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美育思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儒家的美育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儒家的美育思想

儒家的美育思想范文1

关键词:儒家思想 美育思想 大学生 德育教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族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在我国的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就提出了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教育思想,对于其他学派的育人思想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儒家思想成为我国的主流思想以后,儒家学说经过长期的发展,美育思想的学说发展的就更加成熟,奠定了我国古代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基础,对于我国人才的培养和官员的选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社会中充斥着各种诱惑和犯罪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催化下,西方的各种思想也开始流传开来,这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作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入手,对中国古代的美育教育思想进行有益地挖掘,从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有关孔子美育思想的概述

孔子(约前551-约前479)是我国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对于文学艺术,特别是诗歌和音乐有着独到的造诣和见解,大约在他三十岁的时候就开始了教育生涯。“六艺之教”的思想最早是在西周时期就被提出来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此作了最深入的贯彻和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孔子一直以礼乐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点,并且认为是人格思想教育的最高境界。所以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对这句话,邢爵在《论语集解疏》中是这样进行注释的:“此章论人立身成德之法也。兴,起也,言人修身当先学于诗歌也。立身先须学礼,成性在于学乐。不学诗以无言,不学礼无以立。既学诗礼,然后乐可以成之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将《诗经》作为了我国最早的这部诗歌总集作为了修身养性的教科书,明确地将诗乐教育放在了礼仪教育的前面,并且将其作为了一种美育教育的工具。

孔子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是儒家美育思想的核心,这也是中国早期氏族社会中亲情血缘关系的一种延续。孔子的最大贡献就是在于春秋战国时期将这种关系的人道主义精神发扬光大推而广之为人格主义,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美育,认为这是高尚人品修养必须要实现的一种境界。所谓的人格,孔子认为就是自身的一种反思和自我超越,所以在《论语雍也》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有关孟子美育思想的概述

孟子(约前390-约前305年)是在孔子以后儒家学派中的另一位集大成者,孟子关于学生的美育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孟子对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视程度,把学生的人格教育放在首位。

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曾说过:“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惟能。”在《孟子滕文公下》中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种人格思想具有仁义之心和博怀,和天地并起,强调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坚信人性本来善良的一面,强调后期教育对于人格美德塑造的一种重要性。

孟子强调对学生的仁义教育。在《孟子尽心下》中曾有一段孟子和自己学生浩生的一段对话:浩生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为善?何为信?”曰:“可欲之为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子中,四下之也。”从这一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对善恶是坚持区分对待的,教导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将人性中固有的善良进行精神上的升华,变成内在的人性光芒,孟子的这种以塑造人格美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思想和伦理观念对于后来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儒家美育教育思想下的大学生德育教育途径研究

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面临着众多问题,思想教育工作者只有找到得当的思政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所以,我们将在儒家美育思想的指导下对大学生德育的途径展开探讨。

(一)儒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文学素养教育的启示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有言:“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遂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年兽草木之名。”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启发是要求有一种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手段和途径,在当时只有书简这种传播媒介的时候,孔子把书本教育作为了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思政教育工作者除了让学生阅读大量的健康纸质文学书籍,提升大学生的文学修养以外,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引导当代大学生阅读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电子书籍,观看主题向上的影视作品,可以运用多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扩大学生的涉猎面,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含量,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水平。

(二)儒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培养的启示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这样说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所说的“艺”就是礼乐书数射御这“六艺”,要重视道德的教育作用,意思就是,作为一名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且要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胸怀宽广,装有仁义,最后还要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艺。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下》中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就是要求学生要有崇高的道德节操,面对权贵不应该屈膝折节,而应该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各种思想都充斥在其中,其中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最为严重,当代有的大学生甚至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盲目追求西方思想,整天浑浑噩噩,完全没有了目标,对于人生规划,完全没有任何打算,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人生态度,消极地生活。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经常开展名人讲座,用真人真事去激励这些大学生,鼓励当代大学生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刻苦学习,努力奋斗,坚决不能在享乐主义中消沉,鼓励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刻苦奋斗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伟大的人生观,指导者大学生前进的道路。

(三)儒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启示

对于人格教育的尽善尽美的追求和文质统一是孔子进行教育的终极目标。在《论语宪问》中:子路问成人。子曰:“若威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文艺,文之一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从这样的一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孔子的观念中,即使一个学生拥有了各种具体的机智,谋略和德行,但是没有相应的礼乐作为衬托,那么就脱离不了粗鲁的本性,只有具备了礼乐之才,那么举止谈吐才会显得有修养,才可以谈得上是文质具备,尽善尽美,这才是理想中的人格思想教育。孔子重视君子的文学修养,认为只有不断进行读书学习才可以内化自己的道德修养,也是道德修养的一个集中体现。在《论语八佾》中,孔子曾曰:“《韶》尽其美,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从这一段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于歌舞的艺术的极大评价,所以也让学生进行礼乐的学习,发展学生的各项才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除了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外,还应该重视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思政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在思政教育课堂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以外,还应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培养观念,鼓励学生进行多学科的刻苦学习,在其他专业上都要有所专长,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户外训练,磨炼意志,开发各个方面的智力,促进各项技能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是单一孤立的,是一门对大学生综合教育和培养的课程,和其他学科有很多的交叉,不仅是在心理健康、性格塑造、观念树立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对于大学生的文学艺术、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思想指导的作用。

四、结语

中国五千年的古代文化蕴藏着众多的光辉思想,对于古代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经过了长期的发展终于在古代成为了主流的官家思想,对于古代社会的人才培养和读书人的道德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这个变化莫测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已经严重腐蚀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学生是祖国的明天,未来的希望,承担着中华民族历史复兴的重任,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从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中汲取健康的文化营养,转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合格大学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康怀远.中国修身文化的和谐意蕴与当代教育价值[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2]胡发贵.论“孔孟儒学”一词的出现及其历史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9(03).

[3]项志良.德育实践有效途径:以“修身”为平台,以制度促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9(08).

[4]姚伟钧.儒家“入世”精神的形成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04).

儒家的美育思想范文2

儒家的驾驭思想,总是要求从“学”开始,道德教育也不例外,道德教育过程也是“学-思-行”。首先,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学就可以培养许多优良的品质,例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等,都带有道德教育的性质。其次,儒家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人伦道德,所以关于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大部分都可以运用到道德教育上来。

一、立志与持志

立志与持志是儒家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也就是说,要立志去信仰某种理想和保持这种理想。孔子说:“夫不可夺志也。”;孟轲说:“持其志,毋暴其气。”孔子主张“士志于道”,这个“道”指的是“仁”,所以又主张“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他认为一个君子要“谋道”“忧道”不在乎“谋食”和“忧贫”,学的目的就在于“致其道”,并且时常不忘“道”,要像颜回那样,居陋巷也不改其道的精神,甚至要“蹈仁而死”“杀身成仁”。孟轲把“义”和“仁”并列,留名“仁义”。他把“志”与“气”结合起来,他说:“志,气之帅也;持其志,毋暴其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配以与道。”这种浩然之气,可以做到“舍生取义”。孟轲这种“养气”的学说,似乎很难理解,人们问他什么是“气”,他也难以回答清楚,我们从前也总是视其为一种主观唯心论而抛弃它。现在看来,对于“养气”,还应该做科学的研究。孟轲还提出了意志锻炼的学说。他认为,对于青少年,应该让他们“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二、培养道德情感

儒家很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他们培养学生“好德”“乐道”“疾恶如仇”的感情。儒家之所以重视音乐教育,其理由正在于此。《乐记》认为“乐者德之华也”,音乐是人们真情的流露,如“唯乐不可以为伪。”他们又认为,礼乐可以起到节制情感的作用。儒家认为,乐教能让人们的感情达到温和、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效果。古代所说的音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美育教育。先生就曾提出,要以美育来辅助道德教育,可见美育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实质上是符合道德教育必须培养道德情感的规律。

三、主动修养

儒家很重视道德修养,其中包括自得、自省、自克、知耻、求放心、反求诸己、改过迁善等,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修养要长期坚持,孔子认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承认自己到了40岁才“不动心”。

四、“预”和“积”

《学记》说:“禁于未发之谓豫。”这就是说,教师对学生事先要有所了解,要求教师有预见性,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情。“豫”的工作还包括“防微杜渐”。儒家认为,“履霜坚冰至”“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德小而不为”,大德是从小德积累起来的,大恶是从小恶积累起来的,这些道理是儒家反复提醒。如《易经》要求“日新其德”“多识前言经行,以蓄其德。”

五、中庸之道

儒家的美育思想范文3

【关键词】美学;道家;儒家;宗教

李长之在《释美育并论之中国美育之今昔及其未来》中提到,教育在本质上是期待美学的,因此他呼吁美育的建设。然而在五四之后涌入的大量舶来品无疑也给中国的美育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古代美学的继承和转化的问题,西方美学的借鉴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不应该忽视的问题。

在古代的美学继承上,宗白华是一个应提及的名字,他在吸取中国传统的庄禅思想的基础上,在对中西方的绘画比较的观照之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体系――“意境”,其强调的是意境创造过程中的“虚”与“实”的重要关系。在传统的庄禅思想中,“道”及其所体现的“虚”,主要体现在从哲学的角度体察人生的各种问题。而宗白华对“虚”的借鉴主要体现在对各种艺术分析层面上,并上升到一个美学的高度。如他在分析京戏《三岔口》演出中“夜”的表达,虽然有灯光的存在,但“夜”还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化为欣赏主体情感中的“虚”。同时,他还认为“意境”的特点集中表现在道、白、舞上面。道就是真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宇宙节奏。白是类似于“虚”,是艺术留白的问题。而舞,则是高度的韵律、生命的体现,如他在分析中国书法时所提及的。字和字之间,行和行之间,能“偃仰顾盼,阴阳起伏,如树木之枝叶扶疏,而彼此相让。如流水之沦漪杂见,而前后相承。”总之,在古代美学的继承和转化上,宗白华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表率。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哲学除了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还有源远流长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列举李长之对其的继承和吸取。在《释美育并论之中国美育之今昔及其未来》中,他说,作为中国思想正统的儒家哲学,尤其是孔孟,所贡献最大的,即是审美教育。他认为颜回那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恬淡闲适,就是美学的真精神。因此,他说:“美学的精神在于反功利,在于忘却自己,在于理想价值的追求。”据此,他在推崇玉的那种致密的,刚硬的,但却是温润的特性时,所宣扬的其实是孟子所肯定的伦理与美感的统一。总之,在“五四”那个急功近利的时期,李长之的美育思想不啻也是一种警醒。正如他所说的:“中国在近代是太步入急功近利之一途了,一般人只知道纵耳目口服之欲,学术界也只知道坚甲利兵,或者做的考据,为什么不看的远一点呢?不要辜负蔡先生在新国家初成立时为教育所打下的广大而健全的基础,建立新的美学,建立新的世界观和形而上学。”事实上,李长之的美育思想的提出,时至今日仍然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的,虽然,他在传统美学的借鉴上没有形成一个有力的美学体系,但他对美学及美育提出的见解无疑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以上是在对传统的中国古代哲学继承的问题,那么,在吸取外国的美学上呢?而且在此时,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实现理论的转化和吸收。

在艺术的“境界”问题上,王国维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区分。叶朗在其《中国美学史大纲》中提出,这和王国维接受叔本华的影响是具有一定的关系的。同时,在叶朗看来王国维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都是由纯粹的无意志的认识产生的,区别只在于客体和主体之间是否存在敌对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不难看出,在叔本华、克罗齐等等国外美学的借鉴和吸取上,我们用此来反观中国的古典美学的方面也还是具有一定的成效和作用的,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自己的美学精神如何体现呢?

当然,在面对西方的各种思想,尤其是在美学的问题上,并不总是都像王国维和朱光潜的情况相类似。如前面所提及到的“蔡先生”,即先生,他不仅仅提倡建立新的美育、建立新的世界观和形而上学,他更大声疾呼“以美育代宗教”。在演说词《以美育代宗教说》中,蔡先生以为,吾人精神上之作用,普通分为三种:一曰知识,二曰意志,三曰感情。最早之宗教,常兼此三作用而有之。同时,他还认为知识、意志两作用,既皆脱离宗教以外,于是宗教所具有密切关系者,惟有感情作用,即所谓美感。同时,蔡先生认为,盖无论何等宗教,无不有扩张己教、攻击异教之条件,他列举了回教与基督教之冲突作为证明,因此,他得出了自己的论点――“鉴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若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该演说词是在1917年4月8日针对当时猖獗一时的宗教迷信活动而发的,我们不难理解他的拳拳之心。

那么,在人的教化问题上,宗教与美育的作用有何不同呢?暂且不考虑我们民族信仰的宗教,当然假设我们有一种宗教的话,是否我们真的就可以把一种文明――外来的文明置之不理呢?事实上,即使是在现在,我们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外来的宗教,比如基督教,我们一直在权衡着接受与否。虽然在一些西方人的眼中,我们是一个不可能接受基督教的民族。在孟德鸠斯的《论法的精神》中,他认为在中国习惯、风俗、法律和宗教是一个东西,据此他得出结论,那就是“要在中国建立基督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其实事情的原因很复杂,本没有他认为的那样想当然。中国民族是一个实用的民族,地大但人口众多,生存成了他们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但他们决不是愚昧到不接受任何文明的民族,只是亟待需要一个接受的契机。刘小枫在《拯救与逍遥》中也同样分析了基督教与中国古典儒家以及道家思想的问题。正如他所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社会生活的道德化和个体意识的超脱之空灵境界。这乃是由中国传统儒道思想构成的中国文化的大构架。孔孟、程朱、陆王之(下转第169页)(上接第168页)学,为人格的成圣化和生活的伦理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说明。庄学、玄言、禅理,一直是超脱人生的理论根据。但是,刘小枫同时也注意到了另一个问题,即涉及人的灵魂的安身立命的,只能是犹太-基督教的拯救精神。同时,中国的个体意识的超脱的空灵境界,较之于基督教,也存在一定的灾难性的恶果。因为在道家的精神中,超功利与超价值是混而不分的,这样无疑会把人的价值意识指向暗中引向诋毁一切价值的后果,因此,刘小枫认为传统道家的超脱只能算得上是一种审美的情怀。

审美的情怀在刘小枫看来,就是一开始把现时的苦难形态排除在外,它不想与任何现实的东西有一点牵连。而犹太-基督教精神的情怀在他看来是必得担当现时的苦难,这首先要求个我有一种放不下的心肠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但是问题是任何一种文明在落入另一种不同文化的地域之时,我们必须考虑其文明的可对接性,即接受另一种文明的条件或可能性。因此,在国民教育的问题上,笔者完全认同蔡先生的说法,即以美育代宗教说。因为在当前的中国并不存在大规模或者是广泛接受基督教的条件,甚至我们也怀疑那些接受者的基督教,是否是被改造过的“基督教”。上帝是爱人的,可是我们又真的曾经那样无私地爱过别人吗?与其虚假地接受,或者只是为了寻求一个可以得到利益的借口,即使接受了也是一种欺骗。

总之,在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当务之急,还是蔡先生所提及的,建立新的美育,建立新的美学,建立新的世界观和形而上学。

【参考文献】

[1]《释中国美育并论之中国美育之今昔及其未来》,选自《李长之批评文集》,郜元宝、李书编,珠海出版社,1998.

[2]《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选自《宗白华选集》,叶朗、彭锋选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3]《以美育代宗教说》,选自《文选(注释本)》,聂振斌选注,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4]《拯救与逍遥》,刘小枫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5]《中国印象》,何兆武等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儒家的美育思想范文4

A.育其身,尤指使人体格强壮,健康成长

B.育其心,包括德、智、美三育

C.思想教育

D.政治教育

E.文学教育

7.2.在先秦儒家那里,审美活动为了实现的和谐是(CD)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人与社会的和谐

C.天人关系的和谐

D.人际关系的和谐

E.人与自身的和谐

7.3.认为,美育和宗教相比(ABC)

A.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

B.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

C.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

D.美育是永恒的,宗教是暂时的

E.美育是多元的,宗教是一元的

7.4.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中,认为小说对人的感化作用分为(BCDE)

A.化

B.熏

C.浸

D.刺

E.提

7.5.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提出的“四育”是(ABCD)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E.劳动教育

7.6.贺拉斯认为文艺的三个特性是(ADE)

A.真实性

B.虚构性

C.哲理性

D.情感性

E.形象性

7.7.归纳起来,美育的内涵有(ADE)

A.美育是人格教育

B.美育是性格教育

C.美育是心理教育

D.美育是情感教育

E.美育是艺术教育

7.8.下列表明美育是人格教育的是(ABC)

A.孔子以山水比德

B.屈原以芳草自喻

C.古之君子对梅兰竹菊的精神认同

D.王维的“空山不见人”

E.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9.下列可以证明美育是诉诸感性的句子是(ABCDE)

A.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

B.岂独山水,虽一草一木,亦莫不有性情

C.形象在美的领域占着统治地位

D.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E.名山大川,人人得而游览

7.10.美育的能动性表现在(ABE)

A.审美主体在美育过程中有着创造性,自觉参与其中

B.主体在审美中能有自觉的追求

C.美育可以潜移默化

D.美育诉诸形象

E.主体在参与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体现能动性

7.11.美育与德育的区别是(AD)

A.德育有外在强制性,美育从内心,从人的情感角度打动人

B.德育高于美育

C.美育高于德育

D.道德规范是一种严肃要求,审美感化往往使人亲和

E.美育等与德育

7.12.美学家宗白华把境界区分为(ABCDE)

A.功利境界

B.伦理境界

C.政治境界

儒家的美育思想范文5

论文摘要: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的伦理性特点、“比德”理论、伦理判断影响审美判断三方面入手简析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伦理性特点,并指出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宗法社会以及儒家思想的促进作用是形成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伦理性特点的原因。

一、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伦理性特点

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悠久博大的文化传承至今没有出现中断,这在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是唯一的奇迹。在这深厚的历史积淀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学特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而审美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这一特征。

(一)以孔予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的伦理性

这一点在艺术还没有完全自觉的时代表现得很突出,尤其是强调伦理纲常的儒家学说更是如此,它既是这一特征的表现,也是推动传统审美伦理性特点形成的思想动力。《论语》中孔子关于美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

在“美”与“善”的关系上,孔子曾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篇》)可见在孔子之时,“美”与“善”还存在着互换使用的现象,又如子张问孑L子“何谓五美”,孔子答日:“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谈,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日篇》)直陈出五种德行。但这并非意味着孔子对“美”和“善”的使用是没有分别的,比如孔子评论《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评论《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篇),足见二者不同。然而这也不能说明孔子已经具有了独立自觉的美学标准,《韶》或《武》都是古乐舞,以艺术自觉的眼光来看,这当然是属于艺术表演,但在那个艺术没有独立和自觉的时代,同样的欣赏活动就不纯然是审美活动了。故而孔子在对乐舞进行鉴赏评论时,在总体把握上就不会采取单纯的美学尺度。对《韶》、《武》的评价来看,孔子无疑是认为《韶》要优于《武》的,原因就在于“尽善”与否。舜有德,尧把位置禅让给他,《韶》乐和赞美舜有关,而《武》所赞美的武王,是以武力取得了政权,孔子对于这一点不甚认可,认为其“未尽善”,可见伦理标准在孔子对乐舞欣赏的判断中起了多大作用!

在类似于“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文”“质”关系和“言”“德”关系上,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虽然看起来是将“文”“质”同等看待了,但“文质彬彬”所成就的是“君子”,仍然是从伦理学着眼的。又如“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篇》),在这一句中,孔子把德行和一个人的言辞用必然关系相联系,结合他“巧言令色,鲜矣仁”、“恶利口之覆家邦者”等等其他语录可以看得出,他真正看重的还是德行。

而在对待《诗》和“乐”上,孔子首先着眼的是它们的道德教化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篇》)都体现了这一点。《阳货篇》有言:“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可见孔子认为“乐”不仅仅只是敲敲钟鼓弄出乐音这么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因为它蕴含的思想能给人熏陶,能陶冶人心,净化风俗。所以孔子说:“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篇》)

(二)将物比人的“比德”思想

将自然万物的美与人的美德相联系,也是传统审美文化的一大伦理性特点。在《诗经》中已有体现,比如《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以“皎皎白驹”比拟隐逸林中的高洁之士。《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以玉的温润比拟君子品格宽和。在《论语·雍也》中则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将山之稳重不迁比仁者宽厚的胸怀安静的性情,将水之灵动不拘比智者敏捷的思维好动的性情。屈原的《离骚》以佩饰香草比喻个人的美德和多才多艺:“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以草木凋零、美人将暮比拟报国的衷情和焦虑:“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而他的《桔颂》则以桔树比拟其高洁的情怀和独立不羁的精神,“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固深难徙,更壹志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如此发展下去,后世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哦赋诗、挥洒作画的经典对象。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是“比德”影响创作的极好例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三)伦理判断影响审美判断

传统审美文化的伦理性特点还表现在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判断的时候,往往会受到伦理判断的影响,甚至伦理判断还会起到第一位的决定作用。

典型的例子就是“因人废字”。司马光《治通鉴》有言: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很多人认为把人品低下的书家的书法作品收藏家中,等于收藏了邪恶之气,不仅玷污了家风,也有损于自己的人品。因此,奸臣蔡京、秦桧、严蒿等虽堪称书法大家,但他们的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却极少。书法史上有“苏黄米蔡”的“宋四家”之说,前三位均无疑问,唯独“蔡”,有人认为是蔡襄,有人认为是蔡京。最早对宋四家进行解释的应当是明初的王绂,他在《书画传习录》中提到宋四家的“蔡”是指蔡京,而后人因为蔡京是宋徽宗一朝的奸臣,遂以蔡襄代之。

宋徽宗的“瘦金体”,从艺术上来看,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每笔的尾钩都异常锐利、力透纸背,体现出宋徽宗极高的艺术天赋,然而因为徽宗朝奸相辅政,宦官掌兵,徽宗本人又贪恋女色等等原因,竟使得“瘦金体”落有“柔媚轻浮”、“锋芒毕露”的评语。

二.传统审美文化伦理性特点的成因

如果将“美”字进行字源考察,就会发现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从萌芽时期就与实用性有着关联,不论是“羊大为美”还是“羊人为美”,都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意味。《说文解字》云:“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宋代徐铉补注《说文》日:“羊大则美,故从大。”也就是说羊的体肥毛密不仅体现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味觉上给人以肥美味甘的味觉感受。而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美”字都是由上边的“羊”和下边的“人”组成,在甲骨文中,“大”训“人”,汉字的造字是有比类取象原则的,在羊的下部画上“大”象,有一种促进羊繁殖生长的巫术意味。审美最初与实用相联系并不难理解,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又是因何逐步表现出伦理性特点的呢?笔者分析可能与以下两点原因有关:

(一)长期处于宗法社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大体上都是由氏族血缘政治向文明地缘政治进化。

(二)儒家伦理思想的熏陶

前边已经提到,一种思想既是其文化土壤特征的反映,又在相当程度上推动文化特征的发展。儒家思想诞生于宗法制的文化背景下,而且又是主张维护这种文化秩序的。由于学说本身的强大生命力,在统治者的扶植下,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常主张,“三纲五常”的秩序规则,一步步地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最终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现实和忠孝一体的伦理观念。

儒家的美育思想范文6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16-04

目前,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高职院校要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学生“做事”的本领,也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课程是完成高职教育目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并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二是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领悟美的真谛,培育他们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的意识,升华他们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三是让高职学生掌握人文知识,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四是通过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高职生“做人”的自觉。所谓“做人的自觉”表现在以下几点:善于自我和谐相处,善于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与物和谐相处,即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征

就课程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因而,本土性与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征。

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则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就课程的知识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常常通过量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保障。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次都有较明确的课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积极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做人”的自觉意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文学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因为文学是通过文学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学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美学”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拓展课程。本门课程是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研究美,重在通过美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学生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离不开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他们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悦,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美育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给他们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美育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的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与理智的满足,从而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

就课程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具有个性化、隐喻性和多质性。如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体现出人文知识的个性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应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真诚、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移情、理解和对话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或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会指向课程。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与一定的学科、实践相联系的育人媒体,它包括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①“所谓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②

隐性课程的资源皆隐含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关键在于用心去体验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其包括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全面、正确、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由核心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隐性课程由活动课程、网络课程、柔性课程等构成。

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形式,就是指常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即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形式,即在教学计划中以课程科目形式出现的课程编制方案。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以主干课程为纲,辅之以相关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制所限等原因,笔者认为,可设置一门核心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侧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设置“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选修拓展课。

二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形式,即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形式无固定的模式,所谓课外活动、讲座、参观、学校环境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价值观念、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相结合。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由一门主干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构成。

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笔者建议将课程命名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十六讲”,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讲解,侧重领悟中国传统思想,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独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高职学生在文学欣赏中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开阔思维。文学欣赏课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学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重在作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享受、体验中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取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古典诗歌,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诗性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因此,我们呼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借助于“诗性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

其次,选择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没有结局的残篇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遗憾。据调查,我们的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读过《红楼梦》,或对《红楼梦》了解甚少。当然,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不可能让高职学生对《红楼梦》有全面的了解或较深的认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都只是一种引导和启发,通过课堂引导、启发,把学生引进门,最终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文学欣赏”课通过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认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水平。

“中华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更高层次的拓展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审美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的。

教育家先生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并终生以推广美育为己任。在当时与蔡先生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人还有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在晚年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也一直强调:“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之所以要用美育代宗教,是因为对中国人而言,倡导美育比倡导基督教要现实得多,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虽然有精神信仰,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帝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审美教育的,在儒家那里“乐教”和“诗教”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涉及音乐评论,这些评论都很深刻。台湾学者徐复观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并且认为:“礼乐并重,并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这是孔子立教的宗旨。”③徐复观认为儒家是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而这种“为人生而艺术”主要表现在音乐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诗歌方面。在《论语》里,孔子多次强调学习《诗》的重要意义。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乐教”和“诗教”辅之以“礼”,才能培养出温柔敦厚的完美人格。而道家则不同于儒家的将人格视作对仁义的归依,而把人格看成对包括礼义在内的世俗之物的超越,主张在回归自然、天人合德中实现人格的独立自由。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是互补的,共同滋养着中华文化的灵根。李泽厚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归结为一种“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他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但却包含着宗教的热情,虽然不是哲学但却包含着哲学理性。它培养了一种人格、操守、感情、人生理想、`生活态度。”④

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实际是在延续儒家的审美教育传统。“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和怜悯,那么依著者之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⑤因为当今中国人的伦理价值真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所以,我们在今天重提“以美育代宗教”,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是我们提倡高职开设“中华美学”的目的所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人文性,奠定其成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明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建立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学分,保证充足的学时,配备良好的师资,进行严谨的教学以及严格的考核等制度设计,是大学人文教育成功的基础。

注释:

①②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4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④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⑤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0-349.

[2]谭卫平.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63.

[3]胡炼.美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及其对学生人格的完善[J].经济师,2008(1):121.

[4]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6]李泽厚.世纪新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