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

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范文1

中国的宗教存在,大体可分为代表已经融入传统中国文化的宗教和被视为外来文化之载体的宗教:前者包括儒、佛、道三教,后者则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为主要代表。诚然,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主要是儒教和道教,但从印度传入的佛教经过在华约两千年的本色化过程已基本上与中国文化共构一体。因此,中国历史上对儒、佛、道以“三教”并称,中国人亦视它们为中国宗教文化传统之代表。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中国则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分别代表着西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其在华之本质存在仍不离这两种文化的嬗变或衍生。尤其对基督教而言,中国人的普遍看法是,它乃一种结合古希腊和古希伯来文化、并在更高层次上扬弃这两种文化而产生出来的植根于西方世界的宗教;早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并经过欧洲中世纪的漫长发展,基督教已决定性地铸就了西方文化的模式和特征。因此,尽管基督教在此后的发展中足迹已遍及全世界,并几乎已在各洲各国建立起教会,却仍然以代表西方文化为主,其思想、教义和礼仪都反映出西方文化传统的发展及其社会人生观念的凝聚与积淀。数百年来,基督教在中国的本色化过程亦步履维艰,一般中国人在其中仍主要是看到西方民族的精神气质、心理状态及文化风俗,故称其为“洋教”。这种理解并不同于基督教会内部从其教义意义上关于“福音无国界”的传统看法。目前,在中国社会之现代化过程中,上述两大类型的宗教都需完成其改革与更新的任务,以适应甚至影响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

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载体的宗教而言,代表华夏文明之本质精神的儒家体系,无论称其为“儒教”或“儒家”,都表现为一种植根于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政治宗教和伦理宗教,在它身上非常典型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政治观与伦理观的统一及互用。按精神实质,儒家乃是一种“有为”的宗教,儒家精神积极倡导“参政”、“有为“,希冀在社会政治中通过“人治”而达其“仁”、“礼”之理想目的。实际上,中国不少思想家和政治家们都是以儒家思想的责任感来追求真理、维系正统或实施改革的。当然,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儒家所追求的这种“人治“是要靠以封建君王为核心来加以展开并得以实现的。因此,与其政治观相协调和一致的,便是儒家“忠君”、“报国”之社会伦理观,即以“忠”、“孝”之举来求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社会伦理观突出强调集体的利益和共存,也就是说,它要求人们为了整体统一而必须放弃或牺牲个人的自由与利益。其体现的伦理精神曾为维系中国封建大一统的“稳态”存在、保证其长治久安的社会局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随着中国封建时代的结束,其延续两千余年的儒家正统思想体系曾一度遭到批判和冷遇。然而,以儒家思想为主所凝结成的中华民族传统却仍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中顽强地存活着,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今天,中国大陆组织形式的儒教已不复存在,但观念形式的儒家却深入人心,它仍制约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与中国人的命运及前途休戚相关。因此,在方兴未艾的中国社会现代化中,儒家的更新已成为海内外华人的一个热门话题。

复兴儒家思想的努力最初始于海外华人学者,近十多年来也得到一批大陆学者的积极响应。针对一般人认为“儒家”代表一种旧学说或旧规范、“现代化”代表一种从旧到新的改变或一种对新环境的适应之观点,这些学者则认为儒家思想与现代化过程并不相悖,二者在本质上是可以兼容的。这种兼容或统一之根据,乃在于儒家思想本是以“理智的自主”、“智能的发展”、“思考与反省的活动”和“质疑与分析的方式”为原则。而基于这些原则的儒家思想之复兴,可以导致一种能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之基础的新的思想方法,因此它能推动社会现代化而决不是阻挠其实现。这种乐观看法,使他们相信中国现代化将会迎来其新儒家的兴盛时代。

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偏重科技发展、轻视观念转变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为此,这些新儒家思想代表向社会提出了警告及忠告:“现代化的程序应从内在的思想着手,而不是从外在开始。”如果急功近利、只求表面的成功和短期的收效,现代化事业就会事倍功半、曲折反复,甚至遭受功败垂成之结局。而人之内在思想的升华和人之基本素质的提高,则会使现代化过程有了活水源头而经久不衰。

概言之,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新儒家所展示的儒家精神之复兴与更新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第一,它在现代世界文化氛围中从更广远的视野和更高深的层次上向中国人重提曾作为其精神之源的“忧患意识”。在本世纪初,西方思想文化界风行的“危机意识”曾对其走出历史发展的低谷、加速现代化的进程起过重大作用。因此,这种“忧患意识”要寻求一种与西方“危机意识”异曲同工的效果,以使现代社会中的中国人既客观了解别人、又真正认清自我、通过文化、社会比较和思想、灵性比较而具有一种“紧迫感”、“使命感”,从而确保中国现代化进程所需要的精神动力。

第二,它从人的自我改造对参与社会现代化和实现自身现代化之意义上重立其“仁”之标准。“仁”本为儒家思想领域中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它既是为人之理想,又是善政之标准。孔子儒学的形成,正是针对“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的社会存在状况,旨在挺立人心之仁,挽救世风危机。如果说,基督教“爱”的标准确立了西方文化理想之路,那幺,儒家“仁”的标准则开创了中国文化理想之路。“仁”本身已具有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也包括人与人相亲相爱之关系。它充分显示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理性和存在意义。新儒家思想家坚持,只有“仁的自觉和挺立才使内圣外王之道有了超越的根据和内在的源头。”在此,他们对儒家中心理念“仁”及其“内圣外王”的实践既进行了总结反思,也加以了新的诠释。“仁”作为教化人生与社会的绝对“道德命令”在儒家思想中有着强烈的现世取向,其参赞化育包括个人和社会这两个方面的完善。所谓“内圣”,指个人内在精神道德之修养,即达到其人格道德之完美。因此,新儒家首先将“道德生命的完美成就圣贤人格“作为每个人生的目标。然而,这种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并不只是到“独善其身”为止。“仁者”不仅要“独善其身”,也要“兼善天下”。所谓“外王”,就是指个人必须积极参与外在世界,投身社会改造,做出“己立立人,已达达人”的贡献。如果说传统儒家在“内圣”意义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那幺它在“外王”的社会实践上却基本上归于失败。这种失败一方面包括在认识和利用自然世界上未能形成一种科学知识价值传统,从而使中国人缺乏西方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则包括在改造和建构社会人生上未能形成一种民主参政意识及其相关的民主体制之“政道”,从而使中国人也缺乏西方人的“民主精神”。“五四”运动对西方“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的欢迎、以及对儒家的批判,正是基于其“外王”实践上的失误或失败。不过,“五四”运动并没有彻底完成其任务,而在其认识中外灵性精神上又走入了新的误区。这样,新儒家认为儒家思想体系在中国的历史使命并没有结束,在实现“科学与民主”之“现代化精神”上仍可大有作为。其思想家正发掘其蕴藏的精神意趣,对许多儒学内涵加以现代解释,试图从中国本身的文化传统中找出一条通往现代化之路,以使其传统文化获得新生。这种“外王”新探的成功与否将决定儒家更新的成败,检验其参与现代化的实际能力和在当代中国的真正影响。第三,它根据社会旧秩序打破后出现的道德与价值观之紊乱而试图重建以“诚”为基准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以便能为现代社会补偏救弊。儒家传统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将“诚”视为“天”、“人”之“道”,从而形成“诚”的哲学。现代社会的发展体现出多元性、对比性、交感性、变动性、非平衡性、以及共存性,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均趋于复杂。在合作与竞争、成功与失败相交织的世界生活氛围中,人们会形成强烈的社会对比反差感和自我失落感。其人性本质的异化和沦落,人们相互交往上的防范与虚假,往往又会使现代社会陷入因境甚至停止发展。在此,儒家思诚、持诚的精神遗产遂重放光彩、大有所为。新儒家思想家把“诚”视为人们在现代文化多元趋势中求得共存的基石,倡导“以诚通其情,以诚成其和”,在真诚相待的基础上建立起现代社会中个人之间、团体之间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这样,会作为儒家传统“宗教道德象征”而存在的“诚”便获得其现代意义与价值。

有些学者会强调应区分“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认为前者指活在现实中的文化,乃表现流向的动态,后者则指已经过去的文化,乃表现凝固的静态。其实,它们在许多情况下都是表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儒家思想既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体现其文化传统。当这种传统文化没有随其诞生的时代之结束而消亡,却继续其生存与发展的时候,它就形成了一种文化传统,既反映其原初之静态,又表现其变化之动态。儒家体系及其它中国传统宗教之更新,只有从这二者的有机结合上才能真正理解。这正是《诗经》之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真谛所在。

佛、道二教在中国历史上虽有类似“人间佛数”的入世经历,但从总体而言却主要表现为一体“出世”、“无为”的宗教,体现出任运自然、随遇而安的精神情趣。在此,佛教“超脱”精神和道教“消遥”精神的社会功效往往不谋而合。作为这种传统文化类型的佛、道二教,在中国社会现代化中的更新努力则有着更大的难度。就目前状况而言,中国佛、道界人士一方面昭示其信仰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及其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另一方面则以其学者哲学神思的理论活动和群众练功修行的实践活动来参与现代社会生活,重新塑造其宗教形象。但从总体来看,儒家精神在中国社会存在形式和人生价值意向上尚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比较普遍的文化影响,而佛、道精神在国民意识和大众生活中却相对淡化且不居主流。所以说,佛、道教的更新在于从其传统的田园、寺院或山林之遁隐生活中复出,面对一个“开放”的世界和“信息”的时代,面对中国文化从农村生活往都市生活、农业经济往工业和商品经济之“转型”过程中的现代社会。在此,“人生佛教”运动已给人启迪与希望。

就作为外来文化之载体的宗教而言,代表西方文明之本质精神的基督教在中国的命运则更富有戏剧性,其在现代化社会中的更新亦更加引人注目。

由于基督教文化按其传统主要代表着西方文化,因而给恪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大多数中国人以一种生疏、偏远之感。加之中国本世纪20年代曾出现的非基督教运动和50年代形成过的与西方国家之对峙局面,使基督教会在中国陷入一种比较复杂和敏感的关系之中。因此,中国大陆教会本世纪以来所进行的“本色化”运动,尤其是从50年代起所突出的“三自”、“爱国”之基准,主要反映了其文化关系及文化交流之中的政治层面。但在现代社会之“开放”与“对话”的气氛中,这种曾对中国教会生存起过至关重要之作用的政治层面,其意义主要是作为教会改革的社会背景或前提,而从其它文化层面上来使教会在社会现代化中得以更新则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方面,中国教会的更新在于根据发展变化的社会文化氛围来对其传统教义加以现代诠释,展开历史与现今的对话。这就提出了中国教会神学建设的任务,而教会人士也正致力于一种具有中国特色之神学体系的深思和构设。在其看来,基督教的普世意义已使之扬弃了“西方”与“中国”之别。中国教会即代表着中国人之基督信仰及其灵性精神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在此起决定作用的并非文化交流意义上的“拿来”或“输入”,而是其人格生成意义上与神对话及讲通的“体验”和“经历”。所以,中国神学不再是复述传教带来的形式及内容,而归根结底是表达自我识神识人的心曲和体会。这种神学将基于其信仰传统之真谛,却又不囿于其语言及象征符号之外观。它是中国信徒对其生存及发展中与神相遇之现实感触的流露和对其信仰之共识的倾吐。这里,教会神学家不同意像教会之外的一些中国人那样对其信仰作“内”、“外”之别或“土”、“洋”之分。但要达到其中国“本色”的普遍认同,中国教会仍然任重而道远。

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范文2

关键词:儒家思想 诗章 社会 中国文化

Abstract:In view of Ezra Pound’endeavor to reinforce Confucian values in modern western thought,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his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Canto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field of Pound studies.This paper studies how Ezra Pound approached to the Confucianism,and how he,finally,constituted his own Confucian thought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and how he illustrated his Confucianism in the Cantos.

Key words:Confucianism; Cantos; Society; Chinese culture

作为庞德的代表作,《诗章》展示出了现代西方社会的困境以及庞德所认为的解决之道。庞德用了将近一生的时间完成的这部作品,晦涩难懂,而其中最难理解的主题则是中国的儒家思想。本文通过对《诗章》中儒家思想体系的系统梳理来分析庞德理想中的儒家社会,分析研究作为诗人的庞德如何为处于混乱世界的人类寻求解脱的途经。

一、早期《诗章》中的儒家思想

庞德的《诗章》以奥德修斯的故事为线索,对充满了神话战乱通奸和谋杀的古希腊历史进行了回顾,之后,在第十二章中,庞德却开始描写现代世界,而且把这种现代的社会比喻成平凡人类幸福生活的扼杀者:

统治者和以及高利贷通过公司,/教会执事,占有了财富,/这种化名为高利贷的事物的实质,/是变相的剥削劳动力(《诗章》 第十二章)

无论是奥德修斯的故事,还是Malatesta的传奇,抑或是对现代社会的诅咒,庞德的描述都毫无逻辑和紧凑性。这种嘈杂的叙述本身就映射出庞德的如同当时的西方社会一样,混乱无序的思想。这标志这庞德对西方社会能够自救的幻想的破灭。

出于对这种混乱无序社会的深深失望,庞德突然转向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为了表示自己无以言表的尊敬,庞德把孔子称为Kung。

孔子经过大理寺,/走进松林墓地深处,/沿着小溪走出墓地,/陪伴他的颜回与冉雍,/同他低声谈论着(《诗章》 第十三章)

这是《诗章》第十三章的开篇,也是《诗章》中出现儒家思想的开端。这章描写的是圣贤孔子和他的弟子在讨论问题的场景。他们在讨论如果帝王让他们提建议,他们应该怎么做。弟子们说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但孔子没有评价什么。随后,他们的对话变得更加有序,,人人能够互相尊重。总之,《诗章》的第十三章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儒家思想教义,庞德用这些理念与混乱的西方社会相比较。尽管没有更加细致的儒家思想的介绍,但这一章中的儒家理念已经可以让处于困境中的西方人民看到希望。

对于处于混乱和无序社会中的人民来说,只有在庞德用儒家思想所构建的理想社会中才能看到一丝希望。儒学的思想则主要通过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交谈中体现出来。

二、中期《诗章》中的儒家思想

庞德在《诗章》中也不是空泛的讲解和分析儒家思想理论。在《诗章》创作的第二阶段,他大量引用中国的传统故事和历史典故以论证儒家思想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关注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庞德在第四十九章中对这种观念进行了阐述。

《诗章》的前几部分介绍了古希腊历史、中世纪欧洲历和美国史,之后从第五十二到六十二章被称为《中国诗章》,庞德介绍了很多中国历史典故和神话故事。如果说儒家思想给庞德创造了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那么中国历史则证明了儒家思想的有效性。

《中国诗章》描绘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从尧和舜到到18世纪的雍正时期,“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那些繁荣的社会时期都有着深刻的儒家思想根源”。(Pound,1973)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庞德把介绍中国历史当作是介绍儒家思想,他认为当代西方人应以儒家思想中的人物为鉴,受到儒家思想启发和教育。

实际上,第五十二章大部分内容是从《礼记》的引述。庞德在第五十二章中描述这些祭奠以强调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然而庞德对中国历史的描述是从第五十三章开始的。庞德从中国历史中学到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秩序”。首先个人要“有序”;其次,家庭会和谐“有序”;而最后,家庭的和谐是社会稳定,繁荣的基础,儒家思想人为,只有在家庭和睦有序的情况下,人民才会为创建和谐社会、和谐国家而做出贡献。庞德描述中国历史意在让西方人以睿智的中国古代统治者为榜样,用儒家思想建立和谐、平静的世界。

三、后期《诗章》中的儒家思想

二战中,庞德对法西斯的态度是扭曲的,他无视法西斯的各种毁灭性的、无人道的行径而疯狂地鼓吹对美、英进行打击,他认为法西斯可以建立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但随着二战的结束他的这种幻想被打破了。

《诗章》后期,儒家思想主要通过表意文字的方法展示出来,庞德使用了大约六十个汉字,他用这些汉字暗示了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观念,以及处事原则。

庞德的经济观念是:“金钱本身没有价值,它仅仅是财富交换的有效工具,如果这种金钱用于流通而非囤积,就可以准确地衡量出一个国家的财富,这样的话分配就能达到平衡”。他在这段话旁边写了一个很大的汉字“道”加以说明,只有在经济体系正常的情况下,整个社会才能和谐繁荣,他对“道”的理解是“道的解释是,脚印和脚支撑着头,而头则指挥着脚的运动,使脚在智慧的指引下有序地行动。”(Pound,1971)。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之上,庞德认为有“道”才能公正,有序。

《诗章》中反复出现的中国汉字以及引用的儒家经典著作的片段都表明了庞德想要构建儒家式的理想社会的迫切愿望。在《比萨诗章》的开篇,庞德写道:

我与世界争斗时,/失去了我的中心,/一个个梦想碰得粉碎,/有一个画好的天堂在其尽头,/没有一个画好的天堂在其尽头。(《诗章》 比萨诗章)

而在《诗章》的结尾,庞德还写道“我试图建立一个乐园”(索,2003),这些都表明了庞德要在《诗章》的最后用诗歌构建一个“天堂”。对庞德来说,这个“天堂”是他的精神依靠,尽管他对政府很失望,他仍然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人类文明。为了逃离混乱无序的当代西方社会,庞德利用儒家思想,仿照古代中国的繁荣社会,在《诗章》中构建了自己理想中的“天堂”。

随着社会科学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从人类的物质生活转移到精神生活上,开始强调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人们寻求一种真正可以使人类获得解脱的方法。最终,人们关注到儒家思想。庞德是早期研究儒家思想的几个西方文人之一,分析庞德的作品对于理解中西方文化的互动是很有意义的。庞德,作为一个西方诗人,对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西方社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开始反思社会的意义、人的价值等等,虽然最终庞德还是没能改变整个社会,但他所付出的努力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Pound,Ezra.Personae.New York:New Direction,1971.

[2]Pound,Ezra.Confucious:The Great Learning.New York:New Direction,1973.

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范文3

【关键词】和谐思想;现实意义

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我国有着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儒家以其“仁者爱人”、“民贵君轻”等思想在百家中脱颖而出,并通过后世的改造,更是一度成为我国社会的统治思想。进入现代文明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紧张与不和谐状况日益凸显,这不禁引起了我们对儒家和谐思想的重新审视,我们需要儒家的优良传统文化重新指导我们当代的社会生活。

一、儒家的和谐思想

儒家的和谐思想有着丰富和深刻的内涵。总体来讲,儒家的和谐思想主要有人与人的和谐观,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和个人自身的和谐观这样三个层面。

(一)人与人的和谐观

先秦儒家十分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他们极力推崇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仁爱和友善关系。为此“仁”则成为了人们恪守相应的规范,履行一定的义务,从而达到人与人关系和谐的一个根本。在家里,儒家倡导我们必须善待父母兄长,对其孝顺、敬爱,做到长幼有序,谦恭有礼。只有这样家庭才能和睦,才能幸福美满。对他人,则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仅要尊重他人的立场和意见,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同时也要对他人抱有一颗慈悲和关怀之心。在国家统治上,儒家文化则极力反对各种压迫奴役,主张君主要依靠德行治理国家,善待民众,即“为政以德”,“博施与民而能济众”。君主还应该心怀百姓,实行“民本”政策,正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只有这样,君主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戴,从而实现社会安定,国家富强。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观

先秦儒家认为,人的自然生命与宇宙万物是协调统一的,人是自然演化的产物,同时又是自然的一部分,正如《周易》所言,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孔子认为,自然界本身就是最和谐完满的状态,四时更迭、万物生长都有其内在规律,是和谐统一的。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因此我们要以宽仁的态度善待和尊重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他还强调人类对自然资源要合理利用,反对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界索取,主张在捕鱼时不要用大渔网,打猎时不要射巢中歇宿的鸟,这样它们才能繁衍生息,以使人们对其可持续利用。相反,如果人的活动不顾及自然环境和客观规律,而一味地掠夺自然,破坏了环境和生态平衡,人类最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即“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当然,儒家这种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伦理观并不意味着,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就必须一味的顺从,荀子有过“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就强调,面对客观环境,人类可以在把握大自然的客观法则的前提和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客观世界进行合理、科学的改造,其实后来秦国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至今都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个人自身的和谐观

个人自身的和谐指的是人的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和谐,亦即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协调统一。一个人只有首先达到人自身的和谐,才有可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孔子十分看重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在人的自然属性方面,他承认人追求“足食”、“富与贵”而厌恶“贫与贱”,指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他尊重和肯定人的自然欲望,但同时强调人的自然属性要受社会属性的制约。他明确提出“乐而不,哀而不伤”,即追求感官享乐和情感满足应是适度的。孟子也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即要发展人所固有的善心,最好的途径就是节制人的欲望。先秦儒家十分注重塑造人的和谐心灵和理想人格。孔子认为,审美活动、艺术活动是使人们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为此,他提出了“成于乐,游于艺”的思想。即通过音乐的学习来塑造心灵和谐、人格完善的人,通过艺术活动、审美活动来陶冶人的情操,改变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使人自觉地接受和实行仁道。两者相结合,从而使人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虽然说孔子等圣贤已经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们留下的思想文化却仍对我们现世的人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面对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儒家思想为我们解决这样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

(一)儒家思想中的积极地、先进的、文明的部分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撑。具体表现如下:

1、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思想历来重视处理人际关系,特别强调要有仁爱之心,要学会宽恕、尊重、信任别人,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以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各种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能科学地理解儒家的和谐思想,用它整合现代社会及各种关系,不仅能够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得到弘扬,而且能使国家更加和谐有序。

2、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儒家倡导人生以立德为本,立功、立言为用,主张重义轻利,注重人的气节,推崇浩然正气,提倡理想的人格,与现代人急功近利的状态相比,儒家的义利观则更有价值,值得借鉴。

3、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儒家思想重民意,主张要富民、惠民,使人民安居乐业,这与我们今天倡导的“以人为本”思想相吻合。弘扬儒家思想,有利于净化人们的心灵,淳朴民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范文4

【摘要】孔孟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珍贵的瑰宝之一。孔孟儒家思想为中国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对现代道德教育理念的提出、教育结构的优化以及教育方法的运用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关键词】孔孟儒家思想;中国道德教育;适用度

一、孔孟儒家道德教育思想

孔孟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产生于“礼崩乐坏”的社会动荡时期。在这个时期,作为奴隶主贵族意识形态的表现,“礼”和“乐”已经很难发挥其应有的道德教育功能,导致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社会现象。面对这样的社会思想变革,先秦儒家思想家开始思考重新构建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体系,主要包括如何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统治阶层如何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社会如何才能稳定地发展等问题。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先秦儒家学者认为应当从道德教育出发,并从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以人为本,德教为先

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为先秦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仁”的本义其实就是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利他性”。孔子提出的“仁”第一次强调要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关注人的利益和需求,进而突出重视人的能力和价值。

孟子提出“仁”与“义”的结合,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孟子认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就是强调人要学会“爱人”,但要学会爱什么人,在学会爱人的同时也要懂得憎恶应该憎恶的人,否则就是背离“仁”的精神。

(二)塑造人格,内省自求

孔子提出了“君子-仁者-圣人”这样逐步推进的理想人格。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圣人”居于最高哟危“君子”居于较低层次。他强调把“君子”看作品德高尚的人,是塑造理想人格的首要标准。

在塑造理想人格方面,孟子把孔子作为自己的道德榜样,继承了孔子君子人格的理论,深入阐释了“大丈夫”理想人格。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认为,大丈夫要能够“泽加于民”“兼济天下”,要有正直的气节,要能够做到身处逆境不动摇信念,能够在困难中锤炼自己的品德,积蓄自己的能量。

(三)明晰价值,权衡义利

孔子提倡“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义”主要是指社会成员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而“利”则指的是人的私利。他认为,道德高尚的人,面对私欲时首先想到的是是否符合道德法则,一切行动以道德法则为自己的准则。没有道德的人,在面对道德法则和私人利益时往往为了私利背离道德法则。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对义利关系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强调“重义轻利”。他认为,处理人际关系重要的是讲“义”,如果人们都关注“利”,就会造成私欲膨胀,破坏人伦关系,危害社会的稳定。因此,孟子主张用仁义道德来教育人民,引导人民弱化对物质利益的关注,根据道德准则行事。

二、孔孟儒家思想本身存在封建残余

孔孟儒家思想与现代文化既相互契合又互有冲突,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些先进的精华、鲜明的民族特征文化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在孔孟儒家思想中仍有部分封建的思想糟粕值得我们去甄别和舍弃。

(一)重自律轻制度

孔孟儒家思想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上明显地表现为“重自律轻制度”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抛弃孔孟思想中重自律轻制度的糟粕思想,建立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模式。在管理实践中,建立政府、社会、媒体、个人四个层面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模式,强调政府对思想道德教育管理的政治引导,注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媒体舆论监督导向功能的发挥,继续维持对个人修身养性的基本要求。

(二)倡尊卑鄙平等

在孔孟儒家思想中最被现代文化公认的诟病便是封建性的、崇尚尊卑等级的纲常思想。儒家思想自孔子开始,就始终坚持尊卑等级观念,“三纲五常”的思想树立了绝对的父尊子卑、夫尊妻卑、男尊女卑、老尊幼卑、师尊生卑的天理“伦常”。这样的思想观念导致整个封建时期个人权利不平等、人格不平等,因此只能服务于当时的统治阶级。这种尊卑思想甚至在当代中国仍有残留,它导致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依然存在严重的权威主义、家长作风、师道尊严等与现代民主格格不入的特权思想和做法。对于儒家思想中的封建糟粕,我们必须大力清除,坚决抛弃。

(三)有臣民无公民

由于所处的历史背景原因,封建时期的孔孟思想只能培养和塑造“臣民”,而非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公民”。在臣民思想的教育下,个体成为“无需享有政治权利,只要履行守法义务”的观点,缺乏政治参与意识。当朝堂之上奸佞当道时,忠臣谏言的第一反应不是依法处办,而是劝谏君主,这样的表现反映的是臣民思想的局限性。现代中国道德教育要提倡公民教育,抛弃孔孟思想中对于依附性人格、忽视主体意识的臣民思想教育,积极培养受教育者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引导和鼓励受教育者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勇于向国家和社会提出尊重自己合法权益,满足自身愿望的要求,使受教育个人成为具有独立人格、自由、平等、权利与义务关系对等的现代公民。

三、社会转型中的孔孟儒家思想

(一)市场经济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要求。诞生于两千年前的孔孟儒家思想是中国农业社会的思想精华,是为中国封建统治集团服务的。如果把这份文化遗产原封不动搬到今天,是绝对行不通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孔孟儒家思想必须结合新时代的新特征,完成自身的改造。在义利观方面,对于重“公义”轻“私利”的“重义轻利”思想,我们要借鉴和吸收;对于个体的正当私利,我们不仅不能“轻”,反而要“重”,要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观念。唯有如此,才能让孔孟儒家思想真正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证。

(二)民主政治的博弈

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的加深,使得我国开始更加注重政治的民主发展。在我国,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为新时展民主政治的新要求。

在提倡民主政治的今天,孔孟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政”法治观念面临严峻挑战。首先,孔孟思想中包含丰富的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的观念。“导德齐礼”和“仁政王道”是孔孟思想在政治方面的典型代表,然而这两种政治思想却由于服务于封建统治的本质属性而造成了相当缺乏民主法制思想的客观结果。即便是孟子主张的“民贵君轻”思想,依然不会也不可能达到政治民主化的高度。其次,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孔孟思想所提倡的社会是分等级有尊卑的社会,“三纲五常”和等级尊卑显然不能适应现代政治民主化的r代特征。为了适应现代政治民主化的潮流,孔孟儒家思想应该批判地吸收民主、平等、人权、法制等现代文明价值,再结合自身的民本思想,从而实现孔孟思想的更新升级。

(三)多样文化的碰撞

改革开放后,文化逐渐开始多元共生,文化的多样化成为时代文化的特色。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加上西方工业文明所产生的工业文化共同交织作用,冲击着现代社会思想。

多样的文化给孔孟儒家思想提出了新的挑战。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坚持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体共同理想,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塑造个体品格的观念逐渐被中华民族所认同。孔孟思想结合时代的改造以及为现代思想政治服务迎来了新的契机。而孔孟思想本身便是一种“有容乃大,兼收并蓄”的思想,不论是唐朝的儒、释、道三教合一,还是宋明理学、心学,都能从中看到孔孟儒家思想的包容精神。儒家思想应该继续加强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交融,做好面临多种文化冲击的准备。

四、结束语

孔孟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为中国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对现代道德教育理念的提出、教育结构的优化以及教育方法的运用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以及多种文化的冲击下,孔孟儒家思想面临自我完善、实现转化和创新的时代任务。我们应当站在时代的角度,有选择性地继承和发扬孔孟儒家思想的精华,摒弃糟粕,为现代中国思想道德教育的完善提供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范文5

[关键词]传统儒家思想 大学生 道德观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230-02

高等学校是国家高等教育机构,也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对于高校工作者来说,不仅要解决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思想政治觉悟等问题,还要培养大学生们树立正确优良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责任感。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仁、义、礼、智、信”的优秀思想正是提高大学生道德观的良好思想品质,也是一种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逐渐地将传统儒家思想融入在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观建设上,这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社会进入了充满挑战的时代,新思想和新潮流不断冲击着陈旧的体制,给社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人们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大学校园内的莘莘学子们。面对着新时期所带来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方式,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是高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当代大学生整体的道德素质都是积极向上的,多数大学生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有着较高的政治觉悟、较强的正义感,在认知和行为的表现上都呈现出一种正确和健康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建立,社会活动空间增大,价值观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大学生的人生观变得复杂多样,他们的道德观存在的很多问题,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

(一)人生理想模糊不定

当代大学生对于人生理想基本上都是积极向上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其影响既有积极的,同时也有消极的。有些大学生的人生理想价值在逐渐的淡化,将眼前的利益当成自己的理想,用经济价值尺度衡量自己的行为,追求物质享受,造成思想麻木,精神空虚,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从而丧失了人生中重要的精神支柱――人生的理想。

(二)价值取向重利轻义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新的体制、思想和观念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一些负面的影响很容易导致他们价值取向的偏失。有些同学在市场经济的趋利下,一切都要向“钱”看,以为只要追求了最大的物质利益就实现了人生价值,这导致了他们淡化了理想和信念,养成了只索取不奉献的思想。有些同学政治意识薄弱,言必及利,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这导致了学习和生活散漫,纪律不严谨,个别同学甚至误入歧途,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个人诚信责任缺失

诚信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如果一个人连诚信都做不到,那么以后怎么立足于社会呢?但这些不讲诚信的问题仍存在于我们大学生身上。在学习方面,大学生不讲诚信最突出的方面是考试作弊、作业抄袭、论文剽窃等,这也是老师和学校最头痛的问题。在毕业离校后,有些大学生助学贷款到期不予归还,甚至换名更姓逃避还贷。在就业的过程中,有些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他们在签订合同后有出现毁约的情况,也有在面试简历当中造假的情况。企业看中的不是头衔而是这个人的勤奋、实干和品质,而伪造简历却恰恰说明了伪造者的空虚、不自信,让别人不敢轻信。本来是想争取机会赢得信任却反而受到了怀疑,这样被录用的几率也降低了。

(四)人际关系注重自我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现在不少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交往中只顾自己表现,不给对方表现的机会,忽视了对方的感受。而有些同学在交往的过程中过于拘谨,不愿与同学接触交往,从而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锻炼,逐渐产生惧怕心理;有些同学交往范围过于狭窄,只局限于本系、本年级、本寝室和老乡,这样小圈子内的交往,不能促进自身素质全面发展。

(五)社会责任难于担当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利益多元化,造成个人价值独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也随之增强。有些大学生不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注重个人的物质追求和自身需求,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团结意识淡薄,缺乏了对社会和集体牺牲精神。不爱护公共设施、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等一些现象也会在部分大学生身上体现出来。

二、传统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吸取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有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进取的精神。儒家思想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其中经典著作《大学》中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成为了后来学者俗称的“三纲八目”,其中修身是最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些儒家思想所主张的人生观,用来教育当代大学生,可以帮助提升精神境界,树立理想信念,形成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另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旷达,“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等等,无不蕴涵着引人致善、教人向上的力量和精神。这些传统儒家思想精华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难得的教材,也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最佳途径,通过研究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和谐发展的人才,也恰恰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二)加强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爱国主义是一面永恒的旗帜,它向外展示我们民族的团结与爱国激情,对内则能团结和聚集仁人志士,而学习传统儒家思想有利于建立大学生的民族文化信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国民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主要就是通过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培育起来的,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范仲淹写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清代顾炎武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名言,因其体现民族精神而世代相传。儒家思想最主要就是崇尚“忠孝仁义”,强调忠诚祖国,孝敬父母,诚实守信,重义轻利,这些道德标准,对完善大学生人格,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养成博爱待人的习惯,净化社会风气有重要意义。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将会使大学校园里怀有不同爱好性格情趣的学生,产生极大的凝聚力与荣誉感,培养出爱国主义精神,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校园内的生活更为和谐轻松。

(三)加强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为人处事的能力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环境是很复杂的,并非只依靠自己就足够了,而高校大学生更需要学会做人的道理,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这也是困扰大学生的难题之一。传统儒家思想提倡“反求诸己”,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成人之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经典言论有利于在交友、完善人格等诸多方面提升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帮助大学生具备宽容的心态、包容的胸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最大限度地汲取人生智慧,提高其人文素质,让大学生学会临事不乱,成为有主见有决断能力、有技能、内外兼修、创造力无限、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提出传统儒家思想寓于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社会与家庭对大学生道德观教育

弘扬传统儒家思想,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宣传,通过媒体播出相关栏目,在公共场所建设宣传栏,刊登诗词名段和文化典故等优秀传统文化,扩展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修养的人。加强大学生校外德育教育基地建设,增强各级图书馆藏书量和服务力度,针对大学生免费开放各类博物馆、标本馆等,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教育场所。而家庭也要对其子女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共同参与各种重要的纪念活动,体会中华民族传统的团结合作、吃苦耐劳、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感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

学校是传统儒家思想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有着先导与示范作用。建议学校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将优秀传统儒家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去,并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之中。一是增加“第一课堂”有关传统儒家思想的教学活动,建立一支可以担当传统儒家思想教育艰巨任务的队伍,为教育的顺利发展和深入提供有力支持。开设专门学科,使之成为各专业系的必修课程,组织学生学习古代经典和向学生介绍传统文化,并在有关学科中渗透其知识和教育。二是组织“第二课堂”开展传统儒家思想的课外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学术报告、展播影片等形式促使传统儒家思想推广更加深入,吸纳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成立社团,植根于学生中,以更加活泼的形式达到共学的目标。三是利用“第三课堂”进行传统儒家思想的实践活动,利用网站、报纸、广播等形式,在学校中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开展不定期的讲座、讲演。此外还可以组织游历、参观旅游、各种表演竞赛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学习,使传统思想教育健康持久地存在和发展下去,真正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增强学生提升自身道德素质的自觉性

现代社会承载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自觉性,更需要加强主体性辨认和体识的能力,既要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又要敢于面对和承担风险,具备坚守信念的能力和意志。大学生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的主体,要对自身经验与知识结构进行深刻的思考。同时,在实践中激活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并进一步反思自我价值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关系。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知识的汲取,可以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提供必须的历史文化根基与横向跨文化比较的基础,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现象,既能够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尊重差异,又能够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到文化利器,抵御不良侵蚀,加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更坚定地坚持社会主义文明道德操守。

今后,我们将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为中心,不断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以特色校园文化熏陶学生,让其掌握高技能的同时,继承更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掌握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宣霖.钦州学院学生国学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钦州学院学报(增刊),2007.

[2]章太炎.国学讲习会序[J].民报,第7号,1906.

[3]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增订本)[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范文6

关键词:儒家思想;护患关系; 伦理价值;基层医院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78-01

医患关系是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最重要和最直接的一对关系,护理人员每天直接服务于患者,决定着整个医疗服务的质量及和谐关系。护患关系处理不好,将会激发医患矛盾升级,导致医疗纠纷甚至暴力事件的发生,医疗体制改革也将难以进行。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儒家思想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精髓,对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积极影响[1]。我院近年在医疗改革中以儒家思想作为护理的核心文化理念,在指导日常护理工作和缓解护患纠纷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儒家“和”的思想在医疗环境改善中的体现

“和”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产生一种和洽、和平、和谐的状态[2]。孔子所言“礼之用、和为贵”,突出了“和”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3]。当代社会主义文明以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主要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文明中的体现。

农村合作医疗的建立与发展是医疗改革的重点,我院抓住改革机遇,立足于服务当地大众健康、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让患者体会到当地医院就医方便、花费合理、医术高超、服务优良的感受。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建设中,我院硬件、软件建设一同抓,积极开展温馨病房的创建与评比活动,处处有亮点,人人有举措,让患者时刻体会到医护人员的用心之举;我院引进“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5S现场管理理念,人人践行5S管理条例,在病房主动为患者规整生活用品,收拾床铺,清扫病房卫生;在护患交流区域摆放舒适的桌椅,一杯茶、一枝花、一张卡尽显关爱之情。在“人与社会”和谐关系建设中,我院多年与市级医院结成技术协作医院,以专家“请进来”的方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以“送出去”进修解决专业技术空白。患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大,报销及时,使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在“人与人”和谐关系建设中,我院开展了微笑服务、温馨关怀、温情护理的工作理念。温馨关怀使患者得到亲情般关心和照顾,就像自己家人、亲戚在身边问寒问暖;温情服务使护士变得像患者身边的“女儿”“邻家女孩”般亲近,消除了护患之间的陌生感。在推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护理文化建设以来,护患之间的矛盾少了,温情多了,纠纷少了,住院患者多了。

2儒家“仁”的思想在护理文化建设中的体现

“仁”是儒家思想的另一重要内容,孔子云“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要“克己”“爱人”,其内容几乎包括了一切思想上的美德[4]。“仁”包含对己、对人两方面的道德要求,对己,既要规范自身行动作为,又要升华自身精神境界;对人,不仅要以仁爱为怀,还要与社会大众广泛建立友爱和谐的关系[5]。

作为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多数患者可能通过亲戚朋友、乡亲邻里等多层关系与我们联系,我院开展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护理服务应运而生,我们将“慎独”作为对己的要求,提高自身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及综合素质。即使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每个人仍能坚守自己的道德和信念,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去做事,养成自律和诚信意识。在对人方面,我们厉行“亲亲”、“亲民”,主张“视病人为亲人”,用爱心去帮助患者,用医疗技术解除患者的痛苦。“泛爱众”理念的实施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并延伸,进一步加强了亲戚朋友间的联络、乡亲邻里的交往,对社会而言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这样护患关系具有基层医院的特色和现实意义。

3儒家“义”的思想在护理工作中的道德作用

孔子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强调做事时将“义”放在首位,将“利”放在其次。名医孙思邈曾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在古代就强调义利观与医务人员的必然联系,践行悬壶济世、舍利取义的君子人格[8]。在行医过程中践行仁义,医家充分考虑患者利益,才能使患者对医家充满信赖、敬仰之情,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

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保已经基本铺开,将医疗服务做大做强是基层医院的重中之重。我院开展以儒家思想做为护理管理的核心理念,明晰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矛盾和促进护患和谐。我院设立护士奖励基金,大幅度提高夜班费,并建立了月度、季度和年度不同级别的优质护理质量单项奖和服务创新奖,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现价值观方面,我院护理核心文化理念中提出“智德”,强调“治病救人”的大义,弱化“为生计而工作”的根本,将捍卫人类健康为己任,将实现自身价值观作为护理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属地[10]。因此,我院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爱院如家、爱岗敬业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和、仁、义”作为护理文化建设的核心具有高度的伦理价值。护理人员高尚的品德、优质的护理、温情的服务改善了紧张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提高医院知名度和促进医院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振纲.解析《论语》的核心理念:仁 [J].当代哲学, 2007,4 (5):57-60

[2]张淑玲,张艳梅,梁莉,等.儒家义利观与当代医患和谐[J].全科护理, 2011, 9(7):1698-1699

[3]罗嘉丽.论仁与礼、礼的稳定性与变革的关系[J].孔子研究, 2007, 3(3):32-34

[4]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2003, 73-75

[5]高玉萍.医德情感形成的过程分析[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 23(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