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保护环境的成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保护环境的成效范文1
现在城市为了节约土地资源,使城市的建筑更加具有集约化的特征,城市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这种高层建筑施工的基坑往往很深,这种深基坑施工对附近地面和相邻建筑影响很大,如果处理不当会使边坡失稳和水位近距离陡降,导致建筑物和地表开裂。大量开展岩土工程施工也对保护和改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正面的积极作用。比如,在保护水环境方面,开展岩土工程建造地下蓄水池和地下溶血槽可以丰水季时多余的大气降水、降雪,这样不仅节约了水资源,避免水在丰水季白白流向大海,而且储存下来的水资源还可以满足缺水季节的用水需要,从而保护和改善了我国的水环境。再如,在改善城市景观方面,进行岩土工程建设,开发地下空间,大大地提高了城市的集约化程度,使得城市结构更加紧密,这样不仅降低了人们对城市交通的需求,而且还使得城市的服务更加接近居民。进行岩土工程建设,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创造了更加宜人和舒适的环境。
2采取措施加强岩土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扩张,岩土工程施工大量存在并且正以磅礴之势迅速发展。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岩土工程施工,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大量的岩土工程施工。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在施工中不注重环境保护,从而走向发展的另一个极端即只注重施工建设而不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1树立低碳环保的岩土工程施工理念
岩土工程师在其建筑规划和建筑施工中应树立低碳环保和可持续的工程施工理念。岩土工程师在施工前应做好规划,比如事先对施工地进行现场仔细勘察,对勘察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之上将可能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全部找出,做好规划书,并且工程师要对该规划书负责。在规划书中还应写明应采用何种节能环保的施工方法、建筑材料、设计理念等内容。
2.2岩土工程施工中应合理利用资源以保护环境
首先,应合理利用由施工而挖出的大量剩余土方。在岩土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挖出大量的土方,这些土方有一部分是用作填埋的,而剩余部分往往都堆放在地表,这样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堆置土地,而且一经风吹变扬尘漫天,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应采取措施合理利用这些剩余土方。可考虑在施工地附近建立小型砖瓦厂,将这些闲置在地表的剩余土方烧成砖,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堆置土地、降低扬尘污染还可以充分利用弃土资源、变废为宝将废土变为砖,从而用于施工建设,降低施工成本。其次,应合理利用施工中产生的地下水。岩土工程中的地下工程大多数都要在整个施工期间通过管井将大量的地下水排出,对这些排出的地下水应合理利用,比如,将这些拍出的水用沉淀池沉淀后再次使用到工程中去,可作为生活用水(非饮用水)、冲洗场地用水。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岩土工程施工中的自来水的使用量,降低工程成本,而且可以达到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再次,应合理利用施工场地的太阳能资源和地热资源。施工场地往往是工地空旷,富含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应合理利用工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比如工地员工洗澡尽量安装太阳能热水装置,尽量不用或者少用电热水器,甚至阳光好的时候,可以采用太阳能灶做菜烧饭。另外,冬天可以采用地源热泵技术进行采暖,尽量不用电空调,减少电能的消耗,这样不仅可以合理利用清洁资源,减少电力资源,而且对太阳能是种清洁能源,使用太阳能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几乎没有。因此,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应尽可能地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
2.3应建立岩土工程施工环保节能评价体系
岩土工程施工的环保节能评价体系是将上述措施落到实处的具体方法。如果仅仅有上文提到的理念和设想,而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措施,是很难将理念变为实际的。因此,应建立岩土工程施工环保节能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种以耗能、耗资源量为指标的定量评价体系。在施工之前设计一个安全的耗能量,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不能超过安全量。施工结束后应按照记录进行评价,对超量原因进行分析,对责任人员予以处罚。
3总结
保护环境的成效范文2
关键词:巩固 退耕还林 成果 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b)-0090-02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因地制宜,注重自然恢复,突出综合治理,强化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充分l挥水土保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由于这项工程量大、面宽,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上还存在着好多漏洞,这就必须采取应对措施。不然,退耕成果就付之东流。
1 基本状况
退耕还林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确保退耕农户口粮基本自给;继续搞好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有效保护林草植被;积极推进生态移民,改善重点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展后续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推行封山禁牧、舍饲圈养,扩大林草保护面积,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切实做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陇阳乡退耕还林工程从2001年开始实施,至2005年底共完成国家下达任务6 600亩,牵涉11个行政村,1 090户,4 200多人受益,荒山造林4 550亩,林草覆盖率6.9%。
2 存在的问题
2.1 气候条件差
陇阳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十年九旱。海拔最高2 350 m,最低1 840 m,年降雨量450 mm左右,年均气温7.5 ℃,无霜期118~156 d,年蒸发14 900 mm以上。水资源严重缺乏,苗木的成活率低,造林成本高,补植补种工作流于形式,注重数量、轻视质量。陇阳以种植山杏、沙棘等抗寒抗旱品种为主要树种,生态林多于经济林,因此经济收入低,调动不起农户的积极性。
2.2 认识不到位
部门领导责任心不强,急功近利,持盲目的态度,工作只看到眼前利益,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着手工作,把退耕还林政策落到实处,只是重视自己的业绩。首先规划不合理。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在坡地,易沙化,不宜种植农田的地方不涉及退耕任务。为了搞政绩,一般退耕还林都设在交通便利,能集中连片,看起来有规模、有阵势的地方,搞面子工程。没有为农民群众着想,没有为长期治理生态环境着想,后续管理工作断档。其次组织不力。部门之间不协调、不沟通,相互等靠、相互推诿,导致后续工作滞后,有退耕无产业,都认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林业部门的工作。
2.3 管理上粗放
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或者是宣传效果不明显,农户的法律意识淡薄、思想观念陈旧,认为只要给自己补助资金,树栽在地里任其自然生长,误以为林是为国家造的而不属于自己,甚至部分农户有复耕现象,或者出现乱采乱挖的现象。农户缺少专业除草、施肥技术;私自在林下间作;偷牧、放牧时有发生;退耕还林与荒山造林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2.4 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乡财政困难,这与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科学技术指导成反比。机构不健全,林业技术人员少,业务水平低,频繁的调动导致队伍不稳定。基层林业工作者的待遇低,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3 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种应对措施
3.1 严格种苗供应途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保证苗木质量
有关部门都要提前做好种苗的生产培育,组织好种苗的供应。种苗的数量充足、质量优良、品种对路,是实施退耕还林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条件,必须先行建设,超前准备。在尊重退耕农户意愿的前提下,退耕农户与种苗供应方签订书面合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退耕农户指定种苗供应商。种苗生产供应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积极鼓励农户育苗,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林业主管部门要负责提供种苗调运、栽培管理方面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加强种苗质量和疫病检验检测工作,确保种苗供应单位和育苗专业户按规定的树种、数量、质量提供退耕还林所需的合格种苗。有关部门要加强种苗市场、价格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检查。对生产、销售的种苗必须有林业部门出具的标签、质量检验证和检疫证,凡是不具备“一签两证”的种苗,不准进入市场。
3.2 抓住大好机遇,转变观念、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实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扶贫攻坚、生态先行”理念贯穿精准扶贫工作全过程,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退耕还林工程开展以来,聚集了农村富裕的劳动力,将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和剩余的劳动力有效地利用起来,变输血为造血。采取致富能人示范带头,对建档立卡户给予实用、需用林业技术指导培训,一些贫困户可以通过办林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把零星农户的种植和专业合作社的种植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林业种植脱贫致富;一部分贫困户通过外出务工的劳动力脱贫致富;从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中聘用公益林护林员、直接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将贫困村纳入退耕还林工程,让更多的贫困户享受到政策性收入。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中央可适当给予投资补助。国家开发银行和有关金融机构,要支持后续产业发展,扩大贷款规模。对有退耕还林的贫困户实行扶贫贴息贷款,要加大对后续产业的扶持力度。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各类工商企业参与后续产业开发,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着力抓好生态扶贫,努力拓宽林业领域的就业渠道和增收空间,多渠道增加贫困农户的涉林收入,助推林业扶贫见实效。通过提质增效,让广大贫困户收入明显增加,推进造血式扶贫,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以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实现生态脱贫。
3.3 政府宏观引导,加强科技体系支撑力量,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政府责无旁贷。要从实际出发,以农村沼气建为重点、多能互补,加强节柴灶、薪炭林建设。采取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和农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搞好退耕还林重点地区的农村能源建设。配合普及节柴灶,结合荒山荒地造林,营造部分薪炭林,多渠道满足农村生活能源的基本需求。为了这项工作,国家下拨实物和资金,结合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鼓励农民挖青贮池,建舍养畜,修建沼气。充分地把农牧林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沼气可以照明、做饭,既节约了资源,又利用了能源。沼液对近30种农作物病害和19种农作物虫害具有防治作用,沼液是很好的有机肥。施在林下林上既可防治根下病虫害的发生,又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减轻农民负担。有这样优越的资源,如果没有政府的引导、没有科技人员的指导培训,农民根本不知道沼庠诹值刂械挠么Γ但是政府在这方面的服务工作很滞后。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基层林业站,着力解决人员不足,提升林业队伍素质,保障经费,对农户进行林业管理技术培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栽树容易护树难,切实从根本上巩固和提升退耕成果。
3.4 完善法律保障制度,靠实责任,加强管理
根据《林业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加大执法力度。禁止乱伐滥挖等人为破坏林草植被行为,坚决打击毁林毁草和复垦行为,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确保退耕还林工作持续健康开展。在巩固退耕林成果工作上对地方政府实行目标责任制。实行技术人员挂片包村,且与相关农户签订合同。把退耕还林的政策补助与农户的林木管理经营情况相互挂钩。对不遵守法律农户要用法律约束,抑制违法行为。对毁林严重的农户要依法处置,做到处置一个,教育一片。退耕还林后必须实行封山禁牧、舍饲圈养。有退耕还林的农户,要保证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管护好林地和草地不受破坏。要彻底改变牲畜饲养方式,实行舍饲圈养,严禁牲畜对林草植被的破坏。地方政府要依法兴林,上级业部门定期不定期地督查此项工作。对落实不力的,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限期整改。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目前,虽然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将直接危及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自开展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生态建设活动后,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事实证明,只要坚持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治防并重、治用结合,生态环境就有明显改观。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国函〔2015〕160号)[Z].2015.
[2] 国务院.退耕还林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7号)[Z].2002.
保护环境的成效范文3
xx年7月18日,州政协副主席xx带领州政协环资委部分委员分别到州环保局、州安监局进行调研。旨在通过调研,了解我州近年来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及效果。调研采取座谈的方式进行。
一、我州环保工作的开展及成效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我州环保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重视,宣传到位,促进公众参与保护环境。每年“六五”世界环保日期间,州县(市)政府分管领导都要作重要的电视讲话,号召公众参与保护环境。全州环保系统采取多种形式在学校、厂矿集中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号召学法用法,通过开展群众咨询服务、环保知识讲座、发送环保公益短信息和知识竞赛等,使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面逐年得到扩大,公众参与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二是抓责任落实,促进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认真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将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通过齐抓共管,成效明显,受到省主管部门表彰。三是抓源头管理,促进环保工作制度落实。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职能部门配合,按照环保准入政策,提高准入门槛,认真开展环保专项整治,对重点企业采取连续跟踪检查,对铁合金、电石、水泥等高能耗、高污染以及矿山开采企业进行检查,查处了一批违法排污企业,切实做到环保审批“关口前移”,促进了“三同时”制度的落实。四是抓环境执法,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结合每年环保专项行动工作的开展,加大现场检查和执法力度,州县联动,重点整治督办企业185家,采取关闭落后产业、落后工艺企业,从城区、近郊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搬迁企业、恢复耕地和植被等措施保护环境和饮用水。五是抓城市管理,促进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以兴义、安龙、兴仁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以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着力整治脏、乱、差,三个城市的环境空间质量连续监测向社会公布。六是抓生态建设,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构建珠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目标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切实推进“1113”(即:100万亩竹林、100万亩速生林、100万亩草场和30万亩金银花)工程建设。采取建人工草场、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天然林保护、农村建沼气池等措施,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通过环保部门的努力,我州在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突出问题,区域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环保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我州工业化进程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环境保护方面一些问题随之出现。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州刚进入工业化起步阶段,有的项目未经环保部门环评审批就开工建设,有的虽然已经审批但建设过程中不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州内工业和生活用煤量较大,每天向大气排放的SO2不同程度地影响空气质量。三是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生活废水直排向主河流,城市建筑施工、娱乐场所噪声扰民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四是一些项目未落实废渣堆场,产生的固体废渣无序堆放,特别是矿山开采的废渣乱堆乱放,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灾害隐患。五是各集中饮用水源点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农村饮用水的管理较为薄弱。六是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偷排现象时有发生。七是个别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八是环保队伍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装备有待进一步加强。九是个别企业环保投入应进一步加大,管理有等进一步加强。如安龙金宏化工公司污水排放和贞丰水银洞金矿突发尾矿库溃坝事件的发生,反映了发展与环保矛盾的一个方面。
三、建议
1、继续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结合普法教育,融入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内容,推进公众参与保护环境。
2、切实抓好老污染源治理,继续抓好重点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加大煤金等矿山企业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整治力度,确保达标排放,防止污染反弹。
3、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地不受污染。
4、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克服重审批轻管理的倾向,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保护环境的成效范文4
一、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来确定具体的目标
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大自然,激发幼儿认识环境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情感。培养他们喜欢干净、美丽、舒适的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愿望。同时通过春秋两季的郊游,去植物园、野生动物园、本地的自然景观带等活动,引导幼儿发现和热爱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激发他们保护大自然的愿望;还开展“我们美丽的幼儿园”图片展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幼儿发现身边的美好环境。
二、树立保护环境的初步意识,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育幼儿知道什么样的环境是美,什么样的环境是不美,能够发现周围生活环境的明显变化;并知道怎样才能使环境变美,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了解自己小小的举动也可以对环境造成或好或坏的影响,如:随手关紧水龙头、用节能灯、珍惜每一张画纸等。
三、在有趣的活动过程中,初步掌握环境保护的粗浅知识
小朋友喜欢探究的习惯应在有趣的活动中得到培养;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探究原因,更能掌握环保方面的简单知识。如通过“我给大树穿衣服”、“马桶水箱里的饮料瓶”等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和进行有趣的实验,了解植被的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等环保措施的重要性。
四、逐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育小朋友要有爱护环境的意识,在污染的环境中初步具备自我保护能力。
第一,初步养成保护环境的文明行为习惯。
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初步具有保护周围环境的能力。如:大家一起动手给洗手池安上一根漏水管,让我们的洗手池流进大水桶,请阿姨用水桶的水冲洗马桶、拖地,让幼儿知道我们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宝贵的,我们要对其加以科学的利用等等。
第二,在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内容选择上,应注意贴近幼儿生活,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情。
如:开设热爱美丽的大自然专题;保护树木,保护人类的好朋友,珍惜动、植物,保护动植物,益虫,消灭害虫;
1、认识周围的环境。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劝导爷爷、爸爸、叔叔不抽烟;使用漂亮耐用的环保购物袋;细声说话,减少噪声;不吃不洁的食物、垃圾的危害、废物的利用等。
2、教育幼儿记住一些与环境保护的节日。如:世界环境日(6月5日)、植树节(3月12日)、世界无烟日(5月31日)、爱鸟周(4月的第一周),消防日(11月9日)等。
第三、家园配合,共育新人。
保护环境的成效范文5
1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与治理并重
在全新的形式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在大力发展经济、获取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避免严格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止新污染”的指导原则。在城市改建或者新建项目中,需要提高技术起点,全面配套环境保护设施;清洁工艺的选择,尽可能的选择污染物排放量少、能耗低、以及具有可治理方案的工艺。在审批项目过程中,城市环保局必须严格把关,紧紧围绕“三同时”的规定以及环境影响制度等内容展开工作,推进环境污染的集中控制,有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改建或者扩建老企业时,可以采取“以新带老”的理念,加强高新技术的运用,保持增产的同时降低污染物,避免产生新的污染物,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此外,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尽量选择高新、尖端的技术,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
2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体系,加强环保措施
当今时期,我国政府大力提倡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确保此宏伟目标能够顺利达成,各地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体系,比如说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政绩考核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公民参与制度等等。并且在相关经济政策的激励下,使人们能够珍惜资源,节省使用,切实保护环境。只有上下一起行动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问题联动处理机制,完善循环经济模式,才能够正确处理存在环境问题的区域或者企业,避免让存在污染问题的企业获取利益。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迅速,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也日趋激烈。解决环境问题,并非是单纯的问题,属于系统性问题,与地理环境、产业结构之间具有一定关联。所以,各地在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充分落实保护环境的政策,切实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3加强污染事故和灾害的预警和应急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环境污染物逐渐增加,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现阶段,尽管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有所提升,但是依旧存在个别企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环境保护,也不喜欢花费资金在环境保护方面。还有一些企业,无法同时使用治污设施;有的企业尽管存在治污设施,但是只是存在表面形式,存在偷排偷放的情况。所以,在全新的形式下,有必要完善和落实污染事故与灾害预警工作。城市环保局有必要对各企业做好登记工作,明确企业生产规模、污染物排放情况;同时建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环境的综合管理和治理。
4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环境意识
保护环境,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不仅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兴亡,同时也是保护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有必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普及环境保护法律知识,以此使人们全面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人们提升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才能够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律,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的行为。城市环保局可以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网络、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鼓励社会大众敢于揭发破坏环境的个人或者企业,以此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此外,环保局可以通过技术培训或者法律培训的方式,提升各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质量;同时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展开相关联的环境保护教学活动。
5完善环境管理机构,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在当今时期的市场经济下,政府的调配作用在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也不可替代。因此,需要完善和调整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保护队伍的建立,强化监督和管理。现阶段,城市环保局必须紧跟形势发展,积极转变工作作风,调整环境保护理念,基于经济建设中心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保护环境。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实施工作人员分工职责制度,将环境保护内容与个人绩效考核进行关联,以此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性。同时展开一系列的培训工作,促进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管理手段的提升。只有广大职工干部思想觉悟提升上去,管理监督手段丰富起来,才能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升工作成效。
总而言之,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的战略目标,也是我国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如果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无法实现健康发展,必将影响我国发展目标的达成。只有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制度,才能够一边发展经济,一边促进环境的健康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作者:马婷 单位: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环境保护局
参考文献
保护环境的成效范文6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事情,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新教材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教材中各单元的内容处处突出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尤其是突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生物圈的影响,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的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关爱环境的态度,在环境问题上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够对一些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好家园做出贡献,是每一位生物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在世界各国倡导“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仍然有人认为“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认为人类可以从环境中索取一切需要的物质,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存在,使人类在历史上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所有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观点之一,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具备这种观点是具体开展环保活动的重要前提。
在初一学生入学之初,我就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观点。在学习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对生物圈的整体认识。在学习之前,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首先,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地球的太空照片,给他们一种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问学生:“地球上不同颜色的色块分别由什么构成?”待学生七嘴八舌讨论完之后,我说道:“正如大家所说,在太空中我们看到的地球是一颗表面有许多颜色的美丽星球,如果我们能够到太阳系以外看我们的地球,它只不过是一颗极不起眼的小行星,但我们这颗星球却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使我们的地球变得与众不同?”反应快点同学脱口而出:“地球上有生物”。我随即引入正题,“正是如此,在地球上有着数以万计的生物,从而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在这里生息繁衍。地球表层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如此导入第一单元自然顺畅,而且学生有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意识。在结束第一单元的学习时我又结合教材出现的关于DDT对环境污染的例子和生物圈II号的资料告诉学生:“我们的生物圈是不能替代的,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作为生活在生物圈中最高等的生物更应该珍惜我们的生存空间,更应该有意识地保护我们的生物圈。”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形成对“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认识,又能够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认识到生物圈的不可替代性。
二、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情况和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因为对自然界认识不足,过度放牧,过度砍伐森林,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随意捕杀野生动物,不适当引入物种以及大量排放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使生态环境和生物圈遭到破坏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我国科尔沁草原因为过度开荒变成沙漠,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因为乱砍滥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许多野生动物因为人类的捕杀而灭绝,我国引入的水葫芦造成过度生长,太空中垃圾数量不断增多以及噪声、光污染等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这些人类自己做的傻事、酿造的苦果甚至是自己一手制造的悲剧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让他们认识到人类如果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不加节制地从自然界中索取各种资源必将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最终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在环保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我国生态环境的局部改善,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总体恶化的趋势。国民经济仍处于高投入、高能耗的发展阶段,资源浪费惊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大量减少,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水体污染使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大气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各种污染造成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把这些问题结合课堂内容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他们真正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三、让学生具备关心环境动态的意识
当今社会各种媒体非常先进,差不多每天都会有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报道,如世界各国保护环境的新举措、当今社会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等方面的消息。应该提醒学生主动通过报刊和网络关注环保动态,定期了解这方面的消息。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使他们了解发生在身边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大事。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对某些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这都有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
四、让学生具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