功能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基层民主和农牧民合作能力将会尤为重要。
32农牧民社会保障
进入产业化之后,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将面临更高的市场化水平,由此,农牧民生产生活需要面对更深刻的市场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基本的社会保障会变得尤为重要。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也要敦促产业化中的其他组织尤其是企业做好参与产业化的农牧民的社会保障工作,要倡导企业履行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
33农牧民资金、技术、政策扶持――进入加工、销售领域,或者自主创业
实践经验表明,农牧业和工业一样存在着“微笑曲线”,和农牧业生产相关的二、三产业,尤其是农牧业服务体系存在着更高的利润,因此,政府应该通过金融、税收、技术支持等手段积极帮助农牧民进入与特色农产品相关的第三产业部门,或者支持农牧民自主创业,尽可能促使农牧民进入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中利润较高的环节。
34农牧民教育培训――智力支持
产业化对农牧民的生产技能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生产技能不高的人群会越来越难以参与产业化进程。因此,对农牧民的培训也是政府一项重要的工作。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既要努力提高农牧民的生产技能,也要提高农牧民参与市场的能力,包括必要的管理和服务能力,要为农牧民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
在产业发展的初期,政府处于主导地位,甚至农牧民参与产业化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也要由政府来确定。因此,在农牧业产业化的初始阶段,农牧民如何以高效率的方式参与产业化进程,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各级政府。在政府、市场主体(主要是企业)和农牧民的三方博弈中,农牧民处于弱势地位,尽管农牧业产业化必须以市场化的方式实现,但是,政府仍然需要为农牧民提供帮助和支持,并且在这些方面政府也的确是大有可为的,几乎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心的考虑和设计。因此,涉农、涉牧相关部门必须要“以农牧民为本”来组织特色农牧业产业化,保障农牧民的权益。
参考文献:
[1]郭建宇农业产业化的农户增收效应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8(11):8-17
农牧民教育培训范文5
一、农牧区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海西州农牧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牧区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具格局。
1.农牧区文化机构日趋健全。目前,海西州基本上实现了国家规划的“县县有文化馆和图书馆,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其中有13.9%的村有图书室或文化站,形成了覆盖全州农牧区的三级文化网络。
2.农牧区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海西州曾融资亿元,决心下大气力扶持文化馆(站、室)的恢复和发展事业,特别是对农牧区文化站(室)的设施、设备配置建设的重视程度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2008年,海西州文化体育广电局围绕建设“文化强州”的目标,着力加强农牧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度,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建设;制定了海西州乡镇综合文化站(乡镇文化体育中心)建设规划,启动2008年海西州乡镇综合文化站(乡镇文化体育中心)建设项目。2008年11月,海西州首批50个“农家书屋”已建成使用,首批建成的50个“农家书屋”平均每个书屋配置500种近1500册图书和10余种报刊,内容涉及农业实用技术、农牧区致富经验、政治法律、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农牧区医疗卫生等。
3.农牧区文化活动日益活跃,为经济服务的功能增强。海西州通过办文化与送文化的结合,各种文化下乡活动和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在各地蓬勃开展,农牧民群众参与文化、享受文化的热情日益迸发。
4.海西州十分重视对当地民间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开展了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工作,去芜存精,积极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演出、展示和传承。
二、农牧区文化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海西州农牧区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制约农牧区文化建设发展、影响农牧区文化建设成效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农牧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利用率不高。尽管有些乡镇、村建起了较为现代化的文化活动场所,但仍有相当多的地方由于财力有限,农牧区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得不到保证,设施面积不足,设备陈旧老化,有的被挤占、挪用和变卖,设施设备的陈旧与农牧民对文化的需求形成突出矛盾,致使这些地方难以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同时,现有文化活动场地还存在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在不少地方,农牧民常年看不到电影。不少县、乡(镇)的文化馆(站、室)的硬件建设历史欠账较多,一些文化馆(站、室)的建筑面积、活动厅室、必要设备等均难以令人满意;根据我们综合问卷及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牧区各类文化资源整合利用不够,村文化站(室)的总体使用率不超过30%。
2.农牧区文化经常性事业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尽管近年文化事业经费总量有所增长,但与新增财力相比,与其他行业相比,农牧区文化建设的投入仍明显偏低,特别是保证农牧区文化健康发展的经常性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如图书经费缺乏等。一些乡镇无公共娱乐场所,上面重视文化工作的口号响,但雷声大,雨点小,各级报刊杂志、各级领导和专家只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理论,不讲队伍建设,更谈不上怎样抓队伍建设,没有好的具体措施和政策,真正为农牧区基层的文化建设解决实际问题甚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各级政府用于农牧区基层文化建设的资金微乎其微,尤其在财政体制改革后,乡镇基层政府只能安排有限的资金勉强应付县级以上举办的大型活动,文化经费投入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在许多地方没有得到可靠保证。更令人担忧的是少数地方,只顾发展经济而忽视了文化建设,还将地方文化设施维修和设备购置专项经费挪作它用。另一方面,有些地方不重实效,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大活动,搞门面功夫,造成资金浪费。
3.农牧区文化生活单调。文化活动具有娱乐身心、移风易俗、沟通人际关系、提高人的文明素养的特殊功能。在日益富裕起来的乡村,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农牧区文化建设的滞后,农牧民的业务文化生活十分单调,造成在农牧区不少地方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并有蔓延之势。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农牧民对自身文化生活状况满意度不高。有30.18%的农牧区居民对目前的文化生活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只有10.29%的居民表示满意,还有80.15%的农牧民表示,村里不组织或很少性的文化活动。调查显示:当前农牧民在劳动之余,参与较多的文娱活动依次是:看电视的占18.7%,打牌玩麻将的占15.9%,看录像的占10.6%,而从事民间文艺活动的不到1%。调查结果表明,农牧区文化生活以看电视、看录像、打牌玩麻将的娱乐文化为主,而读书看报、农业知识学习培训等知识文化生活缺乏,民间传统文艺活动也不足,每年春节期间仅有一次社火表演活动,广大农牧民对文化生活的选择还很有限。
4.农牧区文化管理体制不顺,部门分割严重。文化管理与服务单位的用人制度、考核制度、管理制度比较僵化,缺乏活力。文化、卫生等职能部门,科协、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当地的学校、企业都会开展一定的活动,但大都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缺乏共享共建的意识,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有限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如乡镇综合文化站都是由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单位只对文化站进行业务指导;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多头管理,不少乡镇综合文化站与农技站、广播电视站、学校等联系协调不够,各自为阵,造成文化资源配置浪费,不能集中开展各项文化活动。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对农牧区文化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与支持,毫无疑问是搞好农牧区文化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各级领导要深刻认识农牧区文化建设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区、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把农牧区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采取分级负责制度实施农牧区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州人民政府负责本州农牧区文化建设工作规划、年度计划的下达和监督实施,具体工作由州文体广电局负责;各县(市)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县(市)农牧区文化建设工作规划,按海西州下达的年度计划完成本级文化设施的维修、改扩建等任务,监督各乡镇年度计划的实施;农牧区文化设施建设主要责任在县(市)人民政府;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乡(镇)农牧区文化建设工作规划,完成县(市)下达的年度计划;各级计划、财政、规划、土地、编制、人事、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广电、新闻出版等职能部门也要将农牧区文化建设纳入工作日程,积极配合,及时解决农牧区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
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制度,促进农牧区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农牧区文化市场是联系农牧区文化生产者和农牧民的中间环节,因此,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行为,对文化市场进行有效管理。具体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农牧区文化可持续发展机制,保证农牧区文化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文化设施使用的监督检查,对原有的凡属公益类的文化设施要以文为主,综合利用,不得改作他用,已改作他用的,要尽快收回,维护其公益性质;建立健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专项资金制度;抓好制度建设,构建包括准入机制、竞争机制、责任机制在内的长效机制,用制度规范新机制的运行;要积极探索建立党委、政府农牧区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乡村文化监督联络员制度等,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牧区文化发展工作,逐步推动农牧区文化建设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要根据农牧区文化市场的季节性、喜庆性、地域性、民族性、流动性的特点,加强对重点问题、重点时间和重点地区的管理。
3.明确农牧区文化建设中广大农牧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农牧区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丰富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创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农牧民是农牧区的主人,在建设农牧区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农牧民的主体地位,“以农牧民为本”,尊重农牧民群众的需求,倾听他们的意见,坚决要杜绝违背农牧民意愿,搞花架子工程。为确保农牧民群众主体地位,可以考虑在农牧区建立农牧区文化建设委员会,该委员会由5-10人组成,其成员全部来自农牧区,农牧区文化建设的任何一项建设都必须获得该委员会2/3以上委员的同意,同时该委员会还负有监督文化建设、向政府部门汇报文化建设进展情况、反映问题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上层拍板”、“办公室决定农牧区”的情况,使文化建设真正满足农牧民群众切身需求。
4.加大对农牧区文化建设的投入,逐步建立多渠道投入体系。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41号)精神,切实搞好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确保农牧区文化建设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要将农牧区文化建设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要确保农牧区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要把农牧区文化经费纳入预算管理,并建立相应的专项资金,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要向农牧区文化建设项目倾斜,并保证有影响的重大农牧区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对于文化馆(站)、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乡(镇)政府每年至少安排人均10―15元的经常性活动经费和图书购置经费。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农牧区文化建设,鼓励对社会公益性活动、项目和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捐赠。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成文化户、文化室、图书室等,支持农牧民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牧民书社,集(个)体放映队等。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为辅的农牧区文化建设格局。
5.加强农牧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1)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在巩固完善已建“村村通”工程基础上,力争在2012基本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盲区“村村通”工程建设,对有条件的村通过联网或建设独立前端等有线广播电视方式进村入户,对无线覆盖的农牧区,通过设备改造、加强运行维护,充分发挥无线发射台站的作用。加快建立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运行发展长效机制,做到广播电视村村通、长期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各级政府要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资金和维护经费给予投入。(2)大力发展农牧区电影事业。实施农牧区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政府有责任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扶持,要通过层层签订落实“2131工程”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免费为农牧民放映电影。(3)建设农牧区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网络。要以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农牧区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促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传播设施,把“共享工程”与数字电视、农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政务网、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相连接,到2012年基本建成以州级中心为基础平台和枢纽,县(市)图书馆为基础,覆盖农牧区乡(镇)、村的农牧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络,80%至90%的行政村具备开展共享工程服务的基本条件。争取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全州城乡的文化信息网络,为农牧民群众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促进“数字海西”建设。(4)扩大服务“三农”类图书的发行。引导图书向“三农”倾斜,积极发行广大农牧民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实用图书,切实解决农牧民群众“看书难”问题。发展“农牧民书社”、“农家书屋”等农牧民自助读书组织,为农牧民群众读书提供方便。切实改进报刊发行发送工作,继续实施送书下乡工程,以政府采购形式,每年集中招标采购一批适用于农牧区的图书,直接配送到乡村文化站(室),方便农牧民群众阅读。(5)加大文化资源向农牧区倾斜。对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增加为我州农牧区服务的资源总量。州重点报刊要加大农牧区和农业报道的分量,逐步创造条件开办农牧区版。海西人民广播电台、海西电视台要增加农牧区节目、栏目和播出时间,条件成熟时可开办农牧区频道。县(市)等广播电台、电视台要把面向基层、服务“三农”作为主要任务。要在形式上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不仅要为农牧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还要让它们在农牧区扎根、结果。
6.大力推进农牧区文化重点工程建设。(1)实施农牧区文化阵地建设工程。根据“重点在农牧区,难点在农牧区,潜力在农牧区,优势在农牧区,希望在农牧区”的客观认识,要实现县(市)有文化馆(群艺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室,落实有文化活动场所、有专职文化干部、有人员编制、有文化活动经费“四有”工作。按照“巩固成果、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的原则,鼓励整合文化、教育、广电、体育等资源,建设综合性、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着力解决农牧区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争取到2012年乡镇覆盖率达到90%。以文化示范村和文化中心户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村落文化设施建设,根据村级经济和区位性质,分类指导、示范带动,建设集教育、娱乐、健身、休闲功能为一体的村落文化活动阵地。(2)实施农牧区文化队伍扶持工程。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牧区文化队伍,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县(市)文化馆(群艺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补充人员要纳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牧区从事文化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农牧区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积极培养农牧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牧区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巩固农牧区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农牧区文化单位和基层文化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3)实施农牧区文化运作机制创新工程。一是创新文化下乡的活动形式和机制。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农牧区文化活动。要按照“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和“就近、方便、经常”的要求,积极开展形式新颖、群众喜闻乐见的农牧区文化活动,注重提高农牧民群众的参与面和内容的丰富性。
农牧民教育培训范文6
关键词:农牧业机械;管理;问题;建议
一、存在问题
1、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和农牧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只重视本地的经济发展,重视农牧业机械总动力,农牧业机械化生产水平的增长和提高等指标,却把对拖拉机实施牌证管理与加重农民负担混为一谈,还有相当一部分苏木、镇及嘎查村干部认为小四轮拖拉机、手扶拖拉机相当于过去的一头牛,只是在田间地头干活,人为的阻碍农牧机监理人员对拖拉机特别是手扶拖拉机实行牌证管理。
2、农牧业机械安全监理体制不顺,经费没有保障、国家长期没有投入,安全技术检验装备落后,农用运输车移交公安部门后经费不足农机监理组织网络面临着线断网破的危险、我旗农牧业机械安全监理工作曾一度陷入困境。
3、农村牧区道路交通安全和农牧业机械安全宣传工作不到位,农牧民驾驶员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淡薄、未经正规培训考试的拖拉机驾驶员成为农村牧区道路的“马路杀手”;破烂报废拖拉机成为农村牧区道路的“吃人机器”。拖拉机驾驶人把拖拉机当作自己的“私家车”,拒绝、阻止、妨碍农牧业机械安全监理人员依法进行安全管理,“无牌无证上路”、“无证驾驶”、“非法载客”、“人货混装”、“酒后驾车”、“报废车、拼装车、病车上路行驶”、“超速超载运行”等严重违法违章现象十分普遍。农牧民驾驶员不仅不支持理解农牧业机械安全监理员进行安全生产检查,还有人坚决反对,阻碍农牧业机械安全执法,围攻、殴打农牧业机械安全执法人员的事件时有发生。
二、解决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各级政府、农牧业机械主管部门及农牧机监理机构,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入手,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面落实和扎实做好农村牧区机械化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进一步落实农牧业机械安全生产负责制,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坚决防止重特大农牧业机械事故的发生。各苏木农牧业机械监理站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亲自研究部署本地区、本单位的农牧业机械安全生产工作,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依法加强安全管理。要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防止出现松懈情绪,确保牧业旗县机械化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抓好安全检验工作,确保农牧业机械技术状态良好。农牧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工作是提高农牧业机械完好率、提高安全技术性能的重要手段。应加大了工作力度,努力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检验率。采取电话、上门通知等方式,告知农牧业机械拥有者按时参加年度安全技术检验,最大限度减少农牧业机械因安全技术状态不合格而酿成的农牧业机械事故。同时,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农牧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积极协调、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查处拖拉机不按时参加年度检验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督促农牧业机械所有人主动配合农牧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工作。
3、强化农牧业机械安全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切实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和农牧业机械安全生产教育,建立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一是开展以“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为主题,以“进村、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活动为载体,以重特大交通事故为警示教材,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和普及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知识,提高全民意识。二是加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利用“农机交通安全村”等组织活动,定期开展拖拉机驾驶人教育培训工作,加强拖拉机驾驶人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三是对违法违规人员依法进行严肃教育和处罚,以增强警示作用,提高主动接受管理意识。四是以“平安农机”示范旗县创建活动为契机,加大农牧业机械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监理部门和监理员的作用,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向广大农牧民宣传交通法律法规,提高自觉遵章守法的安全意识,营造人人讲农牧业机械安全、层层抓农牧业机械安全的良好氛围。
4、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开展农牧业机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针对农牧业机械安全生产的特点,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农牧业机械安全生产检查。组织农牧业机械安全监理人员,深入乡村、场院和农贸市场等农牧业机械作业、停放场所,认真开展农牧业机械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对危险路段的交通管理和整治,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纠正违法行为,防止制动、转向和操纵机构有严重隐患的拖拉机上路行驶和作业,消除安全生产隐患。要认真落实道路交通安全“五整顿”“三加强”有关工作要求,积极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维护农村公路交通秩序,强化路检路查,严肃查处拖拉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和载人等严重违法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农牧业机械事故的发生,确保农牧业机械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