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监护设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监护设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监护设备

医疗监护设备范文1

我国对于人民医疗是相当重视的, 每年投入居民医疗的资金也是相当巨额的, 对于每项医疗设备又应该进行相应的保养, 保证医疗效果的最优化, 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当前医院的发展现状, 分析对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并且探究加强医疗设备巡修检修管理的手段与措施。

1 分析我国医院医疗设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对医疗条件越来越重视, 使得我国医院医疗条件不断提高, 国家建设医院规模不断加大, 医疗设备也大规模采购, 但是在医院使用医疗设备的过程中不注意对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 导致医疗设备的准确性降低, 最终没有达到使用年限就已经报废了, 对院方来说是一项重大的损失, 而且由于医疗设备不准确导致的医疗事故也严重影响医院的治疗效果, 因此要注意对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 保证医院医疗水准的提升。

1. 2 医院中医疗设备经常出现问题, 导致不能正常进行工作。我国医院的规模大, 患者基数大, 而医疗设备都是精细的电子仪器, 在工作一段时间后, 医疗设备的线路会出现损坏的现象, 使得医疗设备不能够正常运转, 导致医疗出现中断的现象。这种情况普遍多发于患者多, 机器少的医院, 是导致医院本身医疗可靠率低的重要原因, 是使医院医疗效果低下的罪魁祸首, 要重视这样的问题, 需要专业的维修队来进行检查与维修, 保证医疗设备维修的可靠性, 对医院医疗可靠率的提高有着不小的帮助。

1. 3 没有形成定时维修维护的习惯, 维修人员专业技术不过关。医院的医疗设备是影响着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 一般来说将医疗设备的运转率与医院的可靠率相挂钩, 因此要重视医院的医疗设备, 需要定时定期进行维护与修理, 但是我国现如今的医院医疗设备维修队还没有真正的形成, 使得医院的医疗设备在使用中老化, 损坏, 甚至报废, 让医院的对患者的治疗需求无处解决, 使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成为了一个死结。国家为了带动医院医疗水平的发展, 城市的建设, 对医院的扶植力度很大, 所以医院在发展中要注意配合国家, 响应国家的号召, 为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做出一点贡献。

2 关于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

2. 1 建立医院医疗设备保养的制度。通常由医院管理部门进行制定, 对保养医院医疗设备的周期进行规定, 对维修队伍的建设有监督性的作用, 对维修设备支出也作出明确规定, 保证了医院医疗设备保养有据可依。并且在进行医疗设备维修的过程中, 制度是监督医疗设备维护有效性的最有力措施。

2. 2 建立健全医疗设备使用人员的管理制度。对于医疗设备来说,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最好的保养手段, 因此要明确规范对医疗设备使用人员的制度与条例, 并且要对设备技术人员进行周期性的培训, 保证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技巧的最优化, 对医疗设备维修的专业化。

3 探究加强医院医疗设备巡修检修能力的手段与措施

通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对各部门的医疗设备的使用状况要进行实时监控, 保证进行最有效的医疗设备巡修检修方案。定期进行医院各部门医疗设备的检测与维护, 减少因未维修而造成医疗中断的情况。在我国医院医疗设备使用中难度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医院医疗设备会出现常规性的损坏, 导致医疗设备不能够正常医疗, 进而造成了医院医疗效果可靠率低的现象。医院的管理部门应该组织专业的维修队伍, 对医院的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 加大巡修检修的力度, 对医疗设备已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维修, 对可能出现的状况要进行预防, 全面的解决医院医疗设备的问题, 使我国医院的医疗可靠率大大提高。对于这样的维修队伍, 医院要选拔专业知识与技术过硬的人才, 还要有丰富的医疗设备维修经验, 这样才能保证在高水平完成检测任务的同时保证资金的最优化使用, 这是能大幅度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率的方法之一, 希望医院管理部门能够重视。

4 小结

对于现如今我国医院的医疗设备条件, 是十分符合我国居民医疗情况的, 而加强我国医疗水平的根本措施, 就是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在进行医疗设备的维修同时, 要注意对维护保养队伍的建设, 以及保养的制度建设, 保证医疗设备的常年有效。

参考文献

医疗监护设备范文2

关键词:远程医疗;家庭保健;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73X(2008)08-038-03オ

A Familyoriented Long Distance Medical Service System

YIN Chong,HU Junping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430063,China)オ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system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pattern of a family health care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Family health care closely contacts with the user and the hospital by using computer,electronic guardianship equipment and Internet.Family health care is a complex therapy way which contains prevention,guardianship,diagnosis.It will become one kind of new trend in modern medical.

Keywords:long distance medical service;family health care;wireless sensor network;communication network

1 引 言

远程医疗监护是指通过通信网络将远端的生理和医学信号传送到监护中心进行分析,并给出诊断意见的一种技术手段。他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的发展为远程医疗服务带来新的机遇,使得人们可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实现个人与医院间,医院和医院间的医学信息的远程传输和监控,远程会诊、医疗急救、远程医疗教育与交流等。其中面向家庭的远程医疗健康监护是在配备先进适宜的医疗设备的条件下,将千家万户和医疗机构联系起来,实现医疗进入家庭,在病人家中实施监护、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多位一体的一种新的远程医疗模式。远程病人监护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其快速发展有很强的社会现实背景:

(1)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人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强,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也出现了新的情况。恶性疾病和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及恶性新生物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寿命日益延长,老龄化趋势非常明显。

(3)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远程监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这种新的远程医疗模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且具有很多的优点。首先他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的病患者,尤其是一些特殊的人群,如:行动不便的残疾病人和患慢性的老人,需要定期检查的孕妇和儿童,需要长期到医院复查病情的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脏病患者),远离医院交通不便的病人等。其次这种新的远程医疗模式也有效地降低医院门诊的工作负荷,使得医院门诊可集中精力于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有效地配置和使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为生活节奏紧张时间紧迫的城市人提供了一个随时随地的家庭医疗保健。人们携带无线传感设备可以自由地移动,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时刻监护他们的生理参数而无需去医院。他不仅可以辅助治疗,还能在患者病情突然恶化时报警。医护人员可以在远端的监护中心观察病人的健康状况并提供实时的诊断和建议,也可以长期对病人进行监护。 另一方面,对健康人群的远程监护,还可以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从而达到保健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本文设计的是一种新的网络式监护装置及系统,他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由传感器采集人体各种健康参数。这些模拟信号经过前置电路的处理,以数字信号的形式输入微控制器,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和计算机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进入PC机,由Internet发送到远程监护中心,为专业医疗人员提供各种重要的生理参数变化。然后由其对数据进行统计观察,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实现远程医疗。目的是利用高频率的无线多通道数据传输方式,传递医疗传感器与监护控制仪器之间的信息,减少监护设备与医疗传感器之间的连线,使得被监护人能够拥有较多的自由活动空间。

2 系统结构

面向家庭的远程健康监护医疗系统主要由2大部分组成:远程医疗仪器感测系统和通信传递系统。远程医疗仪器感测系统作用是采集用户的身体状态资料,作为网络化居家生理监视理疗器具,远程监护系统必须稳定、可靠,有一定的自检功能,操作简单。从病人的安全角度考虑,应尽量使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并且尽量能和现成的系统兼容并共享数据,并根据需要进行扩展。而通信技术则为实现远程医疗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持,根据远程医疗应用中传送的信息量大小和实时性要求的不同,可采用不用的通信技术。本文的面向家庭的健康监护系统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是各种监测设备与计算机及远程主干通信网的主要连接方式。与有线传输相比,他的的优点是:

(1) 具有足够快的速度,能够满足设备间的数据传输需要;

(2) 具有很好的扩展性,系统内设备进行增加或减少都不会影响其他设备的使用;

(3) 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便捷性和移动能力,不受物理环境的约束。

本文设计的监护系统由监护基站和传感器节点构成一个微型监护网络;传感器节点对使用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数据采集,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数据发送至监护基站,并由该基站将数据传输至所连接的PC机,通过 Internet网络可以将数据传输至远程医疗监护中心,由专业医疗人员对数据进行统计观察,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实现远程医疗。

用户还可以通过个人PC对所采集数据进行一个初步的分析,并通过电脑所给出的一个初步判断采取应急的措施。医疗生物传感器节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而设置,因此该系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同时,将该系统接入 Internet 网络,可以形成更大的社区医疗监护网络、医院网络乃至整个城市和全国的医疗监护网络。图1为本系统的结构图。

3 监护传感器节点和监护基站设计

传感器节点用于测量生理参数,所取得的数据通过无线传感网传送到基站。而所组成的网络所需要的传感器节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图2是传感器节点的框图器节点的框图, 他由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共4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无线通信模块是实现无线监护的关键。

基站单元可以采集并显示测试得到的数据信息,并能够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如果必要的话,数据将自动被发送给远程的监护中心,寻求医生的建议和帮助。因此本系统中的监护基站设备被设计成一种随身携带设备,同时监护基站设备可以和系统中的多个传感器节点进行通信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和显示等功能。在使用过程中,监护基站设备通过无线信道向传感器节点发送控制命令来启动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接收到命令后进行相应的数据采集动作采集人体生理指标数据,采集结束后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将数据返回到监护基站,由监护基站进行进一步地显示、存储等操作。基站的主要成分包括用户交互界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报警模块及数据传输模块。与远程监护中心的通信方式可以根据应用需要、网络建设情况进行选择。图3是基站的框图。

无线通信模块主要完成和传感器节点间的数据交互。基站可以通过串口、USB接口及网络适配器接入本地计算机,然后再通过因特网传输到远程监护中心。监护基站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使用电池进行供电,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尤其注意了低功耗的管理与控制。在不工作的时刻,系统会进入低功耗以及休眠状态来节省系统能量。

4 用户自诊断系统的设计

在本系统中,PC机不仅是一个负责客户登陆网络服务器并和医生进行实时通讯交流的工具。他还担任了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即提供一个自诊断信息数据库并为用户实现自诊断服务功能。

诊断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在把由传感器采集来的体温、脉搏、血压等数据发送给医院之前对数据进行一个初步的分析。在对数据进行完一个设定好的信号处理分析并计算出对应的人体信息数据后,通过对得出的人体数据进行判断决定是否将数据发送出去,同时用户端的诊断软件还提供类似与专家系统作用的自诊断功能,提供给用户参考使用。图4是自诊断分析系统的流程图。

5 结 语

远程监护利用传感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将病人的监护范围从医院内扩展到通信网络可以到达的任何地方,从而实现病人与诊所、诊所与医院或医院间医疗信息的传送。远程监护提供一种通过对被监护者生理参数进行连续监[LL]测研究远地对象生理功能的方法,他缩短了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医生可以根据这些远地传来的生理信息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远程监护系统不仅能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够及时捕捉老人的发病先兆,结合重要生理参数的远程监护,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家庭护理水平。这对于患者获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及在紧急情况时的急救支援,具有重要意义。远程监护系统是顺应信息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形式将更加多样,无线、移动和传感技术融合而成的微型化无线智能传感网络必将为远程监护系统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参 考 文 献

[1]诸强,王学民,胡宾.无线远程医疗系统[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4,23(3):225227.

[2]邹焱飚,谢存禧.基于家庭的远程健康监护系统进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40(10):3034.

[3]杨勇,彭承琳.国外远程医疗发展近况[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1):1920.

[4]李亚军.远程医疗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J].医学信息,2006,19(1):3940.

[5]林小兰,肖明波.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协议的分析比较\[J\].现代电子技术,2007,30(24):3336.

作者简介

医疗监护设备范文3

【关键词】移动平台 医疗监护 信息传输与显示 GPRS Wi-Fi

1 引言

医疗监护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医疗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监护系统综合了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软件编程和传感器等新技术,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1]。

在欧美发达国家,便携式无线医疗监护系统已被广泛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航天局就运用远程移动监护技术对太空中的宇航员进行生理参数监测。在我国,家庭数字医疗监护保健系统已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目前我国很多医疗监护系统的显示终端采用的是普通商务PDA或者Symbol和Unitech等国外专用终端产品,由于国内真正实用的案例有限以及国外产品的技术垄断,这些设备无法通过软件更新完成升级[2]。此外,由于国内无线网络存在覆盖范围有限、速度慢、安全性不高等问题,只有能高效接收及解析数据包、高灵敏度开闭硬件模块以及流畅平滑绘制图像的移动终端设备,才能满足我国对这类产品的需求[3]。

本文使用搭载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手机作为移动终端,开发基于移动平台的监护信息终端,在两类无线网络连接环境下,实现监护图像的接收和显示,为医疗监护系统配套显示设备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并提供可靠的开发模型和实验数据。

2 设计方案

2.1 功能设计

开发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下的医疗监护信息显示软件,以手机作为运行的移动终端,在GPRS或Wi-Fi连通的网络环境下接收由数据源发送、服务器转发的医疗监护信息,通过数据包分解、解析和拼接,在手机上成功显示实时波形图像。设计实现的功能包括:具有完整的“登陆选择显示”图形界面,在登录同时实现GPRS自动尝试连接;主界面将病人信息以列表形式呈现给用户,用户自由选择查看某位病人的详细信息;监护信息界面以实时波形图像显示当前查看的病人监护信息;正确解析数据包,实现分割包头、拼接数据实体等;在不同网络环境中正确寻址服务器IP,进行数据交互。

2.2 同类设备对比

通过对现有数据的大量调查,发现现有监护信息显示技术多为基于传统监护仪设备的应用技术,存在距离限制等很多不便,缺少移动平台的监护信息显示设备。此外,现有监护信息显示终端多为国外专用终端产品,搭载软件由国外公司订制,不利于该技术在国内的发展,而且维护和升级成本较高。本设备与其他同类设备(如MASIMO监护仪)的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同类设备功能对比

其他终端 本设备

应用终端 传统监护仪器 普通智能手机移动终端

操作系统 监护仪设备厂商选择 Windows Mobile

传输距离 多数为有线网络范围 最大为GPRS覆盖的所有区域

终端数量 数量受有线网络限制,或远程1对1 无数量限制,所有接入网络的手机均可作为终端

维护和升级 成本较高 成本极低

2.3 系统基本模型

系统采用非典型的C/S架构。启动服务器远程软件后,分别监听数据源和发送端两个端口;任意时刻启动数据源软件,与服务器数据源端口连接建立后开始发送监护信息;移动设备在任意时刻启动软件接入网络,由配置文件寻址服务器IP,与发送端端口建立连接后获取数据,在手机上实时显示波形图像。

该非典型C/S架构没有直接将数据源与手机连接,而是将服务器作为数据源和手机端之间信息交换的中介桥。原因是在实际应用中,数据采集设备可能以任何方式将信息到网络或服务器数据库中,其IP是未知值;手机接入网络的方式和IP也是未知的,将两者直接连接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设立中介桥就是为了解决该问题,采集设备和手机端分别向固定IP的固定端口发送/接收数据,服务器只需要在本地固定端口上监听活动并给出反应即可。由于增加了服务器中介桥这一关口,在网络规模较大时,本方案设计的中介桥会出现数据同步冲突的问题,因此本方案暂适用于医院内部或局部社区等小规模应用情形。

2.4 结构设计

解决方案包括CompactSector、NetService和SmartDeviceEMSClient 3个类库。CompactSector主要集成波形图像绘制方法,提供图像显示界面的布置生成类和基本绘制过程。NetService集成网络连接和数据接收的主要方法,提供利用Socket访问服务器建立连接、获取数据包、解析数据包、拼接数据内容、传递数据包有用部分辅助CompactSector实例绘制波形图像等诸多方法。SmartDeviceEMSClient类库是程序的核心部分,运行的逻辑流程和跳转控制都包含在这部分中,包括登录界面、主界面、图像显示界面和GPRS自动连接方法;该类库继承了NetService和CompactSector的诸多函数,并提供完整的程序入口和出口。

SmartDeviceEMSClient、CompactSector和NetService 3个类库下属多个功能类,分别完成相应的功能。其中,SmartDeviceEMSClient作为程序核心的逻辑处理类库,包含frmLogin、frmMain、frmWaveView、ucDeviceList和NetWorkLib五个类,分别实现登录界面及GPRS自启动、主窗体显示及功能界面切换、动态波形图像及辅助信息显示、病人信息列表界面和网络通讯及逻辑处理等功能;NetService类库包括IDataPack、ITcpClient、ITcpFactory和SocketInfo四个类,按照逻辑调度依次序完成通讯信道监听、建立并实现通讯、数据包处理和数据处理等功能;CompactSector包括ParameterArea和WaveformArea两个类,在NetService完成数据信息处理后,对有用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描点实现动态显示波形图像,同时显示侧边栏的辅助信息。

3 实现与结果

3.1 程序流程

由于手机硬件设定的限制,当启动Wi-Fi之后GPRS连接是被强制关闭的,因此程序设计了两种不同版本,分别适用于两种网络环境。

在无Wi-Fi覆盖情况下,程序进入登录界面选择登录之后会立即进行GPRS连接测试,连接成功即跳转进入病人信息列表,向使用者提供病人信息选择功能,完成选择后切换进入病人监护信息显示界面,可以查看到即时动态波形图像。所有界面的切换全部依赖页面的“TopMost”属性设定来实现。GPRS网络环境下程序运行流程如图1所示:

在Wi-Fi覆盖情况下,基础运行流程与GPRS网络条件下的没有差别,不同之处在于Wi-Fi设备需要手工启动,在确保Wi-Fi连接正确的前提下运行程序即可。如果Wi-Fi连接错误,程序将会切换进入空白病人信息显示列表,由使用者再次手工启动Wi-Fi设备并进行连接。Wi-Fi网络环境下程序运行流程如图2所示:

3.2 数据包捕获

(1)继承定义过的网络通讯相关类,并实例化这些类。

(2)启动一个新的Socket并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3)连接建立后能够立刻开始捕获数据包,能够开辟一段缓冲区来存放这些数据包,并且保证报文的顺序。

3.3 数据包解包

(1)继承定义过的网络通讯相关类,并实例化这些类。

(2)对每一个捕获的数据包分解出它各层的报文头和数据。

(3)合并缓冲区,每次将缓冲区内的两个报文取出进行合并,根据报文类型查找报文头,将第二个报文的报文头截取,完成合并;然后记录第二个报文头,并转入查找第三个报文头。依次循环往复。

(4)将byte型报文数据转为int数据类型,完成报文解析。

3.4 波形图像绘制

主要包括两部分,绘制侧边栏辅助信息和绘制即时波形图像。

(1)继承定义过的图像绘制相关类,并实例化这些类。

(2)使用DrawString函数,将从数据包中解析出的相关辅助信息绘制成图像显示,同时设定这部分内容显示的位置、颜色和尺寸等数据。

(3)使用DrawLine函数,将转换成int型的报文数据作为坐标变量,依次连接这些描点,同时根据设定的偏移量向右移动描点位置,形成动态波形的效果。

3.5 GPRS数据处理模块

实现功能主要依赖coredll.dll动态链接库,在登录时调用相关函数,基本过程如下:

(1)判断当前连接状态,如果GPRS已连接,直接挂起该进程。

(2)直接调用coredll.dll中的建立连接函数,初始化连接状态后建立连接。

表2对比了GPRS和Wi-Fi两种网络连接方式,通过比较说明不同网络条件下选用各自连接方式的理由。

3.6 测试结果

根据设计和需求分析,程序的测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基本模型测试阶段

是将手机端与PC服务器通过USB连线连接,测试在基础网络连接情况下通讯状况是否良好。

(2)同网段模型测试阶段

是当服务器主机与手机端接入同一局域网时,测试程序功能是否实现,运行情况是否良好。

(3)跨网段模型测试阶段

由于通过Wi-Fi方式接入网络是依靠无线路由的热点覆盖实现的,如果需要使用Wi-Fi网络实现功能,特别是当服务器主机与手机端接入不同局域网时,目的地址的内网IP会存在重复、冲突等情况;此时需要首先为各级路由器设定访问端口号与下属主机IP的映射关系,才能保证程序功能的完整实现。该测试模型适用于如医院内部的小范围环境。

(4)GPRS模型测试阶段

该模型完全脱离局域网的束缚,通过GPRS网络连接服务器主机与手机端,测试户外局部社区环境程序功能。该模型适用于GPRS网络覆盖范围内的多数环境,基本符合实际应用情况。

上述四类模型的测试结果均比较理想,测试效果如图3所示。各类模型的测试指标情况如表3所示,测试数据来源均为数据产生模拟器软件(M)。

4 结论

本软件的用户界面友好,可以在GPRS和Wi-Fi两种网络环境下与服务器连接通讯,实时地显示监护波形。经过测试,软件性能稳定,运行情况良好,基本实现研究分析过程中提出的各项功能。其特点如下:

(1)准确:正确解析接收到的每个数据包,避免出现解析失败而导致波形图像无法显示,在测试阶段数据接收的平均准确率是88.75%。

(2)即时:在收到数据包后立刻将其显示为波形图像,在不同网络条件下的延时情况有所不同,目前出现的最大延时是6秒,略高于市面上常见的GPRS网络应用软件[4]。

(3)易用:程序操作方便,界面简洁,采用Windows Mobile默认的界面风格与使用者交互。

(4)易维护:各界面、功能模块的作用明确,方便进行功能扩展或者修改。-(5)易升级:程序与Windows Mobile版本无关,可以将程序升级到不同版本的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下运行。

本软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网络寻址方法繁琐、网络连接不够智能等,究其原因,一部分是由于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本身的设计限制或者手机硬件限制造成的。

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本设计实现的基于移动平台的医疗监护信息显示程序的功能将逐渐丰富、完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 严汉民,黄冈,乔磊. 医疗监护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医疗设备信息, 2005,20(5): 1-4.

[2] 周炳坤,张跃,赵醍. 基于PDA的无线心电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医疗卫生装备, 2007,28(10): 18-20.

[3] 蒙俊甫. 基于嵌入式的医疗监护PDA无线终端设计[D]. 成都: 成都理工大学, 2010.

[4] 曾松伟,刘敬彪,周巧娣,等. GPRS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7,28(8): 1947-1949.

医疗监护设备范文4

关键词:远程监护;数字城市;信息技术

Abstract:Refers to the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through GSM network remote data transmission, short message service in the medical team, infection wards,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tensive care units, through the GSM network short message to present a kind of effective and practical technology of remote monitoring, belongs to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The use of digital city, establishment of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the existing medical pattern reform.

Key words:Remote monitoring;Digital city;Information technology

1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是预测未来人口增长速度的重要依据之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属年轻型,但已开始向成年型过渡,并出现局部地区向老年型变化的趋势。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41亿,占总人口的18%以上;人口老龄化一方面增加了对老年人护理方面的负担,另一方面则减少了劳动人口。我国老年人的健康和保障问题将面临严峻挑战。

2 远程监护

远程医疗是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医疗技术与设备,通过数据、文字、语音和图像资料的远距离传送,实现专家与患者、专家与医务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的会诊[1]。服务的主要内容有:远程会诊咨询、临床交互式专家会诊、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内容。

而其中的远程监护系统短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为患者提供及时援助,减少患者或医务人员的旅途奔波,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救助。无论患者何时何地,都能运用远程监护设备将患者的血压、体温、血糖、脉搏、血氧等相关生命特征传送到主要护理人员及亲属手中,为治疗、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和日常护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科学数据。远程监护采用图像及短信方式通知有关人员,特别适用于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危重病房护理、传染病房监护、120急救车、野外救护,及时为治疗提供现场数据,并将信息保留打印,为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远程监护能够大大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传染途径。

3 基于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结合数字城市开展远程监护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已建立了数字城市模型。使用ARCGIS3D技术对城市设施进行数字化,在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基础上,实现基础设施等的数字化,并创建3D模型。数字化的设施包括: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设施、金融业、城市规划与管理等[2]。

通过建立数字城市,实现城市三网合一,通过网络将分散的分布式数据库、信息系统连接起来,实现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网上教育、网上医院、网上会议等。

其中远程监护系统将针对特殊人群开展医疗服务。数字化-远程医疗的发展将极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见图1。

3.1基于GSM的远程监护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移动通信GSM网络作为数据传输平台,具有覆盖面广、可靠性高、数据传输准确、用户投资小、运营费用少等优点。

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该系统主要由中央数据服务器、客户端监护软件、监护仪和便携式数据分析仪组成。中央数据服务器可以通过GSM无线通信模块与监护仪进行数据交互,也可以通过RS232接口和便携式数据分析仪进行数据交互,客户端和服务器采用B/S结构。监护仪为3种独立的便携式监护仪器,即心电监护仪、血氧监护仪和血压监护仪,这3种监护仪由不同OEM模块、控制显示模块、GSM模块和单片机构成。

每个监护仪都通过GSM模块和中央服务器进行通讯来交换信息。各个监护仪器都能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自动存储和分析,用户可以在监护仪的显示屏上观察数据是否正常,若数据产生异常,则该异常结果将通过GSM模块自动被上传至中央服务器,客户端监护软件可以对上传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查看用户的病历和相关资料,可以将诊断的结果通过GSM模块以短消息的形式发给用户,可以建议用户到附近的监护点就诊,或者通知监护人员上门服务。

3.2基于因特网的远程监护 目前有些远程监护系统通过电话线连接到监护中心服务器上,由于电话网覆盖范围广泛,这种方法被广泛的应用。监护软件分为家庭端和医疗中心端,家庭端通过电话线连接到Internet上,可与选择不同的医疗中心,而医疗中心则通过自己的局域网与Internet相连接,也可以连接多个家庭。基于Internet的远程监护系统由于其设备的局限,只能应用于固定环境,使得受监护人群的活动范围仍然受到限制。

3.3基于无线通信网的远程监护 基于无线通信网的远程监护系统主要由监护终端、无线远程传输网络和医院或社区监护中心组成[3]。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小型化,用于采集和传输生理数据的监护终端趋于小型化,产生了便携式生理信号采集器,与无线远程传输网络结合起来,使患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而不必受监护装置的限制。当前较为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有CDMA及蓝牙技术等。

3.4基于蓝牙技术的无线远程监护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协议,以其低成本、低功耗、高速度和方便灵活等特点在众多无线应用方案中脱颖而出。蓝牙技术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随着其市场进程的推进,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它具有跳频快、数据包短、功率低、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辐射小等特点,适用于从医疗设备直接自动收集患者信息并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库,远程实现监护。

4 远程监护的意义

实现远程监护能最大化地缩短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为患者提供及时援助,减少患者或医务人员的奔波,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救助。针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婴幼儿、孕产妇等的病情监控和治疗有显著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富华,潘宏,袁红,等.现代医院信息系统教程[M].四川:天地出版社,2011:191-194.

医疗监护设备范文5

关键词:监护仪 用途 使用方法 区别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231-01

监护仪是一种以控制和测量病人生理参数,并可与已知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出现超标,可发出警报的系统或装置。它能够对患者的血压、心电、体温等参数进行持续性的监测,可以为医护人员全面、及时的提供患者的患病情况,供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或应急处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设备的不断完善,监护仪将会被更快的普及开来,成为病房最常见的医疗设备。目前监护仪有很多种类,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便携式床边监护仪和麻醉监护仪等,接下来我们就以这两种监护仪为例,具体的分析、讨论他们在用途、使用范围等方面的区别。

1 从概念上区别便携式床边监护仪和麻醉监护仪

便携式床边监护仪是设置在床边并且与病人相连的监护仪,它可以检测血压、心电、体温、呼吸和心功能等各种生理参数。它又可以具体分为单参数床边监护仪和多参数床边监护仪。单参数床边监护仪能够对患者施行实时、连续的监测,并予以显示。如果患者的心率、心电等方面出现异常时,会自动发出警报,它的特点是应用微型计算机做数据处理,并依据建立起的数理模型做出诊断;多参数床边监护仪基本上是运用插件式结构,它的配置相对独立并且非常灵活,通过改变其中的设置,既可以做为床边监护仪,又可以做为中心监护仪。

麻醉监护仪是用于吸入式全身麻醉的一种仪器,它采用半导体气敏元件,经过化学透析膜作气敏选择,能方便快捷的测出不同麻醉气体。它的特征在于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由半导体气敏元件焊接在一个陶瓷片上,陶瓷片与金属圆筒紧密配合,并运用硅橡胶密封连接,金属圆柱筒的另一端用两层化学透析薄膜中间隔着一层玻璃砂芯组成。它是麻醉必须使用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向病人提供氧、吸入以及进行呼吸管理。它有四个基本功能:其一,必须能够提供输送气体的动力,代替人体呼吸机的工作;其二,他必须要满足呼吸代谢的需要,提供适量的潮气量或通气量;其三,它供给的气体要经过加温和湿化,代替鼻腔功能,而且要供给高于空气中的氧量;其四,他要能产生一定的呼吸节律,以代替人体呼吸中枢神经支配呼吸节律的功能。它主要由气体供应输送系统、麻醉气体挥发罐、呼吸回路系统、呼吸机、安全监测系统和残气清除系统、麻醉信息系统等组成,它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

2 从用途上区别便携式床边监护仪和麻醉监护仪

便携式床边监护仪必须24小时不间断的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反应变化趋势,表明具体情况,供医生进行治疗,它的存在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了缓解并消除病情的目的。他对生理参数的监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心电的监护,心电图是监护仪器最基本的监护项目之一,它是通过电极获得心电信号;其二,对呼吸的监护,它通过热敏式或阻抗式方法监护病人的呼吸频率;其三,对心输出量的监护,它通过某种方式,将一定量的指示剂注射到血液中,经过在其中的扩散,测定指示剂的变化来计算心输出量;其四,对脉搏的监护,它运用光电容积式脉搏测量方法,反映动脉血管的容积变化,即脉搏的变化。除此之外,它还对心率、体温、血气、有创血压、无创血压等方面进行监护。它的这种全方位的监护,可以让病人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

麻醉监护仪能够在患者实施麻醉后,准确的判断患者是否处于清醒、浅麻醉、镇静、深度麻醉以及脑电活动消失等状态,同时还能反映患者从清醒到到深度麻醉的全过程。它有较高的可控性,在麻醉手术还没开始时,它能非常清楚的指示患者的麻醉深度,而且能很好的预测患者麻醉状态的变化,以及及时有效地处理。它可以很好地解决全身麻醉较深和较浅的问题,并且数值波动较小,数据处理迅速,检测费用较低,能够抵抗高频电刀、超声电刀的干扰。

3 从使用方法上区别便携式床边监护仪和麻醉监护仪

便携式床边监护仪要避免频繁的开关仪器,因为在开关机器的瞬间会产生很大的电流,会对机器造成冲击,影响机器的寿命;它要带单独的接地线,以此保证电器的安全;要保证监护仪使用中的通风散热,不能靠墙太近,也不能在监护仪上放置影响散热的物品;同时要减少因仪器报警引起的噪声,尽量调低报警音量,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以此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恐慌心理;当传感器安装到监护仪上时,要仔细的对准定位槽,不能强插,避免插头内的插针变形;血氧探头要避开在强光下使用,以免强光对血氧的测量产生干扰导致测量不准;同时如果能看到发光管亮,但是却测不出血氧值,要使用酒精棉球擦拭发光管和接收管,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

麻醉监护仪要防止电波受到干扰,要远离干扰电波的物品;同时要注意传感器是否性能良好,连接是否正常;要检查活瓣的运动、回路漏气扭曲与否以及呼吸机的工作状态;在使用前要做安全检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紧急通气装置是否完好,检查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检查呼吸环路,检查手控和自动机械通气系统以及单向阀,检查所有监护仪的定标及其报警上下限,并且检查机器的最终状态。只有做好全方位的检查并明确使用方法,机器的使用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4 结语

要了解不同的监护仪不同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普及监护仪的使用,了解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医疗设备不断完善,医疗机构的效率不断提高。长此以往坚持下去,病人的并发症将会大大减少,治愈率将会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江澜,张旻.体感诱发电位在脊柱侧弯术中监护的应用[J].中国康复,2007(4).

医疗监护设备范文6

《豚鼠特工队》表现的是一群豚鼠如何像特工一样利用高科技对抗咖啡机等被植入芯片、遭人控制的家电大军;而《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上,神树就是服务器,所有纳美人和生物都是物联网的传感器节点,而外星球的各种生物、纳美人历代祖先也都是神树实现连接的。

不只电影,现实生活中的物联网应用也无处不在了。 “现在,国际上物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美国创力科技(Lantronix)公司亚太区总经理陆绍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例举了很多真实有趣的物联网应用。Lantronix是一家智能连接解决方案供应商。

Lehigh Valley Health Network(LVHN)是一家顶级的美国医院,从事医疗工作的员工有1100多名。LVHN需要专科医生对重症监护室(ICU)的病人进行全天候监护,并把上百位病人身上的医疗设备传输过来的信息整理得正确无误,这样才能降低重症病人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LVHN需要一个高效率、安全的解决方案把床边监护设备的信息自动传输到中央临床信息系统(CIS),帮助医生对病人进行实施监护。CIS将重症监护系统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并可创建电子医疗记录,使医生可以提前对病人进行护理。但是要使该系统发挥作用,并使信息方便、安全地通过LVHN的网络传输,就需要一个稳健的串行转以太网转化器将床边监控设备获取的病人数据转化为TCP/IP通信。

LVHN最终选择了使用Lantronix的EDS――一种混合式以太网终端、多端口设备服务器。LVHN在ICU部署了新的CIS,每张病床都配备计算机、Lantronix的EDS、高分辨率视频和双向音频。EDS将实时收集到的病人数据通过网络安全地传输到医院数据中心,经过CIS处理,并由远程重症监护医生团队实施持续监控。

这样这些远程重症监护医生就能实时跟踪病人数据,并将他们的任何不良情况马上通知医院现场的ICU团队。通过视频和音频,远程重症监护医生就能像在场一样协助现场的监护团队。而且重症监护医生还能设置自定义报警,以便在病人病情发生重大变化时自动发出警报。

新技术革新了LVHN监护重症病人的方式:重症监护医生们可以通过虚拟方式同时在不同的地方进行监控,这样他们就能更快发现病情变化,挽救更多的生命。各种ICU设备收集的病人数据会被自动记录下来并整合,可以大幅减少文档编制时间,提高文档编制质量。这样,临床医生也有更多的时间与病人在一起了。

不只是在医疗领域,超市商场电子秤的食品溯源、智能计量,智能家居、车联网、船联网,新加坡的智慧交通……物联网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陆绍强向记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