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范文1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 “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工学结合、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结合扩招生的特殊性,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及工具,充分利工余时间,坚持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
校外教学点将充分利用自身的软、硬件条件和学院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采用媒体教学,从学习和辅导两个教学环节出发,网上辅导、面授辅导和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环节包括面授辅导、小组活动、实践活动等,面授辅导中可以使用网络、课件、电子教案等媒体,每次小组活动、实践活动应有主题,要有老师指导,实践活动结束,学生应当提交小组活动、实践活动的报告、小结,作为考核形成性成绩的依据。
因此,根据开放教育对教学模式的改革要求,我院校外学习点将坚持以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改革方向,强调各个教学环节穿插安排、多种媒体综合运用;面授辅导主要是讲授重点、难点,并给与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远程教学模式
根据我省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和借鉴全国进行远程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扩招生的特性,在高职扩招院校中开展远程教育势在必行,因此学院将制作全套教学视频,扩散教学课件,建立每门课的教学微信群,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有效地发挥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拟开办校外教学点教学模式
成立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学习中心,设立:教学计划与运作、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质量与评估等教学管理事务、学生管理五个管理机构。校外教学点是学院的分校区,其持续时长至少是专科教育的一个培养周期。地理位置将优先考虑初设点当年录取新生地理分布的集中地。校外教学点是学院的派出机构,被视为学院的分校区。学院将配置每个教学点具有本校区相同的功能。
具体如下:
教学环节组织与实施:教学环节的组织与实施包括: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课,上课,提问与答疑,讨论,作业,考试,学分记载等。
辅导教师,除本校提供的师资外,我院为每个专业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1名,负责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管理。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范文2
【关键词】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一、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由于高职物流管理开办的时间较短等原因,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办学实力不强,投入不足,缺乏创新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校企合作难以深化、专业建设思路模糊、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清、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需求脱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尽合理、实践实训流于形式、“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材选用及教学条件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着高职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物流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1)高职物流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是:培养适应21世纪服务于宝鸡地方经济社会物流发展需要的,掌握现代物流采购、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服务等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能胜任物料采购与控制、仓储管理、运输组织与调度、配送策划与管理、信息处理、跟踪调度、物流销售及客户服务、物流系统初级规划设计的适应中小型物流企业及相关事业单位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端技能人才。(2)高职物流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类职教集团、陕西省省级经管实训基地建设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及专业群省级示范基地建设的大好时机,实施“五个对接”,在学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2+0.5+0.5”三段式教学模式下,融合国家物流师职业岗位标准,分析本专业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知识培养规格,针对运输、仓储、配送、采购、营销、信息等主要岗位群设置课程,确定对应的课程设置与标准,整合课程内容,制定了以突出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宽平台、多方向”的理论教学体系、“开放式、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和“四好”(好品德、好技能、好形象、好使用)素质教育体系,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按1:1.2组织教学,集中实践,保证职业通用能力训练,强调职业技术能力训练,突出职业方向技术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群的胜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确定了《物流管理实务》、《物流运输管理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物流采购与供应》、《物流营销实务》、《第三方物流》为核心主干课;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定,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校内考核和与企业共同考核、常规考核与技能测试并行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最终实现双证率达100%,就业率达到95%,单位满意度为90%。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如下表所示:
三、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顺应国家高职教育改革的政策要求,为了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采取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物流企业专家形成专兼结合的课程建设团队,一起编写开发《物流管理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物流企业会计》、《物流运输实务》、《物流营销实务》等5门工学结合优质核心项目化课程,开发《物流管理实训》、《仓储与配送管理实训》、《物流企业会计实训》3部校本教材,实现课程内容与物流职业标准相对接,提高教材推广普及性。利用“现实的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两个平台进行课程建设,建设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与集成度和开放型。
四、校企深度合作,加强建设仿真性、生产性、开放性实训基地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物流采购与联合会深度合作,加强仿真性、生产性、开放性的陕西省经管物流多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按专业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生产顶岗实习四个层次建设“多环节、多岗位、多流程”的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可以进行会计、营销、订单、信息、仓储、分拣、包装、配送、ERP管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金融服务等综合操作,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依托宝鸡经管类专业职教集团,整合资源优势,改革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在与宝鸡蒙牛集团、康龙物流、华誉物流、宝鸡邮政物流、宝烟物流、宝鸡车站货运处、陕汽物流、宝商佳美家超市等单位开展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深化“产业+企业+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共建机制,打造教学、育人、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五、岗位对接,实施“双证制”的“校中工厂”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将国家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双证制”,“订单式及“校中工厂”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职能定学、工学交替、理实一体、课证融合”的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双证率达100%。
六、基于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通过内配外引,聘任(聘用)1~2位具有物流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引进物流企业3~8名能工巧匠和物流技师担任物流管理专业兼职教师,进行现场或网络远程指导实践教学;教师定期到优秀物流企业(如华誉物流)顶岗挂职锻炼,切实提高教师实践技能,达到双证书双能力,力争3~5年建设,双师型率达到85%,“双师结构”特色鲜明。
七、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对策及建议
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对策及建议:有打造地方专业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准确定位、健全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尽快出台增强企业吸引力的政策制度;建立仿(全)真教学环境,丰富“体验式”教学手段;加强校企课程团队建设,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增强地方专业特色为重点,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共同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以赛促教,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调整物流专业方向;深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建立激励机制。
总之,基于校企合作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在正确定位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去向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方案,重构课程体系与教学组织,深化体制机制及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物流专业地方特色,突出岗位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当地物流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邓小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J].物流商谈.2011(10)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范文3
关键词:地方师范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3-0153-02
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与特点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根据该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所指定的人才培养总体实施方案,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学院和教师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1]。人才培养方案的规范性和适应性程度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所培养人才的竞争力。《洛阳师范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9版(简称2009版培养方案)是根据学院培养服务于地方社会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而制定的。该方案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公共部门从事行政事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与2005版、2007版培养方案相比,该方案具有鲜明的特点:(1)重视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政府和公共部门面向,培养定位清晰。该版本的培养方向就是要为地方政府和地方公共部门输送具有“能说,能写、能做”的行政人才。(2)突出专业教育的层次性,课程安排由基础向专业,由宏观向中观、微观推进;在课程设置上,初入学阶段的学生要学习政治、法律、经济和社会类的基本课程,在高年级阶段,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专业认识的深入,再继续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3)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的比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与前两版培养方案相比,该版本培养方案将实践教学的学分增加到50个;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占总学时数提高到35%。(4)分方向教育。在坚持统一性的基础上,划分专业培养的方向,注重多样性的培养。在综合教师的实力和当今社会公共部门对人才需求的状况,开设了城市管理和政府公共关系两个方向,学生掌握了行政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后,在大三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选择不同的方向。
二、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人才培养面向过窄
行政管理专业2009版培养方案在制定初期是将培养方案的培养面向定位于各级政府和事业部门。笔者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05级至2008级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学生就业部门的排序是企业第一、政府第二、事业单位第三。随机抽样的学生的就业状况显示公务员的比例占到20.8%,到企业部门从事行政事务的工作的学生比例占到40%(见下表)。这与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政府、公共部门定位存在偏差。
当前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考试,据有关统计显示,河南省在2011年的考录比例为48∶1,2012年的考录比例为37.83∶1。按照学历统计,2012年的报考者中,有博士研究生106人、硕士研究生12 235人、本科生126 675人、专科生39 810人。报考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为37.83∶1,平均38人竞争一个职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已经形成。政府部门招录公务员的专业要求是多元化的,行政管理专业并不占绝对优势。这对于河南省师范类本科院校中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考公务员形成强大的压力。在人才招聘网中,我们也发现有许多企业招录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企业的行政助理岗位的人才缺口较大,而且在随机抽样的调查中发现,到企业就业的学生中从事行政助理工作的比重也占到80%。培养方案中政府与企业的教育权重与学生就业的权重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这说明培养方案的安排并没有很好地反映社会需求的状况。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面向由于忽视了企业部门,所培养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与企业之间并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严重影响了我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
2.专业技能课程的安排缺乏序化
专业技能培训平台的课程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行政工作的基本技能。学生技能的培育必须和行政工作的流程相结合,循序渐进逐步推进。2009版培养方案在专业技能平台的课程安排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对行政工作实践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技能课程的学期安排错乱,与行政工作基本流程的结合度不够,不符合学生行政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3.培养方法欠丰富
培养途径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其中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与途径。2009版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时数为1045,占总学时数的35%,课内实践为485学时,课外实践为560学时。从形式上看,2009版培养方案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应该起到积极的作用。形式上的优势要转换为学生能力上的优势关键在于方案的有效执行。
课内实践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这一安排的初衷在于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快速转化为能力,如果课内实践形式丰富、组织周密、管理严格,确实能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和锻炼学生能力上的潜力。案例分析作为课内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功能上相对有限。课外实践的560个学时并不计入学生学分、课程考核,所以多数课程的课外实践教学基本上都处于荒废状态。课内、课外实践教学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以至于教师和学生组织课外实践教学的动力不足。课内实践教学的弱化与课外实践教学的虚化,使人才培养方案对实践教学“质与量”的要求无法得到实现。实践教学的弱化、虚化导致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脱节,达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这严重影响学生在未来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三、优化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建议
1.拓宽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向
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重心在于培养符合社会行政职业要求的优秀人才,而非确定针对某一类部门。除政府外,企业和事业单位都需要优秀的行政人员。2009版培养方案重点针对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轻视了企业。因此我们需要纠正这种偏差,拓宽培养面向,将培养方案设计成能为政府、企业和事业单位输送优秀的从事行政事务的毕业生的计划。
2.加强社会对行政职业素养要求研究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必须以地方社会对行政管理人才需求为导向。研究社会对行政人才的基本规格要求,是优化专业培养方案的前提条件。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主体与地方社会的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联合调研,了解这些部门对行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要求。
3.运用工学系统化的模式优化课程体系
工学系统化的模式就是要根据工作过程的系统化的原则确立课程结构,根据工作的完整的程序设置课程的结构,根据工作的具体任务设置课程门类,同时要根据职业成长的逻辑顺序排列课程序列,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知识和技能准备。运用工学系统化的模式改进培养方案,就是要理论传授与技能培训和职业的发展规律相匹配,提高学生学习、实践的目的性。
4.丰富实践教学途径,优化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重点,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完善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以机制促行动。构建符合专业需求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估指标为指挥棒激励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形式,同时在综合考评的基础上,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带动教师努力探索实践教学形式,同时还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其次,构建实践教学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认为,组织的本质在于诱因与贡献的平衡。组织成员的贡献的大小与组织的诱因(激励因素)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要完善激励机制、增加诱因,才能提高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加强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监管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计划,计划目标的落实关键在于执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体现权威性和严肃性,教学单位必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每一门课程的教师、大纲、教材,安排好各教学环节,并以此规范教学管理。应该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审核机制,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的有效监督。构建培养方案实施的反馈机制,以有效的反馈监督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社会需求的方方面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把握人才需求的风向标,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立足自身实际,大胆改革和创新,为向地方社会输送更多更高质量、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范文4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简称《课程方案》)是指导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体育院校)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指导性文件。其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重要前提。课程方案制定的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各高校培养人才的高低。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其培养目标是指培养本专业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课程设置主要是必修课(1126学时、60学分,占56.1%)包括必修课和一般必修课,选修课程(880学时,50学分,占43.9%)主要包括方向选修课(约530学时,31学分)、任意选修课(不少于350学时,1分),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实践(10~12周,其中见习l~2周、实习8~10周),科研实践(毕业论文、学术活动)。其中教育实践是学生教学能力形成的主要环节。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教育部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为出了多元化的特点,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不同要求,但是《课程方案》却没有对教师的核心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做特殊的、具体的要求,没有体现出对教师教学能力重视。很明显滞后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因此,各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应考虑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从课程设置看,教育部很注重体育基础学科,忽视人文学科课程和教育类课程,而且理论选修课较少、技术选修课较多。从教学实践环节看,学生实习时间太短(只有10周),这一点与国外教师教育明显不同,比如英国的学校非常重视教学实践课,其课时量远超过200课时,同时通过微格课程的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法国的教师教育业非常重视学生的教学实习,其教学实践达到486学时。
2对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
由于西安体育学院是陕西省及西北地区唯一所高等体育专业院校,其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时间长、规模大、人数多,是体育教育人才主要培养基地。所以本文以西安体育学院2004年教学计划中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为例对陕西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进行分析。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以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636学时、占23.9%)、专业基础课(548学识、占20.6%)和专业课(648学时、占24.4%)。选修课(828学时、占31.1%)和实践性教学活动(教学实习10周)。
西安体育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2003年《课程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保持了高度一致,都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不同的是西安体育学院强调了人才的专业性,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专业化要求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等,体现出为中小学培养人才的特点。必修课划分更为具体,但是课程设置只是强调了体育基础学科,忽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选修课也缺乏对教育类课程的重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向课程目标转换时没能突出为中小学培养教师人才的特点,课程设置脱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忽视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缺乏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训练,缺乏针对学生教学能力专门课程的开设以及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专题课程的开设。教学实习时间太短,实习前的培训主要是常规口令练习和中学校园集体舞练习,缺乏针对学生教学能力和从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培训。西安体育学院新修订的08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与以前相比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但是教学实习时间的规定、实习前培训以及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专门性课程仍没有得到重视。
3结论与建议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范文5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课程地图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并从四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发展改革主要任务,要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区域行业发展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
因此,为应对高校应用型教学改革的要求,探索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与核心能力,本次调研从分析本专业对应行业及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入手,以海南本地为主、兼顾珠三角地区,一方面对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从业人员基本情况等进行调研,另一方面对高校社工专业的建设情况,特别是省内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进行考察,以期全面研究分析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基本素养及核心能力,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现主动适应并引领行业、回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
(一)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行业发展现状
表1所示,截至2015年底,通过职业水平考试、高校教育和专业培训,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近50万人,已成为发展社会服务、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新兴力量。全国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已达4600多家。
2.行业发展趋势
2012年,中央19部门联合出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目标任务。《中长期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一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其中中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20万人。
中央政策的传导效应,让全国各地加快了制定社会工作政策的步伐。海南省由民政厅牵头,联合11个部门印发了《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文件指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增加到2.1万人,其中初、中级社会工作人才达到2.02万人。同时,实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建设工程,到2020年,力争培育发展100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从实际发展来看,海南社会工作的发展相较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是比较缓慢的,体现在社工队伍建设、社工教育培训、政府服务购买、社会大众认知等多个方面。也正因为如此,海南社工的发展才大有可为,社工的岗位需求尚存很大空缺,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助力海南的社会工作发展。
(二)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人才是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截止目前,全国持证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达206183人,各方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量突破50万人。目前,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本、专科的高校已有390多所,每年培养3万多名毕业生,104所高校和研究机构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为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储备力量。
海南省社会工作处于教育先行、实务落后的尴尬阶段,全省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和资金、通过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的人数均非常滞后。具体从专业社工人数和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资金两个方面考查。截止2015年,全省通过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的有303人,中级社会工作师的有159人,合计462人。
(三)社会工作者岗位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的最新岗位设置,社会工作专业人员(GBM20709)是指在社区、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中,从事社区建设、社会服务、社会组织发展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其中包括“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师”三个职业。与社工行业高度相关的前两个岗位具体描述如下:
1.社会工作者(2-07-09-01)
从事社会服务项目开发设计、个案服务、小组服务、社区建设等专门化社会服务的专业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调查、分析社会服务需求,开发、设计社会服务项目;
(2)预估服务对象需求,制定服务计划;
(3)进行困难帮扶、情绪疏导、危机干预、行为矫治、关系调适、资源链接、能力建设、社会融入等服务;
(4)帮助面临共同困境或需求的群体建立同伴支持系统;
(5)培育社会组织,组织社区活动,参与社区协商,化解社区矛盾,促进社区发展;
(6)进行专业督导,提升服务团队专业反思和专业服务能力;
(7)进行服务成效评估。
2.社会组织专业人员(2-07-09-02)
在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内部,从事机构运营和业务督导的专业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制定社会组织发展战略;
(2)指导并建立分支代表机构、办事机构等管理机构;
(3)研究、制订非营利市场营销策略;
(4)创建、维护由捐赠者和志愿者组成的社会组织支持群体;
(5)制订社会组织预、决算实施细则;
(6)制订、应用行业标准和规范;
(7)监督社会组织活动执行情况;
(8)制订志愿者招募、培训、激励、使用及评估方案。
(四)职业资格证书分析
在行业调查过程中发现,多数机构在招聘社工岗位时,对于持有助理社工师及以上资格证者优先录用,说明“考证”对于毕业生应聘相关岗位时有一定的帮助。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鼓励考取以下三类证书。
二、人才培养方向即课程设置调整建议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调整建议
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了行业、高校以及毕业生走向等相关信息,拟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做出一定的调整,使其更加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实务技能的应用。具体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如下: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敏锐的观察力、组织协调能力、较强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扎实的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和基本法律实务知识,拥有较强的社会工作实务综合运用能力,能在城市与社区治理,社区营造、旅游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非营利组织、公益组织等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中,从事社会工作直接服务与福利行政的应用型人才。
2.人才规格
(1)基本素养
掌握社会学、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较好的专业应用能力。具有以社会工作的视角,正确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文书撰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核心能力
a.社会工作伦理思辨能力;
b.发掘与分析社会问题能力;
c.助人的专业知识与技巧;
d.直接服务能力;
e.社会福利行政与管理的能力。
(二)教学改革调整建议
1.“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探索
加强培养目标定位的针对性,根据目前一线社工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与机构对接,与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接,争取校企合作、院地合作的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的调整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更好地为行业、为社会发展服务。
2.提升社工学生专业认同度
社工专业学生大多是由其专业调剂而来,因而其认同度、归属感都相对较低,这一特点也是社工机构对社工学生的普遍评价。因此,为了培养社会工作学生的价值理念和专业认同,拟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教学进行改革。
第一,加强专业入门指导教育。
a.邀请专业知名学者、行业骨干社工开展“入学教育第一课”;b.细化专业入门指导课程,从职业规划、社工机构实地体验等方面深入挖掘学生兴趣所在。
第二,建立“导师制培养模式”。
a.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测试量表等工具,以此为基础,每位专业教师挑选若干名大一新生,作为其专业学习导师,帮助和带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专业认同。我们相信,通过四年的不断努力,一定会提高专业学生的就业对口率、一定会提高社工专业学生留在海南从事社工的比例,一定会促进海南社工人才的发展。
(三)专业实习配套改革的建议
1.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工专业的实习以学校实习要求为主:一年级夏季学期进行专业认识实习(一周),二、三年级夏季学期进行专业实习(各四周),四年级春季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八周);以及部分课程的课程实践(e.g. 社区社会工作)。这种实习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第一,非教学时间段的实习很难做到真正的专业督导,学生实习实训的质量很难监管;
第二,实习基本处于“无目的、无监督、无效果”的三无状态,学生应付了事、老师鞭长莫及。
2.教改建议
基于此,建议改夏季学期实习为学期内实习,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缩短二年级、三年级春季学期的课堂教学时间,集中前八周完成课程教学。后八周学生进入机构,按照学校老师和机构督导的要求,完成规定的实训任务。
第二,毕业实习可提前至四年级秋季学期开始,既可以为学生留出更充足的应聘时间,也能错开二三年级集中实习时老师督导任务重的矛盾。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范文6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地方高校的英语专业,如何更好地利用地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及文化优势,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其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2000)(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指出了外语教育存在5个不适应,其中之一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时展的需要,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地方高校的英语专业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与21世纪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中国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概述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促动下,为了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开始了与市场经济建设的接轨过程。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历程跌宕起伏,经历了奠定基础阶段、惨遭破坏阶段、恢复繁荣阶段和蓬勃发展阶段。外语人才培养类型由外交、师资两种单科型变为多种多样的复合型。有关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种模式:(1)人文学科本位型的回归: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外语专业迅速膨胀,忽视了外语专业的人文学科属性。蓝仁智(2009)认为,外语专业学生必须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具有融汇中西、跨越中外人文视野的思辨能力。(2)通适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若干意见》所提到的21世纪外语人才其根本要素是人才的内涵和人才的素质。目前尚不具备双专业、双学位或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院校,可以走“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内涵特色。通适型外语人才与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共同点是均具备很强的外语能力。其差异是,前者具备宽广的知识面,且不限定于某一特定的专业;后者在某一特定的专业内学有所长,但知识面不一定很广泛。(3)复合型人才培养: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其最根本的修订是在培养目标上提出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并重新规划了课程体系。但上述三种培养模式在可行性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地方经济类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社会提供的英语专业人才就业机会和领域差异也很明显,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办学定位有较大差异,其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其独特性。笔者通过对国内排名前100所经济类院校中38所地方经济类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课程设置等相关情况的调查,发现经济类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分不同类,从学科专业结构角度来看,有综合性、多学科性和单科性;从水平层次看,有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等。专业层次培养目标属于微观,既要依据国家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又要符合学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影响英语专业本科生培养的依据有教育部基本要求和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同时,由于学校本科生培养方案管辖全校所有专业,各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必然服从学校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即专业教学和管理必须符合学校定位。因此,各校在设置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时,必然优先考虑与学校的本科生培养方案相匹配,
为满足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众多高校纷纷将语言技能学习与高年级阶段进行不同相关专业方向学习相结合,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其就业前景。如北京工商管理学院开设了商务英语、外贸英语、旅游英语专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设了英语(国际商务管理、国际贸易专业、国际金融);上海财经大学开设了经贸英语方向;天津财经大学开设英语(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方向);江西财经大学开设了英语(语言与翻译、商务英语与教学、英语国家文化与文学三个方向)等。
为了了解我国经济类科院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情况,以更合理、更科学地设置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笔者从互联网上收集了全国38所以经贸、工商、财经等命名的院校的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资料,这些院校分别来自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内容包括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据统计,近70%左右的院校培养目标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一点充分说明了各院校在学科建设与发展方面立足于服务地方与社会的目标。被调查的院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采用“英语+相关专业方向”的模式。38所院校中仅有两所开设商务英语专业,一所开设经贸英语专业,其他均为英语专业+相关专业方向。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各院校英语专业课程基本上都包含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这三种类型。但各部分比例各校不一。基础阶段英语技能课程基本都与2000年颁布的《大纲》内容一致。相关专业方向以“经贸”“翻译””教育”三类为主。高达84%的院校开设的是经贸类方向,反映了人才市场对这类外语人才的需求程度。26%的院校开设翻译方向,同样是为了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在课程设置方面,所有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除开设通识课程外,基本都是由三大模块组成,包括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三种类型;也有院校以四大板块来说明,如河北经贸大学的语言知识、理论和应用能力板块+文化和文学板块+经济贸易知识、理论和应用能力板块+通用知识和能力基础板块;广东商学院的公共课+专业技能课+专业知识课+商务方向课+综合运用课等。专业方向性课程方面,主要分为ESP类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两类。ESP类课程主要包括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写作等,其他学科专业课程有国际金融、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等。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为了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开始了与市场经济建设的接轨过程。这一接轨过程的重要表现是,在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下,加入了大量的非语言文学类的实用课程。在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ESP课程,实施“英语+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英语专业学习和实用技能相结合,通过语言技能的培训来满足学习者特定的需求。这类课程的开设,拓宽了英语专业教学的应用范围(南优民,2005),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顺应人才市场的走向,还能扩展学生的职业发展平台,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陈葵阳,2005)。因此,普通院校在高年级开设ESP课程是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较好途径。
四、问题及建议
通过对38所经济类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方向设置及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各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定位于服务社会这一方向,但在以下几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1.统一按照《大纲》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大纲》操作性矛盾导致各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出现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作为奠定整个人才培养基础的课程设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大纲》为各高校的专业方向设置提供了依据;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纲的执行存在着几个问题,赵金贞(2007)认为大纲的操作性矛盾导致其缺乏可行性;一个大纲管所有院校的现状使得《大纲》缺乏地区适应性,同时根据《大纲》培养出来的学生人文知识弱化,相关专业知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知识结构不能够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具体体现在方向性专业技能课程课时不足,导致复合型人才在相关专业知识方面积累的缺乏。按《大纲》要求,21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必须贯穿于4年教学的全过程。新《大纲》要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业务素质教育和其他素质教育的关系,既要注意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又要注意各门课程内在的系统性,以符合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要求。因此,在课程安排上,必须注意专业技能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的合理配置。在各高校的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中,一般将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分别为通识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而按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其中要求英语专业4学年总学时为2,000―2,200学时,包括每学期各类课程相应的复习、考试时间;不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程时间;建议专业技能课程安排65%左右的学时;专业知识课程安排15%左右的学时;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安排20%左右的学时。但实际落实到各学校人才培养中,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比例无法达到20%左右的学时,该情况的造成主要是由于学校整体要求,课时学分受限,如我校经贸英语方向课程设置中的专业必修课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只能开设两门课程,其他专业课程开设只能在选修课程模块进行,由此引发了学生因为选课人数不足无法开课等问题。进一步造成的问题就体现在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不足,无法胜任专业外语交流。
2.课程设置中的实验实训环节无法真正落实到位。在课程设置中对课程分别进行了理论和实验学时的区别,在近年来的本科教学专业评估中各院校也高度关注该环节的安排与落实。如何定义实验实训的概念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实验(朱懿心,2003)一般是在实验室里,学生按照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开出的题目独立动手完成,题目大多是验证前人在书本中论述的结论是否正确;实训是在学校能控的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活动;优化以实训为主的实践教学课程,应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学校在安排、布置实训场所时,应避免采用实验室的框架,学生使用的装备、工具应尽可能地贴近职业真实。校外应加大实习基地的建设,但实际上,经贸英语专业学生到校外企业往往所进行的是参观考察而并非实际参与到工作流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