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范文1

“历史核心素养”包含两个概念,核心素养和历史素养。钟启泉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获知的关键能力和个人修养品质,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2]。

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教材(以人教版为例),图画、材料多了,文字表述少了,很多知识点都“隐”了起来;加上教材编排重专题,不可避免地带来内容连贯性不强。因此,挖掘利用隐性知识非常有必要。

高考《考试说明》在“关于知识的考核深度”中指出:“高考命题对于挖掘和分析隐性知识给予应有的重视。”从近几年的文综高考和各省高考试题来看,考查“隐性知识”的比例和范围都超过前几年的要求。以2016年的江苏高考题为例,第12题涉及印度支那的概念问题,就属于隐性知识。

综上所述,不论从理论还是实际需要来看,隐性知识都是如此重要。但是,作为教材的重要内容的隐性知识,在常态教学中常常被忽视。善于发掘隐性知识,利用隐性知识,对于丰富课堂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着实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大意义。

结合历史课堂教学实际,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的第一单元为实例,我发现课文中的一些总结性、表述性的隐性知识内容,教师如果设置有梯度的设问,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就大大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历史素养。而且,如果放到复习课当中应用效果更佳。

1.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材对于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是这样表述的:“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取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家思想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3]结合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几个问题:其他学派主要有哪些?儒家思想与其他学派的思想是什么关系?战国时期儒学在诸子百家中的地位如何?通过这样设问,引导学生学习并补充:儒家思想尽管是后世的正统和主流,但在战国时期只是“百家”之一,绝不是最受欢迎的主流思想。再引出战国――秦朝――汉朝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通过这样挖掘,既拓展了知识,使得课文内容平稳过渡,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讨论求索的过程中能力素养得到了提高。

2.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汉代儒学的影响表述为:“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这段表述如果应用在单元复习中,让学生以表格形式概述儒学发展历程,并对这段话进行论证,就会起到良好的知识引领和素养提升作用。部分学生对宋明理学和明清进步思想家思想会有种错觉,感觉儒家思想消失不见了。实际上程朱理学也好,陆王心学也好,甚至明清之际的几个进步思想家,他们本质上都是儒学家,他们只是不断融合吸收其他思想适应时展的需要,而促进儒学不断丰富与发展。

3.第三课“宋明理学”,对理学的影响是这样表述的:“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理学对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都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教材言而不明,但是从考试和历史素养的养成角度看,这段隐性知识的补充非常必要。

政治上,正如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理学体系对规范人心,重振纲纪,强化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化教育上,为了传播理学,宋明重视教育,促进书院教育的勃兴。朱熹、王阳明为代表的理学大家都曾参与其中,对文化教育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伦理道德上,中国文化中的注重气节、品格、立志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民族性格的塑造,都是理学强化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的积极产物。

当然,强调理学积极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不回避理学为君主专制服务、强化思想专制、扼杀人性和创造力的消极影响。通过这样的分析与挖掘,增加课堂容量的同时,对学生的精神追求产生影响。

4.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最后一句这样表述:“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这一段文字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是如何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继承的?引导学生讨论后列表概括:针对“君权神授”,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继承先秦孔孟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主张;针对道学家空谈义理、脱离实际,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思想,并继承传统儒学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主张;针对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想,王夫之针锋相对地提出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通过这样的讨论,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

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出,表明历史课程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以教材为载体,对隐性知识大胆发现、巧妙应用,必将有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也必将为课程改革书写华丽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中国教育报,2015-4-1.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范文2

首先来看这段经典材料:

西汉开国功臣多出自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光武少时,往长安,受《尚书》,通大义。及为帝,每朝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故樊准谓帝虽东征西战,犹投戈讲艺,息马论道。是帝本好学问,非同汉高之儒冠置溺也。而诸将之应运而兴者,亦皆多近于儒。如邓禹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早与光武同游学,……见各本传。是光武诸功臣,大半多习儒术,与光武意气相孚合。盖一时之兴,其君与臣本皆一气所钟,故性情嗜好之相近,有不期然而然者,所谓有是君即有是臣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四

“东汉功臣多近儒”①

此类揭示变化的材料,包含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命题者可资利用的富矿。先解读这段材料,第一层,光武帝时期诸功臣有儒者气象,而汉高祖时期功臣多无赖之徒;第二层,光武帝少年时代入太学,从许子威学《尚书》,登基后,热衷讲经伦理,本是他天性喜好儒学;第三层,遍检《后汉书》,罗列光武帝时期诸功臣浸染儒学的情况,作为有力论据;第四层,君臣喜好儒术固是一时风气使然,亦是光武帝助推之功。此则材料还透露了赵翼用归纳法进行比较研究的研史方法。

此则材料揭示了汉朝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现象,其转捩点,张帆教授给出如下分析:“与西汉初年‘布衣将相’的状况不同,东汉创业集团大都出自两汉之际的‘士族大姓’。这一阶层形成于西汉后期,主要是‘独尊儒术’的结果。独尊儒术使战国以来学说门派各异的‘士’逐渐归于儒学一统之下,其数量大增,并且往往不再以个体‘游士’的形象出现,而是与家族、宗族势力结合起来。一方面豪强大姓多遣子弟读经入仕,从而士族化,另一方面贫寒士人发迹后也会用政治特权扩张家族的经济实力,士族大姓因而产生。”②那么据此出选择题就变为易事,如:

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下列对出现“儒者气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百家思想消失

B.正统思想发生了变化

C.民间积极向学

D.《四书》纳入考试范围

此则材料所涉史事是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重要教学内容。自2009年浙江自主命题以来,此专题年年都有考查,其地位之崇隆可见一斑。如果只是出出选择题,则材料的使用势必大打折扣。一个大设想由此产生:以此则材料为支点,“瞻前顾后”,命制系列主观题,一则力求做到既能涵盖本专题所涉知识点,又能看出“各家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在不同时代都曾发生过相应的历史变化”;①二则力求做到兼顾知识与能力,以适应高三一轮复习的要求。这个想法是坐而思的灵光一现,其后但凡看到与上述设想相关的资料都分外欣喜,笔之于书,这也正是我对命题葆有持续的温情和激情的原因之所在。

我最先以此则材料为时间起点,命制了如下试题:

题1:材料一: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光武少时往长安受《尚书》(指入太学,从许子威学《尚书》——引者注),通大义。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四

“东汉功臣多近儒”

材料二:唐代新兴之进士词科阶级异于山东之礼法旧门者,尤在其放浪不羁之风习。故唐之进士一科与伎文学有密切关系……然则进士之科其中固多浮薄之士……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②

材料三: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宋代)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到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他们在私生活方面,亦表现出一种严肃的制节谨度,而又带有一种宗教狂的意味,与唐代士大夫恰恰走上相反的路径,而互相映照。因此他们虽则终于要发挥到政治社会的实现问题上来,而他们的精神,要不失为含有一种哲理的或纯学术的意味。

——钱穆《国史大纲》③

(1)结合所学知识,揭示导致材料一中所示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唐、宋士大夫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士大夫精神在理学中是如何体现的。

此题涵盖了“汉代儒学”和“理学”两个重要的知识点。对“理学”的考查,涉及了北宋五子、南宋朱熹及陆九渊的重要主张,可以说差强人意,但对“汉代儒学”的考查则远远不够。因此我又命制了另外一道题,以此则材料为时间终点,回望春秋战国和汉武帝时代。试题如下:

题2:材料一:中国古代“道”的另一特征,我想称它为“人间性”。……中国“道”的人间性更有一个特点,即强调人间秩序的安排。……先秦诸子,……最后都归结到治国、平天下之道上去。

——余英时《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④

材料二:董仲舒认为人君受命于天,进行统治……他认为秦朝是乱世……继起的汉朝必须改弦更张,才能“善治”,这就叫“更化”。……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但是如果“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人君就无以持一统。

──主编《中国史纲要》(增订本)⑤

材料三: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光武少时往长安受《尚书》(指入太学,从许子威学《尚书》——引者注),通大义。……是光武诸功臣,大半多习儒术,与光武意气相孚合。盖一时之兴,其君与臣本皆一气所钟,故性情嗜好之相近,有不期然而然者,所谓有是君即有是臣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四

“东汉功臣多近儒”

(1)结合先秦儒家、法家、墨家的思想主张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三中所示变化的原因。

这样往前一延伸,“百家争鸣”这个知识点就照顾到了,既重点考察了先秦儒学又兼及法、墨。因课本未涉及道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的知识,故不横生枝节,自寻烦恼。同时通过材料二,一是较完整地考查了教科书所及董仲舒的思想主张,避免片面强调其主张“大一统”;二是此则材料,从宏观到微观,从虚入实,从逻辑上理顺了董仲舒的思想。教科书中分两段叙述,第一段讲“推行教化,养士求贤”,当“更化”须“更化”和君主受命于天,复另起一段讲“一统”,①实不利于教与学。

命题至此,围绕这则经典材料的使用算是告一段落,但材料所揭示的“儒学发展”这条线尚未完成,整个专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也未能涵盖。因此,我又以题1材料三为时间起点,命制了下面这道题:

题3:材料一: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宋代)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到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他们在私生活方面,亦表现出一种严肃的制节谨度,而又带有一种宗教狂的意味,与唐代士大夫恰恰走上相反的路径,而互相映照。因此他们虽则终于要发挥到政治社会的实现问题上来,而他们的精神,要不失为含有一种哲理的或纯学术的意味。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清朝)大批学者沿着顾炎武等人倡导的实证研究一途,反对空言性理,致力于用考据方法整理和研究古代文献,形成了被称为“汉学”(因其治经方法近似汉儒)的新学风。相反理学则被称为“宋学”,受到冷遇。……清朝汉学研究虽然取得了相当高的学术成就,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主要是脱离现实,于时事无补。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②

材料三:(以后)一些有识之士继承并发展了明清之际讲求“经世致用”的传统,……他们的思想和主张,代表了后中国社会的新思潮。著名代表人物除林则徐外,还有魏源……等。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③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士大夫的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种精神在理学中是如何体现的。

(2)材料二中,清朝的学风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此种学风与顾炎武等思想家的不同。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后兴起的新思想的积极影响。

此题沿着宋学,首先考查了“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又有考查了“新思想的萌发”,试图为命题的延续做铺垫。材料二和第(2)问用意有三:一是为专题导语“当程朱理学被官方利用,逐渐丧失自身活力以后,明清时期一些有批评精神的学者再一次开创了思想活跃的局面”,④提供一个注脚。二是教科书专题三第一课有一段话:“爆发前夕……读书人大多埋首经书,远离社会现实,他们与统治者一样,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⑤教科书的编写由清初跳到晚清,由经世致用跳到埋首经书,学生会感觉突兀,因此通过清朝汉学与清初顾、黄、王经世致用思潮的比较,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三是从命题技巧上,为第(3)问张目。

以上三道题,较好地完成了笔者最初的设想,命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解读和获取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考查要求,能较好地服务于高三一轮教学。在命题过程中,我也形成了如下几点认知:

第一,认真解读经典材料,这是我们命题能否起步的关键。新课改以来,看看教师的ppt就知道,我们动手动脚找材料的能力大大增强,但能否用好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周崴老师提出的咀嚼经典材料的三步对命题很有启发,即“在宏观解读经典材料的过程中把握其主体信息”,“在回到‘历史现场’中深化对经典材料的理解”,“在变换视角中拓展对经典材料的认识”。①这其实涉及对材料的“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的研读,应该贯穿命题始终。

第二,认真领会专题主题,这是我们命题能走多久的支撑。人民版教科书在每个专题前都编写了“导语”和“学习建议”,这对我们命题重点的选择和主题的把握,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命题实践始终抓住了“导语”的主线,把知识、能力、价值观融合起来。

第三,认真阅读名家著作,这是我们命题能否出彩而不出错的保证。我非常认同“张元之问”:“我们讲到中国远古的历史,会提及安特生、李济和张光直吗?讲到秦汉,会提及钱穆的《秦汉史》吗?讲到中古时代,会提及陈寅恪的一些重要观点吗?讲到元代,会提及陈垣的《元西域人华化考》吗?”②上述三题引用了赵翼、钱穆、陈寅恪、、余英时等史学名家的论述,为试题增色的同时,也保证了试题的科学性。如题1的第(2)问,原来的设问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与宋朝士大夫精神的关系。”但在认真阅读钱穆的《国史大纲》后,我改成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士大夫精神在理学中是如何体现的”。个中不同,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