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制造行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纺织制造行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纺织制造行业

纺织制造行业范文1

杨世滨在题为“全球视野 全球布局――开创纺织业崭新的10年”主题报告里提到,截至2014年底,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纤维加工国、纺织服装出口国。欧美日市场的缓慢复苏、新兴地区的崛起、TPP的推进,对中国纺织制造业造成了冲击,劳动密集型已失去优势。杨世滨指出,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是发展方向,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到“操作简单、用人更少”,从根本上进行“制造者的革命”,从速度与效率开始,依靠人才力量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谢明在“构筑江苏纺织服装新高地”主题报告中,通过一系列行业数据展示了江苏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成效,主要表现为总体运行基本稳定,增速放缓,实现了利润增幅和税金增幅全国双领先。同时,江苏企业也感到一些压力,主要体现在市场和政策环境方面。面对着这样的形势和挑战,谢明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动力、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未来企业必须“要不成本领先,要不与众不同”,否则很难存活。

俞建勇在“互联网+纺织工业的创新发展”主题报告中介绍了当前国际制造业的现状并分析了国内制造业存在的困境。他提到,随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新兴市场快速成长,国内的成本、资源、环境、市场等问题突显,中国纺织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转型升级面临着各种挑战。此时,创新能力尤为重要。“互联网+纺织”是产业成功转型的关键。要抓住创新主题,建立多元多跨度的持续创新体系、推动“互联网+”纺织的发展,从而对产业整体价值链进行改革和重构,让生产方式产生根本性变化。未来“互联网+”将参与到纺织行业的各个领域中去。

纺织制造行业范文2

为深入贯彻省、市、县生态环境保护会议要求,认真落实《**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省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豫环攻坚办〔2019〕25号),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大气污染专项整改,减少铸造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快推动铸造行业绿色化改造,切实全面提升我县铸造行业污染防治水平,使我县铸造企业生产稳定达标排放、提标升级和深度治理,持续改善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特制定以下整改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以“提升生产工艺、生产装备及污染防治水平”为重点,推动铸造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经济指数提高,实现铸造行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二、整治目标

(1)开展全县铸造企业全面排查,建设全口径清单(立行立改),参照《**省淘汰落后产能综合标准体系》,结合**县实际,严格落实《**市淘汰落后产能综合标准体系》,严禁新增铸造业产能,同时按照各乡镇排查出来的铸造业清单,有序引导铸造业入园。

(2)通过实施深度治理,使全县铸造业生产工艺技术、生产设备、污染防治技术装备全面达标,环境管理全面提升,厂容厂貌整洁,实现清洁生产。

三、整治范围及时间    

按照省市县要求,举一反三,不局限于省定的39家铸造企业,以**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彻底排查,开展深度治理整治。时间:2019年6月15日至201年10月30日(现已停产企业继续停产治理)。

四、整治任务及要求

一、基本要求:

1、厂区原料、物料、生产设备按区域划分后一律进密封车间;

2、易产生粉尘部位(浇铸、打磨等工序)必须安装二次除尘设施,做到应装尽装,没有遗漏,确保二次除尘设施正常运行;

3、按照企业工厂“三化”标准,厂区内该硬化的区域必须硬化,除硬化之外不是预留建设用地的全部绿化、美化,未建设的预留建设用地要进行绿化或者规范覆盖。有条件的要在厂区车间以外的合适位置(绿化带、院墙上等)安装喷淋或者雾森设施,配备清扫、洒水等机械设备,同时安装在线监控等相关设施设备,并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转,真正实现厂区整洁、清洁无扬尘。

4、各有关乡镇建立排查台账,要不遗漏一家,以乡、镇为单位,以三大类(A、已停产彻底没有生产能力的;B有生产能力愿意按标准治理的,需制定一式三份整改方案,严格对照标准整改,列出台账,对号销账;C有生产能力不愿意按标准治理的)为大项开展排查,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谁排查的要责任到人,将所有铸造企业全部纳入。

5、在县攻坚办统筹下,由攻坚办、环保局、工信局等部门邀请专家联合对整改提升后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并发放准予生产文书后方可生产,没有发放生产文书的一律停产整改,不准生产。

五、实施步骤

综合整治时间段为2019年6月15日至10月30日。

(一)安排部署阶段(2019年6月21日前)

开展宣传调研,研究制定全县铸造行业深度治理方案,确定整治目标、任务要求、明确整治时限,召开动员会安排布署。

(二)综合整治阶段(2019年6月22日至9月22日)

各有关企业对照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认真研究,制定具体整治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任务,量化目标,明确进度,责任到人,并迅速组织落实,按时限要求完成。各铸造企业整改方案于2019年7月15日前报县攻坚办和县科工信局各一份。

(三)考核验收阶段(2019年9月23日开始)

完成整治并按规定安装在线监控设备的企业需按项目验收程序,聘请两名以上专家出具现场整改验收报告,报县攻坚办、环保局、科工信局等部门进行联合验收。环保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没有按方案要求完成整改或整改后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严格依法查处,同时责令停产整顿,限期整改。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主体责任

按照乡镇属地管理原则,“谁污染谁治理”,各铸造企业要自觉履行环保责任,严格按照整治要求,多方筹集资金,综合自身存在问题和差距,筛选成熟的生产工艺和治理技术,积极开展综合整治。

(二)加强检查督导

县科工信局会同环保局、属地乡(镇)深入企业,帮助企业合理确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协助解决整改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督促企业进一步量化目标,明确进度,倒排工期,确保治理成效。

(三)严格行政执法

各乡镇要积极推进整治工作。对整治不力或整治进度缓慢的企业,要及时协调有关部门,采取综合手段促进企业实施整治。对不能按期完成综合整治任务,不能达到相应排放标准的企业,依法严处,坚决停产治理。对消极推诿、逾期未完成治理或治理无望的企业,适时报请县人民政府实施强制关停。

纺织制造行业范文3

【关键词】 制造业现状 制造业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 振兴制造业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所以制造业对于我国来说关系到国民的根本生活所在,在现代化农业中农业机械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发展基础制造业就必须稳扎实打,一方面要通过政府的支持,其次要引入先进技术,最后要注重人才运用与产业规划管理;在最适中的地域发展最适合的农业制造企业,真正让我国制造业走上正轨。

1 我国现阶段制造业现状

现阶段我国各省份的制造企业争相发展,虽然各省在发展规划上都很宏远,但是在现实的实施中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极小,因为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品牌效应上以及市场占有份额上都存在很大的制约性,就拿重庆省的制造业发展来说其主要方面体现在如下:

1.1 生产企业规模过小

据相关调查分析,在2005年重庆省农机制造业方面年产值超过五千万元以上的制造企业只有仅仅六家而已,在2006年,天津市的制造企业在年产总值超过五千万的企业有近10家而已,所以这与大的企业相比相差甚多,所以企业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大小,只有一个企业做大并且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才会有机会发展。

1.2 缺乏创新能力

创新不仅对于个人很重要,对于国家企业的发展更是所必须经历的渠道,一个族民缺乏创新就会使整个民族走向衰败,一个人缺乏创新就会停滞不前,同理一个企业缺乏创新也会被社会淘汰,因为在这造业中只有掌握了自己开发的核心技术才可以让企业有发展得可能,另外在创新之路上拥有一个专业化的队伍也是相当重要的;在1988年1月17日发生的铁路列车事故造成伤亡人数分别为40,19人次,其中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列车制动失灵,造成与其他列车相撞,事实上在火车制动器这一致命零件的生产上我国存在技术落后阶段,此时的中国还没有完全打开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此时又不加以创新,所以只是事故发生,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1.3 惯用老式经营理念

很多制造企业认为农机产品的市场需求方面有一定的限制,在产品价格方面过于低廉,在产品生产数量上过于少量,在企业所得到的利润方面过于微小,所以制造业在发展趋势上由于定位不准造成发展受限;而此时的定位缺乏就是由于还是一味的惯用老式经营理念,运用以往手段来发展制造产品的销售网,认识不到经营理念的过时。

1.4 产品市场影响力低

在现代化市场需求中,由于各省份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在产品品牌效应上有很大的困难,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对于企业来说能带来较大收益,换句话说品牌的效应决定产品的销售量,比如重庆合盛公司与重庆农机企业相比两者的品牌影响就会有显著差别。

2 制造业主要面临的问题

根据调查显示从2007年一月份到七月份之间,我国制造企业中发生的安全事故率与以前相比有所下降,其中在发生的事故数上下降了23%,在造成的人员伤亡数方面下降了14%,而在一次事故中伤亡最大的人数也同比下降了21%。一直以来我国的煤矿业是发生事故最多的制造企业,由于这些年国家对煤矿业的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频率,从以前的45%下降到如今的16.5%,通过以上数据的显示,虽然我国在制造业方面事故发生频率以取得显著效果,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加大改进,把安全事故降带最低。

2.1 与农业经济要求脱轨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状况不仅仅只存在于品牌效应一个因素,由于生产技术问题导致产品滞留量增加,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农用耕种的需求,从而影响产业链发展,例如发生在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公司的拖欠银行贷款一事件,在2006年齐齐哈尔机床公司由于研发了重大技术组装方案而导致疯狂的集资研制计划,此研究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家银行的支持,所以只是该公司可以大展拳脚,但没成想事实却不是如人所愿,由于技术的研发失败致使贷款无法偿还,进而使员工共同受到限制。那么发生这一事件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国家在没有认清国情的基础上就支持企业大肆的研发项目,其二是企业未能认识到当前技术根本不符合此企业所能研发的阶段,设备落后,人员专业技能不够,管理不完善等等诸多因素都导致研发的失败。

2.2 发展道路方向模糊

要想制造业前景发展广阔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在,从基础上提高技术含量,把生产设备的资金降到最低,而且在人员管理上要符合国家专项人事管理条例,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现代化工业步伐,还没把基础打牢就想跃升脚步,所以结果只能是失败,依照我国现阶段制造业发展水平来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所以在没有把握的状态下不要盲目追求。

2.3 与全球发展方向不统一

我国现代制造业的眼光受到约束,只是停留于中国自身角度上,没有正视中国已经走向世界化方向,在世界激烈化竞争市场中如果不能随机应变符合趋势而行,那么最后也会走向失败,而现在我国的中小型制造企业正是如此,只顾眼前利益不敢跃步发展,对外资的投入不加以重视与接纳,最终发展停滞;就当前我国2008年前十省份制造业数据如(图1)。

从图1可知在2008年江苏省是制造业年产值最高的省份,即使是最高才达到4145亿万的产值,相对于国外来说我们这只能说是凤毛麟角;所以针对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制造业在发展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制造业牵动着民情,所以要实现国家进步就要在制造业上也要加快脚步。

2.4 安全事故发生

根据国家每年的各企业事故报告数据显示,在2005年,我国有近100万起事故是发生在制造企业中的,而事故的伤亡人数达到14万之多,并且造成国民经济损失的数目更是惊人,数目达到我国总生产总值的4%,这些种种事故的发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制造业的发展;在制造企业中发生事情的因素很多,由于生产的复杂性和存在一定的意外性,更进一步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般造成事故发生的因素有:工作人员的技能问题,工作人员的心理因素影响,设备的自身因素,工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操作合理性,另外还有生产环境因素影响等等,这些都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

3 科技创新

近几年来,由于制造业对技术的应用还是大多采用传统式技术,所以导致生产出的产品没有新的功能,最后使得产品市场停滞不前,据调查分析我国的纺织业在1980年到2012年之间产品制造率从原来的6.1%下降到2.7%,而且在食品工业上产品销售率也有所下降,现阶段只维持在3.7%左右,所以我国现如今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那么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就需要科技的创新,通过人才对技术产品的研究创新,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化制造产品。那么现阶段我们的产品创新技术的开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产品开发符合实际需要

运用现代话高端科技手段,开发未来制造业中农用产品的市场需求,例如:现阶段平原地带的耕作设备已经达到饱和,但是在山区丘陵地带的农制产品还尚未进入市场,正因为山区丘陵地带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必须具有高端化,从这角度出发运用高端技术开发符合这一要求的产品打开这一市场,这对制造业来说是一次提升,对于我国制造产业技术也是一大突破,既保证了科技的含量,又突出产品的实用性能。

3.2 国家的扶持政策

一个科技的创新需要得到国家的积极配合,如果没有一定资金支持也是徒劳的,所以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要取得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把创新的风险降到最低。

3.3 建立创新团队

在制造企业的的发展规划中,成立专业的技术中心,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预谋性对策,另外此技术中心建立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将创新产品做到标准化,符合国家的法制规定,质量可靠,品质保证等一系列条件,为各大院校机构建设一个技术共享,资源共享的通道。

3.4 开设多元化渠道

科技创新需要前期的多方面准备,最重要的就是前期科技创新的投入阶段,如果在此阶段的不到政府的支持就会使创新之路终结,另外还存在一方面原因就是即使得倒政府支持,但由于政府的财政紧缺而不能足够支付,所以也会造成创新之路终结,所以在科技创新道路上要实施多元化渠道,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的支持与投资,其次是寻找能够给予一定资金的的投资者或者是某个单位,按照国家一定的法制程序实现科技创新,最后一方面是遵循一个谁投资谁享受的原则,寻找社会有能之士加入。

3.5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离不开高端人才,所以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对人才的培养是必然手段,人才是创新的基础,所以在制造企业的队伍中加大对人才队伍的建立,要做到能够发现人才,重用人才,另外还可以通过面向社会招聘高端人才,人才不在乎出身只要有能力就值得培养值得重用。现代化社会是科技型社会,无论在哪方面都需要科技的运用,所以在制造领域也不能懈怠。

3.6 科技创新产品市场化

在机械设备成功研发之后,对于产品的前期宣传以及推广需要做到位,让基层殷实的享受到科技产品的优越性,认识到高端技术的真实性,从而打开产品市场之路。

4 创新的措施应用

开设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通过网络的运用来实现现代化产业销售平台,以及也可以通过网络端口的运用扩大制造企业的品牌效应,从额外手段来提升企业的效益。

4.1 加强各企业制造技术改进

近几年来我国很多方面都显现出科技运用的不足,尤其在铁路建设,纺织产业,重要器皿设备制造等方面都存在技术问题,这些产业从一定角度上来说都隶属于国家的重点扶持产业,所以在这些产业中应该先一步实施科技的融入,创建科技核心团队,为生产一线设备达到高端化;大力开发重型设备产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加强国家机构的重点建设,为产品的市场占有做出应有的准备。

(1)扩大生产合作范围;(2)产品信息化结合的实际运用;(3)吸纳多元资金,开放改革战略;现今的中国已经是在慢慢融入到世界组织中,不再走封锁道路,虽然大体发展方向是正确的。

4.2 实施领域互补策略

对于国家制造业针对的重点领域,需要重点扶持,在铁路的建设装备上与电子装备以及我国发展较弱的动力设备方面,加强这两方面的技术运用,高端化的实施与基层人民相结合的装备产品,真正意义上实现军工设备与基层设备两方面的制造企业相结合,做到互惠互利。

现代诸多制造企业都需要科技创新思路的融入,才能进一步发展产品的高端化,才有走向全球化的可能,所以现阶段我国要加强在此方面的力度,重点建设各制造业中所存在的科技问题,要做到真正认知问题并解决问题。

5 结语

振兴制造业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要做好详细的计划准备,注重核心技术的运用,增加科技创新理念的融入,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产品市场的推广占有,全面的为我国制造业发展之路提供坚实基础,希望通过本文对制造业中科技运用的分析与探讨,能够对我国中小层制造企业做出辅助功效。

参考文献:

[1]张俊敏.振兴铸造业策略的思考[J].四川兵工学报,2009-7.

[2]苏凤昌,周阿莉.危机影响下的西安装备制造业振兴研究――西安五大主导产业细化研究[J].西安社会科学,2009-02.

[3]廖理.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J].科研管理,2010-5.

[4]刘厚民,王富刚.单县依靠科技创新打造产业基地[N].菏泽日报,2009-05.

[5]王秋菊.东北振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08.

[6]陈涛.德国鲁尔工业区衰退与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9-05.

纺织制造行业范文4

关键词:产业;工业设计;可制造性;评价;方法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036

可制造性评价,一般情况下就是指在现阶段制造资源背景中,对产业形式的各种设计特点满足制造管理的程度实施研究,明确设计模型中不满足产品创造和产品质量的因素,以此有效引导设计工作人员实施优质的产品创新。产品可制造性评价是达到面对创造的设计的重要方案,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引用可制造性评价工作形式,促使设计工作者在创造资源的影响下实施优质的产品构成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分析制造有关的影响因素,以此提升实际产品设计的质量,增加产品开发的进度。本文主要是分析产品工业设计可制造性评价方法。

1 工业设计可制造性的多样化评价系统

本文将可制造性明确为,在特定制造资源背景下,产业工业设计形式各个特点存在的生产创造的概率。

产业工业设计工作包含了多样化的特点,工业设计时期是产品可制造性的影响阶段,但是工业设计也包含了形态构成、表层素材、人机划分以及色彩涂装等特点,各个特点之间的影响促使设计方案构建了设计方案可制造性评价的多属性系统。如人机设计中的人机划分是主要属性,其具备的子属性为人机划分硬度与强度的依靠性,人机互换的舒适性、转配制造可靠性等;色彩涂装中色块划分就是主要属性,不同色块在涂装工作中的平衡性,创造科学意义、涂装艺术特点等就是子属性;素材质地中的肌理特点就是主要属性,而磨砂、覆膜、雕刻以及拉丝等工艺重要性和可实施性就是子属性。

在实际产品工业设计形式中,评估影响因素与产品类型有一定的关联。如家用电器、表层素材设计大部分都非常的娴熟,人机转换的重要意义也要好于其他特点。由此在对家用电器实施工业设计可制造性评价的过程中,人机划分的权重更大。但是关注产品构成的机械产品在可制造性评估当中,形式构成特点群众将会更大。由此各个特点的群众也会随着多样化的产品类型的差异性,出现更多的不同。

一般情况下经常出现的评价系统都是依据专家自主赋予价值获取的特点权重,但是因为专家自身具备的喜好、学历、生活经验已经家庭背景等影响因素,提出的评价内容大部分都是非常主观的,提出的评价内容具备的客观理念和科学性较低。除此之外,在可制造性评价当中,评价目标的多样化和不明确性导致评价信息是不准确的,由此促使不明确信息的语言多样化特点理念引入到产品工业设计可制造性评估中,提升可制造性评估的有效性和优质性。

2 依据依赖性算子的不明确语言多样化特点群决策法

依据现阶段不准确类型依赖算子的多样化决策方案,在工商管理中,工程预算和项目评估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引用,实际设计方案评估方面的工作并不优越。本文结合文献认为不明确语言结合集合平均算子和依赖型不明确语言有秩序加权几何,算子提出的一种依据不明确语言多样化特点决策的产业工业设计可制造设计评估方案[1]。

决策人员在明确定性检测工作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依据优质的语言评估标准,可以预先设计语言评估标准S={s1|i=1,2,3,4……t},其中S中的术语数量通常情况下都是奇数,并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若是i大于j,那么si大于sj;第二,具备逆算子rec(si)=sj,促使i+j=t+1;第三,若是si大于等于sj,那么(si,sj)最大值si;第四,若是si小于等于sj,那么(si,sj)最小数值为si[2]。

3 依据DULOWG算子的产品工业设计可制造性评估所属性决策方案

设决策者数集为,对于工业设计方案集为QI∈Q(Q1、Q2、Q3、……Qm),有关属性集Fj∈F(F1、F2、F3……Fn)实施检测,获取产业工业设计形式Qi相关工业设计特点Fj的特点数值,构建工业设计可制造性评估决策矩阵,为实际工业设计特点权重向量,。

4 可制造性评价案例的研究与分析

自行车租赁体系依据其简单的操作技术、前卫外表以及综合工艺特点,结合物联网技术对不同机柜之间的信息资源实施转换和传递,为社会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系统构成较为繁琐,零件和部件的类型和数量较多,设计依据相关非常广阔,制约联系较为繁琐。现阶段选择四位专家从四点属性对某一形式实施评价。特点包含了形式设计、人机划分、表层素材和色彩涂装[3]。下图为四个专家提出的判断矩阵:

步骤一,依据判断矩阵计算属性权重wk(k=1,2,3,4,)。结合实际规定可知,判断矩阵中专家属性权重为以下几点:

W1=(0.3813 0.1148 0.2640 0.2399)

W2=(0.6519 0.1046 0.0846 0.1589)

W3=(0.6634 0.0911 0.1071 0.1707)

W4=(0.6634 0.1109 0.0967 0.1290)

步骤二,明确四个专家的权重。

主要是依据SK,其中K=(1,2,3,4),结合上述四个判断矩阵分别延伸出十六个具备相同特点的矩阵,明确十六个权重向量和其排列顺序,并且优质选择最能展现各为专家观点的排序P*=,如下所示:

专家E1:=(1,4,3,2)

专家E2:=(1.3.4.2)

专家E3:=(1.4.3.2)

专家E4:=(1,2.4.3)

依据上文叙述的方案可以明确M=8

φ1=17/64,φ2=0,φ3=3/64,φ4=7/64

专家的权重数值分别为0.2052、0.2795、0.2664以及0.2489。

步骤三,依据线性加权法整合特点信息和专家信息,并且明确优质的设计方案。

依据上述分析可以明确思维专家中有三维专家提出特点构成设计点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人机设计特点、环境保护特点依据需求设计特点的意义较为相同,并且构成设计的重要性较低。由此,可以明确,E2、E3、E4三位专家的特点权重是相同的,这三位专家的权重系统更接近于并且超过E1的权重数值[4]。

从实际案例分析可知,w2、w3、w4具备的特点较为优质,并且构成一样,大部分都满足特点权重,可以满足专家权重数值相同,并且都大于第一。并且也可以明确E4专家的判断矩形较为优质,其具备简单明了并且快速有效的特点。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概念设计可制造性评价是一个多样化特点的决定问题,在具备制造因素阻碍的背景下,评价专家的自主评价导致决策行为出现差异性,因为专家对于某个实际问题的决策的明确不全面包含在其给出的判断矩阵当中,由此需要全面深入分析专家判断矩阵信息资源中,以此火球特点权利和专家权利。本文依据一致性的固定,优化了以往的设计评价方案,提出了新的概念和设计评价方案,深入了解专家判断矩阵中提出的信息资源,获取专家权重,获取最为优质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李菲,沈虹.产品再制造设计中的工艺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4(03).

[2]刘,莫蓉,范庆明,万能.并行工程下基于特征的零件可制造性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5(03).

[3]程美.注塑产品工业设计的可制造性设计与评价[J].现代商贸工业,2015(10).

纺织制造行业范文5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制造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生产使用的动力主要还是人力和畜力,在此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只能是作坊式的手工业。18世纪初,瓦特发明蒸汽机,纺织业、机器制造业取得了革命性的变化,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工业化大生产开始出现。但此时的工厂组织结构分散,管理层次简单,业主直接与所有的顾客、雇员和协作者联系,采用的是作坊式单件化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从业者在产品设计、机械加工和装配方面都有高超的技艺,所以又称“技艺”性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最大缺点是产品价格高、生产周期长。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对产品的需求不仅数量大,而且复杂性增加,这就要求制造业采用更复杂的生产技术并增加产品产量。大型设备的使用和多台机器的联用,不仅是技术复杂性的要求,也是批量制造所必需的。使用机器的制造过程自然牵涉到众多劳动者,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作为协调劳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显然优越于市场方式。

1913年,美国人福特(Henry Ford)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使制造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大量生产方式主导了制造业近百年,对于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满足人类需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今人类所使用的工业产品绝大多数都是由大量生产方式制造出来的,这一事实就是最好的例证。

2.推动社会生产的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学家公认,分工与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意味着生产力的提高,所以分工与专业化程度就成为测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尺度。

3.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制造生产理论。因为大量生产方式是建立在使用现代机器基础之上的,所以无论今后制造生产方式如何变动,这套理论都具有被吸收、借鉴和引用的价值。

二、柔性制造系统的诞生

70年代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而迫使企业必须不断更新产品和发展品种。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开发出满足买主要求的新产品,并以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推向市场,否则将难以生存和发展。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价值观也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呈现出日趋主体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消费者不仅要求购置高质量、低成本和高性能的产品,而且希望产品具有恰好满足其感受的特性。这些变化使以单品种、大批量为特点的大批量生产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大批量生产方式受到的另一挑战来自于企业内部。大批量生产方式及其科层组织结构得以建立的基础是平稳的市场环境、低素质的雇员、决策者及管理者的有限理性。如今这些状况都改变了,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大批量生产方式的组织与管理的合理性。特别是企业员工追求人格全面发展的动机,同以监督和控制为基调的科层组织体系形成了尖锐的冲突,原先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如今却容易造成摩擦与内耗。这些从根本上动摇了大量生产方式组织与管理的合理性。

大批量生产方式面临的困境,使制造企业开始将价值取向转移到市场和顾客,将制造战略重点转移到质量和时间。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为首的一批企业纷纷开始了以多品种、小批量为特征的柔性制造系统的探索与开发。所谓柔性制造系统(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就是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和制造集成为一个整体,能生产小批量的定制产品,其成本可以与以往只有在大批量生产下的成本相比,它废除了规模经济的法则,实现了速度经济,适应了市场需求多变性的要求,企业再也不需要通过生产成千上万件相同产品来降低单位成本了。在柔性制造系统中,管理人员想生产一种新部件,不用改变机器,只用修改计算机程序就够了,从而大大简化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柔性制造系统给组织带来一种新的竞争优势,使组织能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价格、更短的时间生产出品种更广泛的产品,避免了因顾客需求变化快而导致生产线变更的巨大费用。

日本有专家曾预言,21世纪,包括中小型企业在内,若企业不使用柔性制造系统将失去产品的竞争力,甚至无法维持企业的自身生存。柔性制造系统之所以能够迅猛发展,是因其集高效、高质量及高柔性三者于一体,解决了近百年来企业生产过程中中小批量和大批量多品种生产自动化的技术难题,因此,柔性制造系统的问世是机械制造业生产与管理中的历史性革命。

纺织制造行业范文6

【关键词】职业教育英语 课堂教学 开发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教学法

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其具备迎接未来挑战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进而达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英语教学的设计(内容、策略、方法),应体现一种创新的思路。而语言创造性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教育的结果。课堂上,从整体过程看,教师取关键作用,学生依赖教师;从教学双方的心态看,教师满足于发号施令,学生习惯于听命顺从;从教学的即时效应看,教师完成了教学计划,学生学到了知识;但学生创造性表达能力偏低,学生的创造性遭到扼制。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知识的学习上,而不是运用能力的培养上。特别是对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而教学中,偏重语法条例,机械的单词和句型操练,翻译和背记语言材料,结果学生死记硬背了不少语言知识,而语言交际能力却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学生如何在英语语言应用做到灵活自如,我觉得,应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来实现。

一、营造创造性思维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情感与性格是启动认知技能发生作用必不可少的发动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对学习者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自我形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教学过程不单纯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所以,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教师需要营造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以尊为重,培养学生自信心 。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基础薄弱,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批学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尊重他们的个性感情和才智能力,实行课堂教学结构的开放,进行平等的双向交流。如,问答时要以提问教学内容或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为主,提问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以鼓励他们的学习勇气。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所反馈的信息,弄明白教学症结所在,从而作出及时的调整。

以趣激学,挖掘学生潜在力 。在英语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掘”以趣激学”的因素,运用多种直观形象(如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音乐、会话、游戏等)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增加兴趣。学生感觉学中有趣,学有规律,并在往后的学习中主动探索学习规律。让学生有成就感,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经历了成功,就会产生喜悦,变成求知创新的内驱力。

搭建平台 ,培养学生创造性。 创新活动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根本。只有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思维才能一步步地被激发,运用时才能达到自如灵活,学生的创造性表达才能被培养和发挥。创造性思维教学应采取集体教学与小组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如,可以采用学生广泛参与思维活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或全班讨论、交流、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等等;也可以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独立思考、实践或探究发现,在做好准备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或其他活动,进行交往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可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率。

二、强化创造性思维训练,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进行想象力的训练 。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但对于学校的课程普遍不欢迎。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智能素质。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通过一定的训练学生逐渐会从单纯的方法模仿,发展到思维模仿,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每学完一个对话除了让学生扮演外,还让学生根据所学对话和旧的知识创设情景自编一个新对话,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激情。

进行背景教学法训练。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语言受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反映了某种文化的独特之处。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

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借此发挥,启发诱导他们敞开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对同一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避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培养多元思维的习惯和探索精神。

总之,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多多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因为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它符合启发性教学原则,更主要的是它能有力地促使学生广泛、灵活地思考,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应变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及周密性,同时适应了职业技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亚历山大,何其莘.《新概念英语》[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