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西方的古典文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西方的古典文学范文1
关键词:中西文人;文学创作;创作阶段;异同点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文学创作是指作家为生活所感,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的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受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影响,中西方古典文论对文学创作时的思维和心理状态等因素的理解虽有不同,但仍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创作前的准备阶段、投入创作阶段和创作后的锤炼阶段,笔者也将从中西方古典文论入手对此进行对比分析。
一、准备阶段
文学创作的准备分无意识和有意识。一些学者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纯粹的精神的无意识活动,如布勒东认为“创作是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又没有任何美学或道德的成见时,思想的自由活动”[1],而布瓦洛却认为“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2]。笔者认为,文学创作应是在有意识的助推下逐步摆脱创作主体的意识,以无意识的姿态成为独立的个体,形成成熟的文学形象。故而在前期准备中有意识比无意识更重要。
(一)间接经验
文学创作的间接经验包括对已有创作客体和创作主体的认识。西方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艺术创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从孩提时就有的天性和本能。”[3]而我国则更重视知识的积累,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刘勰认为在艺术构思前,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积累,无异于无源之水,想像与联想的思维活动便难于进行,强调“积学以贮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可见,中西方学者都十分重视间接经验的累积,侧重点却有所不同。西方的学者注重对知识本身的认识,并在事物的差异性中寻求真理;而我国更关注知识的实效性,讲究学以致用,为社会伦理服务。
(二)直接经验
笔者将文学创作的直接经验分为投身实践与陶冶心性两部分。早期的西方学者注重实践经验的累积,在实践中寻求真知,追寻理性的光芒;而我国古代的学者更重视心灵的感悟,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实践”在早期西方文化中是一个哲学概念,指一种以人为对象的活动,与其现在的概念有所不同。亚里士多德将人的活动形式划分为实践、制作和理论沉思三种。在文学创作中,实践不仅能开拓文学创作思维,还能发现平时生活中不易察觉的闪光点,为制作和理论沉思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先贤十分重视心性的培养,注重陶冶情志。《毛诗序》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陆机《文赋》也强调创作者应有怀霜之心,临云之志,怀抱高尚的情志投入创作,古人对陶冶心性的重视可见一斑。
二、创作阶段
主体投入创作,往往是受到某种刺激,促发创作动机,进行创作构思,最后将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完成创作。
(一)创作动机
创作动机是指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作的内在动力,其产生于外界的刺激和内部的驱动。《神思》将这一过程分为形象映照和想象虚构两个阶段,代表了中国古典文论对创作动机的理解。形象映照是指事物以其形貌影响作者,作者心理上得到感悟,从而实现“神与物游”。想象虚构是指作者在有所感悟后,通过联想将眼前的事物、悟出的理性与联想到的事物融合后,再把原本抽象的思想、意义融入到现实与联想融合而成的物象之中,完成艺术创作。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则认为创作动机源于诗神所赋予的灵感。在《伊安篇》中,苏格拉底以“赫剌克勒斯石”即磁石作比喻,通过磁石,“许多个铁环相互吸引挂成一条长锁链”,诗人是最初一环,诵诗人和演戏人是中间环,听众是最后一环,它们都因磁石而悬在一起,而这磁石就是诗神。“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这如诗般的优美表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创作构思
创作构思,是指作者在观察体验和材料积累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使下,提炼创作的主题意蕴并选择最佳表现方式,以指导创作实践的总体思维过程,是创作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每个人创作的构思都不尽相同,主要又表现在时间、方式和心境几个方面。
构思时间的长短,往往因人而异。左思《三都赋》苦心构思十二年,歌德《浮士德》更是用时六十年,而曹植七步作诗,可谓“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
构思方式指作家通过借助综合、形象化、陌生化等手法塑造形象,建构作品。如卡夫卡的《变形记》把辛酸的小职员格里高尔的人物形象变成了大甲虫,而托尔斯泰运用综合手法,“拿过达尼雅来,把她同苏妮亚一同捣碎,于是就出现了娜塔莎”。
创作时的心境即审美心理,中西方古典文论对其有不同的理解。柏拉图认为创作主体须陷入迷狂,忘掉自我的存在,“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说话”。而我国的文人更倾向于追求“虚静”之境,即一种摆脱任何客观因素的干扰,自由愉悦的空虚明净的审美心境。笔者认为,“迷狂”能激发人的灵感,但“那些巨大的激烈情感,如果没有理智的控制而任其自己盲目、轻率的冲动所操纵,那就会像一只没有压舱石而漂流不定的船那样危险”,因此我们要使“迷狂”的激情与“虚静”的空灵张弛有度,使感性与理性在创作构思中并存,从而完成构思。
(三)创作执行
创作构思之后,就需要及时投入创作,将构思的内容按照审美和表意的需要付诸文字。古往今来的名篇佳作,大多在谋篇布局、语言结构等方面都遵循着所处时代的规定。虽然这会使作品受到一定的制约,但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当时的读者沟通。即使是以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为目的而写作的白居易,其作品也遵循了当时必不可少的声律等规定。若作品与时代格格不入,便难以得到世人的认同。如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在1847年发表时,由于与当时的思想观念有偏差,被斥之为“一部骇人听闻,荒谬绝伦,毫无意义的作品”,直到20世纪,其魅力与价值才逐步被人们发现。
三、锤炼阶段
创作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反复推敲,方可达到精益求精的程度。苟子有言:“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通过修改,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曹雪芹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但丁《神曲》一改就是五十年,托尔斯泰的《复活》也改了10年才面世。我国的诗家更是注重炼字,反复推敲,形成了“好诗不怕百遍改”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会不会写文章,可以用会不会修改来衡量。正如契河夫所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
可见,中西文人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有同有异,只有通过对比,我们才能更好的认识并发挥其潜在价值,为了学术研究找到更好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 [法]安德烈・布勒东.超现实主义宣言[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2] [法]布瓦洛.诗的艺术[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3] 亚里士多德.诗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4] [8]刘勰.文心雕龙[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5] 诗经毛诗序[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西方的古典文学范文2
一、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鉴赏英美文学
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中,需要借用不同的文学理论来进行分析研究,对文学的发展规律有更深入的展示,以加强文学创作的指导力度,从中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体验,进而引起强烈的共鸣,使心灵得到愉悦与升华。下面我们就以《变形记》、《老人与海》等作品进行分析与鉴赏,从中感受到东西方文化对于英美文学作品分析的不同角度与鉴赏差异。卡夫卡是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品是《变形记》、《城堡》等,这些优秀的作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不仅具有个性的内容描述,同时也传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人以启迪。在卡夫卡的作品中,西方的评文化家从中发现了其精神内涵,人类对于精神家园的美好憧憬,对于真理的追求,这些分析更多的来自于社会及心理的分析,而忽视了其艺术特性,所以,对卡夫卡作品的鉴赏更多的注重了其内容核心,而并非是文学艺术的特色所在。相比之下,我国的评论家也对其主题内涵作出了分析,他们认为卡夫卡的小说虽然内容很荒诞,但是却具有新颖的艺术形式,虽然所讲述的内容十分严肃,但是手法却很独特,无论是语言还是结构都十分流畅紧凑,作者以一种真实的社会现实的展现来反映生活,探析人生的哲理,对现实世界进行了揭示。对于作品的艺术性进行了评价。从东西方评论者对同一作品不同的评价可以看出,二者无论是在评论角度还是评论内容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西方在写实性的基础上更注重对于作品哲理性的分析,而东方则在其写意的思想性研究方面更为注重,更强调挖掘其内在的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此外,东西方文学鉴赏对于作品的思维逻辑与词句运用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在西方评论家眼中,他的小说中更强调了对硬汉人物的崇拜,这也表达了他个人的一种隐喻性的象征。在现实生活中,海明威通过这种硬汉形象来表达了现实与理想中的一种冲突的解决,他的创作是一种社会现实活动的体现方式。而在中国评论家眼中,海明威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不仅正直勇敢,而且勇于与苦难相抗争,他们具有极强的忍耐性,即使面对种种困难,能够坚持下去,最终勇敢地生存下去,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也是一个民族与一个时代的生存哲学的展现。同样的人物形象,却在东西方学得眼中产生了不同的解读。西方将其视为理想化的展现,东方将其视为隐喻哲学。西方文化追求事物的真实性,所以,十分尊重客观事实,也不会轻意地对某一事物现象进行总结。东方文化更注重人自身的思考,这种思考可以是个人,也可是一个群体,这也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精神所在。
二、东西方文化差异对文学鉴赏的影响与导向作用
西方的古典文学范文3
【关键词】戏剧理论;戏剧性;悲剧喜剧;观演关系
随着电影电视等更加方便快捷的影视媒介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戏剧,更多地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停留在剧院这一狭小的空间之内。以至于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戏剧渐成衰微之势,引发了学界对于戏剧新一轮的关注,与此同时,戏剧理论的建设和发展激发了更多的讨论与研究,“创作的繁荣带来理论的繁荣,理论的成就导致创作的繁荣” i,戏剧理论的建设与戏剧创作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在中国,戏剧表演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戏剧理论的发展却远远晚于戏剧表演。中国戏剧理论的起始点,大约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开始,随着清末民初大量西方戏剧作品和戏剧理论的涌入,春柳社、进化团和南开新剧团等戏剧团体逐渐开始探索属于中国特色的戏剧理论,并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时至今日,多样化的戏剧思潮和众说纷纭的戏剧理论风起云涌,为当代中国戏剧理论的发展创建出崭新的面貌,但不可否认的是,成就与问题并存,通过比较中西戏剧理论的差异,理清西方戏剧理论对中国戏剧理论的影响,发现并正视戏剧理论界存在的问题,建立更加完整的中国化的戏剧理论仍旧是戏剧理论界的首要任务。
一、当代戏剧理论的声音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倡导“境界说”,认为这是“既能显示中国文艺特色又能沟通西方艺术理论的范畴” ii,并由此演绎出了朱光潜先生的“意象论”和宗白华对于意境的研究。
相比较情节、人物、剧本等戏剧要素,中国人更重视“意”的表达。因此,无论是古典戏曲还是现代戏剧,“意境”的传达显得尤为重要,对现实进行虚拟和变幻,对生活的本来面貌进行适度的夸张和变形,追求“神似”而忽略“形似”。这也是“境界说”能够在学界提出并被众多学者追捧的原因。
此外,追求中国戏剧理论的本色与本质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在现代戏剧舞台上,探索戏剧、先锋派戏剧等异彩纷呈,然而,在此种情况下中国古典戏曲应该何去何从成为戏曲界演职人员关心的焦点,真正的中国戏剧优势在哪儿,是否能够坚持其艺术表演特色,相对于西方的美学价值怎样探寻中国戏剧的美学价值,“在文学领域寻找戏剧的本体,在戏剧领域内寻找中国戏剧的本体”iii,排除一切商业化和西方化的影响和干扰,静下心来对中国的古典戏剧好好进行一番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探索古典文学的艺术价值与美丽,定位中国特色,是当前中国的戏剧理论家应当追求的目标。
二、当前中国戏剧风格探索
在当代活跃的戏剧舞台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后现代戏剧。先锋派戏剧(又称实验话剧和小剧场话剧)都表现出导演与演员对戏剧的探索。孟京辉导演的《恋爱的犀牛》从1999年上映截止2010年,上演十一年,在不断的磨砺和更改中体现出导演探索先锋戏剧的方向。剧中除主人公外,导演将其他角色进行符号化表达,充满了诗意与狂欢相交融的氛围。运用“让滑稽笑料与诗意感伤互相消解的手法” iv,使观众感受到更加浓烈的感官刺激。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孟京辉不断在戏剧中融合着属于同时代的特征,随着社会娱乐大众的审美需求对话剧进行完善融合,使其对先锋戏剧的探索与现实社会紧紧相连。
除在话剧创作中的探索之外,寻求中国古典戏曲走出一条适应时展大潮的路子也是当前中国戏剧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探索方向。中国古典戏曲是写意派的典型代表,强调虚实结合,注重采用程式化的表现手段,是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瑰宝。但我们不得不看到这样一个现实,古典戏曲所采用的文言已经逐渐与时代脱离,其宣传思想与表现形式适应封建统治者的要求而无法适合民主社会。因此,使古典戏曲与现代戏剧融合是当代戏剧理论探讨的重中之重。创作在题材和思想上符合时代要求的戏曲作品,运用现代舞美技术,将民族化的美学特质进一步发扬,才能使古典戏曲之路越走越宽。
三、当前中西方戏剧理论思潮碰撞
中国的戏剧理论是随着文明新戏的传入才逐渐得到发展的,在此之前,只有王国维先生的《宋元戏曲史》对中国的古典戏剧作了简要的概括和说明,并没有对中国的古典戏剧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就导致当西方的戏剧思潮大量涌入我国时,缺乏本国的理论基础与之进行联系比较。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旧有的封建思想是社会的主流,戏剧创作与评论都朝向一个更为激进的方向发展,一味的追求西化,求新求异,将古典戏曲排除在外,使得理论发展过于单薄,片面追求西方戏剧理论,对戏剧概念在翻译上引用不当,给戏剧理论的建构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碍。
西方的古典文学范文4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全球化;发展
1概述
虽然中国在文化全球化之中将我国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传播了出去,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引起我们对汉语言文学接下来在全球化这个发展的大前提下该如何寻找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发展领域的思考。这也就需要更高要求和能力的人才,现在有很多外国的年轻人都对中国的历史和古代传承下来的文化与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很多的外国年轻人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也掌握了中国的古典文化。作为中国的年轻人,这真值得我们去反思,该如何平衡好自己的时间,在学习好外语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对我国传统文学的学习,努力成为新世纪的有用的人才。
2汉语在全球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2.1古代汉语被人忽视
在如今各国经济都在高速发展的时代,各个国家都把经济的发展放在了首要的位置,由其是中国在加入了世界经济与贸易组织之后,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从经济全球化获益的经验中,文化全球化也逐渐流行起来,中国文化也逐渐被全世界的人所熟知与喜爱。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是没有办法被人所全部学习或是感悟下来的。而承载着古老而悠久的文化的正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虽然已经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抛弃古代汉语的理由。从古至今的发展,古代汉语有其存在发展的价值,不能因为不使用就被人忽视。汉语的发展就是由复杂到简单的一个过程,中国的很多文化典籍都是用古代汉语来书写的,在今天,年轻人中间,在快速阅读的时代下,已经很少有人会去读《四书五经》或者是一些浅显的古文书籍来读了。另外,古代汉语在大学里的学习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及其家长都热衷于报考经济、外语、医学等等炙手可热的热门专业。导致我国很多高校出现了分配不均衡的情况。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冷门专业被认为没有前途甚至无人问津。我国自己的汉语文化竟然到了如此的局面,实在是让人心寒。
2.2现代汉语的现状
现代汉语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的变化方面上,还体现在汉语的受众上,现代汉语发展至今,是世界上使用语言人数最多的语言,不仅仅是中国人,很多的外国人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从而自发的学习着汉语。现代汉语,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语语言,俗话说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话,普通话与我国各地的方言也有所不同,它是全国人民全世界都认可的中国的通用的语言。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仅是各个地方有各自特色的方言,就连不同的民族也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语言。汉语作为汉族的语言,而汉族又是各民族中人口数最多的民族,随着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来往与交流,汉语的使用范围自然就越来越广。在进行贸易、发生战争、因发生自然灾害进行人口迁移等,这些都促进了汉族与其他各民族的来往与融合。现在不只是汉族,各少数民族也都在教育中努力推广汉语,与社会的主流融为一体。另外,从古代开始,中国就与外国国家有联系,现如今,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更是引起了很多国家的重视,学习汉语的热潮也是一波接着一波。孔子学院的开设和针对外国人开展的汉语比赛更是印证了这一点。因此,我们要积极的推广现代汉语,现代汉语的推广使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内推行现代汉语,可以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团结;在国外,现代汉语作为我国的文化之一可以更大范围的传播我国的文化。现代汉语不仅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一定会以更优秀的姿态一直走下去的。
3在未来如何解决汉语言在全球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3.1提高中国的经济水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经济水平提高了,别的方面才能有所成就。经济、政治、文化三者息息相关,相辅相成,文化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经济全球化中,正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实力才会引人注目,也正是被人关注后,中国的古老的文化才能够被更多的人所关注,汉语言文学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被传承下来,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来继续把它传承发展下去。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中国逐渐在世界中成长起来,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中,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所以说只有提高中国的经济水平,才能让世界关注到中国,才能够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出去,我们的传统的古文和汉字才能被全世界的人们去学习,主动学习才能快乐的学习。
3.2加强对古典文化的教育
古典文化是我们不能摒弃的文化,它代表着我国从古至今的发展轨迹,如果没有这些古典文化作为基础,又何谈现代的文学呢?面对很多人的质疑,认为古典文化是老土的,没有学习的必要,这是大错特错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的教育水平比我们高出很多,就以西方为例,虽然他们的历史较我国短了很多,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放松对古典文化的教育,学生们从小学习的知识,都是西方历史中积淀下来的经典。而因为我国的历史国情,在经历了20世纪的和之后,我国的传统的古典文学都基本被抛弃了。古典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没有古典文化的支撑,我们的文化就会出现断层。现在恐怕已经没有人会读四书五经,甚至那些从小接受西方文化,学习西方语言的孩子们来说都不知道四书五经是什么。对很多人来说,对古典文学的理解是非常有难度的,那些复杂的语言和深奥晦涩的语法形式不是读一遍或是有老师解读一遍就能够理解的。记得在中学的语文教育课程中,选取的古代文言文都是经典的古典作品,老师们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领悟与讲解都不尽相同,所以学生们的理解和认同也都不尽相同。总而言之,必须要加强对古典文学的认知程度,不能够摒弃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下来的经典。
3.3要正确对待外来语言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形成了我国使用最普遍的语言———汉语。虽然我国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的景象,但也不可避免地碰到对待民族语言和外来语言的这个难题。对待外来语言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该如何看待外来语言。这与我们常说的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外来语言在我国的代表就是英语,英语对我国青少年来说是必修的一门课程,已经成为了衡量新世纪新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我们仍要以继承本民族语言为主,吸收外来语言为辅。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之间,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之下,各国之间的贸易经济往来络绎不绝,这就推进了各个国家之间文化的传播,如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就成了我国在与各国交往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外来语在每个国家的每种语言中都是存在的,对待时,就应当注意使外来语与我国汉语之间的张力保持平衡,使语言在确保本身特征和稳定性的同时,接受外来语言的滋养。目前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发达,人们对新理念、新词汇、新语言的接纳能力也愈发增强。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中国有绵延不断的五千年文明,中华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气质。如今,面对西方词汇的大量涌入,尤其是英语词汇的铺天盖地而来,我们一方面要善于学习,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要坚持自己的特色,我们要确立这样一个观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文化,热爱祖国的语言。
4结论
该如何培养出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成为了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难题。这需要我们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和能够实践的能力。对待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要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再加上多媒体教学的功能。融入现代化手段的益处有很多,可以扩大知识面,实现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的资源共享。在全球化的今天,在经济高速发展,时代改革变迁发展快速的时代,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快速消费,像是快速阅读等。汉语言文学在现如今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忘记了自己的传统,如果连自己的传统都忘了的话,那么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就会被人欺负,所谓弱国无外交,这样的例子从古至今比比皆是。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并不说要求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学都掌握学会,而是要有所涉猎,广泛学习,不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占用了学习汉语言的时间就放弃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要成为一个不忘本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董雪.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思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3).
[2]谭小辉.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及其改革发展[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9).
[3]娄小燕.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0(8):196.
西方的古典文学范文5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西方音乐 中西合璧 民族音乐
在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我国音乐界出现了两位重要的音乐家:黄自与青主。他们立足于发扬中国民族音乐,运用西方先进的音乐技巧、音乐形式来改进中国落后的音乐文化,使西方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相融合,促进了当时我国音乐的发展。这两位伟大的音乐家不仅对当时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甚至对我国今天的音乐都有一定影响。他们不愧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中西合璧”的音乐大师。
黄自与青主同处于我国抗日救亡时期的二三十年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落后,文化闭塞发展缓慢。与此同时,西方的音乐经过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后,日渐成熟,蓬勃发展,我国落后闭塞的音乐急需借鉴、学习西方发达的音乐技巧。黄自与青主正是当时探索借鉴西方高超的音乐技巧来发展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音乐家,他们为当时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谱写了精彩的乐章。
黄自(1904―1938),出生在一个比较优越的家庭环境中,从小接触音乐与中国古典文学,精通诗词歌赋。青年时期赴美留学,并获得耶鲁大学的音乐学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国立音专”,并担任多门课程,为其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这样的成长背景,使黄自既了解西方的音乐(“凭心而论,西乐确较国乐进步得多。他们记谱法的准确,乐器的精密,乐队组织规模之大,演奏技术之科学化,作曲法之讲究,我们都望尘莫及。用历史的眼光看来,中国音乐进展的程度只可比诸欧洲的十二三世纪。”),又熟悉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目前吾国音乐正处在极紊乱的状况中:原有的旧乐已失去了相当的号召力。”),他认为:“文化本来是流通的,外族的文化,只要自己能吸收、融化,就可变为自己的一部。……一国的文化,要不与外族的文化相接触就永远没有进展的可能。”但黄自并不主张全盘的西化,而是主张学习利用西方先进的音乐方法,来研究整理我国的旧乐与民谣。
黄自作品中写作技巧丰富,借鉴西方体裁形式、合理的乐曲结构布局、复调思维、和声语言、多种乐器伴奏等发展乐思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化为中国思维运用到作品中去,如运用中国的古诗词为词的《长恨歌》,探索和声民族化运用五声性音调的《花非花》等等。
歌曲《花非花》,旋律虽然采用的是我国民族的D宫五声调式,但黄自又将其加入了和声伴奏,和声简单清晰,以T―TSⅥ―T为主要和声框架,穿插使用SⅡ、D、DⅦ等和弦,在开头的第二小节使用了DD―D的和声进行(谱例1),与DD―D7―T的终止式(谱例2)首尾呼应,巧妙地将和声融合到了中国的民族调式中,将和声中国化、民族化,从而使歌曲更准确地表达出雨过云收的,全曲清新淡雅,令人心旷神怡。
青主(1893―1959),同样精通我国的诗词歌赋,青年时曾赴德国留学,回国后就投入到了国内革命战争中去,期间同样任职于“国立音专”,并创作、发表了大量音乐作品与音乐理论书籍。与黄自不同的是,青主认为:“音乐是上界的语言”,并强调“世界上只有一种尽善尽美的音乐,即来自西方的音乐。”因此,有人认为他的音乐思想有“全盘西化”的倾向。但他也声明:“我虽然反对中国人排斥西乐,但是我并不反对中国人研究国乐。”、“中国的音乐是没有把它改善的可能,非把它根本改造,实在是没有希望。”因此他在创作音乐时,不仅仅学习西方先进的音乐技法、音乐知识,还学习西方的音乐理念。但他也并不排除民族音乐,他大胆地把西方音乐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敢于从根本上改造中国音乐的弊端。
青主的音乐创作能够打破常规、大胆尝试。在写作民族作品时,敢于采用西方的音乐框架结构,和声语言,伴奏肢体,但又不是民族性,巧妙地将西方音乐技巧与中国传统技法融合起来,浑然一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根据我国宋代诗人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创作的中国五声音阶的、古诗韵味与德国艺术歌曲风格相融合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首艺术歌曲,打破了“先有歌词,后有曲谱”的传统,青主在创作时,大胆地采用西方带尾声的二部曲式结构,全曲以西洋大小调体系中的e小调为主调,穿插向bB、E等调的转调,运用这些西方音乐因素中常用的转调、离调等调性变化手法来表达作者心情起伏的感慨之情。和声语言也能够很好地与中国风格相结合,第一段终止式(谱例3)就采用TSⅥ―D的开放式和声进行与五声音阶式的旋律相配合,准确地抒发出了作者的情感。其次,本首乐曲采用钢琴伴奏织体,完美独立,可以单独演奏,优美动听。虽然青主在本艺术歌曲中借鉴了大量的西方写作技巧,但本曲听上去却是一首民族性很强的艺术歌曲,中西融合自然,而不失民族性的主体,将作者要抒发的古词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黄自与青主两位大师都是由于出国留学而认识到当时西方音乐技术的先进,黄自留学期间接触西方古典主义风格的音乐多一些,加上他认为中国音乐过于落后闭塞,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比较适合我国当时的音乐发展,因此黄自在借鉴西方音乐手法时,多采用18、19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写作手法与技巧与我国民族音乐相结合。青主的音乐理念与写作手法较黄自要大胆一些,它习惯打破中国传统音乐的常规,采用当时比较现代的西方音乐手法来改造民族音乐。两位音乐家这种先进思想,推动了当时我国音乐的发展。
黄自与青主虽然受到西方音乐的熏陶,学习了先进的音乐技术知识,但他们的作品中却都流露着深深地爱国情意,不管是理论著作,还是音乐作品,都是致力于发展中国的民族音乐,他们探索性的将部分西方先进音乐技术化为己用,来发展我国当时落后音乐,这在当时起了表率作用,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同时也让我国的音乐人放开了眼界,打开了国门,吸收了精华,不仅为我国音乐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为我国民族音乐走出国门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音乐的欣赏.皇自遗作集・文论分册.
[2]钱仁康.黄自主要作品分析.音乐研究,1958年,第5期.
西方的古典文学范文6
谈到中国艺术,在东西方的对视中,人们常说:西方写实,东方写意。这种不同其实是东西方哲学观念的不同,故在表达理念的艺术手法上十分不同。从希腊人开始,西方人一直认为,整个存在,包括宇宙都是可以理解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原因。西方艺术的源头是希腊的雕塑和建筑,建筑的空间位置讲究各种数比关系和几何秩序,人体雕塑中各种秩序、比例的和谐是希腊艺术家所孜孜以求的。因此西洋画特别讲究从形体光色关系上苛求细节、越来越精细逼真,毫发不左地模仿自然,刻意求实。然而东方民族的整体自然观导致中国人不信赖自己的视觉印象,越是想努力把握自己所面对的自然,便越是感到难以把握其原状,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这种心理状态的反映。在中国艺术家看来,人是万物万象中的一个有限物,他是不可能认识自然的,在“以为有物”,而“未使有封”之际,仍可保留天机的完整。而“一旦有封”(分类、概念化),一旦有“是非”之分(有判断),天机的完整性便开始分化、破碎。因此,中国艺术家认为,写实只是雕虫小技,苏轼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因为人是无法表现自然之道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即“封死则道亡”。这一切都使中国艺术家放弃再现和模仿自然的冲动。中国画的意境是虚静空灵,笔墨是简率疏淡,他们遵从庄子的指引,“无知”、“无为”、“无我”、“心斋”、“坐忘”。因为“有我”,才会有恐惧、有苦恼。西方人就是因为“有我”,才会妄自尊大地想要规划世界,解释世界。而“丧我”、“无知”,不用自己的思维分解这个世界,就能重新拥抱原有的具体的世界。因此,依照老庄哲学,中国人在自己的诗词、书法和绘画中,不仅没有否定自然,反而找到了“离形去知”的解脱方式,这成了中国人拥抱自然、跃身大化、天人合一的内在动因。艺术家只有放弃对物象外形的追求,才能在忘我的宁静中进入自然现象内部而与之呼吸与共。在中国画中和谐生动、灵气往来,艺术家浑然坐忘于山水花鸟之间,如树、如山、如水、如云。有西方艺术评论家说:“中国画虽然讲究空灵,却又最写实,最超越自然而又最接近自然,是世界上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又是自然本身。”我国学者庞朴先生认为,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有某些鲜明的个性,其思维的特点是“抽象而不彻底”,是带有具体的抽象,带着感性的理性,是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一种状态。我觉得这正是造就中国写意画成为“世界上最心灵化的艺术,又是自然本身”的思想根源。
因此,由于东方人的哲学,由于坚信人用“心”思考,而不像西方人很早就知道人用“脑”思考,这样的哲学,触动中国人的是“抽象而不彻底”的美感(梁漱溟先生用“心役于形”概括)。东方人接受了不可理解的天地万物中的存在,并一直同这种无意义性共处。故在东方人看来很自然的表意特征的艺术形式,就同生活本身一样没有形式、一样正常,一样无理性。如果西方艺术家认为东方音乐“没有意义”,那么,东方人完全可以回答,这是自然本身的无意义性,无休止地延续下去,没有开头、中场或者结尾,而一切西方古典文学、艺术都有开头、中场或者结尾的理性次序。西方艺术传统还对崇高和平庸的事物严格加以区分,要求以最高级的艺术形式处理最崇高的主题,因此对东方人盛赞“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趣味目瞪口呆,不能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19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家对自己继承下来的古典艺术传统普遍不满,甚至无法忍受,这是因为他们对待世界的整个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位20世纪的西方艺术评论家说:“我们欧洲的艺术有一种致命的倾向———要成为科学”。可谓一语中的。而摄影和影视技术的出现更让西方传统的写实艺术理想无立足之地。他们感到了理智的苍白与可怕。辜鸿铭老先生看得真切,他说现代西方艺术乃至人文学科是在“心灵与理智的可怕战场”上厮杀,是在“洒满墨水的世纪”为求生存而战斗。可斗来斗去,仍然摆脱不了科学的纠缠,这不,它们双双走在“彻底抽象化”的道路上,只不过科学是理性的抽象化建构,艺术是用抽象表达对非理性的尊重,真是貌合神离啊!
西风东渐,中国人也日益重视,甚至迷恋上智力开发,滋润心灵成了件奢侈的事情。这就使得今天的中国画较之宋元时期丢失了许多最美的品质,看古代中国画,一望而见的是勃郁的“文气”,笔墨中浸透着画家的诗意,即使里面没有人,但一望而知那是隐士诗人居住的山水;现代中国的山水画家已对中国古典诗意没有了感觉,只能画那个表面物象,他不居住在山林,山林对他是纯粹的“外部世界”,所以他的中国画要么是空洞的泛滥笔墨,要么是水彩画的明丽逼真,唯独没有了中国画曾经拥有的天人合一的意境。
更要命的是,在万事不如人的精神气氛中,一些艺术家似乎每天都在等待着西方提供给我们明天的去向,看不到我们文化传统中真正美的东西。前几年一位中国画家提出“笔墨等于零”,引起许多讨论,在我看来,笔墨是中国画,乃至中国艺术的核心、灵魂,没有笔墨的中国艺术大半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