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反思

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反思范文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实施新课程的瓶颈,那么如何促进新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日前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而案例教学是通过典型案例呈现出实际工作的情境,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使受训者能更有效地接受新的观点和理念、提高行为技能、改进内隐决策、增进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案例则是课堂中真实的故事,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足以引发教师思考和讨论的事件,又解析某一教育理论。因此,无论是案例教学还是教学案例关注的是学校、师生、教学问题的解决,它可以激发教师对实践问题作出多样化的理论解读,促使教师在交流、碰撞中,相互学习、借鉴、提高,对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都具有诸多价值和功能,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中介和桥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教学相长的阶梯。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案例学习,促进每一位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分享其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的素材,在实践反思中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 2.运用案例教学,把接受式培训导向参与式培训,在分析案例、情景模拟、角色换位、集体讨论、多角度思考、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的过程中,加强教师的能力建设。3.记载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提升文字功底,积累教学经验。

三、研究主要内容

1、目前教师专业水平现状的剖析,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措施和对策;2、探索案例特性,案例学习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密切关系及作用;3、探讨如何撰写案例和案例教学,“解读”不同教师的教学实践;4、寻求精选、分析、拓展、研究案例教学的方式,有效促进教师的观察分析、文字记录、理论水平等专业能力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以本园A、B教研组为研究基地,行动研究法为侧重点,采用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研讨法、个案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进行。

五、课题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6、6-2007、7):选题、制定研究方案;开题;完成本课题的组织工作;开展园本案例的学习,培训,通过讲座、座谈、教研组研讨活动等多种形式,使教师对课题新理念能融会贯通,增强教师的的研究意识、整体意识、创新意识和教研信心。

第二阶段(2007、9―2008、7):精选典型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案例教学,使教师对教育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诊断及多维度的解读,将具体的教育行为与教育理论联系起来一并思考,从中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

第三阶段(2008、9―2009、7):根据每一个教师的现有专业水平和个性化学习需要,适时、适宜地开展教学案例的撰写和研讨活动,反思自我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解读”不同教师的教学实践,有效促进教师的观察分析、文字记录、理论水平等专业能力的提高。

第四阶段:(2009、9―2009、12):以多种形式与方式进行课题成果展示,介绍经验,推广、汇编优秀的典型案例,整理教研活动实录,撰写结题报告,做好结题有关工作

六、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领悟案例的内涵,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依据。观念的转变起始于头脑中原有的认识与新理论之间的矛盾,理论的学习引发了教师原有认识与新观念之间的矛盾,而矛盾解决的过程就是观念转变与认识提高的过程。

案例学习与教师专业化成长有着密切关系和作用,能有效促进教师的观察分析、文字记录、理论水平等专业能力的提高。感悟到案例研究的意义:1.案例研究可以分享教师实践的智慧。优秀教师的实践智慧通过案例来传递;全校同伴的经验,通过案例来分享;教师、专家“实践共同体”以案例为载体对话与交流。2.案例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教学相长的阶梯。教学案例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学案例为教师提供了在典型情境中应对的策略、理论联系实际的中介。3.从案例研究中发展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案例研究是教师研究特有的话语系统; 案例研究是教师实践反思的最好形式,教师正是从案例中感悟理念,学会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来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二)精选名师典型优秀案例,结合本园实践,组织教师研究,促进教师再学习再提高

1.以研讨为主导,交流、反思融于教学实践中。

精选名师典型优秀的教学案例,并汇编成册,教研组组织教师教研活动时,组织教师专门学习。从而促进了每一个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分享他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的素材,在实践反思中自觉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

2.“观课”,研究、借鉴他人的优秀案例。“观课”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常说的“听课”类似。传统的听课目的比较单一,而且听课之后几乎没有什么评论。而观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注重在教研活动中提倡合作、互助、共享意识采用不同的形式,加强教师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

3.在研讨――实践――评议――反思的循环过程中,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平台。06年的9月到现在,我们采用了“案例教学”、同课异构的“一课三研”等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学习理论――现场教学与探析――认识提升等研讨程序,引领老师们把研究和实践的过程变成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三)研究自己的教学活动,提炼和积累有价值的案例

教学案例是课堂中真实的故事,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是足以引发教师思考和讨论的事件,是蕴含着教育理论的典型事例。

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反思范文2

近来学校要求我们教师能根据黄海潮的要求写教育教学案例,尤其是有效提问与有效教学案例。看了部分教师的教学案例之后,发现有一些案例的写作方法还没有掌握,有必要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问题:

较多教师的教学案例就是教案加分析。

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应该是教学中的一个个案。是对单一的,典型的对象进行非完全的解剖分析。

特性是什么?

教学案例的第一个特性是具有典型性,是对个别的教学情节或者教学的事件或者教学的行为的剖析,需要剖析教师,剖析学生,剖析环境,剖析方法,剖析问题,剖析行为,剖析理念,剖析影响。是解剖“麻雀”式的,因为案例虽小,但也五脏俱全,案例就是这样。

教学案例的第二个特性是分析性。分析与反思有相同点但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需要进行理性思考,不同点是反思的角度常常单一化,甚至狭隘化,而分析要求将典型性的特性进行相对全面的分析。

第三点,教学案例具有真实性。所谓真实,就是教学案例不是假想,不是预设,而是教学行为的真实再现,可以是实录,可以是回忆,但不能假设。既然是真实的,所以教学案例是优缺点的共同体,不一定是一堂有效教学的成功案例。尤其是有成功又有失败的案例,分析的可能性才更强。所以,案例的基本特性是以事实说话。

第四点,教学案例具有深入性。教学研究需要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样的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我在暑期培训讲座中提出的由“想”到“法”的过程,我认为就是案例的深入性过程。对自己的一个案例能深入地去“想”,在“想”之后产生了“法”,这样就能真切的进行分析。

第五点,教学案例具有多样性。所谓的多样性,一是分析的多样性,二是形式的多样性。分析的多样性,是指教学对象和被教育对象的不同,所以,案例的分析是多样的。形式的多样性,是我认为怎样写的关键。

怎么写?

一,叙事追踪法

叙事是这类案例的基本行文格式,追踪是案例叙事的一个过程性,资料性的再现。对一个学生,一种课型,一种文体,一种学法进行系列追踪。假期中在培训中听到的李迪就是这样的成功者。

二,课题研究法

确立研究的课题,在课题的统一引领下进行案例的筛选,然后进行综合的分析。有效提问中可以对课堂问题的确立数量进行研究,可以对问题的提出方式进行研究,可以对问题的呈现方式进行研究,可以对主次问题进行研究。 三,夹叙夹议法

案例分析在课堂案例的叙事过程中及时地进行插入性反思分析,一边叙述案例,一边进行理性分析。这种方法可以利用在课堂实录性案例中。

四,实录反思法

首先进行教学案例实录,在实录过程的最后进行理性反思。注意,不能变成教案加反思这样的形式。应该是课堂教学案例实录,然后进行教学案例的反思。 五,问题引入法

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思维的基本模式来进行写作。在教学中发现了学生思维的迟缓或者思维注意力的涣散等为问题,然后再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的探索,最后寻找出有效提问的基本路径。

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反思范文3

一、以往教师培训中实践性知识缺失的表现

(一)培训观念的城市化

围绕新课改的理念而实施的培训活动,表现出严重的城市化倾向。从城市发起的新课程改革,在内容进度和教学要求上都远远高于贫困地区教师和学生的水平。诚然,教育理论具有相通性,城市中先进的做法也值得推广和借鉴。但调查表明,贫困地区培训只是一味照搬、生搬硬套地运用城市的那套培训课程和教材,缺乏对本地教育现状、课程设置、教师实际需求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导致培训和现实脱节,严重削弱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导致教师们普遍认为培训的实际效果不大,难以将培训知识“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学用结合”。对此,从城市到当地支教的教师深有体会:“这里的孩子腼腆、害羞、语言表达不流畅,像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很难有效开展,城里的这一套做法在这里应用,处境非常尴尬。”

(二)培训内容的理论化

培训内容是培训活动中最实质性的因素,直接影响着培训效果。教师培训在内容上却偏重理论,轻视实践,为节约时间,便于控制,培训通常仅仅局限于对教育理论的传授,缺少鲜活的实践案例支持,让教师感到培训内容犹如海市蜃楼,虚无缥缈。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52.6%的人认为培训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有36.5%的人觉得培训与实践联系不太紧密或根本没有联系。这种脱离实践的理论,难以说服教师来内化理论,更难以升华理论,外化于日常的教学行为中对教师的教学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访谈中经常听到教师抱怨,“培训就是去勾画重点,最后考试”,“这些理论资料大部分只是听课的时候翻翻,下来根本没有什么用”。理论作为实践经验的浓缩和概括,如果在培训时只停留在口头上,就容易造成机械、空洞、教条、刻板的弊病。

(三)培训方法的单一化

通过现场观察和走访调查我们发现教师培训所采用的方法单一,主要是“专家说――教师听”的灌输方法,很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不注意及时地信息反馈,最终使培训沦为说教。问卷调查中,76.3%的人在培训常采用的方法一题上选择了培训者讲授法,占压倒性比例,仅有14.3%的人选择了案例分析法,8.2%选择了问题讨论及经验分享法,而角色扮演和游戏法所选人数为0。这些数据说明,贫困地区的教师培训以点到为止的单向传授方法粗浅介绍教育理论与相关知识,忽视了一线教师的主体地位,使教师在培训中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多种方法并存等理念背道而驰。参训教师对此既感到厌倦又感到轻松,他们似乎已习惯于在培训中扮演只需要耳朵和笔记本的听众和记录着角色。教师培训层面尚且如此,那教师日常教学所使用的方法就不言而喻了。

(四)培训过程的形式化

整体而言,教师培训形式化问题非常突出,培训单位与参训教师均持应付心理,缺乏内在自觉性。具体表现在,培训前缺少需求调查,培训后没有跟踪评价,培训中缺乏科学设计,培训部门重量轻质、应付了事,忽视实践环节。而参训教师也并不重视集中培训,把县里的集中培训当任务,没有把培训视为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继续教育。参训教师把培训当作“走走过场”,培训单位将培训简化为“专家”上课,培训变成一种外控的、临时的、缺乏系统的花架子,组织草率。

(五)培训者的集权化

教师培训工作完全是自上而下的过程。国家将培训权、评价权、监督权都赋予了培训单位,缺少受培训教师的参与,这就造成培训单位大权在握,培训者无所顾忌的问题。访谈中,相关领导坦言:“教师培训主要是培训单位说了算,至于要培训什么,怎么培训,培训多久等问题由我们领导结合上级要求讨论决定。”因此,我们在参与培训观察时,放眼望去,培训是只见课堂不见教师,忽视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师群体表现出来的不适应性,无视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很显然,这种缺乏合理的保障、激励、约束机制的集权化现象会使培训止步不前,引发敷衍塞责、弄虚作假之风,教师通过培训得不到实质性的提过发展。同时这个制度上的硬伤也是造成培训城市化、理论化、单一化、形式化等问题的内在原因。

二、基于实践性知识的教师培训策略

教师培训中实践性知识的缺失,严重脱离了教师赖以成长和发展的根基。基于实践性知识的教师培训就是要解决教师基于个别的经验、生动的教学情景和课堂实践所生成的实践性问题。

(一)倡导“ 反思性教学”,促使教师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的理论要求在教师培训中倡导反思性教学。目前,在教师培训中运用反思性教学的方式很多, 比较成功的有行动研究、教育叙事、札记反省、教师专业生活史分析等。教师通过行动研究、教育叙事、札记反省、教师专业生活史分析等方式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了解自己的教学风格、类型和专业发展脉络,探索教育教学行为或经验中所蕴藏的丰富意义,检视或发现实践性知识与理论之间的差异并剖析其原因,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调整教学行为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改进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从而形成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体系。很多培训机构已经把行动研究、教育叙事、札记反省、教师专业生活史分析等反思方法作为培训内容,引导教师把依附于个体而存在的隐性知识深刻地概括和清晰地表达出来,使教师个体的隐性知识在个体之间,或者由个体向群体进行整体传播成为可能,从而使教师能自由地学习、实践、分享与反思教育教学经验。

(二)开展“教师临床教学案例研究”,升华实践经验

教师临床教学案例研究是凭借扎根于教学实践而获得的“实践性知识”和“临床知识”,展开案例分析,采用观察、记录、描述、说明、概念化这一案例研究的步骤,借助描述的质性研究诊断教师成长的课题, 帮助教师专业成长。它突出教育内容的特殊性、教师认识的特殊性、教育实践“ 情境”的特殊性, 是强调个人体验、深度参与的高层次学习。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以特定教师、教室、教材、学生为对象而形成的知识,是作为案例知识而积累、传承的。因此, 案例研究对于揭示和阐明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是十分有效的。开展临床教学案例研究,既可以让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成功范例,也可以让教师观摩个人教学活动实例。通过呈现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可以让学习者进入特定的教学事件和情境之中,直面具体问题的诊断与解决;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结合切身经验进行分析和思考,形成多元回答,产生丰富的、个性化的、无定论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对话与交流,反思自己的方案,从而建构起这一问题情境对于他们的独特的意义。

采用教师喜闻乐见的培训方法,升华教师的实践经验,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摆在每一位培训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长篇大论的理论探讨并非教师所长,而生动的、鲜活的教学案例是教师宝贵的财富,开发教学案例,应该成为教师培训中值得运用的策略。

1.开发教学案例

开发教学案例,能为教师提供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促使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1)撰写自己的教学案例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独到的教学经历,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事件,校本培训中,鼓励教师坚持不断地把自己经典的教学故事撰写成案例,使自己比较模糊的教学思想清晰化,比较乏味的教学过程趣味化,使自己的教学反思经常化。

(2)调研收集同事的教学案例

组织教师积极参与“观课议课”活动,收集整理同事的教学事例,拓展事例的收集与整理渠道,并把教学事例改编成教学案例。实践中,我们发现青年教师的教学,尽管让我耳目一新,但确有值得商榷之处,老教师的教学,尽管有些陈旧,但确有值得推广的东西。广大教师的教案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都能改编成我们用以培训的典型案例,而且这些案例极具针对性。

(3)从报刊上撷取优秀的教学案例

读书看报应该成为教师的习惯,采用“报刊撷英”的方式收集案例,是教师得以专业引领的有效方式。校本培训中,学校所订的三十多种报刊杂志成了我爱不释手的读物,如《人民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新课程教学案例 》、《小学各科教学(复印资料)》、《小学教学研究》、《小学青年教师》、《中国教育报》,等等。对报刊上的好案例,我反复品读,力争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在培训中有效地运用。

2.应用教学案例

(1)拟定培训计划。为了避免培训内容的笼统、重复、零乱等现象,培训中应拟定计划,力争使培训的内容既具系统性,又具操作性,针对性,显示指导性,增强实效性。

(2)创立应用模式。如何运用典型的案例进行有效地培训培训,这就需要讲究应用形式和技巧。为了便于操作,我创立了应用的基本模式:引出话题――描述案例情境――分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果――评析见解。我们在采用基本模式的同时,还创造出许多变式,如片断展示――经典解读、案例对比――优劣评析、案例反思――重新设计等,让模式彰显出了生命的活力

(3)反思应用效果。每次培训后,我们都要认真反思:从案例的内容选取到案例的语言描述,从案例的呈现过程到案例的讨论结果,从培训的宏观调控到现场的具体细节,从培训者的构想到被培训者的收获等等。

教学案例是教师的财富,也是教师培训的有效资源,运用教学案例进行教师培训的确是教师喜闻乐见的有效方法。教师培训中,教师既是培训者,又是被培训者。参与这种培训,既能体验培训者的角色,又能体验被培训者的角色,既能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展示自己的教学艺术,又能参与同行的学术讨论,拓展自己的认识视野,受到实践与理论的熏陶,从而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提高。

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反思范文4

一“、理论之应用”取向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

教师职前培养中传统的实践教学安排在师范生学完理论知识之后,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着:“基于学校”的实践教学和“基于大学”的实践教学。“基于学校”的实践教学源自欧洲艺徒制度的传统[1],师范生以学校②中的指导教师为“师傅”,自己为“学徒”,且在学校进行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历史进程来看,英国的“见习生制”和美国的“学徒见习制”可算是早期的典型。“基于大学”的实践教学是师范生在大学③的理论知识学习,同时进行各种模拟实践活动,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由斯坦福大学艾伦(DwrightAllen)及其同事所创立的微格教学。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实践教学都具有“理论之应用”的取向。“理论之应用”取向的实践教学强调普适性的教育理论对于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包含着理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两种立场:一是实践的典型化,即寻求实践的典型化的理论构建;二是理论的实践化,即把教育实践作为科学原理与技术的合理运用。前者标榜对实现特定价值的技术普遍化的追求,它是师范生通过将别人以及自身的经验典型化并概括为“优秀的教育教学”,从而试图将其作为人人共享的技术;后者以阶层秩序的方式把教育科学分为“基础”和“应用”或是“母学问”与“子学问”,它所倡导的是先“理论”后“应用”、“实习”这样一种专业教育计划。[2]前述传统教师职前实践教学的两种形式恰恰包含着这样两种立场。首先,在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由于师范生在学校学习的往往是一些普适性的公共理论,当他们面对学校的具体状况、面对学校指导教师个性化的行为示范时,不免产生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阂”。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了教育实践中狭隘的经验主义,即师范生在学校的实践中以通过对师傅”教师的观察和模仿学习为主,从而获取具有一般性的教育教学原则。这便是教师职前“实践的典型化”过程。且不说陷于机械性学习状态的观察模仿本身“并不是一种有深度的学习”[3],即便师范生在实践中超越了对“师傅”教师的外在模仿,由于他从“师傅”的经验中思考、归纳出来的是一些意在普遍适用的教育原理和原则,当他试图将这些原理或原则应用于自己具体的教学情境时,理论与实践的“不契合”依然会产生。这种“实践的典型化”过程,把“师傅”教师的“典型的实践”特权化,从而剥夺了师范生实践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最终将师范生的实践推向对一般性教育教学原则的依赖。其次,“基于大学”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虽然旨在改善师范生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时空阻隔,但是师范生进行实践的模拟环境是简化了的,它被抽离了真实教育现场的复杂性,师范生在实践过程中无法全面而真实地感受教育现场的各种情况,无法获得各种真实的体验。所以,对于现场的教育教学,一方面师范生会因为缺乏教育实践的阅历而难以领会,另一方面即使他们有所领会,同入职以后的实践也仍有很大的距离。[4]这种缺陷的产生,归根到底还在于其内在的“理论的实践化”立场。在这里,理论作为师范生实践的知识基础,是那些“可以通过标准的途径而直接应用于课堂的东西”[5],它排除了实践情境本身和实践情境的具体性。如若要使这样的理论在实践中有效,便只有抽去实践中复杂的不确定因素而以剩下的确定性因素作为实践情境的全部;“基于大学”的实践教学将师范生原本复杂的实践情境“简化为”具有核心特征的模拟情境,正好符合了这样的理论应用的要求。所以,即使“基于大学”的实践教学使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转化的具体路径缩短了,但是“理论的实践化”这一立场并没有改变。由此看来,包含“基于学校”和“基于大学”两种形式的传统教师职前实践教学,在本质上都是“习惯性地、不假思索地、错误地依赖理论”[6],从而将教师职前阶段的实践教学与理论学元对立起来,不仅使得整个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陷于科学主义的范式之中,而且使实践教学受技术理性主导并追求客观的、价值中立的课程产品,也就是说,每一学校、每一师范生实践的特殊性被忽视了。所以,师范生在实践过程中难免感到所学理论与实际经验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在这种矛盾中,他们找到的出路有时甚至是使用自己在中小学读书时老师们所常用的教育教学方式[7]。

二“、实践中之理论”取向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

“实践中之理论”取向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旨在改变教师职前培养中对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关系的传统立场。在“理论之应用”取向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中,理论优先于实践,实践受理论的指导,因而理论是处于实践之“外”的,意味着来自实践外部的审视;而在“实践中之理论”取向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中,理论则时刻处于实践之“内”,它在实践活动中内隐地发挥作用,实践主体不再只是被动地为理论所控制,而是参与着“理论”的构建。这种新的立场,有助于教师职前实践教学摆脱传统的科学主义范式,从而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范式下获得新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样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在美英等一些国家的教师职前培养中得到推行,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相似的特征。

(一)变革实践教学的要素构成在“实践中之理论”取向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中,以实践过程和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起点,让师范生在一定程度的实践基础上建构理论知识。它强调,虽然实践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来支持,但理论知识在其中并不具有核心意义——其对实践过程的作用必须通过实践性知识这一中介。它以实践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也要围绕实践过程来选择、组织和学习。它以实践过程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并通过工作样本,包括作品、表现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因此,“实践中之理论”取向的实践教学一般具备以下要素。

1.注重职场经验的分散性获取虽然实践的具体时间长短有别,但是一些进行教师职前教学改革的大学为增加师范生的职场经验,都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增加了师范生在学校实践的时间,以使师范生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教学实际,拉近师范生与未来职场之间的距离。因此,大学便对师范生的实践给予了分散的安排,即师范生在学校实践中获取的经验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的,实践机会也是不连续的,分布在整个职前教育阶段的不同时期。通常,师范生会在职前教育阶段的初期就有机会接触学校的现场教学,从而得到直观的、具体的教学经验,并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以及职业环境有一个基本了解,从一开始就使师范生的经验获取与理论学习交织在一起。师范生实践机会的分散安排,为师范生进行多样化的实践提供了条件。例如,可以让师范生有机会面向不同年龄段、不同区域的学生进行教学,深刻体会教学对象与教学环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同时,师范生实践机会的分散安排也有助于使师范生的实践经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比如,先是安排他们进行一般性的参观、考察或访谈,再针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些具体方面进行有目的的、小范围的探究,然后再展开较为全面的学校教育实践。师范生可以在这种渐进的实践过程中使自己不断由职场的“边缘”向“中心”深入发展,并且可以在逐步获取全面经验的过程中发现并聚焦于特定的问题,从而有助于他们在整个实践教学中获得有效的学习。

2.在实践中“嵌入”理论性研讨实践教学的改革项目一般要求师范生在实践过程中定期参与理论性的研讨活动。这些研讨活动有的安排在学校教学现场,有的安排在大学中进行,目的在于让指导教师和师范生一起对在学校教育教学现场观察到、经历到和体验到的事件和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师范生对教育教学有更为深入的理解,解除师范生的困惑。可见,在这里师范生的学习不是事先全部设定好的,而是在利用理论知识的同时寻求构建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因此,这样的安排使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凸显探究性,师范生不仅要进行个人的反思,还要进行群体性的反思与讨论,即与指导教师和同伴一起展开研讨。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教学就在实践体验与研讨活动的循环中不断螺旋上升,把师范生的实践性学习不断向前推进。这恰如东京学艺大学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研究中心的岩田康之所认为的:师范生实际接触教育现场的经验是必要的,但即使接触的机会再多,如若没有将现场的课题与大学进行的研究相互联系起来进行观察的话,也是难以形成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能力的,因此,教师职前实践教学的组织需要以教育现场的学习及对其的思考为轴心。[8]

3.教学案例、日志、札记的综合运用随着教师职前实践教学取向的转换,一些整合理论与实践的工具,包括日志、札记和案例撰写被纳入实践教学之中。就三者来看,案例撰写与日志、札记密切联系。在案例形成的过程中,反思性的日志、札记以日常的观察记录与分析而成为撰写案例的重要资源。但是,案例撰写与日志、札记又有所不同,一般来讲,案例的关注点常常聚焦于某一特定的方面,比如儿童研究,而且有时案例的内容会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跨度;相比之下,日志与札记所呈现的问题涉及面较广,较多地会针对某一情境中的教育教学事件,而在时空上是没有跨度的。因此,撰写案例能使师范生更加专注于学校中某些方面或某些人和事的持续性观察与思考,从作用上说它与日志和札记不能相互取代。日志、札记和案例撰写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它们作为师范生临场观察后所收集到的各种材料——特定的儿童、学生个体或集体的学习情况、指导教师的实践、师范生自己在教学上的体验等;另一方面,它们作为记录师范生用以反思所观察到的事件的手段,从而形成师范生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因此,日志与札记一般以描述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逐步走向解释、分析与探究。[9]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师范生以叙事的方式将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揭示出来。

4.强调“档案袋”评价方式在教师职前实践教学中,许多大学都强调使用“档案袋”评价方式。使用“档案袋”方式可以将所有证明师范生实践表现的材料集合到一起,是一种更为综合和整体的评价方法。一般说来,师范生在实践教学中所需构建的档案袋包含来自各方面的材料,如: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计划;学生的作业、测验;课堂或班级活动的照片、录像;师范生的日志与札记、对一堂课的细节描述或分析、对教学活动后果的反思;指导教师的记录、建议;同伴的建议;学生的评价等。强调“档案袋”的评价方式,表明在实践教学中对师范生实践表现的评价不拘泥于指导教师观察后所作的最终结论。“档案袋”的组建,不仅使师范生在对其实践教学的评价中有了自己的声音,而且通过“档案袋”提供的依据可以见证他们自己的经历过程和进步过程,也能促使评价人员在实践教学中等待足够长的时间来理解这些进步。同时,师范生充实“档案袋”的过程与“档案袋”本身同样重要,因为它不仅是强化师范生进行实践反思的一个途径,也是师范生在实践中学习的一种方式。这种注重过程的质性评价方式,在本质上体现了实践教学中对师范生进行成绩评定的发展。

(二)改善实践教学的实施环境教师职前实践教学要素构成的变革,还需要有一定的外在条件加以保障。这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实施环境的改善上,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

1.以伙伴合作建立师范生浸润于现场的宏观环境无论是“基于学校”的还是“基于大学”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在其规划与实施中大学都承担着培养教师的主要责任,学校在教师职前培养中的介入,无非是起着“配合”的作用,即提供师范生实践的场所。这导致大学教师常常以专家身份出现,去学校检查师范生在现场的实践情况。这样的关系或许被冠以“合作”之名,但实际上充其量只是一方向另一方寻求帮助的过程,只是一种“互补式”的关系,即大学和学校各自具有独立的、互补的责任,两者之间缺乏进行对话的意图。在这样的关系中师范生较难以深入学校进行实践。因此,实践教学实施环境的改善就在于要建立起一种能使师范生“浸润”于学校现场的环境,它强调大学与学校之间的共生性而非功利性或工具性的关系,取代“互补性”关系的伙伴合作关系,体现“合作”的本质意义,即:(1)合作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过程,合作双方对于合作目标和远景的共识、价值观念的交流与磨合、角色与权利关系的重构等,不但是合作的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合作得以成功的关键特质;(2)合作是平等的和互惠的,合作是为了双方的利益,而且这种利益是同时发生的;(3)合作需要双方的努力和投入。[10]大学—学校伙伴合作关系的建立首先依赖于制度层面的政策驱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的报告《国家为培养21世纪教师做准备》(《ANationalPrepared:Teachersforthe21stCentury》)、霍姆斯小组的报告《明日之教师》(《Tomorrow’sTeachers》)、《明日之学校》(《Tomorrow’sSchool》)和《明日之教育学院》(《Tomorrow’sSchoolofEducation》)均不同程度地论及了这一内容。这一时期,还创造了“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s(PDS))”这一谋求大学与学校伙伴合作而实施教师职前实践教学的具体载体。同一时期,英国政府也提出要加大学校在师资培养中的作用,学校要承担教师职前培养的“共同责任”。[11]通过一系列政策的驱动,教师职前教育的责任需由大学与学校共同承担的理念,逐步在制度层面得到推行。改革实践也显示,大学—学校伙伴合作关系的建立还依赖于在文化层面双方成员间“同事性”关系的建立,即双方以尊重对方已有的文化为基础而形成新的共同体。新的共同体文化,不是围绕行政人员的意图和旨趣进行硬造的人为的合作,而是一种基于教师之间自愿、开放、互信和支持的合作文化。[12]大学—学校双方“同事性”关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师范生以真实的方式持续地获得对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的具体的、第一手的经验,而且有利于师范生、大学指导教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承担对实践教学工作的规划、实施与评价,包括:(1)大学和学校的指导教师组成合作团队共同对师范生进行指导;(2)师范生、学校指导教师和大学指导教师均可参加在教育现场举行的座谈研讨;(3)大学指导教师可介入师范生和学校指导教师在现场的教学;(4)学校的指导教师也可自由地介入到师范生在大学的学习活动中去。

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反思范文5

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接受器,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只是教师的口述,而不给他们亲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的机会。这就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新课程付诸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要新,决不能守旧。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怪圈。实验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化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多做演示实验,改进实验,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自己多做实验。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CAI动画、录像和化学实验,我们可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录像教学,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化,使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从而化难为易。

三、教学过程的反思

1.化学实验的反思。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未必要按部就班。例如在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我作如下改进: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HCl和稀HCl,同时放进大小相同的Zn粒,迅速塞好带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上端系一塑料袋,袋内不留空气),2分钟后,盛有浓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可膨胀70~80ml,而盛稀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却膨胀不到10ml,经过改进,实验可见度大,对比性强,需要说明的问题简单明了。另外,可以改进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情趣。

2.公开课的反思。公开课应该求真务实,多一点本色,少一些粉饰。化学公开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正确把握学科特点,遵循教学规律,选择合适的教法,才能实现优质高效的目标,扎扎实实地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四、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学反思要求教师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灵,经常地、反复地进行反思,选择多种教研方法进行反思。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我做了初步探讨。

1.教学后记反思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教学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教师应依据教师职责和新课改的要求,坚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回顾与思考,并记录下来。对每堂课的整个过程回忆再现,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思所疑,加深研究,解惑释疑;思所难,突破难点,化难为易;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必能把经验“点”连成“线”,最后铺成“面”,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2.观摩公开课。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听名教师或专家讲课,观看优质课例,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比较,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制定自己新的发展点。在课后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和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化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案例研究法。“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例,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所选的案例,可以是自己教学中的典型课例,也可以是别的教师的课例。通过案例研究,可以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失败的教训,探讨有效的教学规律和方式方法,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反思范文6

【关键词】幼儿教育;案例分析;发展

进入21世纪的十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家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于人才,重视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早期教育的问题。广大家长已经不再是仅仅要求孩子在幼儿园中得到全面的照顾,而是迫切希望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

在新的幼儿教育要求下,我们的幼儿教育者要不断地创新幼儿教育的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能力,正确认识教育案例并开展教育案例分析工作是一条最直接、最科学的途径。

一、教育案例发展及认识

案例和案例研究是个泊来品,最早被运用于哈佛法学院,后来依次被运用于哈佛医学院、商学院和教育学院。20世纪初,案例研究思想就已经使西方的教师教育得益匪浅。跨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案例的价值已经愈来愈为我们所认识,案例及案例研究已经渐渐成为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对于案例的定义,各国学者对其的理解各不相同,劳伦斯将案例定义为一个复杂情景的记录;汉森则愿意把案例说成是对真实事件的描写,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和争论,且富有启发性;理查特却认为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的故事。我国学者顾泠沅认为,“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问题的教学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1]综合各家之言,现阶段大家比较公认的教育案例的定义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所以用三个词语可以来简单归纳教育案例:事件、故事与描述。针对以上定义,我们来具体讲一讲一个教育案例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1、真实性:教育案例讲述的是已经完成的教育事件,表现的是真实事件的重要的实践意义,绝不可以是杜撰出来的虚假的事件。

2、故事性:教育案例重新关注教师自己的亲身经历,不仅把自己摆进去,也要把幼儿摆进去,而且把写作的对象从知识事件转换为人的事件,是人与知识打交道或人与人打交道时发生的某个故事。

3、价值性:教育案例描述的故事内蕴丰富,具有教育研究价值。一个案例,无论其事件的大小,都应当蕴涵丰富,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和争论,给人许多十分有益的启示。[2]

因此,只有具备了以上三个特点的教育案例,才是一个合格的教育案例,只有理解了什么是合格的教育案例,才能真正地通过教育案例的研究得到促进教学的效果。

二、教育案例研究的认识

教育案例研究,是指教师把平时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事件以案例的形式予以呈现,通过分析、研究、探讨的一系列思维加工过程,促成问题的解决和成功经验分享的研究方法。具体而言,就是教师以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幼儿教育、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内容,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进行全面、深人、细致的分析研究,形成含有问题及问题解决方法的案例,再通过研究及探讨,获得教育的新经验,概括教育的新方法,启迪教育的新思想,提升教育的新理念。教育案例研究的实质是对教育事件现象的解释,是对已有教育实践的理性开掘和理论解释。

同样的,针对教育案例研究的理解,教育案例研究也具有几个重要的特点:

1、案例研究是质化研究的一种方法,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而是带着研究问题,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再上升到理论,从中寻找带有一般性的教育规律。

2、案例研究强调在自然情境中收集第一手资料,完全体现研究的开放性。这就要求研究者走向田野,走入活动和课堂,走近教师和幼儿,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访谈交流等,了解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产生了什么后果以及当事人对此的感受和看法,并且在甄别和筛选资料时,要做到客观、中立、真实地再现事实,不能有某种期待和偏向。

3、对资料的分析以归纳法为主。案例研究要求研究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收集各方面的资料,而事前并不考虑哪些资料是重要的、哪些资料是无关紧要的、哪些资料将是研究假设的佐证等问题,研究的结论是随资料的收集而逐步明朗化的。案例研究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动态过程,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逐步归纳概括出一般概念,从而获得对研究现象的深刻认识,并从中建构理论。[3]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说,案例研究是自然的,它是真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思维研究相结合的结果,可以用于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通过观察与反思、合作与交流,以求调整与改进现有的教育教学行为,对教师的时间做出指导;案例研究是开放的,案例提供的是真实事件,同样的事件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析结果,在相同的背景下因为参与者的着重点不同可以做出不同的分析,就是说允许每一个人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和解释有其独到的见解。

三、教育案例研究的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开展的意义

基于目前社会对幼儿教育要求不断提升的形势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幼儿教师开展教育案例研究有很大的必要性。一方面,现阶段,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幼儿教育的新的发展要求,给广大幼儿教师提出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它需要教师进行角色转型,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研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调整认知与能力结构、提高分析与解决日常教育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来说,在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达到一定基础后,实践性知识对于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这类知识的获得,因为其特有的个体性、情境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特征,要求教师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研究和训练才能拥有。具体地说,教师进行教育案例研究有以下作用:

1、通过案例研究,教师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对于在教学过程所产生的教学方法,可以做到及时的记录和整理,时间一长,那么则为案例分析积累了很多好的素材;同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能及时记录,提出自己的见解,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这些见解和方法则是我们常常无法利用的隐性知识,如此则促进了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2、通过案例研究,教师可以更深刻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案例研究可以促使教师对平时工作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做有意识地探索,及时梳理出工作中的问题并加以澄清。这样的方式无论是对自己今后开展工作还是对其他老师判断工作的重、难点都有极大的帮助。

3、通过案例研究,教师间可以加强沟通,彼此帮助,分享经验,共同发展;并且有利于幼儿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育行为之中。通过交流,教师一方面能从案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以便不断改进,另一方面,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取更多的直面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经验。

4、通过案例研究,教师可以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研究能力和观察能力,更易于寻找到基于自己实践之上的理论假设,还可能总结出一些新的教育理论。另外,教师的教育案例可以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宝贵资料,为理论到实践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可以避免目前理论界关于教育研究从理论到理论的弊端,进而可以克服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之间的距离,以利于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

5、案例研究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得教师可以获得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自我探索的学习能力的同时,他们培养了更坚定的意志以及更强的求知欲,这样他们将可以萌发出更多的想法,达到案例的不断创新,而这一点,将帮助教师突破瓶颈通向教师专业发展更高的境界。[4-5]

总之,每一个幼儿园教师都应当明确教育案例研究对于促进幼儿教育发展的价值,切忌为写而写,更不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总之,只有认真开展教育案例研究工作,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才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满足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要求。

四、如何开展教育案例研究

在充分的理解了教育案例与教育案例研究的定义,并且能充分的认识到教育案例的价值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能够很好地完成教育案例研究。

(一)、教育案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把教学过程中真实发生的情景和处理后所受到的效果如实记录下来,构成案例的主题、背景及问题,然后围绕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提出新的教学理念,最终形成教育案例。总的来说,教育案例研究的撰写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该阶段要求研究者了解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当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自己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相关的调研以及老师之间的研讨初步确定案例的研究目标、研究任务和案例的体例、类型、结构等。

2、收集材料阶段收集充分的案例材料是教育案例研究的基础,在做好了相关的前期准备工作后,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访谈、调察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来捕捉最真实的案例材料。

3、分析研究阶段该阶段要求研究者围绕案例材料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它可以是教师个体对案例材料的反思,也可以采用集体讨论(如教研活动)的方法共同研究。研究时尤其要注意对教育活动作整体的考察和深层次的分析,以对资料进行理性的分析,从中探索造成某种特殊状况的原因。理论分析阶段可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展开:一是主观--客观分析,从主客观两方面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二是现状--过程--背景分析,从现状分析追溯其形成发展过程,并讨论过程和现状的动态的因果关系,进一步分析过程发生的背景因素,从而挖掘出收集材料的真正价值。必要时案例研究还可以进行文献分析,即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研究成果中受到启发,从中找到支持自己案例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增强案例分析的说服力。该阶段最好采用集体研讨的方式,以求能形成一份有价值的案例。[5-6]

4、形成案例阶段。在对案例作多角度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可按一定的结构进行表达,形成教育案例。

(二)、教育案例撰写的基本要素一般由主题、背景、案例问题、情境与细节描述、教育结果以及思考与讨论六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要点包括:[7]

1、主题:本案例的核心,到底想反映什么问题,应该从最有收获及能引人思考的角度确定主题。

2、背景:案例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情况,如也可描述存在哪些问题以及研究方法。

3、案例问题:是指能够阐述案例的主题,揭示困惑,链接有关理论,启发读者的反思的问题。

4、情境与细节描述:环绕主题,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剪裁情节,有针对性地描写特定的内容,把能突出问题的细节写清楚,做到引人思考。描述的形式可以是真实教育及生活过程中的对话,也可以是一个引人思考的故事。案例描述不能杜撰,它应来源于教师曾经面对的问题及真实的教学经验,总之要保证案例描述能够围绕主题并凸显出问题的关键。

5、教育结果:教育措施的课堂效果,包括幼儿的和自己的感受等。

6、思考与讨论:主要是运用教育理论对案例作多角度的分析解读,回归到教育基础理论层面,是教育案例研究成败的关键。

在具体撰写教育案例时,其结构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事实描述+点评”、“全程描述+反思"”、“问题+描述+点评”等。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都必须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求真务实、小中见大”。需要指出的是,案例研究从发现研究问题到解释研究的发现,并不是那么步骤分明、循序渐进的,而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其研究步骤可非常操作化地表述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拟定计划--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批判与修正--试行与检验--搜集资料……撰写案例研究报告。

五、教育案例研究与幼儿教育发展

在幼儿素质教育日益得到大家的重视的背景下,在社会对幼儿教育提出更高的期望时,我们幼儿教育发展应当着重于幼儿生长发育的年龄特征,着重于家庭和社会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影响,然而这些正是我们幼儿教育的空缺所在,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能达到社会对幼儿教育以及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期望,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并且重视幼儿教育案例分析对于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水平的提升以及幼儿教育的发展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认真的开展教育案例研究,以求提高教育案例研究的实效。

要提高教育案例研究的实效,我们每一名一线教师在案例材料的收集以及更好的教育理念的提炼上具有更好的环境,因此我们一线幼儿教师就应当利用这一条件,更好的开展教育案例分析工作,努力理解教育案例及案例分析,按照案例分析的要求来认真挖掘出教育过程中对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有促进的案例,完成研究,以提炼出更多的教育理论及方式方法。

希望每一个一线教育者能够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教育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思辩能力,善于在实际工作中捕捉各种有效信息、获取案例素材,并从素材中发现问题并把握问题的实质。其次,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只有联系教育理论对发现问题不断进行思辩和探讨,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相信大家在重视案例分析并且努力提升个人的洞察思辨力及教育理论素养后,对于幼儿教育的发展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蔡守龙.走向教育案例研究_兼论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教育科研[Z].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2]顾明娟.浅谈教育案例和教育案例的研究[Z].教育理论.2011

[3]黄娟娟.教育案例与案例研究_案例教学[Z].学前教育研究.2003

[4]唐协辉.教育案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Z].教师之友.2005

[5]洪飞.教育案例研究_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Z].革新实践.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