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范文1

 

关键词:先秦 音乐思想 伦理思想

    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胚胎”和“萌芽”时期,作为伦理学的“德”的观念发韧于夏代,中经殷周和春秋战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是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上有着重大影响的时期。由于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对音乐文化的阐释中,先秦音乐思想凸显了中国传统音乐深厚的伦理意蕴。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德”具有总摄诸体、兼收并蓄的意义及功能。尤其作为中国音乐思想中一个最为重要、最核心的观念,从先秦典籍《论语》、《左传》到汉代《礼记·乐记》,从战国末期孟子、荀子的《乐论》到魏晋秘康的《声无哀乐论》,以迄于唐、宋、元、明、清,历代乐论、笔记、诗词、小说、曲论、唱论,无不浸润着“德”的观念。谨遵道德规范,乃是中国古代音乐伦理、政治、美感和形态的最高理想。

      一、先秦时期的音乐伦理思想著述研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伦理精神与音乐艺术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中国传统道德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艺术的境界,传统艺术又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人格的完成。先秦时期思想家学派繁多,在思想领域中产生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成就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一页。先秦典籍、诸子百家的著述、先秦考古文献(包括出土的文献如“简犊”“帛书”及“铭文”等)、文物实物资料是研究先秦音乐思想史料的主要来源。这些文献史料如儒家孔子的《论语》,孟子、荀子的《乐论》及《周易》“象”,《周丰山“春官宗伯·大司乐”,《尚书》“尧典”、“皋陶漠”,《礼记》等经典;墨家的墨子《三辩》、《非乐上》、《非儒朴和《公孟》;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商鞍《商君书》、韩非子;杂家的《管子》、《吕氏春秋》、《列子》、《国语》、《左嘟(先秦史书);以及汉代的《史记》 ,《乐记》(后人记载的先秦历史资料)等均载有一定的论乐文字。

    第一个提出较系统的作为伦理学道德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孔子,他是儒家的开创者、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先秦,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被称为“显学”;以孔子为宗师,孟子和荀子继承和发展的儒家学派建立了一个以“仁”“和”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现;墨家学派的开创者是墨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他们兴起聆儒家学派之后,但所持思想观点与儒家学派针锋相对,是儒家的反对派。在文艺生活中,墨家认为艺术的美与道德的善是应当统一的,违背道德的娱乐享受应该禁止:法家音乐伦理思想出现于先秦,以商较和韩非为主要代表,其核心观点是“不务德而务法”,片面强调社会作用,否认了道德的社会作用。尽管法家的“法治”理论并未被完全抛弃,但其“不务德而务法”的原则在以后的封建社会中被否定,因此对后世并无显著影响。孔子及其前的音乐思想是儒道两家音乐思想的共同源头,以老子为最早代表的道家出现于春秋末期,是兼采儒墨而又批评儒半的一个学派,老子和庄子为其主要代表,“道”是道家音乐伦理思想的核心。

    先秦时期丰富多样的音乐生活中,产生了许多很有价值、影响至今的音乐理论思想。诸子就音乐伦理思想的论述相互对立,亦各具其思想之精要,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堪称音乐史上思想繁荣的鼎盛时代。因为封建主义宗法等级统治的需要,儒道两家思想贯穿了2000多年中国发展史,称为这个涣映大国数千年的土流思想而影响于后世,其重要性远在其他各家之上。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范文2

关键词:儒家教育思想 中学语文教学 主体型人格

一、儒家代表的教育思想概述

孔子、孟子作为儒家学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位大师,其教育思想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数千年之久,在历史的长河中画下色彩浓厚的一笔。本文主要就《孔子》《孟子》这两本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入手,分析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精髓。

1.孔子教育思想。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教育事业,其治学育人的儒家教育理论影响至今,归结起来,其教育思想的精华主要体现在“修己安人”两个方面。《论语》曰:“修己以安人”,修己是从教师一方来讲,要求教师首先保证自身修为,方可“安人”。梁启超在《儒家哲学》中这样阐述孔子的修己:“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可见修己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要将修己做到极处,首先要谦虚好学,“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诸如此类思想观点,在《论语》中随处可见;其次,返躬内省是修己的另一要素,人应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在教学中遇到挫折或者困难,先要自我反省,在看到别人优点时需“见贤思齐焉”。教师做好修己后,怎样“安人”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出发,选取合适的方式与态度,使学生信服并以自己为榜样,进而促进其学习兴趣与效率。在孔子看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要对学生进行适当表扬,重视与他们谈论“志向”,还要给学生适当的批评与评价。通过与学生谈论交流可“听其言而观其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另一方面可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适当的批评与评价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优势。

2.孟子教育思想。孟子除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教育思想精华之外,他还以育人为人生之乐。《孟子·尽心上》曰:“君子有三乐,而天王不下欲存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对教育人的思想哲学上比较注重人格主体性的培养,他教育学生在进行价值选择时要注重人格和意志自由。这种人格与意志的自由应用到语文教学时,体现在学生对文章的自由理解、对阅读空间的自由选择、对观点的自由辩论等。在塑造学生主体性人格时,主要通过反求诸己、自得、自觉三个方面。在教师观上,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他认为面对不同类型、不同资质的学生需要选择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但作为教师,其教学标准面对所有学生是一样的,不以学生资质论标准高低。

二、当代中学语文教育的困境分析

从语文学科教学的现状来看,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兼而有之,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升学标准等压力的存在,使绝大多数学校目前的语文教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唯分数论”造成语文教育人文性缺失的结果,偏离了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二,语文教学模式不开放,走不出传统教学的框架,重视多媒体等新式教学方法没错,但教学内容并未随之提升。第三,考核方式的单调使中学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地位。语文学科教学及考核不像其他理工科目,有成型的、标准的内容体系,语文是开放的、发散的,考核内容并非出自教材之内,而是关联的、延伸的,这就造成中学语文教学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第四,教师在教学的准备与进程中,备课及教课内容单调,过于“应试”。

三、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1.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因人而异。孔子所处时代因其教育不受制度限制,不具有制度性特征,因此孔子在对其弟子进行教育,往往因人而教。语文的人文性与诗意性要求语文教学课堂富有启发性,优美而深刻,但同时又要保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感受。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学内容的设计多元化、层次化。比如对于公共知识或公共赏析用半节课或者多半节可完成,剩余的课堂时间则是分配给因人而异的教学,根据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文能力进行“长善救失”。

2.深化师生关系是语文教学的深层次要求。师生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欲望。教育体制与教育环境的不同使目前的教学模式不可能和孔子当时完全相同,不能达到孔子与弟子朝夕相处的地步。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现有可改变的东西和地方,尽可能的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创造机会。比如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利用网络建立班级社区,使教师和学生可在课余时间进行有效沟通。

3.体会“反求诸己”的教师观教育思想,时刻保持自身素养的学习和提升。从内心来说,每位教师都想成为优秀教师,但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沉重的业务压力使教师们对学生产生了高期望值。这种高期望值不是建立在语文能力上,而是升学及考试分数上。在这些压力下,教师可借着儒学“修己”的精神启示,在反思中寻求突破,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用智慧去教好语文。另外,教师应树立“自觉、自得”的心态,以学生未来成长为思考出发点,坚持正确的育人观。

4.在教师观上,坚持身正为范,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思想,同时,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避免过度“以学生为本”而使教师处于旁观地位。建立与语文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标准,这个标准的建立是基于教书育人、语文学科性质的,而不是由考试来决定的。这些正如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参考文献:

[1]杜娟.儒家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06.

[2]苏明飞.儒家教育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07,(2).

[3]秦晓春.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教学的启示[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范文3

【关键词】中医养生;养生流派;养生思想;评价

中国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的生命现象的精心观察与深入探讨,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 中国养生思想概述

中国的养生思想是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伴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成长而逐步形成的。在传统养生文化发展的千年历史中,逐渐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诸多因素,最终集成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提出有关养生思想观点的,如主静说、主动说、养性说、补益说……,并由此衍生出多家风格迥异的学术流派道家、佛家、儒家、医家、杂家等养生流派,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中本文挑选了四个最为主要养生流派进行特点分析研究,使得能够充分掌握其特点。

2 中国养生思想各流派及其特点

2.1 道家养生派

道家养生,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他们的学术思想对养生学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老子提出的“清静无为”、“守静笃”、“致虚极”的养生思想,反映出道家的处世哲学,是先秦老子、庄子学说为中心的哲学流派。神仙家是以炼丹术和神家论为主要方法的养生流派,而后,经老子、庄子等人进一步发展,更加侧重于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延长寿命。反映了由仙人向真人的转变,区别了道家与神仙家,标志了道家养生自成流派,为今后其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道家养生也继承了神仙家的一个重要特点,及身体长生不死的思想,并将其论断由此延伸。由此成为道家养生派的最明显的特点,除心理调养之外,道家养生派的吐纳导引、服食丹药、见微知著等也是其重要特点。其中吐纳导引,形成了风格独特的道家养生气功。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炼丹术一直称为道家秘术,经多年的简化,工艺上的失传,加之所选药物大多毒性大,在唐朝以后逐渐走向衰落,可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

2.2 佛家养生派

佛家的经典著作十分浩瀚,其即有千部千卷之多,由于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难以考定,通常认定汉明帝永平七年即公元64年,由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引入中国,建立白马寺。逐渐成为佛教教派和佛教文化。佛教虽有所流传,可是佛家养生却因为早期多附于道家无大发展。隋唐时期,佛家养生流派才得以独立分化并发展。与道家养生思想不同的是,佛家反对道家的“修身”,主张“无生”。佛家认为人生生老病死都是无法避免的,人的精神却可以永存并轮回转世再生。

佛家提倡的“超脱现实”养生观念更多的则是从养性、养心方面而来。佛家的养生主要源于其佛家思想,为了达到涅盘清寂,修禅过程中“静观”在养生中强身健体,如达摩《易筋经》为极其有名的佛门养生健身功法,后发展为中医养生学中的健身术之一。在修禅的“数息法”中强调在呼气时破悟,而不强调吸气,旨在充足而不在妄取。这种意守的思想被融入养生学中,更充实了养生学中“养神”、“固精”、“节欲”等多方面内容。

另一方面,佛家虽不追求于长生不老,却在密宗中也讲究长寿。配合数息法等其他观想法是利用类似心理及气息原理,专门用来延长寿命的。佛家认为人体是由自然界中的四大元素即地、水、火、风和合而成。只有“四大调和”了,人方可行动自如,由此可见,佛家也是十分强调自然、身体的和谐统一,节制和约束,静心修禅,提高精神品质,都是佛家养生派的重要特点。

2.3 儒家养生派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养生学说即建立在“仁”的基础上。孔子认为注意修养心性,搞好精神养生,才能强化人的生命,延年益寿;相反则精神萎靡,心理颓废便会遭受夭寿折亡。孔子提倡人性心理和精神文明,反对骄横霸道,放荡无度的养生方法。儒家养生的特点主要在“中”字上,即“中和养生”,所谓的中和是儒家思维和行为的一个重要准则。儒家养生特点主要有三:

2.3.1以道德养生为主

其中著名的是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建立起系统的“存心养性”及“养气”学说。清代学者丁国钧在《荷香馆琐谈》中提出了养生 “五难”即名利、喜怒、声色、滋味、神虑精散,如果不能去除五方面追求,定会影响身体和精神,所以它们是养生的大敌。

2.3.2平时以起居饮食养生

西汉董仲舒说道:“寒暖无失适,饥饱无失平。”即认为应按照季节为依据来调节起居衣着,在饮食上也要有所规律。

2.3.3静坐调息为方便法门

儒家调息养气法发于孟子的“养浩然之气”的理论。强调在呼吸的同时关注身心交关的训练,儒家养生中的静坐调息是完全有别于道家佛家的。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无论静坐还是调息,始终贯穿着道德意识的主导因素。

2.4 医家养生派

翻开中国几千年的史籍,我们会发现中医学家大多都是著名的养生家。经过道家、佛家、儒家的养生思想相互渗透融合,为《内经》养生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铺垫。而《内经》则是集先秦诸子理论及医药学实践之大成,为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秦汉时期医家养生流派代表人物王叔和他整理编写的《伤寒论》、《脉经》,就有着强调饮食的观点。重视饮食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历代医学养生家都有此见解,认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但是,王叔和在这方面有他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适量。隋唐时期药圣孙思邈汇通了道、儒、佛的理论观点,结合自己多年丰富的医学实践经验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养枕中方》等养生专论。并有大量养生论述,内容丰富,功法频多,使之成为医学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养生学方面的贡献,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3 流派特点评价

道家、佛家、儒家三大养生流派起步时间各异,风格也迥然不同,其中各有各的特点,也有所相似。不同的养生思想造就了不同的养生理论。从道家、佛家、儒家三家的养生思想来看,道家强调“敬”,佛家强调“净”,儒家强调“静”。从修为方面看道家注重的是练气,佛家主要是养心,儒家更侧重修身。然而其三家流派的归宿均为养形、养气,养心合而为一,最终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道家养生思想主张人的生命活动只有遵循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才能够令人长寿。佛家养生思想中的禅定则将此融入吐纳导引健身功之内,起到强健身体,益智醒脑,祛病延年的作用。儒家养生思想强调精神调摄养生为首,需要遵循“礼”的原则。儒家养生思想是一种生存和生活的智慧,它为当代精神养生提供极强的理论依据。

医家养生思想形成和发展,是医家和广大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防病保健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步形成的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养生方法。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食养、食疗,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药物治疗所进行的健身体,保健康的活动。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并运用阴阳气血学说、脏腑经络理论,尤其把精、气、神作为人体之三宝,作为养生保健的核心。防微杜渐治未病,提出未病先防。孟冼《食疗本草》的成就,标志着食疗、药疗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医家养生理论体系道、佛、儒几家流派是不能比拟的。中国的养生已经加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医学养生家为我们今天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卓越贡献,历朝历代人才辈出,寥寥几笔不足以说清楚他们的丰功伟绩。医家养生家的养生方法,现代不仅深受中国人民喜爱,而且远传世界各地,为全人类的保健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由此可见,四种流派的养生各有其特点。中国养生思想也绝非只源于单一的意识形态,只有将几种思维形式,养生特点进行恰当的融合、汇通,才能继承并发展中国养生文化。中华民族多年来沉淀的养生文化精华,也愈发受到现代人的重视,如今,在世界的舞台上愈发瞩目并大放异彩,将永远为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王莉.葛洪养生思想探析[J].江西中医药,1996,27(6):42-43.

[2]张大成.略论传统养生世象及养生流派[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60-62.

[3]徐大念.中医养生流派述略[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252 :247.

[4]李振海.《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窥探[J].甘肃中医,2009,22 .

[5]林存奇等.道教养生思想释要[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 (6):70-71.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范文4

关键词:劝世;史学;子学;经学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历程中,中国小说的表现形式、表现技艺及内容主题不断推进、丰富,然而也寓有诸多未尝变更的线索。其中,小说的劝世思想倾向,即为其一。

明代冯梦龙汇编“三言”,所谓《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其劝世之旨,昭然在目。在此,先需明晰何谓劝世,方可凭此溯本回源,进而析分此现象的背后原因。

劝,《说文解字・力部》:“劝,勉也。”《段注》谓“勉之而悦从亦曰劝”又勉字下曰“凡言勉者,皆相迫之意。自勉者,自迫也。勉人者,迫人也。”由此,所谓劝世,乃勉励世人,使其知自迫自强之义,晓明处世之理,以今语言之,所谓获得人生之意义,实现存世之社会价值。

一、古代小说演进简述

欲晓古代小说劝世观念之来由,先需对其演进之历程作简要梳理。

1、基于远古传说而诞生的神话。

先民因对民族源起充满敬畏及神秘感,故而衍生出神话式的先祖诞生及事迹之述说,所谓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和炼五色石补天、皇帝战蚩尤、夸父追日、后羿射日,诸如此类,显示出先民对自我历史的追怀与尊重。而当这种对先祖的怀念衍生出对历史的尊重并在后世催生史类叙述异常发达之状时,“小说”的衍生自然不能不受其影响。

2、基于述学背景下的先秦诸子语言

《庄子》一书中“寓言”一概念虽与后世有别,如饶龙隼先生所言:“庄子‘寓言’是著者假借他人之口来表达思想观点的一种言辞方式,诉诸书面而成为一个文辞体式;而诸子寓言是通过譬喻、虚构、荒诞等手法来表达思想观点的一种言辞片段,诉诸书面,就成为寓言故事。”[1]但诸子寓言确实为后世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发。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点便是,诸子寓言是服务于其述学活动的,而这种述学活动,实乃输一己之念思入他人之思绪。或一己之哲学思想,或处世观念,或治国理想,或道德准则,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然综而言之,儒墨道法阴阳纵横诸家,实皆欲售己之学于世,以期引领世人思想之潮流。

与这种浓重的用世思想相关涉的先秦诸子寓言,在影响后世小说之述写活动时,自然也把这种用世因素传递到小说文本中来。

3、因史传作品衍生出的杂闻轶事

《左传》、《国语》诸作品,较之《春秋》之记事,已是丰赡完备。在叙史之时,其细节之处,述作者亦为之作诸多添益。所谓密室之语,闺闱之事,谁得而知,又焉述于此。想述事者必推情度理,而做出一番引申敷衍。如此一来,史作中杂闻轶事便因史之存传而留响后世。当然,史的作用终不脱知古鉴今之效,杂闻轶事终不脱以史为鉴,垂戒世人之途。故后之好述者,受史作中杂闻逸事之影响,因奇闻而述长作,其中自不免界入史作中垂戒之意。

4、汉魏六朝志怪小说

汉代志怪小说,多为托名而作,推其实,则为六朝好事者而作,然其作,亦必渊源有自,非毫无凭据。诸如《神异经》、《十洲记》、《汉武帝故事》、《汉武帝内传》、《洞冥记》、《列仙传》之作,多因史传人物所存余迹而增益其枝,衍于史传而寓其垂戒之意。

汉魏以降,释道之教渐兴,讲佛谈玄之风日盛,儒教之势日颓,世人风尚顿异于前,猎奇好异成为世人风尚;加之文学之风日兴,两相推澜,遂成魏晋志怪志人小说之大观。鬼怪神仙、地理杂传、宗教灵验、人物笑谈、逸闻趣事,诸如此类,空前而出。较之,以《搜神记》、《世说新语》为代表。干宝《晋书》本传,自谓其作《搜神记》,乃“亦足以明神道之不诬也”[2],且《搜神记》之类作品,于其时仍被列入史传之作,观其为文,其述作之意,亦未脱戒世鉴人之意。

5、文言传奇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谓“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鲁迅承之而谓唐人“始有意为小说”[3],此皆述明唐人创作之意乃“设幻语”而非凭事实。虽唐之传奇间或有“实录”在内,如《莺莺传》、《长恨歌传》,然而《柳毅传》、《南柯太守记》、《枕中记》之类,“设幻语”之状显为人知。可是,仔细体味《柳毅传》诸作,实亦未脱戒世鉴人之寓意。以《柳毅传》为例,其讽洞庭龙王择婿之失,泾河龙王护子偏袒,泾河龙子戏弄感情,虐待贤妻,赞柳毅之诚直,对爱情之慎重。讽赞之意,显而易晓,喻世之心,可谓良苦。宋元传奇承唐传奇余绪,虽有新态,亦不出其囿。明清之作,诸如《剪灯新语》、《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远绍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其讽世、刺世,劝勉世人之意已达极致。

6、话本小说

宋元以来,以迄明世,话本小说兴迭代作,然考其述意之近市井百态,用语之浅近易晓,受众多为凡俗之民,虽迎合市民审美趣味,然终亦未脱去劝世之用心,更因其传播之泛广而惠众尤深。至明代冯梦龙之汇编“三言”,视其《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之题名,用世劝世之心,可谓极矣。

7、章回小说

兹仅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为例,各作或成于众人之手,或倾个人之心血,然皆至艺术之高境。其中关涉极为广泛,诸如君臣之道,治国理民之术,攻城略地之法,金兰之谊,男女之情,士子之心,夫妇长幼之伦,世情之百态,人心之百况,几无不包,或反而讥讽,或正而劝喻,皆不脱劝勉之苦心。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作者以血泪之笔,椎心而作,若仅以之为游戏之笔,恐未得其味,难晓其良苦用心。

二、劝世原因解析

1、传统史学的影响

古代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自殷商之际,先民已重视对自我民族历史的载记,所谓“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以强化本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民族意识。自兹以往以迄周秦两汉,形成了浓厚的记史观念。而在日益丰赡的史学典籍中,从载记远古史迹的传说记闻到《左传》、《国语》及《史记》对部分史迹的场景化和揆情度理式的细节记载,无不服务于对民族经验教训的积累承记之中。

受史册逸闻轶事传述载记的影响,因史迹敷衍而成的诸多作品,亦遵循着垂戒后训于世人的作传观念,诸如《西京杂记》、《飞燕外传》之类,敷衍之余,终未脱离喻说之旨。

2、子书的影响

先秦诸子,多家争流,自易带来学术发展和文化水平之提升。诸子欲售其学,竞宣其说,虽存功利之心,实亦欲以己之良思脱时民于礼崩乐坏之时局。其悯人悲天之情怀,实阔远崇高,想孔、孟困顿之游学,墨、农苦身之自修,法家殒身之为法,诸如此类,其人格情怀,远响异世。故其后世成贤成圣,恐亦无可厚非。受此情怀之影响,民族之群体意识大为激增,为民请命之廉吏,为民求法之高僧,代世不绝,故于文学小说创作之中,此等情怀自不能不流荡其中,以己之薄力,助民族之演进,生民之福祉。故而劝世之念,终不能忘怀。

3、经学之影响

经学对古代小说创作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儒家传、记类文本对小说创作的启发。如汉代《公羊传》、《谷梁传》为实现其对《春秋》经之“义”的解说,而衍生诸多说解,敷之以较为细致生动的史事载记。然而衡之以《左传》,二传所记多有失实,可是,如此敷衍之法,实有益于后世因史敷衍而作文本,且使创作者所敷衍之史实多为符合儒家传统观念的典型事件。如《东周列国志》对齐桓公“尊王攘夷”之一系列事迹的极力书写与赞扬。

其次,儒家入世观念的强烈影响。前述先秦诸子之人格情怀对后世影响深远,然而,在古代社会,这种影响更突出地表现在儒家经典对世人的影响上。自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到孟子养“浩然之气”“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再到《荀子》中《劝学》之篇,励勉君子、世人修身养德,以期惠泽后世。及至汉武黜百家尊儒术之后,儒家之影响愈益深远。后之世人,自幼熟习经书,此类用世思维在日后小说书写创作中,自会影响到文本之用意主题。

如《三国演义》中关云长这一形象,是以儒家入世之标准来反复刻画,以使之成为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如鲁迅曾谓:“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4]再参之《三国演义》乃长期流传汇成于众人之手,故可见出一个创作群体对这一形象的塑造都是依之以儒家用世之标准的。

最后,“立言”观念的影响。古人所谓“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著书立说之观念,渐入世人之心而影响深远。司马迁所谓“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彩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少卿书》),虽被极刑仍隐忍著述,其用心之著,显而可知。在“立言”观的影响下,心怀苍生而身擅述写的小说家们,无不援笔而作,寓劝世之意于谑笑放浪的文字之下。

以上三个方面,是从创作者所受文化熏染的角度而言的。史学、子学、经学带给他们的世界观、价值取向以深刻的影响,从而在深层次上影响到他们创作时劝世的寓意取向。

当然,作为社会成员,其创作自然不能不受到当时社会之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及地域、民俗风尚等多方面的影响,然而诸多因素,毕竟是作者创作机制中的因素,推其作品劝世之主因,不能不从作者内在所受思想观念之影响这一层面寻求。

另外,本文分析古代小说中劝世现象的原因,并不是极力推崇这一现象的存在,而只是推求这种现象存在的社会文化原因。同时也应看到,受传统史学、子学、经学的影响,中国古代小说中存在的劝世意念、主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作者对作品艺术性的重视,许多作品存在程式化的弊端;主题先行,限制了作者创作的艺术思维和作品的艺术性及感染力,因而使作品流于说教,反而很快被历史抛弃。

注释:

[1]饶龙隼《上古文学制度述考》,中华书局,2009年1月第1版,第304页。

[2](唐)房玄龄等著《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第2151页。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10年1月第1版,第39页。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10年1月第1版,第78页。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饶龙隼.上古文学制度述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赖振寅.中国小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4]黄毅 许建平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纪德君.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生成及其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范文5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现代茶服;设计;系统化;科学化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审美情趣都出现了质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文化生活。在浮华的都市中,品茶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生活追求,茶艺师穿戴的服饰已经成为茶艺欣赏的一个重要内容。茶礼服饰要想真正地体现出中国文化特色,就需要从文化艺术传统的美学思想和哲学观点上进行深层次的研发,只有这样,中国的茶服文化才能发展壮大,进而向世界传播。

1茶文化通过茶服进行着动态传播

现代社会中品茶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的追求,在品茶和茶艺展示的时候,需要通过服饰将茶道、茶境等结合成统一的整体。茶道、茶文化和茶服饰三者之间相辅相成,都将以回归自我、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进行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当今社会,私人茶事交流、茶俗文化交流以及茶道文化礼仪演示的时候,都需要由茶服饰来进行文化的传承,将其独具特色的视觉美感真实地进行展现,茶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独具特色的动态呈现内容之一也是通过茶服饰来展示的。但是,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国也没有属于自己的、代表着中国传统特色的、包含着丰富茶文化的现代茶服饰。服饰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真实地展现了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思想观念,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服饰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茶服饰作为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应该将茶文化所具备的精神文化意识形态完全融入到服装设计中,而同时,一款极具视觉形态美、传承文化内涵的茶服饰对传播茶文化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一款新兴的日常着装和职业装,我国现代茶服饰目前在文化内涵传承和创新设计方面还比较落后,所以,现代茶服饰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潜力还是比较大的。

2当代茶文化服饰设计理念

2.1茶道合一

道家是最早了解茶的养生保健功能的门派,同时道家也是最早重视茶的精神功能的门派,他们认为茶可以较好地修身养性,道士们在修炼时,往往要有茶相辅助。道家之所比较喜欢饮茶,与他们的思想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认为通过喝茶、品茶可以脱胎换骨,因此传说中的黄山君和神仙丹丘子都比较喜欢饮茶。道家茶服给人的感觉是比较素雅、干净的,他们的最高境界就是空灵、清逸,所以道家茶服所营造的内心世界是自然、纯净的。在《中国茶谣》中,道家茶服传承了道家传统道袍的形式,道家思想中比较崇尚“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虚实相生”,比较注重自然、流畅的气韵,道家茶服是从道家八卦图形中演变而来的,服饰的主要色彩为浅灰蓝色,外面还要罩上一层白色袍衫,领口处使用的是交领设计的元素,外袍追求的是自由、宽松。道家茶礼的表演者通常会选择青灰色的袍服,整件服饰给人随意、飘逸的感觉,比较符合道家茶文化的意识特点,丝棉混纺是道袍主要使用的面料,这样穿着比较舒适,线条比较柔韧,具有较强的立体感,比较符合人的身体曲线,有仙风道骨的感觉。

2.2禅茶一味

茶与中国佛教禅宗有着亲密的联系,伴随着禅宗越来越盛行,佛门中饮茶的信徒也越来越多。在中唐时期,百丈怀海创设了《百丈清规》,从此后在寺院中茶礼变成了一种必须遵守的规定。禅堂中,必须用茶来供奉各位大佛,用茶来接待所有的信徒,茶可以使人的内心变得更加纯净。对那些僧人而言,饮茶已经成为他们每日的必修课,茶可以使他们快速地进入到打坐的状态中。在《中国茶谣》中,男性居士的茶服与僧袍的款式比较接近,使用的颜色为偏深砖红色,给人以雄浑、质朴的感觉,茶服的层次比较多,且非常紧密,从而展现了敬慕、虔诚的心态,使用莲花暗纹刺绣图案来装饰衣领,佛教中认为莲花是比较吉祥的花,非常的圣洁。柞蚕丝面料来制作外袍,感觉比较质朴,同时搭配缎面交领来修饰,整款服饰给人清雅、大气的感觉。女性居士的茶服是比较传统的长衫,将领口设计成立领的形式,使用双色双层真丝纱质面料制作,整款茶服具有较强的垂荡感,比较细腻、自然,服饰的特点与禅定的理念相融合,从而使茶服文化与茶礼形式的美感实现了有机的融合。

2.3茶儒同礼

儒家茶礼严格遵循儒学经典理念,崇尚“仁”的思想观点,这也是儒家茶礼最核心的内容,儒家文化和茶道礼仪实现了有机的融合,借助茶的冲泡过程将儒家教义精神进行了不断的升华。在进行茶服设计的时候,服饰的灵感来自于汉服,儒家文化比较推崇仁、义、礼、智、信的观点,孔子比较维护周朝建立的规章制度,他认为正色应该是黑、白、青、黄和红,其他的所有颜色都属于间色,同时将正色和间色附加上尊卑贵贱的等级象征,服饰的色彩非常明确,不可以存在颠倒和混淆的情况,比如《论语》中就比较明确的记载“恶紫之夺朱”,使用“礼”来保持单色的纯正位置,因此服饰全是纯正的黄色调或者是大红色调。服装设计的时候,通常会使用不对称的配色进行搭配,整款服装给人的感觉为看上去比较完整,但是仔细分析又存在一定的缺憾美。儒家服饰将儒家的精神理念进行了完美的诠释,每一款茶服都有着不对称的元素在其中,具有较强的动感和时尚性,服装制作的材料为真丝软缎和真丝织锦缎,将儒家茶道的正统经典视觉进行淋漓尽致的展现。

3将茶文化融入现代茶服饰设计中

3.1在廓形设计中渗透茶文化元素

在设计茶服方面,立体透视与平面透视对比而言,更注重后者,根据茶艺的有效性、实用性要求,也就是饮茶者、泡茶者不会由于服饰的原因而影响茶艺的顺利进行。在设计廓形中渗透茶文化元素可从如下两方面得以充分彰显:一方面,我国服装市场中服装类型、服饰样式都是很稳定的,大多数服装都是上衣下裳的类型,这种审美特征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在这种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国内传统服装廓形都在追求工整、对称,在宽大舒松的包裹中,人们大部分肢体都被包裹起来。根据这一情况,在茶服设计中,可以根据竹子外形高挑、严谨、稳重和对称的特征来进行设计。另一方面,以泡饮龙井茶为例,在泡饮时,幽香满溢、色泽翠绿,让人看了就有一种忍不住想品尝的冲动。所以,在设计茶服廓形上,结合龙井茶泡饮中灵动飘逸、香飘四溢的特征,通过至少两层的搭配,注重服装和人的立体空间形象,突破传统服装设计的对称形式,以体现出一种飘逸、自如的气质,这种气质来源于人们在服装穿着中所产生的光泽、曲线、动静节奏的掌握,在设计茶服饰轮廓中发展自然、宽松的款式,与形式美要求相符,也能在不自然间体现出古典高雅的气质。

3.2在设计面料中渗透茶文化元素

亚麻布是国内特产之一,具有“天然纤维之王”的美誉,其触感、手感都是极好的。制作亚麻布需要通过十三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认真、仔细,一道工序出现错误,就会影响到亚麻布的整体质量。品茗也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品茶者身着亚麻制作而成的面料,在整体上给人一种平衡、舒适感,也能体现出一种天然的韵味,体现出别样的雅致美、简约美、整体美。欧根纱是一种半透明的轻纱,与真丝产品相类似,但价格要比真丝产品便宜很多。欧根纱通过染色之后,呈现出一种鲜艳的颜色,面料材质轻、柔、软,但它必须要悬垂挂置,避免出现褶皱。在设计茶文化服饰中可利用欧根纱面料的特征,尤其是其褶皱,这种不着痕迹的、自然形成的褶皱,在人体行走过程中,在光线的折射下会形成一种亦真亦幻的光,给品茶者营造出一种飘飘欲仙的气氛。在方案设计时,应利用两件套设计形式,在外罩绿色的欧根纱面料中,面料丝滑、垂坠、唯美凉爽,给品茶者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在内里上利用亚麻朴实的天然面料、视觉上的粗糙,为品茶者创设出一种返璞归真的氛围。将两种材质完全不同的面料搭配在一起,起到相互映衬、互补缺点的效果,在整体上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视觉效果。在服装肩部和下摆之处,将纺织颜料绘画茶文化元素置于其中,其整体布局与水墨画中“留白”效果有相同之处。纺织颜料具有色泽鲜艳、类型多样等特征,卷草纹、荷花等部分代表着茶文化的元素,都被描绘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具有较强的视觉美感。虽然看起来很简洁,但是制作过程却是很复杂的,每一块图案都需要多次推敲,其位置和大小都要和茶服统一、协调,穿在身上有一种整体的对称美感。但要注意整体格调的协调和统一,防止过度堆砌茶文化元素,避免给品茶者造成视觉累赘。既可以直接选取面料使用,也可以在面料上展现传统手绘。

3.3在色彩设计中渗透茶文化元素

对于一整套服饰来讲,其色彩是很关键的,色彩最先映入人们的眼帘,在整体设计中最为重要,具有先发制人的作用。在设计茶文化服饰色彩中,应考虑到当代饮茶环境的特征,禁止胡乱搭配,追求典雅、素朴之美。一是,从宗教上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推崇“礼”的思想,孔子构建起色彩典章制度,将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正色包括红、白、黄、黑和青五种,其余颜色为间色,正色与间色代表着主仆、贵贱之分,在定义服装色彩中不能将正色与间色混为一谈。但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推崇“顺其自然”的思想,主张平淡素净之美,将青色、黄色、白色、皂色、红色这五种颜色视为正色。结合道家和儒家所划分的正色,在设计茶文化服装上进行整体规划。从茶叶本色而言,可以将绿色作为整体设计的基本色调,茶叶生长在雨水充沛的环境中,给人一种绿色、清新的感觉,绿色代表大自然、代表环境,是全世界人们都在追求的自然色彩,与偏冷色彩、不同明度的颜色对比而言,绿色不但不会打破空灵感,而且还有一种强烈的清爽感,丰富了饮茶的整体意境。在设计色彩中,将绿色和白色两种自然色彩相融合,白色的雅致、简朴特征弥补了空灵意境的不足,在整体意境中凸显出一种朦胧美。另外,也可以在设计主色调时,选用白色这种素净、平淡之色,清新淡雅的鹅黄色和白色两种颜色融合,色系简洁、柔和,给人一种简约美。而普洱茶、红茶这类型的茶叶,在冲泡后,颜色呈现出棕色、红色,醇厚深沉、稳重,整体上具有磅礴的气势。在茶服廓形、面料和色彩设计中,渗透茶文化元素均可以直接或间接应用日常生活或者自然界中的物品,在渗透茶文化元素中,突破具体形象的限制,对其进行创新和提炼,体现出一种独特、别致的美感,为品茶者带来一种赏心悦目、神清气爽的感觉,让他们带着这种美好的感觉品茶,进而感受到品茶的乐趣。

4结语

茶服在进行设计时,将地域风俗和历史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为底蕴,同时接受现代文明的改造和影响。茶礼服饰要想真正体现出中国文化特色,就需要从文化艺术传统的美学思想和哲学观点上进行深层次的研发,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国的茶服文化传遍全世界。

参考文献:

[1]钟斐.生态茶服秀———茶文化国际传播中的动态呈现[J].农业考古,2013(5):67-69.

[2]姜添文,张进平.浅谈中国茶文化中体现出的道家理念[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3):54-57.

[3]蒋琳.传统神韵的变换--浅析传统图形在现代服饰图案设计中的借鉴、融合、创新[J].新课程(下),2012(7):89-92.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范文6

摘要: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思想发展的,也是我国古代思想的精髓所在,其中义和利及其关系一直是古代思想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比较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几家的义利观,以期得出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先秦诸家;义利观;当代中国;启示

义与利及其关系不仅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探求的重要问题,也是人类社会中历史悠久的话题。自先秦以来,不同的思想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不同的义利观。

一、义和利的含义

“义”(繁体为“义”)从汉字结构来看,是个会意字,是由“羊”、“我”的字意会而成的,《说文解字》中解释成“己之威仪”,也就是指,以“我”的力量,保卫那些美、善、吉祥的事物,扞卫其中的价值,从而在言行举动,德行人品等方面,都表现出具有感染力甚至威慑力的尊严和威望,成为他人学习的道德榜样。后来,经过逐渐引申,义被进一步赋予应谚、规范、善等抽象的内涵,代表着社会生活中人们所追求最高道德。同时,在汉字中,“义”常常被写作“宜”,《中庸》解释为“宜也”,即“适宜”的意思。《札记?祭义》也说:“义者,宜此者也”。“义”又和“宜”相通,行为的适宜性在通过一定的“礼仪”表现出来。是指作为人,在一切行为活动中只能遵循去做,别无选择的最高的义务和责任。

“利”,也是一个会意字,由“刀”与“禾”组成, 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是:“从刀,和然后利。”意为以刀割禾,即用农具收割庄稼而有收获,获得利益、好处。所以“利”是指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利益和功利, 可泛指一切利益,包括公利和私利。笔者认为义利关系实质上是道德价值和物质利益、公义与私利之间的关系,义利观就是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些关系的思想观点。

二、先秦儒家的义利观

先秦儒家的思想主要以孔孟荀为主,孔子认为“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义和利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价值标准,认为义为君子的内在价值与固有本质,君子是取义,重义轻利;小人则趋利,见利忘义。孔子的观点为儒家学派确立了“重义轻利”的基调。继孔子之后,孟子进一步阐发了儒家的“重义轻利”观。孟子说:“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他在回答梁惠王时也曾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在义利关系发生冲突时,孟子的思想是“取义”为先,甚至当义与生命发生冲突时,孟子思想任然坚持义为先,甚至为义而放弃生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孟子的重义轻利,甚至重义轻生。荀子作为儒家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受孔孟的影响,也坚持重义轻利,先义后利的义利观,“保利弃义谓之至贼”(《荀子?修身》),“义与利者,人所两者有也,”(《荀子?大略》).但在义与利之间,他并非完全排除利,而是坚持义为先,利为后,提倡先义而后取利的价值导向。总之,在儒家看来,义是人立身的根本,道德价值高于物质利益,精神需求比物质需求更为有益,提倡“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以义制利”等道德原则,即强调“义”的第一性。见到“利”要先想到“义”,符合“义”的行为才是应当做的行为。而“轻利”不等于不言利。在“利”和“义”的关系上,在两者相比较时,“义”先而“利”后,并不等于说要“义”就不能要“利”。但孔子和孟子所指的“利”从总体上讲主要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在“义”和“利”的关系中,孔子、孟子强调“义”的第一性,在不违背“义”的前提下,也指出追逐“利”的正当性,但他们又有安贫乐道的意思。

三、道家的义利观

道家主要以老子为代表,老子主张取消义利,从道德上超越了义利讨论,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了解老子对“德”的划分,他把“无为”之德称为“上德”,把“有名”之德称为“下德”,那么传统意义上的义利之辨就不能适用于老子的义利观。老子认为“下德”会使人失“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老子?第十八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第三十八章》),所以只有由“下德”转变为“上德”才能实现其“道”的回归,在他看来仁义是世界变坏的一个象征,进而主张无为, 既没有任何仁义的社会模式,“无为之治”,“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甚至主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老子?十九》)。所以才有了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 。在这样的社会里,有利而不用利,有仁义而不知仁义。所以道家的义利观虽然是完全否认义利,但是从他们超越仁义的角度来看,也是一种道德的更高追求,有其积极的一面。

四、墨家的义利观

墨家的创始人墨子认为:“义者,利也”(《墨子?大取》),强调义与利的统一,求利即是谋义,取利即是尚义。

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墨子?耕注》)的原则, 所谓“兼爱”,就是上至国君,下至百姓,都不能只知自爱,而要相爱。墨子强调人们要爱人如己,人们应当“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能这样爱人如己,就会“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乱小家,强不劫弱,众不暴寡,诈不谋愚,贵不傲贱。”在此基础上的“交相利”原则是“兼相爱”原则的具体反映和实施,“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从而进一步强调利不但不非义, 而且义利并行,即“义”与“利”没有先后之分、轻重之别。墨家的义利观上升为治国方略则认“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墨子?非乐》) ,这里的“利”是“公利”也即“义”,所以墨家的义利观是建立在把利国利民之利视作义的基础上的, 把个人私利与整体利益相结合,把“利天下”的公利与义等同起来,把道德评价的标准与行为是否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结合起来,它强调忘我无私,利人利国,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以实现大同的社会道德理想。

五、法家的义利观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崇法尚利,承认因阶级等级不同而有不同的“利”,强调统治阶级要明于公私义利之分,举公而不纵私。韩非子指出“古者仓领之作书也, 自环者谓之私, 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仓领固以知之矣。今以为同利者,不察之患也。”(《韩非子?五蠢》)所以,“匹夫有私便,人主有公利”(《韩非子?八说》),真可谓“ 君臣之利异”(《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为此,统治者“必明于公私之公,明法制、去私恩。……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韩非子?饰邪》),同时韩非子又指出追求义利是人之本性,人总是“不免于欲利之心”《韩非子?解老》,“利者, 所以得民也”《韩非子?诡使》,“利之所在, 民归之”《韩非子?外储说在上》。而利有“大利”、“小利”之分,因为“顺小利, 则大利之残也”《韩非子?十过》,所以,人不能“苦小费而忘大利”《韩非子?南面》,而要“出其小害计其大利”《韩非子?八说》,并进一步“虑其后便,计之长利。《韩非子?六反》。所以他们求利之心比任何一个学派都强烈,而且在法家这里的利就是一种具体的利益,法家义利观是对道德精神价值的放弃,对物质利益的高度重视,甚至把人物质化,这样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从长远的看来,必然会把社会的道德引向陌路,有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先秦儒家义利观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强调重义而轻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甚至否定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要求,带有浓厚的道德蒙昧主义色彩,但其重义轻利、先义后利的义利观,体现了一种着眼于整体利益的价值导向,适应了自汉代以后重新确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需要;道家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可以看作是一种“绝义弃利”的义利虚无主义;而墨法二家强调是义利上的一致性、平等性,认为利他即利天下,义是整体利益的要求也是利人的最终目标,所以儒家与墨家法家义利观有很大的不同。尽管先秦儒墨法家义利观尽管各有侧重, 具体内容不同, 但它们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个体与整体、个人私利与社会公义的关系, 都是为解决现实社会义利矛盾而提出的道德对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可借鉴的思想文化遗产,就某些方面来说,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六、先秦儒道墨法家义利观的现代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处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私利和公利,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都显得十分突出。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经济活动的趋利性刺激和强化了人们的利益意识和利益追求,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价值取向呈多元性,这就决定了道德价值追求的多样性、复杂性,由此导致主体的利益价值追求与道德价值追求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复杂、激烈,甚至发生冲突。因此,正确理解和继承先秦家诸家义利观的义利思想,对于现代义利观的形成,对于当下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