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咨询相关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咨询相关培训范文1
[关键词]心理咨询培训 督导 培训教师 评价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人们对心理咨询和辅导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心理健康从业人员也随之越来越多,心理职业培训也越来越显得重要。2001年至2005年,由于相关部门不懈努力,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心理咨询职业培训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开端,但目前的行业操作不够规范,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培训质量和数量参差不齐、培训时间短、培训标准不具体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本文通过对来自全国29个省市的一千三百多名心理健康从业者的问卷进行分析,了解心理咨询培训状况以及他们对此的评价。同时主要对其中担任督导工作和培训工作的人进行深入分析,期望能够从专业人员的角度对我国心理咨询培训提供更多行之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二、方法
1.对象
1391名心理从业人员,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男性515人,女性841人。年龄范围从20岁到74岁,平均年龄36.11岁。
2.工具
本研究的工具选自研究者自编的调查问卷《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情况调查表》。该问卷主要涉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管理与培训方面的内容,共有93个多项选择题和填空题。
编制过程包括:(1)广泛选取与心理咨询、治疗相关的管理和培训相关的内容,由研究小组成员编制成测题,由一名专家统稿形成初始问卷。(2)经研究小组2次讨论形成问卷初稿,并对小样本专业人员试测;根据试测反馈意见,修改题型,小组成员进一步讨论修改后形成预测问卷。(3)进一步对小样本专业人员进行预测,得到反馈意见;根据反馈意见,由2名专家进一步对问卷进行修改和统稿,形成意见所须问卷。本研究从中抽取“培训评价量表”进行分析。该量表共有20个题项,量表的α系数为0.823。
除培训评价量表,本研究还选取问卷中对培训评价造成影响的条目进行分析,具体包括:是否担任督导;是否担任培训教师。由于涉及题项较多,本文仅就存在显著性差异的题项进行分析。
三、结果及分析
1.整体情况
客观上来讲,心理工作者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很高,培训意愿强烈。
在发放的1391份问卷中,有效问卷1311份。其中表示会定期参加培训有898名占总数的68.5%,不愿意定期参加培训的有95名只占7.2%。同时,调查对象较认可参加培训对工作的帮助作用。在有效的1343份问卷中,认为培训对咨询或治疗工作十分有益的占82.6%,不认为有益处的仅占总人数的3.0%。由此可见,参加心理培训已经得到大多是专业人士的认可和赞同。
2.督导人员分析
对于培训的评价,不仅要参考国外经验,还要结合本国经验。担任督导人员相对于一般人员更了解心理咨询的情况需要。因此,对培训的评价也更有指导意义。在本次调查中担任督导工作的人员为437人占总人数的31.4%。统计分析担任督导人员与非督导人员存在差异的题项发现:
(1)任督导人员的人员相较非督导人员更觉的培训的场地不够充裕,t
(2)一般从业者对实践培训以及培训中的督导情况满意度更低,t
3.培训教师分析
培训老师是在培训领域第一线的工作者,以他们的视角看培训工作,可以更能发觉现阶段心理培训工作中的问题,因此我们结合是否担任培训教师分析培训评价情况。在本次调查中,担任培训老师的为51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6.7%。
(1)培训教师相较于一般从业人员更加认为培训教材不符合需要,t
(2)一般从业者认为培训对咨询或治疗工作更有益,而培训教师却认为对工作好处有限,t
四、讨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国内外的经验,我们已经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现阶段我国培可以看出:
督导人员对培训基础设施和教材较为不满意,而一般专业人员对培训中的督导情况和理论培训更为不满。从中反映出督导人员更接近实践工作,对实际情况有着较为客观的认识,对培训的要求更为实际。
培训教师相较于一般从业人员对培训效果更看重,更强调的指导性。也因此培训教师认为培训对咨询或治疗工作工作好处有限。这本身也反映出培训者也不看好培训工作,可见培训工作的确需要在培训质量下大工夫。
还应该指出,在1391名心理咨询从业人员中,不具有专业证书的从业人员有584人占总人数的42%,其中154名担任督导人员,占督导人员的37%,196人充当培训教师占培训教师总人数的40.7%。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的心理咨询也还不规范,无证从业人数较多。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心理咨询培训的现状。我们既需要规范督导以及培训教师队伍,也要看到中国必须在此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和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中国心理咨询业获得真正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从业者数量的增长。
相关部门,应着重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尽快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在国外有专门的专业伦理学委员会及各项法律、法规来监管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行为,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监管几乎为空白。二是建立督导制度应是当务之急,没有足够的督导,是无法保证咨询师质量,最终会是大众对心理咨询失去信心。三是高校作为培养专业技能的特殊园地,应当成为心理咨询职业人才的培养和输送的重要基地。心理咨询师必备的理论知识只靠短期培训是不能掌握的,高校作为教育人才的大平台,应该担负起专业人才输出的重担,以保证心理咨询事业的稳步发展。这也是改善我国目前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的治本之法。
参考文献:
[1]李波,贾晓明,安芹.国内心理咨询和治疗培训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5):514-516.
心理咨询相关培训范文2
〔关键词〕中美;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认证;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8-0004-03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年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2005年颁布了新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这表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在不断完善,但这一资格鉴定标准仍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美国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认证体系已较为成熟,其相关的认证措施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相关概念解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
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顾名思义就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行业的人员。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较快,从业人员分布较广,包括心理咨询员、心理学家、心理医生、学校心理师或学校心理学家等。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从业人员各种称谓混杂,只在学校中就有心理健康教师、心理教师、心理辅导员、心育教师、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员等数十种称呼。为方便起见,本文将以上各种称谓统称为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简称从业人员。
(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
资格认证是指认可某一个体或特定机构是否达到了既定的职业标准和开业规定要求,它是对个体机构进行评价的制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颁布一套据以鉴别合格与否的标准;二、依据该标准对特定机构或个人进行合格与否的审核。
概括地说,美国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包括两个层次的认证:第一个层次是认证咨询员培养机构和培养课程;第二个层次是认证某个申请者是否达到了咨询员的特定标准。为了区分,笔者援引江光荣和夏勉先生的观点将第一个层次称为资质鉴定,第二个层次称为资格认证。本文只讨论第二个层次。
二、中美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比较
(一)从业人员培训层次比较
美国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尤其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培养分为三个层次:高级层次培养具有博士学位的咨询心理学家;中级层次培养具有硕士学位的专职心理咨询工作者;初级层次培养兼职咨询教师,也就是将中小学具有教育教学经验、热爱心理咨询工作、深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教师,送到高等院校或条件较好的学校心理咨询机构接受一定的咨询技能专业培训,然后回到中小学担任兼职咨询工作。
在各个层次从业人员培训方面,除了这些专业的国家认证的学校和协会培训机构的考前培训外,还不定期地对从业人员进行其他培训,使其掌握最先进的、最适宜的科学知识、技术方法等。获得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也不是一证到底、一劳永逸,还要进行证书的更新工作。通常国家资格证书更新以三年为一个周期,持有者必须在三年中提交所规定的最少75个小时的CPD(“继续职业发展”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简称CPD)的官方证明方能换取下一个三年的执照。CPD的活动类型很多,主要有在职培训、大学/学院课程、专业会议或研讨会、研究与出版学术作品、做见习期的督导人、担任专业机构负责人以及其他可以被证明的自我学习和提高活动。可以说,美国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培训是终身的。
在我国,由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严重匮乏,国家出台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定只要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到工商部门注册后即可开业。要取得这种从业资格并不困难,只需要在培训机构报名参加培训,一般最终均可以获取证书,有的培训机构甚至打出交钱保证能拿到证书的广告。心理健康教育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是有了,但质量却在急剧下滑。从业人员的培训缺乏层次性、专业性,学历水平也较低。《标准》规定,“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毕业证书,经心理咨询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者”,均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这种规定忽视了学历教育,模糊了专业申请的条件和资质,降低了行业的准入门槛。
(二)从业人员资格等级比较
心理咨询相关培训范文3
关键词:高校;朋辈心理咨询员;心理健康教育
G448
所谓朋辈心理咨询员指的是在非心理专业的人员中进行选拔与培训,以让其对周边同龄人进行心理辅导和开导。而将其运用到高校中指的就是,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成绩优异、人际关系良好、思想品德优秀等各方面都较好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等工作的培养,让其作为心理咨询员来对其周边的同学和朋友等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朋辈心理咨询方式的开展对提高高校心理干预的V泛性、问题发现的及时性、心理辅导的针对性等多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高校应重视这一方式的落实并切实有效的对朋辈心理咨询员进行培养。
一、高校朋辈心理咨询员培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1.高校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心理干预的广泛性
就我国高校来看,尽管学校中开设有相关的心理教育课程以及心理咨询部门,但课程的开设往往只局限于教学中,而心理咨询部门也大多需要学生能主动针对自身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而寻求解决,这也就造成了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而朋辈心理咨询员其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心理咨询员,这也使得其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充分的融入到高校学生群体中,并广泛的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观察,这也正有利于提高了高校学生心理干预的广泛性。
2.高校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培养能有效弥补高校心理干预的不足
专业心理辅导工作人员的缺乏是我国现阶段高校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也就导致高校学生在面临心理问题时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解决。而也有部分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这就导致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不能主动的寻求帮助。而朋辈心理咨询员其身份还是学生的同学与朋友,这就使他们能更加有效的与高校学生之间构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从而以同学和朋友的身份来对面临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引导以强化他们的心理状态。
3.高校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培养能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其主要目的是对高校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品质等进行引导,并强化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等,这往往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能充分对学生的心理状态等进行了解,以在教学中采用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与内容。而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培养则能有效使他们深入到高校学生群体中,以朋辈交流等高校学生所适应的方式来对其心理状态进行深入的了解,进而更好的与教师进行信息的交流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二、高校朋辈心理咨询员培养的主要方式
1.对朋辈心理咨询员进行严格的选拔
在高校中对朋辈心理咨询员的选拔可采取自主报名与专家考察等综合型的方式,以保证选拔出高校学生群体中成绩优异、人际关系良好、思想品德优秀等各方面都较好的学生来进行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工作。首先,在学生的自主报名中,除了用于自我信息介绍的申请表之外,还应附带用于学生心理调查的问卷,来对报名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其次,让学校心理学的专家以学生的申请表和心理调查问卷为依据来对学生进行最终的面试,将那些成绩优异、人际关系良好、思想品德优秀,且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协调能力的学生确定为学校的朋辈心理咨询员。
2.对朋辈心理咨询员进行充分的岗前培训
对朋辈心理咨询员进行充分的岗前培训是高校朋辈心理咨询工作开展的核心内容,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朋辈心理咨询员在朋辈心理咨询工作开展中的能力,而在是的岗前培训中往往要做好一下的几项工作:
(1)朋辈心理咨询理论知识的培养。通过讲座的开展来向朋辈心理咨询员介绍其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其自身在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进而强化高校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工作认同感。
(2)朋辈心理咨询知识能力的训练强化。对这一内容的培养往往可以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对朋辈心理咨询员进行充分的引导让其对自身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以强化其自我认知的能力,进而在其朋辈心理咨询工作中能树立正确的道德、人格、价值观意识。这也是要通过培养的方式让朋辈心理咨询员在朋辈心理咨询工作中能保持积极的心态,以更好的对同伴进行心理引导。
(3)对朋辈心理咨询员进行生命教育的培养。这一内容的培养往往可以采用以情激情的方式,通过出发朋辈心理咨询员的情感体验来强化其自身对生命等多方面的认识,以强化其对自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3.对朋辈心理咨询员进行工作监督与后期的强化培养
对朋辈心理咨询员进行工作监督与后期的强化培养是保证朋辈心理咨询质量的重要方式。为了保证朋辈心理咨询员在朋辈心理咨询工作中得到自我的成长,并提高自身的朋辈心理咨询能力,要求高校能根据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或者是相关的工作指导。高校应对朋辈心理咨询员日常的工作进行记录并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而尽管在通过岗前培训之后朋辈心理咨询员已经能胜任其工作,但高校还应针对其工作能力与质量的提升而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以帮助他们在工作中更加的得心应手。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培养及朋辈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也就要求我国高校能明确朋辈心理咨询工作开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重视学校中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培养,保证做好对人员的严格选拔、充分的岗前培训以及后期对朋辈心理咨询员知识专业的不断培训强化,进而切实发挥高校学生群体中朋辈心理咨询的重要作用,以更加有效的促进校园的协和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心理咨询相关培训范文4
姓名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 女 | 29岁
居住地:
电 话:
E-mail:
最近工作 2 年1个月
公 司:XXXXX(中国)有限公司
行 业: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职 位: 心理咨询师 最高学历
学 历:硕士
专 业: 心理学
学 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自我评价
从事心理咨询5年,有丰富的咨询经验和心理测评经验。擅长情感、人际沟通和 职业规划 领域;兴趣广泛,精力充沛; 英语 口语、写作熟练;责任心强,吃苦耐劳;待人诚恳,有团队精神。
求职 意向
到岗时间: 待定
工作性质: 全职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心理咨询师
工作经验
2008 /9--至今:XXXX(中国)有限公司(500人以上) [ 2 年1个月]
所属行业: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责任关怀 心理咨询师
负责员工职业健康、预防医学以及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项目的策划、组织实施; 员工个体心理咨询;员工工作压力培训;
2006/8—2008/9:XXXXX教育培训(500人以上) [ 2年1个月]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
VIP事业部 心理咨询师兼心理教研
为学员及学员家长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完成学员心理测评分析报告;给教师团队提供合理化建议;编写讲座及课程内容(缓解考试焦虑、教育心理学应用等),并面向教师团队及学员家长等开展相关讲座和培训;每周主持开展个案探讨会,从心理学角度帮助问题学员改善状况解决问题。
教育经历
2003 /9—2006 /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 硕士
所学的专业为心理咨询。 学习课程包括心理诊断、精神分析、心理咨询技术、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决策心理学,团体培训等。 医学的基础课程,包括生理、生化、药理等; 临床课程,包括内科、外科、五官科、妇科等; 预防医学,包括微生物、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等; 管理课程,包括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心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医院管理等
社会经验
2004 /3—2006 /6 华师大心理咨询中心,任心理咨询师
对校内外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有丰富的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的经验,擅长情感和 职业规划 方面咨询;
语言能力
英语 (精通)
培训经历
2005/6—2005/11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师二级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
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培训
证书
2006 /1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
心理咨询相关培训范文5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也是一名心理督导(心理咨询的老师);同时也在大学里给学生们讲课,是名心理老师;还是某些企业的心理培训师……虽然我拥有那么多的职业身份,但是其实都是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而已。很多人对我们的职业很好奇,认为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一定特别好玩、神秘。下面,就听我来絮叨絮叨我们的生活吧!
我在心理咨询这个圈子里已经摸爬滚打十多年了,你千万别以为十年的时间很短,心理咨询这个行业至今不过二十年,真正有心理咨询师这个职称也才十几年。
任何一个新兴行业,都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也蕴藏了许多机会。跟我一起学习的好多小伙伴,如今还能坚持下来的也都练就了“金刚之身”,不是名人就是“大咖”级的。我们说,心理咨询师是“三年成人,五年成才”。心理咨询师连续学习、实习三年,便基本可以进行收费咨询,连续五年基本可以做心理督导。貌似时间不长,可是能熬过两年就不易。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工作非常具有挑战性,当我们面对形形的咨询者时,实际上考验的是自己的耐性和心性。
工作之一:心理咨询师的自我修行
不要以为我们的工作就是每天跟别人聊天,其实跟自己聊天的时间远远多于跟他人的。这些工作你是看不到的,只有心理咨询师自己知道。我们拿出五份的时间提高自己,才能有一份的能力帮助他人。在一周里,我们通常为他人提供咨询服务的时间只有一到两天(累计时间),花在自我提高的时间上却高达三到四天。每天,或者只要有空,我都会进行自我反思,并学习案例、探索疗法、涉猎各类相关知识,如果有需要,我还会进行周期性的“闭门修行”。这里所说的“闭门修行”,特指不对外接待咨询者,潜心进行自我学习与提升或者调节个人心性。
话分两头,先说自我学习与提升。你知道吗?这个世上有成百上千种心理咨询疗法。心理咨询工作是广义科学,需要我们吸收的不单是咨询技术本身。另外你想想,如果我们没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将技术应用到咨询者身上?如果我们没有优秀的交际能力,如何才能让咨询者信任我们?如果我们不懂得察言观色,不懂得人情世故,对对方谈及的事件完全陌生,我们就无法跟他交流。有一次,一位咨询者掏出一首古诗,说:“白老师,你看看这首诗,我的心情如它。”哇,这是在考我的古文啊!
再说调节个人心性。有人说心理咨询师很幸福,能听到他人的人生,避免自己误走他人犯过的错误;心理咨询师也很可怜,咨询者的人生大多艰难,心理咨询师成为他们倾倒心里垃圾的“精神垃圾桶”。在心理咨询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体会他人的人生,对心理咨询师来说,是件快乐的事。我们生来好问:“人生是啥?他人又会把人生过成什么样子?”所以当他人描述自己的人生时,我们大多是带着好奇去体会,带着深思去品味的;但是,附产品――“低落情绪”也会悄悄传染给我们。越是定力不够的新手,越是容易受到这种莫名情绪的感染。心理咨询师一旦做了三到六个月的心理咨询工作,就需要及时放松,转换关注点,离开心理咨询室,去大自然看看花鸟,去跟乐观的朋友混几日。
工作之二:咨询是我们的主体工作
说到心理咨询师,做咨询似乎是这类人最该做的工作。咨询不是聊天,更不是开导,而是陪着你认清楚自己的过程。心理咨询师以平和的态度,跟你聊你自己。我们会好奇地睁大眼睛,关注你的问题:“是啊,就像你说的,为什么你会把自己变得如此狼狈呢?让我们一起想想吧!”我们通常不会直接给出答案,我们更喜欢倾听,不喜欢提建议;我们更希望用好奇来激发你对自己的问题的关注,更愿意通过不断的问话,来听到你努力得出的判断。
没错,心理咨询师就是“等着你长大,陪着你变化,在你发生重大失误时才会指出”。不要指望我们给你指点江山,不要渴望我们给你盖棺定论,不要以为我们可以预知未来,那是巫师,不是心理咨询师。因为,心理咨询师是人,不能看到你的明天,不能预知福兮祸兮。
工作三:心理咨询之外的副业,其实也是工作
今天的心理咨询师已经不是五六年前的单一工种。那些看起来更挣钱的副业,其实早就成为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比如做培训、讲课、做讲座、做公众号。
技术工人只懂埋头钻研,不会宣传;销售人员只懂聊天,不懂技术……但是心理咨询师要懂技术,也要会宣传。做培训是宣传,做公众号也是宣传。我们不是职业培训师,也不是职业公众号制作者。但是,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如果你只做咨询,就做不好咨询;如果你只能做咨询,就不可能收入稳定。
在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过程中,其实最大的获益者是自己。通过给他人做心理咨询,不仅可以防止自己少走弯路,还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找到提高的方法。通过自我宣传,一方面能吸引更多的客户,另一方面也能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在享受,都是在了解自己,提升自己。
1. 心理咨询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公司发展不太如意,只有少数很专业的知名心理咨询工作室/公司经济效益不错。因此,如果想做面向社会收费的心理咨询业务,从业者必须是很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2.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前景
心理咨询师是拥有广阔前景的职业,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区、机关、企业、司法系统等领域,对心理咨询师的需求量较大。国家规定,监狱劳教部门、大专院校、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的人事部等都应配备两至三名心理咨询师。
3. 成为心理咨询师的途径
心理咨询相关培训范文6
关键词:心理咨询;高校;应对
中图分类号:G4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115-02
收稿日期:2007-01-05
作者简介:胡晶(1973-),女,哈尔滨人,讲师,从事教学论、心理发展与咨询研究。
随着我国第一部心理咨询师职业规范标准――《中国心理咨询师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我国的心理咨询工作走上了专业化、正规化和职业化的发展之路。
一、心理咨询历史嬗变考评
西方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社会发展和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心理咨询在对青年进行职业指导的浪潮中应运而生。开心理咨询先河者首推美国职业指导者帕森斯(F.Pasenons)。他在1909年出版了《选择职业》一书,此书可谓世界上第一部有关心理咨询的著作。他通过研究个人、职业两方面的特点,对个人求职和发挥个人潜能给求职者以帮助。同年,比尔斯发起成立了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其宗旨在于维护人的心理健康,预防和矫治心理疾病。一战后,随着心理测验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心理测验为基础的临床指导性心理咨询模式,其领军人物是明尼苏达大学威廉逊教授。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适应上、尤其是情绪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加之由于战争的创伤性影响,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使心理咨询得以空前发展。至今,美国心理咨询方兴未艾,无论其理论还是实践技术上,日趋完善,其专业化、职业化、法律化水准,在当今世界心理咨询领域是领先的。20世纪60年代后,心理咨询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起步。尽管从业者来自不同的职业背景和领域,开展活动的形式、规模与质量参差不齐,但就其推动整个世界的心理咨询活动,构成心理咨询链条不可或缺的环节而言,其成就依然可圈可点。
反观我国,虽然引经据典可以考证出心理咨询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心理咨询思想在从先秦到明清浩如烟海的医学典籍中,熠熠生辉[1],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些散见于古代典籍中的心理咨询思想与实践,仍然是零碎的、不系统的或不自觉的,还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理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人们的心理问题在巨变的时代背景中逐渐突出,于是在一些医疗部门,如中山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首钢医院等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咨询才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开始在人们的心理生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行业规范,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约束,以及政府的引导和管理滞后,我国的心理咨询一直处于范围广泛但良莠不齐的非职业化状态。我国于1985年在浙江省湖州师专成立了第一个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中心后,高校心理咨询也呈现星火燎原之势。面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的心理特殊性,高校心理咨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活动,在预防和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客观上也推动了我国心理咨询事业发展。目前,全国一千余所高校中约有近40%以上的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或心理教育,北京地区则达到了70%以上,形成了一定规模[2]。当然,其中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可以相信,随着《标准》出台并付诸实施,得以净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能够提供有效心理援助的专业活动,必将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职业领域。
二、高校在心理咨询职业化中的应对
很显然,心理咨询在我国成为一种职业,是以竞争和创新为特征的时展的必然结果。心理咨询发展为职业不仅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必需。另外,无论从数量或质量看,我国心理咨询人才的匮乏也是一个严峻的社会现实。大量的专业人士需求与匮乏的专业人才状况正是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尴尬的现实。所以,规范、净化、管理、监督心理咨询业,使之专业化、职业化和正规化,就成为维护人们切身利益,提高大众身心健康的当务之急。这里,我们需要反思和回答的是,高校在心理咨询职业嬗变的过程中,该作何应对呢?
1.意识上求变
观念转变是高校应对心理咨询职业化的首要任务。目前,高校中将心理问题思想化和德育化的观念还有着极大的市场,心理咨询生理化和心理咨询治疗化的认识误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7]。这给心理咨询职能和作用的发挥造成了很大麻烦,使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步履维艰,甚至沦为应付上级检查和评估的一种装饰。《标准》的出台,为高校重新认识与理解心理咨询职业,搭建起了平台。高校应该以《标准》出台为契机,切实扭转过去的陈旧观念,从职业化和专业化角度,把握心理咨询作为职业所体现的内涵和外延,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地来理解心理咨询这一全新职业,消除偏见、误区和神秘感,重构其新的符合时代特征的观念、概念及文化,使肩负着以维护人类内心安宁为使命的心理咨询首先在高校真正生根、开花和结果。要以高校为发展平台,让更多的人认识心理咨询,走进心理咨询,使心理咨询走出高校,走向社会,成为提升人类心理生活质量的不可或缺的援助力量。
2.专业上求新
心理咨询作为职业已经走进了人们视野。但是,人才需求数量和人才培养的数量之间的巨大缺口,则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心理咨询领域人才匮乏几近告急;另一方面则是该领域充斥着大量的滥竽充数的人。另外,在该领域之外还有数量不可低估的,怀着不同目的、心态的人,试图进入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领域。所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净化心理咨询市场,提高咨询质量,维护心理咨询荣誉,高校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高校应充分利用其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在有条件的高师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心理系、教育系、哲学系、社会系、管理系、人力资源系等相关学科基础上,筹办心理咨询专业或者开拓心理咨询方向,调整或重建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后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的养成,使该专业大学生完全具备心理咨询人员资格认证的资质。同时,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考虑在硕士或者博士这一层面上,新开心理咨询专业或培养方向,鼓励更多的硕士或博士参加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这对于规范心理咨询市场,重建心理咨询声誉,进而推动该领域发展,无疑会起到表率和引导作用。所以,高校须以《标准》颁布为切入点,将心理咨询作为专业来发展,不仅会为心理咨询事业提供发展的原动力,也使得高校在应对心理咨询职业化过程中,能拓宽专业路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为心理学发展找到一个极具生命力的生长点。
3.师资上求全
心理咨询人员资格认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取得资质前的专业培训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它事关咨询人员的从业水准、从业能力和从业道德。《标准》中规定:从事心理咨询师培训的教师必须具有心理学及相关专业副高职以上职称、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者,或取得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3年以上者,经心理咨询师执教培训后,可担任心理咨询员或心理咨询师培训教师;具有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正高职称,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者,可担任高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教师。上述执教师资标准向高校师资提出了挑战。高校固然名师云集,人才荟萃,但能否应对挑战,却是必须审慎思考的问题:一方面,高校师资应该转换角色,积极参加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获取心理咨询师资格;另一方面,高校师资应把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心理咨询职业化紧密联系起来,以强化的师资条件为基础,将培训咨询师作为提高自己专业素养的契机,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拓展自身专业视野,养成心理咨询职业化意识。
4.咨询主体素质上求高
尽管我国已有近40%的高校在为大学生进行着心理咨询或心理教育活动,但以笔者所见,在这一近乎蓬勃发展势头背后,隐藏的却是效能的日渐萎缩,其中的从业者素质堪忧:有些缺乏心理咨询理论和技能且身份复杂的所谓咨询员,二十余年来,一直把持着心理咨询在高校的低效运转。从一定意义上而言,这是使高校心理咨询裹足不前的严重羁绊之一。心理咨询绝非是任意行为,也绝非是什么人都可以涉足的,那种认为心理咨询无非就是安慰、劝说的观点行为,实事证明,只能给心理咨询带来灾难。心理咨询是一项严肃行为。它之所以可能,在于这是专业领域,在这一专业领域从事活动的人是专业人士,他们一般要具备《标准》中规定的各种专业能力。咨询人员的知识水准、从业能力、人生阅历、实践经验、道德水平、人格魅力、学历水平等资质,对于高校从事这一行业的人而言,缺一不可。高校咨询人员要以《标准》为准绳,积极参与资格认证,以切实改变目前高校心理咨询的尴尬局面。心理咨询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检视自己,不断修正,不断前进。
5.理论上求原创
我国心理咨询二十余年来一直蹒跚而行,没有实现超越性和突破性的进展,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心理咨询理论创新。由于心理咨询根植于西方的文化背景而非生长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它的中国化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我国学界的难题。当某些心理咨询理论、技术或是量表在为解释西方人的心理现象发挥作用时,它为中国人解惑答疑时却是那样牵强,甚至是无能为力。这就是我们心理学界长期以来专于模仿,少有创新,专于引进,少有其理论反思所付出的代价。如果我们仍对心理咨询原创性理论无动于衷,那么,我们所做的将依旧是为西方的心理咨询是否具有普遍性提供佐证。高校是学术创新和知识生产的沃土。高校拥有大量的专家、学者以及科研优势;高校有着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可贵的学术传统;高校面临着心理咨询职业化的难得的发展契机。因此,高校应该从过去的研究模式的禁锢中解脱出来,在引进西方前沿性、前瞻性理论和技术的同时,反思其文化品质,在本土文化背景中,积极修正,勇于原创,进而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国人的具有创新性和本土文化品格的心理咨询模式、技术乃至理论,这是我国高校在心理咨询成为一种职业时所面临的最为困难的抉择,也是最深层次的问题。惟有如此,才能解决心理咨询原创性不足的问题,因为这是建构我国自己的心理咨询的根本。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心理咨询与治疗实用手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2]樊富岷.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之发展[J].大众心理学,1995(6).
[3]张俊仁,等.咨询心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7.
[4]钱铭怡,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