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范文1
一 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为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
2.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
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述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二 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是达不到目的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1.选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
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速读法,也是十分重要的。
4.摘录批注法
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 课外阅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1小学生的阅读现状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有益补充,它帮助小学生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提升语文素养。笔者观察到的小学生的阅读现状有:(1)没有合适的书籍。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判别力有限,教师、家长没有适当引导,学生不知道该读什么样的书籍。(2)没有合理地安排时间。小学生一般认为做完作业就完成了一天的学习任务,不会合理地分配读书的时间。(3)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些学生读书只是泛泛而读,不做阅读笔记、不进行思考,虽然读了一定的书,但收效甚微。
2阅读方法的探索
2.1选择合适的书籍
学生今天读什么样的书决定他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工作者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读物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而现实背景下,市场上关于小学生阅读的文艺读物偏多,实用读物偏少,通俗读物偏多,经典读物偏少,人文读物多,科学读物偏少。家长、教师在为孩子选择图书时,要正确认识到阅读是培养涵养的过程,引导孩子进行多种文类的阅读,文学、历史、地理、数学、科学、哲学等书籍都应该在选择之列。教师对学生阅读图书推荐也应由面到点的进行,要把精当的书目推荐给学生阅读,像小学生喜爱《经典诵读》《日有所诵》,读起来朗朗上口,格调清新,深受学生的喜爱;配上精美的插图和唯美文字的绘本,以简易的风格深受孩子的喜爱;与课本相关的经典名著《昆虫记》《爱的教育》《红楼梦》等,跟踪学生的课本,更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有效性。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为孩子选对书也就完成了正确引领学生读书的一半。
2.2陪伴学生阅读
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主要是学校与家庭,师长的陪伴更能激起学生浓浓的读书兴趣。小学课堂上,教师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阅读,教师良好的阅读习惯会感染学生更加关注阅读。借孩子的书读,教师不妨一试,也是对孩子阅读熏染的一种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也可分享自己喜欢的文段与读书体会,有了共同的情感体会和共同感受阅读兴趣,师生的共同语言也会逐渐增多。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即使没有及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也会沾上浓浓的读书气息。孩子另一个重要的读书空间便是在家,家长的良好阅读习惯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书香门第”的孩子相对来说更喜欢读书,不是孩子一生下来就喜欢读书,而是目睹大人的阅读过程,慢慢地把阅读变成自身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和孩子一起,安静地读书。阅读,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生命礼物。
2.3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读书形式
孩子的成长阶段不一样,读书形式也不一样。对低年级的学生,师长的助读很有必要。这一阶段的孩子由于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对文字没有对应的想象能力,教师、家长最好帮助孩子边读边想象,让孩子在文字与想象的结合中找到读书的乐趣。孩子逐渐长大一些,要求学生每天书包里都要揣一本课外书。学生之间好书的流淌,也为孩子的阅读创造一种浓浓的读书氛围。中高年级的小学生一个人读得无趣的时候,读书俱乐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聊聊读到的最精彩的环节,聊聊自己阅读的收获,发表读书演讲,组织知识竞猜,利用课余时间编排课本剧,举办一场“融荐书、读书、表演、创作等各种方式于一体的综合读书会”等等。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也展示了自己,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他们的读书成就感,由学生的“要我读”到“我要读”。
2.4阅读方法的指导
有意识地布置学生的阅读内容,合理安排学生的阅读时间,指导学生拟定阅读计划,介绍优秀的阅读体会与阅读经历,以帮助他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效率地进行阅读。如教师每月推荐一本好书给学生读,要求学生每天读上二十分钟,用课堂上学习精读课文的阅读方法,在方法指导的基础上,及时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目的不同,读书方式也多样。书海浩瀚,要想让学生读书达到博而精的效果,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加上泛读。指导学生朗诵经典小诗,在读与感悟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物象续写诗歌;读书会上,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相融合,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呈现读书心得;指导学生欣赏绘本的同时并提倡学生自己创作绘本;在带学生去图书馆看书后,让学生写读书心得,并把写得好的体会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这样不仅督促学生选择有价值的书去读,而且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
3总结
在家校一致重视孩子阅读的理念下,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如果学生把阅读当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孩子的语文素养、个人修养在经受阅读滋养与浸润的过程中,会逐渐向保罗・费雷勒所说的“如果学习对我们而言不是负担,如果阅读不再是义务,如果正相反,阅读成为改变我们世界所需的知识,快乐的来源,我们早就可以说,我们的教育质量更可期待”这一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 王本华.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谈中小学生课外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2(1).
[2] 张年芳,张松祥.家校视野中的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流弊及其匡正[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2).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课外阅读 现状 对策
一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
(一)阅读态度
当前,大多数小学生都认识到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要意义,并且也相应地开展了课外阅读活动,相当部分的学生会自觉自愿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但是受到课业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少数学生,或者教师及家长会认为课外阅读可能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对课外阅读活动持观望的态度。
(二)阅读兴趣
影响小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因素包括课外读物是否符合小学生的阅读需求以及课外阅读的形式。课外读物的种类多样,通常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以作文集、卡通动漫、名著为主,一部分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主要是以自身的兴趣为基础,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大部分小学生之所以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是希望通过课外阅读补充课堂内容,增长文学知识。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是一个功利的角度和外在的动机去开展的,而不是因为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使然。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的小学生是在教师的要求下或者父母的命令下被动地进行,这种背景下小学生课外阅读效率难以得到保障。
(三)阅读习惯
当前,虽然大部分小学会在固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但仍有很多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课外阅读的意义,不能科学地进行课外阅读规划。就阅读时间而言,每天超过一小时的人数非常少,阅读场所的选择缺乏科学性。在阅读方法上,大部分学生还是会从头到尾读完,而在作品信息的筛选能力上相较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一部分学生会通过翻阅工具书寻找答案,或者向家长、教师寻求帮助,但仍有许多小学生会直接跳过问题,如此一来,使问题持续积累得不到解决。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摘抄和笔记以及阅读后进行读后感写作是辅助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但有许多小学生不会或者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与家长有必要对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进行帮助与引导。
(四)阅读环境
在家庭里,父母受工作压力等因素影响,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关注度普遍不高。与此同时,受社会活动、时展等因素影响使得大多数家庭阅读氛围不浓。再次,学校与班级阅读交流频率不高,教师的辅导与帮助欠缺都影响到小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课外阅读的改进方法探讨
(一)帮助建立正确阅读态度
只有正确地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自觉自愿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才能在其中真正有所收获。作为小学教师,应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学生的情感、兴趣各方面进行关注与培养,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重视科学的阅读评价。例如鼓励学生在课堂阅读中寻找问题,并自主分析问题与找到问题的根本,多以鼓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同时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发掘。在人格、心理等方面对学生阅读积极性进行提升,帮助小学生养成端正的阅读态度,以及终生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结合儿童文学,提升阅读兴趣
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喜爱具有趣味性的事物,要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就需要结合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指导与提供学生阅读优秀作品.让小学生在作品当中进行角色、故事、情感的体验,将课外阅读的体验当作一次充满乐趣的旅途。作为教师与家长,要协调小学生选择有价值的课外读物。相对于其它读物,儿童文学作品中对“真、善、美” 的表现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通常由一个个完整的故事组成,角色特点鲜明,包含了喜怒哀乐的丰富情感,还有曲折离奇的故事内容,这些情感的体验更符合小学生知识架构与审美情趣,促使小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爱上阅读。
(三)通过多种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包含平均每天课外阅读活动的时间,课外阅读活动的场所,课外阅读的方式(是否会做摘抄、在书本上划上标记),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字生词的处理措施,以及课外阅读活动感受分享等等。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动笔的习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外阅读时,通过将喜爱的语句进行标注或者抄写,在阅读间隙思考为什么这些语句会带给自己深刻的感受,或者在遇到生字、难点时通过摘录下来或者标上记号方便自己查阅资料或者向他人请教。带着疑问进行阅读,带着解决问题的思想看完整部作品,在阅读完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化作文字记录下来,如此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厚,写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升,这种一举两得的阅读习惯,何乐而不为?其次,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实现阅读信息的分享。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喜欢扎堆讨论,在阅读一本好书后,可以鼓励学生推荐给其他的小伙伴,并且描述作品中哪个地方吸引到自己,值得推荐给同学进行阅读的原因。如此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促进课外阅读的交流和沟通,使小学生实现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四)家校联合,创造阅读环境
影响小学生阅读的环境主要有来自学校和家庭两部分。来自家庭的因素主要是父母对小孩课外阅读的支持程度,是否参与小学生阅读活动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及家庭阅读氛围等因素。来自学校的因素主要是学校或者班级阅读交流活动的开展,学校阅读资源是否满足阅读需求,以及课外阅读中出现问题,教师是否能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家庭与学校作为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主要空间,要为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创造良好阅读氛围。作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影响者,父母也要有意识地进行阅读习惯培养,加强与学生的阅读互动,通过阅读作为情感的纽带,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同时提高课外阅读质量。学校方面要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通过进行放映活动、读书交流活动、作品研讨活动给予学生展现自我与学习他人的良好机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在感受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幸福生活的同时,也承受着新世纪不断变化下社会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的小学生不仅要在课内教学活动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课外也要广泛涉猎,对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潘蔚贤.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课堂指导策略初探[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3(3).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范文4
课外阅读 水平差异 调查分析 对策
一、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现状
连云港市下辖新浦、海州、连云三区和东海、赣榆、灌云、灌南四县,市区的教育设施及师资力量优于四县,但农村中心小学条件与城区小学相比有一定差距,村小的差距最大。由于城乡小学在学校管理及硬软件建设等方面的显著差别,因此各学校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也存在着较大差异。通过设计问卷并进行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相关数据,可以真实地了解本地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水平发展的真实情况。问卷调查时,分别按学生所在低、中、高三个学段进行抽样。采用随机方式从市区三个区中随机抽取了6所小学的375名小学生作为城市样本;从四县中心小学和村小中各随机抽取了8所小学的390名小学生作为农村样本。共抽样学校14所,发放问卷800份,收回765份,问卷回收率为95.6%。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上看,城乡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水平的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
1.阅读的态度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城乡小学生对待课外阅读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对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感兴趣,喜欢广泛涉猎各类图书。这说明学生对课外知识的获取愿望是强烈的,需要老师和家长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提供更多阅读的书目。不同的是,城市组学生更关注自己的阅读兴趣,表达出了自己喜爱的书更愿意读的愿望。此外,城市组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更多地受到了家长、老师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2.阅读的形式
从阅读的形式上看,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与识字量的不足,偏爱阅读浅显易懂的漫画卡通类和附带插图类的课外书。到中年级后这种偏好逐渐向附带插图类的课外书转变,其中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更趋向于阅读附带插图类的图书。由此看出,低中年级学段的小学生偏好于具体形象思维。调查中还发现,高年级学生对纯文字课外书的阅读趋势增加较为明显,特别是城市组高年级学生对纯文字课外书阅读的人数显著增加,反映出城市高年级学生在具体形象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这说明城市组小学生在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上具有较大优势。数据也反映出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对纯文字类课外阅读书重视不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滞后,需要予以重视并加强引导。
3.阅读的内容
从阅读的内容上看,童话类课外书在学生群体中最受欢迎,城市组与农村组的差别很小。学科辅导类课外书在城市组小学生中数字比重有所增加,反映出城市小学生对学业的重视度在不断提高。对于科技体育类课外书,城市组中高年级比农村组略有增加。比较明显的差别是:城市组学生更加重视了现当代名著和古典文学书籍的阅读,问卷统计数字比农村组小学高出近一倍左右,这种现象应引起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4.阅读的时间
从阅读的时间上看,城乡小学生每天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总量大体上都在30分钟到2小时之间。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时段主要分布在早中晚,城市小学生的阅读时段主要分布在节假日。城市小学生对课间的利用率也比较高。
5.阅读的习惯
从阅读的习惯上看,从不主动看书和从不买书看的小学生不多,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经常借书看、经常买书看,并在阅读后能主动与别人交流读书所得。一部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容易受到老师、家长或同学等人的影响。农村高年级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已经重视了读书做笔记,城市各年级学生中普遍重视了读书笔记在课外阅读中的作用。学生经常买书看的数据比较中,城市组学生数高于农村组学生数,反映出城市家庭经济条件较农村要好,家长对孩子读书的重视程度也比农村组要高。
二、影响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主要因素
1.当地教育观念
同样是城区或农村小学,为什么有的学校小学生的阅读水平高?有的学校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低?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当地的教育观念是影响小学生阅读水平发展的首要因素。一个创新意识强,教育优先发展的地区,其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必然是走在地区发展前列的。而教育的优先发展,也必然反过来有力推动当地经济的跨越发展。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超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则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也一定超越同类学校。因此,推动当地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非常必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构建校园文化,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才能真正把课外阅读落于实处。
2.家庭经济条件
家庭经济条件是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有力保证。阅读需要经济条件的支撑和保障。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可以实现和满足学生购买图书阅读的愿望,对学生海量的课外阅读提供支持。而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学生基本的阅读条件就会受到影响和限制,容易导致许多想读书的学生只能望书兴叹的现象。因此,调动一切社会力量特别是家庭的力量来保障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构想。
3.社会读书氛围
家庭与学校读书环境的营造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重视读书氛围营造的社区、学校、家庭里,小学生的阅读欲望往往会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这些或大或小的环境影响着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断诱发小学生积极践行课外阅读的主动意识。同时,积极的课外阅读行为又影响着学校、家庭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深度。
4.学校读书条件
学校图书场馆及藏书数量等硬软件条件的建设对提高对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有着明显的影响力。一所学校的阅读场所是否充足、藏书量是否丰富、读书气氛是否浓郁,不仅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样也影响着学校读书活动开展的质量。
5.学生读书兴趣
兴趣是能力培养的前提,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决定了小学生个体阅读水平发展的空间大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动力是学校和家庭正面引导不足而造成的负面结果,其表现为学生对课外阅读全无兴趣,甚至把阅读当成一种额外的负担消极应付,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6.学生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建立终身阅读观念的一种积极形式。调查中发现,现在的大多数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课外阅读常常随兴所致,无计划、无规律,当然无从谈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果小学生的阅读行为只是为了完成学校或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没有主动阅读的意识,那么这样的课外阅读效率是低下的,习惯也很难养成。
三、提高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对策
1.营造阅读环境
宽松和谐的阅读环境是保证阅读质量的前提。就家庭方面来看,家长要率先垂范,平时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做到合理安排时间,一有空闲就读书,从而给自己的孩子做出学习的榜样。就学校方面来看,要积极重视校园读书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包括校园、班级读书氛围的营造、图书阅览室的建设、馆藏图书的储备、以及学生阅读时间的保证等诸多方面加大经费投入,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2.培养阅读兴趣
家长和老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培养和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浸润书香,熏染知识,唤起学生的读书欲望。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还可以通过各种读书活动来推动。
3.提供阅读时间
合理充裕的时间是课外阅读得以有效开展的保证。调查中发现,那些思想开明,理念新颖的学校或家庭,学生的课外阅读机会就比较多,学生阅读的质量也相对较高。要把课外阅读作为课堂阅读的有效延伸加以重视,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充分利用课间、早上、中午、晚上和双休日、节假日的时间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保证读书活动有序开展下去。
4.教给阅读方法
由于课外阅读的范围大,时间紧,因此开展课外阅读时老师要主动作为,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鼓励和引导学生采取略读、精读、定向阅读、选读、速读、摘录批注读等阅读方法,灵活多样地开展读书实践活动。有了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作为保障,学生的读书活动才会变得有实效,阅读实践也才真正成为学生的“自由”活动。家长和教师在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后,要及时隐退,只有当学生阅读中出现障碍和问题时才会现身。
5.开展阅读活动
通过开展有效的读书活动促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持久而盎然的兴趣,从而促进读书活动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读书活动的开展主要阵地在班级,老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有利的时机在班级或校园组织各种读书活动,通过开展读书竞赛、摘抄读书卡片、评选读书模范等活动,总结典型,表扬先进。读书活动的开展要因地制宜,因人而易,一切措施要有利于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阅读的质量和效果。
6.引导阅读体验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喜欢不喜欢读书主要源于自我对读书的真实体验。一个通过阅读获得了独特知识体验的学生,读书将成为其学习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所以,要想让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兴趣,必须利用各种现有条件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更多地去进行读书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生发兴趣,自觉完成知识经验的积累。
7.养成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保证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持久有效地坚持下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重视两个方面:首先要培养学生主动预习的良好习惯,要让学生通过预习教科书,养成主动查阅工具书,查阅课外阅读资料的良好习惯;其次,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通过勾、圈、画、摘、议等方法对阅读过程中的所得、所悟进行记录,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课外阅读可以陶冶小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可以增加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如果学生能在学校主动阅读,在家庭自觉阅读,在社区参与阅读,在社会体验阅读,那么“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书香社区”及至“书香社会”的美好愿景才能落于现实,全社会才能形成人手一书的繁荣局面。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许多作家、学者成功的经验表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且广泛阅读。新课标第一次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并提出阅读速度的要求。这是对语文教育改革的一次突破,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我想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怎样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披文而入情,读书重在激情。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福尔摩斯的推断》时,我发现学生对福尔摩斯特别佩服,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去收集、阅读有关福尔摩斯的文章。学习了《嫦娥奔月》后,让学生收集如《开天辟地》《女蜗补天》等许多中国古代有名的神话故事。这样有目的的进行课外阅读,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n外阅读的质量。
班级读书会也是小学生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课外时间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教师共同对该读物自由讨论,也可以交流一些同学的读后感等。可以让阅读成为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
此外,开展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以及利用影视作品开展影视主题活动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二、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小学生在阅读中,面对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不知读哪一本好,也不知如何去读,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如果不重视,学生很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据这些特点,我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三、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小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小。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加强课内外沟通,拓宽阅读渠道
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阅读方法,拓宽阅读渠道。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以课本为出发点,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教学《新型玻璃》前,布置学生翻阅与课文相关,相近的文章、资料等。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习兴趣大增,课堂上竞相发言。如有的同学说:“我想做一套这样的房子,它可以飞、可以潜水、还能冲出宇宙,寻找更新的世界。”有的同学说:“我想让每户人家都装上一扇智能门锁。把家庭每个成员的相貌、声音、指纹等信息输入电脑,它就能轻而易举地识别出来,只要主人触摸门锁,它便自动打开,对其他人则不理不睬。”各种有创意的构想如汩汩泉水涌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再读读原汁原味的作品或类似的书,使知识纵横沟通。
2.根据不同文体,进行分类指导
各种课外读物的阅读方法是不同的,应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怎样阅读连环画、童话、寓言、故事、小说、科普读物、优秀作文和少儿报刊进行分类指导。如指导学生读少儿报刊,运用浏览和细读两种方法。指导学生拿到报纸先统览全貌,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然后选择重要的、新鲜的和自己感兴趣的细读。还教给学生根据专题收集资料剪贴、写摘要、做卡片的方法。
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小学生乐意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在指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1.训练读书用眼的习惯
减少眼动次数,逐步扩大阅读视野,缩短注视字词时间,减少回视,这样既提高阅读的准确性,又能提高读速,形成默读习惯。
2.训练阅读时用脑的习惯
文章大体分三种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而这三种文章各有不同的阅读步骤,如:记叙文的阅读步骤为:文章题目―文章体裁―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中心思想。每次,拿到记叙文的阅读材料时,边读、边思、边记这些要点,达到理解记忆。
3.训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范文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会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产生显著而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并且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将语文综合能力比作高楼大厦,那么语文基本能力就好比是大厦的根基,而课外阅读才是使大厦不断变高的砖石和泥浆,也是大厦屹立不倒的重要保证。
通过广泛的调研发现,小学语文教师普遍认识到了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很多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感触良多,并且也采取了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但是却很难取得足够喜人的阅读效果。这正体现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不高的现状。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效果难以得到充分体现,无法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产生足够的推动作用。针对目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需要重塑课外阅读培养思路、改进课外阅读引导方法、营造课外阅读热烈氛围,结合现状制定多方面、多角度的提升措施,才能真正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一、重塑课外阅读培养思路
在长期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培养中,教师一贯的思路是“布置阅读任务、考察阅读效果”,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阅读当中,但也让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产生了一种“天然的”反感。学生往往认为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的真正乐趣所在,更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生活的意义,对于语文学习的意义和自身成长的意义。这是课外阅读培养思路的误区之一。此外,一些教师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存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往往是“想起来了就施施压,想不起来就放任自流”,这样难以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足够的兴趣,是课外阅读培养思路的误区之二。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培养思路的重塑需要针对以上两个误区进行。首先,教师应当有“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的课外阅读培养意识,通过科学地引导,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课外阅读的趣味性所在,真正发自内心地产生课外阅读欲望,自主地、自愿地进行课外阅读。其次,教师应当认识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培养,不是一场“遭遇战”,而是一场“持久战”,应当做好长期发力、长期坚持的准备,将课外阅读培养和语文能力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把课外阅读的引导工作转化成一种工作习惯,让课外阅读的引导工作自然地、持续地融入到语文教学的整体过程当中。
二、改进课外阅读引导方法
目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存在方法生硬、做法死板的情况,这对于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长期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培养实践表明,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应当坚持三点原则,即兴趣引导、读物引导和自身引导。兴趣引导,指的是在引导小学生进行阅读时,要注意引导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大家见过会飞的猫吗?”此时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吸引过来,教师继续解释:“在《一只想飞的猫》这本书中,猫咪就是会飞的,大家不信就去看看。”如此,方可自然、流畅地对学生进行兴趣引导。读物引导,指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和学生年龄段相符的、对培养语文阅读能力有帮助的读物。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有助于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读物是很多的,教师应当选择一些寓意深刻、语言简单、富有趣味的读物推荐给学生。自身引导,指的是教师要以身作则地多阅读一些小学课外读物,并和学生进行交流,营造一种读书热、交流热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三、营造热烈的课外阅读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引导过程中,阅读氛围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小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集体倾向和潮流倾向,认为“别人干什么我就想干什么”,所以,如果多数学生都热衷于课外阅读,那么一些对阅读兴趣不高的同学也会积极参与到课外阅读当中。为了充分营造热烈的课外阅读氛围,应当从班级、学校两个层面着手。在班级层面,由语文教师牵头,多和学生分享最近读了哪些有趣的课外读物,并将其中有趣的情节讲述给学生,和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耳濡目染地产生出阅读兴趣,自发地投入到课外阅读当中。在学校层面,学校应当多举办一些和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如组织课外读物读后感作文大赛或观看课外读物相关的电影或动画,让学生在学校中可以置身于一种“以课外阅读为荣”的环境当中,自发地融人到课外读物的海洋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乃至小学生成长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培养,应当在分析当前培养现状及小学生阅读心理的基础上,重塑思路、改进方法、营造氛围,利用先进的培养策略和全方位的培养模式,真正实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