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媒体艺术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媒体艺术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媒体艺术设计

数学媒体艺术设计范文1

数码艺术设计通常认为脱胎于商业活动,因此缺乏艺术根基,从而对数码艺术设计的审美认识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认为数码艺术设计是万能的。这是因为电脑技术的应用确保数码艺术设计得心应手,所以对其产生了盲目崇拜,这是对艺术创作规律以及表现形式的认识不足而导致的错误观点[1]。模拟技术取代艺术原创的观点非常片面,并没有真正理解数码技术模拟以及创造之间的关系,从而误解了数码艺术设计的创作以及再创造特点。第二是认为数码艺术设计是纯商业性的,缺乏艺术因子,也不具备传统的艺术元素,并且商业性是数码艺术设计最为本质的特征。数码技术应用于艺术设计的时间还不够长,导致人们还难以将数码艺术设计上升到艺术层次。不过随着数码艺术设计的不断进步以及设计形式的持续更新,艺术价值会逐渐突破纯商业性的范畴,从而在艺术领域获得应有的地位。第三是对于数码艺术设计的价值缺乏认识。传统艺术创作建立在文化底蕴以及历史底蕴基础之上,艺术价值也受到人们的高度尊重。同传统的艺术作品比较而言,数码艺术设计的作品能够批量生产复制,从而影响到人们的心理感受,对数码艺术设计的价值认可度比较低[2]。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数码艺术设计的作品不仅是技术的应用,也是新兴的一种艺术形式,有着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视觉语言,因此数码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并不能用传统艺术的价值衡量。

二、数码艺术设计的美学意蕴

第一,数码艺术设计的现代化魅力。艺术设计领域应用数码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不管从硬件还是软件角度而言,数码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日益完善,从而不断提高艺术设计技术水平。在数码技术应用的环境下,数码艺术设计的工作人员也不断促进技术同审美的融合。艺术设计同科技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技术发展进步的过程当中,能够给艺术设计带来更多灵感,因此技术发展对于艺术设计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技术是为实现设计目的采用的手段,也是实现艺术设计的整个过程。应用数码技术是完成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步骤,设计人员的创作需要应用相关的技术或者工具实现,因此改进设计技术能够大大提高设计人员的表现力。第二,数码艺术设计的人文关怀。数码艺术设计的美学意蕴包含着人文关怀的内容,也就是通过艺术设计体现出大众化的趋势。数码艺术设计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从而推动艺术设计的发展,推动了艺术设计的繁荣,并且应用数码艺术使得艺术设计日益大众化[3]。设计人员从主观出发实现数码艺术设计以及人性关怀的同意,从而体现出精神追求以及文化追,充满人文关怀,体现出数码艺术设计的独特审美意蕴。除此之外,数码艺术设计当中融入人文关怀可以说是顺应社会潮流的要求,可以满足设计人员在精神层面的审美要求,并且在此过程当中实现艺术设计的发展。第三,数码艺术设计的自由美。数码艺术设计当中虚拟性可以说是最为典型的一个特征,在虚拟环境当中完成艺术设计,并且可以让设计人员体会到这一环境的特点,激发他们的灵感,从而实现生活当中无法完成的设计。应用数码技术进行处理,可以使真实同虚拟互相掩映,从而给艺术设计带来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数码艺术的设计人员也能够在虚拟以及现实之间穿梭,从而获得极高的自由度。

三、数码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取向

第一,数码艺术设计的虚拟模拟技术取向。虚拟模拟可以说为数码艺术设计提供广阔的发挥空间,并且通过多媒体技术构建出虚拟的幻象,以虚拟的假想来展现主题。例如好莱坞的灾难大片《后天》当中,就通过数码技术模拟地球遭遇灾难的场景,视听效果极其逼真,可以说将数码设计技术应用的炉火纯青,也给人们带来视觉方面的真实体验,通过模拟幻象警示人们保护地球的环境。第二,数码艺术设计有着观念性取向。艺术设计的意图主要在于展现设计人员的观念思想,数码艺术设计也是如此,观念突出以及立意明确可以说是数码艺术设计重要的原则。数码艺术设计往往有着典型的公共性特征,从而能够对公共文化产生强烈影响,并且同信息技术相结合,在传播方面有着先天优势,适用的范围比较广,例如电视以及互联网等,从而发展成为大众艺术,并投入到消费文化以及大众文化当中,走出传统艺术的私密性以及自我性限制。第四,数码艺术设计有着流行性以及时效性取向。数码艺术设计往往可以抓住时尚热点话题,及时迅速做好传播报道,艺术形式容易同流行文化之间接轨,成为带有前卫性以及先锋性的艺术形式。数码艺术设计不再局限于象牙塔,其对象也不只是美的精神,审美价值方面更多地指向可变性以及虚拟性,能够体现出大众文化的审美取向。

数学媒体艺术设计范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630例,均为女性,年龄20~66岁,同时行上睑眶隔脂肪切除术178例,双侧皱眉肌离断术3例。

1.2 手术方法

1.2.1 手术设计:根据受术者的年龄、容貌及要求,设计眉部切口。一般作长3.5~6.0cm,宽0.6~2.0cm的梭形皮肤切口。原则上:①眉头不超过内眦角正上方,即鼻翼与内眦角连线的延长线。②眉梢(眉尾)不超过同侧鼻翼与外眦角连线的延长线。③切除最宽处在正常眉毛的中外交界处,或同侧鼻翼与平视时角膜外缘连线的延长线上。另外,切除的皮肤宽度用平镊反复夹持进行判断外,还应考虑到切口上下唇皮肤在缝合时的移位,尤其是眉中外侧向下移位较明显,可能影响眉形效果,此处设计线上线应略上升1~3mm为佳。

1.2.2 手术步骤: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按设计线切除皮肤和皮下组织,若需去除上睑眶隔脂肪时,沿切口下唇眼轮匝肌下分离暴露眶隔,切除多余脂肪;若需行离断皱眉肌时,在眉部切口内侧(距双侧眉头连线中点外约2.0cm处),向下钝性分离额肌,暴露帽状筋膜上的皱眉肌并将其离断。术中将切口下唇深部组织向上缝合,可将眼轮匝肌向上折叠缝合,或将下移的眉下脂肪垫缝合固定于眉骨骨膜上,分层缝合皮肤组织。

2 结果

术后7天拆线,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轻度血肿,眼周皮肤青紫严重2例;眉上缘瘢痕明显1例,1年后行再次修复术;切口周围皮肤麻木4例,3~6月逐渐恢复;上睑中内1/3皮肤轻度斜形褶皱3例;切口内缝线结外露9例;余随访6个月~3年,手术效果满意。

3 讨论

近年来中老年人为改善不理想眉形如眉下垂,纠正上睑松垂或呈“三角眼”的眼形,减少眼角鱼尾纹而行提切眉术。尽管提切眉术会切除部分或全部眉毛,术后可能使面部缺乏立体感,留下切口瘢痕,但手术3~6个月后,即可进行目前成熟的纹刺术,可以重塑眉毛,使眉毛较为逼真、面部更为年轻秀美,因此,提切眉术仍利大于弊。

数学媒体艺术设计范文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的时代。我国高校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我国高校的教育模式带来了变革。尤其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和课本辅以黑板传播知识的平面化知识传播方式,而是通过图像、声音、文本等更加立体生动的展现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创造生动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培养21世纪的全面素质人才做出了贡献。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多媒体教学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会给艺术设计的课程的教学带来不利影响。

1.多媒体教学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的必要性

(1)优化传统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解决了传统教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直观、立体、生动、灵活等方式把知识立体化的传播给学生启发他们的艺术思维和创造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知识的积累是好处,但是艺术设计往往是感性大于理性,对于学生艺术思维的启发尤其重要。在这方面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这一问题,所以多媒体教学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优化。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多媒体教学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并且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主动的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今随着信息化得到来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学习和工作成为主流,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得同学养成信息化的学习和工作的氛围和习惯,利用计算机为自己的专业服务,这样为将来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深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3)提升教师的素质

多媒体教学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在这同时教师为新的教学模式进行着调整和转变。教师作为多媒体教学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传输者,这就使得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知识如何在多媒体教学中得到全面的展示而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多媒体教学作为全新的教学方式,其技术需要一定的专业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这就使得教师面临着新知识新技术的挑战,教师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新的技术进行学习并且和艺术设计课程的知识相结合。教师通过组织多媒体教学使得自身的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2.多媒体教学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其让教学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让学生能够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获得直接的学习体验。将多媒体应用到艺术设计课程中同样能够让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但是,当前的多媒体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并不是十全十美,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尽快解决,才能让多媒体与艺术设计课程更好的结合。

(1)教学观念陈旧

尽管多媒体是一种新生事物,其与艺术设计课程相结合是一种教学方式的突破和创新。但是,当前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对于多媒体的应用观念还没有达到与时俱进,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随着教学模式的转变而转变。一些教师因为对多媒体技术不甚了解,在教学中对其有了排斥思想,使多媒体应用的效果没有完全得到展现。

(2)多媒体教学工具应用不当

当前阶段,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在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没有对多媒体工具进行有效使用,致使多媒体的优势没有得到完全展现。多媒体教学工具需要教师在使用之前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运用多媒体优点,给学生带来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但是,大部分教师单纯的认为多媒体仅仅是为了进行视频或者图片展示,大量信息内容没有通过多媒体进行表现,多媒体教学工具使用不当。

(3)课件制作不够精良

多媒体的应用对于课件的要求较高,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要对课件有所准备,只有优良的课件,才能保证多媒体的高效使用。但是,当前教师因为课时的限制、课业的压力,对于课件制作方面则有所欠缺,一些课件的制作并不精良,导致一些课件与授课内容有所偏颇,也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多媒体的应用出现了不吻合的情况。

(4)师生交流不够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其应用应当增加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应当让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但是,部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之后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认为通过使用多媒体就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多媒体的应用没有让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流畅,对于教学内容的促进作用还需要再开发。

3.多媒体教学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的建议

加强多媒体的应用,提高多媒体使用效率和质量,已经成当前艺术设计课程教师所应当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也应当成为教师所需要解决问题的重要方面。只有不断提高多媒体的应用方式和使用质量,才能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才能让其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更新教学观念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不断变化和进步的,将多媒体应用到艺术设计课程中,同样是对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一种创新应用。教师要改变从前的传统教学思想,努力接受新事物,并对其进行综合运用,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学习,尽快掌握多媒体的应用技巧,其自身存在的优势,多媒体的应用理论等内容,提高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加强对多媒体应用的宣传,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的意识,让更多的教师在课堂中尽可能多的应用多媒体进行设计方面的展示,建立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综合运用的教学方式。

(2)合理分配多媒体使用时间

多媒体的应用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多媒体也并非万能工具,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最好的展示,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对多媒体的使用进行合理分配。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了解,对教学的整体规划进行熟悉。其次,教师要针对教学中适宜进行多媒体教学的部分进行教案制作,运用什么样的多媒体展示方式最好,运用什么样的多媒体课程最合适都应当成为教师所需要考虑的内容。第三,教师要对多媒体播放时间进行有效掌握,既不能整个课程全部使用多媒体进行播放教学,也不能仅仅播放一部分,让其教学目的无法达到。因此,教师要从宏观层面对多媒体的使用进行综合考量。

(3)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将多媒体高质量的应用到艺术设计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学习到最好的授课内容。教师在课下要做好授课教案的编排,对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准确掌握,具有牢固的艺术根底做基础。其次,教师要做好素材的收集工作,通过素材的收集过程进行挑选和筛选,选取最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素材进行展示。第三,教师所制作的课件要内容丰富、画面有趣,能够吸引学生对课件内容进行观看,通过观看课件掌握知识。

(4)增加师生交流

数学媒体艺术设计范文4

一、投影装置艺术

投影艺术(ProjectionMappingArt,简称PMA),也被称为视频投影艺术,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其主要形式是将各种不规则形状或结构作为视觉影像投射的载体,因此也被称为结构投影。投影艺术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影像与结构契合的节奏感,二是具有鲜明的音乐节奏,通过音画同步进一步强化画面的视觉张力。基于投影艺术的装置艺术是对传统装置艺术的拓展。采用新媒体手段的装置艺术是在实景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层虚拟的信息(影像、声音),由于装置几何结构的特殊性,虚拟投射的信息更有针对性和空间节奏感,再加上音画的节奏韵律,使现场气氛更富有律动和美感。投影装置艺术同样提供了全新的体验方式,“在装置作者的预谋之下,有意识地诱导观众参与装置作品或关注装置中的影像,结合装置设施,从而实现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观念连通,形成一种纳观众身体和行为于影像装置的即时体验。”①在过去,电视、电脑和电影屏幕都是平面的、矩形的,而投影艺术彻底改变了这些传统屏幕,实现了对它们的解构与重构。投影艺术的投射载体从舞台、建筑外立面(图1),实物模型(各种几何体),各种产品如Nike的鞋子(图2)和保时捷的汽车等,范围非常广泛。投影艺术载体的多样性非常适合“游击”式的视觉表达,且硬件成本不高(超大体量的户外投影除外),对于从事视觉艺术的人来说,是一个经济而富有魅力的新媒体创作模式。概括起来,投影艺术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品牌营销、舞台表演、互动娱乐、主题公园、展览展示和公共艺术。如由墨西哥艺术家为鹿特丹舒乌伯格广场设计的公共艺术《BodyMovies》(图3)就是一个经典案例,“舒乌伯格广场是互动式的,利用投影机投出的大型画面,将舒乌伯格广场变为一个巨大的互动艺术装置作品。”②

二、新媒体投影装置艺术教学案例剖析

一个完整的新媒体装置艺术设计教学应该包括选题、媒介分析、内容创意、内容制作、作品整合、体验反馈等多个环节。限于篇幅,本文选取选题、媒介分析及内容创意三个部分进行详细探讨。

(一)选题

选题阶段主要确定设计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这一阶段通常是由教师给出一个大致的范围,然后由学生进一步细化,或是进行无主题设计方案。本文列举的案例属于后者,题目要求学生采用投影装置这一表达媒介,主题可自由选择,目的重在训练学生对新媒体的运用。学生在此阶段的首要工作是大量观看、解读各类投影装置艺术作品,以了解投影装置的形式、载体、空间等创作特点,商业类或艺术类的作品都可以是学生研究的对象,然后根据选择的主题进行创作。如案例以“六一儿童节”为主题(图4),创作欢快有趣的投影装置,装置空间可以是户外或室内。

(二)媒介分析

媒介分析是新媒体艺术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哪种媒介适合哪种效果的表达,是否与特定的空间吻合,是否容易安装、搬运,包含哪些技术细节,装置造价是否可以接受等,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因为选题要求媒介为投影装置,所以无需再比较各种媒介的优劣。媒介分析的具体内容采用什么样的载体适合主题的表达、体量大小、对投影机功率有何要求、针对所选择的载体在技术上如何实现投影对位、对位软件的选择等。如选择以数个方形盒子堆叠的塔状(图5)为投影载体,盒子的材料为纯白色硬纸板。一方面方形盒子比较简单,容易搭建,成本可控;另一方面,投影控制在盒子上比较容易对位。对位软件是Mac平台上的MadMapper,该软件简单易用,能让设计师把精力集中在投影内容本身的同时,实现较为强大的现场投影效果。图1PMC为伦敦巴特西电厂改造项目设计的大型投影装置

(三)内容创意

内容创意设计实际上就是动画的前期创意,包括故事版(图6)、美术风格、音乐等。由于投影装置载体的特殊性,在绘制故事版时必须注意投影机的视角,进而框定投影影像的边界。故事版中的每一个画面都应该被边界框定,同时由于投射载体的几何特性,那些位于边界内部的点、线、面也成为内容创意的关注点。恰当地运用这些几何特征将增加作品的空间感和韵律感,因此投影装置艺术是内容解构和实体重构的结合体。投影装置艺术设计的其他阶段还包括内容制作、作品整合以及体验反馈等。尽管内容制作依然沿用传统制作手段,但媒介的几何特点以及投影的空间环境等都会对制作内容产生影响。作品整合阶段基于特定的空间、时间搭建装置并使其呈现富有创意的内容。体验反馈阶段则需要观众参与,观众置身于新媒体艺术作品所营造的展示空间内,通过参与完成与作品的对话,并反馈设计缺陷,通过反复修改实现最终效果。

数学媒体艺术设计范文5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数学情境;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156-01

从多媒体提供的信息,通过联想、想象和反思,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内在联系,进而形成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创设数学情境之目的,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数学信息,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激发质疑猜想,唤起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其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探讨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数学情境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

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是科学的,自然合理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使教师在创设数学情境时与数学家、优秀教师相互交流,保证数学情境创设的内容在表述上、结构上和知识体系上的科学性。创设数学情境时应考虑到科学创设,合理创设,简单创设。

2.探究性原则

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富有探究性,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创造的动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数学学习资源,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网上搜索到更多的与数学相关的资源,保证教师在创设数学情境时能兼顾数学知识和学生自身的特点,使数学情境的创设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和可接受性等特点。

3.发展性原则

创建的数学情境应具有促进学生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平衡发展的功能。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当富有发展性。教师要考虑到所创设的情境不仅要满足当前的学习需要,还要尽可能的考虑到学生今后发展的需要。

4.趣味性原则

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使学生感兴趣。情境的形式要新颖,内容要富有吸引力,要让学生产生真切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多媒体技术大多以动态图形展现在学生面前:奇妙的图形变换,可展示数学的奇异美、和谐美;图形的旋转、翻折,表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利用图形转化,刻画不同曲线的统一特征,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通过对各种不同图形或元素着色,展现在学生面前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美的画卷,这可使教材中那些枯燥无味和抽象深奥的内容生动活泼并且形象有趣。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益。

5.互动性原则

创设数学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而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又是一个互动、交流和提高的过程。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争论会产生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使交流的范围扩大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会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

6.有效性原则

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吻合,要有效率,教学效果与教学投入有较高的比值,要有效益,教学目标与个人的教学需求相吻合。

例:一位教师在上一堂公开课时,讲到《函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时,提到函数单调性,他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引用股市波动图来说明递增,递减的现象。”打开多媒体播放器,银幕上就显示出近期股市行情波动图,学生们是很感兴趣,但这样的问题情境与该课所要讲授的内容不吻合,首先学生对股市行情变化并不熟悉,其次图象太复杂,不直观,不能很清楚地反映单调性的数学本质,数学情境更多应从数学内部和数学知识逻辑体系上思考。

7.适时性原则

适时性原则是指要把握好运用情景创设的最佳时机,也就是说在最合适的时候呈现教学情景,进入教学环节。如:创设问题情景、生活情景,等均要注意在教学过程别注意把握"火候",适时地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思考,达到手段与效果的有机统一。一般情况下,当学生思想分散、注意不够集中时,运用多媒体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精神振作;当教学内容重要、需要强化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突出教学重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思路受阻、学习困难时,运用技术手段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8.不可替代性原则

信息技术如何整合到课堂教学行为中,如果仅从应用的角度“为技术而技术”、为“整合而整合”的话,那么,即使再“花哨”的课堂教学形式和再“热闹”的课堂教学气氛,也是背离教学的目的。

所谓整合,如果为了整合而把一堂课都肢解为幻灯片,教师说几句,操作一通,再说几句,再操作一通,本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偏让它出现在投影中,本可以让学生想象的偏让它以僵硬的画面替代,与其弄得"驴子不象驴子马不象马",倒不如直接让人知道这本是一只骡子为妙。

数学媒体艺术设计范文6

关键词:美术课程 多媒体艺术设计 项目教学 嵌入整合

近年来,网络及多媒体艺术日益深入生活,给人们带来丰富的艺术享受,并被广泛地运用于多个新兴行业。为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需求,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成为一个热门专业,在中职学校广泛开设。这为多媒体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补充了新鲜血液,促进了中职教育的发展,但是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一、美术基础薄弱

近年来,广大初级中学在追求升学率的目标引导下,不重视对学生艺术课程的教学。初中一二年级尚能开设美术等艺术课程,但是课时少、受重视程度低,到了初三阶段就会完全停止。抓文化课成绩成为学校唯一重视的工作,这就造成学生在初中阶段,尽管处于感性思维,形象思维旺盛时期,但是表现其形象思维能力的美术课程不能满足其心理发展的需要。在此情形下,学生的创造冲动受到遏制,到了中职学校,一部分学习多媒体专业的学生美术能力薄弱,影响了专业能力的培养。

二、创造力和想象力匮乏

中职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足,来源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追求升学率,在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下,艺术课程的开设不能满足学生心理发育的需求。学生长期处于应付升学考试的心理阴影,创造性思维、形象思维受到抑制。尽管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艺术节活动,但是学生参与的广泛性不够,艺术节成为少数特长生表演的舞台,更多数量的学生被排除在外。

三、专业教学中技术与艺术脱节

现在中职学校的多媒体艺术专业教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计算机教师,这部分教师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相关软件比较熟悉,但是缺少美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主要教授多媒体软件操作。另一部分是美术教师,这部分教师是美术教育或者工艺美术专业毕业,具备美术专业知识,但是对计算机技术及相关软件缺少了解,他们主要教授美术知识。这就在多美专业教学中出现技术和艺术脱节现象,专业课程里随时需要解决的造型问题、色彩问题、构成问题,不能随时解决,而美术教师在美术基础课教学上不能针对多媒体艺术设计课程的要求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导致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

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中职教育还是培养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方式。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中职学校多媒体艺术专业广泛的就业面,对我们提高其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改善中职学校多媒体专业教学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我认为,将美术课程嵌入整合到多媒体艺术设计相关课程里是有效的办法,具体策略包括以下几点:

1.开发多媒体课程和美术基础课程整合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由相关教师组织编写的。它是适应符合学校专业条件、学生能力和师资状况的。因此,这种多媒体技术和美术知识整合的校本教材应该是计算机教师和美术教师(包括其他艺术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结果,这样才能把多媒体技术和美术基础知识整合到一起,使学生的学习材料成为一体,而不是技术和艺术分割的,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大有好处。

2.改革教学模式,运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

对于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而言,创设一个情景化的学习氛围十分重要。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更加适合地运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在项目的引领下,主动地搜寻、学习专业知识,并且把多媒体专业和美术专业知识按其工作的需要,协调地学习和运用起来,这是区别于被动学习的新方式。更加重要的是,学生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其创造力和想象力都会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在中职学生年龄段,只要适当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是有较大的挖掘空间的,从全国职业学校专业技能大赛和全国中职学生文明风采大赛情况来看,中职学生的学习力和创造力具备很大的潜力。

3.培养高素质的跨学科复合型专业课教师

目前中职学校里多媒体艺术设计本专业毕业的教师较少,大多数还是属于“半路出家”,专业水平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培养具备跨专业跨学科的,既有精湛技术又有美术修养的复合型教师,是学校重要的任务。让美术教师通过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培训,进入多媒体艺术设计的核心课程教学中。同时让计算机多媒体教师通过专业的美术基础培训,能够直接在教学过程中解决遇到的美术方面的问题,例如造型问题、色彩问题、构成问题,这样课堂教学的效果会更加提高,教学质量也会更加提高。

4.改善管理方法和理念,创造科学合理的多媒体艺术设计学习氛围

多媒体技术是理性思维,美术知识是感性思维,学生的学习是要在两种思维方式中不断转换,学习过程具有较大的难度。这在教学管理上也对此提出较高要求,要求能够均衡两者的学习时间、课时比例。降低理论教学的时长和难度,增加实践动手学习的时间。创造出符合情景化教学的学习场所,改进对学生学习和管理的评价标准。技术的学习和美感的培养在僵化教条的氛围中是形成不了的,只有在相对开放宽松的氛围中,想象力和创造力才可能被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