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烟草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烟草管理制度

烟草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烟草基层 资金管理制度 审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170-02

2005年,我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商业县级局(公司)取消企业法人,实行县级局(分公司)向市局(公司)报账制度,县级局(分公司)资金管理不涉及投融资活动。市局(公司)对县级局(分公司)的资金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费用中的不变费用基本上由市局(公司)支付,可变费用支付实行了备用金的限额拨付管理制度;卷烟销售货款回收实行专户管理。笔者所在市11家县级局(分公司)年可变费用约3000余万元,年回收卷烟货款达40余亿元,充分体现了行业资金密集的特点。在资金管理中,用制度、流程、节点规范资金收支是监管的重中之重。

对烟草商业县级局(分公司)资金管理制度进行审计,不仅要检查资金支付、收缴是否规范,还重点要检查、分析其制度是否完善、流程是否规范、必要控制节点是否齐全,执行是否到位,以充分发挥资金管理制度的风险防控作用。

一、烟草商业县级局(分公司)资金管理制度审计与传统审计的区别

1.审计目的不同。传统的合法性、合规性审计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防止错误发生,审查各项经济活动是否遵欧律法规和烟草行业各项规定、制度,其目标相对简单。而烟草商业县级局(分公司)资金管理制度审计目标主要包含制度完整性、控制有效性、执行到位性三个方面。制度完整性主要是指资金管理制度是否涵盖了经济业务的方方面面,是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控制有效性是指在具体业务过程中,主要的程序、流程是否有有效的控制节点;执行到位性主要是指制度、流程、节点是否得到执行,是否能达到资金管控目标,维护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审计标准不同。传统的合法性、合规性审计标准为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和烟草行业内部规章制度,标准明确,易于执行,易于判断。而资金管理制度审计的标准是在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和烟草行业内部大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业务确定不同标准,对企业具体管控状况由审计者用职业实践与积累设计的标准对制度完整性、控制有效性、执行到位性三个方面进行判断。

3.审计作用不同。传统的合法性、合规性审计的主要作用是确保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资金管理制度审计的作用主要是夯实资金管理基础,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具体一是加强财务基础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二是促进制度的落地执行;三是强化资金收支规范;四是通过完善制度及提高执行力,确保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资金管理制度审计初步实践

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后,又了系列配套指引,2003年4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了有关内部控制审计准则,这些都是指导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促使制度落地生根的基石及举措。通过内部控制规范的贯彻,通过烟草行业ISO9000―2008版的落地运行,烟草县级局(分公司)已建立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各项工作规范化管理在持续推进。但是,烟草行业2005年县级局法人取消,财务职能归入综合办公室,财务会计工作边缘化,财务管控功能弱化,财务人员素质下降,专业人员缺乏,导致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有效性下降,资金管控风险在加大,对资金管理制度实施审计是强化管理之必然要求。

1.审计标准。审计的标准包含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规章制度,企业自行制定的制度,以及审计人员根据业务流程认为必须进行管控的节点。

2.审计方法。一般常规审计方法均可使用,包括审前调查,审中访谈、抽样、测试,审后定量比较、定性分析等方法。

3.方案设计。烟草县级局(分公司)可变费用支付和卷烟销售货款回收是资金管控的重点,围绕这个重点设计审计方案,包含确定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主要内容、审计程序及方法等。

4.检查测试。在审计主要内容确定后,进行制度测试。根据实际,确定主要测试的制度、程序、要求及岗位职责,具体见下表:

5.测试结果。测试完成后,汇总得出初步测试结果。从测试汇总表可以发现,汇总得出的有简单相对数,也有绝对值。绝对值直观,能反映个体的特殊性,但不能反映多个量间的关系,不能反映普遍性。烟草县级局(分公司)无投融资业务,卷烟销售货款回收属于强制性要求,可变费用年初预算控制,有节约要求,更有规范性要求。绝对值反映规范性要求更直接。普遍性要求用简单相对数不足以深刻反映,用以下相对值反映比较好。

(1)用坐标形式反映各单位管理水平的分布均衡或不均衡程度。以13个制度为X轴,以45个节点为Y轴,以制度建立、节点执行的平均数为新坐标划分四个象限,看测试单位分布于哪个象限及象限间分布的均衡或不均衡程度,由此反映管理水平较好及较差。

(2)用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反映当年波动及连续变动情况。计算制度建立、节点包含、节点执行的单位总体标准差,反映总体当年波动程度;计算标准差系数,反映总体样本间差距扩大或缩小程度。

(3)建立模型。模型应考虑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充分性性质的组合。测试结果模型要考虑制度完善、有效、执行及缺陷等指标。制度完善性、节点有效性、节点包含性指标权数以各单位年度“可变费用与销售收入之和”占比为标准,缺陷指标属于减项,划定层次,给定系数,属于哪个层次就选用哪个系数。

模型为:S=Σq(z+y+x)-缺陷系数

S―管控水平,q―权重系数,z―制度完善性占比,y―节点有效性占比,x―节点包含性占比。

制度测试连续进行才能反映提高程度。当S无限地接近1时,表明管控水平逾高。

三、相关建议

对烟草商业县级局(分公司)资金管理制度进行审计,改变了审计就事论事的现象,实现了以审计评价制度、评价执行、评价管理、查找制度根源的转变;改变了审计以账论事的现象,用制度完整性、执行有效性、缺陷风险性评估管理水平,实现了审计转型。

但是,由于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还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基于个人认识能力不同,审计中的主观随意性还较大,审计方法掌握运用还不一致,对制度的理解、要求也不同,制约了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工作的开展。实施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还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1.提高人员素质。制度审计是一项复合性工作,对审计人员要求高,审计人员应提高基本素质,不但要熟悉法律法规,还要掌握行业规章制度,了解业务程序,才能满足制度审计要求。要做好资金管理制度审计,必须重塑知识结构,在法律基础、行业规章、财务会计基础模块上,增加资产管理、税务收缴、预算控制、劳动工资管理、基建工程管理、票据管理、专卖打假经费管理、数理经济学等知识模块,打造复合型审计人才。

2.建立烟草县级局(分公司)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标准,寻找更客观的模型。

只有规范科学的制度审计标准,才能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审计结果,才能落实审计整改,才能推动审计工作有效转型,并成为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践中,审计标准的建立要以法律、法规制度为依据,以业务运行控制程序为基础,以查找控制节点为手段,以防控风险为目标,模型中要合理划分重大、重要、一般控制缺陷影响,提高审计针对性。

3.精心设计方案,必要时进行审计前调研。制度审计涉及到方方面面,加之经营政策、战略及策略的调整,以及经营环境的变化,制度控制的节点必然发生变化,重大、重要、一般控制缺陷也存在转换现象,审计前必须清醒认识,才能做到从容把握,实事求是,确保结果客观真实。

4.风险延伸。审计中,如果条件允许,可给予重大、重要、一般缺陷一定的权重,计算缺陷系数而不是给定缺陷系数,由缺陷系数判断缺陷影响程度,从而更客观地衡量制度控制的总体健全性、有效性,才能更好地把握制度风险,从而更好地防控风险。

参考文献:

[1] 李沛林,褚立东.关注无形资产管理.冶金财会,2012(07)

烟草管理制度范文2

一、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

操作风险伴随着银行的产生应运而生。自20世纪末以来因操作风险引发的事件引起了整个银行界的重视,并已然让整个银行界为之震惊。由此,操作风险步入了银行界经营者与监管者的视野。操作风险是因不完善或有问题的人员、内部程序、系统或外部事件所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银行会计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存在的会计管理缺陷、银行系统缺陷以及相关会计人员的疏漏、错误,如业务交易记录错误、清算失误、技术系统故障、虚拟交易、内部和外部舞弊交易违法等因素,引发内部控制缺失,从而使得银行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相偏离,从而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各项业务中几乎每一环节都涉及到操作风险,会计操作风险主要体现在票据结算业务、柜面操作业务、同城结算业务、汇划资金结算业务中。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大风险之一,所带来的损失在基层银行风险中已经超过了会计信用风险。该风险随着银行利润的提升也变得越发的突出。商业银行的经营性质本身带有很高的风险,只有通过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最大程度地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因此,必须重视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面临的会计操作风险。由于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具有较强的不可预测性,因此,就需要认真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正确的估计,面对风险寻求可行的最佳化解方案。我国的商业银行采取股份制模式,逐利的天性导致其对操作风险的监管意识相对薄弱。因此,操作风险便成为我国银行业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风险,和国际同行业相比,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比重也较大。会计操作风险的有效防范,对我国金融安全的维护和银行业的改革的促进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能使商业银行的经营利益更有成效。

二、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

在我国现有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体制下,由于我国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尚处在认识阶段,在管理理念、操作制度、实施手段等方面与国际水准相比较尚存在一定差距,而操作风险案件在我国频发也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内控制度尚存不足。

(一)对操作风险的认识不足、理解存在偏差

不乏某些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含义上,简单地认为操作风险就是具体业务操作中存在的风险。从而人为地缩小了操作风险的外延,进而造成操作风险管理不全面。另外,轻全面分析,重个案查处现象较为严重。人为地割裂了会计业务操作与监督制约二者间的关系,对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控制理解不够,对内部控制方法、手段缺乏整体认知。

(二)未形成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

当前商业银行发展情况表明,商业银行会计运营处于被动性风险识别状态,风险预警机制尚不完善。虽然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规章制度较为全面,内容上也较完整,但统一操作规范的规章制度尚未建立。造成了会计操作统一标准的缺失,影响了会计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在具体会计业务中难免会发生各分支机构因分工、认识的不同而形成操作层面的差异,这不利于会计风险的控制。

(三)内部控制机制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原则性较强,可操作性较差。某些会计业务处理的相关规定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相关制度建设却明显滞后于业务的发展,并没有及时在立法层面进行修订。导致商业银行会计操作层面内部治理存在缺陷,内部控制制度落实不到位。目前许多商业银行制定了印押证三分管、内外账定期核对、钱账分管、重要会计事项审批、事后监督等内部控制制度,但因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彼此独立,甚至是对立,容易引发冲突,从而诱发会计风险。

(四)会计操作风险评估手段落后

商业银行管理财务人员对会计操作风险不重视是会计操作风险发生的主要因素。实务中会计操作风险评价体系缺失,可量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不多。对会计操作风险进行管理的重点不能精确定位,管理层只能凭借自身的经验决定是否推出新衍生金融工具或者开展新的业务。这无形中增大了会计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另外,会计操作风险评估工作的速度远落后于新业务及金融工具的不断更新,使得风险评估工作无法满足会计操作风险控制的要求,造成无法准确识别风险点,大大增加了会计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一旦不能评估、不能识别这些业务风险,商业银行的损失就在所难免。再加上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因此,作为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的内部审计在操作风险防范上应有的作用难以发挥,导致风险管理不力。

(五)外部监管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及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也有了新的发展。但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会计监督机制并未能与之齐头并进,这使得银行会计监督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我国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旨在对金融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以确保财政支付、结算系统的正常运行;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现场和非现场监管则是其主要职责之一。相应的会计监督法规和制度在会计操作过程中被变通打破,有效性被大大的降低,适得其反成为了行政干预手段;实践中会计监管的重点并没有落实到对会计业务流程的监管,而是偏移到重点监督会计法规的内容的准确性上,导致监管机构监管不力。

三、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

(一)营造良好的风险防控环境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各部门应将风险控制贯穿于业务运营的各个环节,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融入到金融工作体系中,因此,商业银行应重视风险的防控。会计操作风险较为复杂,商业银行跟风险打交道在所难免。内控意识在银行中要全面普及,不仅要覆盖到银行的管理人员,也要覆盖到具体执行操作业务的银行普通员工。各部门需要了解可能出现的会计运营操作风险,做好定期风险评估审查工作。银行管理层要把握会计操作风险的全局,力争将风险控制在萌芽中。会计操作风险的防范不仅仅是银行内审部门的工作,更关乎到银行的管理层,牵涉到银行的各个部门。各部门间应互相监督与配合,共同防范会计操作风险的发生。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商业银行持续、稳健、快速的发展。自身内控意识的提高对银行的平稳发展才有所助益。

(二)构建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

首先,实现作业流程的规范化需要构建完善的预警处理体系。这并非单就会计部门而言,其他运营管理部门如金融部门以及电子银行管理部门也同样要完善信息的接收与管理机制。应当建立运维操作管理系统,以及重要的应用系统应启动晨检和晚检机制;开发推广使用先进的监控工具,强化科技风险检查与督办整改,有效防范科技运行及操作管理中的风险。第二,建立操作风险预警防控责任制度。制度是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严格的预警防控责任机制是会计运营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但操作风险预警防控责任机制构筑的关键在于问责与追究机制如何得以落实。一方面要确保把风险防控预警过程中的各项责任落实到人员和岗位;另一方面应建立对管理责任的和操作责任的双线追究制;同时,必须加大稽核检查的力度与覆盖面,突出对重点业务、重点人员、重点环节的稽核检查力度,严肃落实对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争实现会计操作风险预警防控的长效机制。

(三)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和原则,可以积极地在操作风险管理中发挥有效的作用。结合商业银行运营的现状,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会计制度体系

以实际发生的会计业务为依据、以业务流程为中心制定详细的会计操作程序,整合并完善分散的规章制度,包括内部凭证制度、核对制度等,以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平台,指导会计业务的操作,更好地进行风险防范。

2.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为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独立性,根据会计岗位、工作流程的需求,落实风险报告体系,构筑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实时监控银行经营中的各项业务。同时,信息无法离开反馈机制,为方便有效及时的进行沟通,确保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风险,应完善信息交换机制。还要内外结合,与外部审计、金融监管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四)建立健全操作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评估是有效控制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关键步骤。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方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预定目标实现相伴的所有现存的和未来潜在的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商业银行应建立操作风险管理自我评估流程。通过梳理员工的业务操作流程来识别风险点,进行评估分类并制定相应的预警防控措施。在基层营业机构的账户管理环节,强化新开立账户资料的真实完整性以及支付业务的合规性,从源头上预警防控风险。

(五)完善外部监管体系

烟草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烟草商业企业;精益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目标

作为精益化财务管理的简称,精益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为达到这一目的,其主要手段就是将“精益管理”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之中,即通过对企业现有资源以及工作流程进行规划,将没有价值或者无法创造价值的活动剔除掉的一种管理方式。通过精益财务管理,企业可以实现通过投入最小化而获得利益最大化。对于传统而又现代的烟草行业来说,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如何让日渐臃肿的体系焕发出新的活力是值得考虑的问题。而作为深入到企业内部管理各个方面的精益财务管理理念或许对于烟草企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助益。

一、烟草企业精益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及意义

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烟草行业也在不断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开始逐渐追求经营管理的精确、精准以及精益。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对烟草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也必须不断革新财务管理的理念。精益财务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流行的一种模式也开始进入到烟草企业的视线中,成为其必然选择。对于当前的烟草行业,选择精益财务管理也有着其必要性:第一,随着烟草行业多年发展,全国卷烟市场日趋饱和,销量逐渐稳定,利润上升空间变小;既然大力促进生产不能提升利润的话,那么只能够通过节约企业开支以及改善企业生产环节等来提升利润。第二,国家明确提出在烟草行业实行精益管理。作为传统纳税大户,烟草行业为国家财政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不断的发展,烟草行业内部发展潜力已经慢慢殆尽,只有通过管理来提升效益。而将精益财务管理引入到烟草企业中去,对于烟草企业来说,能够有效控制企业成本,减少不必要开支,帮助企业迅速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精益财务管理对烟草企业的重要意义。

二、烟草企业精益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从商业活动诞生起,财务管理模式也随之产生和发展。人们不断追求完善及合理的财务理论,也导致众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的出现。目前,最为流行的几种财务管理目标理论有以下几种:1.利润最大化这一理论认为企业的目的在于创造利润,而利润则是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创造的利润越多,那么企业新创造的财富也就越多。这一理论的弊端非常明显,即没有考虑企业创造利润时所具有的时间成本、投入资本与创造利润的比例以及利润创造过程中企业所需要承担的各类风险。这一理论是结果取向的。2.股东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论主要针对上市企业来说的,上市公司,作为一种舶来品,是要对股东负责的。而对于股东来说,投入资金创办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资金的增值,而上市企业的财务目标就是帮助股东实现其财富的增值。这一理论是从西方理财的观念中发展演变而来的。3.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于企业来说,之所以要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是基于企业能够长期发展以及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的总产值是不断提升的考虑。而这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众多利益集团无法相互协商最终妥协出来的结果。而对于实施这一财务目标的企业来说,财务的压力也是随着而不断增长的,因为,必须要保障企业各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必须要保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持续盈利。

(二)烟草商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而对于烟草行业来说,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目标呢?笔者认为,要分析此问题,就必须要对烟草行业,尤其是烟草商业企业的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认识。对于烟草商业企业来说,其利益相关方众多,并不单纯是企业自身而已,选择财务管理目标时,要满足企业利益相关各方的要求才行。首先,对于企业投资者来说,作为利益最大相关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必须要满足其相关要求。在我国,烟草行业作为特殊行业,必须要是国有控股才行。因此,其组织结构实行三级法人管理制度。中国烟草总公司对各级企业均以唯一出资人身份来进行管理以及控制,因此,烟草商业企业在制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维护出资人的利益。而出资人作为国家意志的化身,也导致了烟草行业必须要做到“国家利益至上”。而作为烟草行业的下游行业,各类烟草专卖点以及各省级烟草公司均属于国家管控、国家管理单位,也都是烟草商业企业的各个利润相关方,但都是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因此,其对于烟草商业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目标的制定要维护国家利益也没有异议,更多地也是配合。而烟草公司如何才能够保证国家利益不受损害呢?通过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筹款以及分红等进行管理,合理安排企业再生产所需资金以及企业投资资本等,最大限度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便是对国家利益最好的保护。

三、烟草企业加强精益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树立精益财务管理理念

对于烟草商业企业来说,如果要进行精益财务管理的话,最需要做的则是在企业内部树立精益财务管理的理念。这是因为,在长久的企业发展过程中,烟草行业的财务管理观念淡薄,对于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接受程度较低,只有先解决认识不足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对于企业的领导来说,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精益财务管理对于企业长远发展以及企业利润提升所起的重大作用,才能够使他们下定决心在企业内部实施精细财务管理制度。然后,对企业员工要多加强精益财务管理制度的宣传,尤其是对于跟精益财务管理制度相挂钩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得员工也能够充分认识到精益财务管理所带来的好处,从而在企业内部培养良好的精益管理氛围。最后,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一方面是提升财务人员精益财务管理技能,另一方面是让企业财务人员起个带头作用,从而促进精益财务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的推行。

(二)建立健全精益财务管理制度

制度先行是财务管理制度得到健全的重要保障。对于烟草商业企业来说,如果要使得精益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学习其他实施精益财务管理制度的企业学习,再结合本企业自身发展状况,然后根据本企业发展目标以及财务管理目标等,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尤其是会计核算制度、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岗位轮换制度以及培训考核机制等等。在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基础上,再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

(三)加强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完善

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对于烟草商业企业来说,实施精益财务管理的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升企业利润。而在实行了精益财务管理之后,还需要通过企业内部的配合才能够做到这一点。经过研究发现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企业成本的管理:1.提高劳动生产率;2.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产品的无形损失;3.降低材料消耗;4.提高设备的利用程度;5.严格控制、节约费用开支;6.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包括: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自然资源;7.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8.建立信息沟通体系,保障信息流通;9.利用共享资源降低产品成本。

四、结语

传统而又现代的烟草企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考验着众多从业人员的智慧。而作为一种现代管理制度,精益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引入,或许能够对其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其实现更好的现代化起着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盖峰.烟草商业企业精益财务管理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3).

[2]罗钢.浅议烟草商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J].商场现代化,2012(10).

[3]刘勇.浅论精益管理在烟草商业企业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4).

烟草管理制度范文4

一、进行烟草企业预算管理制度的相关创新改革

对于烟草企业预算制度的编制方法,作为基层单位的,地市级烟草企业在过去往往是根据历史数据进行编制预算,这就导致了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比较缺乏,由于财务部门对业务工作的流程并不很熟悉,从而导致了对于企业,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使用相互脱节的问题。

因此在对于新型烟草企业预算管理制度的重新编制和应用过程中,应当注意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结合我国相关管理规程的要求,对于新的财务管理制度注重精益化管理的要求,采用创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一边适应国内外新形势的发展。在全面推进烟草企业进化的过程中,制度的准备是保障和基础,烟草行业推进预算管理新的创新发展,应该以制度的制定和细节的完善作为推进整个行业预算管理的切实保障,使整个烟草企业推进全面立体多角度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快速建立和有效运行。

二、应用新会计准则,实行费用和税率等的目标管理

由于烟草企业历史发展的局限性,相关财务人员对于会计准则的理解和要求落实还是处在一个循序渐进的阶段,2015年伴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和落实,对地市级烟草企业的财务人员等相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地市级烟草企业预算精益化管理的工作,需要充分结合新会计准则,与当地的财务,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加强相关工作联系。

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加强对于事业和势力的目标性管理,因为只有在对于预算控制的各个细节实现标准化和目标化的有效设定,才能在最基础的数据的指导和管控之下,有效地将各类费用支出控制在一个科学的临界点,预算精益化需要财务管控数据性的相关限制,确保支出的费用更加合理,确保不合理的非经营性支出被控制在相对最小的范围内。

三、加强进行烟草企业预算定额标准的体系性建设

同样的,在地市级烟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除了对于税利和费用进行科学的统计和目标的建立之外,还需要结合公司的经营规模,对于各个管理细节和需要财务支出的预算项目,进行更加精细,全面的标准化课程设置,为了更好地统筹和处理好整个财务预算体系的定额解释,应该号召各单位在进行办公费用和物流费用等的相关财务标准内容上,进行严格的地域文化标准化的管控要求制定和测算。

同时可以挖掘企业内部能够更少的减少费用支出,提升资金增值潜力的内部项目,如推进结算网购、网上结算的便捷化和标准化服务,不仅可以提升地市级烟草企业的服务质量,又可以与银行合作,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四、加强对于资产的动态性监管,统筹协调

一般来说,多年来地市级烟草企业往往积累有大量的内部资产和资金,对于该部分资金的流动性,应当进行更加有益于资产增值的动态化监管和科学的统筹调配。让其内部的货币资金具有更大收益的保值和增值作用,需要地市级烟草企业的财务部门和相关监管部门,在企业资金流动性和预算审批的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做细相关的财务审批制度和监管制度,不仅提升大额资金协调沟通调配的监管和审批门槛,而且,多方面的优化大额资金的使用增值利率和保值空间。

同时尽快使库房内的卷烟库存对于快速出货,加快生产与周转之间的相互转换频率,既保证合理的库存量,又能尽量的压缩结算时间,又可以降低地市级烟草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快企业资金资产的流动性,从而可以杜绝资金的无以占用,时间超期的资金在流动中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

烟草管理制度范文5

一、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

(一)很多烟草企业未实施财务预算管理,而只限于编制财务计划或年度资金收支计划,对财务预算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在我们的调查和接触的烟草企业中,很多烟草企业没有实行财务预算管理,而只有60%的烟草企业仅限于编制财务计划。他们认为,财务计划就是财务预算。对计划与预算的概念混淆不清,对财务预算的认识存在许多盲区和误区。一是财务预算就是一整套财务计划表格,只要按照资金的收入项目和支出项目分别填列就行了。二是财务预算就是将所有会计科目的计划数确定下来,进行汇总,按照报表的编制方法,最终得出烟草企业明年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具体预测结果。三是财务预算就是将烟草企业最高领导者、决策者的和管理者的想法或提出的指标,从上往下分解,层层推进落实下去。四是财务预算编制工作,只要在年初的时候开始就可以了,完成之后就可以用来指导整个年度的工作。五是财务预算编制主要财务部门的事情,其他部门只需要了解和知晓,必要时给予财务部门一定的协助就可以了。六是编制财务预算劳命伤财、劳而无效,觉得与其把精力花在预算上,不如花在其他管理工作上。七是财务预算是领导的事,是对烟草企业领导乱批条子的一种限制。

(二)绝大多数烟草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不甚了解,不知道如何编制财务预算和实施财务预算管理。

多数烟草企业也曾尝试过编制财务预算,但做法十分简单。首先,由财务部门出面组织各部门申报下年度的支出情况;然后,把一些财务报表相关的数据汇总;最后出一个报告和预算进行简单比较,事情就做完了。

(三)在已经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少数烟草企业中,因为财务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未取得应有的效果,对继续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已失去信心。

二、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有少数烟草企业在前几年都曾编制过财务预算,但由于未取得满意的效果,而停止了预算编制工作。据我们调查分析,究其原因是烟草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烟草企业的预算缺乏烟草企业战略的明确指导。只注重烟草企业短期活动,忽视烟草企业长期战略目标,使短期的预算指标与烟草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不相适应,各期编制的预算衔接性差,预算的执行无助于烟草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使得预算管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2、烟草企业的预算与市场相脱离,经不起市场的检验。烟草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忽视对市场的调查与预测,不仅使很多预算指标与市场环境不相容,整个预算指标体系难以被市场接受。而且预算指标缺乏弹性,缺乏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这也使烟草企业的预算工作难以推行,因而效果不佳。

3、烟草企业在预算管理中缺乏整合思想。不少烟草企业缺乏较为完整的预算指标体系,烟草企业普遍编制了生产、销售和费用预算,而有关资本支出的预算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并没有引起烟草企业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对于投资这样重大项目缺乏预算;此外,有的烟草企业只有利润预算的意识,没有亏损预算的意识,使得新项目由于处于起步时的亏损状态而缺乏应有的预算控制,造成了对亏损心中无数的局面。这种缺乏整合思想的预算管理经常导致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导致预算控制的空白地带,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整体效果。

4、烟草企业在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重编制、轻执行、轻管理的现象。不少烟草企业对预算编制还是比较重视的,大都设置了专门的预算机构或组织专门人员参与预算编制,而在对预算执行进行跟踪管理和预算调整时,预算机构和人员就很少参与,对预算执行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架空了预算控制的职能,也严重制约了预算的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因而影响预算管理的效果。

5、烟草企业在预算管理中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措施。有的烟草企业在预算执行中,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缺乏应有的措施,考核指标不具体,考核标准不公示,奖惩措施不落实,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从而效果不佳。

6、烟草企业在预算执行中不注意权限的划分与制衡。烟草企业财务预算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否则预算将失去控制作用。有的烟草企业预算缺乏这种弹性或者弹性过大,使预算失控;有的烟草企业对预算编制和调整的权力不进行划分与制衡,尤其是对预算调整的权力不加以限制,使得超预算或无预算的项目由于预算调整权的滥用而照样开展,因此使得预算对实际行为的控制作用严重受损,使得预算管理效果不好。

(四)烟草企业普遍不注重预算的实际应用,已经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烟草企业,普遍存在着只注重预算本身的计划、协调和控制的功能,不注重发挥预算管理在其他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处理好预算管理与烟草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预算管理与烟草企业效绩评价的关系、预算管理与烟草企业资源分配的关系、预算管理与烟草企业风险控制的关系、预算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等方面。

(五)烟草企业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已实行预算管理的烟草企业普遍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预算管理机构,有的烟草企业由财务部门兼任,有的烟草企业由计划部门兼任,因而,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没有组织保障,致使预算管理中所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冲突,没有一个权威机构来进行协调和仲裁。对于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没有一个具体机构来办理,而造成预算管理出现断层和漏洞。

(六)烟草企业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已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烟草企业普遍没有一个完整的预算管理制度,只是在每年编制财务预算时,以财务部门(或计划部门)的名义下发一个预算编制工作通知,以此作为编制预算的依据。这样,就使得财务预算这项系统管理工程,没有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科学规章制度来加以规范,使得预算管理人员没有一个遵循的章程,从而影响预算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三、解决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的对策

针对目前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烟草企业在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时,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提升烟草企业领导层、决策层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

烟草企业领导层、决策层对于财务预算管理的认知不够,是当前众多烟草企业都普遍存在的问题。正如大多数人对于预算的理解那样——预算就是计划,预算就是几张表格;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许多烟草企业的领导层对预算的认识程度也只是达到这个层面,他们往往到最后审批的时候,才会简单地关注一下。或者是在主管部门提出要求时,才应付做一下。正是由于认识高度不够,所以许多烟草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在力度上、重视程度上都比较欠缺。因此,烟草企业要实行财务预算管理,首先应提升烟草企业领导层、决策层对财务管理的认识程度,从烟草企业治理和烟草企业管理创新的高度来重新认识财务预算管理,进而全力支持烟草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实践证明,烟草企业最高领导层、决策层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力度,决定了预算管理的成功与失败。

(二)制定烟草企业发展战略,确定烟草企业战略目标和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目标

多数烟草企业没有烟草企业发展战略或者长期发展规划,有的烟草企业甚至没有中、短期发展规划。因而编制的预算缺乏战略性指导,普遍存在短期行为。

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对未来的一种管理,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和烟草企业战略目标的整体行动规划,因而属于管理导向性的战略管理。财务预算目标实际上是以烟草企业战略目标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目标。没有战略意识的财务预算就是烟草企业的短期行为,就会失去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不可能增强烟草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所以财务预算管理过程必须是围绕烟草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全过程。烟草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从属于烟草企业的战略管理,而不是简单的烟草企业预测的战术和方法。烟草企业的战略导向、战略目标将直接决定预算模式的选择,决定预算重点及其需要从哪方面进行重点保障,决定预算目标如何具体确定。财务预算只有这样定位,即定位在烟草企业战略目标上,预算管理才能有生命力。因此,烟草企业要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必须根据市场环境和烟草企业的现有资源,制定烟草企业发展战略,确定烟草企业战略目标,把握财务预算管理的正确目标和方向。

(三)烟草企业必须对组织机构和作业流程进行重整,以适应财务预算管理的需要;财务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它涉及烟草企业内外的各种经济现象,属于一种多因素的、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它以烟草企业的组织系统和作业流程为基础,从烟草企业全局出发,综合分析烟草企业组织系统与外部经济环境的适应关系、烟草企业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烟草企业组织系统与作业流程控制的关系、业务流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进而,构筑财务预算管理的操作平台,并通过财务预算管理来实现烟草企业财务目标。同时,财务预算管理的内容涉及到人、财、物各个方面,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所有部门、所有人员,它们均以责任目标的方式,在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中系统的表现。

而我国的多数烟草企业长期以来,都是一种职能部门的架构方式,每个人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有什么权利,都不是非常明确的。因此,要真正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就必须对组织机构和作业流程进行重整,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来加以规范,正确划分各个责任中心,明确每个组织的责任权利,每个作业流程环节的责任权利,每个人的责任权利。现在许多烟草企业在实施ERP系统,就是从这方面入手去架构作业平台的。因此,在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时,也应当借鉴这种做法。

(四)做好扎实的基础管理工作

尽管大多数烟草企业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实施预算管理,但不同的基础管理工作对预算管理的推进作用及其最终收效是不同的。烟草企业财务预算是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为基础的,而业务预算所要求的是各种业务开展必须规范,各种业务流程必须科学。因此,烟草企业要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从销售、生产、供应等各个方面加强其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包括作业标准、作业流程、技术经济定额、信息收集和记录等。

在基础管理工作中,会计工作的好坏在其中起关键作用。要真正搞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必须切实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完整而准确的业务发生原始记录;系统而有效地会计数据结构;高效的内部会计信息支持系统和传递系统;灵敏的会计信息反馈系统和对市场变动的反应系统;会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沟通系统;完善而科学的会计信息分析系统;财务预算系统和预算调节系统以及有效地预算决策与考评系统等。

(五)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烟草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烟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安全隐患;健全制度

烟草企业的固定资产,是指为经营管理、生产商品等活动中持有的有形资产,具有购置增速快、分布分散的特点。随着烟草经营规模的壮大,在信息化需求下,烟草企业为满足发展要求,必须在特定期限内加快固定资产的增速。基于此,本文以烟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为主要内容展开研究。

一、烟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一)烟草企业固定资产及管理特点

对于烟草企业而言,电子与辅助设备是较为常见的固定资产,企业具有大量购置,保证资产的均衡分布的特点。另外,烟草企业固定资产在管理上的特点是较为单一,主要包括财务部与固定资产管理两大职能部门,管理工作基本包括资产购置、资产日常管理等。

(二)烟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

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烟草企业的固定资产被列入风险控制的重点领域。作为资产密集型的国有企业,其固定资产管理的改革工作成为必然趋势,在保证国有资产增值方面,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自烟草行业建立以来,烟草各企业践行了正确的行业价值观,树立起责任良好形象,资产效益也得到提升。然而,烟草企业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面临的成本费用、税利降低等问题也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挖掘烟草企业固定资产潜力,有效配置固定资产对促进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烟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较多资产情况下存在管理难度

烟草企业较多的资产,主要是前期烟叶生产的烟站、库房及门面房,较为分散。烟站、库房基本闲置,门面以租赁为主,这就涉及相关方管理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部分固定资产的产权不明确,存在所有权管理问题,烟草企业在购置资产方面,存在资产数量与使用情况不明确的问题;其次,固定资产长期闲置,无法产生效益,固定资产的部分环节存在随意性;最后,缺乏对单位资产的保护与责任意识。

(二)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安全隐患

烟草企业的固定资产多以闲置库房为主,年久失修,安全风险、维修成本,都会成为其固定资产中的隐患,这是由于烟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烟草企业未对固定资产相关的业务流程及职责进行明确。其次,企业部门对制度的适应性较差,制度落实不到位。最后,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企业在折旧计提数额与残值率更改的随意性较大。

(三)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烟草企业因体质原因,部分员工在专业技能方面相对较弱,资产管理人员岗位流动性较大,究其原因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产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足,综合素质方面还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是岗位工作强度与薪资待遇不匹配,导致岗位吸引力不够。

三、烟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烟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面对大量的固定资产,烟草企业应当强化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意识,保证制度管理的完整性,避免出现疏于管理、权责不分的局面而造成管理过失。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烟草企业的领导要做好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动员,使各个职能部门都能各司其职,按照规范性的管理制度,在积极沟通协调下形成合力,将制度与责任落实到个人,以此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与管理水平。

(二)健全固定资产安全管理制度

在《烟草行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规定》中,固定资产的核算客体包括房屋、机器、建筑物、运输工具等内容。因此,在健全固定资产安全制度管理中,要以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流程为主,以此为开端,对烟草公司的管理水平进行推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下,烟草企业要在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对会计核算流程进行监督,包括固定资产采购、保管、维护、处置等各个阶段,都要加大控制力度。另外,要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行为,避免资产闲置与流失的风险,细化固定资产各操作步骤的职责,加强其日常行政工作及业务活动的管理。

(三)建立高素质的资产管理队伍

烟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高素质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建立起动态管理目标,实现固定资产要实现管理的全面化。在此过程中,加强队伍建设,根据工作与岗位标准,明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健全考评机制,定期对管理队伍进行培训。通过业务交流、讲座等形式,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其次,烟草企业还应当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岗位的薪酬待遇匹配工作,并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加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进而降低岗位流失率,强化岗位吸引力,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序进行。

结论

为了提升烟草企业的监管水平,确保其资产的保值增值,本文以烟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对烟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特点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强化烟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健全固定资产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高素质的资产管理队伍等方面的对策展开系统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烟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较多资产情况下存在管理难度、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安全隐患、资产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等。在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类问题解决的对策研究,进而保证烟草企业良好的运行状态,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庆森.探索精益管理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J].审计与理财,2015,23(12):38-39.

[2]厉伟,魏述彬,李笑梅.新常态下地市级烟草企业实物资产精益管理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6,14(07):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