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疏导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孩子心理疏导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孩子心理疏导办法

孩子心理疏导办法范文1

这是家长面对孩子特别叛逆不听话首先要遵守的原则之一。孩子特别叛逆不听话,说明孩子的叛逆心理非常严重,会有极强的好斗性,对父母的强硬干涉非常反感和厌烦。一旦父母强硬管教孩子,和孩子对着干,不管父母说的对错,孩子在叛逆心理作用下,都会与父母对着干,父母越强硬孩子反抗越激烈,叛逆行为越严重,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有的时候孩子叛逆行为是可以自行纠正的,反而在父母的强烈干涉下变的更加严重,最终固化在孩子身上,变的难以纠正。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给孩子摆事实讲道理或者旁敲侧击的向孩子提出意见,让孩自己知道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

2、减少冲突,顺应孩子,体验犯错。

孩子特别叛逆不听话的时候,孩子是听不进去家长的金玉良言的,只会认为家长的想法陈旧了是不对的。叛逆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强烈,具有强烈的冒险精神,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有句话叫“不撞南墙不回头”,很适合叛逆期的孩子。家长不如在确定孩子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比较轻的情况下,顺应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尝试,让孩子吃点苦头。孩子受到教训,就会知道事情的对错,会自动改正自己的行为。

3、耐心倾听,尊重孩子讲道理

耐心倾听是一种很好化解矛盾的方法,很多孩子叛逆都是因为父母不理解自己,只喜欢管教自己,不听自己的意见。孩子在长大,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自尊心。孩子特别叛逆不听话怎么管教?父母要放下家长的架子,不要用命令的语气跟孩子谈话,一味的强加说教,要尊重孩子及其想法,和孩子讲道理,以道理的对错来教育孩子,而不是用自己的身份来决定事情的对错。往往孩子的一些所谓的“叛逆”行为,也是有其合理原因的,家长不妨认真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即使孩子的想法错误,家长也要给孩子讲明白其中的道理,让孩子自己从实际的情境中得到教育。孩子特别叛逆不听话。

4、找到孩子叛逆的根源

每个孩子叛逆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背后肯定有它深层次的原因,比如有的因为父母离异所造成的,有的是娇生惯养造成的,有的是自身认识不够造成的,有的是孩子生理发育导致的,有的是外部环境影响的等等。孩子特别叛逆不听话肯定是有原因,往往原因还比较复杂。纠正孩子的叛逆行为容易,却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想要彻底解决孩子叛逆问题,还要找到孩子叛逆的根源,从根源改变孩子叛逆。

5、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孩子心理疏导办法范文2

[关键词]未成年人;安全

【中国分类法】:G445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学校以及周边的环境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各地学校学生自杀、坠楼、校园暴力、学生害事件频传,这是学校无法避免且被迫面对的现实。我校在近几年来周边环境也遇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我校是一个有着1300多个孩子的寄宿制学校,尤其是2012年以来食宿综合楼的落成,在平时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又多了近300个孩子平时的食宿管理工作,这无疑又增加了许多工作的难度。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本着预防为主,强化师生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同时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措施,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得到全面、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一件安全事故,往往由一些不经意的安全隐患引起,所以校园安全教育不容小视,在平时教育中将危险苗头及时扑灭,这是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最为有效的方法。每个学期,我校都要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以及利用文化橱窗、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对师生进行安全宣传;同时以主题班队会、红领巾小广播、国旗下讲话以及学科渗透等途径,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使学生比较系统的学习安全知识和相关技能,生动形象地对学生进行交通、用电、防火、防溺水、预防食物中毒、反对、各种传染病的预防、安庭安全、户外活动安全教育。

通过每学期的各种安全宣传和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此外,我校还注重学生的亲历性,让孩子参与到安全教育中,调动他们自我保护的主动性。如在交通安全教育中,教师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演一演生活中如何过马路和骑车,在情景活动中让孩子亲自找一找哪些地方容易出现危险,并讨论怎样想办法来消除这些隐患,使孩子们很快知道过马路和骑车应注意的事项;又如有的孩子经常流鼻血,在情景演示后学生学会了正确的处理方法,这样如果他们再遇到这样的事,自己能很好地处理。

二、狠抓安全管理,打造平安校园

校园安全,人人有责。我校在安全管理上制定了一系列严密措施,给全体师生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每学期之初,我校对各项安全工作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都要进行全面补充,做到制度全面、合理,责任明确。我校完善了四项制度,一是门岗制度。坚持门卫按时交接班,认真巡视,做好外来人员登记,对校园实施封闭式管理,严防闲散人员进入校园。做好上课期间师生外出登记工作,以免有人员在上课时走失或发生意外,确保校园安全,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二是校园日常值勤制度。要求值周领导提前半小时到校,每天都有两名领导和三名校警全程负责课前、课间的安全巡视检查,放学时间有两名领导负责放学秩序的检查工作,课间操、放学时间教学楼东西两侧楼梯口都有两名老师负责学生的上、下楼安全,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及时把偶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使校园安全工作在时间和空间的管理上没有死角。三是点名制度。要求教师每天必须做好学生的出席点名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与家长联系。四是建立学校安全意外工作预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校内各类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在预案中做到人员职责明确,信息渠道畅通,程序科学,实施便捷。

除此之外,我校又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和增加安全工作内容。针对近期中小学事件频发,我校在师资不足情况下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对学生定期进行自我保护辅导;针对近期校园踩踏事件频发,我校每月开展2次学生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收到良好效果。2013年吉林省松原市发生5.5级地震,我校震感强烈,当时学生正在教室上课,这是对我们安全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由于我们平时对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常抓不懈,仅用1分40秒便实现了全体师生在操场上集合,在最短时间内组织学生紧张有序疏散,保证了师生的安全,这正是我们对疏散演练扎扎实实、常抓不懈的结果。

三、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有一个阳光、健康的心理

近年来,很多中小学生都因心理障碍而产生过激行为,如自杀和杀人等事件时有发生。导致这些极端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他们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很多学校重视学生智力的培养,往往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我们对未成年人不仅是“身”的保护,更多要关注他们的内心感受。为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减少未成年人极端行为的发生,我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人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基于以上思考,我校很早便设立了心理疏导室,由专职校医和相关领导担任心理疏导员,每周定期向学生开放,对各班报上来的近期在班级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表现比较异常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在对一些学生心理疏导时,我们发现家庭中缺少关爱的孩子心理问题尤为突出,他们的叛逆和仇视心态特别强烈,与同学打架以及在班级中种种格格不入的行为便是他们这种心态的反应。针对这种情况,我校特别建立了心理障碍儿童档案,定期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并与学校德育、少先队工作相结合,在每逢儿童节和其他节日时对他们进行帮扶和送温暖活动,让这些孩子在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通过积极有效地工作,我校这一部分孩子基本摆脱了心理阴影,与大多数孩子一样,用一个阳光、快乐的心态来迎接学习生活。

孩子心理疏导办法范文3

在日常的规范训练中,通过游戏、活动、竞赛、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来帮助学生完成文明礼仪的训练。在课堂中,教师时常提醒孩子坐要有坐相,写字、看书姿势要规范,发言要举手,外出春游、乘车要排队,学生之间有摩擦,要诚恳地表示道歉,说:“对不起。”学生离校时要和老师、同学说“再见”等。同学之间结互帮对子,学习上互帮;与“手拉手”学校通信交友互帮,在实践中学习处理与同学间的关系,进行关心他人,以礼助待、团结互助行为的训练。

为了养成守纪的习惯,学校用少年警校的形式进行了专门的训练。宽平小学少年警校创办于1989年,是吉林省首家少年警校,是学习军事常识、体能训练、法律常识的良好载体。建校二十四年来,进行了模拟活动、抓捕逃犯等探险活动,通过训练,提高了纪律观念,加强了热爱集体、互相关心、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了不怕困难、敢于吃苦、顽强拼搏的精神,树立勇敢顽强团结友爱的作风,初步形成作为人民警察所应具备的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用礼仪的多维评价,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抓好学生行为习惯教育,需要学校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力合作,关键是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一是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制度管理,建立了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如《德育常规管理制度》《辅导员培训制度》《校规》《礼仪常规》等,强化了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意识;二是目标导行,从身边小事做起,坚持“提出问题要小、要实、要联系生活”,根据不同年级,分层次确定养成教育的目标。三是建立星级的评价机制,通过“五比争星”活动,即比学习、比守纪、比劳动、比文明、比好事,通过学生间自评、互评、月评、总评的办法,评选“星级学生”,颁发证书,在荣誉栏中张贴照片,树立队员的自信心,帮助队员获得成功。

三、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培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根据小学的特点,我们重点抓了三种心理疏导的形式,即教师的个别心理疏导,学生的自我心理疏导和心智教育。教师的个别心理疏导,主要是每周让学生在“心语日记”记录下自己的点滴进步或问题,并说明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记录下观察到的同学在学习上、生活中好人好事,良好的行为规范,以此为镜子对照自己,从而提醒自己不断前进。教师看了学生的“心语日记”后,认真阅读,分类处理,包括写批注,或个别谈话,或表扬与批评,聘请长春市心语协会会长于海波做为心理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四、用家校合作的方法,抓实文明习惯的养成

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不懂礼貌,令家长尴尬不堪,同时家长们意识到生活中对孩子礼仪教育的缺失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我们把父母和学校的力量联合起来,让家庭、学校、社区步调一致,使礼仪教育更加有效。

在礼仪教育中,我们多次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明确礼仪教育的目的,要求学生家庭礼仪规范,使家长懂得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掌握礼仪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同时我们听取家长的意见,求得他们认为养成教育有效、可行的好方法,从而抓住家长教育思想的闪光点教育学生,使教育产生积极的效应。家长们都自觉地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家庭礼仪”、“孝敬日礼仪”、“五比争星”的行为训练评价,有效地帮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用“四气”教育,促进良好行为美德的养成

在人格教育上,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四气”,即文气、刚气、朝气、灵气。所谓“文气”是指学生具有现代人的文明精神,要做到讲文明、懂礼仪、守纪律、追求科学、追求真理,有远大的理想与崇高的志向;所谓“刚气”是指让我们的学生要有不怕吃苦、勤劳节俭、勇于拼搏、敢于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品质;所谓的“朝气”则是培养我们的学生具有蓬勃向上、事事争先的竞争意识。在礼仪教育中,由于全方位、多角度、持久深入抓礼仪教育,从而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到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也随之提高。在礼仪教育中,学生改变了学习的心智模式,养成了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他们从学会安静开始,专业致志地努力观察、思考、实践,接受指导,再改进实践,选择最优学习方法,从而全面提升了学习质量。

孩子心理疏导办法范文4

【论文摘要】聋生由于听觉及语言方面的障碍致使心理发展有别于正常孩子?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十分突出?使之学习被动、精神不振、自信缺乏、意志衰退等?进一步发展甚至可能导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本文系统分析聋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成因?并提出教育对策?以期把聋生培养成为身残志坚、身心健康的人。

逆反心理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出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聋生由于听觉及语言方面的障碍致使心理发展有别于正常孩子,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十分突出。聋生逆反心理有何表现、成因如何,怎么调适呢?

i聋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聋生进人青春期后由于生理日渐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情感上容易冲动,行动上容易任性,出现讽刺、挖苦人;吵架、打架及损坏公物;顶撞,报复老师;知错犯错,我行我素等等逆反行为.归纳起来,聋生的逆反心理表现主要有以下八种:

i. i超限逆反.指客观要求超出了聋生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就会引起聋生的逆反心理,表现出与施教者要求相反的言行,出现“让我向东、我则向西”现象。

1.2情境逆反。指客观环境要求与聋生需要不相符时,自然会使聋生产生逆反心理,表现出心不在焉或根本听不进去说教、或做其他事情,如摆弄东西、收拾书包等现象,以示不满.

1.3信度逆反。表现为聋生对信息传递者的人格或所传递内容虚假产生怀疑.

1.4受禁逆反。聋生的好奇心极强,往往向他们禁止的东茜,他们反而越想接触.

1. 5自主逆反。指聋生地位、尊严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逆反心理。

1. 6归因逆反.即他人的说教、做法并无错处,而动机不良引起的逆反心理。

1. 7失衡逆反。信息传播者的育行或实际与其传播的内容背道而驰,失去平衡。

1. 8性格逆反。即个别聋生由于性格异常或心理疾病,如执拗、怪僻、暴躁、易冲动、刻薄、极端自私、心境不安等,稍不随意,就以吵闹、打骂等方式对老师、父母或同学.

2聋生逆反心理的成因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人行为的不善乃是因其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那么,少年期聋生究竟有哪些需要尚未得到满足呢?

2.1聋生身心发展未满足。,①缺少关注。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关注,聋生也一样,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做一些极端的事情来引起别人的关注。②渴望独立。青春期的聋生正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独立意识日益增强,时时处处都要表现出独特的个性。③强烈的好奇心受压制。聋生和正常孩子一样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心,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如果这种特殊的心理需要满足不了,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2. 2学校受教育权利未满足。①有的教师对聋生不公正的处理。有的教师喜欢成绩好、听话的聋生,当他们犯错误时也不会严厉批评。而对那些不听话的“差生‘,,,,即使他们犯了一个小错误,教师都会给予严厉的批评。而当他们做了好事时,也不给予公开的表扬。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会使聋生产生反感情绪。②一些学校的规章制度太呆板.有些聋校为了确保聋生的在校安全,制定了太多的规章制度,实行“封闭式”教育。

③对聋生心理疏导的缺失。大多数聋校没有正常开设心理健康课,缺少专业的心理指导老师,聋生产生失调心理时没有及时得到疏导,其中有一些聋生就容易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来发泄自己不正常的情绪。

2. 3家庭关爱方面未满足.①家长心态不正常。有的聋生家长认为孩子生理上的缺陷是自己造成的,总觉得对不起孩子,心理上有种沉重的内疚感,因而对孩子百般宠爱,不论其有什么要求,总是尽力给予满足.即使聋生有了过错,家长也总是予以迁就、纵容。②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随着情感的迅速发展,聋生越来越渴望得到爱和尊重,但现实生活又常使他们倍受冷落。③有些父母关爱不够。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有些聋生家长总感觉生了个“哑巴儿”低人一等,因而常常会把由这种心理产生的怨气不自觉地发泄到聋生身上,而把自己的绝大部分爱倾注在健康活泼的孩子身上,把聋儿看成是个包袱,非打即骂,对聋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不予关心.

2. 4社会尊重需要未满足。社会上有一些人对聋人持歧视、嘲笑的态度。受歧视、得不到尊重是聋生逆反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

3聋生逆反心理的调适

3. 1引导聋生树立良好心态.①正视缺陷,树立信心。由于生理上的缺陷,聋生总感觉低人一等,尤其在青春期时。而自卑到极点则易变成自负,从而产生逆反心理.②自我教育,完善人格。克服逆反心理的最好办法是自我教育,教师要引导聋生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已。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学会正确归因和自我疏导。

③明辨是非,拒绝诱惑。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生活中面对一些复杂的新鲜事物吸取精华,摒弃糟粕,拒绝不良诱惑,从而增强明辨是非能力,从根本上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

3. 2丰富学校人性化教育载体.①引导聋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在同伴群体中受欢迎的聋生会有安全感、归属感;被排斥的和被忽视的聋生孤独感、自卑感更为严重。②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

③重视聋生的心理疏导.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对聋生进行心理疏导.

孩子心理疏导办法范文5

关键词:高职教育旅游专业实习管理探索实践

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是高职旅游专业“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层次的必由之路。学生在旅游企业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缩短了向职业人转化的过程。但由于在旅游企业从事的多是一线高强度的服务工作,角色的变换、环境的差异、心理预期与现实的反差等,使学生在实习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以很好的解决,必然影响实习效果。

在组织旅游专业实习中,笔者探索并体会到,实施立体化管理,做到学校、企业、家长、学生密切配合,关注学生思想、心理、技能、身体共同进步,是规避和处理实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实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制定科学、规范的实习管理制度。

实习制度化管理是现代高职院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规范的实习管理制度,是实施立体化管理、提高实习效果的基础和保证。

实习管理制度包括实习领导机构和职能分工、实习工作流程、实习教学质量标准、实习成绩考核办法、特殊情况的处理、学生实习纪律及要求等制度文件。主要分两大方面:

(一)从教师进行实习管理的角度制定的制度。

如《实习管理及考核办法》等。一是使学生通过实习对旅游企业的管理、运营和工作标准等有较深刻、实际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讲授的专业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习、掌握所学专业的管理、操作、服务技能;在实践中思考、提炼和形成毕业论文的初步研究范围或课题;培养从业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为未来就业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习是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学生非常关键的一门课程;二是强调我们已将“实习成绩不合格不能毕业”写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无特殊情况必须参加实习并坚持到底,以形成较强的约束力;三是明确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办法和标准,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以形成激励机制;四是规定整个实习全过程———从实习的准备和动员、实习中的管理考核,到实习结束后的实结会、实习材料的立卷归档———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并明确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以使有关人员心中有数,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二)从实习生的角度制定的管理制度。

如《学生实习纪律及要求》等。针对实习中学生应遵守的纪律和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关于端正心态、吃苦耐劳、服从领导、遵守劳动纪律、注意安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善于学习、写好实习日志和实结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使学生明白应该怎么做、不允许做什么,如果做了不允许的事情会有什么后果。

以期学生在实习伊始就能用实习纪律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或减少违纪现象。

二、加强心理疏导。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心理疏导也是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形式,它对于稳定学生情绪,帮助其处理好人际关系,最终提高实习效果,具有很大作用。

心理疏导主要分实习前和实习中两个阶段:

(一)实习前的心理疏导。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高职学生在实习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实习生”这一角色的特殊性。一方面旅游企业和游客都会把实习生当做企业员工看待和要求,所以实习生必须严格按照企业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工;另一方面,实习生顶岗实习的临时性,又使他们在待遇上与企业员工有差别。要正确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

2.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是指学生自觉意识到作为集体一员的尊严和荣耀,从而更加珍爱集体,珍惜集体的荣誉,并能推动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有了集体荣誉感,学生在实习中就会把自己的一言一行和集体荣誉相联系,严格地要求自己,用积极的态度去从事体力劳动和参与企业的文化活动。

(二)实习中的心理疏导。

1.倾听倾诉,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宣泄情绪是缓解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学生在实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人际矛盾,因为实习纪律要求和集体荣誉感的约束,实习生遇到一些事情,往往会选择忍受下来,但是委屈不满等情绪仍郁积在潜意识之中,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指导教师利用到企业巡视的机会,倾听他们的倾诉,并加以正确的疏导。一般学生倾诉之后,心理的委屈就会缓解,就会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

2.真心关爱,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

在实习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不但要严格要求,更应真心关爱,为他们解决具体的困难和问题。学生在实习基地遇到生活问题、明显不公平对待等,我们及时与实习单位沟通,一起研究解决办法,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指导老师到实习基地巡视时,尽可能逐个地和实习学生谈心,让学生感受到学校、老师的真心关爱,也从老师身上看到了敬业奉献精神,这往往会成为学生的实习动力。

三。赢得家长的支持。

赢得家长支持是提高实习效果的重要方面。现在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很多人在家都没有干过家务。到旅游企业实习,让他们由别人为自己服务变成自己为别人服务,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需要身体、心理等多方面的适应过程。而如果家长溺爱孩子,舍不得他们从事服务工作,就会成为这个转变过程的阻力。所以应把家长工作提到实习立体化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与家长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把阻力变成助力。

(一)新生入学时的工作。

新生接待在与学生家长接触的过程中,注意灌输高职层次办学特点、学校的实习成果等信息,使其对学校开展实习、实训工作的必要性有所认识,对学校产生信任感。在组织实习前,向所有实习生家长发送《致家长的一封信》,详细写明组织学生实习的目的、意义,实习时间、地点、待遇,实习纪律及要求、奖惩规定,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增强透明度,提高家长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请学生家长配合,做好实习期间学生的思想工作,并征求家长的建议。《致家长的一封信》要让家长阅后签署意见,返还学校存档。

(二)在实习过程中的工作。

实习过程中学生出现问题时,要与家长及时沟通联系。在实习中个别学生在工作辛苦或身体不适时,容易产生退缩的想法。大多数家长都能够正确对待,曾有家长对孩子说:“你在这儿行,以后到哪儿都行;你在这儿不行,以后到哪儿都不行。”给了孩子坚持到底的信心和勇气。当然也有家长出于对孩子的溺爱,也会编造理由帮孩子逃避实习。出现这种情况要着重与家长讲清两点:一是提高家长对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爱的认识;二是强调如果无特殊情况不按教学计划完成实习任务,按奖惩条例将给孩子带来的后果。希望家长能够引导孩子经历风雨,走上成才之路。

四、抓好实习动员和总结工作动员和总结是整个实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两个环节。抓好这两个环节对于提高实习效果具有特殊意义。

(一)实习动员。

思想认识的统一,是实习成功的有力保证。每次实习之前,做好实习动员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动员中要重申实习目的、意义,进行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付出与收获的关系;公布实习协议,了解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要求,明确实习纪律及奖惩规定。

(二)实结。

实结在顶岗实习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每次实习结束后,学生要上交个人实结,班级召开总结大会。

1.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实习情况进行理性的回顾、规律性的概括。

学生在实习中的经历都是感性的,实习结束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来认识,找出自己能在艰苦的岗位上坚持工作并取得成绩或有所收获的原因,并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发扬光大,这个过程本身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2.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实习中遇到的困难和负面的东西。

学生在实习中也会遇到受委屈、挨批评的事情和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身体不适等困难,可能也会看到实习企业管理中存在着的问题。有的学生对这些负面的东西不能正确认识,在总结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去看待和认识这些问题,让学生懂得顶岗实习的所有经历都会成为他们一生中最可宝贵的财富。

3.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为下次组织实习创造良好氛围。

在实结中,根据企业鉴定和反映以及实习指导老师的了解,按一定比例把在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选出来予以表彰,并对有违纪行为的学生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处理,有奖有罚,营造出以坚持实习、表现良好为荣,以半途而废、表现欠佳为耻的氛围,进一步强化实习效果,为旅游管理专业下一届实习的学生树立榜样。

五、与企业合作育人。

在实习管理过程中,学校还要加强与旅游企业的领导和员工的沟通和协调,校企联手、密切配合、共同育人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让企业充分认识校企合作育人的意义,提高其育人的主动性。

在建立实习基地时,要让企业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育人也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要,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要让其意识到实习生身份和其劳动目的的特殊性,不能把他们当作廉价劳动力来使用,而要把他们作为旅游企业后备力量来培养;要让企业在更高的层面上知晓,接受实习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仅是解决自身劳动力问题,更是在履行一种社会责任。此外还要积极和企业协商实习细节,尤其是为学生争取实习补贴,保证学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合理的报酬能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二)与企业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与服务网络。

学生进入企业后,要与企业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与服务网络,双方安排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实习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企业应通过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和技能比赛,引领学生融入企业文化,丰富学生实习内容。

学生在旅游企业顶岗实习安全是第一位的,要与企业协商有关学生劳动安全方面的协议,共同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顶岗实习安全、稳定、有效。

六、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

学生干部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支生力军,尤其在顶岗实习中,发挥学生干部的管理和榜样效应作用,是保证实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一)学生干部率先垂范,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学生干部在实习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指导教师或其他人无法替代的。所以在每次实习前,最好专门给学生干部开会,教育、嘱托、激励他们,让其知道自己在实习中的管理职责,希望他们率先垂范,发挥榜样的作用,成为“班魂”。

(二)指导学生干部的管理工作,提高其管理能力。

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实习管理中的作用的同时,还要对他们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告诉他们如何与企业各级领导沟通,如何处理一些事情。根据在实习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有时也可以让学生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去摸索,适时指点迷津,提供有益的意见,使学生干部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得到升华。这样使学生干部在实习中又多了一分收获,即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

孩子心理疏导办法范文6

【关键词】 留守儿童问题;现状;解决方案

一、留守儿童问题的形成原因

“留守儿童”这个词,想必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有一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接触过这一特殊群体。为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留守儿童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出现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由于家庭比较困难,父母必须外出打工,以维持生活所需;第二,我国城乡管理制度的苛刻,以及社会上所存在的某些不公平现象,使得绝大部分农民工没有办法带孩子在城市上学,加之他们收入薄弱,也没有能力照顾孩子。

二、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1、监护不力,疏于照顾,健康及安全状况堪忧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大部分留守和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照顾,这就存在诸多隐患。由于祖父辈大多年事已高,自身健康状况堪忧,对于正处于精力旺盛期的儿童,往往难以应对,加之缺乏育儿新理念,出现一些突发、甚至悲剧性事件的几率会加大。例如,有时候孩子出现感冒发烧,在老一辈人的思想中,认为捂着被子出出汗就好了,没有将孩子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导致有的孩子因此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再例如,由于祖父母腿脚不利索,在看护特别小的孩子时,时常会由于追不上而致使孩子摔着、磕着以及烫伤等问题。

2、精神抚慰缺失,心理问题难以及时疏导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长期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在成长期间会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由于长期处于他人监管及照顾之下,孩子极易对父母存有怨气。在我国偏远山区,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每年只能回来一次,有的甚至不回来,他们与孩子的沟通大多通过手机,而且通话次数较少,无法详细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更谈不上及时的心理疏导。长此以往,导致留守儿童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从而在性格方面越来越自卑,少语寡言,甚至个性扭曲,行为乖张。由于监护不周,父母与孩子距离遥远,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且缺乏保护能力,在发生危险的第一时间,父母无法及时给予孩子心灵的安慰,以及解决孩子所遇到的苦难,这就埋下了很多隐患。例如,近年来留守儿童遭遇害事件屡有发生,得到及时解决的却为数不多,这将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恶劣的影响。再如,大多数的孩子有攀比心理,对于父母在身边的孩子,他们会充满羡慕,进而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从而产生失落心理。同时,他们也会遭受很多异样的眼光以及流言蜚语的伤害,这使得他们变得自卑自闭。缺乏父母的保护,留守儿童往往会变得软弱,他们经常孤独一人,不愿意与大家一起玩耍,拒绝参加集体活动,甚至厌倦学习,自暴自弃,走上人生的不归之路。

3、营养不良,影响发育

迫于生计,很多父母不得已背井离乡,将年幼的子女留在家乡。由于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所从事的职业主要是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业、建筑业以及层次较低的服务业、家政服务等。收入微薄且没有保障,时常会遭遇“欠薪”的窘况,除过自身花销外,寄回家乡的钱已所剩无多。家中老人大多没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对外出务工子女的经济依赖程度较高,因此不得不节衣缩食,对于孩子也只能维持基本温饱,难以依据其成长阶段调配相应的营养补给,从而影响发育。

4、文化课辅导跟不上,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由于身处农村,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加之教育理念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与家庭条件相对好的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成绩方面会比较落后。父母不在身边,大多数爷爷奶奶的文化程度又较低,无法及时、正确地辅导孩子在文化课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长期累积,导致问题越积越多,产生厌学情绪。据统计,在厌学以及辍学的学生中,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较大。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几点设想

依据上文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针对性较强的解决方案。

1、在教育方面,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增强师资力量

设置心理教育课程,老师对于留守儿童应特别留意,多问候、多鼓励、多表扬,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避免自我封闭、自卑的状态。加强寄宿制管理,改善寄宿条件,让留守儿童尽可能住在学校,以减少由于家庭成员缺失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2、多策划、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

借助各种媒体进行宣传,让有能力的爱心人士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从而给予更多的关爱。通过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力量,使留守儿童的幸福感增强,孤独感减弱,对社会也会少一份抱怨,多一份热爱。

3、在城乡户口管理制度方面,尽量解决户籍差异问题

使留守儿童能够在父母工作的地方就近入学。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重要的社会焦点,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全社会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合理解决,逐渐减少这一群体的数量,直至完全改善。

【参考文献】

[1] 洪涛,睢艳卿.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前沿,2014(Z1).

[2] 费文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0(02).

[3] 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03).

[4] 王海燕,宫健.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曲阜市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6(27).

[5] 陈田芳,邱会利,王婷婷.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对策[J].长沙医学院学报,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