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在线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绘画在线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绘画在线教学

儿童绘画在线教学范文1

[关键词]儿童线描画 中小班 启蒙与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126-01

一、儿童线描画具有以下特点

线描画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给了儿童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线描画作画工具简单,便于儿童随时随地运用“美术语言”;线描画作品效果奇特,给儿童以极大的成功感。

那么,如何在幼儿期开始线描绘画教学,让幼儿在接触线描画的过程中萌发对线描画的兴趣,学习线描画的绘画方法,从而奠定线描画的绘画基础。接下来我就谈一谈我们在开展小班幼儿线描画教学活动中的一些经验与心得。

二、小班幼儿线描画的启蒙

(一)观察线描画,激发幼儿对线描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引起幼儿兴趣的事物,孩子们才会有认识和学习的欲望。

线描画没有鲜艳的色彩,但是却有着线条与线条之间奇妙的排列和组合展现出来的奇特效果。这样的绘画作品和小班孩子平常看的作品都不一样,因此我在线描画学习的开始阶段,就在活动区里投放了大量的线描画作品。孩子们对作品很好奇,经常会在一起讨论为什么画上面会有这么多的东西,为什么画上面只有黑色和白色,还挺好看的。由此,孩子们对线描画产生了初步的关注和兴趣。

(二)认识线描画,了解线描画的绘画方式,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由于孩子们初期对线描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当我拿出线描画作品幼儿观察认识的时候,孩子们就都能够依据他们的经验回答问题。在认识的过程中,我着重告诉孩子画面中他们说过的“东西”名字其实叫线条,线描画就是用这些小朋友们见过的、认识的线条绘画完成的,简单又好看,不用复杂的图案,也不用涂颜色。以此来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引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有了以上两个过程的进行和铺垫,孩子们认识、了解了线描画的名称和绘画方法,有了对线描画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接下来,就进入到了孩子们绘画和创作的阶段了

三、小班幼儿线描画的教学与指导

(一)绘画线条,要从简易线条开始

线条是线描画的基础和组成内容。孩子们在前期已经认识了大量的线条,但是小班孩子的绘画和承受能力有限,因此不要一次性给孩子们太多的内容,从简单、基本的线条开始学起,让孩子们体验尝试和成功的乐趣,才能够愿意绘画下去。

(二)由局部入手,从装饰开始,明确要求

小班孩子因为年龄所限,接触线描画的新事物不宜直接构思整幅图的画面。因此,在绘画的初期,我为孩子们准备画好的事物,请孩子们用学到的基本线条装饰,同时提出孩子们能够达到的要求,为将来的进一步绘画打下基础。

如绘画 《我是一个大苹果》,孩子们在教师画好的大苹果上装饰,在绘画之前,教师提出了要求。画在大苹果上的每一种线条,可以是直线、横线、竖线、圆形,也可以是小朋友们喜欢的事物、线条,都可以画,但是尽量每一块都不要一样。

(三)选择孩子们喜欢的事物,保持对线描画的兴趣

一段时间的局部绘画后,就可以开始让幼儿进行简单的线描画绘画了。在这个时期,要选择孩子们喜欢和常见的事物主题进行绘画。

如绘画《棒棒糖》,棒棒糖是孩子们常见的、喜欢的食物,他们对于棒棒糖有着深刻的认识。棒棒糖的形状、色彩、外观等孩子们都能够说出很多种。因此,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绘画棒棒糖和线条,以彩色的棒棒糖为主题引发幼儿继续进行线描画的兴趣,体验成功感。

(四)尝试单一到多元的画面组合,引导幼儿画出富有个性的线描画作品

孩子在进行线描画创作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把不同的线条与图案互相组合,画出自己所思、所知、所想的作品就是成功的。这样他们就能体验到绘画创作给他们带来的满足感,从而更积极热情地去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因此,在接下来的绘画中,我鼓励孩子们将学过的、自己喜欢的图案结合到一起,组成一副新的画面。孩子们看到如此简单就能够完成一副画面,而且还可以随意添画自己的想象事物,绘画的积极性更高了。

如绘画《柳树叶》之前,孩子们画过花朵、小草、树桩等。在这次活动的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可以把符合情景的事物加进去,或者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于是,就有了这一幅一幅的作品。

四、展示作品、体验快乐

儿童绘画在线教学范文2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育快乐想象创新

新的艺术课堂教学围绕人文主题进行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多艺术学科的综合性的艺术活动。教学过程只有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了解学生、吃透教材,在教学中注重从各个方面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艺术的殿堂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爱上学习,变被动为主动。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让学生在艺术课堂的教学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呢?

一、快乐――课堂互动的主旋律

“寓教于乐”是教师较为熟悉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小学美术教材以其内容的生动、画面的精彩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种兴趣的维持时间较短。因此,在平时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捕捉教材内部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将知识同游戏、竞赛相结合,设计出学生较为喜欢的游戏、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有趣的环境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如在《添鼻子》这个活动中,有的学生把鼻子添在脸外面,有的学生把鼻子添在眼上面,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如此学生便通过游戏不自觉地认识了人体头部的构造,清楚了各个器官的位置及作用,明白了各部分的最佳比例。实践表明,游戏活动能营造一个充满欢笑、荡漾歌声、展示舞姿、挥洒画笔、自我表演、充满生命力快乐的艺术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艺术王国中的主人。

又如在教学《机器人伙伴》这一课时,教师课前可让学生收集机器人的图片、文字、玩具、模型等,在上课时先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再比一比谁收集得最多、最全,然后进入网页进行学习,如在线画画、交流等,最后进行自由绘画,开展“谁画的机器人最好”竞赛。这样在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会很轻松地解决该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师还可以尝试在每节课中都组织一场小比赛,每个班级都有一个评比台,如“看看谁画得好”、“我们的画大家评”等。但要注意不能只评个别学生,而要对全体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在每节课中就都能保持良好的情绪,认真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想象――思绪飞扬的主题

艺术课程中的绘画对儿童而言重要的不是像不像的结果,而在于画的过程。儿童绘画是儿童丰富想象力的再现,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的各种奇异的想象往往通过手上的画笔加以表现。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不当的教学思想倾向产生,不能用成人的绘画训练对待儿童,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绘画的特色,不能仅以“像不像”、“美不美”的欣赏标准来衡量儿童的绘画,否则,儿童画虽然有板有眼,但却毫无生气,并非真正的儿童画。

如在教“虾的画法”时,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玻璃缸中的虾,等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再教给他们画法,当学生学会后,我又启发学生进行创作。学生一开始时感到困难,当被提示可联系自己生活中见到的虾进行创作时,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还画了炸熟了的虾,并美其名曰“盘中佳肴”。

三、创新――艺术活动的主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需要个性。艺术教育审美活动的实践过程都是充满创造性、充满个性的。

1.体验是创新的源泉

良好的艺术氛围是学生感受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基础。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教学环境的布置。如在教学“冷暖色彩”时,教师可让学生打开窗户,引导他们观察窗外景物的颜色,使他们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对色彩产生切身体验,此时再揭示“冷暖色彩”的定义。所谓“暖色”是指像红色、黄色、橙色这些给人以温暖感觉的颜色,如阳光下的门、花朵、叶子的颜色;而“冷色”则是指像绿色、蓝色等颜色,将这些颜色画在窗框内,往往给人以寒冷的感觉。这样教学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新鲜感,让学生一步入教室就能沐浴到艺术之光,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2.鼓励是创新的动力

艺术具有灵性,如果不对常规进行挑战,就没有创造。艺术创造不能简单地与现实划等号,而应鼓励学生“创新”,鼓励“与众不同”,要允许学生画出蓝色的太阳、方形的苹果等有违常理的东西。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只有为学生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用“心”揣摩绘画内容,才能让学生在充分的自我表达和想象力的发挥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体验。反之,太多的条条框框则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如一位在中国进行学术交流的美国教授看到很多画技高超的中国小朋友,就出了一个题目――“快乐的节日”,可结果却让其大失所望,很多学生所画的内容都是选自墙上画片中的内容,画了与其一样的事物――圣诞树。而当其将画面覆盖起来要求学生独立创作时,他们居然无从下笔。由此不难看出,由于在平时的绘画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缺乏一定的鼓励,其个性被压抑,导致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缺少“心”的参与,丧失对艺术个体的独特感悟,使得很多孩子的绘画过程仅仅是一个由眼睛到手的模仿过程。

总之,只有不一样,世界才精彩。艺术教师应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这个世界,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解读,鼓励孩子成为一片属于自己的树叶,而不要让他们都成为那片最美的树叶。我深信,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我们的艺术课堂一定会成为学生充满快乐、放飞梦想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郭戈.教育应当是快乐的――卢梭和斯宾塞的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1989,(02).

[2]吕敏.简论乐学教育思想的内涵[J].中小学管理,1991,(05).

[3]让学生在快乐教育中健康成长[J].中小学管理,1990,(03).

儿童绘画在线教学范文3

关键词:线描画; 能力; 线条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103-001

线描画是儿童绘画的一种主要形式,是用线条作画,用线条说话的艺术,有很强的装饰性及独特的视觉效果。在绘画中,儿童通过流畅的线条,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绘画、创作,使富有想象力的天性得到了发挥。在线描画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让孩子得到快乐的体验,更是让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欣赏力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只有让幼儿亲自体验和感受现实世界和艺术作品,才能提高幼儿对艺术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1.选择经典艺术作品,提高艺术鉴赏力

歌德曾说过:“鉴赏力不是光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不同的艺术大师有不同的艺术风格,我们有意识地挑选了一些形象鲜明、线条清晰,具有形式美的名人名画。如徐悲鸿画的骏马图、齐白石画的虾、毕加索抽象画等都是非常好的欣赏材料。幼儿从小接触经典,感受不同画家手下那不同的线条,有利于他们更敏感地感知和选择线条,从而在创作中尽情发挥自己的个性。

2.欣赏线描画作品,发现独特的魅力

幼儿日常接触到的,多以彩色的物体居多。黑白线描画可以让幼儿体会到:没有其他颜色,也可以这么美,从而了解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色彩感受。黑白世界虽为简单,却仍然可以表现自己的意愿。仅仅是细细的线条也可以组合成色块,仅仅是一种黑色或其他深的颜色也可以作画。黑白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和美感。如幼儿欣赏线描画作品《鸟儿的聚会》,画面上各种动态不同的、有丰富花纹的小鸟,线条流畅,造型各异,每一只小鸟身上变化多端的花纹都是由点、线、面这样的基本元素构成,这样一幅作品立刻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他们在欣赏后都发出了阵阵赞美声:“哇!好漂亮啊!”通过大量的作品欣赏,幼儿感受到了线描画与众不同的美感,大大激发了对线描画的浓厚兴趣。

二、引导幼儿的观察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观察能力是人类智力活动的特有门户,是一切想象的根源和基础。儿童线描画创作的基础也是观察积累。有了观察就有了各种形象的感知,才有可能去思考和想象。

1.引导观察,善于发现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我经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亲近大自然。让孩子们去看看花草树木,观察四季的变化,幼儿逐渐养成了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事物的习惯,对周围的事物有了切实的感受和体验。如画房子前,我带着孩子外出走一走,观察在身边的各种楼房。在作画时先引导幼儿观察单个的特征、形状,再引导观察不同的大小、形状和花纹,观察花纹间的排列、放置、重叠、遮掩等。幼儿在作画之前观察积累了感性经验,这才能够使他们在绘画中表现出更丰富多彩的内容。

2.抓住特征,观察有序

通常幼儿只画记住的形象,对摆在眼前的实物不认真观察,觉得与自己画画无关。所以引导孩子们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比较,就很容易发现物体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通过欣赏各种花朵,知道了主要是花朵的形状和花纹发生了变化,改变其中一个,就能画出不同的花。要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如从整体到局部,从近到远,由外到里等,使幼儿有一双不断发现的灵敏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环境,感知一切美好的地方,为创造和想象奠定基础。

三、引入装饰的线描手法,发挥幼儿的表现力

了解了各种各样的线条后,我们开始带领孩子来画画这些线条。画线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一开始可以引导幼儿随意涂鸦或画出各种线条,这样的练习让幼儿感到原来画线条就这么简单,从而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幼儿参与线描画的热情。在幼儿喜欢画的基础上,配合一定的情境,避免孩子单纯练习线条的枯燥。比如给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给蜘蛛把网织好等等,通过游戏的情境,孩子练习画线条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像在做游戏一样,边作画,边沉浸在游戏中,线条练习的效果也更好。然后引导幼儿把各种造型不同、疏密不同、粗细不同的线组合在一起,就可起到十分美的视觉效果。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幼儿感悟线与线通过组合会产生不言而喻的美,从而理解线表现的创造力所在,加强创作的审美意识。

四、选择适宜的主题内容,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纲要》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成功的线描作品离不开好的主题选择。所以在组织活动时,我总是围绕主题进行构思,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通过说画构思主题

幼儿正处于从涂鸦阶段向有意识作画的阶段。鼓励幼儿在作画前,说说自己想画什么,怎么画,不但能培养幼儿有目的的作画,还能提高大胆构图的能力。如主题“未来的汽车”,我引导幼儿思考:你设计的汽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它有什么特殊功能?……在讨论的过程中,幼儿绘画的激情和表现欲望渐渐被激活,主动的投入到绘画过程中,于是一幅幅充满想像的“未来汽车”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有能飞的车,有能在空中灭火的车等等,说画是创作前的一个重要步骤,它能让幼儿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使线描作品充满了童趣。

2.用命题画提升主题

儿童绘画在线教学范文4

【摘要】所谓“学前色彩画”是指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开设的有针对性的一系列的色彩画教学,内容有油画棒、铅笔淡彩、趣味水粉、剪贴、刮画、布贴布艺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色彩画形式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及色彩的运用规律。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美术;油画棒;淡彩画;水粉画;刮画;剪贴画

所谓“学前色彩画”是指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开设的有针对性的一系列的色彩画教学,内容有油画棒、铅笔淡彩、趣味水粉、剪贴画、彩色刮画、布贴布艺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色彩画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及色彩的运用规律。下面笔者根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对色彩画教学做一个综述。

一、五彩的油画棒

在高职学前色彩画教学中,学生最先接触到的彩色绘画工具就是油画棒。现代油画棒从制作、色泽、色相、品种、环保等,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无论是从事专业绘画创作的画家还是趣味涂鸦的儿童,他们运用36 色油画棒都游刃有余。

(一)油画棒的勾线平涂画法:这是最为普及的一种画法,也是较为简单的画法之一,大多都是先用铅笔勾画好形后,再用勾线笔或记号笔重新勾勒一遍形,用橡皮擦把铅笔印擦拭干净后用油画棒在框框内填色。要注意的是,上色之前一定要把铅笔印擦拭干净,否则,画面就会因为铅笔线弄得很脏,这种画法的好处在于无论上什么颜色画面都是谐调的,因为,黑色的线条勾勒起到了很好的调和作用。

(二)油画棒的过渡渐变画法:这种过渡画法又分为明度过渡、纯度过渡和色相的过渡,在学前美术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渐变画法就是明度和色相渐变。如画天空、水、花、叶、树干、草地等,当一片草地的颜色从淡黄渐变到翠绿色、从翠绿色渐变到蓝绿时就会有一定的纵深感,当一朵花从红色渐变到淡黄色时就给人有一种立体的感觉,当天空从钴蓝色渐变到普蓝色时就是夜幕已降临了。渐变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色彩,而且也使画面产生了立体感。

(三)油画棒的专业创作画法:这类画法可作为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一种色彩教学课程,多以人物头像、静物写生为主,在写生中可追求色彩的冷暖变化和色调。油画棒以色彩的丰富性、随意性、可修改性以及携带方便性受到一些专业画家的喜爱,尤其是近年来出版的一批中外优秀的油画棒儿童绘本,使小朋友们爱不释手。

(四)油画棒综合画法:是结合水粉、水彩颜料,利用“水油相斥”的原理进行的一些探索。在画面中先用油画棒完成部分小的景或物,再用略宽的画笔上水彩完成较大面积的上色,在上水彩的过程中用油画棒画过的地方水彩色会自动跑开去,有时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要想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需要经过多次尝试。

二、水色游戏画淡彩

铅笔淡彩的画法在风景写生中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形式,尤其在学前写生画中最为普遍,其特点是上色快,色彩可浓可淡,可表现景物的虚实、空间及层次感。

(一)线描淡彩:先用铅笔以线条的形式画好景或物,再用水彩薄薄的上色,透明程度要依稀能见到铅笔线条为宜,体现铅笔淡彩的特点。

(二)素描淡彩:素描淡彩是把素描变为彩色的一种画法,学生对这种彩色的素描形式比较有兴趣,但对于高职学前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是在线描的基础上略加了些明暗排线,近似儿童的那种简略素描。内容上多以静物中的水果、布娃娃、小书包等为主,这种形式完成的作品远比线描淡彩更有空间感、立体感。

(三)钢笔淡彩:钢笔淡彩在学前美术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少,要注意的是钢笔用的墨水最好是油性的,这样在后期上色时就不会弄脏画面。

三、趣味水粉出奇画

水粉画是学习色彩的入门画种,也是美术高考的必考科目。笔者根据学前专业的特点把水粉画教学设计得更具有针对性、更有趣味性。(一)水粉勾填法:水粉勾填画法有两种:其一,是先用黑色水粉颜料勾画形(也可用较粗的签字笔勾形),勾形的线条不要求流畅和粗细一致,是一种很放松、自由的勾勒,待黑色干后在画面内填上所需要的颜色,填色要饱满、不一定要求均匀;其二,是先填好画面内的各种颜色,待干后用黑色勾线完成。无论是先勾后填色,还是先填色后勾勒,在填色时都可以做一些笔触的肌理和过渡等效果,比平涂的更有画面感和艺术性。

(二)水粉的趣味印画:水粉印画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对印,就是在比较厚的白板纸上无意识或者有计划地涂上颜色,马上用另一张白板纸拓上去,用手轻轻地摸平后慢慢揭开,就形成了两个很近似的正反图画,这种也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色彩游戏之一;其二是单印,就是找一些表面有肌理的树叶、树皮、砖瓦等,在上面刷上颜色后直接印到纸上,也可用手指、脚掌沾色印画,还可把纸张揉成团沾色印底纹等。

(三)水粉的吹画和泼画:是把很稀的颜料随意倒(滴)到画纸上,再用嘴或者吹器物吹动颜料扩散而形成的偶然之作。也可转动或摇摆画纸,让画纸上的颜料任意流动形成奇妙图形。这种画最好选用比较光面的白板纸制作,因为素描纸、水粉纸吸水比较快,遇水易皱,颜料干得也快,不易操作。

(四)水粉弹画:就是利用一些废旧的牙刷、麻线等沾上颜料用薄片器物连续拨动,使颜料像雨点般落在画纸上,也可在拨弹颜料前在画纸上摆放一些树枝、树叶,颜料下落后再清除,画面上就会有空白的树叶形。用麻线沾上颜料可弹出很神奇的、长毛的线条,通过这些技巧综合操作就可以创作出一幅奇妙的抽象画。

四、刮出精彩

(一)专用刮画纸:一般刮画纸分为两层,表面一层为黑色保护层,下层为彩色,有多彩色、金银色、白色等。可直接用牙签、铁钉、小刀等当画笔在刮画纸上轻轻画(刮),即可刮出五彩斑斓的图画。但在刮画之前一定要做到胸有成竹,下笔果断、肯定,一气呵成。

(二)自制刮画纸:用油画棒在白卡纸、白板纸、有色纸上均匀地涂上一层,再用牙签、铁钉、小刀等当画笔在上面刮画,这种自制的刮画纸在刮绘过程中随时可修改,就是把刮错的地方或不满意的地方又重新涂上一层油画棒的颜色后再刮。用这种自制的原理可制作出很多特殊的刮画材料,需要学生去发现和尝试。

(三)刮画在其他色彩画中的运用:除了单独刮画外,这种技巧也可以运用到水粉画或水彩画中,也可以在油画棒涂色中进行多层刮画,如在表现一只花瓶或陶罐上的纹饰时,就可以先用油画棒在有花纹的地方涂上一层花纹的颜色,再涂上罐子的本色,就可以刮出罐子上的花纹了,刮出来的花纹有凹陷感,自然、美观。

五、剪出形贴出乐

彩色剪贴画是学前美术教学中的一项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综合课程,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画面的组织能力。

(一)色卡纸剪贴画:色卡纸是学前手工制作常用到的材料之一,颜色多样,色泽均匀,可折可剪,方便、经济、实用,还可结合其他类型的色纸一起创作,在运用中要注意色纸的渐变组合、调和与对比。在最后贴的时候把画面中的主体物或主要对象的背面垫一小块有厚度的旧纸箱瓦楞板,这样在光线的照映下就会产生阴影和空间感。

(二)废旧画报杂志剪贴:这种是利用过期的废旧画报、杂志、图片等材料进行有选择性的利用创作,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并合理的利用的能力,变废为宝,其乐无穷。也可设计制作立体类的彩色教具或家用小储藏盒等。

(三)彩色布贴及布艺制作:收集、准备材料有两种形式。一是布置学生每人带1~2 件(最好有花纹的)旧衣服到教室集中起来备用;二是,到布艺市场找缝纫师傅买一些废布料。现代的布艺贴画都是半立体的,先要用废旧纸板把图形全部剪出来,每一部分要略小于实际图,再用白胶和合适花纹的布包好大大小小的每一块,最后用胶组装完成。做立体的布玩,工具材料有针线、小装饰件、填充物等,内容上多为小娃娃、小动物等,这种手工比较费课时,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即可。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