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儒家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儒家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儒家 生态伦理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福祉,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负面效应,造成的生态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思想提供了实现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准则和道德关系,而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中恰恰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这些生态伦理思想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值得深入挖掘。
“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
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天人合一”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在儒家看来,“天”是宇宙的最高实体,“人”是其中的一部分。孔子从天道与人道高度统一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孟子将孔子的仁爱思想延续到了人以外的自然界,构建了一个“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为核心的生态伦理学思想体系。他指出,“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认为,只要通过推己及物,推己及人,就能够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动态平衡、和谐共生的状态。荀子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认为天有自身的运动规律,是存在于人之外的自然界,认为人与天各起各自的作用,和谐共生。张载在孔、孟思想基础上,又提出“民胞物与”,指出万物是我的好朋友,人民是我的同胞兄妹,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统一。
儒家通过两条路径阐述天人合一。第一,以天为核心,遵循自上而下的路径,天在不断进化过程中赋予了人以自然的生命。第二,以人为核心,遵循自下而上的路径,人能够更加理性地认识理想的价值,保存了天生生不息的进化机制。在这种“天人一体”的双向互动中,人通过自身的不断实践,澄清了人而为人自身存在的意义,彰显了天作为价值根源存在的意义,与此同时,天也赋予人内在价值。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伦理思想的行为规范。崇尚勤俭、反对浪费是我国的传统道德规范。儒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伦理规范告诉人们,对自然资源要合理使用,建议人们“钓而不纲,戈不射宿”。这些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孔子“取之有度”的生态智慧。孟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描绘了他理想的生活环境,极力反对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荀子看来,“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不可去,求可节也。虽为天子,欲不可尽”。他主张通过“道”来节制人的欲望。如果人们按照“道”来行事,近就可以接近他的欲望,退就可以节制他的所求所要。因而,对于那些不可尽也不可去的欲望,要加以引导,倡导人要合理地利用天,使天能够为人服务。朱熹进而提出了私欲与天理对立统一的思想,要求人们不要被欲望所引诱,保持道德自觉。
“圣王之制”彰显了生态伦理中的法律保护。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延续到法律领域,在儒家的一些经典著作《周礼》《礼记》等都记载了有关生态资源的立法保护。比如,禁止人们乱捕乱猎、乱砍乱伐,保证生物的生长期,防止生物匮乏。这一传统在有关的法令中传承下来,荀子把它概括为“圣王之制”,“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秋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湾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礼记・月令》规定为了遵循自然规律,每个月所从事的生产活动都要和保护环境资源密切结合,严格保护自然,不去触碰种种禁忌。例如,正月的禁忌是“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天飞鸟”。这种为保护自然环境而形成的禁令、礼制逐渐演变为历代王朝的法令。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这样记载:“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陧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麂卵,毋毒鱼鳖,置阱罔,到七月而纵之。唯不幸死而伐绾享者,是不用时。”儒家保护自然环境的法令还演变为一些家族的族规,例如,清代江苏昆山《李氏族谱、族规》规定:“如有乱砍本族及外族竹木、松梓、茶柳等树及田野草者,山主佃人指名投族,即赴祖堂重责三十板,验价赔还”。
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树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两千多年前的儒家思想就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意味着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努力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不要为了满足一时的需求而导致人与自然分裂。孟子、荀子还详细阐述了具体做法,强调人类要保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这样既有利于自然界,也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利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非主仆关系,而是伙伴朋友关系。在这种和谐关系中,人类自身就越能实现更好地可持续的发展。这与当今生态伦理学上所强调的人类在利用自然时应遵循自然规律的观点是一致的,人类对自然应该怀有感恩之情、敬畏之心。
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有助于人们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选择适度的消费方式。儒家的“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思想和道家的“知足去奢”思想,告诫人类应当克制自身欲望,珍惜、节约资源,既考虑到当前,也应该考虑到未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理念。这一思想与当今社会存在的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思潮是针锋相对的,与此同时,也将进一步引导人们更加注重环境、资源在代际之间的公正分配,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子孙留下地绿、天蓝、水净的生存环境。因而,人类应该提倡一种既符合生态发展,又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生活方式,既不危害生态环境,又满足人类自身需求的,绿色、自然的消费观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儒家的一些经典著作中强调对生态资源进行立法保护,这对当今生态文明的建设依然有借鉴价值。比如,建立责权明确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划定草原、森林、海洋等生态保护红线,对不达标排放等一系列违法行为零容忍,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建立损害赔偿制度,努力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每个人的生活、健康等密切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广大民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应建立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使每个人都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与自己息息相关,自觉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注: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项目编号:1624004101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筒》,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儒家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范文2
摘要:个人主义与儒家思想代表着中西方文化的主流思想。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两种思想的传授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语言背后隐藏的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并且对于自身的文化烙印形成自我反思与批判的能力。
关键词:个人主义 儒家思想 人文关怀
在任何国家的任何一间教室里,老师教的都不仅仅是艺术、历史或语言。课堂活动的一部分,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是在传授文化:社会的观念、价值观和信仰。每一种教育制度都不可避免地是一面反映其所在社会的文化的镜子。
1.个人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定义
个人主义是一种道德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哲学,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是
以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或他人的思想和理论观点。
儒家思想是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2.形成两种文化的渊源
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人对于土地有深厚的感情,因为中国一直以来是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中国人认为自然不会欺骗人类。然而,西方是重商主义的传统。自然在他们眼里成为商业贸易的障碍。山川和河流阻碍了人们的商业活动,所以自然在他们眼中意味着“被诅咒的力量”(cursed power)。随着资本的积累,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密。因此,在西方,人们就得征服自然或者向自然索取从而获得利益。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一种对立。
第二,人与社会的关系。追溯中国历史,人们通过血缘关系从事农耕农作,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这样的社会强调集体的重要性而不是个人。另外,儒家思想宣扬“仁”的精神。西方社会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因为商业贸易意味着一个人财富的增加就是另一人的减少。在个人主义占主导的文化里,个人的利益往往置于集体利益之上。
第三,地理的差异。众所周知,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是一个比邻海洋的国家,人们要想探知外面的世界是很方便的。海洋也赋予了人们冒险的精神。而中国是内陆国,交通相对闭塞落后,人们往往过着平静而安定的生活。改变环境对中国人而言是比较困难的。
3.个人主义与儒家思想的特征
第一,个人对于环境的控制方面。个人主义认为,人们可以改变自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他们的生活方向。儒家思想则主张“天人合一”的观点。
第二,个人主义认为,变革是有益的。如果人们不进行足够的变革,就会停滞不前。儒家思想的价值观更注重传统。维护过去的礼仪、习俗和信仰是重要的、值得的。
第三,个人主义认为,人人生来平等,有权享受同等的权利(这是一种价值观,而不是一种已经确立的现实)。美国的《独立宣言》里写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而儒家思想讲究等级和地位,人们的角色依据他们同他人的关系而定,人可以比另一个人低贱或高贵。
第四,个人主义认为,个人的需求被认为是首要的。相反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为集体的利益牺牲自己的需求。
第五,对待家庭方面,个人主义者认为,应把自己视为独立的个人,要对自己的生活处境和自己的命运负责。他们从未被教育要把自己视为一个组织严密、相互紧密依赖的家庭、宗教团体、部落或国家中的一员。而儒家哲学则体现为“孔子之教育观,见于国教,其核心有二:一者,忠君之道也;一者,孝顺父母也;合二为一,曰忠孝”,个人的命运和家庭紧密联系。
4.两种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个人主义:在学校,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个性和独立思考受到高度重视。老师很少要求学生熟记信息,鼓励独立思考,独自寻找答案,并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法。学生们从小就学着形成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在课堂讨论中各抒己见;这种教育理念使他们为进入一个重视创造性思想和个人责任的社会做好准备。在家庭里面,家长鼓励孩子自力更生,学习采取主动,做决定和采取行动都无须告诉别人他们做什么。“do your own thing”(做你自己的事),“you will have to decide that for yourself”(你得自己拿主意)是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字眼。
儒家思想:课堂上,老师说学生听,学生学习被动,懒于动脑,缺乏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比如,在英语阅读课上,老师讲“阅读方法”,学生做“阅读题”。一位教育学专家指出,这宛如当一个人需要喝水时,旁边的人就滔滔不绝地给他讲一大堆关于喝水的知识,并让他回答一些关于喝水的问题;而盛满清水的水杯却从来不肯递给他。英语教育舍本逐末,僵化的模式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始终得不到提高。当代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李镇西博士批判中国现在的语文课成为思想专制的场所,“学《孔乙己》只能理解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学《荷塘月色》只能理解这是朱自清对大屠杀的无声抗议.....学生的心灵被牢牢地套上精神枷锁,哪有半点创造的精神空间可言?”国学教育尚且如此,英语教学情何以堪?家庭里,孩子极度依赖父母,父母甚至为孩子的学习代劳。
5.结语
儒家思想对中国学生学习心理及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种文化在其身上留下的烙印由于学生缺乏反思批判的精神而成为他们前进的障碍。问题的答案在于问题本身。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英语文章向学生灌输相关的文化知识引导其正确地理解,辩证地认识中西文化中的主流意识则有助于学生培养人文关怀的精神,这也是一切阅读教学最终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Bellah, N, Robert. A New English Course. Rpt[Text book used in GDUFS]
[2]Edgar, Andrew,ed. Key Concepts in Cultural Theory.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儒家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和谐思想 价值意义
所谓“先秦儒家”,主要是指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他们在山呼海啸的社会动荡时代,秉承先辈前人的思想成果,汲取社会历史发展的营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就了儒家学派的辉煌,作为其核心内容的和谐思想,更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
1.先秦儒家和谐思想的历史渊源
“和”的思想源远流长,而第一个从理论范畴上对“和”进行阐释的人是西周末年史伯。他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史伯将“和”与“同”严格区别开来,“以他平他谓之和”的意思是不同的事物相互作用而得其平衡。史伯的思想包含着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两百多年后的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可以说正是这一思想的延续,科学地回答了和谐的本质即“多样性的统一”。由此可见,史伯有关“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和谐思想的渊源。
2.先秦儒家和谐思想的基本内容
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极为丰富,尽管其表述方式多种多样,但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和谐。其主要内容体现在四个方面。
2.1人的身心和谐
在身心关系问题上,先秦儒家既重视人肉体的身,又重视人精神的心。孔子非常注意对身体的保养,他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孟子认为:荀子更是“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孟子·告子上》)荀子更是认为:“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衰乐藏焉。”(《荀子·天论》)可见,先秦儒家都认为要好好调养身体。在重视身体调理的同时,先秦儒家更加重视人的心——道德的修养。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自身持之以恒的道德修养,才能达至个体真正的和谐——身心的和谐,正如《礼记·大学》所说:“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肥。”《大学》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可见,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就是以高尚的道德修养及规范的社会制度恰当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方法[1]。以修身为本、从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一步步做起,去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目标,才是完整的人格养成教育,才能达到人的身心和谐。
2.2人际关系和谐
在人际关系方面,先秦儒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仁”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仁者爱人”,具有极强的内化作用,不仅能熏陶人的情感、熔铸人的意志、提升人的境界,而且还能激励人们形成“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人际关系。“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孔子强调“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要求人们在交往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循规蹈矩、彬彬有礼,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信”与“义”也是先秦儒家所主张的人际交往的重要行为准则。“信”,即诚信不欺,“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人无信而不立。“义”是先秦儒家标榜的人格境界,也是人行为之准则,“义,人之正路也”。一个人的行为和物质利益的满足必须符合道义,符合社会规范。关于人际和谐,先秦儒家还是希望人们能够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己及人”的原则来处理人际关系;在自己取得成功的时候,也要帮助别人实现自己的追求;主张不要把自己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亦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尊长爱幼”的原则来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2.3社会公平正义
在公平正义方面,先秦儒家主张分配正义、社会公正,反对贫富过于悬殊。孔子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孟子主张保障老百姓的财产权,他说:“……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荀子主张:“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王制》)总之,先秦儒家主张公平公正地分配社会财富,使人民生活得到保障,最终达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
2.4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是先秦儒家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基本的信念,先秦儒家将自然界看作一个生生不息的和谐的生态系统,把人类放在大自然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主张人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和谐一致。他们提出:“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3]“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荀子·天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每一具体事物又是万事万物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界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事物之间具有差异性,“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差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但万事万物相互之间及每一具体事物的各部分之间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相互关联和相互协调的状态,在充满生机的创造过程中相互作用、不断发展。
3.先秦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意义
首先,先秦儒家关于身心和谐的理论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它启发人的内心自觉,对于协调身心以实现和谐人生有着重大作用。先秦儒家注重人的道德情操和人的精神追求与身心和谐,有助于确立健康的人生态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防治、解决现代市场大潮冲击下的人性扭曲、精神危机、功利主义等弊端[4]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次,先秦儒家和谐思想对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金钱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提升,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腐朽思想在社会生活中蔓延开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和淡化。先秦儒家讲仁爱、推己及人的思想对当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再次,先秦儒家和谐思想追求公平正义,对于当今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仍然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和共同理想,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尺度,是评价一种制度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先秦儒家追求公平正义的和谐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炎黄子孙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为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它对于我们党制定政策,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真正实现公平正义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最后,先秦儒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对于我们正视国情,破解发展难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而是一种亲密无间、相互平等的关系。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长期以来受人的中心意识的影响,人与自然表现为一种不和谐的关系,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严重不足的困扰。先秦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不断地提醒我们,人是属于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不应该随心所欲地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支配自然,人必须学会尊重自然、爱惜自然。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我们党对实现科学发展的觉醒,又是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因素留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刘兆伟.论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1).
[2]张葆全.论语通译[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90:246.
儒家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 儒家 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变得越来越具有掠夺性,各类问题频发,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而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道德思想,深入挖掘和梳理其生态思想,对于解决当代人与自然的矛盾和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儒家生态思想的基本内容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人关系。
儒家生态道德思想的世界观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关于人类与天地万物同源、生命本质统一、人类与自己生存环境一体的直觉意识的基础之上,即“天人合一”思想,并把它作为处理天人关系的最高境界和主导思想。“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态道德思想的哲学基础,认为人与自然共为一体,应当和谐共处。“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是“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强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二)敬畏生命。
儒家仁爱思想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敬畏生命”的伦理情怀。在儒家看来,珍视生命是必需的,更是正当的,因为它是天道,是来自形而上的绝对命令。同时,儒家表现出对万物的恻隐之心和“无伤”的悲悯情怀。有的儒者还认为,人应体会天地好生之心,珍生爱物,与万物友好相处。生命既然是至上的,当然也就是不可剥夺的。“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即使对“无道”之人,孔子也反对杀,可见他对生命的维护。
(三)仁民爱人。
儒家重视人际道德,提倡“仁民爱人”的精神。“颜渊问仁,子曰爱人”。儒家认为,人是天地之间最伟大、最杰出的生物,“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为最贵,儒家进而提出,生命的价值是至上的。孔子提倡:“节用而爱人”。儒家在人的生活态度上并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应该遵从一种“合于义”的节俭的生活方式。孔子强调,“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
(四)仁民爱物。
儒家非常重视“生态道德”,要求人们“爱物”,人类依自然物以得其养与生,“仁民爱物”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主题。儒家认为用物时应“与四时合其序”,“取物以顺时”,只有使万物各按其规律正常生生息息,人类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资源,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才成为可能。同时,在用物时要抱着“惜物”之情,当用则用,不当用则投之以惜爱之情。
二、儒家生态思想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生态情感。
儒家各学者都极力宣传自己的学说,不仅著书流传,而且不断对世人进行宣传布道,使得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行为准则。这启示我们,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族的事业,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必须普及和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培养人们的生态情感,形成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这就需要政府、企业、个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树立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主体意识。
(二)有利于塑造人们的生态行为。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提出要厉行节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启示我们,建设现代生态文明要从每个人做起,提倡节俭的消费方式。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纷繁多样的产品,也刺激了社会的“高消费”、奢侈消费、超前消费,使得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由于我们畸形的消费观念,使得大家过于倾向享受,满足感官刺激、疯狂占有和任意糟蹋自然资源。这既无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无益于自然的生态平衡。所以我们必须自觉地抵制盲目的高消费和铺张浪费行为,厉行节俭,塑造人们的生态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而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才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有利于培育人们的生态责任。
儒家生态思想注重引导大家培养责任意识。这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注重培育人们的生态责任。每个人都要自觉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企业这个经济主体。一直以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经济活动中经常会出现破坏、污染环境和损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生产行为。所以我们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基本规范来约束其经济行为,作为一种基本意识来加以培养,培育人们的生态责任,每个人都应该投身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将自己的经济行为严格地限制在环境法规和生态伦理允许的范围之内。
(四)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以“和谐”为最高原则的,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主观和客观的高度和谐统一。这启示我们,人类要从崇尚和追求工业文明这一灰色文明向崇尚和追求生态文明这一绿色文明转变,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中,要坚持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儒家生态思想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运用
儒家生态思想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开展儒家的生态思想普及教育,构筑公民生态意识。
《礼记・王制》载,古代天子狩猎时“不合围”,诸侯狩猎时“不掩群”,即不把一群动物都杀死。孔子反对竭泽而渔、覆巢毁卵的行为,认为对生物的获取要有度。只有爱护、珍惜大自然,使各种生物各得其所,生物界才会出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吕氏春秋・功名》)。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族的事业,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必须普及和提高全民族的生态伦理意识,形成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这就需要政府制定有关开展儒家的生态思想普及教育的政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构筑公民的生态意识,自觉地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
(二)借鉴儒家的生态思想,确实保护生态环境。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认为万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本质联系,有其自身的规律,人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认识到了四季更替、万物生长的客观规律性。孟子明确提出了取物以时、“不违农时”的思想,提出要尊重自然外物的生长规律,爱惜、保护、帮助促进其生长和发展。荀子主张“山林泽梁,以时禁发”,做到“谨其时禁”,就是要根据自然规律,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使百姓“有余食”、“有余用”、“有余材”。取用有节、物尽其用,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主流和内核,也仍然是现代社会解决资源短缺、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资源的一项合理而有效的对策和途径。所以我们应该借鉴儒家的生态思想,确实的保护生态环境,取予有度,消费有节,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可再生资源和非耗竭型资源,发展环保产业,维持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
(三)应用儒家的生态思想,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儒家经典《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者也。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中庸》)只有做到“中和”,才能顺天应地,万物才能生生不息,“中和”是儒家最高的“道”。只有追求这个最高的道,才能实现“天人合一”。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孔子所主张的“和谐”思想不仅可以用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可以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即钓鱼不要用网截住水流一网打尽,打猎射鸟时不要射鸟巢。这就是古代朴素的“取物不尽”、对动植物永续利用的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孟子在儒家关于天、人关系的思想中,特别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以和谐为原则,提出了因人成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顺应自然,与自然相通相依,协调一致,和谐共处,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另外,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只有厉行节俭,才能在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而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总体来说,儒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天人一体,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天人共生共荣,自然生态和谐,人类才和谐,天人是共生共荣的;人们应该根据客观规律能动地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使人与自然保持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吴黎宏.浅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启示[J],理论导报,2009,(6):28-29.
儒家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范文5
论文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仁爱;中和位育;天人合一;民胞物与
当可持续发展成为地球村所有百姓的口号和为之而奋斗的目标时,人们开始从所有的人类文明和文化中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方略。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文化,无疑在中国的历史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
一、“仁爱”、“忠恕之道”。为生态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伦理基础
(一)作为儒家伦理思想核心的“仁爱”要求人们善待自然万物
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孔子一生都以实现“仁”为己任,以实现“仁”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儒家认为,对待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天地万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若随意破坏浪费这些资源,会损害人类自身。孔子讲“仁”,其内涵便是“爱人”。同时又讲“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讲求热爱自然景色…。孔子又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孝是为人之本,这就意味着孔子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和对待生物的态度,提升到对人们道德要求的高度。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仁义法》中也指出:“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悉足以谓仁?”进一步将孔子的“仁者爱人”引申到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爱护。
(二)“时禁”是儒家生态伦理行为规范的重要体现
古代儒家所主张的生态伦理行为规范,可以简略地归纳为主要是一种“时禁”。这是儒家伦理核心“仁爱”在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价值贯彻。古代儒家学说不是普遍地禁止或绝对地非议杀生——猎兽或伐树,而是认为人们有些时候可以做这些事,有些时候不可以做这些事。不是完全的禁欲,而是节制人类的欲望。《礼记·祭义》记载,曾子日:“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亦记载孔子说:“开蛰不杀当天道也,方长不折则恕也,恕当仁也。”我们可以注意这些话对时令的强调,以及将对待动植物的惜生,不随意杀生的“时禁”与儒家主要道德理念孝、恕、仁、天道紧密联系起来的趋向。这意味着对自然的态度与对人的态度不可分离,广泛地惜生与爱人、悯人一样同为儒家思想题中应有之义。
(三)“忠恕之道”规定了人们在对待万事万物时要有“仁爱”之心
《论语·里仁》中记载了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解释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所倡导的忠恕之道是同他的仁学说紧密联系的。“仁”是孔子整个学说的核心,而忠恕之道又是他“一以贯之”的东西。忠恕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仁者,爱人”的总原则的引申和发展,它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中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二、“中和位育”作为儒家伦理的基本精神,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一)“中和位育”的含义
“中和位育”四个字最早见于《中庸》。《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后世儒者据此提出“中和位育”之说,并将其刻在孔圣庙上作为儒家伦理的基本精神加以崇奉。“中和位育”体现着儒家伦理的深层本质,其集儒家思想之大成,含义博大精深。
“中”主要是表征人的行为质量的形容词,即中正、正确、恰当、适度的意思。也就是说,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是处理客观事物矛盾的一条规律。中道乃天地之道,亦是人行事之道,推而广之,力而行之,则可一天人,贯内外,统知行,合人我,是自然界合人类社会和谐永生。“和”就是指矛盾对立双方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矛盾对立双方彼此依存地处在同一个共同体中,这就是“和”…。“和”在儒家那里有着整体和谐的价值取向;同时,“和”是妥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我关系的总法则。自然、社会、人之间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循环系统,它们之问的和谐是万事万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与状态。所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我关系绝对不能违背“和”之道。所谓“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即是此意。“位育”按朱熹的解释,即“位者,安其所也。育者,万物育焉”…。万物处在其应当在的位置上,或使万物处在一个合理的本来的位置上,各在其位,各安其位,这就是宇宙的本来面目。这样,万物才会井然有序,才会生化长养,各随其生,最终求得万物的和谐共生,同步发展。我们也可以将“位”引申理解为“秩序”,“育”引申理解为“发展”。因此,将遵循客观自然规律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正是体现了安其“位”而遵其秩序…。
(二)“中和位育”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和位育”是人和万物共同面对的问题,不是人的单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做到“中和”,并求人的“位育”时,不能不顾及到自然万物的“位育”需求。在儒家看来,人与万物不是对立的,更不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而是与万物平等的。在生命意义上,人和万物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优越性,更不能高居万物之上,对万物实行主宰。可见,儒家“中和位育”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加强环境保护、正确处理人与其他动物的关系,以及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谐发展思想,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三、“天人合一”是儒家对生态观念的集中概括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含义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儒学天人关系论的重要内容。儒家传统中的“天”既不是西方哲学文化传统中的上帝,也不是单纯的自然之天。天、地、人、物共处于“形”的世界之中,它们之间有一种“有机”联系,又有着不同“位置”与“功能”。这一整体观,可以说是理解儒学之“天”的必要前提。
首先,“天”有超越层面,即天道、天德,是德行的最高象征。如孟子所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其次,“天”也有自然之天的含义,即有形的天空和大地。如苟子所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在儒学的语境里,两种意谓并没有,似乎也无意于有明确的区分。可以说,“天”这一概念中的上述两种内涵,在儒学中是交融在一起的,可以被合理地理解为一种表里关系,它们自然而然地统一为一体。
(二)“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儒家对天人关系的集中概括
“天人合一”的理念可以视为儒家对天人关系的集中概括。儒家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秩序中的一个存在。自然本身是一个生命体,所有的存在相互依存而成为一个整体。儒家始终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大家庭,甚至看成一个大的“人”。万物和人都是其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彼此相通,又互相依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儒家不是把天、地、人孤立起来考虑,而是把三者放在一个大系统中作整体的把握,强调天人的协调、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大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强调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和谐一体,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三)“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对于环境问题的意义
从根本上说,“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对于环境问题的意义在于:以一种内在的态度来看待自然,而不应理解为只是出于一种人类生存的工具性的方式来看待自然;要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理解为一种道义责任,是人类应当共同遵循的价值要求。因此,这就要求人类必须抛弃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观,抛弃以损害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树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四)“民胞物与”是儒家对天人关系观念的继承和发展
后世的儒家学者继承和发展了“天人合一”的天人观精神。宋代大儒张载将儒学天人观进一步明晰化,提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并以此作为人在具体经验生活中看待整个有机自然的根本原则,为合乎德行的实践行为提供了一种观念阐释。张载在《西铭》篇首即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貌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也。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以类比的方法来说明天、地、人、物的关系,将之比作一个亲切和谐的大家庭,一个有层次、有秩序的“自然的道德体系”。这一类比,与中国注重宗族的传统伦理非常吻合,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被视为仁者博怀的经典表达。将他人看做自己的兄弟姐妹,将自然万物看做自己的朋友,这是儒家仁爱思想在实践观念中的继承和发展。在理解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表达了儒学的人文主义精神。这对于探讨人类未来生存的合理方式、更新人类的实践观念,从而从根本上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出路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对于我们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儒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和合精神,对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周易》是具有相当的儒家精神的中华文学瑰宝,其中所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实践精神,对于可持续发展观同样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一方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人们以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来不断更新自己;另一方面,“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味着人类应效法大地,将仁爱精神推广到自然界,关怀爱护宇宙万物,以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是“爱物”思想的形象表达,集中体现了儒家的生态伦理意识。
四、儒家伦理对构建生态哲学的启发
任何一种成熟的社会思想和实践都有其成熟的哲学体系的基础。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观,应当首先建立中国特色的生态学哲学,吸取儒家的生态伦理理论,构建这样一个生态哲学体系:
(一)树立热爱生命与自然的博爱胸怀
自然万物是我们的朋友,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资料。所以,保护人类的生物朋友就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要用儒家的“仁爱”和“忠恕之道”,来洗礼人类对待自然万物的心性和性情,树立热爱自然万物的博爱胸怀,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心性本善的哲学基础。
(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中和位育”的实践观
人与万物共同存在于一个地球村。在这个共同体中,人类要适度地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从而得以“中”、“和”。人和万物都要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找到自己的“位”,从而得以“育”。因此,在我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建立“中和位育”的实践观。
(三)构建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和天人和谐的价值观
“天”、“人”本是共存于造化之中,“大化流行”生生不已,但不是杂乱无章、浑沌一片,而是有其经纬向度的。“天”、“人”各在其位,又相互参与到对方的成长过程之中,形成和谐有序的共存、共生、共发展的“一体”。因此,构建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和天人和谐的价值观,为可持续发展观奠定了具有中国人文色彩的基本价值观。
儒家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儒家思想;天人合一;二元图式;生态环境意识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6-0160-02
当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人类对生态伦理的需求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西方的有识之士,比如欧文-拉兹洛《巨变》中就对我们提出了警告: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5倍,耕地却只有美国的l/10。中国是以全球7%的耕地和全球淡水贮存量的7%,养活全球22%的人口。淮河的191条支流里就有4/5是河水变成墨绿色;80%的河川与45%的地下水遭污染;76%的饮用水不符最低健康标准。而造成这种非可持续性乃是目前城乡的环境恶化、每年流失70万公顷土地、每年增加1400万人口等现状造成的结果。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中国就更需要为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寻求一种哲学价值观支持,对此,可以从博大精深的儒家学说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中汲取营养,对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梳理和挖掘,对于从伦理学角度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念,建设现代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
儒家学说的创立者孔子曾说过:“启蛰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孔子家语・弟子行》)显然,孔子把对待生物的态度提升到了道德的高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就突破了固有的家庭与社会伦理思想范畴,由家庭、社会进一步拓展到生态自然环境,把对待生物的态度当成道德问题,初步实现了由家庭伦理、社会理论向生态理论的进一步拓展。虽然受时代的限制,儒家理论思想还仅仅局限于朴素的理论范畴,缺乏系统和科学的论证,但它给后人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供了诸多的启示,那就是提倡生态道德,按自然规律办事,节约自然资源。
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决定了人类对物质和精神的不懈追求。近代以来的工业化极力追求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物质贪欲。但人的精神、伦理、道义、美德等崇高的价值却被忽略或异化了。人与自然失去了亲密的往来,自然只被看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人与自然处于分离对立的状态,人类在物质和精神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分裂与失衡,生态危机实质上是可以等同于人类的精神危机。人只有与宇宙共生,与宇宙同行,与生命沟通,才能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平衡,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进化的崇高目标和理想境界。儒家生态理论思想表达了人类对价值,对精神归宿的探求与追寻。
二、“天人合一”思想里还包括了遵循自然规律办事,节约自然资源
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自然资源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据载,大禹曾具有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逸周书・大聚解》)周文王在J临终前嘱咐武王要加强山林川泽的管理,他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升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是以鱼鳖归其渊,鸟兽归其林,孤寡辛苦,咸赖其生。”周文王这番话是在训诫自己的接班人时说的,可以见他把生态资源的保护看成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治乱兴衰的头等大事。
儒家认为,“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中庸》)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儒家主张人应节制欲望,以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儒家自孔子起就坚决反对滥用资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家语・弟子行》)《论语・述而》所载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以及曾子所说的“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孟子・尽.b上》),都表达了应该取物有节,节制利用资源的思想。孟子对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要求统治者节制物欲,合理利用资源,注意发展生产。他曾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人海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认识到其他物类对人类的重要性,所以提倡“仁民爱物”而这个“仁民爱物”则反映了儒家重物节物的思想。他认识到,只有重物节物才能使万物按其规律正常地生生息息,这样人类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的生活资源。
如果说孟子继续了孔子从人道自然的层面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话,那么半个世纪之后的苟子则较多地从天道自然的角度理解自然,倡导尊重并保护自然。他发展了孟子的思想观点,提出了“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礼记・祭仪》)的生物协调论,及“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上》)的资源节约论。这种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的生态保护态度超越了孟子,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儒家的自然观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类应尊重自然秩序。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很少能够尊重自然,不能从长远和全局考虑如何更好地与这个星球的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速度超出了人类自己的预料,同时也正在因为自己的这种行为而自食恶果。江河洪水泛滥,资源枯竭,宇宙射线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所有这些都警示着人类:自然不是可以随意盘剥的对象,而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警示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人口的迅猛增长需要更多的物质资源来维持自身的发展,再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于是人类越来越无所顾忌地大肆掠取和挥霍自然资源,造成了生物资源、水、土地和矿产资源的急剧减少,科学调查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已减少了I/4,生物资源减少了两万余种。人类目前的主要能源石油、煤、天然气的已探明的储量只能再开采五十年。资源的急剧减少验证了儒家资源节约思想地正确性。只有珍惜和节约资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并依靠高科技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要开发新的可循环且无污染的资源,才能维持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儒家学派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所有的存在都是相互依成为一个整体的
儒家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的大生态环境里加以考虑,强调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和谐一体。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但他的思想中却包含了这一命题。他说:“大
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苟子・天论》)后世儒家学者进一步发展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庸》中说:“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孟子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礼记・郊特牲》说:“阴阳合而万物得”。这些论述,都把人与自然的发展变化视为相互联系、互不可缺的运动。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不是把天、人孤立起来考虑,而是把二者放在一个大的系统中作一个整体的把握,强调天(即自然环境)与人的和谐统一。儒家认为,“天”是具有独立的运行规律的自然界。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沦语・阳货》)这个天就是生生不已的自然之天。自然界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它不受人类主观意志所左右支配,正如苟子所说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天论》)。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增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滋生并逐渐膨胀起来,人类误认为自己就是自然的主人,并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对自然进行了大大超出其承受范嗣的“征伐”,这给这颗美丽的星球造成了无情的伤害。近代工业革命之后,曾出现过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等污染环境的公害问题。现在又出现了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森林与物种急剧减少和灭绝、酸雨、沙漠化、水土流失、淡水不足等生态问题。面对严酷的环境问题,人类必须彻底反省以往的思维、行为,重新认识自我,重新认识自然。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共生共荣,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也反对“自然中心主义”,主张把二者和谐统一起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抗性的,而是彼此和谐共存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人生活在自然中,就必须按照“中和”的原则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保持自然的生机和谐及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