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单的画画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单的画画教学范文1
关键词 中学化学 学生 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93-02
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作出积极的贡献。那么如何在化学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行高效教学呢?
一、教师放开双手,变“教”为“导”
(一)教师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并不断反思
第一,备教学内容,备教学重难点。教师要熟练掌握《新课程标准》,要能很好地把握知识点,把握重难点。同时要多角度的分析,尽可能地用多种方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以便在有需要时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思维。
第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教学过程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课本或者是必要的辅助资料,让学生能从充分的资料中归纳或探究新知识。
1.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梯度,要由简到难,由浅到深,由表及里,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得心应手。例如:在新人教版上册教材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中,我设计了以下的问题:(1)请大家阅读课本48页至49页内容,归纳出分子的性质。(2)请大家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①春天,百花争艳,花香沁人心脾。②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压缩,变成液态,装入蓝色的钢瓶中,便于提供给有需要的病人。(3)请大家思考并列举: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用分子的性质来解释。(4)老师有些想法,请大家帮老师判断一下是否正确:春来来了,柳絮纷飞,这体现了分子的不断运动;沙子和石头混合在一起之后,沙子进入到石头之间的缝隙,这体现了分子间是有间隔的;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进房间,我们会看到有很多悬浮在空气中的物质,这就是我们所学的分子,也体现了分子质量小、体积小的性质。
2.教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这样学生才知道该干什么。例如:在观看了一段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视频之后,教师问:看了这段视频之后,对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方面,你发现了哪些问题?这样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3.教师可以适当地设计一些游戏学习方式,例如:(1)小组接龙式,即将学生分成8~10个小组,按照顺序逐一说出规定的内容,说不出来的扣分,说的又快又好的加分。(2)小组竞赛式,即将学生分成4~5个组,出示课前准备好的竞赛题,有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进行比赛。
第三,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要及时做好记录,做好反思工作,以便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
(二)相信学生,学会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一,教师在课堂中要能纵向的把握课堂,对课堂要做到放的出去,收的回来,并随时准备为学生提供横向的思维。纵向的思路,即整个教学思路,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横向的思维,即在每个环节中对知识点的多角度分析,多方向思考。
第二,教师在课堂中要做到能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学生,能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能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自己的收获。
(三)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喜欢上化学
第一,课堂上要尽可能多的告诉学生一些化学上的小故事,或是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窍门、生活妙招。例如:在讲到活性炭的吸附性时,可以告诉学生,在家里可以用活性炭放在冰箱里去除异味,如果没有活性炭的话,柚子皮放在冰箱里同样能除去异味。
第二,课后布置的作业,尽量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学到水的净化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动手自制一个净水器,看看谁做的最好,并说出自己所做的净水器的原理。
二、学生自行探索,变“被教”为“爱学”
(一)根据学习目标,课前学会预习
第一,为学生准备好学习目标,并要求学生找到知识点在生活中的运用。要求学生预习时不能只停留在“想”,要边想边写,把想到的记录下来。
第二,教师要在课前对学生的预习结果进行检查,并且做出批示,每天都评比预习冠军。
(二)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预习结果,并和大家共同探讨
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及考点,并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完善并改正自己的理解。
简单的画画教学范文2
关键词教学方法 太极拳 气息 路线
1 学习理论,了解太极的健身作用
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广泛推广太极运动,国家体委组织专业人员,在杨氏拳的基础上创编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并一直流传至今。其动作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易学,适合男女老少。太极拳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健身作用,经常练太极拳对改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均有良效,它具有预防疾病和抗衰老的作用,对神经衰弱、高血压肠、胃炎、风湿寒腿病、关节炎、糖尿病等慢性病有很好的医疗作用。所以,太极是一种有康复作用的健身运动。
2 了解简化太极拳的自身特点,掌握其技术要领
要学好太极,首先要了解太极拳自身的特点,了解这套太极自身有哪些要求,在学习中要注意哪些问题,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习质量。在学习其技术要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轻松柔和,意动身随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架式比较平衡舒展,动作柔和。没有大幅度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在练拳时,要求用意识(指想象力)引导动作,把自己的意念、气息、用力点等融入到动作之中去,真正体会到太极的韵味。
2.2动作连贯,分清虚实
太极拳动作的整套动作中,从“起势”到“收势”,每一个位置和方向的改变处处都贯穿着步法的变换和转移重心的活动,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衔接紧密,并要求身法和手法的运用。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既要分明,又要连贯一气,速度均匀,一气呵成,好像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2.3动作协调,上下相随
太极拳的动作不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姿势,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含,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分密切配合,习拳时必须以腰为轴,手、脚的许多动作都由躯干来带动,并互相响应,即:全身“一动无有不动”,“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成一气”。
2.4圆弧均匀,呼吸自然
太极拳的动作中要求上肢动作处处带有弧形,这与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状态相吻合,通过这种弧形活动的锻炼,有得动作的圆洛自然。练习者的呼吸也应按自己的习惯和当时的需要进行,动作和呼吸不要互相约束,可根据个人锻炼的体会程度毫不勉强地随着速度的快慢和动作幅度的大小进行。按照起吸呼落,开吸合呼的要求,使呼吸与动作自然配合。
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现代体育是一种快乐体育,就是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的同时很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快乐,教师开心,又能达到教学效果。在太极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没有积极性,是很难学好的。所以,作为教师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趣味性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在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太极,在学习中品尝快乐。只有这样,学生不但领悟得快,也学得快。通过我们的长期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运用以下四种教学方法进行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比较适合它自身的特点和要求,能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运动技能掌握得好。
3.1 分解教学与完整教学相结合
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应该给他建立一个完整的印象,那么就要求教师首先有完整而正确的示范,从头到尾的演示就会给学生一个感性上的认识,感觉到学好太极拳是那样的轻松、流畅与自然,在有良好印象的基础上再进行分解教学。在分解教学中,运动路线方向要清楚明了,对于极个别特难的动作还应该强调其攻击作用,这样便于学生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转第131页)(上接第129页)
3.2 录像教学与演示教学相结合
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体育教学也应该紧跟步伐,充分地应用现有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进行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看录像,一遍一遍地加深印象,如不太清楚的地方,可以慢放或重放,这样学生的理解就会更深,如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摄象机,录下学生的错误动作,然后放给学生看,跟教学片里相比较,自己寻找错误,并加以改正,这样的教学更直观,效果更好。
3.3 口决教学与分步讲解相结合
简化太极拳共二十四个动作,分八组,每组里又有几式,一式里又有几个动作,学生在记动作时难度的确很大,此时我们可以用口决来帮助解决,如第一组动作中的左右野马分鬃,左右来回有几次,动作也多,如用口决将动作一一分解:丁小右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后坐撇—丁步左抱—转体上步—弓步分—后坐撇脚—丁步右抱—转体上—纠步分手。这样将动作口决化,学生更易记忆,也更易理解。
3.4 音乐教学与口令教学相结合
初学太极拳的人,一定要用口令进行教学,因为此时学生对动作不熟,有些动作有几个回合不太清楚,此时教师必须用口令来指导学生,让其慢慢完成。如果刚开始用音乐来教学,学生会丢三甩四,破坏动作的完整性。等到学生掌握一组动作后再配上音乐,一组组地慢慢将音乐配上去,有时学生听到音乐,有种放松感。如一直用口令指挥,教师也累,学生也烦,所以恰到好处地利用音乐教学效果会更好。
4 注重简化太极拳方式方法,推广练习太极拳
(1)速度要均匀:初学太极拳时宜慢不宜快,从慢上练功夫,打基础,先把动作学会,把要领掌握,当熟练后,不论快慢,但要求从头到尾保持均匀,正常一遍5~6分钟。
架式要平稳:初学或体弱都架式可稍高一点,但在起势就要确定高低程度,以后整套动作要大体上保持同样的高度。
(2)运动要适量:由于太极拳动作缓慢,姿势,重心不断地转换,这就大大地增加了下肢的负荷,所以每一个练拳都要根据自己不同的身体情况,适当掌握运动量。
(3)练习要恒久:练习太极拳同其它体育锻炼一样,贵在坚持,否则不仅不能提高太极拳的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不能更好地得到坚持练太极拳增强体质和治病防病的效果。
太极拳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掌握太极拳更需要时间的积累,所以初学太极拳的人切不可急于求成,应一步步地学习,打好基本功,真正发挥太极拳治病健身的作用。
参考文献
简单的画画教学范文3
关键词:单元教学设计;关键;核心;重点;分子的立体构型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2-0005-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传统的教学以课时为教学时间单位,以教材的自然章、节(专题、单元)的栏目为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重视一个个知识点的突破,以知识点的积累构建学科体系和学科观念。由于教学过程中师生过于关注知识点学习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容易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心理效应,忽视相关知识点学习目标和任务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学科体系和学科观念的整体构建。单元教学则强调教学目标全面性和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系统性设计,以提高课时教学效益,增进学生学科体系和学科观念的整体构建。所谓教学单元就是指一个特定主题下相关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的集合。单元教学指教师在对课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地解读和剖析后,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单元教学强调从单元整体出发设计教学,突出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发展性。因此,单元教学应从单元教学内容着手、从单元教学目标着眼、从单元教学策略着力。“三序融合”是单元教学内容设计的关键,观念建构是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核心,学生活动是单元教学策略设计的重点。
1 “三序融合”是单元教学内容设计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它要求将“知识的逻辑发展顺序、教材的文本呈现顺序、学生的认知心理顺序”有机地融合起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三序融合”是单元教学内容设计的关键。
知识的逻辑发展顺序就是学科概念产生、发展、衍变的脉络。20世纪初,路易斯的“八隅律”理论从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构型的稳定性出发。从共用电子对角度解释了一些分子的“化学作用力”。然而。路易斯结构式不能很好地表达分子的立体结构,也不能表达比传统的单键、双键、叁键更复杂的化学键。路易斯结构式中单键、双键、叁键的实质一直到量子化学建立后才得到合理解释。这种基于基态原子轨道重叠的量子化学模型,在说明很多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时却无能为力。为此,为了解释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泡林(L.Pauling)以量子力学为基础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1940年希吉维克(Sidgwiek)和坡维尔(Powell)在总结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理论模型。用以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后来发展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随着大量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实验事实的积累,人们进一步发现分子或离子的组成、价电子总数与其立体结构和化学键特征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等电子体原理”。这种基于类比思维的方法丰富了对未知分子或离子立体结构的认知。配位键则是经典价键理论的衍变,为解释配合物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杂化轨道理论又得到进一步发展。
材的文本呈现顺序就是教学内容以不同栏目、顺序的叙述和表达方式。“分子的立体结构”是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教学内容,承接第一节“共价键”之后,后续第三节是“分子的性质”。教材上本节首先引导学生重温一些常见分子的结构和立体模型,并用“资料卡片”栏目丰富拓展学生对多原子分子立体结构的认识,感受“分子世界是如此形形”。在“科学视野”栏目提出“分子的立体构型是怎样测定的”,随后通过具体实例重点介绍了“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分子立体构型的基本概念、一般步骤。在“杂化轨道理论简介’’中,由经典价键理论说明甲烷的化学键与甲烷实际立体构型的矛盾,激发认知冲突,介绍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以及常见杂化轨道的类型与分子立体构型的关系。在“配合物理论简介”中,主要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配合物的存在和形成,通过具体实例认识配位键、配离子、配合物概念。而“等电子体原理”,则安排在第一节“共价键”之中。总体而言,这些物态化的教学内容之间缺乏内在的心理联系线索。照本宣科,难以与学生的认知心理相协同。
学生的认知心理顺序就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学习经历以及与之思维水平和认知风格相适应的学习路径。在《化学1》和《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一些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在第一节“共价键”学习中,在从原子轨道重叠的角度分析氯化氢分子的形成时,学生能联想到水分子、氨分子的形成过程,产生与其立体构型不符的认知冲突,进而产生从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无法说明一个碳原子为什么能结合四个氢原子,更不能说明甲烷的正四面体立体构型的困惑。这些冲突和困惑正是杂化轨道理论引入的契机。在对比甲烷分子、氨分子、水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与它们键角差异时,学生已接纳“相同的电子对斥力相同”、“不同的电子对斥力不同”、“孤电子对比成键电子对斥力大”等观念,这些都是“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精髓。
学生探究欲的激发和知识的内在逻辑生长,是确定单元教学内容和顺序的根本依据。“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结合课程标准和“三序融合”的教学内容设计思想,确定本单元教学内容和顺序为“杂化轨道理论简介”、“价层电子对理论”、“等电子体原理”、“配合物理论简介”。
2 观念建构是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核心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师设计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期望,是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传统的教学目标设计关注课时目标的设计,往往过于重视知识和技能这些有形的、显性的目标范畴,不利于学生方法性、观念性这些高层次目标的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将原有经验和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选择和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是观念(概念)的发展或改变,而不是新信息的简单积累。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从旧观念向新观念转变,教师的任务则是选择能有效促使学生发生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所谓观念就是人们对事物概括性的、根本性的认识,它建立在知识、技能和方法层面,又是在这些层面上的凝炼和升华,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和持久性的影响。因此,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应重视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全面性,观念建构是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核心。
“分子的立体结构”教学单元要帮助学生建构哪些观念呢?
首先,理论的提出源于事实,并随着人们对事实的不断认识而发展、完善。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总是纠结于怎么知道碳原子采用了什么样的杂化方式?其实。杂化轨道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对分子或离子立体构型的解释,人们并不能由此理论预知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进而推演分子或离子的实际立体构型。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是物质本身的固有性质,它只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测知。从路易斯的“八隅律”理论到基态
原子轨道重叠的量子化学模型。再到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杂化轨道理论以及配位键理论。反映了人们对分子的“化学作用力”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全面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
其次,理论模型是基于经验事实的概括,它不能反映事实的全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作为一种简单的理论模型,用以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仅是在有限范围内具有正确性。实际教学中,有学生不自觉地将此模型迁移到多中心分子或离子甚至配合物中,反映了教学中学生对要领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准确。“等电子体原理”的本质是一种类比思维,类比是推理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们认识新事物或做出新发现的重要思维形式。但类比的结果是否正确,还需要经过实践检验。初学时,学生利用“等电子体原理”以二氧化碳的立体构型为原型判断二氧化硅的立体构型导致错误的结论,反映了理论被“泛化”的倾向。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理论的有用性和理论的局限性”双重属性,这是一个具有化学学科特性和科学教育共性的普遍意义的问题。
3 学生活动是单元教学策略设计的重点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的是把课程内容转化为学习主体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教学的整个过程就是为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增强。因此,要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作为教学策略设计的重点。这就要求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重在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的问题化,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要关注教学过程的活动化,通过组织多形式、多层次的课堂讨论、交流、辨论、竞赛、操作、演示等丰富多样的亲历活动来充实教学过程。
例如,在“杂化轨道理论简介”中可以H2O、NH3、CH4为例,从基态原子的原子轨道重叠角度形成的键角与分子的实际键角差异,产生认知冲突,设计以下问题:
(1)按基态原子原子轨道重叠的方式和角度,H2O、NH3分子的键角应为多少?为什么与H2O、NH3分子的实际键角有差异?
(2)按基态原子轨道的电子排布。1个碳原子能结合多少个氢原子?为什么1个碳原子能结合4个氢原子形成CH4分子?为什么CH4分子是正四体空间构型?
学生在强烈的动机和兴趣驱动下,较好地理解杂化轨道理论提出的缘由、要点和类型。
在“价层电子互斥理论”教学过程中进行诱导启发:为什么中心原子同为sp3杂化的CH4、NH3、H2O分子中的键角却不相同?
通过讨论、分析、比较,使学生感悟:分子中的键角或分子的几何构型主要取决于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层中各电子对问的相互排斥作用。这些电子对在中心原子周围按尽可能互相远离的位置排布,以使彼此间的排斥能最小。还可以通过“气球游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启迪:当物体所占空间因素相同时,它们彼此趋向均匀分布;较大物体会“挤占”较小物体的空间。从生活中的实例类比,体会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合理内涵。
在“等电子体原理”的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已知CH4、NH3、H2O、BF3、BeCl2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别为正四体形、三角锥形、折线形、正三角形、直线形,与这些分子空间构型相同的分子还哪些?为什么这些分子的空间构型相同?学生在寻找这些分子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归纳概括出:相同价电子总数且相同原子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或离子,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立体结构、化学键类型)。
从教学内容上讲,单元教学设计不再拘泥于教材固有章节顺序,改变以课本为中心,依据对课程标准的分析和学生的需要以及学科内在逻辑,统筹重组和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体系;从教学目标上讲,单元教学设计在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更重视思想、观念这些高层次目标的达成;从教学策略上讲,单元教学设计更强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活动。如果说,课时教学设计侧重在微观层面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那么。单元教学设计则在宏观层面完成一个主题的教学任务,因而更突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发展性。
参考文献:
[1]王磊,黄燕宁,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反思――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单元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3):9.
[2]何彩霞,化学学科观建构是单元教学的核心――“物质的分类”单元教学的思考[J].化学教育,2009(2):7.
简单的画画教学范文4
关键词:一体化 讲练一体 技能培训
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快慢与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是考驗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优劣的重要标准。怎样尽快培养出高技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来满足当今市场对劳动力的需要,是当前职业技术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和难题。笔者在《单片机应用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采用“理论”“实作”分家的教学法,并没有独立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习教学之分,而是把实习操作融于理论教学内容之中,理论教学及时对生产实习进行指导教学,使学生对实作原理有较深入的认知;实习教学反过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记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新的教学模式。
单片机“一体化教学模式”应具备的条件:一是要具备相应比较先进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包括教学场地和教学器材两个方面。二是软件设施方面,应有一支过硬的高水准的师资队伍。
其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目标是把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好自己的引导工作,开展双向互动的双边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熟练进行实践操作。现以《单片机应用技术》中的“彩灯控制器设计”一课为例,具体说明“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如何组织并实施。
1、理论授课
要充分利用教学场地和教学器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第一步,提出课题,利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引出新知识,让学生思考、讨论;第二步,利用提前做好的实驗彩灯,老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通过更换不同的程序,让小彩灯有不同的闪烁方式,使其讨论彩灯的闪烁原理;第三步,利用实驗灯或实驗箱,让学生操作电路中的多个控制按钮,亲身体驗彩灯闪烁的变换过程,使其对此控制实驗产生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发其求知欲望,进而可以进行分组讨论,以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第四步,老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结合实驗箱一起进行对原理的讲授,从单片机硬件结构到单片机的硬件电路分布,然后是流程图与实驗程序。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缓缓引入,使问题不断解决,从而确立教师的主导能动作用。讲授中,老师应有意识地在部分程序中设置故障,让彩灯不能实现正常闪烁的功能,然后老师提问,鼓励学生展开分组讨论,积极发言,踊跃答问,老师再进行正确的引导、分析,师生互动,形成双边教学活动;第五步,根据前面所做的不同实驗,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根据彩灯的闪烁规则的不同,所需要的程序也是不同的,根据其难易度,让学生分层次逐渐实现可得到较好的效果。
2、实践操作
首先组织学生对刚分析过的各个彩灯控制程序在单片机实驗箱上进行实习安装。然后,分组在多媒体上进行相应的程序调试,使其在自动、自主的完成流程图与程序设计的同时,真正地实现单片机对电路的控制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及时予以指导和解答。针对普遍性问题,教师可以采取集中分析的办法解决;对于个别性的问题,可采取单独指导的办法解决,真正的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当然,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是让优秀学生帮助其他学生对照原理检查、分析安装电路,调试程序,排除故障,变抽象的理论为具体、生动的实物分析,让学生感到学有所乐,学有所用,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掌握知识,锻炼技能,最终达到同步教学的目的,这样做也更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的体现出来。最后小组进行实驗讨论结果的演示,并写出实习感想,从中了解到实驗的目的和产生不同的结果的原因
3、巩固与加强
可让表现突出的学生分析控制过程,介绍操作中得到的体会和经驗,激发其他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老师根据彩灯控制的原理,列举实际中广泛运用的实例,目的是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掌握程度。
4、归纳总结
总之,经过一系列教学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开阔思路,并且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能把理论知识与实习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一系列教学活动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单片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在于其采取的教学思路。一是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解决了分段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在知识上不连贯、不衔接等问题;克服了理论教师只讲理论、实习教师只带实习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解决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减少了教师资源、教学时间、教学场地等方面的浪费;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既充分地利用了教学场地和器材,又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保证了学生能在学中求乐,在乐中求学。二是能把抽象而枯燥的理论知识科学地、有效地转化到实践过程中去,在实践中加以驗证,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并将感性认识自觉地上升为理性认识,开扩学生的思维与见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能有效地提高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大部分教师真正的理解“教什么,如何教”,从而让教师更多的了解“学生之所需,学生之所急”。这种模式不仅加深了教师对教学中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控,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学生在学习中所会碰到的困难,也能使其找到多种方式方法,来解决不同学生的各种疑问,真正的做到“答所问”,从而使学生对知识得到最全面的理解与掌握。这样做,还能在教学过程中促使教师不断地去钻研教学方法,不断地去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以此来满足教学所需,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压力。
总之,一体化教学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充实、不断完善,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简单的画画教学范文5
关键词:总胆汁酸 Ⅲ型前胶原 Ⅳ型胶原 肝纤维化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肝病患者133例,年龄22~70岁,平均52岁。按2000年全国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划分:①急性肝炎组40例(男28,女12);②慢迁肝(CPH)组29例(男19,女10);③慢活肝(CAH)组33例(男24,女9);④肝硬化(Lc)组31例(男24,女7);⑤健康对照组50例(男32,女18),年龄26~64岁,平均42岁,均为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肝功能正常,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阴性。
检测方法:检测对象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3~4ml,离心取血清标本备用。PCⅢ、Ⅳ-C采用固相放射免疫定量检测,TBA采用郎道公司试剂盒,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
数据分析:统计学处理数据均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与X2检验。
结果
各组血清TBA、Ⅳ-C、及PCⅢ含量比较:TBA、Ⅳ-C、PCIII含量(除Ⅳ-C在急性肝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在各肝病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各组肝病患者3项指标阳性率(%):慢性肝病组和肝硬化组Ⅳ-C、PC12项指标的阳性率均高于急性肝病组(P0.05)。
讨论
血清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细胞中合成与分泌并随胆汁分泌到肠道进行肝肠循环,经过门静脉时95%以上被重吸入肝,仅有微量进入血液。当肝功能受损时,可使胆汁酸代谢发生变化,使其直接进入血循环的量增加。血清TBA是一项反映肝功能损害比较敏感的指标。当肝细胞轻微损伤时,血清TBA即明显升高,尤其肝硬化者TBA异常率最高且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特别是肝功能常规指标改变不明显时,比其他肝功能指标反映肝损害更为明显。
本文结果显示,各组肝病患者血清TBA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
IV-C是基底膜的主要成分,正常情况下主要分布在血管、胆管的基底膜中。肝脏病变时基底膜破坏或改变,Ⅳ-C含量明显增加。据报道Ⅳ型胶原在肝纤维化时出现最早,非常适合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且Ⅳ-C浓度与肝纤维化程度有相关性。本文结果显示Ⅳ-C含量在慢性肝病组(CPH、CAH)和肝硬化组LC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简单的画画教学范文6
[关键词] 荷包牡丹碱;提取分离;天然药物化学;制药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1(b)-0167-03
[Abstract] Chemistry of natural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compulsory course for pharmaceutical specialty and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 course is also very important. A new teaching experiment for chemistry of natural medicin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dicentrine is developed in School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nnan University. In this experiment, pure dicentrine can be obtained from Stephania epigaea according to methanol ultrasonic extraction,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methanol recrystallization. This experiment is convenient, effective, and suitable to be a teaching experiment for the undergraduate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Key words] Dicentrin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Chemistry of natural medicine;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天然药物化学是制药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研究天然药物主要有效成分的结构类型、生源途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等[1]。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配套设计的各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结构表征实验,是天然药化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纽带,通过该实验课程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2]。从传统中药或者药用植物中提取分离天然活性成分,不仅可以解决很多活性化合物的来源以供活性筛选或药用开发,而且可以推进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3]。因而,进行天然活性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并应用于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而且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1 实验研究对象的选择
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制药工程实验教学团队在设计教学试验时注重实用性,力求在传统实验教学中结合云南省地方特色,开发新的适合制药工程专业的天然产物化学教学实验。地不容(Stephania epigaea)是云南著名的传统中草药(图1),味苦而辛,性凉,有小毒,功能清热解毒、镇静、理气、止痛[4]。来自于防己科(Menispermaceae)千金藤属植物,生长于湿热河谷的石灰岩上,俗名山乌龟、地胆、金不换等。在植物分类学上属千金藤属山乌龟亚属,资源较为丰富[5-6]。研究表明,地不容中荷包牡丹碱的含量极高,荷包牡丹碱(dicentrine)属于异喹啉类阿朴菲生物碱(图1),属于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内容中的一类典型生物碱,具有镇痛、镇静、抗癌[7-8]、肠道平滑肌解痉[9]、抗菌[10]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11-12]。荷包牡丹碱的商品名为痛可宁,用于头痛、牙痛、小手术后疼痛及神经衰弱等。文献调研未见关于荷包牡丹碱提取工艺的研究,将地不容中荷包牡丹碱的提取工艺应用于本科教学,具有较好的云南地方特色,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兴趣。
2 实验方案的设计
经过大量的前期研究,筛选了不同的提取方法、柱层析条件和重结晶条件等,结合教学实验的条件和要求,最终确定了以下实验方案:
2.1 荷包牡丹碱的提取
取地不容药材粉末50 g,采用甲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使用甲醇200 mL,每次超声30 min。抽滤,合并甲醇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甲醇得到粗提物。
2.2 荷包牡丹碱的分离
首先是拌样:取以上粗提物采用甲醇溶解进行拌样,硅胶(100~200目)用量为5.0 g,样品拌至完全干燥备用。然后是湿法装柱:硅胶用量为40 g,采用石油醚150 mL进行分散,装入5 cm×30 cm的层析柱,把石油醚放至液面高出硅胶面2 cm左右(放出石油醚经重蒸后可回收用于柱层析),静置30 min使层析柱自然压紧。此时把拌好的硅胶通过漏斗缓慢加入层析柱中,放干溶液。最后开始柱层析:采用石油醚-丙酮(4∶1)200 mL进行洗脱,弃去此部分洗脱液,继续用石油醚-丙酮-二乙胺(60∶20∶1)200 mL进行洗脱,收集此部分洗脱液,减压浓缩,所得物含荷包牡丹碱80%以上。
2.3 重结晶
取以上主要含荷包牡丹碱的所得物,加入9~11 mL甲醇进行溶解,若溶解困难可在水浴上微微加热,溶解完毕后密闭,在4℃冰箱中静置24 h后(也可直接放置到下次实验时间),有沉淀析出,抽滤,用2~3 mL甲醇洗涤固体,即可得到纯度大于90%的荷包牡丹碱,自然阴干后称重(得量约100 mg)。
2.4 结构表征
所得荷包牡丹碱首先通过与对照品进行薄层层析色谱(TLC)比较进行确定。显色剂采用改良碘化铋钾试剂。展开剂选用氯仿-甲醇(4∶1),所得化合物与对照品Rf值一致,确定所得化合物为荷包牡丹碱。也可进一步通过核磁共振(NMR)进行结构表征,以下是荷包牡丹碱的NMR数据:
荷包牡丹碱[13-14]:1H NMR(CDCl3, 400 MHz):δ 6.42(1H,s,H-3),3.08(1H,m,H-4a),2.58(1H,m,H-4b),3.04(1H,m,H-5a),2.41(1H,m,H-5b),3.01(1H,br s,H-6a),2.97 (1H,dd,J=11.6,5.8 Hz,H-7a),2.45(1H,dd,J=11.6,5.8 Hz,H-7b),6.72(1H,s,H-8),7.60(1H,s,H-11),5.82[1H,s,(OCH2O)a],5.98[1H,s,(OCH2O)b],3.84,3.86(2×3H,2×s,9,10-OCH3),2.44(3H,s,6-NCH3);13C NMR(CDCl3,100 MHz):δ 146.4(s,C-1),116.4(s,C-1a),126.3(s,C-1b),141.6(s,C-2),106.6(d,C-3),126.4(s,C-3a),29.0(t,C-4),54.4(t,C-5),62.2(d,C-6a),34.0(t,C-7),128.2(s,C-7a),111.1(d,C-8),147.5(s,C-9),148.0(s,C-10),110.3(d,C-11),123.4(s,C-11a),100.4(t,OCH2O),55.6(q,9-OCH3),55.9(q,10-OCH3),43.8(q,6-NCH3)。
3 实验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3.1 药材选择
地不容药材品种较多,本实验所用药材为千金藤属地不容(S. epigaea)[15],特别注意不要误用葫芦科雪胆属植物雪胆[16],购买时需准确辨认。此外,其他地不容中荷包牡丹碱含量不高,比如齿叶地不容[17]和河谷地不容[18]等,不能用于该实验。
3.2 粉碎程度
药材粉碎不能过细,一般过24目筛,或者粉碎成普通粗粉即可(购买药材时可直接要求粉碎),粉碎过细容易导致抽滤困难,延长试验时间。
3.3提取工艺
比较了甲醇回流、甲醇超声和0.5%盐酸水溶液渗滤(常规生物碱提取方法[19-20])3种提取方法。结果表明甲醇回流提取成分复杂,后续分离困难,而0.5%盐酸水溶液渗滤对荷包牡丹碱的提取率很低。所以实验教学中采用甲醇超声提取最佳,既能较完全地提取荷包牡丹碱,而且引入的杂质少,有利于后续分离。
3.4 柱层析洗脱剂筛选
二乙胺可以极大增加洗脱剂对荷包牡丹碱的洗脱能力。所以实验教学中应注意,第1次洗脱不加二乙胺,可以洗脱大部分杂质,而不会洗脱荷包牡丹碱。第2次洗脱须加入二乙胺,增强对荷包牡丹碱的洗脱能力,可以集中得到纯度高于80%的荷包牡丹碱。此部分会混有少量极性更大的青藤碱。
3.5 重结晶甲醇用量
在保证溶解的情况下,重结晶溶剂甲醇的用量应该尽量少,可以采用加热帮助溶解,这样可以实现高纯度(大于90%)、高收率的获得荷包牡丹碱。
4 实验教学心得
荷包牡丹碱的分离纯化实验具有容易操作、试剂简单和结果可控的优点,并于去年应用于云南大学化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实验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生物碱的常规提取方法和硅胶柱层析洗脱条件选择的原则。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熟悉了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操作,包括提取、柱层析和重结晶等。在实验报告的撰写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抽滤困难与粉碎过细有关,提取效率低又和粉碎粒度、提取时间和溶剂加入量有关等,结合实验过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原理。
综上所述,荷包牡丹碱的分离纯化实验适用于制药工程专业天然药物化学的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 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 梁敬钰.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与指导[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3] 俞媚华,侯爱君,王洋.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7):144-145.
[4] Dong JW,Cai L,Fang YS,et al. Proaporphine and aporphine alkaloids with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y activity from Stephania epigaea [J]. Fitoterapia,2015,104(7):102-107.
[5]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30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6] 李兴,何凤发,张建佳.地不容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1):127-131.
[7] 赵春景,贾伟,梁明达,等.13种异喹琳类生物碱对体外GLC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2, 8(5):398-399.
[8] Konkimalla VB,Efferth T. Inhibition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over-expressing cancer cells by the aphorphine-type isoquinoline alkaloid,dicentrine [J]. Biochem Pharmacol,2010,79(8):1092-1099.
[9] 李惠兰,王方材,侯云成,等.荷包牡丹碱对豚鼠结肠带收缩作用的影响[J].昆明医学院学报,1994,15(2):36-39.
[10] Morteza-Semnani K,Amin G,Shidfar MR,et al. Antifungal activity of the methanolic extract and alkaloids of Glaucium oxylobum [J]. Fitoterapia,2003,74(5):493-496.
[11] 赵春景,贾伟.维拉帕米与荷包牡丹碱合用对体外KB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药房,1996,7(3):111-112.
[12] 刘岩,张虹,金雪,等.荷包牡丹碱对人肺癌A549细胞生长及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1,25(6):543-546.
[13] 左爱学,马云淑,饶高雄.马山地不容的生物碱成分[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9):136-139.
[14] 李行诺,闫海霞,沙娜,等.粉防己生物碱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26(6):430-433.
[15] Jin HZ,Wang HB,Wang YB,et al. Alkaloids from Stephania epigaea [J]. Chin J Nat Med Mar,2007,5(2):112-114.
[16] 杨艳,陈旭冰,陈光勇,等.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鉴定云南雪胆和云南地不容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 10(5):112-113.
[17] 左爱学,李莉,马云淑,等.齿叶地不容的生物碱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4):574-577.
[18] 左爱学,李莉,饶高雄,等.民族药物河谷地不容的生物碱成分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20(1):17-19.
[19] 尹田鹏,蔡乐,雷刚,等.宾川乌头根中两个新的二萜生物碱[J].有机化学,2013,(33):2528-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