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儒家思想利与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儒家思想利与弊范文1
关键词:性善论;性恶论;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塑造论;适应论
人性就是人身上具有的特性和属性。人性论与管理密切相关。纵观历史,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各种管理活动或管理理论的产生和演变,都是以一定社会文化传统中的人性论作为其哲学基础和前提的。
一、早期儒家人性思想与管理观念
关于论述人本性的问题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
1.孟子的性善论
在儒家学说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将仁、义、礼、智看成是每个人天生所具有的四种本能。人有了善的本性,在他的语言和体态中都会表现出来的。由此可见,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皆有之,这并不是由某种外在力量强加于人,而是人们“良知”“良能”,孟子所谓的人性本善,是指每个人在本质上都具有向善的可能,要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善,需要“修身养性”,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达到道德的完善。
2.荀子的性恶论
在中国传统思想史上,荀子是性恶论的集大成者。与孟子性善论的思想相反,荀子否定性善是与生俱来的,肯定性恶才是人本性所固有的本质。荀子所说的“恶”,是指争夺、残贼、等行为及由此产生的暴力。荀子指出人的好、恶、喜、怒、乐的情感,才是人性本有的内容。这些情感使人产生欲望,有欲望便有行动,争斗就发生了。因此荀子说:“人之性恶,其为善者伪也。”
“性恶论”明确指出人性中“劣”的一面,主张对人的管理办法是教化人性,变“恶”为“善”。由此他提出了“化性起伪”的著名论断。而这一转化需要由圣人教化大众,而这一过程便产生了礼义,法律制度也同时产生了。荀子认为,在人的本性中,本无礼义,要经过强制的学习和思虑才能懂得。人的本性经过“化性起伪”后,是可以变善的。
从人性管理模式的角度看,二人有相似之处,孟子从人的“四端”出发,荀子从人的生理本能出发,但都可通过教育达到“善”的目的。性善论是对人的抽象的概括,而性恶论是对人的现实直接的总结。在管理上,孟子强调道德、仁义的内控和协调作用;而荀子则强调“礼义”的教育、控制功能。此外他还强调要以法律惩罚恶性不改之人,这更具有实用性。
二、西方人性论与人性管理
西方最早论及人性的是苏格拉底。他认为,人的本性在于人的灵魂有理性,因而能追求知识。由此提出“美德即知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的本性,即所谓的“灵魂”是由三部分构成的:理性、意志和。其中理性是灵魂中最优秀的部分,它统率和指导灵魂的其他部分;意志则为理性而行动,协助理性控制;是灵魂中最低劣的部分,它的唯一功能便是服从。因此,人的本性在于理性。在古典经济学家那里,就表现为“理性――经济人”。所谓的“经济人”就是使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人,即会计算、有创造性、能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但它忽视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情感因素的影响。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通过“霍桑试验”,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就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来看待管理问题。美国科学家沙因提出了“复杂人”人性假设。即是因时、因地、因各种情况采取适当反应的“复杂人”。综观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其实质都是将个人看作一个工具,其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管理目标。
三、比较与借鉴
建立在不同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中西人性管理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儒家思想认为,人性问题不仅是管理理论的必要前提,而且是整个管理活动的中心课题。这样,做出某种人性判断固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却在于如何改造这种人性。无论是孟子的“仁政”,还是荀子的“礼义之治”,都强调通过管理来塑造人性,这种人性管理可以称之为“塑造论”。但“塑造论”也有消极的方面:它必然导致贤人政治,从而忽视制度建设,淡化法律意识。而在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其注意力却在于如何改变组织环境,而不在于如何改变人性。因此,西方的人性管理可以称之为“适应论”。由于西方主导人性论是理性人和自利人,两者的结合就必然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为了争而不乱,于是就发展了法律,通过法律制度来进行管理。但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也就忽视道德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从上述可以看出,中西人性管理都是建立在不够科学的人性论基础之上的,因而它们也都是片面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管理中,我们提倡人性管理。而完整的、科学的人性管理应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方面,人性是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人性又是管理的目的和归宿。这就要做到两个统一。第一,德治与法治的统一。第二,“适应论”和“塑造论”的统一。两者的统一是管理的一个本质要求,也是人性管理的又一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傅佩荣.解读孟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儒家思想利与弊范文2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论语》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07-01
目前,当各处都在闹用工慌的情况下,大学生却抱着自己的简历投递无门,可见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残酷的摆在当代大学生的面前,不容忽视。那是什么原因呢?除去大学毕业生的供需失衡,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客观因素外,我认为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不过硬,主观期望过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等主观因素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对大学生加强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我们不妨回头看看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儒学经典《论语》在群星璀璨的文学银河中仍然是最耀眼夺目的一颗。它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中有关学习、修养、人际关系、人生态度等方面的论述,在现代社会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值得人们重新认识、重新探索。因此,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养分来指导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帮助他们完善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 处理人际关系要遵循“仁”的原则。
“仁”是儒家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那么,什么是“仁”呢?,“仁,亲也。从人二。”(许慎《说文解字》)可见“仁”的本意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亲爱之辞。而人际关系又是错综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出不同的内涵。但却都离不开为人处世和人际交往的内容。其涵义博大而深远,几乎包括了做人和人际交往的各种道德规范。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仁”呢?
《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了109次,而其“爱人”一词则是孔子对“仁”最权威的解释。所谓“爱人”:就是所有的人都要互相关爱。而且孔子还将“爱人”的主张推广到全社会的人民大众,即我们常说的“泛爱众”。
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学会关心他人,不仅是对自己的亲人、朋友、师长等身边的人,还要主动关心那些跟自己关系不密切的人甚至是推及到全社会所有的人。我认为这样做是为了达到“和”的目的,即和谐,指的是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所以,孔子主张以宽容、博大的胸怀待人处世。
但是,对于从小被家长当“小王子”、“小公主”娇惯出来的80后,90后大学生而言,让他们主动关心别人,尤其是还可能损害自身的眼前利益时,会有几人愿意这么做呢?人际关系的冷漠,人与人之间出现信任危机的现状使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甚至影响到了他们在社会上的信誉度,导致就业率下降。所以,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创造和利用机会对其进行教育,使之由不接受到接受,由被动做到主动学。比如,我们可以在《论语》的课堂内容上略作创新,把它与就业指导相联系,让“古为今用”、“学有所用”,发挥其对现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作用。
2 为人处世要讲究诚信原则。
孔子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中的诚信原则,并将其作为教育其弟子的重要内容。我们常说的“言必行,行必果。”也是告诫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一定要讲究诚信的原则。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极为为严重。表现为:
第一,作假现象严重。
在大学校园里诸如考试作弊屡禁、学术抄袭习、简历作假等现象早已成了人尽皆知的“秘密”了。面对这些靠作假毕业的大学生,试问哪个单位敢要这样的“人才”呢?
第二,信用意识淡漠。
表现为:一是逃骗助学贷款,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率占10%,远远高于普通人贷款坏账率为1%的比例。二是拖欠学费,恶意欠费或缓交学费的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并且越来越严重;三是随意违反合同,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签署用人合同后,任意变更、撕毁合同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大学生签约是为了解决户口问题,有的则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找到更好的单位马上人去楼空,让之前的招聘单位措手不及。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行动起来,改变现状。作为普通的教师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课堂变成我们的阵地,比如,可以设计活动先从同学间的互相合作来建立信任,还可以组织诚信的大讨论,让他们辩论“诚信缺失的利与弊”。认识到诚信缺失的危害:不仅关系现在的学业,人缘,还会影响将来的前途和命运。
3 择业要“谋道而不谋食”
“君子”被赋予了理想的人格,成为儒生们所追求的目标。虽然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但是“君子”这种人生态度在当今社会并没有失去“魅力”,它仍然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效仿的。孔子认为,君子的使命就是“谋道”,“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孔子的主张是君子应该积极入世,承担社会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做一个奉献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新时代的大学生。这样的人生才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从封建社会一直沿用至今。我们用其中进步的儒学思想指导大学生就业,是对国学经典的再创造,也使其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是真正做到了“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