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外汉语教学感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外汉语教学感受范文1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多半是成年人。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其性质是一种外语教学,也可以说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
把汉语作为外语在外国人中进行教学,教学时间一般只有一两年,最多四年,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始终要遵循实践性原则、与学生母语进行对比的原则和启发学生自觉性的原则,短暂的学习时间内,在此基础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观,有趣,体验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考虑的方法原则。
汉语是有声调的分析型语言,书写形式是方块字,汉语语法又有一些独特之处,所以,母语是没有声调、以拼音为书写形式的屈折语言的学生对汉语感到特别陌生,这就要求更加讲究教学方法。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受传统教学法的束缚,对外汉语教学对初学者还是通过翻译讲解语音、语法理论。后来有所发展,开始为了培养语言技能而强调精讲多练。其间受国内外外语教学理论的影响,也有部分地采用过听说法。七十年代句型教学也曾被试验过。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对外汉语教学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法倾向,即加强文化内容的教学。
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语言习得过程均有不同,对于大多数外国人来说,汉语学习属于外语学习,对某些人可能是第二外语甚至第三、第四外语。必须在没有现实语言交际活动的条件下,创造学习汉语的环境,精心设计并组织教学和模拟的交际活动。基于这个基础,对外汉语教学有不同的方法。直观法就是其中一种。
直观法就是用卡片、实物、图片教具,直接解释词语意义的方法。比如:解释“杯子”,只要举起茶杯;解释“龙”,只要举一张画有龙的图片,也就一目了然了。
直观法最常用的就是教具的使用。别出心裁的教学用具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每节课的教具都能花样翻新也无疑是不切实际的。所以,除了根据课文内容尽量地创造各种各样生动形象的教具外,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充分而有效地利用那些最为通常而平实的教具,如:生字卡、多媒体、板书等。在利用这些教具时,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合理、恰当、有趣地进行开发利用。
例如,在利用“生字卡”复习汉字时,可以“闪卡”,即老师迅速地更换展示在学生面前的生字词,让学生逐一迅速地认读,老师再迅速地叫出那些能够既快又准确地认读的学生名字。这样使得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并更积极的配合课堂教学,在快乐中学习汉语。
直观法适用于生活中常用,离学生生活比较近的词语。其不足处在于很多词语,我们既无法把实物搬进教室,也很难用图片表现它的外表特征。例如“霜”。另外,如果学生所学的是生活中不太常用的词语,尽管学生当时明白得快,记得也快,但未必能长期记住。因此,对于这类词语,仍需要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重现,从而加深学生印象。
汉文化教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内容。虽然广义来说,汉字、语音包括语法、语汇的学习都属于汉文化学习,但词法、句法中的民族情感、习俗、“言外之意”等反映, 也颇具趣味性,能引发学习兴趣,此外还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表达汉语,所以也应当重视。
在“汉文化”教学中,不妨采用“情境设置法”。
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阅历。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汉语中的各种意味,需要帮学生“身临其境”。“情境设置法”就可起到这样的作用。“情境设置法”即布置类似于国内的场景,让学生们充当各种角色,在体验中学习汉民族的文化、习俗,从中感受汉语中的情感。在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学者必须了解学员祖国文化背景,并能对学生有尊重,使语言教学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当然,在情境中,中西方文化可能会产生碰撞,让学生产生本文化基础上的“汉语意味”,不但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对象对汉语的理解,也是一种意外的收获。
此外,“情境教学法”还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并帮助学生自己发现、积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情境教学中,不直接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组织设计好学习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积极思考和探索去发现结论,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
汉语课文是汉文化的浓缩,课文里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也是汉文化的结晶。利用汉语课文教学也是汉语教学的主要途径。
背诵汉语课文或简易的古诗对学生来说难度算是比较大的。老师良好的引导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并当场记诵,可以尝试“板书逐步擦拭法”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背诵课文。
如:小一《汉语》第三课《爸爸是老师》:爸爸是老师,妈妈是医生,我是学生。弟弟、妹妹是学生吗?他们不是学生。 引导步骤:(1)全文抄于黑板。处理生词“老师”、“医生”、“学生”、“弟弟”、“妹妹”, 让学生能够认读生词并理解其意;(2)全文共三句,逐句理解其意。(3)、记诵引导。如:第一句:①读:老师带读――学生认读;②擦拭单下划线词语,将其换为简笔画(如:“老师” 用“眼镜、三角板”代替,“医生”用“听诊器”代替,“学生”用“书包”代替等。);③学生看着带 有图片的课文再读;④擦拭图片,学生回顾,最终记忆。其他各句方法类似。 运用“逐步擦拭”的方法引导学生记诵课文能够调动学生强迫记忆的紧张感,同时在③④ 环节中,学生回顾字词并争先恐后的抢答的良好气氛有助于提高他们记诵课文的积极性,使其迅速记忆。
总而言之,对外汉语教学也是一种教学,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中心,而教师则只是学习活动中的协调者和组织者。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把握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外语教学的特征,“直观”“有趣”“体验”当是帮助学生尽快喜欢、更好掌握更多汉语知识的三个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对外汉语教学发挥其更好的文化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其杰.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教学效益――“以学为主”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论坛.2010.12
对外汉语教学感受范文2
关键词:对外汉语;情景教学;基本概念;基本原则;有效性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我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的重视,学习汉语的热潮持续升温,大批国外留学生来到我国进行汉语学习,不仅如此,而且在海外学习汉语的人员也有大幅度增加。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新的形式和机遇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授方式。并对外汉语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来提升对外汉语教学的成效。经过多年对外汉语教学探索,得出情景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显著成效。
一、 情景教学的基本概念
情景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是其构建主义中一项重要的发展和演变。建构主义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理论支撑,建构主义教学重视情景设计,它认为语言学习需要的是人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学,建构主义也被称为结构主义,它由瑞士心理学家毕亚杰提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不仅要将语言学习的理论和知识教授给学生,更加重要的是为学生构建一种情景、合作、交流的环境,引导和辅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外汉语教学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模式,情景教学法在帮助学生营造情景的前提下,经过人体感官去感受语言知识,在实际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能力。情景教学要求的是学生要把一切看到的、听到的、触及到的情景当做参考的对象,调动学生一切的感官去积极学习新的语言知识。要想提升汉语教学的成效,最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口、耳、眼、脑全方位的去感知语言知识。
二、 情景教学的基本原则
2.1实践性。情景教学的设计需要做到真实合理,不能让人产生具有刻意性的感觉,理论性不宜太强,因为不真实的情景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情景教学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进而构建合理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去进行社会生活实践,获取学习乐趣。对汉语的学习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需要学生自己走进社会,全面展开汉语实践活动。
2.2真实性。情景教学的基本原则是要求真实性,在为学生打造情景的同时,要尽量体现出真实生活。情景课堂的设计要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在学习中感受生活,进而激发对汉语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情景设计要做到精细化,使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寻找学习的乐趣,反之,再将学习的语言应用到生活中。
2.3分类创设。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每个人都长着一张不一样的脸,正是他们每时每刻都展现着自己不同的性格,这样才使这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对外汉语课堂的设计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出多样的情景对话,让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个性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这样学生对汉语的学习才会更加主动,从而也有效的发掘出了学生的个性魅力,也让学生之间的合作更加顺利。对外汉语教学中切忌强迫性教学,不能要求学必须去抄写这个背诵那个,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学生极易产生逆反心理。汉语教师进行情景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放松的学习环境。
2.4和谐共振。对外汉语教学中需要的是尊重、平等、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情景教学设计中要实现更多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和协作,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大家一起解决,活跃整个课堂气氛。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学生汉语水平存在的差异和思维的差异,让学生能够相互启发、相互引导,达到和谐共振的效果。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应用
3.1紧密结合教材。情景教学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教学活动,汉语教材是教师展开情景教学的基础,是实现情景教学的知识载体,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的根本。汉语教材为学生设计出了符合实际需要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为教师进行汉语教学设定了目标,为情景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评价提供了基本保证。情景教学要充分结合教材知识,设计出趣味和生动的对话练习。此外,教师还要重视课后的练习活动,为学生自主展开课后活动提供依据。
3.2贴近实际生活。对外汉语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其灵活自如运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对外汉语学习中贴近学生的生活尤为重要。学生是否能在生活中将汉语灵活运用是检验其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例如在课余时间,老师可以提出一些贴近生活的话题供学生讨论,让学生依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交流。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生活化的节目,比如小品、歌曲、成语等,使学生能在准备的过程中加深对汉语知识的理解。对外汉语的教学还需要在生活中展开第二课堂。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有必要让学生走进生活,把狭小的课堂教学扩展到社会生活中去,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3全面能力训练。对外汉语教学需要的不仅是理论性的教学,更加重要的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离不开多效训练。在汉语教学的课堂中要给与学生更多参与机会,让学生能加入到课堂教学训练中,比如快意设计出一些有趣的对话练习,邀请两位同学上台展示,给予十分钟的练习时间,适当的加入一些奖励到其中。课外的训练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提供给学生更多训练的机会,课下作业不宜太多,要体现出精。此外,可以联合一些社会组织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例如可以在旅行中加强汉语的训练,学生在学校组织的旅游中感受到汉语的博大精深,这样就能有效提升学生汉语能力。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情景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4.1以学生为主的情景模式教学。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主体性的作用。为使情景教学模式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更加主动的融入到情景教学中。情景教学要打破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情景模式的教学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情景教学才能有效开展。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加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这样的模式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进而有效提升情景教学在对外汉语中的应用。
4.2语言知识与交际能力的结合。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中单方面灌输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场景设计出不同的交际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调动学生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实际的交流。对于那些汉语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出更加高深的交际场景,但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语言的准确性。
4.3情境的实用性。在情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不同的语言知识水平,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在情景设置中要彰显其实用性。比如可以设置一些生活中实际运用的场景,买东西、约会、问路等;对于那些语言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节日、民族风情、历史等情境讨论。(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吕必松.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0
[2]贾冠杰. 外语教育心理学[M]. 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对外汉语教学感受范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对外汉语教学 多媒体技术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来华留学生学业上的文化涵化模式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3 PYJY0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36-02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辅助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界对信息技术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也有较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不可否认,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为信息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在一线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明确和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初步分类
广义上的信息技术,指凡能拓展人的信息处理能力的技术。它帮助人们完成信息的检测、识别、变换、存储、传递、处理、分析、控制和利用,信息技术扩展了人的感觉器官能力,主要完成对信息的识别收集等,(将龙宝,2007)其中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是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热点。(曲守宁,2006)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是使用的主要方面。
根据信息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服务目的的不同,我们可将对外汉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模式划分为四类: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自学、服务于远程教学和服务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所谓服务于课堂,即是较为传统的学校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手段的辅助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服务于学生自学,即是课后学生为了满足自己,补充或进一步学习的目的而自觉使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既是教师又是教学手段;服务于远程教学,是近年来全世界兴起的“汉语热”学习中,苦于缺乏相应的教师和教材而促生的产物。这种学习,师生的交流完全依靠信息技术,教学目的的达到也完全依靠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即是教师通过学习信息技术的使用和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整合所学专业知识来作用于教学的活动。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信息技术使用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使用越发广泛。不可否认,信息技术对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在现有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我们反思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视图呈现影响文字想象
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图文并茂、抽象物体具体化、微观物体宏观化、宏观现象微观化等。这对教师讲解课程的重难点有极大帮助,同时,对学生的理解学习也有一定的助益。不过,它也存在着由于视图呈现制约了学生对汉语抽象文字、模糊文字的理解和想象空间的缺陷。
汉字的字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能给予人们丰富的想象空间。这套想象空间是只有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人才能理解的。当一些汉字组成了一组具有想象力的意义段落时,我们应该培养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去想象、理解中国的文化,而不是简单的给出一些流于表面和形式的图片,使学生的思维也固着在这些表面的图片上,达不到深层意义上的文化感触和文化共鸣。例如,发展汉语系列教材《中级综合课教材》第一课是《五色土》。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五种颜色土壤的图片,学生能得到直观的印象,但是五色土后面深层的华夏文明的璀璨和历史的厚重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不断启发和引起学生的艺术想象进而产生文化认同共鸣。五色土的文化意义和艺术美感,是任何艺术大师的照片都无法表现的,只有通过学生对模糊的语言文字的领悟才能感受到,而且这种感受是根据学生的心境、感悟水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提防视图呈现限制学生想象空间的问题,慎用视图呈现,以防出现千人一面的情况。
(二)过分倚重已有教学资源
现代的网络资源和各种教材配套资源极为丰富,大大方便了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学习理解。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过分依赖网络资源。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给汉语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网络并不是唯一的来源。一些教师想方设法在网上寻找适合自己教学的资源,却忽视了身边现成的资源。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课堂上的互动尤显重要。网络资源一般是单向性的,无法做到互动,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资源是可以通过互动得到的。例如:在口语课上,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但是一些儒家文化圈人际交往的微妙规则就需要教师在与学生直接进行交际训练时传递了,学生也只有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才能学会。因此,要摒弃“网络惟一”的错误观念,多角度、多渠道地获取最适合教与学的资源。
第二,忽视教学资源建设。一些提供教学资源的公司并不一定懂得对外汉语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他们提供的一些通用素材未必能恰如其分的服务于教学,甚至资源中可能出现一些“垃圾”信息,如不必要的文字、标识等;同时还有可能存在图片大小、软件格式和窗口大小等都不统一的现象。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课件课堂教学的要求进行修改、整合,建设属于自己的教育资源。
(三)备课、授课以课件为中心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备课是“寻找、搜索、构造、备选教学方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检验、评价、挑选满意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可以说,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策划和总设计,除了备教材之外,还要备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备教授方法。然而,信息技术进入备课程序之后,一些教师认为备课就是备课件,于是出现了两种常见的偏误。
第一,“照课件宣科”。一些教师认为备课即是制作课件,把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课件的形式固化起来。笔者在对15名新手对外汉语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如果上课忘了带课件100%的老师都会觉得影响上课的质量,他们需要课件帮助才能更有条理地完成教学。也就说在课后备课的时候,新手教师未将上课内容很好地融合进自身的知识框架,教学法的使用不够灵活。因此上课的时候,虽然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照课件宣科”。
第二,多媒体技术决定授课质量。一些教师认为完美的多媒体课件是上好课的关键,因此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打造课件。这就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一旦有些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和规则因为客观环境或教师自身信息技术能力不支持时就只有放弃。这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更不利于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完善。于是教师自身的信息使用技术自然成为课堂教学质量的瓶颈。
(四)对外汉语教学理念尚需改进
对外汉语教学现代化应不仅包括教学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即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从“填鸭式”转变为“引导式”、“启发式”教育。在一些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有的教师只是将多媒体技术视为灌输工具,即使他们采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打造了一场非常精彩的视听盛宴,这样的课堂也未必是“现代化的”,可能只是“热闹的”。
三、对对外汉语教学中信息技术使用的建议
针对上面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使用中的效果,我们应从教学理念到实践上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转变教学理念
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信息技术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而不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的中心。教师备课和授课时,不应将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而只是教学助手。它要服务于我们提高学生交际能力、认读能力和书写能力的工具。也就说,不能视信息技术为另一种“奶瓶”而应该将之视为柏拉图“产婆术”中的“产婆”――帮助学生真正的获得知识并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资源的选用时应谨慎,应有所张弛,在适当的地方留有空白,启发学生思考,而不能让所有的语言点、知识点和文化点被简单的图片、视频和声频占满。
(二)重视教学过程的组织
教师在备课中应特别重视根据不同课型和教学对象对课堂进行不同的组织和安排,课件制作不应成为备课、授课的重心,特别是像听力课、写作课和口语课等单技能训练课,师生互动、生生交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远比呈现课件更重要、更难。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应以组织教学过程为重心。
(三)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
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的目的是服务于不断更新的教学理念,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避免信息技术的落后成为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障碍。当然,对外汉语教师不是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因此,没有必要学习过分尖端、深入的内容。不过,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特别是外派出国的教师,至少应该掌握一些基础的常用的计算机知识。
(四)通过学院建设教学资源库和教学平台
每位对外汉语教师不可能至始至终只上一种教材,一门课,因此学院可以组织所有教师(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整合所授科目的教学资源,形成具有本院特色、本地区文化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和教学平台。在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建设过程中,能够使教师专业素质有所提升,有效的教学经验得到累积和传递,教学质量也能得到不断的提高,相关科研成果就会层出不穷,学院凝聚力也会得到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发展在这个理论与实践相互哺育中才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将会对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产生更大的影响,甚至将引发教学实践的改革和教育理念的革命。而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不断产生的新问题和新需求也将刺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总结和预测,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得到螺旋式的上升、完善。
参考文献:
[1]将龙宝.大学信息技术[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3
[2]曲守宁,奚越.信息技术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
[3]赵美琪,余胜泉.反思信息化教学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11).
对外汉语教学感受范文4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研究和探索,我们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课堂上,我们能看到对外汉语教师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法来进行教学,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注重不同文化学生所带来的教学差异,他们的身后,是越来越丰富的对外汉语教材的诞生。我们还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走进我们HSK的考场,走进我们设在国外的孔子学院。但是,我们对此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看到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到今天,由于过度产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一)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
1.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语言教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复杂程度远非走路能够相比拟的,因此,我国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追求了教学法的多样性。主要采取了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功能法、暗示教学法、全身反应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等方法教学。最近不少教学工作者,吸取对外汉语教学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博采众长,吸收了外语教学各个流派、方法的优点为我所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综合教学法”。这种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是十分成功的,它代替了以往的单一教学法,改革了原有的课堂单调乏味的讲解局面,取得了极大的教学效果。
2.更加注重文化差异及个体性
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受者广泛,有不同文化背景,必然有不同的文化差异,针对如此情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形成了差异化教学的方法。如在备课差异性方面,对外汉语教师在备课时针对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充分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情况,包括了解学生的入门水平、学生的已有知识、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学生的特点(如学习目标、学习动机、文化背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特点)的基础上,把着眼点放在全班大多数学生身上,统一要求,而且在强调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因材施教”,考虑了两端学生的情况,多准备了一些问题,多设计了一些活动,多布置了一些任务,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有进步,感到愉快。在科学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指导下,这种在教学过程中很重视教学对象的文化差异及个体性的方法,使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下去。
3.汉语水平考试体系不断发展
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它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国内少数民族人员)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考查考生在各种语言交际环境中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包括HSK(基础)、HSK(初中等)和HSK(高等)三个部分。目前HSK考试已达到较高的科学化水平,实现了命题、施测、阅卷评分和分数解释的标准化。实现了预测统计分析、试题等值、考试报名、评分和成绩报告等的计算机化。并在此基础上,将推出计算机化自适应性HSK考试,这种考试将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个性化,从而可以达到更高的可靠性(信度)和更高的有效性(效度)。由于随着汉语水平考试(HSK)作为为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测试等级得到全球的普遍认可,HSK考试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已得到对外汉语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很多对外汉语教师已把它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4.对外汉语教学教材更加丰富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对外汉语教材也越来越丰富,迄今为止,中国大陆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已有近千种,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近几年来,教材种类迅速增长,其中亦不乏有特色和有所创新的教材,少数还成为国内外广为使用的优秀教材。对外汉语教材的日渐丰富,教材内容的实用性、趣味性的增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热情和兴趣。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材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提高,由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材起着纽带的重要作用,没有好的教材,就好比是无米之炊,再好的教师也不能上出好的课来,因此教材也可以看作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的前沿阵地和突破口,对外汉语教材的发展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的一大重要表现。
(二)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个体性重视还不够
虽然目前很多对外汉语教师在处理课堂教学时都注意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但是对其个体性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从而对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不良影响。
2.HSK日渐突出的应试问题
随着参加HSK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加,HSK考试也越来越引起对外汉语教学相关人员的重视。有的城市还专门设立了HSK成绩攻关补习班,有些教学单位甚至还出现了“教学为HSK服务”的教学局面。这不免会给人一种应试教育的感觉。这种局面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引起的,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各个高校或者教学机构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对外汉语教学本身,这样虽然能在短期内得到一定经济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必然使众多留学生丧失学习汉语的兴趣,受到损失的也必将是对外汉语教学这门学科。
3.由于过于产业化带来的课堂管理松散
随着汉语热的升温,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汉语桥”工程的确立、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建立以及中国本土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都让我们看到了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广阔发展前景。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盈利而轻理论总结和研究的问题,如部分学校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为了争取更多的外国留学生生源,进行不正当的竞争。这样做只能使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产业化,对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帮助甚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部分院校显然没有把重心放在真正学生的语言水平提升上,过度商业化的运营模式和短时间内大量灌输技巧方法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都普遍存在于各种各类对外汉语教育中,这种畸形的汉语教学方法对于在世界范围内正处于上升期的汉语语言教学来说伤害尤其巨大。
4.教材需要更有针对性
目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材已有近千种,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特别是近几年来,教材种类迅速增长,其中不乏有特色和有所创新的教材,少数还成为国内外广为使用的优秀教材。但是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关于对外汉语的教材问题,在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界和海外的汉语教学中都存在十分严峻的情况,大家普遍感受到选不到各方面都比较合适的教材。当前市面上常见的对外汉语教材出版商主要是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从事一线对外汉语教学的高校出版社,几乎每年各出版社都有新的教材推出。市场上大部分的教材只是对一些经典教材进行低水平的重复,缺乏对教材思想和体例的改进。另外,一些教材缺乏综合性和弹性,不能满足短期教学和自学的需要。
5.教师水平需再提高
对外汉语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在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尤其是当前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需求高增长的现状使得教师队伍的扩大和提高成了这项工作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据有关国际统计机构提供的资料,目前在国外使用和学习汉语的人数已有1亿人以上,有约100个国家在各级各类的教学机构内教授中文课程。相对于国外汉语教学的快速发展和学习汉语人数的急剧增加,各国汉语教师严重匮乏,许多国家纷纷向我国提出了派遣汉语教师的强烈要求。尽管国内教育部门努力做了许多相关工作,但师资缺口仍然很大。而与此同时,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的缺乏仍然是影响对外汉语教育学事业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队伍水平不一,个别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顾自己的实力,一再扩大招生,使得对外汉语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对外汉语教学状况呈现一定程度上的混乱状况。
二、解决现阶段对外汉语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把语言考试(HSK)同日常教学结合
HSK虽然是检验汉语水平的考试,但它自身仍有一些不足,不能完全反映汉语水平。一些研究者已经认识到,汉语水平考试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还远未达到完善的程度。难度较大的口语测试和高级汉语水平考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口语能力的测试基本上被排除在HSK考试之外。限于诸多原因,HSK考试测试并不完善,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不能为了HSK考试而设立,而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汉语实际应用。这就要求那些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人员应该正确把握HSK与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合理安排课程设置,不能让教学成为应试的手段。同时,我们也不能轻视HSK考试,同样要借助考试检验我们的教学成果,HSK与教学之间应该相辅相成。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的是如何把对外汉语教学与HSK考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我们可以从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和综合课这四种课型的改善来看一下如何把对外汉语教学与HSK考试结合起来。
1.听力课
要改变听力教材与汉语课教材同步的唯一局面,促进听力教材的多样化,在听力课中增加内容,加大专题的训练量,例如当学生学完数字和年月日后,可以在听力上对其进行强化,加快他们的反应速度,还可以在教学中渗透关于地点、人物关系的词语,为他们以后的考试打下基础。对于学习汉语半年以上的留学生来说,可以在教学中增加新闻听力和惯用语听力,由易到难,为学生介绍新新闻体裁、新闻术语,同时可以在每节课上为学生介绍几个常用的惯用语,既不让学生感觉听力课就是单纯的听,枯燥乏味,又能同HSK考试联系起来。此外,还可以讲授一些考试时的基本要点和技巧。由于把听力课与HSK考试结合起来,又增加了生活的内容,学生对听力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热情高涨,这正是迎合他们的需要所取得的效果。
2.口语课
通常在系统学习半年的汉语后,留学生对口语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如起步阶段了,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的口语进步太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要参加的HSK考试中没有口语考试,因此他们对口语课的重视程度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适当调整口语课内容,在平时依据教材的条件下,适当穿插一些惯用语的讲解。在考试前几周可以围绕考试经常出现的新闻、通讯类或评论类短文进行话题式口语教学,还可以集中给学生讲一些在考试的听力和阅读的第一部分常出现的口语惯用语,这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3.阅读课
与综合课配套的阅读教材通常文章较长,对于仅学习半年汉语的留学生而言显得有些陈旧。我们应该使用一些新颖的阅读教材,涉及科学、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水平的提高。而HSK考试规定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考试应能综合运用汉语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来理解汉语书面材料,能阅读各种题材(社会生活、人物传记、科普、史地、政治、经济等)和体裁(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的文字材料,考生应能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了解用以阐述主旨的事实和有关细节;既理解单句的意义,也理解上下句之间的逻辑;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和引申;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等,这样,这类教材就能很好地同HSK考试的阅读接轨。
4.综合课
综合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有语言知识教学、语言技能教学的训练、言语交际技能训练和文化因素教学。留学生系统学习半年汉语之后,已经由语音阶段过渡到语法阶段,这时他们有了参加HSK考试的要求,但他们的语法知识点还远远不够,在这种情况下,综合课教师应该在考试的前两周系统复习学过的语法知识点,同时有选择地讲解一些没有学到的考试常见的语法点。在讲解过程中可以举一些HSK考试的例题,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指导是关键。虽然新教学理念要求体现主体教育,它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对外汉语教师要一改以前的统治对外汉语课堂的局面,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但这并不等于要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发挥。其实,教师适时、适度、恰到好处的指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我认为对外汉语课堂要想取得进展,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提高和加强:
1.提高素质,更新观念。
对外汉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外汉语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就需要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不仅要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课堂标准中提出的各项要求,而且要置身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前沿,密切关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新动向,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给课堂教学内容注入新观点、新方法,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目标明确,全面具体。
明确、具体、全面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质量重中之中。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然后完成好单元目标,从而达到最终完成总体目标。在教学中要做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从而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3.把握方法,新旧互补。
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采用适当、合理、有效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要服从多样性的原则,也要具有创新性,这样才能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
4.优化时间,加快节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另一个关键是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使用率,有效地处理好课堂教学节奏。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教学环节,不必要的说明解释,争取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5.结构严谨,环节紧凑。
保证教学结构的严谨性和教学环节的紧凑性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学结构严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环节的连接要符合教学规律,教学活动与活动之间的切换要恰当合理。在转换之间,教师的指令要清楚、明确。课堂教学过程要充满变化,教学环节层层紧扣,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不断的期待。如果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处理缺少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难点的处理缺少层次,就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6.巧设活动,落到实处。
巧设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每项任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教师既要考虑到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又要考虑到教学效果。教学活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制订,要遵循教学规律,本着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难易渐近,激发兴趣的原则,使设置的活动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形成梯度,这样才能激发不同个体性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吸引力。
(三)提高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以及学科理论体系的逐渐完善,不论从教学的角度还是从学习的角度,都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为数众多的教材不能满足需要的现实,尤其是缺乏适应时代需求的、符合外国学生学习规律的、全新的对外汉语教材的局面,我们更应当把汉语教材的编写和推广当作对外汉语教学在21世纪发展的一个最重要任务来对待。
1.准确把握教材编制特点。
新一代对外汉语教材必须建立在体现新世纪信息技术发展的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即基于网络和网络概念的对外汉语教材,这种总体创新的教材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由专家系统控制的网络智能环境;(2)基于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的筛选与编写方案;(3)适合教师引导课程(teacher-ledcourse)编写原则;(4)突出个体化教学的特点;(5)基于网络的训练方案。
2.加强教材编制突破创新。
要提高对外汉语教材实用性,关键是要不断突破与创新,一方面要更新观念,不断吸收汉语理论研究、教学法理论研究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另一方面,要遵循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原则和规律,把握对外汉语教材发展的方向,不能随心所欲地“出新招”“出怪招”。可以从下面几项工作入手:(1)加强对外汉语教学与教材发展史的研究;(2)对现行教材进行科学的调查与评估;(3)针对构成教材的各种要素进行严密的科学试验,为教材编写提供可靠的数据;(4)更新观念,引进汉语理论研究、教学法理论研究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3.明确教材编制发展趋势。
为了使对外汉语教材发展之路走得更好更稳,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1)选择作者群体。国家在资金、政策投入的同时,也要制订统一的编写、出版计划,组织一批结构合理的编写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施,做好国内外市场的调研工作,积极开发国际市场。(2)选择教材内容。对外汉语教材的内容要新颖、科学、规范和实用。同时要紧密针对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要求选择课文内容,要根据读者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心理、不同习俗、不同年龄等方面的因素,仔细推敲,切实编写出多层次、多元化的应用型教材。(3)选择编辑。编辑要有语言文字的专业知识、对外汉语教学的经历,以及较强的编辑能力,如此才能使教材具有吸引力和应用能力。(4)作者、专家、编辑相结合。教材的编写、出版和研究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保障教材出版工作的顺利进行。教材制作是一个团体合作的过程,无论哪一方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教材的出版质量。
(四)提高对外汉语教师水平
提高对外汉语教师水平,加快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设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汉语最主要的学习渠道是教师的传授,教师肩负着在短时间内把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之能把语言知识转变为语言技能从而运用于日常交际的重任。要搞好对外汉语教学,必须先抓好教师,建立一支素质高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而目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状况远不能适应新世纪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这给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从而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开拓、发展对外汉语事业。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使对外汉语教师队伍逐渐壮大,从而满足国内外对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
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共同发展。可以说,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对对外汉语教师来说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2.改变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中以定性研究为主的局面,增加更多的量化研究,从而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化,更有说服力。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资格证书考试或能力证书考试的结果,来了解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而研究考试大纲和培训大纲的制订。
3.在当今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工作也要向国际化发展
加强面向汉语教学志愿者的培训、面向海外中小学汉语教师的培训、基于互联网的汉语教师培训,同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水平、不同国别的汉语教师,要制订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同时又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
对外汉语教学感受范文5
一、对外汉语教学节目的发展及其现状
早在1989年,学者余国赋就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将汉语教学节目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观点。上世纪90年代初,《你好,北京》成为我国内地第一档有关汉语教学的节目,受到了国内外汉语学习者的广泛关注。央视的《成长汉语》将青少年作为教授对象,教授有关青少年的日常汉语。央视的《体育汉语》则是针对北京奥运会专门为外国友人讲述体育汉语的节目。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更多的汉语教学节目应运而生,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比如《快乐汉语》、《快乐中国学汉语》等。汉语教学节目选材内容新颖、贴近大众生活、针对性强,使国外的汉语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到了中国文化,了解了节目背后浓厚的风土人情与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同时,结合网络平台和新媒体大大降低了学习者的学习成本,也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使他们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学习,克服了因个体差异而造成的教学困难,节目的迅速发展为学习者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渠道,也有效地促进了汉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对外汉语教学节目吸金能力差、发展能力有限等弊端也日益显露,单一的节目形式、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也使得对外汉语教学节目的发展一度进入了“瓶颈期”。
二、对外汉语教学节目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求面对面传授,教学课堂学习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加强了师生交流,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汉语言的魅力。然而师资力量的不足、资金的匮乏、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学课堂的有限性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等弊端,使得汉文化对外传播与发展受到了重重限制。对外汉语教学节目凭借电视媒体的优势,将画面、声音、文字等整合起来加入到教学节目中,真实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呆板乏味的语言学习课堂充满了趣味性,让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文字,更为其实际运用语言提供了练习的机会,使语言学习成为了一种交流技能。创新是节目能够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在对外汉语节目的发展历程中,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1.《快乐汉语》演播方式的创新
2009年8月3日,央视主播的《快乐汉语》突破了传统节目的教学模式,凭借节目的创新性在众多对外汉语教学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同类节目中的“佼佼者”。《快乐汉语》是一档以宣传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为主要内容的节目,在节目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是以情景剧教授模式为主,教授学习者有关家庭、学校的日常生活用语,主题为《日常生活汉语》。2010年是该节目发展的第二阶段,以外景拍摄的形式教授学习者《旅游生活汉语》,将有关旅游方面的用语进行了归纳总结。2014年《快乐汉语》第三季全新改版,将原来的情景式、外景式教学模式合二为一,转为演播室教学,将“学说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作为节目的口号,开创了《快乐汉语》播出收视率的新高。《快乐汉语》节目发展至今已历时6年多,对国内外汉语学习者产生了深远影响,伴随着节目教授内容的不断深入,节目的演播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地改变着。模拟课堂教学的时间由原来的每周一期,一期15分钟延长至45分钟,同时节目的等级也由初级、中级发展到高级。在初级阶段,节目选取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需要掌握的内容。到了中高级阶段,节目教授的内容也由易到难不断深入,节目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减少了表演的成分,添加了讲解的内容,进而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实际练习机会。这些创新之举为节目增添了新意,也顺应了全球的汉语热潮流的发展趋势。
2.《快乐汉语》教学内容的创新
对外汉语节目旨在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交际能力,也决定了节目的教学内容应随着学习者对汉语文化知识的逐步了解而不断深入。例如,在初学阶段,学习者对汉语的了解甚少,所以节目就选择了一些单字、词语、成语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的交际用语,在学习者逐步掌握了这些汉语学习的基本知识后,节目便将教授重点放在学习者的实际运用中,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流能力,学以致用。《快乐汉语》第三季针对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在教学中添加了许多文化因素与思想观念,对汉语学习者的思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快乐汉语》第三季的每一期节目都会选用一个汉字来切入主题,通过一个汉字引出当期的教学内容,不仅有词语、成语、典故、社会风俗,还有一些神话故事与中国的礼仪,通过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小故事来映射出东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以学习者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文化的对比和传播,使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的风俗民情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使学习者了解到这个汉字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
3.《快乐汉语》文化传播的创新
文化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对于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反映了某一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知识体系,不仅渗透在政治、经济、思想道德领域中,还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想要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首先要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文化发展才能使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快乐汉语》第三季除了教授汉语学习者大量的文字、语言之外,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了节目内容的重点。例如,在节目中讲授礼仪、文明,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
三、对外汉语教学节目的反思
对外汉语教学感受范文6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性;教学内容;课堂内容;辅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168 ― 02
一、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1.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实践性
教学大纲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脉,正确的教学大纲能够正确地指导教学,因此教学大纲的制定就变的至关重要。一方面,教学大纲的目标框架定位应具备动态性。教学大纲定性定位定量的科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对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框架的定位正确。只有目标定位恰当,才能决定如何养成各种技能及程度,开设哪些课程。以本科教学为例,本科学历教育应重视文化课程,使其在教学体系中占有一个适当的位置。因此四年制本科汉语专业的目标定位应体现应用型、通用型和一定的文化修养的特点,应具备实践性。另一方面,教学大纲的课程定位应具备实践性。任何教学计划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中来,教学大纲只有化为课程才有意义。课程集中体现教学思想、理论、要求,因此正规的尤其是学历教育课程设置不仅不能有任何主观随意性,也不能完全按学生需要设课,而应按照培养目标、学生需求、教学规律三者统一的原则来安排,课程的定位应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语言课与文化课要对应相协调;语言课中听、说、读、写的各项技能配比要科学适当;处理好课程的上下延伸与左右协同的关系。例如:二年级着重训练听力的“新闻听力”,有着重培养阅读能力的“报刊语言基础”三年级有“报刊阅读”,四年级有“热门话题”。这四门课有上下的衔接问题,又与同年级其他课程语言结构与语言技能上有围绕中心任务协同的问题。注意处理好这三个关系,教学大纲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就有了基本保证。
2.对外汉语教材内容的实践性
本部分内容主要从文化角度谈对外汉语教材内容的实践性。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时刻体现着文化因素,所以学习第二语言的同时,了解并熟悉此语言所使用的国家的文化非常重要,如果只学习话语而不了解文化,那么这门语言的学习也会变得空洞,味同嚼蜡。那么对外汉语教材中所体现的文化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并具有现实性。比如,在有些对外汉语教材中,会出现这样的句子:A:你去哪儿?B:我去邮局寄信,你去不去?A:我不去,我要去银行取钱。这些句子很简单,一学就会,可是学了这样的句子有什么用呢?去邮局寄信是中国八、九十年代时候传递信息的方式和方法,二十世纪以后,我们用于联系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主要是电子邮件和手机,有这么简便的方式,谁还愿意用手写信,然后再买邮票和信封到邮局寄信呢?还有现在几乎每所高校都会设有ATM机,各个银行的提款机都有,取钱存钱都很方便,也很少有人走很远的路或者坐公交车到银行取钱了,所以类似于这样的内容真的可以改一改,让留学生学到更实际,更有用的汉语。
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1.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教学的实践性
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体现在“做”,课堂教学虽然离不开教师的讲,但是过多地强调教师的讲,就变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就会变成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激不起留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不会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最终,留学生更不会学以致用,不会交际,也许只会变成考试的工具。现代对外汉语教学着重的是以留学生为中心,强调留学生的参与与实践和创造,强调文化和知识的迁移与学以致用,而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地实践和亲自去做。只有学生亲身实践和体验了,才能增加留学生的感性认识,最终变为自己的理性认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要注意以下三点:(1)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参与实践,比如,一些学生学习的重点是商务贸易,那就让他多参与这样的实践练习,增加自己对贸易的感官认识;班级的学生性别、年龄、生活经验、汉语基础不同,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来参与课堂教学实践,而不是盲目地把题目或者话题随意地抛给哪位同学来做,这样没有针对性的实践会影响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2)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手脑并用,让自己的多种感官器官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去,这样才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3)教师应该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或者准备多种教具来吸引或者引导留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实践教学中来。只有安排多种活动,才能让不同特点、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实践,这样才能保证他们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2.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实践性
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创造性,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创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通过创造新的句子,成段的话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的能力,可以在表达中把以前学过的词或句子用在新词语的造句中,这样日积月累,就可以把学过的东西都掌握了。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大胆设疑,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允许答案的多样化,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次,表演性,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很多都是情景对话,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人编排很多具有实用性的对话,这些对话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把自己设定为其中的角色,几个人一组进行演练,这样比单纯地背课文效果要好的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再次,互动性,互动是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课堂上的互动,可以根据提问、辩论、讨论、表演、比赛、游戏等进行少数人和多数人的互动,而且在互动过程中不要影响别的同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要考虑互动同学的感受,要建立在自主、合作、平等的基础上,这样能促进同学之间学习的氛围更融洽。最后,交流性,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不要只自顾自地闷头学习,遇到有趣的话题要与同学分享,遇到不懂的问题除了请教老师以外还要积极地与同学进行交流和研究,有时会发现同学和同学之间对一个问题的体会和领悟是不一样的,这时候我们多加交流的话就会引起思维的碰撞,使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和透彻。
三、对外汉语辅助教学的实践性
1.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性
电脑的广泛使用给很多领域的工作都带来了便利,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而且其使用的频率也日渐增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之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是有实际原因的。课本上的内容更新比较慢,有些图片、建筑、人物的衣着、工作和学习的环境很多都与现在的有很大的差别,很多留学生感觉书本上看到的和学到的东西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有脱节,或者联系不上,这样一方面会给学生的汉语学习带来一定的困惑,另一方面也给教师的讲课带来一定的困难,那么,多媒体在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就成为了一个载体,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找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图片或者视频来辅助教学,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好。但是,多媒体的使用也要注意一个度,能够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度才是至关重要的,在使用多媒体时,一定要以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而不要随意性地想放什么就放什么,这样既浪费宝贵的上课时间,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多媒体教学要与传统的教学相结合,很多内容是机器描述不了的,所以不要把主要的教学任务都用多媒体来完成,如果计算机可以教学生了,那么还培养我们这些对外汉语老师干嘛呢?总之,只有正确使用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工具,让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正确配合,才能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2.课外辅导教学的实践性
留学生的课程的安排通常不是满天灌的,一般情况下,他们的课程安排在上午或者下午的一节,周六、日肯定是要放假的。因此,他们除了课堂学习外,他们还有比较充裕的课外时间由自己安排。很多留学生都会找一名到两名中国学生来当自己的课外辅导老师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所以对外汉语、汉语教学专业的学生在留学生较多的学校就变得比较抢手,这时候,对辅导老师的素质和要求就变得至关重要了。首先,在给留学生辅导时要有针对性,低年级的学生大多数以练习口语为主,这时辅导老师可以学生聊一聊影视、娱乐、民俗文化或者中国各地方特色的小吃,这些内容对留学生来说既有新鲜感,又能让他们了解很多语言的语境,有助于他们汉语语用能力的提高。另外,高年级的留学生大多数以HSK的学习为主,这时,辅导老师就要准备一些有关语法、语用之类的内容与留学生一起学习,但是要保证做好充足的功课,这样才能给留学生更好的辅导,辅导老师也才能真正发挥课外辅导的作用。但是并不是与汉语先关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担任课外辅导老师,首先,课外辅导老师要具备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这样在给留学生辅导时才会胸有成竹。其次,课外辅导老师要有一口比较流利的普通话,这样才能与留学生更好地交流,让留学生掌握比较正宗的地道的普通话。再次,所辅导的内容要切合实际,要以传授知识为主,而不是天南地北的胡诌。最后,要避免谈一些政治性的敏感话题,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