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互联网金融产生的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互联网金融产生的背景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传统金融 影响 资本 市场 服务 产品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较短,目前而言,只对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常见模式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内涵概述,而对互联网金融还未形成较为标准、统一的概念界定,从目前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互联金融的定义有一个较为广泛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马云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典型推动者,其对互联金融概念的阐述很具代表性,其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的行为,而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开展的金融业务只能称为金融互联网。谢平则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既不同于直接融资,又不同于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侯维栋也认同此观点,其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金融业务进行创新、变革后的产物。万建华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对金融模式、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一种创新,也应该是第三种金融模式。但林采宜认为互联网金融只是金融服务与获取途径发生的变化,是在互联网平台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一种延伸,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第三种金融模式。
虽然这些专业人士和研究学者针对互联网金融给出了不同的内涵界定,但有许多共同之处,并都涉及到了互联网金融的主旨内容,因此,笔者以此为参考,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展资金融通、支付、信息中介等金融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行业的一种改革和创新,并不会改变传统金融行业存在的本质和用途,但却会对传统金融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的产物,因此其具有传统金融行业本身所固有的一些特征,同时与传统金融行业相比,也存在一些独有的特性。例如服务方式的虚拟化、服务质量的高效率、服务产品的个性化等等,正是由于它的诸多特性,促进了其近几年的飞速发展。
据相关数据统计,从2011年到2014年几年间,我国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及P2P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交易规模得到了飞速的增长,如表1所示。这充分说明了互联金融的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必然会对传统金融业产生影响。
表1 2011年与2014年互联网金融交易规模比较
■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传统金融业所产生的积极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但任何新事物所产生的作用并非都是良性的,互联网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传统金融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产生的作用
不容置疑,互联网金融不仅对传统金融业的创新及变革产生推动作用,还会促进我国整个金融经济的发展。
1.加速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改变了金融交易参与各方的连接渠道,构建了一个多种类型金融业态共同发展的平台,从而加快金融机构、模式及产品的创新。首先,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的融合重构了当前的金融生态体系,新金融机构、新金融形态不断涌现。其次,在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传统金融机构既有的盈利、销售、服务及管理模式不得不作出转型和创新。最后,随着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技术的不断融合,大量个性化、差异化的基于消费者及小微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由理论变为现实,这丰富了现有金融产品的种类。
2.加快金融变革。互联网金融弱化了传统金融业在资源配置、定价地位及物理渠道等方面的原有优势,从而迫使传统业加快变革经营理念、盈利模式、业务流程、组织架构。首先,互联金融促使传统金融业摒弃以往以安全、稳定、风险、成本为重中之重的经营理念,转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客户体验,培养客户关系。其次,改变传统金融业以息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盈利模式,通过产品及服务变革来建新的盈利模式。最后,驱动传统金融业优化及再造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促进组织的扁平化、网络化以及流程高效化、简捷化发展,从而。
(二)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业带来的挑战
虽然互联网金融驱动传统金融业作出了一些创新和变革,促进了传统金融业发展,但其带来的挑战是不容忽视的。
1.弱化中介功能。媒介资本和媒介信息是传统金融业金融中介的两项主要功能,而他们都依赖于各类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而这正是互联网金融的强项。互联网与金融业的结合,各类金融业务可直接在网上交易。从而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风险分担成本,进而弱化传统金融机构的资本中介作用。例如,Google上市时没有选择金融中介机构,而是直接应用了互联网金融,其股票采用荷兰式拍卖的模式在自身平台上发行。这种互联网金融行为,能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一样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市场有效性,趋向于无金融中介状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传统金融业的中介功能。
2.减少收入来源。传统金融机构以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在金融业相对垄断、市场价格未透明的背景下,需得到政策上支持及保护。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客户需求及交易渠道发生变化,加上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大众化趋势明显,以及利率化市场的不断推进,非利息收入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这对于银行以往利差为主的收入结构而言,所产生的冲击还是非常大的。
3.动摇客户基础。客户是金融机构实现经济收益的最重要基础条件,传统金融模式下,受二八定律的支配,客户利益容易受到损害,根据这一定律,银行只需服务20%的客户就可获得80%的利润,而剩余80%的客户且享受着低端服务,这足以说明一旦客户基础产生动摇,将对传统金融机构产生重要影响。据中国IT研究中心报告,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网络购物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3.32亿人。互联网金融正是抓住这一机遇,实现客户精准营销,动摇传统金融业客户基础。
三、传统金融业面对互联金融的发展策略
可以看出,互联金融给传统金融业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有机遇也有挑战,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的共存与共进,唯有“趋利避害”,才能进步完善金融体系,促进我国金融经济的生态发展。
(一)资源利用
互联网金融近些年发展速度较快,但其无法完全取代传统金融业,作为传统金融业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积极调整转型,从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各种冲击,进而巩固传统金融业的重要地位。
1.依托网络平台,开展金融业务。随着互联网与金融业的不断融合,传统金融业若要开拓新市场,发展新业务,必须充分应用和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首先,立足重点客户,突显专业优势。互联网金融目前以中小客户为主体,这是因为所需要的服务更专业,这是互联网金融目前而言是无法实现的。然而传统金融机构且具备了这方面的条件,因此,应通过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的优化来提高重点客户服务效率,从而形巩固与重点客户之间的关系。其次,关注一般客户,突出服务特色。一直以来,传统金融业不太重视一般客户的开拓与发展,因此,应提高加强对一般客户的重视,根据一般客户服务需求,通过服务质量及服务效率的提高来抢占一部分一般客户群体。
2.借助网点渠道,增强客户体验。大量的网点渠道是传统金融的一大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获取更多的客户群体。首先,追求渠道形象的新颖。对客户进行分区处理,在增加大堂服务人员及专业咨询人员比例的同时,普及电子银行业务。其次,突显渠道功能的全面。应完善各网点业务,使所有网点均可办理已开办的所有业务,精减业务办理流程,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最后,提高客户的服务体验。在客户体验上,以开放式的营销模式增加客户体验类产品,从而吸引客户注意力。
(二)模式创新
面对着互联网金融的突飞猛进,传统金融业若要发展离不开自身模式的创新,只有不断提升产品及服务附加值,才能实现与互联网金融共生存。
1.产品创新。产品是金融业联系客户的纽带,产品创新传统金融业金融业务创新的关键。应借鉴互联网金融的成功经验,相关业务应介入到专业电商平台中来,业务内容不仅包括B2C、B2B这些支付性的结算,还应包括托管、担保等线上服务,应着手构建“网上商城+网络融资+平台创新”的综合化电商平台,从而抢占未来金融业发展战略制高点。
2.服务创新。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传统金融业应充分配备人力、物力,以适应互联网金融冲击。另外,积极寻求与电商、支付平台的合作,节省自身平台建设的时间及成本,并与互联网金融形成良好的布局,实现金融服务的重大突破。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时代下金融业发展的必然产生,其虽然有诸多优点,但仍然无法取代传统金融业重要地位,因此,必须深刻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通过资源利用、服务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变革与完善促进传统金融业与互联金融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吉发,徐泽栋,鲍隐涛,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及对策[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
[2]刘兴.浅谈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发展的影响[J].河北金融,2014,(4).
互联网金融产生的背景范文2
【关键词】电子商务 第三方支付平台 互联网金融 小额信贷 互联网基金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模式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和通信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金融产品的主要形式就是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从服务的形式而言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传统金融服务在互联网上的延伸;二是金融的互联网间服务;三是互联网金融服务。
(一)传统金融服务在互联网的延伸。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是一种广义的互联网金融。它借助互联网本身的便捷和广度实现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上的服务延伸。包括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移动终端也在快速普及,电子商务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电子商务的“逼迫”下银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电子渠道,运用互联网技术把金融产品线上化。这种金融产品的线上化,是传统的商业银行把互联网作为一个全新的渠道,来为客户提供快捷、便利和高效的服务。这是借助互联网本身的便捷和广度实现传统金融服务在互联网上的延伸。
(二)金融的互联网间服务。1.这里不得不谈谈第三方支付平台。起初,第三方支付平台做的事是银行不愿意做的繁琐的小额支付业务。由于电子商务刚刚兴起的时候,规模比较小,虽然支付频繁,但是金额仍然是个小数字。第三方支付与银行合作,在银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一座便捷的支付桥梁。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网银的支付成功率约为60%,而快捷支付通过加强银行和支付宝后台的合作,简化网购者支付流程,支付成功率达到90%以上。意味着在不增加其他任何投入的情况,仅靠支付成功的提高,就能在原基础上增加30%至50%的实际交易额。可见第三方支付平台在金融互联网之间的服务的重要性。2.我们再看一看P2P信贷。P2P是近年逐渐兴起的一种个人对个人直接信贷模式,个人通过第三方平台向其他个人提供小额借贷或付出一定利息获得贷款的金融模式,第三方平台可收取一定利息或服务费。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大幅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使得个体之间的直接金融交易得以实现,而这种模式是人类最早的借贷模式。从而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不足。
(三)互联网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包括网络小额信贷公司、互联网基金、保险销售平台等。
1.网络小额信贷公司。以阿里小贷为例,阿里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首个专门面向网商放贷的小额贷款公司。它提供两种贷款产品:信用贷款与淘宝贷款。信用贷款面向微小、小型企业,贷款无需抵押、无需任何担保;淘宝贷款则有“抵押”订单的贷款和“抵押”信用的信用贷款两种类型。阿里小贷最大的优势在于信息优势。阿里小贷与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底层数据完全联通。小企业在阿里巴巴、淘宝店主在淘宝网上经营的信用记录、发生交易的状况、投诉纠纷情况等百余项指标信息都在评估系统中通过计算分析,最终作为贷款的评价依据。因此,阿里小贷整合了电子商务公开、透明、数据可记载的特点,解决了传统金融行业针对个人及小企业贷款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流程复杂等问题。
2.互联网基金。2013年,“余额宝”的出现,改变了基金行业的竞争格局。接着有了腾讯的“理财通”,东方财富的“活期宝”等。中国基金市场以前严重依赖于商业银行的销售渠道,通过银行渠道销售占比超过了80%。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银行在某些方面逐渐影响到基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逐步成熟,第三方销售渠道出现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互联网企业,只触碰到了基金的销售,且还只是销售的一小部分。日后互联网基金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二、从电子商务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一)电子商务是以商品交易为核心的经济活动,这就势必要进行物权的转移。支付手段的改进和突破,使得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各大传统的金融机构都将自己的业务努力向互联网领域延伸,从而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使互联网金融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线支付领域已经出现竞争,支付宝和腾讯相继推出了二维码支付,这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丰富了消费者的支付手段。支付宝、微信所推出的二维码支付实质就是O2O业务,它打通了线上、线下间的藩篱。这两家电商还与中信银行合作发行虚拟信用卡,使网上快捷支付可以用上电商自己的信用卡。无论是虚拟信用卡支付,还是二维码支付,都将损害传统银行和银联的既得利益。(二)互联网金融远不只是在线支付和“余额宝”式的理财产品。2014年3月11日,首批民营银行试点获批,未来阿里和腾讯获得首批民营银行牌照的概率较大。一旦腾讯和阿里拿到民营银行牌照之后,只要做一件事情:即把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账户直接变成腾讯和阿里旗下银行的个人账户,就可以解决目前市场担心的互联网支付限额的所有问题。这也意味着互联网金融战局将进入全新阶段。当阿里和腾讯拿到银行牌照之后,电商企业摇身一变将成为银行体系中的一员,互联网金融战局将变成内战了,届时传统银行的竞争压力将是空前的。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传统金融服务向互联网的延伸,是互联网金融产生的背景和基础。然而互联网经济是开放型和创新型的经济,它具有整合资源和合理配置资源的巨大能力。支付宝和腾讯推出的二维码支付,这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丰富了消费者的支付手段。这两家电商还与中信银行合作发行虚拟信用卡,使网上快捷支付可以用上电商自己的信用卡。这就损害了银联和银行的利益。特别是“余额宝”们的出现,造成了银行的存款大迁移,使银行低成本的使用储户资金成为过往……。所有这些,看上去是电子商务企业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其实是新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冲击。
参考文献:
[1]谢平《互联网金融独立于银行及资本市场模式》。
互联网金融产生的背景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
一、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随着新的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逐步开启金融行业的新篇章。金融行业已经不再传统的以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为载体的形式,互联网金融出现了多种新模式,包括传统金融的网络化、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大数据金融、众筹和互联网金融门户等六大最常见和最热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未来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如何把控新局面,管理金融行业风险已经是金融行业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互联网金融在2013年经历了最初的探索期之后,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等互联网业务模式迅速发张,以余额宝为首的网络理财方式大量出现更是让人们对网络投资的热情倍增。互联网金融在带来普惠金融概念的同时还带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与之相关的风险亦开始慢慢暴露。近年来也频繁出来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不断倒闭以及“跑路”现象,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风险和负面影响。近截止至2016年2月,国内P2P网络借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额为16086亿元。2015年12月初,北京e租宝网站被查出涉嫌违法经营活动。截止至2015年11月30日,e租宝待收余额高达524.89亿。在缺乏有效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发展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借贷公司、非法集资等行为会使人混淆不清,让人难以进行分辨,使得广大投资者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根源
追究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根源也是其模式的自身特点,即基于其依赖互联网产生的原因,因此具备相当高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同时又不失传统金融的特征。首先,互联网金融的网络效应非常显著,如开发、平等、互动等明显的网络特点。互联网金融就是通过网络上的平台互动,使金融实现网络化、隐性化和去中介化。其次,互联网金融仍然保留传统金融行业的特点,核心依旧是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通过平台提供的服务合同,实现资金跨期价值的转移,也符合金融为投资人带来高收益同时以高风险为代价的基本逻辑。最后,互联网金融追求的是用户的体验也是用户的利益,融资成本的降低一杯高风险所替代,跨期转移资源清算和结算支付,使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这两类高风险行业衍生出另一种新式的风险。
三、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防范风险
由于投资者对融资者融资项目及融资平台运营情况的了解程度,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仍然较低。近年不时出现的网络融资平台倒闭甚至卷款潜逃而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之类的消息也事出有因。P2P网络贷款、众筹等融资模式存在非面对面接触导致对客户及交易对手了解程度相对传统融资方式下降的问题。在互联网金融中,风险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面对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金融行业要想更多的发展,就必须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工作,确保金融行业稳定发展。
1.法律风险
对比当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滞后的法律法规的监督系统也会带来一定的监管风险。金融创新种类形式多样化,然后有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法及时出台,导致整个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力度。首先我国可以参考国外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案例,然后通过我国现实的国情制定最合适的法规,例如对计算机安全管理法的制定也需加快日程,同时还要对电子平台进行规范管理,抓紧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及防范,建设持续健康稳定的法律社会。
2.技术风险
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以及对其风险进行防范的同时,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功能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建立互联网网络金融风险制度,开展风险预警、资信调查、自动化征信等,实时、高效的大数据征信及反欺诈手段,实现信息数据整合输入以及多种手段、渠道支持反欺诈管理加速发展内部科技。聘请专门的人和岗位进行互联网金融下的风险及其防范的管理,建立安全健康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的产生是交易对手不能或不愿履行合约而给另一方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以及由于借款人评级变动或履约能力变化而导致的债务市场价值波动而引发损失的可能性。有些企业如阿里、苏宁利用自身的电商平台所累积的经营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再考量第三方验证的客户资料,进行数据挖掘,从而进行客户风险的评级分层,量化地区分企业和个人信用风险的情况。关于信用风险的应对,则应该对信用制度进行完善,加强对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并建立完整个人信用数据库,并能够在金融行业以合法的方式资源共享,保证能够在互联网上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源于操作不当引发的风险,与交易过程的系统失灵有关系。在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系统无论是对于工作人员还是客户都有可能出现因操作不当产生的风险损失。当前程序化的发展使得客观的操作风险可以控制,而主观的交易操作风险需要强化从业者职业道德教育与向投资者普及基本的风险收益的常识。
5.其他风险
除了上述风险,互联网金融还会出现其他种类风险。新概念的提出势必会经历阶段性的推进过程,在此期间民众会因为认知等发面的偏差对此产生认知误差。而由于互联网金融正处于发展阶段,整个行业标准尚未启动实行。所以,很多问题出现,尽量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分别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提出有效的防范和规范以及处罚措施,积极地解决问题,保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有序地发展。
四、结语
总的来看,互联网金融在全球不仅拥有巨大的市场和机遇,同时却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互联网金融必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也在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而一步步加快脚步。此时即便面对严峻的挑战,准确把握机会,实施宏观微观并重的防范措施,积极主动进行金融创新,努力减少各种类型的风险,尽力降低各类风险造成的损失,保证金融产品收益的健康稳定,使互联网金融能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向茜.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风险探究[J].中国商论,2016(5)82.
[2]何颖.浅析国内P2P网络借贷分布差异现状[J].品牌,2015(12)43.
[3]戚澜.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策略分析[J].品牌,2015(10)52.
[4]康会欣.互联网金融[J].大众理财顾问,2014.
[5]诸悦.前车之鉴:美国版余额宝Pay-Pal的倒掉[J].大众理财顾问,2014.
[6]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
互联网金融产生的背景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成因;趋势;分析
如果说,金融危机意味着挑战;那么,新的技术便意味着机遇。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危机,既是变革的背景,也是变革的动力。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产生了。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呢?当前尚无明确的、获得广泛认可的定义。这里缘引《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是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既包括作为非金融机构的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也包括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开展的业务。狭义的互联网金融仅指互联网企业开展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业务。自2013年起,互联网金融热潮便蓬勃兴起,各种不同类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犹如春笋般破土而出,如支付宝、比特币、陆金所等,它们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为第三方支付、金融互联网化、P2P网贷、众筹融资、互联网货币以及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
一、互联网金融的成因
我国互联网金融为什么会产生呢?与其他行业一样,互联网金融也是通过销售自己的产品来满足它们自身的需要和客户需求,从中获取利润,并实现利润最大化。
1.金融市场需求的变化拉动互联网金融产生
近年来,金融市场上的个人和金融机构面临着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利率波动性的日益增强,这改变了金融产品的需求状况。利率的大幅度波动产生巨额资本损益,并增加了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与利率走势和回报率的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就是利率风险,随着利率风险的上升,就会加大对能够控制这种风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这种市场需求促进了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对于具有盈利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研发,从而拉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产生。
2.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条件
推动互联网金融产生的供给中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技术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技术,它不仅降低了处理金融交易过程的成本,使得金融机构能够从这种为公众创建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获取利润,而且降低了投资者获取信息的难度。这为互联网金融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3.政府监管促使互联网金融产生
在日常融资过程中,会出现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不能从银行借到钱的现象,是因为在利率管制条件下,传统金融机构出于成本层面的考虑,不情愿为中小企业贷款;相同条件下,只有做大额、中额贷款,才能得到理想的经济效益。这使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融资方式,互联网金融便产生了。所以,政府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互联网金融产生。
4.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使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
1.互联网金融产品终端化和移动化
移动终端由于不受地点空间的限制,具有安全、便捷等特点,它还可缩短交易时间。对客户来说,缩短交易时间便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事情;对商户来说,缩短交易时间意味着提高资金流通速度和增加交易金额。因此,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未来将朝着移动终端不断发展。
2.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加快
《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业务是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信用信息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动。”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将会是互联网金融乃至整个互联网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在未来互联网金融模式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征信的需求将变得更加迫切,有关部门将会统筹加快建设进程,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方面的研究,完善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征信制度建设。
3.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规范化
任何金融创新都能带来效益和风险,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些业务已经频发风险,这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快速产生以及行业恶性竞争,但没有相关针对性监管措施。在未来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到成熟期的时候,监管部门将会颁布实施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政府也将会颁布相关专门法律对互联网金融实施宏观监管,使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持续发展。
4.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和应用
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是计算机网络、相关软件系统与电脑程序相互对接。在未来的发展中,人们将会不断研发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互联网金融当中,不断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让互联网金融产品更加智能、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R].2014-4-29.http://.
互联网金融产生的背景范文5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 互联网金融 挑战 机遇
2014年,同志提出“促M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理念;2015年,同志再次提出“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观点[1]。互联网金融持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其所带来的影响巨大。在互联网金融所产生的“鲶鱼效应”中,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企业开始改革,互联网金融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深入分析金融改革背景下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对推动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互联网金融推动金融改革进程分析
互联网金融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资金被分流。垄断状态被打破,传统金融行业逐渐意识到互联网金融所造成的冲击,即互联网金融倒逼传统金融进行改革,其是金融改革的推动者。金融市场化首先需要利率市场化,由于我国一直针对利率进行管制,通过设置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设置一定幅度的浮动区间。利率管制存在多方面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金融效率有所下降,导致揽储机构以利差作为主要盈利模式,金融创新受到极大的制约。利率市场化能够促进资金配置效率提升,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到途径更为流畅。一直以来,我国都在摸索利率市场化的途径,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则使得该途径得以加速。
打破金融垄断是金融市场化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主要金融机构基本上都具有国资背景,民营资本往往难以涉足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涉足金融领域,使得传统金融垄断局面被打破,其正是金融改革的关键性进步。通过多年的发展,互联网企业开始自主从事金融方面的业务,比如京东“白条”、支付宝“花呗”以及苏宁易购“任性付”等信用支付业务,互联网企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传统金融模式,独立涉足金融的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多。互联网金融的持续火热,加速了金融改革,同时也为自己迎来了挑战与机遇。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可以倒逼金融改革,然而互联网金融本身作为全新的金融业态,有关监管体系本身还不够成熟,金融改革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本身的体系稳定与风险管控能力提出了挑战。首先,互联网金融对应的应用技术还需要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当前这个互联网金融时代本身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服务行业在发展进程中的创新时期,现阶段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均在互联网中实现业务操作,然而相应的配套措施显然无法跟上我国互联网金融近年来的发展态势,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针对技术层面来看,安全技术当前仍旧缺乏统一的标准。其次,有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还需要进行更新。互联网金融近年来的进一步拓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被引入到互联网金融中,这就需要有关工作人员进一步更新自身的服务意识、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然而,针对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从业队伍来说,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再者,互联网金融监管面临挑战。在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企业开始涉足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也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更新。要想实现良好的监管效果,有关部门必须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纵观我国当前的监管体系,还有一段非常漫长的路要走。最后,互联网金融监管法治有待完善。互联网金融价值创造的形态本身与传统金融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性,虚拟化的金融业务成为主要形式,因为当前在立法方面存在的缺失,导致监管部门在面对金融诈骗、金融创新等相关概念的时候没有法律参照,难以进行有效执法。近年来关于互联网金融诈骗的事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监管机构的执法力度不足,使得上述类型的违法犯罪行为无法在早期发现[2]。因此,针对互联网金融,在鼓励的同时,还必须要注重相应的风险控制。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
互联网金融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并且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空间机遇,融通资金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为基本的功能,供需双方对接只能够通过两种金融中介,其一是商业银行,对应间接融资方式;其二则是债券与股票市场,对应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方式。上述两种融资方式对资源本质与经济增长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交易成本非常高,需要涵盖金融机构薪酬、利润以及税收等方面。互联网金融则不存在上述问题,其流程更为便捷,融资成本也非常低。获取客户能力机遇,互联网金融具有极为显著的聚集效应,“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投融资平台已经成为年轻一代更为接受的一种方式,利用互联网平台能够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并且传播效果更为理念,能够在第一时间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响应。成本拓展机遇,正如上文所述,互联网金融在具备成本优势的同时,其本身还不会受到区域方面的限制,比如当前涉猎金融行业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其在参与互联网金融方面要比传统证券企业、商业银行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能够进行更好的成本优势拓展,比如理财产品、基金等产品的购买,互联网企业在流量入口方面的优势则显著强于传统金融企业[3]。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金融改革的加速,而在金融改革的进程中,互联网金融迎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这就需要互联网金融正确应对金融改革所带来的挑战,抓住金融改革进程中的各种机遇,促进互联网金融规范、稳定发展,为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海霞,赵鸿鑫,雷茜.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金融经济,2014,16:3-6.
互联网金融产生的背景范文6
(湘潭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 要:为了解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理财行为的特点以及影响其投资倾向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调查问卷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国6所重点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统计整理了998份有效问卷,并建立Logit多项模型以解读当前大学生的理财行为的特点以及影响其投资倾向的主要因素,为互联网金融机构选择合适的投资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互联网;理财行为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231-02
收稿日期:2015-06-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理财行为变化及对未来金融结构的影响”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澜(1994-),女,北京人,本科,湘潭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
大学生是对未来金融行业产生重要影响的群体,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研究大学生理财行为与互联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
为迎合时展的热潮,站在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和创新的角度审视问题,笔者从互联网金融的消费者角度出发,采取大量实地调研的方式在全国6所重点大学随机选取样本,共发放问卷1000份,得出大量真实、可靠的一手数据。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一)问卷设计
设计的基本原则:采用简单性问题和规范性语言表述,避免出现提示性和诱导性表述;同时参考了经典的投资心理实验成果,也融合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时间特点和在校大学生的特点。
问卷内容:采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补充说明三种形式相结合的架构,涉及学生的客观背景,如年级、性别、生源地、生活费金额和专业等;投资特点,如交易方式及对金融市场的了解程度;投资者的心理行为特征,如风险偏好和期望收益。
(二)样本选择
此次调查对象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及重庆大学6所全国重点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涉及1000名在校学生,大多集中于本科三年级。其中,男生506位(占总数的50.69%),女生492位(49.31%),男女比例接近1:1;从专业背景来看,经济类专业622人(占62.33%)、文史类专业264人(26.45%),管工类专业112人(11.22%)。
本研究共收回调查问卷1000份,其中有效问卷998份,有效回收率为99.8%。被调查对象整体受教育水平高,都具有一定投资理财经验,对我国宏观经济具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投资理财的现状分析
1.大学生收入情况
调查发现:62.83%的大学生主要收入是由家庭供给,而奖助学金成为主要收入的大学生占21.04%,勤工俭学、兼职收入占13.83%,而其他途径只占2.30%。从月收入金额的角度来分析,当前大学生普遍收入增加,但同时其收入差距增大。51.60%的大学生月生活费在1000元—2000元之间,24.85%的在1000元以下,3000元以上的占12.42%,11.12%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
2.理财产品的选择
大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投资理财意愿,有652位调查对象表示会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理财,占总样本的65.33%。受访大学生持有理财产品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4.67%的大学生选择银行储蓄,40.98%选基金类理财产品,12.63%选保险,7.41%选债券股票,4.31%选其他产品。
大学生在投资理财产品的选择上表现出较强的单一性:652位大学生中表示会使用互联网金融进行投资的占62.42%,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借贷的占9.20%,剩余28.37%的大学生表示其两种方式都会参与。而在购买过哪些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问题中,支付宝余额宝的购买比例高达91.68%,微信理财通的购买比例为32.16%、投资于人人贷的比例为26.65%,剩余12.42%选择购买其他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如百度百赚、小金库京东、陆金所等。
3.投资理财的特性
从投资理财意愿的角度来看,大学生表现出了追求较高收益的同时要求将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的意愿。调查结果显示,51.60%的大学生表示在追求更高利益的同时愿意承担少量损失的风险,希望得到稳定收益同时厌恶风险的占28.56%,而偏好于“高风险高收益”的只占19.84%。由此可见,目前大学生对稳健性投资理财产品的投资意向,更注重于投资的安全性,倾向于无风险或小风险的投资。他们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来支持其在校的生活费用,锻炼自己在投资理财方面的能力,而并不是为了分散资金风险或博取超高的投资收益。
(二)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投资分析logit模型
1.投资倾向的影响因素
在调查的998名在校大学生中,“拒绝投资倾向”(120人)和“无投资倾向”(212人)共有332人,占33.27%;“有投资倾向”(445人)和“完全投资倾向”(221人)总计666人,占66.73%,表明重点高校大学生的金融投资倾向较强。
(1)性别
参与调查的998名大学生中,男生“有投资倾向”和“完全投资倾向”比例合计为75.49%,女生为57.93%,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由此可见,男生进行投资的兴趣大于女生,并且男生更倾向于互联网金融投资。
(2)月可支配资金数额
由于有无投资倾向是定性自变量,因此为了将其引入回归模型,定义为每个月的可支配资金数额,为1000元以下,为1000—2000元,为2000—3000元,为3000元以上,故回归模型如下:其中y为是否有投资倾向,1=有投资倾向,2=无投资倾向。回归方程y=a+bx,原假设:b=0,即每个月的生活费与有无投资倾向无关。如果原假设不成立,即b≠0 ,则说明x与y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通过spss Statistics 19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可得方程如下:
y=12.32+0.0329x,用t检验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位于拒绝域,因此拒绝原假设H0,即b显著不为0;大学生每个月可支配资金的金额与是否具有投资倾向之间有线性关系,即,随着月可支配金额的增加而增加,分别为58.87%、65.77%、70.87%、74.19%,逐级递增。通常来讲生活费越多的大学生,往往有较多的闲置资金和更大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更加乐于投资理财,因此有较高的投资倾向。
(3)生源地
从生源地结构来看,城市户口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为71.44%,农村户口占28.56%。由于被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且互联网金融理财不受实体网点限制。故虽然农村生源的互联网金融投资倾向与城市生源相比有小幅度下降,但从总体来看,两者并无显著差异。
(4)专业对互联网金融市场及风险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经济、管工、文史三类专业对互联网金融及风险的了解程度分别为68.33%、52.68%、41.66%,其中经济类专业较其他专业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相对了解程度高,这主要是由于此类专业的学生更关注财经动态,也与课程设置关联。
2.建立Logit模型
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可以将被调查的998名大学生分为4个层次:拒绝投资倾向、无投资倾向、有投资倾向、完全投资倾向,四者的占比分别为11.98%、21.2%、44.7%、22.12%。根据调查的结果建立Logit模型(概率非线性回归),设Y为因变量,Y的取值为1、2、3、4,分别代表“拒绝投资倾向”、“无投资倾向”、“有投资倾向”和“完全投资倾向”,Xi(i=1,2,3,4,5)为一组可以反应Y发生概率的变量值。假设在自变量X1、X2、X3、X4的作用下,某社会现象发生的概率为P,发生概率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为,则Logit回归模型为:
用SPSS Statistics 19对统计数据进行多项Logit回归分析。从t检验的结果来看,除生源地和专业这两个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没有通过检验外,其余变量均具有显著性,即P,说明互联网金融投资在大学生群体中受生源地和专业的影响不是很明显,而性别、月可支配资金数额、对互联网金融市场了解程度的回归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显著,这表明上述三个变量对互联网金融投资倾向有着重要影响。回归结果如下:
各回归系数正负号均符合实际,且Logit模型通过F检验与t检验,拟合优度为0.7824,不存在明显异方差现象。
三、大学生理财行为转变的背景及原因分析
究其大学生理财行为的转变,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高速发展功不可没。在全民理财观念发生巨大变化时,乐于踏足新兴领域的大学生自然成为了最先了解和涉足互联网金融理财的重要群体。据调查统计,近七成大学生已经开始着手于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更有10.4%的大学生表示正在考虑股票等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方式。
在对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的期望收益方面,21.66%的大学生表示和储蓄差不多就好,要能抵抗通胀和略好于通胀的比例分别占到了总样本的17.05%和34.1%,而15.21%的大学生理财投资者表示希望其收益能和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持平,更有11.98%的大学生表示希望通过互联网金融理财能够获得好于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的期望收益。由此可见,大学生进行互联网投资理财的主要目的是在于保持自身货币价值的同时尽可能地获得更高的收益。
四、结语
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已经对大学生理财观念和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生的可支配收入主要来自家庭供给,收入来源渠道狭窄,普遍收入增加但两极分化明显;有限的投资知识和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了解,使其在投资理财产品选择上表现出较强的单一性,更加注重于投资的安全性,倾向于无风险或小风险的投资。
此外,为进一步解释大学生的互联网金融投资倾向而建立的Logit多项模型,也可用于金融机构在销售金融产品时选择合适的投资者。若大学生的投资倾向为“完全投资倾向”,则是金融机构最易争取的顾客;“有投资倾向”的大学生,是金融机构的重点顾客;“没有投资倾向”的大学生,应是金融机构努力争取的顾客;而投资倾向为“拒绝投资”的大学生,金融机构应理性放弃。
参考文献:
[1] 孙凌霞,宫永健.天津高校学生理财观念与理财行为调查报告[J].产业与科技论 坛,2008,7(4):167—169.
[2] 王济川,郭志刚.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10.
[3] 张淑云.大学生理财现状及培养策略[J].财会通讯,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