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活动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活动设计

美术活动设计范文1

1.活动目标具有双重性

每一个贴近幼儿生活、兴趣和知识经验的主题活动都蕴含着幼儿各领域发展的价值。科学设计活动方案、制订适宜的主题活动教育目标,既是成功开展活动的前提,也是体现活动教育价值的保证。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目标具有双重性,每个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都应体现该主题活动的总体目标和美术领域发展目标的要求。也就是说,活动目标既要体现美术活动的基本要求,也要体现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及能力发展等方面的总体要求。总之,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不仅要促进幼儿在美术领域的经验及必要技能的提升,更要帮助幼儿丰富和主题相关的各种经验。

小班美术活动“我的全家福”是小班主题活动“我爱我的家”中的一个子活动。在活动前,幼儿已通过社会活动“我的家”以及语言活动“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感受了自己与家人的亲密关系。美术活动主要通过画“全家福”的形式,进一步引导幼儿感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温暖。这是一个渗透了社会情感教育的美术活动,这一点在活动的欣赏、交流、分享等环节体现得很充分。可以说,该活动的主题活动目标和美术领域活动目标是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的。

2.活动内容源于主题发展线索

作为主题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表达与主题相关的情感与认知的重要途径。主题背景下的美术教育活动可以是预成的,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幼儿的现有经验以及兴趣和需要生成的,或是在预成的基础上随时加以调整的。无论是预成还是生成的活动,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都有别于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其活动内容与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是紧密相关的,是幼儿与主题活动相关的经验的发展、延伸或深化。

教师可根据主题活动发展线索以及幼儿的经验、需要等安排相应的美术教育活动,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欣赏、绘画、手工活动等,这些活动与其他各领域活动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主题活动网络,促使幼儿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3.活动内容具有渗透性

一是美术教育活动与其他领域活动相互渗透。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是综合性的课程与教学活动,各领域活动内容以一种恰当的比例被整合到一个主题活动中。作为主题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教育活动,是与其他领域教育活动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这种相互作用既可以表现为美术教育活动中渗透了其他领域的学习内容,也可以表现为美术教育内容渗透到其他领域活动中去。

二是美术教育活动渗透在一日活动中。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集体教学、区域以及游戏等活动都是课程与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内容不仅与其他领域教育内容相互渗透,也有机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主题活动中,美术教育活动可以表现为集体或分组教学活动、区域及游戏等环节中的美术活动,它们相互衔接、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幼儿相关经验的积累和完善。

仍以小班主题“我爱我的家”为例。在“我的全家福”这个教学活动开展之初,教师引导幼儿交换欣赏各自的全家福照片,以激活幼儿的相关生活体验,为后续的集体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在区域游戏“我的家人”中,教师则通过拼贴、添画等方法拓展幼儿的美术表现手法。此外,集体教学活动“送给妈妈的钱包”“爸爸的领带”、区域游戏“送给妈妈的项链”中的美术领域发展目标“能运用多种材料和方式制作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也是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美术教育活动的体现。

二、设计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树立整合、渗透的意识,在美术活动中建构幼儿的整体经验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把握是以整体的方式进行的,其获得的经验也是整体性的。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时,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需要,以整合、渗透的方式帮助幼儿建构经验。

首先要注意整合幼儿各领域的经验,在美术活动中丰富幼儿对事物的感受。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时,应树立整合意识,充分关注幼儿在前期各领域活动中积累的相关经验,使之与美术教育活动有机衔接,丰富幼儿的整体感受。如,在小班主题活动“香香的水果”中,教师在设计“柿子红了”的美术活动时,考虑到幼儿已在前期科学活动“甜甜的柿子”中观察并品尝过柿子,对柿子的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体验。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先引导幼儿回忆、交流对柿子的已有经验,引发幼儿的兴趣。在充分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幼儿走进柿子林,欣赏并感受柿子缀满枝头的丰收之美,进而让幼儿用手指点画的形式表现柿子丰收的景象。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对柿子的认识没有停留在认知层面,而是延伸到了对柿子生命形态的理解和感受。如果没有前期对柿子的充分认识及体验,后期秋天柿子的丰收之美就难以打动幼儿,也难以引发幼儿创作的激情;同样,假若幼儿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知觉层面,而缺失了对事物美的感受与体验,其认识也会浮于表面。各领域经验的相互融合、渗透,可促使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更完整更丰富。

其次要关注幼儿经验的积累与延伸。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潜藏着美术教育的契机,如户外活动、区域游戏乃至寻常交流等。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时,应树立渗透意识,将美术教育融入幼儿的生活,促使幼儿的美术经验得到有效的积累和延伸。以大班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活动“春天的线索”为例。教师先是在散步等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寻找和发现园内早春的各种线索,如爬墙虎的藤蔓、柳条、迎春花枝等,以帮助幼儿初步积累有关“春天”的感性经验。然后,教师鼓励幼儿利用踏青的机会和爸爸妈妈进一步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捕捉各种美妙的春天的线索。幼儿不仅发现了树木、花枝的变化,还发现了池塘里、田野上的变化……寻找的过程不仅拓宽了幼儿的视野,也丰富了幼儿的前期经验。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在区角运用粘贴等表现手法创作了“春天的线索”,丰富了幼儿相关的美术经验和表现技能。

                2.活动设计既要顺应幼儿的需要和经验,又要关注到美术领域的要素

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是以幼儿的经验发展为取向的综合性教育活动。作为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其内容的选择与设计首先要顺应幼儿在主题活动展开过程中的需要和心理逻辑发展线索,以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或正在经历的活动内容为载体开展美术活动,通过美术表达与表征丰富和深化幼儿的主题相关经验。如,小班下学期的主题活动“我能干”中,结合刚刚过去的新年,教师请幼儿带一个自己喜欢的压岁红包信封到幼儿园来,然后引导幼儿通过撕贴、添画等手法创作红包娃娃来感受新年的快乐,体验成长的意义。

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时,还要关注到美术本身的线索和脉络。每个美术教育活动不仅要丰富和发展幼儿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也要促进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应有相对明确的美术领域发展目标,以促进幼儿美术知识及能力水平的提高。因此,在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树立美术领域的目标意识,以期通过活动设计和实施促使幼儿获得相关的美术经验。〔1〕

此外,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时,不仅要关注美术教育活动本身,还要关注主题背景下的各类美术活动之间以及主题与主题之间各类美术活动目标与内容的衔接及联系。在设计实施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时,应梳理促进幼儿美术领域发展的线索,通过各类美术活动的实施,促使幼儿获得相对系统、完整的美术经验,避免幼儿在同一主题以及不同主题活动中美术经验的习得产生脱节或重复现象。

美术活动设计范文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1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绘画蝴蝶,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2、通过对故事的欣赏,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体验与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感受朋友间相亲相爱的友好情感。

活动难点:能尝试运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蝴蝶。

活动准备:

纸剪的各色花朵,范例,幼儿绘画工具,固体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幼儿仔细观察蝴蝶的外貌特征,并能说说蝴蝶长的是怎么样的。

1、出示红蝴蝶:“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能猜出我叫什么名字吗?”“为什么叫我红蝴蝶?”

2、问:你们觉得我漂亮吗?漂亮在哪里?

3、请你们猜猜我有几个翅膀?

4、出示黄蝴蝶,问:这是谁呀?它有几个翅膀?它的翅膀上有什么花纹?

5、看看又有谁来了?它身上的花纹是什么颜色的?是怎样的花纹?师幼一起来找对称的花纹。

二、体验情景

幼儿在体验情景中感受同伴间的友好情感。

1、三只蝴蝶飞呀飞,飞到了一个美丽的花园,这时天下起了大雨,三只蝴蝶赶紧去找避雨的地方,它们找到了一朵大红花,它对红蝴蝶说:“红蝴蝶,你先来躲躲吧。

”红蝴蝶摇摇头:“我们三个是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等它们找到躲的地方,我再来躲。”

2、大黄花请黄蝴蝶来躲雨。

黄蝴蝶会怎么说?(幼儿说:我们三个是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等白蝴蝶找到躲雨的地方我再来躲。)

3、于是白蝴蝶在大白花的家里躲雨,黄蝴蝶在大黄花的家里躲雨,红蝴蝶在大红花的家里躲雨。

4、雨停了,太阳公公出来了,三个好朋友又在一起了。

三、融入情景

幼儿融入情景,扮演蝴蝶,自由绘画打扮蝴蝶。

1、三个好朋友又要飞到其它美丽的花园里,你们想不想请他们飞到你们的花园里呢?

2、引导幼儿先涂底色,再涂花纹。

3、引导幼儿画好蝴蝶去找美丽的花园,粘贴花朵。

四、延伸情景

启发幼儿在美丽的花园中三只蝴蝶会干些什么,它们会说些什么?

引导幼儿尝试表演。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2活动目标:

1.在尝试运用粗细不同的笔作画中初步培养幼儿线描的兴趣。

2.初步尝试运用线条的粗细变化进行装饰,初步培养幼儿认真做事的习惯。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尝试运用线条的粗细变化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粗细不一的记号笔若干、8的纸张若干、教师的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近阶段,来小猪胖胖的公园的游客越来越少,于是他决定把最简单的三撞老房子翻新成高楼大厦吸引游客,小猪问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把最简单的三撞老房子翻新成高楼大厦?(画的高点、顶天立地;

装饰的漂亮点、可以是各种形状的门和窗。)

2.今天我们画高楼大厦的时候要和线条一起做游戏,你们知道的都有哪些线条呢?(直线、曲线)

二、出示范例图片、观察欣赏

1.这个美丽的图案是用哪个线条画的,是用一个什么好办法画出来的?(粗细的变化)

教师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进行讲解。

2.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线条粗细的变化画出很多美丽的图案,这些美丽的图案还可以装饰我们的房子呢?

3.出示范例观察,看潘老师为小猪设计的房子。

你喜欢哪撞房子?最喜欢它什么地方?为什么?(要求幼儿把话说明白。)

小结:原来不用涂颜色,用线条一样可以把房子打扮的很漂亮。

三、引导创作及指导

1.提出创作要求:小猪的高楼大厦画的要顶天立地。

打扮房子的时候先想一想,你用哪个线条,用什么好办法来打扮小猪的房子?

2.介绍有创意的图案,鼓励大家学一学。

3.激励绘画中认真作画的幼儿,鼓励幼儿向他们学习。

同时要学习小猪一样不怕困难。

四、延伸活动

今天我们为小猪设计了漂亮的房子,接下来请小朋友把走廊上的“娃娃新城”也设计的漂亮一点。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3活动目标:

1.尝试用海绵印章印出小鸡,并用棉签添画细节。

2.进一步感受墨色在宣纸上产生的特殊晕染效果。

3.知道工具材料用完后要放回原处,初步养成良好的作画常规。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过小鸡。

2.宣纸,颜料(黄、褐色、绿),颜料盘,棉签,海绵印章,抹布。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导幼儿回忆、总结小鸡的外形特点。

教师:小鸡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它们喜欢吃什么?干什么?

2.师幼共同讨论小鸡的画法。

(1)讨论小鸡头部的画法。

教师:先用海绵宝宝蘸些颜色,然后把它印到宣纸上去。

(2)讨论小鸡其他部位的画法。

(3)引导幼儿丰富画面内容。

教师:小鸡喜欢在哪里玩?它们喜欢干什么?(可添画小草、小虫等)

(4)教师逐一介绍作画材料,指导幼儿将用过的工具材料放回原处。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教师提醒幼儿添画细节和背景,也可在幼儿作品上适当添画场景,让画面更丰富。

(2)提醒幼儿用完物品后放回原处,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4.欣赏作品,教师评价、总结。

(1)教师:你画的小鸡在干什么?

(2)教师小结:今天你们画的小鸡真有趣,有的在捉虫,有的在唱歌,还有的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下次我们还可以把它们的好朋友也画上呢!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4活动设计背景

深秋来临,一片片树叶往下落,本班孩子捡拾树叶玩,为了孩子的兴趣,我特意设计了本次活动,加深孩子对树叶的认识和感知,进一步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培养孩子的仔细观察力和审美情趣。

活动目标

1、认识树叶的颜色、形状和特征,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能力。

2、学习画树叶,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

3、游戏“帮树妈妈穿衣服”,陶冶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关爱树木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会画树叶

活动难点:怎样帮树妈妈穿衣服才美丽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树叶的实物,课件《美丽的树叶》,画有大树轮廓的图画纸

幼儿准备:彩色画笔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幼儿听儿歌《小松树快长大》进入课堂,教师问:“小树快长大离不开谁呀?”(树叶,树根,树干)“那大树的宝宝是谁呀?”(树叶)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学画树叶好不好呢?

二、观看树叶

1、教师出示树叶:几种形状不一的树叶:枫叶、竹叶、梧桐树叶、槐树叶、银杏树叶等。

2、让孩子观察树叶的颜色(红、黄、绿)

3、让孩子观察树叶的形状(扇形、心形、手掌型……)也可让孩子意会一下,不需要都说出形状的名字。

4、让孩子摸一摸树叶的构造(叶柄、叶脉、叶片)

5、导入画树叶

三、学画树叶

1、让孩子仔细观察教师示范画树叶的步骤

2、孩子学画,教师巡视指导

3、孩子练习画树叶

四、游戏“给树妈妈穿衣服”

1、教师播放课件《美丽的树叶》让孩子观看树叶的美丽。

2、大树因为有了树叶而美丽,可是寒冷的冬天到了,树叶都离开了树妈妈,大树不再那么好看,而小树叶多想念自己的妈妈呀!他们都想快快回到妈妈的身边,请小朋友帮帮他们好吗?

3、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画有大树轮廓的图画纸,让孩子在上面添画树叶,可以进行创意性的绘画,看谁画得最美丽。

4、作业展示:评选出好的作品进行鼓励表扬,把作业粘贴在好孩子园地上,以供大家观赏学习。

五、户外寻树叶

在音乐声中领孩子到外面去捡拾树叶。

教学反思

在《画树叶》的活动设计上,我首先考虑到中班孩子注意力不能长久的特点,利用了课件,实物,游戏的方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在学画之前,先让孩子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并让他们摸一摸深化感知树叶的构造,为孩子的绘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游戏环节,既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又陶冶了孩子的审美情趣,同时让孩子心中有关爱树木的意识。

本活动教师使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孩子易接受,富有童趣,师幼配合默契,互动性强,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5活动目标:

1、学会用红、黄、蓝中的两种颜色调配,乐于探究三原色两两调和后的变化。

2、操作中能用三原色调配出橙色、紫色、绿色并完成涂色。

3、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变化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色颜料、调色盘、棉签、若干。

2、3个装着红、黄、蓝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及3个红、黄、蓝颜色的瓶盖。

3、颜色变色记录表。

红、黄、蓝颜色宝宝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魔术情景,变魔术引题。

师:"我是魔法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术,小朋友只要认真仔细看表演,你们也会变成魔术师。魔法师还请来了三个颜色宝宝来变魔术,它们来了。"教师逐一出示:红、黄、蓝三个颜色宝宝。

教学评析:用一张盖着桌布的桌子当台面,创设魔术情景。这样会为这节课增添些神秘色彩,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二、引导幼儿观察变色及记录。

1、出示装着黄色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引导幼儿观察:"看,这里有个魔法瓶,小朋友看看瓶子里装着什么颜色?"(黄颜色)。

师:"对!看好了老师在黄颜色魔法瓶上盖上一个红色的盖子,摇一摇、变一变。黄色变成了。"(橙色)出示记录表,请幼儿上台帮忙找出相应颜色宝宝,将刚才神奇的变化记录下来。黄色和红色手拉手变成橙色。

2、出示装着红色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引导幼儿观察:"装着红色的颜料水的瓶子盖上了蓝色的盖子后会变什么颜色?"(紫色)师:"同样我们要用颜色宝宝记录下这神奇的变化。

"

3、请小朋友猜猜:装着蓝色颜料水的瓶子盖上黄色的盖子会有什么变化?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当魔术师,让他上来变一变。

"请小朋友上来操作,得出蓝色加黄色变成绿色。

4、引导幼儿讨论:"你发现了这神奇的魔术是怎么变的?"

5、教师小结:黄色和红色在一起成了橙色;

红色和蓝色在一起变成紫色;蓝色和黄色在一起变绿色。

三、引导幼儿变色。

1、启发幼儿:橘子、葡萄、青蛙是什么颜色?(橙色、紫色、绿色)师:"精彩的节目开始了。

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第一个节目:变橘子。看一张纸上画出一个白橘子,不像,怎么办?第二个节目:变葡萄,一串白葡萄,不像。第三个节目:"呱呱呱",跳出一只白青蛙。还是不像?怎么办?

2、请小朋友观察记录表,橙色是怎么变的?教师引导幼儿,用棉签分别取出黄色颜料和红色颜料放在调色盘用干净的棉签将两个颜色调和在一起。

3、讨论:用了几种颜色?哪两种颜色?怎么变的?变成什么颜色?

4、引导幼儿说出:颜色加颜色变成颜色画。

5、葡萄是紫色的,怎么变?引导幼儿尝试操作。

6、教师归纳小结。

红色加黄色变成橙色画橘子;红色加蓝色变成紫色画葡萄;黄色加蓝色变成绿色画青蛙;

四、幼儿分组操作。

1、幼儿动手尝试用红、黄、蓝三个颜色分别调出橙色、完成操作材料《变色》中的橘子、葡萄、青蛙涂色。

2、强调要求:

(1)颜色不能混色。

(2)手粘到颜料用桌上的湿毛巾擦干净。

美术活动设计范文3

关键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性研究

一、目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美术教育在中学教育中不受重视

很多中学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直接将美术课取消,让学生专心地学习专业知识。很多学校虽然设置了美术课程,但是美术老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缺乏专业的美术知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美术课堂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老师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忽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老师在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活动时,只是简单地让学生画画,并没有讲授专业的美术知识,课堂时间被白白浪费,美术课堂的开设没有发挥实质的效用。

2.家长对美术课堂的错误观念

家长在孩子小时候会很重视培养孩子的画画能力,但是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大,家长要求孩子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主要课程的学习上,认为美术课堂会分散孩子学习的注意力,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整个社会对中学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也有错误的认识,过分地注重孩子的成绩,忽视了孩子素质的培养。这样的现状不利于中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美术素养得不到培养。

3.老师忽视了美术评价的重要性

老师对于课后的教学评价缺乏正确的认识,大部分老师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差或是好,并没有指出学生的问题和优秀的地方,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没有清晰的认识,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影响今后的学习。有的老师比较在意学生作业,经常会给出相关的意见,指出学生的错误,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学习美术。但是在期末考核中老师还是一味地重视学生的卷面成绩,这样的评价方式无法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存在片面性,学生很难实现全面发展。

二、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体现

1.兴趣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学生能否好好地学习,关键在于学生能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有了兴趣的支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学生会主动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老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自己谈谈对美术学习的看法以及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这样的方式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为接下来的美术教学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2.讲和练的有效结合

美术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平时的练习,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自身的美术水平,但是学生练习技巧的前提是要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练习,这就依靠老师平时的授课。老师要将复杂难懂的知识点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和形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老师要将教材的重难点进行分类,有区别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实际的课程来调整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后练习方面,老师要合理地安排作业,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学生自身也要重视课后练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都不尽相同。面对这种情况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这样每个学生才能够实现进步和发展。美术基础好的学生有更高的要求,加强平时的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重点辅导,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转变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树立学习美术的信心。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发掘学生的潜能,重点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美术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的教学模式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主动思考问题,探索美术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要对教学活动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能够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采取动态把握,灵活地变化教学方式。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美术是一门重视创新的学科,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得到培养,才能更好地学习美术。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授课时不选择固定的主题和固定的画画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完成作业。这样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总之,整个社会必须要重视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准备有利的条件。但是在开展有效的教学方式之前,中学院校要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获得最佳的效果。中学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在中学时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后的发展,所以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曹玲.浅议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快乐阅读,2012(06).

美术活动设计范文4

面对任务和现状,我们做了如下工作。现总结如下:

首先,选择合适的场地,确定恰当的主题、内容和形式。正面朝东,开阔敞亮,间隔操场和校园大道,与东边教学区建筑群遥相呼应的西边围墙,一百多米的长度,洁白的墙面,配上生动的画面显得更有气势。站在教学楼和行政楼向西看去,校园美景尽收眼底,一览无余,便于操作和展示的西边围墙成为此次主题活动展示的首选场地。接下来是确定活动的主题、内容和形式。根据围墙特征和环境要求,经过仔细筛选、反复酝酿,最后确定主题名称为:“固城中学美丽校园文化建设――文体墙绘制”活动。具体内容以人与环境,运动健康为主方向。考虑到画面很大,学生的实际绘画能力有限,形式上取简笔、单色,内容和形式综合为各类体育项目运动人物简笔画和生动有趣、活泼可爱的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简笔人物与卡通福娃间隔穿插绘制,传达运动与快乐的理念。形式力求简洁大方,粗犷奔放,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其次,确定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以分组合作,协同比赛的方式开展活动,每小组三人组成,共同完成一张简笔人物和一个福娃的绘制任务,即画好两个格子。三人自愿组合,确定一名小组长,三人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共二十个小组,六十名同学参加比赛。因为是现场展示,室外比赛,学生既没有太多的时间又没有足够的精力,必须速战速决,尽量做到有序高效,分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完成草稿,安排学生利用周三下午最后两节课时间完成铅笔草稿,周四教师对草稿作适当修改调整,周五下午集中参加正式比赛,在规定的三小时内完成一张简笔人物和一个福娃的彩色正稿绘制任务,教师可对调色、上色方法作适当的指导。在具体绘制的过程中,我们用相机拍摄下学生绘制中精彩的过程(见下图)。

最后,现场评审打分,公开表彰奖励。本次活动既是一次美术社团的主题活动,又是一次校级较高水平的绘画比赛,为此我们制定了一个评审打分的标准,以造型生动准确,色彩协调统一,小组成员团结协作,画面整洁美观四点为主的评分标准,采用十分制,邀请五位老师作评委当场评审打分,取中间三个分值相加为最后得分。周一升旗仪式时,校长公开宣读比赛结果,颁发奖状和奖品,并在学校橱窗公布比赛结果,张贴比赛活动的图片。

从最初设想到具体实施、评价,两周时间完成,基本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表面看是一次成功的美术社团主题活动,是一次师生参与的校园文化建设,实际是一次实施体育艺术3+2模式的有效尝试,更是一次学校层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胆尝试。从本次活动中,我们得到一些启发和思考。

第一,我们可以预设方案,但绝不干涉学生的思路。活动中学生表现出的独特思考,我们作出引导鼓励。

第二,我们可以提示方法,但绝不限制学生的个性表现。尽量让学生运用正确方法去表现自我感受,充分张扬个性。

第三,我们可以提供场所,但绝不固定情境。现场各小组表现出不同的合作交流情境,竞赛氛围生动有趣。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些精彩的画面。

美术活动设计范文5

一、 将“活动建议”与“标准”相对照,挖掘“活动建议”的三维内涵

每一个“活动建议”都对应一定的“标准”。“标准”是学生学习美术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也是美术教学必须实现的目标,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的要求,有利于多角度地建构学生的美术素养。

美术课程标准中的“标准”是以行为目标方式陈述的,至于采取什么方式、方法达到这个目标,取决于美术教师的工作,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传统的美术教学只能引领学生达到“标准”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而学生的能力、情感等素质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现代美术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强调美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通过“教学共同体”的共同努力,实现“标准”的三维内涵。而“活动建议”则是帮助美术教师实现从传统教学到现代活动教学转变的有效途径。

“活动建议”是课程专家精心设计的,大多数“活动建议”都包括有“标准”要求的三维内涵。如“邀请当地美术家和民间艺人来学校进行展览和交流活动”,这个活动不仅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再现知识产生的过程,了解美术研究的一般方法,并从美术家和民间艺人身上学到“发现、探索、坚韧、严谨”等艺术品质。再如“调查、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按社区或村庄的功能,考虑环保、居住、休闲、健身和景观等需要,设计未来发展规划图或制作模型”,这个活动以设计未来发展规划图或制作模型为载体,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不同的特点和差别,并进一步探讨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不仅再现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性美术思维,而且引发了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思考,有利于学生正确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的形成。

三维目标观的确立打破了传统的“重知轻能”、“重智商轻情商”的一元目标体系,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重大突破,有利于学生知、能、情、意、行等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活动”。广大美术教师必须从观念上重视“活动建议”,充分吃透“活动建议”与“标准”的关系,真正理解“活动育人”的价值。

二、 将“活动建议”与教材相对照,把握“活动”的切入点

教材是根据“标准”编写的,有些“活动建议”被直接编入教材,成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与“活动建议”是实现“标准”的两翼,体现了课程和教法的关系。教材侧重教学内容,既注重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性,又强调形式新颖活泼,具有可读性。“活动建议”侧重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是为了突出教材重点或突破教学难点而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组织学生“活动”,不仅有助于教材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活动”的切入,时机选择十分重要。一般有三种方式,即课前切入式、课中切入式和课后切入式。

“课前切入式”是课前把活动要求、活动目标告诉学生,并要求学生超前进入学习角色,熟悉即将学习的课程,对新课产生兴趣,对“活动”产生期望心理,在新课导入阶段就切入“活动”的方式。以“活动导课”可激发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自豪感,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钻研、合作探究的良好学风,而且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为新授课内容奠定较好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适合于课前切入式的活动主要有美术阅读视听活动、美术信息收集交流活动、美术专题讨论等,如“欣赏不同类别的现代设计作品,感受其不同手法和形式感”,就可在学习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导入时让学生畅谈感受,使学习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再如学习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时,可在新课导入时安排“欣赏现代广告艺术作品,感受和分析作品的创意和方法”活动,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广告设计有感官上的认识,产生学习渴望。

“课中切入式”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突破重难点而切入“活动”的方式。这种“活动”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吻合,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设计和组织的,教师要特别注意活动的管理和节奏的调节,使活动松紧有度,富有成效。一般适合于美术制作活动、美术情境模拟活动等类型。如在学习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体验印刷的乐趣”后,开展“采用易于处理的板材,通过画、刻、印等方法,制作版画作品”活动。在学习人教版美术九年级下册中国民间美术“皮影”内容时,运用“计算机、摄象机、数码照相机等进行造型活动”,边看边讲;在学习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面具设计与制作”时,组织“选择语文、英语、历史课本内容编写剧本,设计、制作面具、服饰,布置场景,并表演故事剧”活动。课中切入式是课堂活动教学的最主要方式,对于调节课堂气氛,缓解学习疲劳,调动学习积极性,达成教学目标都有重要价值。

“课后切入式”指为了开拓学生视野,巩固所学美术知识和提升学习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组织实施的课外活动或课内外衔接的活动方式,它是课堂活动的补充和延伸。美术学科具有人文和自然的双重特性,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美术课外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如“根据学校或社会的时事新闻,创作有关漫画、宣传画,布置专题展览或开展讨论”等活动建议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三、 将“活动建议”与学生相对照,寻找“活动”的突破口

活动是学生的活动,而且应该是学生自觉自愿的主体性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是局外人、旁观者,而是活动的“主人”,是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实施者,活动的成效关键是看学生在活动中有什么收获。因此,美术教师在设计和选择活动时,必须充分关注学生与活动的“对接”,使活动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学生乐于活动。实践证明,只有那些有趣味性、针对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才是学生真正需要和感兴趣的。美术教师要综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活动建议”进行重组或再加工,以多样化的、新颖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实美术课堂。

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活动”也应该千差万别。比如城市学生往往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准备较充分,他们对美术情境模拟、美术设计创作等活动兴趣盎然,可多开展“活动建议”中的如“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图案的制作练习,为家长会设计制作请柬,并对会场进行装饰美化设计”、“集体讨论校园或附近社区的环境美化方案,并进行设计练习”、“为商品做包装装潢设计”、“针对一个社会性主题,从跨学科角度加以理解和表现”等。

乡村学生受条件限制,一般知识储备不足,思路也不够开阔,但他们肯吃苦、有钻劲,对于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更加适宜开展美术阅读视听、美术制作等活动。如“活动建议”中的“采用泥或硬泡塑(聚苯乙烯)等材料,制作人物、动物的浮雕或圆雕小品”、“欣赏我国书法、篆刻的代表作品(观看录象)”、“结合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中的知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活动模型,装饰自己的家庭,美化校园环境”等。

另外,还应将“活动建议”与环境相对照,营造适合活动开展的各种情境,创造满足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软硬件条件,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总之,活动教学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以“活动”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也是当代美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美术教师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理解《美术课程标准》中“活动建议”在美术课程改革和美术教学改革中的意义和价值,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条件把“活动”引入美术课堂,使美术教学内容活动化,努力把“活动”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

参考文献

美术活动设计范文6

【关键词】初中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当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工作的开展,拓宽了过去美术教学中绘画、工艺以及欣赏三个方面的内容,形成了美术教学当中的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新领域的出现,更加符合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对于教学工作的要求,也体现出美术教育改革的实际结果。本文就围绕这一中心,对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

一、“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一目的,是摆在老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将美术学习分为四个领域,“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起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搭建起良好的平台。

设计教学离不开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在设计创意和制作的过程当中,初中生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之下,老师就需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学会研究制作的方法,并且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的体验,增强其对美术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

老师设计教学时要紧密的联系生活实际,如作品审美评价和设计,让学生产生美化自身和社会环境的愿望,并付诸于行动。同时,设计对于推动初中生的发展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能够让他们通过学习感受到生活当中的美,并提升学生的美术技术能力。

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对策分析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下面本文就对具体的教学对策进行分析。

第一,紧抓设计思想,挖掘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把握好美术教学目标,并了解“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思想,运用设计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力求通过课堂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初中生对于美术思想意识的把握并不深入,而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让其能够更好的懂得设计活动在设计思想形成方面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感受各种美术材料的特性,合理的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制作相应的物品,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

除此之外,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充分的了解艺术形式的美感,并对美感和设计的统一性有一定的认识,这对于提升对生活物品的审美评价能力也有一定的作用。初中的美术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学会绘画,而是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会能够发现美,并且能够提升自身的审美评价能力,通过“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老师要使学生掌握好这些技能。

第二,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既是老师的模式,同样也是W生的模式,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教学活动的效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最为关键的是要优化美术课堂的结构,能够为师生创造良好的互动环境。《美术教育实施指南》当中明确指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模式,通常是分析设计对象的应用功能,之后进行设计草图的构思,然后选择制作材料,所有准备工作完成自后进行亲手制作,完成后最终进行分析评价。应用这一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让学生明白设计的应用功能。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这样能够降低学生进行设计的难度。在应用这一教学模式的时候,还需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老师发挥引导的作用,激发其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真正的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三,从实际出发,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在初中美术教学当中,为了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老师需要从实际出发,并合理的选择教学的方法。“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中,老师需要坚持以生活为基础的原则,并且要以审美作为核心,教学中还需要伴随着创新和实践,这样能够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课堂教学中,需要在老师的鼓励之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轻松愉悦的学习掌握美术知识,并提升自身对美术知识的应用能力。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实践过程当中,老师需要更多的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个性的培养上,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正所谓教无定法,老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选择恰当的方法,构建起创意创新教学平台,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美术的原理,并学以致用。

例如在进行《生活中的标志》教学活动中,老师为了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可以采用展示或者是设问的方式开始教学,这样学生不会讲思维仅仅局限在本课制作当中,而是能够实现跨学科的学习,通过学习活动,能够更好的体会到美术活动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能够更好的将美术知识应用于实践,达到学习的目的。

三、结束语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学校教学工作需要进行创新,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学目标培养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美育列入到教育方针之后,美术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老师也更加重视美术教学。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教学实际,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希望对于今后初中美术教学工作提供借鉴,更好的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美术综合技能。

参考文献:

[1]深瑛莹.中学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2.

[2]陈晶晶,刘新华.中学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研究[J].工业设计,2016(2):21.

[3]戴慧敏.中学美术课程“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探究[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版,2013(5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