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思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儒家文化的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儒家文化的思想

儒家文化的思想范文1

关键词:儒家思想;日本;继承和发展。

儒家,又称儒学思想,是以奉信以孔子为先师,以“儒”为共同认可符号,各种与此相关、或声称与此相关的思想道德准则,是中华文明最广泛的信仰构成。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鲁国讲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之六经为经典,奠定儒家的最早起源。 纵观儒学文化,体系非常庞大,包括了道德、修生、养性、治国、治家、哲学、艺术、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

对于中国儒家文化的重新重视实际上始于日本的经济起飞。上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起飞给儒家文化的研究者提供了研究的新领域。正是从日本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子。

一、日本对中国儒家文化的继承。

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儒家文化的地位始终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佛、道文化业日益兴盛,虽然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并未动摇,但是也受到了佛、道文化的极大挑战。这个时候,非儒家文化表现出极大地包容性与生命力,在儒学文化思想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成熟的同时,日本的本土文化也在进行不断地演化。

(一)日本对中国儒家文化的理想化。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充分冶炼后形成的理想是相当明确的,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的天下。是指当时的中国,即整个华夏民族的社会整体。“平天下”的主张带有天下太平、世界大同的含义,是儒家社会理想的一种体现。日本也继承了儒家文化中的这一思想,在无法达到“大同”的现实中,日本则是用组织人本来统一思想,形成以组织为第一位,一切服从组织的基本理念。特别是在上世纪70年代是日本经济腾飞时期,儒家文化在日本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中国儒家文化的在日本的应用。

古代日本经济以农业为主,分散的小农经济并不要求强化集中的生产管理,多样性反而更适合。在这种请款下,“恭己正南面”、“无为而治”、等成为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日本的农民只要有宽松的经济环境,上交的产品少些,能维持再生产,就能迅速的发展农业生产。

另一方面,在行政权利的平衡方面,中过儒家思想却又有着非常精致的设计。这中设计并非儒家的专利,还包括有韩非子集其达成的法家思想等,尤其是法、术、势的思想。法家思想的主流又不同于西方的法律思想,基本上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的统治而设计的,所以这些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古代帝王之术又很容易被日本的封建统治者所应用。

二、中国儒家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一)对日本民族精神的影响。

日本人自称自己为“大和民族”,其他们的民族精神“大和魂”在日本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正是这一民族精神是日本成为一个非常团且和具有向心力的国家,这就是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和”文化的影响。并且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博怀、海纳百川的文化观念使得日本有着兼收并蓄的宽容精神,让日本有着善于学习的精神。

(二)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

中国儒家文化在日本社会,被融入企业管理之中。儒家文化思想中的“人本”思想,即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日本的众多企业家。日本的长期雇佣制和年工资制实际上取消了雇佣制的作用,而企业内工会又把劳资双方的关系确定在企业内部,不需要大规模的社会力量参与。在这种情况下,调节组织与参与组织的个人之间的关系,主要依靠儒家文化中的组织伦理、组织文化和管理哲学来实现。

中国儒家思想中“和为贵”思想也被日本企业所吸取并且加以改造,把“和谐高于一切”作为自己企业的目标,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和谐关系。日本很多的企业不把管理人员与雇员之间、同事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单纯的利益关系,而更重要的是互相之间的扶持和帮助。

(三)对日本法制的影响。

中国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对日本的法制建设有着极大地影响。在日本进入七世纪以后,当时的圣德太子对日本社会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十七条宪法》的制定,虽然从现在的角度去看并非现代法律意义上的宪法,但是在当时它却是日本法制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它第一条内容就是“以和为贵、无忤为宗。”这完全体现出了当时中国儒家文化对日本法制极其深的影响。其第四条“群卿百寮、以礼为本。”也是儒家礼制的在法制文化中的应用发展。其第九条“信是义本、事有信”也是源于孔子的“三纲五常”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的中国儒家文化思想。

三、日本对中国儒家文化的扬弃。

中国儒家文化的追求稳定性的目标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政治上的保守性。事实上,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无论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每有太大的创新,生产力也没有显著的进度。在技术、管理组织等方面,严格来说,进度也不大。甚至进入明治维新时期,还在沿用之前的组织管理措施。

在现代日本仍然重视组织与个人的关系,中国儒家文化中的组织人本主义依然受关注。在现代社会,过度迅速的组织接替,尤其是巨大组织的解体,也会导致社会不稳定。所以日本在不同程度上支持大型金融集团、大型企业,维持稳定。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日本为了保护部分特权阶层及维持自身的道德优先地位,日本有用道德约束来代替法律约束,所谓“刑不上大夫”。由此,特权阶层的过渡膨胀反过来又侵蚀了组织,这是日本历史上的普遍现象。

参考文献:

[1]查理得·科特。《无治而治》,外文出版社1999年版[2]严绍。日本儒学的近代意义[J].中日比较文化论集。北京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0.

[3]崔景明,赵秀兰。“儒家文化圈”中的中韩日[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05)。

儒家文化的思想范文2

【关键词】儒家文化;人本教育思想;价值

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的思想较为多样化。比如儒家、法家等等。这些思想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在当代,我国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儒家文化中的人本教育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儒家文化中的人本思想

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历史上,虽然没有西方的“人文主义”和中国现代社会的“人本主义”,但是在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本主义思想”。自古以来,存在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和意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民贵君轻”、“强调人的价值”等民本思想。这种民本思想即为现代社会强调的“以人为本”思想。[1]早在殷末周初时,《尚书》中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思想。并明确指出一个国家要想得到安宁与发展,其前提条件是加强对以民为本思想的重视。在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了“以人为本”思想。管子在《管子•霸言》中指出,要想巩固霸王之业,其根本原则是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管子肯定人的价值以及作用。随着时间的发展,以人为本思想在儒家的“仁爱民贵”中的得以体现。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和代表人,孔子站在仁爱角度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并指出,每个人身上都有别人学习的发光点,并推崇人格独立和自主。作为爱人的仁者,需要全面系统地认识到“仁爱”思想的精髓和意义。在研究人与自然关系中,孔子格外关注人的主体性和根本性。对于孟子而言,主张站在人性论角度看待仁爱思想,无论是人还是物,都主张博爱。荀子作为孟子的继承者,在宣扬仁爱思想的同时,他强调人的地位。并在性善论基础之上,提出了性恶论。但是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主张人的地位,并关注人的价值和作用。

2儒家文化中人本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2.1做到“有教无类”

目前,虽然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但是依然面临着“市场化”危机。针对这一情况,需要高举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旗帜,进而避免出现教育不公平现象。2014年,在两会报告中,国家总理就针对农村教育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策略,即需要加强对中西部和农村教育问题的关注,加大对其教育投入力度,促使城镇教育的公平发展。除此之外,针对农村有困难的农家子弟,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同时提高我国教育整体水平。[2]在新时代下,国家需要加大对“有教无类”这一教育思想的宣传力度,通过微博、微信等多种网络平台加强人本教育思想的宣传,这样既可以增强人们对有教无类这一思想内涵的了解与认识,又可以为培养全面性人才奠定基础。

2.2培养人格完善的人才

孔子思想中,强调“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其中,基础科目是诗、书、礼、乐。与此同时,在注重基础科目的同时,应加强体育锻炼,从而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现阶段,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学校而言,应结合儒家文化中的人本教育思想,改变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制定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进而为社会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2.3做到“因材施教”

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在具体教学中,应坚持因材施教原则。这一原则也是儒家传统文化中人本教育思想的外在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应结合不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并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进而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凸显学生个性。这一教学方法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人本教育思想,且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2.4师生关系应和谐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弟子三千,但是对每一位弟子都关爱有加,且尊重他们、爱护他们,这对于现如今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具有借鉴意义。他的这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仅赢得了广大弟子的尊重,同事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今社会,师德问题日益凸显,比如“丁娟事件”、“教授涉嫌论文抄袭事件”、“上海教师使用ipad上课事件”等等,这些事件的存在表明今天的师德问题较为突出,其拓展范围较广。针对这一问题,学校教师应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且要有高尚的品德。学生也应改变对教师严厉形象的认识,进而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结束语

传统儒家文化有其自己的思想精髓,同时也有着一定的弊端和局限性。因此,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应正视其缺陷,学习其中的人本精神,在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的同时,加强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宣扬与传承,进而丰富中国特色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高薇薇.儒家文化中的“人本管理”思想[J].企业导报,2015,(05):60.

儒家文化的思想范文3

【关键词】 会计文化 儒家思想 影响 传承

1 儒家思想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会计物质文化

会计物质文化是会计文化的基础层面,是会计产生及其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类物质文化产物,包含会计机构和财政体系的设置,会计报告及记账方法,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等一系列的有形的无形的会计硬文化。中国的会计物质文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1.1 成熟的会计机构和财政体系

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核算流程组成了当代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国历代在儒家文化所控制下的封建王朝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会计机构体系,为现代会计核算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使中国的财政体系逐步走向成熟。

1.2 初步的会计报告和复式记账法

《论语.季氏》中提及“四柱结算法”。 “四柱结算法”核算的基本思想萌芽在后唐之后茁壮成长起来,在此时期,长兴沙洲净土直岁愿达所编的会计报告中也应用了该种方法。该份会计报告内容大致上上分为六个方面:(l)本年度寺院财产的大概请况。(2)“承前账”(旧管)部分。(3)“新附入”(新收)部分。(4)“破用”(开除)部分。(5)本年财物“结存”(实在)部分。(6)会计报告结尾。

1.3 和谐的会计环境文化

几千年来,贯穿儒家思想的一个至始至终不变的特质就是“和”,“和”的原意是“和睦”,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低层次上是化解人际之间许多不必要的猜忌和怀疑,有利于会计人员之间的和谐相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一以儒家的概括,人不是手段而是目标。“人和”处在显要地位,“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遵循自然规律。从高层次上看,中国会计文化立足于“和谐”、“礼之用,和为贵”。

2 儒家思想引领了古色古香的会计制度文化

会计制度文化是指规范和引导会计人员行为模式的准则和标准,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文化,它受到了社会制度的制约,是企业和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协调会计人员与其他会计人员或组织之间的制度文化产物包括会计人员应遵守的各种规章制度,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报告组织形式,会计机构的组织方式等。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会计制度是不一样的,如果说西方会计制度注重的是“法”制,那么中国的会计制度文化受到儒家思想的改变更偏向于“德”制。

2.1 儒家思想在会计职业道德中体现的义礼观

任何一种道德规范都应承担着促进社会进步的职能,这种职能的实现表现为儒家思想的“义”,孔子提出“见利思义”,“义然后利”即就是要求在执行工作时,维护道义,追求道德才是人生的最高道德准则, “道义”应当放在首要地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董仲舒的义利论指出“正其谊不诛某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其中利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的,普通的个人追求的物质利益,一种是划分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他认为“夫万人之求利也,如水之走下。”即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性的本然,就像水一直朝下流一般。

2.2 儒家思想在会计职业道德中体现的智能观

“智”在儒家思想道德体系中处在不可或缺的位置,孟子将“仁义礼智”四个思想并提,强调“智”的重要性。智是智慧的象征,人是通过后天的不断教育学习挖掘出智慧,孔子强调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和开拓人的潜质,将人们教育成德智兼备,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有用人才。

2.3 儒家思想在会计职业道德中体现的诚信观

“会计当而已矣”,孔子的会计思想经众多学者的研究,得出了令人深思的结论:第一,价值相当一一用之于不同财物之间的比较,代替和交易;第二,核算相当一一分类无误,计量准确均衡分配,第三,处理得当一一把握分寸,欲速不达过犹不及,恰如其分,止于至信。

3 儒家思想开创了独特的会计精神文化

会计精神文化是会计文化的核心文化,是建立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之上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在长期的会计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会计人员的价值准则,思想意识,审美情趣等基本性情,并贯穿于会计行为之中。其中价值准则是会计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儒家思想的积淀如春风细雨在润物细无声中为中国会计人员营造了共同的精神家园。

3.1 “仁”的思想树立了现代会计的价值理念

中国儒家学派伦理体系思想核心把“仁”作为最高的价值准则,“仁”最初的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孟子发挥了孔子的“仁”的思想看作人思想行为的价值准则。价值准则也是最重要的会计精神文化,具体是指一个会计经济活动的判断系统,对于会计群体而言具有精神层面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正确的会计价值准则规范看会计人员的思维和行为。

3.2 儒家思想提供了完备的思想意识

客观公正,公平正义,求真务实是作为一个从事会计的人员必备的思想意识,它们是会计精神文化的必备的一支。

儒家文化的思想范文4

关键词:儒家"礼;义"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13-02

在儒家思想中十分注重"礼、义"思想的建设,礼和义主要指精神。但是在现实中,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大量信息资源的涌入,同时带来的是网络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冲击,这样就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不到有效地宣传。在十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并且提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1儒家"礼、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1.1"六艺"中的"礼"。

在传统文化中,关于"六艺"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指古代时的所对应的学校教育,其中学科分为六种,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科。这是当时古代教育的基本学科,是儒家文化思想教育对学生要求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在《周礼・保氏》中就明确记载了:"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另外一种说法是指古代的六部典籍,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所谓礼者,不学"礼"无以立,在"六艺"中的"礼",则是作为古代时期儒家的礼仪的标准准则。

1.2"六德"中的"义"。

所谓"六德",是指六种美德。曾在《尚书・皋陶谟》中记载到:"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而这个"六德"则是"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这"九德"中的六种。儒家思想在《礼记・中庸》中提到:"义者,宜也 ",遵行"义"道德, 正确合宜的道理或举动。"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出自《 孟子・告子上 》,指公正、合理且应当做的。子曰:"义者,宜也。"即是义者,理义、道义、正义、公义。

2网络文化下高校大学生 "礼、义"品德的缺失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2.1网络中大学生"礼、义"品德缺失的表现。

在提高传递信息效率的同时,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问题也备受人们关注 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传递信息和搜索信息的效率,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工具。与此同时,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2.1.1网络礼仪文明流失。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也开始在网络上泛滥起来。人们在享受到互联网数不尽的便利和好处的时候,也不得不忍受网络上面的一些庸俗、浅薄。网络的出现,让网络作为现代传播媒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由于手机和计算机的技术的发展速度结合互联网的完善,导致一些"随手拍"在一些论坛和贴吧很火热,某些学生和市民便会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到网上,间接引起全网民的关注。因此就会频繁出现论坛、聊天室的网民们的侮辱、谩骂或者是,使用一些庸俗的网名、下流的语言。

2.1.2网络诚信意识淡薄。

我国网络上由于时代和互联网发展技术迅速,出现一些诚信意识淡薄的现象,有一些非常违反诚信的行为,像黑客攻击、网络欺诈、网上教唆犯罪等。还有一些属于网络违法行为,包括抄袭、剽窃、盗版制作权等一系列内容,或者传播虚假消息等。这些的都属于违背了我们的诚信原则,违背了我们基本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的"诚信"这一基本要求。

2.2高校大学生"礼、义"品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2.2.1个人信息鉴别能力不强。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许多大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上都不仅要经常跟计算机打交道, 并且需要借助网络工作平台, 会使大量的信息输入进计算机,然后通过从网络上查找信息、处理信息,特别信息量的大量涌入导致处理信息的复杂性、难易度不断提高。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我们大学生培养自己具有一定的对是非的信息鉴别能力,需要大学生通过个人自己良好地学习和实践让自己具备一定的认识信息、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这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网络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

2.2.2学校管理教育不完整。

在现如今的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应试教育现在就出现了单一化的问题,传统的德育教育因其内容单一化、方式过时化,不能满足时代需求。特别是互联网的加入,让整个教育机制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和转变,创新意识教育、整体意识教育、坚韧品质和优良心理素质的培养等教育内容的欠缺让德育工作出现了问题。应试教育让学校、社会过于重视学习成绩的量化标准,从而使一些大学生变得光有知识,但是文明礼仪有很大的缺陷,受过教育却没有素质。正是由于高校管理教育的不完整,对"礼、义"教育的忽视,导致现在出现了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弱化,特别是违反道德规范的活动频频出现。所以需要通过互联网这个散发性的传播方式,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入到校园,从而深入到人心。

2.2.3传统礼义教育宣传力度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特别是西方国家也有自己的之礼数。所以,礼数是社会关系之稳固,社会文明之基石。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类社会到现在也没有没有超出这样的范畴。崇尚礼仪不仅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需求,而"明礼"也即当代公民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的立身之本。但是,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少,这样就使传统文化中的"礼、义"逐渐有淡化出人们生活的倾向,让传统文化失去融入现代社会的机会,浪费了我国固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资源。

3网络时代中儒家"礼、义"思想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3.1儒家"礼、义"对大学生思想认知的培育。

当今社会正在处于全球化的进程中,儒学具有鲜明实践性的学问,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很好的适应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对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礼、乐、孝、忠、信等观念我们要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3.1.1培养"礼"文化意识。

《论语・学而》说:"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里,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礼"是与等级、秩序、过程、效应相关连的,应势而生。每个大学生都应当学会是非标准的判断以及礼仪廉耻的辨析,学会反思并从中去领悟其中的含义,正所谓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要通过教育和不断的学习,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我们应该懂得弘扬中华礼仪文明,身为天下先,以"礼、义"为荣,弘扬中华礼仪文明,为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祖国建设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是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

3.1.2培养"义"文化意识。

《论语.里仁》中说到:"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即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无所谓赞成或反对什么,只要符合道理就行了,其中的"义"即道理。孟子把义作为做人的最高行为准则,认为在义和生命不能并存,即"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也就是要"舍生取义"。所以至于利和义不可得兼,如何取舍,更是不言而喻了。所以儒家文化重视人的德性品格的形成,重视德性的培养以及人格的提升。在中国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重视礼义廉耻、仁孝诚信为核心的传统美德体系。

3.2儒家"礼、义"思想在网络文化中的渗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连续传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儒家的文化自觉。从2001年开始,随着互联网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网络不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播手段或者工具,而且日益成为日常生活的媒介环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逐步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扩展到整个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网络文化正在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关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和文明礼仪教育也不得不从现实生活延伸到虚拟的网上。通过宣传中国传统儒家"礼、义"文化思想,传播在大学生身边,可以通过建立红色网站,重视广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对儒家了解的广泛积极性,从而调动大学生对于儒家文化的积极性、创造性。利用网络的拓扑性使资源增进思想交流和交锋,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利用网络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儒家"礼、义"文化的思想形成和发展,更好的应用于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陈伟宏, 马育秀. 突发事件微博舆论传播的特征及道德调控探析[J]. 求索,2012(8):216-218.

[3]吴光, 袁新国, 段丽丽. 儒学问答录[M]. 杭州:杭州出版社,2011.

[4]任强. 在理念与仪则之间--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礼义与礼仪[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28-134.

[5]钱穆. 论语新解[M]. 北京:三联书店,2002.

[6]林彰森. 论儒家传统道德思想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9):220-221.

儒家文化的思想范文5

1997年,世界知名企业佳能公司入驻中国,开始拓展在中国的市场。然而由于区域的差异性,佳能公司入驻中国后首要任务是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以适应中国的市场环境,即在中国情景下的管理模式。儒家思想对国人的思维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如何将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文化管理融入佳能公司中国分部的管理之下,有待进一步论证与考究,也只有文化顺利融合后,佳能公司在中国的管理才能够一举成功。

【关键词】

儒家思想;佳能公司;管理文化

儒家思想在中华大地绵延两千年,深深地影响着华夏儿女的生活习惯、工作模式、思维方式,在公司经营管理中,如若不将儒家思想融入,将难以真正开拓在中国的市场规模。因此,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第一步,便是适应中国的市场情景化管理源。佳能公司作为一大知名的跨国公司,便在异域经营中尝试着去适应新的本土环境,以便使其自身的管理和中国的情景最大化融合并作出调整。

相比于在日本诞生的佳能企业在管理研究中所着重的创新思维、科学管理、分析哲学以及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和流程等法理环节,中国的本土管理更倾向于系统性思维,以道德、人性和灵活性等作为管理的焦点智慧。只有更好地才能在中国这肥硕的市场中攫取到有利的份额。

一、中国的本土管理模式

(一)儒家思想对中国企业管理的影响

1.传统思想

就传统思想而言,儒家思想的“德治”和法家思想的“术治”各具说辞,各有千秋。“德治”以信任为契机,是情理大于法理的一种体现,管理者崇尚人性化的方式,对员工的忠诚度有极高的要求。如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种彼此的信任托起公司的治理,是对人心的管理。

然而,彼此间绝对的信任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是相互间有条件的信任和不信任,因此,韩非子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势”、“法”、“术”相融合为基础的治理方式。即法家的“术治”思想,这对中国当今企业管理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

儒家的“德治”和法家的“术治”目标一致,儒家是个人修身的基础,而法家则是管理他人的手段,功能互补,鲜明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思想,为中国管理模式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2.传统文化

(1)“家”文化

“家”是中国的重要组成单元,在中国人心中至高重要。家族是传统农业社会之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核心,其保护、延续、和谐及团结极重要,因而形成中国人凡事以家为重的“家”文化。

(2)“关系”文化

“关系”几乎出现在中国的每个组织和个人中,中国人从一出生就处于“关系”网络中,随着他的不断成长,这个“关系”网络也不断扩大。而“关系”文化的出现所引出的官僚体系可谓是当今社会的毒瘤之一,而且很难拔除。

(3)“面子”文化

“面子”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悠久的文化心理现象,“丢面子”、“给面子”、“顾面子”、“要面子”、“留面子”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象征性词汇也在中国人的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4)“有限自立性”

“有限自利性”是指中国人对人的自利主义行为的容忍度和接受度有限,中国人同西方人一样也讲自我和自利,但中国人对自利的接受有一个限度。与西方文化基本内核个人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不同,中国人对人的自利的忍受度和接受度要远远低于西方社会。中国人对人的自利主义行为的接受度是“有限自利性”,自利行为的目标超过某一临界点时,就是“为富不仁”,就会遭“报应”。但其实这种有限的自利性一般只表现在中国人对他人的看法上,“苟富贵,勿相忘”主要是一种对他人自利行为的约束。

(5)“伦理道德”

在宗教盛行、法律健全的西方,人们的行为都以宗教为信仰、以法律为约束。而在宗教普遍缺失、法律不够健全的中国,伦理道德是评判人们行为对错的主要标准,所以中国人的一些不合法,但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常常会得到人们的谅解,甚至是同情。

(二)当下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21世纪的中国,正处在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深化改革期,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凸显出如下特点。就社会现状而言,我们必须坚定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市场经济发展现状而言,一方面,我国经济仍然可以长期保持较快增长,并由此产生大量市场机会;另一方面,经济体系不健全、市场监管效果亟待加强。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而言,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市场变化和竞争,但也依然关注政府政策和动向。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影响企业战略选择方面依然有较强的影响力。从企业自身的发展而言,相对国际同类知名企业,中国企业一方面创新资源不足,面对的环境不确定性较高;同时,中国企业又热衷于外延投资和扩大市场份额,通过价格竞争获得发展,由此造成企业产能过剩但国内市场难以有效启动。

二、佳能企业的经营特色

“佳能”的英文翻译为标准,这个名称十分贴切地为佳能企业做出了总结,这也是佳能企业一直不懈追求的目标。科技部的董

建龙先生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方面对佳能企业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在技术创新上支持员工不断地开发新技术,坚决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明确追求独有技术和世界领先技术的目标,将专用技术和通用技术进行“技术融合”,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的产品质量,以此博得消费者信赖。而这种信赖与支持员工的管理模式正是为佳能企业带来无限商机与忠诚顾客的原因之一。在企业管理理念上,佳能企业建立了自生产系统,推行“牛奶周转”模式,开展自制化和无模型实验活动,倡导自发、自觉、自治的“三自精神”,将生产创新、研发创新和培育新技术产业等各种管理活动融为一体,力求与时俱进,奋勇超前。

可见,与中国的大多数私营企业相比,佳能企业的优势显而易见。佳能企业对公司的未来有十分清晰明确的定位,不单纯注重经济利益的增长,而是全面地为可持续利益地发展做足准备,浓厚的企业文化和对品牌以及企业形象的关注度都是中国大多数企业所未曾考虑到的方面。

而佳能企业之所以能在这个既保留着优良传统思想,又充斥着人情、关系等地域文化的中国市场立足,正是源于其开明开放的管理风格和入乡随俗的可塑性管理模式。

三、佳能企业在中国情景下的管理模式

佳能企业在面对中国市场时,完全将消费者需求作为企业目标,依据社会需求制造企业战略,多元化发展企业使其保持勃勃生机。合理滴融合进中国儒家思想的“德”治,人性化管理员工,多支持多鼓励,尽可能满足员工的需求,并正确地分配员工的长处以更加有效地为公司服务。同时,佳能企业保持科学管理的风格,最大化将开拓创新、高标准严要求的经营风格带入中国市场,使之融合以更好地维护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佳能公司在中国情景下的管理模式是一代典范,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掘其中的精髓。

参考文献:

[1]

邓荣霖.2011年第四届全国比较管理研讨会

[2]席酉民.2011年第四届全国比较管理研讨会

[3]顾文涛,李东红,王以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逻辑层次[J].经济管理,2008(7):69

[4]关鑫,郭斌,陈彦亮.情景化、本土化理论与比较管理研究――2011年第四届全国比较管理研讨会综述.2011.122128

[5]吴照云,罗俊.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假设的情境化管理[J].当代财经,2009(2):6165

[6]李恒,田龙伟.中国情景与中国管理研究:转型特征与文化认知特征的整合观念[J].管理学报,2012(10):168171

儒家文化的思想范文6

1 帮助企业树立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重民”思想是我国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指导思想,更是儒家思想一直所倡导的,儒家思想中的“仁者爱人”的观念,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以人为本”即是“重民”思想的体现。而对于一个企业发展来说,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企业能够从多方面进行企业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培养企业员工的认同感,才能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智力和动力支持。新经济时代下,企业的发展需要理论文化的指导,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转变为了人才的竞争,人才能够更好的为企业提供智力,帮助企业尽快的实现其自身的发展目标。

2 充分体现 “诚信”的价值作用

新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需要提升对 “诚信”的重视,认识到“诚信”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做到以“诚”经商,以“信”服人,才能赢得人民对企业的支持,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在《中庸》中更是强调“君子诚之为贵”,其意思是说,那些有修养和品德高尚的人都非常的看重诚信,认为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的缩影和体现,因此,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更是要遵守诚信,将其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保障。

此外,在儒家思想中认为 “诚信乃人性之本、天道之源”,在企业发展中如果遵守承诺,做到童叟无欺,必能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中都是将“契约经济”作为根本,企业之间业务的往来也都是采用合同的方式,合同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所以,只有企业认真的履行合同的内容也就体现企业的诚信。

3 提升企业凝聚力

结合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来说,企业离不开信誉和凝聚力。因此,现代企业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提升对企业员工的关怀,让企业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同时强烈的关怀感,也正是中国儒家推崇的思想。所以,儒家思想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和企业凝聚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者更是要重视员工,关心员工,得到员工的拥护,推动企业的发展。

针对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来说,企业管理还是采用奖金、福利等方式激烈员工工作,尽管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但不具备长久性。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生存需求是最基本的层次,人的尊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最高的层次,企业用奖金的方式激励员工工作,只是满足了员工低层次的需求,没有满足员工高层次的需求。所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创造一种人人相互关心、尊重的文化氛围,为企业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奠定基础,同时更需要企业领导者关心企业员工,推动员工发展,才能实现企业长远的发展。

4 贯穿企业的仁义精神

儒家倡导“仁者爱人”,将“仁义”看成道德的重要体现和人的高尚品格,只有学会了关爱他人,做到 “推己及人”,才是一个合格的人。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企业想要在原先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处理好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当前的经济背景下,企业面临着 “义”和“利”的取舍,而儒家崇尚 “以义取利”。所以在构建企业文化中要坚持“仁义”精神,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求企业能够树立正确竞争态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意识,强调自身发展和竞争对手的“双赢”,绝对不能盲目的追求利益,而伤害他人;二是,做好企业 “义利并重”。在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为国家创造利益。例如,海尔以“海尔,中国造”为企业口号,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企业的民族忧患意识,实现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5 帮助企业实现生态化发展

生态文明背景下,企业想要赢得人们的尊重,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推崇生态文明,将生态循环系统纳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去,同时采用先进的生态技术进行企业的改造,实现生态平衡。

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经济利益的主体的同时,更是生态文明的实体,企业在将经济利益作为其追求目标的同时,更是应该进行生态系统的优化,而一旦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发生冲突,要无条件地保障生态利益。在儒家思想中,一直强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理念,即天地与人本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另外就是儒家更是将人视为“天地万物之灵”,人不能违背生态进行发展,所以在企业文化中树立企业生态化发展的理念,坚持“生态本位”思想,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企业发展。在现代低碳经济发展中,更是要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