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的教学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画画的教学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画画的教学方法

画画的教学方法范文1

考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相对较低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大都掌握得不好,对于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内的很多教学内容很难做到系统学习,理解上大多是一知半解。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又是理论多于实践,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多是对理论知识的讲述,而在实践应用上投入的时间相对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教学规律,使得学生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增加了更多难度。学生没有学习动力,更看不到希望,敷衍了事混日子,只为拿到毕业证,这一现状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为了扶持职业教育,国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其中有一项“国家千所示范校建设”项目,这个项目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主要是针对专业课的改革,为的是提升学生的技能,使学生有一技之长,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校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实行了全员参与,基础课也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教改。

二、我校一体化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科学,以往在普通高中学习时往往为了追求升学率,搞习题战,实验教学开展得少;职业高中的学生压根不学习,实验教学更是荒废多年。针对一体化教学的理念,结合化学教学的特点,我们把实验教学与专业课中的技能操作进行整合,实施了改革。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了充分发挥一体化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2)从多个方面进一步提高一体化教师素质。

(3)教师应潜心教学,悉心传授。①精心研究,备好课。研究学生基本情况以及研究教材,用好教材。②正确规范地进行教学演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演示教学是一体化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演示教学可以更直观更快速地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从而了解自己该做的事情和如何正确做好。比如在硫酸的性质时,我先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了硫酸的性质的视频,又在实验室进行演示,最后让学生亲自做实验。通过演示教学,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发现自己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兴趣。

(4)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从整体素质和知识掌握的水平上相对偏低,很多学生养成了不爱动脑、习惯性地被动接受课堂上教师的填鸭式教学内容,对知识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刻和牢固,多是不求甚解的死记硬背模式。教师应该针对这个情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自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例如,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制作工作页,在上面给学生布置任务和提出问题,让他们采用自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先完成工作页。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才采用引导教学法帮助学生完成。

(5)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搞好分层教学。一直以来我们提倡的教学方法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职业高中没有升学的压力,老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个性化辅导和布置练习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逐步增强自信心,为学生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时,首先让组长制定学习计划,然后按计划组织本小组成员进行学习和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自己通过其它的渠道又解决不了的,老师再指导。

(6)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多数落后生学习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差、意志薄弱、不想学也不会学。借助教学改革的东风,我校建立了完善的评价体系,从职业素养、知识能力、技能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使他们重树自信心,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积极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旦学生对一门学科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学习这门课程。第一次课教师必须把各个环节设计好,让学生充分感受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应用及美好的发展前景,唤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热爱。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实验课上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简单的实验,使全部学生都能很快地完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一体化教学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1.一体化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均衡。化学教学实训中,分小组练习时一个老师无法照看十多个组,学生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画画的教学方法范文2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03-01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高中化学的新课导入也要因新课内容的不同而选择相应的方法,要贯彻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性、针对性的原则。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1.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创设情景进行课堂引入

虽然课堂引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巧妙创设生动的情景却不失为其中效果极佳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主动起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上ph试纸一课时,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上课,笔者就说要给大家表演一个小节目--染色魔术。我取出事先用白纸制作好的一朵"白花"。我在后面将这朵"白花"沾了沾清澈的水,再放入一个空瓶子,嘴中开始数数,当数了不到十下时,这朵白花居然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顿时吸引了学生,他们一下子炸开了锅,纷纷猜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笔者因势利导,并让其自己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讨论探究一下。这一整节课学生的学习情绪特别高涨,他们表现出了特别高的创作激情,争抢着来答笔者提出的各个问题,对所学知识掌握得也特别牢固。笔者的作业就是让他们去生活中找一找这一类试纸的妙用,结合生活实际,让他们了解了"学化学、用化学"的素质教育理念。

2.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引入新课

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笔者经常通过一些典故或生活中的实例来向学生讲述一些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引起学生的思考,让他们深切认识到化学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对生活的作用,激发其学以致用的理念。比如笔者在讲"空气污染"一节时,没有直接进入正课的讲解,而是讲了一则小故事:英国的首都伦敦被称为"雾都",在某一年的冬季,天气特别冷且潮湿,家家户户都烧上了炉火,可是天气一点风都没有。于是出现了下层气温较低,上层气温较高,空气对流不能良好循环,逆温差把过时的烟雾压在了下面,几天散不了,引起了人们的呼吸困难。伦敦的很多市民都出现了胸闷、咽喉疼,咳嗽也厉害的现象,让一些老年人和身体弱的市民离开了这个城市,短短的几天就有4000多人死去,整个伦敦被一层死气沉沉的氛围笼罩着。当学生们听完这个故事后,心情都变得很沉闷,从他们的眼神中,笔者感受到他们被深深地震撼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伦敦产生了这场劫难呢?笔者推出了今天的课题--空气污染。学生这一节课听得非常专注,深深地明白了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3.抓住重点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复习

不是简单地过一遍,而应突出重点。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课时分配,对于掌握较好的知识一带而过,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功夫彻底解决。例如问卷调查后发现很多新生对电解质的概念和电解质导电的实质等内容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如加热、高温、点燃、燃烧混淆不清;对有些知识点如溶解度的计算模糊不清。这些重点问题,要彻底解决。还要使学生认清初中知识既是高中化学的基石,有些知识点在会考、高考中也占有一定地位。

如在化学分册中初中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计算要求中就有15个知识点,《高考考试说明》也有多处明确要求,近几年在高考中频繁出现关于溶液溶解度和溶液的深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考题。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启发式为中心培养能力的需要。在复习中既可以采用列表、知识结构图、归纳对比等复结方式,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层层诱导、实验启发等先进教改手段。不要一味满堂灌,要留一定空白,讲练结合,设置疑问,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以适应高中教学。

4.及时查漏补缺,适当拓宽延伸

针对初中知识重点突出地复习,还要对忽视和薄弱问题及时弥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普遍反映有以下三个方面急需弥补:

4.1 初、高中教材脱节的内容。现行的初三新教材和高中教材之间存在一些脱节。如初三新教材删去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等概念和理论,也没有以选学内容的形式出现,但这些内容属于初、高中相互衔接的知识,高中讲到就感到突然和陌生。这些知识应在复习中注意弥补。

4.2 关于溶液较高要求的计算。在初中关于溶剂和温度发生变化时溶解度的计算不做要求,以后学生却要在高中习题中常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要适当加深一些。

画画的教学方法范文3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从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实际出发编写不同梯度的练习题,进行差异化分层训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全面地掌握每节课所学的知识,达到预期目标。对A组学生采取“自学→点拨→归纳”的办法,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自学时间;对B组学生采取“讲解→讨论→归纳”的办法;对C组学生采取“点拨→讨论→讲解→再讨论”的办法。首先,对于A组和B组学生的教学,在课堂中当堂完成,对于C组学生的教学,在课堂上完不成的也可以在课后或者在作业讲评中逐步完成。其次,要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并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完成学习目标,让他们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即使是学困生,也会从这种满足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梯级训练,分期达标

教学是一种有具体目标的双边活动,教学目标是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前提。怎样通过适当的课堂训练,促使学生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呢?我在课堂上围绕所授的知识组织学生练习,设计的练习题也分a、b、c三类,一是体现在量的方面,如:知识的覆盖面多少,思维成分多少;二是体现在质的方面:如知识的深度、思维水平的高低等。具体操作时,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同一练习题对三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二是进行有层次的练习,在基本题、综合题的基础上设计一定量的延伸题,A组学生全做,B组、C组学生做基本题,鼓励B组学生力争选做综合题,做对的给予表扬、鼓励,答错者及时给予点拨、启发,让每一位学生清楚本节课的内容,逐渐使成绩提高;力争使A组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完成较难的题目。例如,学习“核外电子排布”后,安排了这样一组练习题:

1.记元素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的元素符号;

2.画出核电荷数为1~18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填空,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①下列粒子中核内质子数最多的是()A、NaB、P%C、FD、S

②下列数字为原子的核电荷数,最外层的电子数最少的微粒是()A、17%B、13C、16D、11

③原子的最外层为第二层,并且该层有7个电子,此原子是()A、NaB、BeC、FD、0

4、元素A的原子核外第三层上共有3个电子,元素B的B2-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则这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是()A、AB2%%B、A2B3C、A3B2D、AB2

5、对于K和K+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同一种元素B.属于同一种粒子C.核外电子数相同D.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要求C组学生完成1、2、3道题,B组学生完成2、3、4道题,A组学生全部完成所有题目。

三、课后训练,要求各异

课后让学生尽快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根据事先制定的教学要求,对同一堂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学生布置的作业数量、内容和难易程度要有所不同,尽可能地体现差异化。除了课堂训练外,在课后作业的安排上也分层次,每堂课布置作业,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布置一点让优生做的弹性题、思考题。我的做法是,对于A组学生,要求完成全部基础题以外,还要全部完成培养思维能力的拔高题,题目偏重于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已锻炼其钻研探究、创新能力;对C组学生,学习较为吃力,应布置难度低、基础性强、简单思考后就能完成的基础类题型让他们完成,使这部分学生增强信心,消除厌学的情绪,以提高学习成绩。在作业批改上要优先批阅C组学生的,力争面批,并要当面点评表扬。对B组学生的作业要求以巩固基础知识、训练能力为主,让这组学生在经过思考后可以完成作业中的全部基础题和部分综合题。在作业批改时要注意培养能力的一些题目的对错,促使他们向A组学生逐步过渡。

四、结语

画画的教学方法范文4

1.生活情境化的导入策略;

2.生活情境化的分析策略;

3.生活情境化的训练策略.

生活化情境,即教师利用生活中真实现象,应用多种技术创设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教学环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生活化情境不但能让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将教学素养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创设生活化情境作粗浅的探讨.

一、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应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改变学生生活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生活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

然而,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围绕考试转”的情况经常可见:教师“满堂灌”,只注重课本知识点的传授,不重视实验教学和学生实践;只注重习题的训练,不重视对生活问题的研究,结果导致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沉闷,学生对化学失去了兴趣,也就不关心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尽可能创设生活化情境,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探究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参与探究学习,提高化学课堂的效率.

二、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方法

根据笔者长期的调研与实践经验证明化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要注意做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1.生活情境化的导入策略

导入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导入能营造浓厚的化学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生活情境化的导入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利用学生的生活事件和社会热点来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课堂导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例如在金属钠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设探究氛围,首先让学生看网页上一段新闻:《广州市珠江河段――惊现神秘水雷》.

据报道:2001年7月接连三天,广州市珠江河段上惊现神秘“水雷”,6个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桶漂浮在水面上,其中三个发生剧烈爆炸,从飘在水面上的一个铁桶内蹿出亮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从广州市化工集团等单位赶来的物品鉴定专家初步认定,铁桶内装的是钠.

阅读完该新闻后,一系列的问题在同学们的大脑中油然而生:在水中金属钠为什么会爆炸?这几桶金属钠该如何处理?金属钠的使用该注意什么问题?同学们的兴趣点很快转移到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上来.

2.生活情境化的分析策略

学生喜欢生动形象的东西,由于化学知识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普遍感到摸不着头脑,于是在很多情况下只能生吞活剥地去接受,得不到很好地理解,印象不深刻,容易遗忘,这样就不容易引起学生的适度情感.因此,化学教师应当充分运用生活素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来解释复杂的化学理论知识,从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到并理解新的知识.例如, “摩尔”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在讲到这一概念时,笔者将其比作数量单位“打”; 在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的时候,不少同学理解为失电子数目与得电子数目之和,笔者就把转移的电子数目和银行的贷款数额进行类比分析;有些同学总是搞不清CuCl2固体与CuCl2溶液的颜色,笔者就跟他一起回忆游泳池里水的的颜色,分析为什么游泳池水为什么是蓝色.当我们把抽象、难于记忆理解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能够化抽象为直观,变模糊为清晰.

3.生活情境化的训练策略

理科的学习离不开习题的训练,化学习题应当以与化学相关的内容、事件为主.在选题时以强化、巩固某个重要的概念、原理为主;或者以提高学生兴趣为主,如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并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事件等.例如, 2010江苏高考题第一题: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

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画画的教学方法范文5

关键词: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教师总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向学生传授运动技术和技能,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倾听者,一味机械生硬地按照教师所提出的教学目标去做,约束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束缚了学生学习个性的发挥,整节课都是在做重复而单调的体育活动,导致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体育教学效率也处于低下水平。所以,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应该是我们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工作经验,对本论文主题谈几点个人想法和做法。

一、采取游戏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热情和兴趣

游戏,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特征,一直广受学生的喜爱。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采取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枯燥、单调的体育活动变得好玩、有趣,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获得体育技能。所以,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要将游戏以合理的方式引入体育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作用,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让学生放松心情,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热情和兴趣,取得理想的初中体育效果。

比如,在对学生进行50米快跑的项目训练时,传统的训练方法是教师反复让学生进行50米的快跑练习,强调练习的次数,这让学生觉得烦躁和疲倦,并逐渐丧失了练习的耐心,学习态度变得十分消极和被动。这时,我们就可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如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以接力跑、追逐跑、S形跑、利用实心球进行跨步跑等方式进行50米的快跑练习,这样就使这一枯燥单调的体育练习项目变得生动有趣,培养了学生参与这一体育活动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消极变为了积极,同时也达到了这一运动项目的练习目的。

二、采取分层式教学法,保证学生在原来基础上获得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提倡“因材施教”,即教学要符合学生实际状况,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阶段学生,无论是在身体发育还是学习能力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距,如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学习水平、心理倾向、兴趣爱好等,如果我们一贯使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体育学习水平两极分化的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体育运动项目练习的积极性也会受到严重挫伤,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提高,也会起到严重的影响作用。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分层式的教学方法,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从而保证学生在原来基础上获得全面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

比如,跨栏跑的项目练习,对于体育水平较低的学生,我们可以要求他们在我们的指导下顺利完成跨栏跑的练习;对于体育水平处于一般水平的学生,在我们对跨栏跑的动作要领进行讲解和示范之后,进行模仿与练习;对于体育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对跨栏跑的动作要领进行了解之后,进行自主练习。这样,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能使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这一运动项目的练习中,并都在原来基础上获得全面发展,从而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愉悦感和完成运动项目练习的成功感。

三、采取多媒体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教学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而当前的初中体育课堂,由于教学场所常常是在固定的操场,教师没有使用多媒体的机会,这就使得体育学习十分呆板无趣,有些体育技术动作,学生也不能获得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所以,身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可以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合适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体育课堂教学

效果。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形兼备的教学功能,将一些体育技术动作以Flash课件的形式播放出来,如短跑、长跑中的途中跑动作、蹲踞式跳远的空中动作等,或者让学生观看一些体育新闻、体育比赛等,这样能给学生带来一种新鲜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兴趣,也能使学生对一些较难体育技术动作有更为清晰和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大大增强体育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实际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改变过去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要结合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实现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教学目的。

画画的教学方法范文6

关键词:中学化学 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 个性发展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去培养, 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施教方式。中西教育价值观不尽相同, 在培养人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上, 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内外中学化学施教的对象都是中学生,年龄段在13-18岁,心理发展阶段属于青少年期,他们具有相似的心理和认知水平,教学内容大同小异,所要达到的目标和遵循的原则基本一致;正是由于在施教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具有共同性,因此中学化学教学存在着可比性。比较中西方中学化学教学方法,发现有如下的相似之处:

(1)教学程序基本一致。

各国中学化学讲授新课基本上采用这样的程序: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预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所学的内容;巩固所学的内容;检测所学的知识。

(2)讲授法是各国中学化学教学普遍采用的基本方法。

不论中国还是美国,或者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化学知识的传授基本上是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助。

(3)普遍重视启发式教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教学方法改革,中学教学也不例外。通过教育改革各国都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能力的教学,尤其重视启发式教学思想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从中学化学教学实际来看,我国的教学方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相比,存在着差别,主要表现在:

(1)教学目的不同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西方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西方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西方人对孩子的要求非常宽容,他们从不对孩子规定必须做什么,更不对孩子进行与他人的横向比较,而是针对孩子自身作纵向的正面引导,重视孩子自身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突出个人的决定权力,教师有差别的对待儿童,使孩子最终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

概括地说西方人比较重视儿童自我意识的自然发展,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力图试使儿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经历发现自己的存在和认识与开发自己的能力。中国人认为孩子都是富有可塑性的,他们必须经成人的帮助才知道去发现社会的存在和社会的要求,于是老师和家长比较注重通过不断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位置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成为适应和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2) 教学活动不同

中国的课堂活动的设计扎实紧凑,并服务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教学常规较好,课堂中基本以教师——学生一问一答或者一问齐答的形式来传授新知,学生学到的知识较多,自己探究问题的能力较弱,学生所学多以应试为目的,强调背诵和记忆,教师会帮助学生在考试范围内反复练习重难点,达到熟能生巧,课堂趣味性较小。西方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堂中留了大部分时间给学生进行合作与探索,每节课中老师会精心设计分组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多与自己不熟悉的同学合作,完成教学任务,鼓励学生在合作中汲取他人精髓,学到自身没有的优秀品质,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给予帮助,在小组汇报时给予肯定性地评价和鼓励。②

(3) 评价机制不同

西方教师尽量避免用分数来对孩子进行评价,更不会把孩子进行相互的比较或排名;中国的教育比较注重榜样的力量,批评与表扬时常用的教学方式,教师或家长都鼓励孩子相互竞争,你追我赶,对于每年的期末大考或其他终结性评价看得非常重,往往成败在此一举。西方人更注重孩子学习过程的参与,以及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超越自我的进步和表现自我的勇气值得嘉奖。她们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孩子参与活动的综合表现为,不对孩子进行与他人的横向比较,而是针对孩子自身作纵向的正面引导;中国人对孩子看重的是技能提高程度和结果,学习的过程再完美,如果没有很好的结果,学习的过程就不值得肯定。中国的孩子要求参加的是要求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对于自由散漫或与众不同的学生必须严加教育。西方教育也注重合作精神,但是建立在适合不同个性和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发展基础上的,教师对于课堂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绝不会高调宣扬,只会认为这位学生在这方面先走一步,对于完成的比较慢的学生老师会格外关怀并大加鼓励,因为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没有放弃而是战胜自我,他比完成的又好又快的学生更加值得表扬。

其实我们在自己的化学课堂中也应该重视及时给与学生评价,化学学习需要学生敢于表达和交流,课堂教学中的体验活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一系列有效地活动让我们的学生有任务可“做”,有东西可“学”,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教师必须设有过程性评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于学生的参与给与肯定和嘉奖,有时学生也许没回答到点子上,但教师也应该倾听并尊重学生的发言并及时给与表扬,让学生感受的教师的期待与鼓舞。

(4)教学中使用的工具和教学媒体不同

国外由于经济和科技发达,直观教学手段有了极大提高,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各类教学媒体普遍被使用。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中国也力争改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但由于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原因,多媒体的普及远远不是近期可以实现的。③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在极力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因而以后教学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所谓的全面素质即:文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发展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素质和逻辑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等能力。

故通过中外化学教学方法的比较,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我认为改进教学方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改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加强对学生的全面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重视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3)改进教学方法必须与改革考试制度相联系,不破除升学率的压力,就无法使教师与学生从考试的繁重负担中解放出来。必须改变考试凌驾于教学之上,考试是“指挥棒”的不合理状况,使考试成为教学的检测手段,起辅助教学的作用。

“鼓励创新、发明、课堂气氛活跃”正是西方教育的特色,而“务实基础,课堂气氛严肃拘谨”则是中国教育的典型代表。中西方教育的差异的根源是两者不同的文化。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行为受到了文化的规范和约束,因而在不同的文化下有不同的教育观。但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将把“在不断探索中追求教育的优化性,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作为教育追求的不懈目标。

参考文献:

①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