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应试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应试教育范文1
近几年来,由于美术高考考生众多,所以美术考试试题往往以要求学生默写来完成,于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应对高考的教学方法就应运而生。
死记硬背的应试教学方法完全抛弃掉了常规美术学习的过程,而是培训老师根据近几年高考考题来研究、总结出题的范围,然后根据这个范围,指导学生在几个月内对一张或几张素描、色彩、速写的印刷作品反复临摹、死记默写,学生不需要对构图、透视、造型、色彩、运动规律有所了解和理解。所有内容都精确到每平方厘米反复记忆,背得滚瓜烂熟,最后如同填格游戏一样按部就班填入即可。
这些应试教学方法在现行的素描高考模式下,确实帮助了一些没有系统学习过美术专业的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减少了社会不安定因素。正因为如此,各种良莠不齐的培训班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争相效仿,美术专业应试教育也就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各地展开了。
二、美术高考应试教育教学所引发的问题
高考前的应试教学方法在某些方面给高校美术专业教学的顺利进行带来了阻碍,也给学生的个人和专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学生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对高校常规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高校美术专业教学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笔者却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美术应试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灌输这一理念非常困难,主要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应试教学方法影响了高校美术教学的研究性和深入性,高校美术教学注重是深入研究,是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展开专业研究的教学过程。但是应试教学简单化的“培养”方式误导学生只关心考试的试卷效果,对专业基础知识不求甚解,更不可能养成认真研究的习惯,难于掌握深入观察的方法和深入刻画的手段。二是应试教学方法影响了高校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创造性。高校美术教学是通过科学严谨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展开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研究和实践,而应试教学方法为了考试的需要,误导学生将关注重点停留在物象表面,有意简化深入研究的过程,造成了学生留于表面的观察方式和表现手段,很难有提高的空间。并且高校美术教学方法的实施还有一个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对于艺术的形式法则的研究和探索,开发学生的艺术潜力,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从而构造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但是应试教学死板的教学模式却给学生灌输“美术大同”的观念,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影响了学生创作力的提高,甚至扼杀了一些有天分的学生对艺术与生俱来明锐的感知能力。
其次,造成了大量的教育投资的浪费。盲目的学习美术专业,使很多家庭投入了大量的教育经费。考试期间,不少人认为多报几个学校就可以提高考入大学的几率,许多家长又要因为考试所产生出的其它各种费用。当年就能考上大学的学生也还在少数,更多的美术考生就需要重新投入。这样周而复始,无疑造成了大量教育经费的流失。
再次,容易养成学生“临时抱佛脚”式偷懒的学习方法。美术高考的应试教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实际是鼓励学生采取“临时抱佛脚”式的学习方法来应对考试。一些适应了应试教学方法的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作业需要对绘画资料进行借鉴时,往往不仅是借鉴,而是进行抄袭,甚至有个别学生直接将原作复印,描摹交差了事。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养成了“临时抱佛脚”式的自以为“高明”的偷懒方法学习,专业能力可想而知。
众所周知,人类往往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不知疲倦。因此,高考时选报一个与自己特质、兴趣相宜的专业有益于刻苦读书和日后的职业发展。但是有不少的考生选择学习美术专业的目的并不是对这个专业感兴趣,而是因为文化课要求偏低,片面认为这个专业相对容易被录取。以这样的心态考入大学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根本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专业课自然就一塌糊涂了。在现在本来就比较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如何找工作就成为这部分学生更为头痛的问题。
三、针对高考应试美术教育现状引发的思考
美术应试教学方法的出现与我国现行的美术教育体制是分不开的,也是与美术“高考热”现象和单一的美术高考考试模式的派生物,如何让这种教学方法走出误区,改变这种急功近利的社会现象,是大家共同面对的难题,也是大势所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又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完整科学的美术教育体系,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时期不同的接受能力来安排学习内容,使整个教学结构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得让学生接触到系统而又全面的美术基础和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奠定全方位的美术基本功和创造性思维。二是美术专业高考考试模式有待改进,美术高考考试模式单一,考试题目大同小异是应试教学方法滋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一方面制定内容和形式灵活多变的考试方式;另一个方面可以实行专业统考制,各个院校都根据各省的专业统考的分数来录取学生,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有利于全面进行统一监督管理;有利于制定科学严谨的考试要求和考试办法;学生也不必为了参加考试疲于奔命。并且也可以将学生历年高中美术成绩作为考评参数,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来进行考核录取。二是考生应该客观看待美术“高考热”。社会、学校、家长可以正确引导学生看待美术“高考热”。使他们认识到美术高考绝对不是惟一考上大学的捷径,无论美术“高考热”还能够持续多久,美术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也不会成为高考应试教学方法的工具。学习美术实际上是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的专业选择和人生奋斗目标,毕竟,综合素质才是决定我们人生成败的关键。
美术应试教育范文2
首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领域只重视语、数、外等所谓“主科”教学质量的评价,美术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地位”不高,又不需要应付考试,从而导致“主科”占课情况十分严重。其次,固守传统的“三中心论”———“教师中心论”,“教材中心论”,“课堂中心论”,以上三点根本不符合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规律。学生往往只通过一些简单方式参加美术活动,忽略对学生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再次,环境条件也是制约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发展的主要因素。美术教学的软硬件建设,农村师资队伍力量严重不足,大部分担任美术课都由其他科老师兼任,缺乏相应的美术学科的教学培训,所以观念陈旧,基本功不扎实,缺少积极地探索精神。
通过对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状况的分析,深感素质教育在农村学校难以真正实施。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好地开展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变教育观念
提高农村美术教育水平,最关键的是教育系统的领导者、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把美术课还给学生,真正的还给学生。只有教育系统、领导者、教师、学生和家长都重视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水平。
二、激发兴趣,让美术课充满活力
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堂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应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如:多媒体的运用、情境的创设、游戏的贯穿、材质的变化,使学生的多种器官参与美术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方式是多元化、多样化的,作为美术教育者不再“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在“用”教材之余,应走出课堂、跨出教材,因地制宜,结合本土实际特色,挖掘乡土文化,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家乡的教育。
三、加强师资,改善条件,给学生提供发挥的空间
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而且多是兼职,因此学校应加强美术师资队伍建设,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中可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美术素养。现在已经是信息化时代,要求广大的美术教师努力学习电脑知识,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个平台,使其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
在农村,要让学生配齐所有的美术用品不太可能的,因此就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手中的现有材料,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当然,教学内容不能面面俱到,就该因地制宜作些调整,发挥农村自身的资源优势。如绘画方面,可以选择节约材料的形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构图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和丰富的再造想象力。绘画以农村为题材进行写生或创作,不仅形成特色,还从中给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讲授为媒介,以作业成果为最终目的,殊不知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活跃学校的气氛,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四、优化作业,多元评价,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课堂作业是学生对教材理解、知识把握、创造性的直接反映。也是衡量一节美术课成败的标准。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在难度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上,可以以“多项选择”的形式布置作业,给学生一定自主权,自主选择作业的难度、内容和形式。
美术应试教育范文3
首先,民间美术内容的定位问题。纵观民间美术在初中美术教材中的应用,其作为独立章节或者比较大篇幅来介绍的还是以原汁原味的民间美术表现形式为主,将民间美术内容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亦或是将其应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的章节相对来说是占版面比较少的。这就说明我们的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虽然已经意识到只有将民间美术内容与我们现代生活相接轨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但是在教材内容的呈现上来说,这一点表现得并不十分明显,民间美术内容只是作为其中很小的一个元素存在其中,对于民间美术内容的定位问题是需要我们慎重思考的。
其次,民间美术内容的构成要素问题。初中美术教材对于民间美术内容的涉及绝大多数是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字介绍,这样一来不免单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降低。应从不同的角度介绍民间美术,使学生能够真正处在被民间美术内容包围的氛围中,而不仅仅是认得某幅剪纸、某件泥塑作品。
二、民间美术在初中美术教材中的应用
1.民间美术在初中美术教材中的渗透。不论是作为立足国家视角编写的教材还是地方教材,不可能对每个地区的民间美术或各个种类的民间美术都能有所涉及,即便再精挑细选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很难做到在某一课或某一章节中将其全部囊括在内。因此,在“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和“造型・表现”四大学习领域中的渗透就变得十分重要,即让学生们在不同的学习领域中都能感受到民间美术的魅力,感受到民间美术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能够为我们所用的,并不是只能在美术馆或者博物馆才能见到的古董,又在无形中发掘了学生将民间美术元素应用于欣赏、设计、探索等学习领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基于民间美术素养的创新能力,更能够接近民间美术与学生课堂学习的距离。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读书、爱书的情节》第2课《手工书设计》旨在让同学们通过纯手工的方式制作书籍,感受古今中外书籍装帧形式带来的审美体验,启迪学生的思考与创意。在手工书的制作方法内容讲解中就涉及了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用以凸显手工书的独特魅力――整本书的造型是取自闽南古厝的侧影,当书完全打开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座完整的闽南古民居的轮廓,内页的装帧同样是采用了一些当地的民间美术元素,如镂空窗花、古厝红砖墙等。在题材与内容的选用上烘托了怀旧气氛,使整本书的设计独具匠心,凸显一份韵味,使人们体会到作者那一份浓浓的乡情,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们传达了一种对于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珍惜与热爱,愈是传统的东西愈发能够凸显我们传统文化的韵味,而这与现代设计并不相悖,反而使其更具特色。
2.与时代接轨,贴近生活。教材中民间美术的内容不能总是局限在对传统民间美术的介绍上,还要强调其实用价值、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特点,不管是对于设计方面,还是对民间美术文化的深层次挖掘,都是有所帮助的。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既美观又实用的作品,引导学生把美术作品与美化生活联系起来。如果还是仅仅停留在保存原有的民间艺术形态,没有与现代科技、设计等相结合,进而改良成能为当下人们生活所用的东西,对于民间美术的传承来说是很难发展下去的。对于现在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的中学生来说,也很难符合他们的审美需求,对于民间美术甚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是不利的。如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装点我的居室》(“造型・表现”)活动一,通过让同学们欣赏不同居室的装饰风格特点以及居室中张挂的不同美术作品,以期分析自己的居室适宜挂什么类型的美术作品。其中最独特的一幅图展现的就是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居室,在陕北特有的民居建筑――窑洞内贴满了库淑兰栩栩如生的彩色剪纸作品,放眼望去,天花板上、四周的墙壁上满满的都是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也称得上是一处值得欣赏的风景了。教材用我们生活中的场景――库淑兰满屋的剪纸作品告诉我们,民间剪纸同样可以作为装点居室的元素,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让我们体会到民间剪纸那份独具的震撼与美丽。
3.适当选取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美术表现形式。教材中的民间美术内容应当多吸收一些具有地域性、民族特色的作品,突出表现本地区的文化艺术特征。这些作品是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遍布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一来这些作品与学生的生活有所关联,可以接近学生与民间美术的距离;二来学生们能够对本地区的一些特有风俗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三来学生们通过学习也更容易将这些特有的民间美术表现形式传承下去。
4.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编排教材中的民间美术内容。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首要的、最高的规律。”由七年级到九年级,在欣赏民间美术作品、设计制作民间美术作品或将民间美术内容与某一学习领域结合等方面的安排上难度要成阶梯状依次递加,在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的民间美术内容,以适应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需要。对于学习活动的安排也要遵循这一规律,从欣赏感知到深入了解,再到真正体验探索,始终沿着这一脉络发展,引导学生真正全面地了解民间美术。
美术应试教育范文4
[关键词]视觉文化;时代特点;高师美术教育
当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着人类社会进入以信息为表征时代特点的当下,视觉文化概念被提出并传播开来。“在一般的范畴里,视觉文化有两个组成要素:一是含有视觉成分、涉及以视觉手段来传递的信息;二是人类的生活经验,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它所涉及到的多种学科包括哲学、美学、社会学、艺术学、文学、心理学、现象学,等等。”[1]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的是基础美术教育师资,其素养将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当代高师生生活在一个被视觉文化包围、浸染的环境中,其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必然会无法避免地受到视觉文化的影响。因此,高师美术教师应当对高师生及高师美术教学所受到的视觉文化影响予以足够重视,在秉承传统绘画技能及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美术理论知识教学、建设适宜的师生对话平台、培养学生的美术教学思想,使学生能够得到美术素养、师范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培养学生视觉素养,加强美术基础理论教学
视觉文化环境下,高师美术教学要打破已经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因势利导,借势造势,“通过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以视觉性为主线,兼容并蓄,赋予鲜明的时代人文精神品格,来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建构独立思考的视觉审美、意义和表达视觉图像的能力,以应对视觉文化大潮对传统美术教育的冲击。”[2]鉴于美术是视觉艺术的特点,在视觉文化环境下,高师美术教学理应通过对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和利用,加强美术基础理论教学。高师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模式进行培养,使之具备一定的美术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教学能力。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和采用有益于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方法和途径。学生的美术视觉素养必须符合美术审美理论的要求,但仅仅通过学生的视觉感受是无法达成教育目标的,因为视觉得来的印象需要通过教师所传授的美术基础理论和审美观点予以导向。例如,教师可采用文学作品的熏陶来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深刻体味到美术作品和美术理论深层次的蕴含,将自身获得的视觉信息进一步内化为美术素养。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平静的心理状态下,保持不断思考和自我反省的静读境界,与艺术大师进行深层次的精神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清晰明确地掌握美术基础理论、理解美学艺术、提升美学意识,得到自身艺术修养的应有积淀。教师还可以将美术基础理论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视图和视像的方式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在提高学生视觉素养的基础上,提高美术基础理论的教学效率。
二、建设适宜的对话平台,实现美术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高师美术教学应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关注并重视学生的所想、所需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知识,在学生“乐学”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在高师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也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毅力、学系风气、学习效果的打造者和检验者;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是平等、合作、信任的关系、知识和能力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因此,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交流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与能力的输送带;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检验教师教学活动的标尺,保障学习效果是教师的教学准则;教师和学生间需要加强了解,教师要在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况的基础上调整教学活动,追求教学实效。因而,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是促进高师美术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高师美术教师应当注重建设适合师生之间对话沟通的平台,加强与学生彼此间的情感交流、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的交流。在视觉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图形与图像虽然能够通过直观的形象对思维内容进行快速、直观、准确的展现,但却难以展现语言所能传达出的丰富精神内涵和抽象思维。因此,高师美术教师应当对师生间的语言沟通交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起适合师生对话交流的论坛,还可以利用网站、留言板、微信等形式,鼓励学生交流学习需求和学习感受,也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讨论会、研讨会等,引导学生对图像作品进行共同探讨,使学生逐步从看图转变为读图、辨图,并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实现阅读知识的积累和美术素养的提高。
三、开发利用视觉图形图像资源,提升美术教学效果
视觉文化是通过动态及静态的图形图像进行信息传递的,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借助视觉图形图像开展美术教学,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解读名作和各种美术流派的创作风格,将美术基本知识的底子打牢、加厚,并激发其创作意识。因此,高师美术教师应注重开发利用视觉图形图像教学资源,并借助视觉图形图像的优势开展美术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效果。提升个人艺术修养的最佳途径就是赏析名家的美术作品,所以,高师美术教师通过解读名家的作画技巧和作画理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美术思想。但因传统高师美术教学中美术作品鉴赏所展示的多是复制品或照片,不仅画幅小、色差大,而且清晰度较低,难以达到美术作品鉴赏的目的。多媒体方式教学可以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原作品准确无误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若身临其境,更真实的感受到美术艺术美感,得到美术鉴赏力的提升。进一步说,多媒体可以使学生对画面中的美术视觉元素尤其细微之处,进行反复观赏和反复揣摩,在视觉感官的直观映像下,提速和加深观赏印象,得出观赏判断。譬如,电影海报是电影作品向观众传达信息的重要手段,如何抓住观众的视线,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信息元素的传递,就需要将画面的视觉元素有效地组织起来,按照视觉审美规律,协调平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清晰流畅、富于节奏的画面,使海报的版面更具有时代感和审美性。高师美术教学同样可以这样利用视觉元素,将抽象化的美术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的审美思维得到升华,美术修养得到提升。[3]
四、积极培养学生的美术教学思想,突出师范性特色
首先,高师美术教学应当改革传统教学理念,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美术师资之上,突出高师美术教育的师范性特色。高师美术教师应当以身作则,用自己的高风亮节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美术教育事业的热爱,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其日后能够为发展美术教育事业而奋发图强;其次,高师美术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区分美术教育的专业性和师范性特点,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专业性美术教育是以培养美学研究和设计人才为目的,而师范性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基础教育教学人才为目的。高师美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美术教学的专业性,提高自身的美术鉴赏力、美术创想力、美术素养,利用美术教学的师范性,培养自身的教学能力;第三,高师美术教师不仅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全面系统的美术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应当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规范的美术创作技巧,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课外活动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
五、结语
当今美术教育的发展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相关,新媒体、新手段、新材料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美术教育中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催生了视觉文化的兴起,视觉文化对高师美术教育的影响已不可忽视。探讨视觉文化下的高师美术教育具有契合时代特点、创新高师美术教学、促进高师美术教学发展的意义,通过对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和利用,加强美术基础理论教学;通过建设适宜的对话平台,实现美术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开发利用视觉图形图像资源,提升美术教学效果;通过积极培养学生的美术教学思想,突出师范性特色等举措,能够指导视觉文化影响下的高师美术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蕾.构建视觉时代的高校美术教育课程[J].教育艺术,2014,(4):46-47.
[2]姜兆元.视觉文化时代背景下美术教育的新选择[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5,(4):90-91.
美术应试教育范文5
[摘 要]近年来,我市中学美术教学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现实等因素的影响,使我市中学美术教育在发展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结合实际,弄清教学重点难点;观察生活,直观示范;尊重学生个性,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和表现自我的舞台;改变美术教育传统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我,合理运用现代教学设备,以此适应教育强市的要求。
[关键词]美术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03-02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目的,根据教学目标以及美术学习的特点和学生原有的基础,设计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学习步骤。教师如何作为学生学习的向导,指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并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且稳定的观察、审美及绘画习惯,掌握“学什么”和“怎么学”,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空间?据此,我认为,美术课教师必须从以下四方面应对新课改带给美术教学的挑战,适应教育强市的要求。
一、紧扣教学目标,结合实际,弄清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教学目标中,“目”是指学习的方向,即“学什么”,“标”是指学习的“限度”,即学到“什么程度”“学多少”。确定教学的重难点也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展开的,所以,教师在备课中必须认真梳理教材,将教材内容区分出若干个知识点。然后,对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从本校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选择妥当合适的教学内容,确定各知识点和所要达到的学习程度,恰当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用适当的语言将教学目标用文字表达出来,让教学目标统领“教”和“学”的各个环节,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提高。
二、观察生活,直观示范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美术创作离不开生活。对于绘画基础课的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美,同时要示范讲解。这样学生不仅能逐渐发现和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的一般人所不能发现和感受到的微妙的美,而且能具体地、深刻地感受和理解客观事物的美。如在色彩写生课中的教学,通过观察和教师的示范,学生会逐渐发现各种形体组合的美及色彩间微妙变化的美,从而丰富了对美的认识,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另外,对形式美的认识与学习,也使学生了解这种形式在生活中,在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中去感受、鉴赏各种美,才能对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美的形象才能真正作用于人的感情和思想,陶冶人的性情,才能创造出高于生活的优秀作品。例如,我在高中美术专业班上“以旧船灯为主体的静物素描”写生课时,面对学生完全陌生的物体,我会先让他们仔细观察旧船灯的形体结构。然后放映一段过去人们使用船灯的生活短片,让学生认识船灯的作用及其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以此加深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紧接着与学生讨论形体的摆放和画面的构图,然后开始做直观示范,先尝试用几种构图进行比较,让学生记住画面必须要有主次的构图规律。在示范的过程中紧跟画面引导学生的思维,当画到最后阶段我把旧船灯画得更残旧时,学生就提出质疑:为什么要画那么残旧?跟实体不一样。这时我向学生讲解“物以人画”的绘画原则,画静物也要像画人物一样去表现,画老人要强调纹路增强沧桑感,旧物体画得更残旧是体现它对人类作出贡献的依据,让人更加怀念过去的岁月。艺术来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画者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主观地去表现,画出的形体才生动、才有生命力、才能感人。学生看我画得那么专注,已迫不及待地开始画上了,这时我强调写生步骤,控制他们写生的节奏,在表现方面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念自由、大胆地发挥。这样的写生课学生画得开心,能全身心投入,进步特别快。
三、尊重学生个性,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和表现自我的舞台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想法,都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和潜能。要使每个学生都能人尽其才,美术教育者应该为学生提供能够释放潜能的机会,注意保护学生的创造个性,为其提供自由的创作空间。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设置能够体现学生创造力的课程,鼓励学生在表现个性的同时注重创新思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养成多思考、多想象、多表达的习惯,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美术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设计上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还要在“造型、表现”“欣赏、评述”领域引导学生发挥创造能力。美术最可贵的是创新,这需要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表现自我的舞台。例如我在上高中鉴赏课《移情自然》时,先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中国画(以山水画为重点)的名画图片,再观看西方风景的名画图片,根据学生的喜好分为中国山水画组和西方风景画组。各组深入探讨各自画种的绘画法则和美学追求,然后各组派一代表用自己的语言对本组画种进行赞美,再派一代表谈谈对方画种的不足。让两组进行PK,最后我再作归纳总结,并以我自身经常到大自然写生作画为例,引导学生热爱自然,课余时间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表现自然。这一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调动,独立能力得到锻炼,潜在知识才能得到发挥。
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教学相长”的朋友式师生关系,适时为学生创造宽松、舒适、和谐的课堂环境。学生处于自由、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有愉快的情绪、敏锐的观察力、活跃的创新思维,才能创作出充分表达个性的作品,表现自我的机会。例如,我给专业班上速写课,2014届林海帆同学非常喜欢画漫画,而且画得很好,总是把人物速写画得像漫画,我并没有指责他,而是表扬他画得有个性,然后引导他慢慢朝人物速写的方向靠拢,把漫画的因素融入人物速写中,画出自己的风格。在参加当年广州美术学院校考中,他的速写科取得最高95分的满分成绩,从而造就了他的美院梦。
四、改变美术教育传统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我,合理运用现代教学设备
(1)在教育观念上,学校、教师和家长必须摒弃传统狭隘的美术教育观,严格执行义务教育中对美术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美术教育,让美术教育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课程,同时能发现、培养美术特长生,为美术学院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2)在教学内容上,要形成美术教育的观念体系,必须把美术教育的任务落到实处,切实执行。因此,在美术教学内容上要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适应教育强市的要求。根据中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学习技能,找到适合他们学习的美术资料,适当增加有地方特色的学习内容,以弥补课程繁复性中的不足。(3)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训练他们的参与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和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在美术学习上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再结合教师的适当引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质量。(4)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自由组合和讨论的时间,进一步优化美术课堂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个性,发挥特长。以举办校园画展、班级展览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创作,主动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在美术教育中的学习质量和成效,培养专业人才。
美术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不能只靠“言传”,更要重视“身教”。因此,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校方应重视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加强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让他们认识到美术教育不只是作为一门课程在开展,更应该是为国家培养全能型人才而实施的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到教研项目中来,并且要对教师的美术专业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引导他们深入钻研,精益求精,适应现代美术发展的趋势,适应教育强市的要求。
教师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陶冶情操、提高心理素质两方面的内容,要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思想作为其个人志向,在教学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始终奋斗在教育的第一线。美术教师是在美术广泛范畴的教育中引导学生观察、运用艺术美、培养审美情操、培养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美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设计、动手能力。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不断地补充自身的学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教学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弥补自身所缺。在每一堂课程的授业、解惑中,做到课堂内容有理有据,指导学生扎实美术基础知识,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美术人才。美术教师应当具有努力探索的精神,逐步提高教育水平、教学质量,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接受并进一步信服教师。
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和教育强市的要求?我的做法是:尽管自己是一名长期在一线执教的老教师,但从不“倚老卖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教学相长。除参加函授班提高学历素质,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外,还利用业余时间努力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经常到广州美术学院、华师大等大学向专家教授请教,听学术讲座,参观各种美术作品展览,与名画家一起采风写生。通过长期的努力,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的美术作品曾获广东省第十届美术联展铜奖、2015年广东省“牵动你我,携梦人生”书画创作活动三等奖;入选广东省首届美术与设计教师作品双年展、第四届水彩·粉画展、第四届中国画展、庆祝建国65周年广东省美术大展、庆祝广东省美协成立50周年广东省美术大展,被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通过参加省、市的艺术交流活动,把握最新的教学动态,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应用到教学上。
美术应试教育范文6
关键词:英语教学;整合;多媒体技术;方式;优势
1多媒体作为英语课堂辅助工具的必要
在近几年中,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教师对多媒体的应用已游刃有余。相对于英语这一门学科,语言学科学习范围广,应用能力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学习空间。教师在探究英语教学材料上,通过多媒体直观,深动形象的展现出多维的学术问题。从各个层次和各个板块划分开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理解。为学生创建了浓厚的英语氛围,让古板生硬的教学方式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的模样。这不仅是教育上的一大突破,也是教育事业的又一次飞跃。原本理论化,抽象化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灵活易懂,不再是读写的结合,倒是思维的起舞。英语教学注重听、说、读、写几个步骤。通过多媒体式的教学,英语课堂不再单一,把学生眼、耳、脑充分调动了起来。这样一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由以往的不愿学习逐渐开始发现学习,探索学习,自主学习。如果老师的组织能力强,可以通过图形结合,书本和多媒体的有效结合使课堂由“点”即“面”的展开。因此英语课堂不再传统化古板生硬化。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成了英语课堂的添色剂,使原本平淡的课堂呈现出高效率、高层次的一面。
2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许多的教师愿意选择多媒体授课的原因有很多,一是他们觉得更省事,二是认为教学质量更高,学生更容易接受。多媒体不管是从选题方面还是从统计分析数据来看都是高效率高质量的。利用多媒体交互性的设计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如利用计算机的捷式教学。以往的试卷批阅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如今自动判卷已得到广泛应用,及时评价,快速反馈已成为当务之急。以往的教学仅限书本,没有新意,现在多媒体教学的广泛植入使课堂进入了一个新领域。特别是与实际和潮流相结合,把生活中的时事热点展现在课堂上。英语教学的局限性在于看的少听的少,相反,多媒体式的教学打破了听和看的屏障,使美剧英剧融入课堂。第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逐步被多媒体教学取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书本与实践相结合。使用图形、文字、声音、动画来调遣学生的感官细胞和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这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第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灵活性和互补性。它在英语教学和其他教学环境下,使学生听觉,视觉受到冲击,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无声的书本到有声的对话,从枯燥乏味的习题到测试性的调研,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愿意动手实践。第三,英语是一门灵活变通的学科,多媒体应用为英语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为学生口语和听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听力训练中,更能突出多媒体的优势,它引领学生向标准化正规化的美式发音靠拢,纠正了学生的发音,使发音更准确更自然。大量的课外材料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点,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这样一来,多媒体教学把单调抽象的内容
3多媒体教学给英语带来的优势
从教育学看,传播教学信息的载体越直观,信息通道中的干扰就越小,学生的认知效率就越高。因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一个层面上,当大脑得到灵活开发的同时,学习效率会越快,积极性就会越高,自身潜力也会得到开发。英语的学习需要在好的环境营造下进行,需要外界的辅助,我们往往认为学习语言最好的方式是身临其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看到了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感受到了多媒体教学的抽象思维。大容量的题材是多媒体的另一大特点,它像学生展现了生动有趣的课件材料,不像黑板雕刻的那样古板乏味。在英语的学习中,小对话、小短剧的演绎是非常必要的,多媒体式的展现使听说读写变得剧情化,生动化。学习英语,语法知识过于枯燥繁琐,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整合使英语由单一的黑板语法进化到动态的教学模式。老师不再一味的专注书写讲解,更多的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英语听力也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老式的听力磁带不再是听力练习的唯一选择。结合多媒体技术的整合,英语听力趋向生动形象化,开始走浪漫路线。由短对话到长对话,由短剧到长剧,由表及里,螺旋式的上升,激发每一位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4多媒体辅助下英语教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英语在国际上来说是全球最通用一门语言,相对于英语的教学和未来前景只会越来越直观。我们看到的许多国人愿意花费大把大把的钱在把孩子送往国外学习,其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个快捷学习英语的机会。类似的,多媒体教学的逐步侵入使许多老师开始关注英语教学的模式和未来发展前景。多媒体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变成了明显的优势,它以学生为主体展开,为学生提供了高效率高品质的学习环境,打造了自发学习和自觉学习的开放型模式。“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多媒体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抓牢学生的每一丝兴趣,再无限的放大,驱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在未来,英语会越来越普及,老师需要做的就是提起每个学生的兴趣,同时学会运用科技带给我们的福利,好好把握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课堂上以灵活开放的形式展开学习。结语:总而言之,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是成功的典范。多媒体教学的模式下,学生对情景的展现,声音,图像的理解更加牢固准确。新时代下语言技能的应用愈加广泛灵活,为了实现学生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发展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势在必行的。信息技术与课本的整合,既创新了教学方式,同时也提拔了学生对学习的热度。多媒体和英语教学的整合是新时代下的成果,在未来教育的前景下,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厅.学英语教学技能培训教程[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