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康复病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骨折康复病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骨折康复病例

骨折康复病例范文1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已成为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疾病常见的治疗方法[1]。THA可以及时、有效地缓解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病人功能康复的重要方法。本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对8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康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男36例,女44例。年龄42~90岁,平均年龄69.5岁。骨折类型:头下型骨折36例,经颈型骨折40例,基底部骨折4例;Garden分型:GardenⅡ型21例,GardenⅢ、Ⅳ59例;20例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高血压、肺部感染等其它疾病。63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7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其中全髋置换组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20例,混台型6例,骨水泥型37例。

2 康复护理

2.1 心理护理:病人常担心切口裂开、出血、关节脱位、疼痛而不敢活动,我们主动与病人沟通,反复强调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只有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才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同时帮助病人控制和调节心理状态,告之乐观的精神状态有益于康复,使病人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康复训练。本组有7例病人急于求成,术后要求马上活动,我们指导其掌握合适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量力而行;5例过于谨慎的病人,术后不敢活动,我们消除其疑虑,鼓励并帮助训练,最终所有病人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康复训练。

2.2 饮食护理:60岁以上的老年人脾胃虚弱、胃肠道功能减退。易引起低蛋白血症、贫血,造成术后组织修复能力低下,致伤口感染或愈合不良,因此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是术前准备的重要内容。饮食中应遵循“软、精、细”的原则,适当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并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尿路感染。对胃纳差、进食少的患者,采用静脉补充营养的方法改善全身状况。本组有12例患者采用静脉补充营养的方法。

2.3 术前康复指导

2.3.1 训练床上排便:术前3 d练习用便盆在床上大小便,以防术后因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引起尿潴留及便秘。使用便盆时,将骨盆整体托起,从健侧置人便盆,不可牵拉、抬动患体,以免造成假体脱位。

2.3.2 患肢康复训练:指导病人入院后即行患肢康复训练,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10 s后放松,再绷紧一放松,如此循环。直腿抬高运动:伸直膝关节,背屈踝关节,足跟离床20cm,空中停顿10 S后放松10 S。小腿下垂床边的踢腿运动及踝关节的伸屈运动等。本组有9例因年龄较大直腿抬高运动做不到位,空中停顿时间

2.3.3 臀部肌肉训练方法:无外展受限的患者取健侧卧位,指导做外展髋关节的主动运动,外展受限的患者,协助其做外展髋关节的被动运动,30~50次/组,3~4组/d。

2.4 预防并发症

2.4.1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1~4 d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峰期,大部分发生在股静脉。本组80例均预防性使用速避凝,其中52例使用速避凝0.4 ml(0.4 ml/瓶)脐周皮下注射预防性用药3d,18例高危病人预防性用药7 d。同时麻醉作用一消失即进行踝关节伸屈运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80例术后均未使用止血药,以减少因止血药可促进血液凝固而增加血栓危险的发生。经密切观察,本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

2.4.2 预防髋关节脱位:术后避免患侧卧位,患肢保持外展20°~30°中立位。平卧时两腿间放置“T”形垫,患足穿“丁”字鞋,避免患肢内收内旋。搬运病人时,一人托住患侧髋部和下肢,使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另一人托住健侧髋部和下肢,其余人协助,避免动作不协调而致髋关节脱位[2]。本组1例因病人不合作,患侧卧位后致髋关节脱位,经患肢胫骨结节牵引后复位。

2.4.3 预防感染:除术前及时治疗感染病灶外,术后重视各项无菌操作。与有感染伤口病人分开病室,防止交叉感染。每2h翻身、叩背一次。指导病人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对年老体弱者常规给予雾化吸入每天2次;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切口渗液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观察体温变化,监测血常规;对留置导尿管者应加强会阴护理,每天用碘伏消毒会阴,指导多饮水,定时开放导尿管,争取术后2~3d内尽早拔除导尿管口。本组有3例患者术后4d伤口红肿,予以碘伏湿敷换药后,顺利拆线。本组均无泌尿系感染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

2.4.4 预防压疮:病人因术后疼痛不愿多动等原因,全身骨突部位极易发生压疮,因此,术后应卧气垫床,每隔2~4 h让病人借助床上牵引架及健侧肢体轻轻抬高臀部,缓解压力,用50%红花酒精按摩或温水擦拭骶尾部及骨突部位的皮肤,保持床单位的干燥、平整。本组病人无压疮发生。

2.5 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2.5.1 手术当天麻醉作用消失后即进行患侧足趾及踝关节主动伸屈运动,按摩下肢肌肉3~4次/d,10 min/次,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及深静脉血栓形成。

2.5.2 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双上肢伸屈运动及深呼吸运动,以锻炼上肢肌力,保持呼吸功能正常。同时进行患肢股四头肌、臀肌等长收缩训练,30~50次/组,3~4组/d。

2.5.3 术后2~3 d拔除引流管后,将床头抬高45°~60°。练习坐位,4~6次/d,20~30 min/次。患肢开始做CPM机运动,一般从20°~30°开始,2次/d,2 h/次,以后每天增加5°~10°。术后2周要求达到屈髋90。(但不能>90°),本组除10例外均能达到。除CPM机运动外,还进行患肢直腿抬高训练,30~50次/组,3~4组/d。

2.5.4 术后3~7d练习床边站立,双上肢用力支撑练习步架上,双下肢稍后移,然后嘱病人抬头,挺胸,做骨盆前移动作,每日3次或4次,每次10~15min。骨盆左右摇摆练习:扶双拐或习步架,上肢负重,同时双下肢伸直,置轻度外展位,站稳后左右摇摆骨盆,使双侧髋关节交替外展,内收,每日3次,每次10~15min屈髋练习:患肢踏于一定高度的木凳上。上身慢慢前倾,每日3次或4次,每次15~20下,通过调整木凳的高度增加曲髋角度;术后8~14d可开始扶双拐或习步絮下地进行负重行走练习。每日3次或4次,每次50~100步.以后逐渐增加,每次步行后休息15~30min。需在医生保护下进行,以不使病人感到疲劳为度。骨水泥型术后1周后即可,非骨水泥型适当推迟l周。行走练习主要注重步态训练:开始时嘱患者双手持助步器,双眼平视,腰背伸直站立lmin。待站稳后向前行走,步态自然,行走时不要拖步,不要跛行。每日2次,每次5~10m逐渐增加,待助步器行走能保持平衡和稳定。

2.5.5 出院指导选择病人出院前1天及出院当天有家属在旁时进行出院指导。(1)指导患者坚持按出院前训练方法在床上或站立时进行,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防止关节肿胀和疼痛;(2)术后3~6周可逐渐恢复轻微的日常活动,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3)术后6周内注意做到“六不要”,即不要双叉;不要患侧卧位,侧卧时患部前后各放一软枕;不要坐软沙发或矮凳子;不要弯腰拾东西;不要在床上屈膝而坐;不要使用蹲厕,使用坐厕时防止身体前倾;(4)3个月内扶拐免负重行走,穿防滑平底鞋,注意安全,防止摔倒;(5)加强营养调理,防止感染;(6)复诊时间为术后1.5~2个月,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

3 结果

本组80例病人经过术后随访3~6个月,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有47例,生活能完全自理的有11例,生活能大部分自理的有20例,部分依赖的3例。80例患者均无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THA的目的在于缓解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关节功能状态,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护理中发现,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康复训练意识淡薄、依赖性强、主动性差,对医护人员的指导往往不能按期完成。在护理过程中要不厌其烦地向病人讲解康复训练的意义及主动活动练习的重要性。通过帮助病人建立正确的康复训练意识,并采取辨证施护的康复指导方法,使病人按计划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骨折康复病例范文2

【关键词】高龄冠心病;骨质疏松;舒适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207-01

冠心病是一种知晓率高、中老年高发病的慢性病种,由于冠心病的复杂性,治疗上也多反复。冠心病患者常年卧床休息,参加体力劳动的时间和种类有限[1],关节骨骼活动度不够,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护理人员的工作重担较重,除了要对冠心病本身有足够的护理服务外,还要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在这一过程中,提倡舒适护理是十分必要可行的,对于改善病情有着极高的作用力,现笔者将具体研究整理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自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3例冠心病并存骨质疏松患者,均属于本地户籍。53例患者中男性34例(64.15%),女性19例(35.85%),年龄范围64~78岁,平均年龄(72.3±3.1)岁。53例患者均有各种冠心病史,按入院顺序前26例患者仅提供一般护理(一般护理组),其中轻、中、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分别为5例、14例、7例,剩余27例患者实施了舒适护理(舒适组),轻、中、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分别为5例、15例、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一般护理组仅仅为常规护理,如吸氧、静脉滴注、心电监护等。舒适护理组患者具体护理措施为(1)病房舒适护理:为患者安排优雅、安静、整洁的病房,病房内事先准备好患者喜欢的娱乐设施如电视、收音机等,光线适宜且孔调控,长期有稳定的湿度以及温度,同时护理人员每天都对病房进行消毒、开窗换气等;(2)半坐姿舒适护理:冠心病患者多是气短、躺下呼吸困难,应当保持半坐位较为舒适,但是长期的保持一种姿势患者必然难以忍受,此时护理人员要提供柔软的小枕头供患者靠背,同时在膝关节下应要放置,病床上可以放特制的床上小桌共吃饭喝水用,护理人员每隔2小时为患者按摩腿部、膝关节等处,每次20min左右,可促进血液循环;(3)疼痛的舒适护理:患者长时间卧床难免会造成骨质的疏松,护理人员提供磁疗可以有效缓解,能够一定程度提高骨密度,改善骨质量,迅速减轻疼痛。并嘱患者睡前保持良好的状态,不可过于激动,以免加重心绞痛等;(4)心理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和患者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多交流、沟通,对患者产生的一些顾虑、烦躁等进行讲解和开导,从心底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舒心。

1.3满意度标准 采用我院自行制定的满意调查问卷,满分为100,90~100为满意,70~89为比较满意,低于70为不满意。

1.4统计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处理,P

2 结果

2.1住院时间 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舒适护理组要明显优于一般护理组,其中一般护理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5.4±3.4)d;舒适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9.1±2.7)d,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2.2满意度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舒适护理组患者在舒适护理下,患者满意要显著提高,其中一半护理组总满意例数19例,总满意度仅为73.08%;舒适组患者总满意例数26例,总满意度为96.3%,

3 讨论

舒适护理理念在临床的应用预示着医疗机构对患者的舒适度更加的重视,从心理舒适、视觉舒适、舒适等全面开展舒适护理,让患者能够切实的感受到病房如同家一般温暖。冠心病患者是舒适护理首要的护理对象,鉴于该类患者病情复杂以及高致死率必然需要提高护理质量来缓解和降低死亡率[2],因此舒适护理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很多冠心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并存骨质疏松,舒适护理对于改善这一现象是很有成效的[3],在工作中给予尽可能多的舒适护理既是一种暗示也是一种治疗[4],能够帮助患者增强信心、乐观开朗,全方面的得到舒适的护理。这也无形中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及时的充电并补充心理护理、人文关怀等方面的知识,也只要这样才能持续的为患者提供有质量的舒适护理,以此来加快冠心病患者病情的缓解和恢复,也能够更好的预防发生骨质疏松的情况,对于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通过增加骨量、重建骨微细结构来达到缓解的作用[5]。通过上述表格结果可知,舒适护理下对于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满意度还有着和积极的作用的。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护理人员认真态度的体现,从内心为患者担心和提供关怀,因此值得推广和很深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邓超明,钱雪梅,刘琦等.高龄冠心病并存骨质疏松患者的舒适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09,7(4):427-428.

骨折康复病例范文3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85-02

股骨干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中,若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股骨干骨折在临床中多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但不同的手术方式也会对患者的预后带来不同的影响?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对交锁髓内钉和港版内固定在股骨干骨折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旨在为股骨干骨折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68里股骨干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里,实验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3.6±15.2)岁,男性19例,女性15例,开放性骨折患者6例,闭合性骨折患者28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3.5±15.24)岁,男性18例,女性16例,开放性骨折患者7例,闭合性骨折患者27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治疗方式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在急诊下进行手术治疗,闭合性骨折的患者骨折部位无水肿者在进行术前检查无异常后可进行手术,有水肿者则要待水肿完全消除后再行手术治疗?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患者仰卧位,切开患处,切口要能充分暴露骨折部位使导针从骨折的近端沿着骨髓

腔直到股骨大粗隆,将导针自梨庄窝骨皮质穿出,而后进行骨折复位,复位良好后选择型号合适的髓内钉进行固定?使用瞄准器在近远两端各拧两颗锁钉固定 ,要确保所有锁钉均在锁孔内?粉碎性骨折 ,在髓内钉锁住后 ,使骨折碎块复位并固定?

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采用抗生素?抗凝治疗?

1.3效果观察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了解患者治疗后患肢康复效果,并调查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评价指标

显著:患者治疗后半年患肢功能活动良好,无明显受限能够正常进行生活,可以进行负重活动?尚可:患者治疗后患肢功能活动一般,功能活动轻度受限,可以进行简单的活动?无效:患肢治疗后运动明显受限?有效率=显著率+尚可率?

1.5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技术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康复效果比较:实验组患者康复效果显著的19例,康复效果尚可的11例,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患者康复效果显著的10例,康复效果尚可的12例,总有效率为64.7%,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患者有1例切口感染病例发生,对照组患者有2例患肢短缩?2例切口感染病例发生,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3.讨论

股骨干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不仅会为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髓内钉和钢板都是常见的内固定治疗方式,钢板内固定具有视野开阔?解剖复位良好等优点,但其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创伤较大?软组织剥离过度等缺点,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2]?而髓内钉则不同,髓内钉是一种中心固定方式,非常符合股骨髓腔的解剖特点,且其能够有效的纠正骨折短缩?错位情况,力学稳定性非常强,大大提升了患者术后预后效果,避免了应用钢板内固定出现的应力遮挡而导致内固定失败情况的发生[3]?

与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交锁髓内钉在临床中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而上述两点则能够大幅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组织副损伤[4]?且交锁髓内钉在治疗中无需外固定进行辅助,患者术后能够尽早进行功能活动,大大改善了患者术后康复练习的效果,帮助患者患肢恢复功能活动?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康复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患者康复有效率为64.7%,实验组患者有1例切口感染病例发生,对照组患者有2例患肢短缩?2例切口感染病例发生,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总的来说,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康复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孙利,李国胜,张义峰. 侧卧位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04:338-340.

[2] 沈友任,林卓锋,曾健聪,杨云海. 交锁髓内钉与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对比[J]. 中国处方药,2014,07:104-105.

[3] 孙建强. 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对比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2:68-69.

骨折康复病例范文4

【关键词】 坚固内固定:颌间牵引;颌骨骨折;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8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b)-0049-02

颌骨骨折包括下颌骨骨折和上颌骨骨折,因下颌骨为唯一的头部可活动骨骼,在解剖结构上有薄弱部位存在,如下颌角部、正中颏部,均为颌骨骨折好发部位。此型骨折除对患者面部外形与语言功能造成极大影响外,还使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威胁,故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该次研究在2011年1月-2014年12月随机选取相关资料,随机分组,就坚固内固定治疗与联用颌间牵引术治疗效果加以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随机选取80例颌骨骨折患者,均经CT检查证实。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19~62岁,平均(43.1±5.4)岁,致伤原因:跌倒摔伤10例,车祸伤21例,其它9例。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18~61岁,平均(43.2±5.5)岁,致伤原因:跌倒摔伤10例,车祸伤22例,其它8例。患者对本次实验均知情同意,组间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术前两组均完善相关检杏,对颌骨骨折情况进行掌握,就治疗计划和手术步骤制定。针对单纯型骨折病例,可在局部麻醉下,应用强化下实施复位固定的相关措施:而在对多发性骨折病例治疗时时,需开展气管插管全麻,完成切开复位固定操作。两组均行坚固内固定,步骤:依据颌骨骨折手术原则,手法复位在直视下实施,确定咬合关系后,于骨折断端两侧分布的牙齿用钢丝结扎,后对微型钛板正确选择,行坚固内固定,颌骨和钛板要调整适宜,为无张力密合表面提供条件,进而对钛板固定位置加以确定,在生理盐水冲洗冷却下,采用电钻行打孔操作,将钛钉旋紧,最后严密缝合切口。完成坚固内固定后,观察组加用颌间牵引,步骤:依据病例机体情况、创伤情况、年龄,对颌间牵引实施时间进行确定,通常2~3周,应用动静结合模式,使颌间牵引时间尽量缩短,完成牵引1~2周后,橡皮胶圈在患者进食时取下,允许行适当功能与运动锻炼,以对骨折愈合起到促进作用。

1.3 疗效评定优

伤口I期愈合,牙龈无炎症反应,咬合关系正常,颌骨解剖形态完全恢复;良:伤口I期基本愈合,牙龈无炎症反应,咬合基本正常,颌骨解剖形态基本恢复;差:牙龈有炎症反应,咬合关系差,颌骨解剖形态未恢复。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X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经统计病例优良率为95%,较对照组8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受社会环境改变的影响,颌骨骨折比率明显上升,临床多采用坚固内固定治疗。但研究显示,颌骨骨折采用坚固内固定治疗,术后有较高肿胀与感染风险,故建议不用此方案或将此方案的应用时间推迟,但结合本次实验示,两组病例均采用坚固内固定治疗,肿胀、感染均未发生。分析表明,可能因本次取微型钛板应用,除达微创目的外,并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术后细菌感染率,加之骨面与周围组织同微型钛板材质生物相容性较理想,故使排斥反应尽可能的降低。另外,多项报道指出,微型钛板具有较佳的稳定性,可促相关功能改善及骨折重建,而稳定性也为关键的抗感染因素。总之,临床中应用钛板本身无法对足够的固位力进行提供,故为使骨折复位率提高,可取牵引术辅助治疗。故本次观察组取颌间牵引术加用,其就牵引力进行提供,可微调内固后牙齿与骨段,获得理想的咬合关系,降低了术后移位率,并可减少软组织剥离与组织损伤范围。

骨折康复病例范文5

【关键词】膝关节周围骨折;解剖钢板固定;中药内服外敷;中医康复护理

对于膝关节周围骨折解剖钢板固定加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的患者,临床上我们采用从心理护理-指导功能锻炼等一系列的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后,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的36例膝关节周围骨折的中医康复护理措施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患者,共计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最低21岁,最高56岁,平均34.3岁,受伤时间在1-13小时不等,受伤原因:车祸伤21例,跌伤9例,坠落伤4例,其他2例;骨折类型:股骨髁上骨折8例,髌骨骨折15例,胫骨平台骨折10例,股骨髁间骨折3例。以上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股骨骨折解剖型钢板、逆行髓内钉或国产锁定钢板。髌骨骨折采用张力带或者髌骨爪固定。胫骨平台骨折采用解剖型钢板或国产锁定钢板固定。术后均采用镇痛泵止痛治疗,并采用补益肝肾、益气活血的中药内服外敷。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外伤导致骨折以及手术治疗等对患者来说是一种突如其来的身心创伤,其恢复又是一个慢性过程,所有患者和家属都表现出恐惧和精神紧张,依据中医观点认为情志失调容易造成阴阳失衡,气血不和,不通则痛等。所以做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热情接待患者,详细讲解骨折的正常恢复过程以及影响恢复的因素,鼓励患者恢复信心,争取早日康复。②语言文明.态度和蔼,讲明骨折与情志的关系.鼓励患者怡情悦志,安心养伤。③做好患者的康复指导,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前可以先讲解锻炼的方法方式,鼓励患者与同样疾病的患者交流经验,以促进早日康复,但是,要求说明锻炼是循序渐进的,不可急于求成而是有计划性的锻炼。

1.2.2常规护理。骨折后骨断筋离脉阻,导致气滞血瘀,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所以,在骨折后需要密切注意下肢的血运情况,足背动脉、动脉搏动是否存在,骨折处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等表现,生命体征是否有变化。正确评估术后的病情转变情况,对于出现红肿热痛予以抗生素预防运用防止感染,定期更换敷料。

1.2.3康复护理。这是骨折术后的重要护理内容之一。具有表现在:①整复固定后,马上指导患者做踝关节及足趾背屈活动,禁止左右摆动踝关节。②早期进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防止膝关节僵直,经常检查股四头肌锻炼方法是否正确,把手放在膝关节上,感觉到髌骨上下移动,肌肉紧绷,说明方法正确。③动静结合,促进全身气血流畅,在不影响骨折复位的情况下,分别进行抬臀、护胸、直腿抬高及健侧肢体活动。锻炼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另外,对于要出院的患者强调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病人以及家属如何有效的锻炼,并嘱患者定期复查摄片,建议家属督促病人的康复情况。

1.3疗效观察效果的标准评定参考Blaszczak,E[1]标准进行评定。

2 治疗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以及中医康复护理后,统计得出,优28例,良5例,可2例,差1例,总有效率97.2%,与术前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结构最复杂的关节,骨折后由于患者拒痛以及骨断筋离等容易出现功能障碍情况,即使手术治疗功能也不能完全恢复。所以要求患者自己主动锻炼。本研究采用了中医康复护理,从心理护理-指导功能锻炼等一系列的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加强对患者的康复宣教及疼痛护理,提高患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早期康复介入,最大限度地改善骨折术后的关节功能活动度。另外,中、后期需指导病人逐渐负重活动,改善患者整体活动机制,及时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骨折愈合快,患者及家属满意[2]。

参考文献

骨折康复病例范文6

【关键词】骨折;护理;老年人;应激情绪;被抛弃感;自家膀胱冲洗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29-01

1临床资料

1.1 观察3年病例,收治创伤病人2240例,60岁以上病例226例,股骨颈粗隆间骨折病人217例,占老年病例的44% ,占同期同类骨折病人146例的81% 。

1.2 两者区别 粗隆间骨折,断端骨质疏松,血运丰富,一般卧床8―12周可临床愈合,而股骨颈骨折由于血运差,常需20―28周方可达临床愈合。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均以其生理位置,生理功能而致病人腰髋腿整体活动失衡,加深了病人仰卧程度,因而极易引发老年人卧床并发症,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全身各系统代偿功能减低,这些延缓了疾病的恢复,从身心医学上讲,人到老年,由于经济条件的依赖性增强,自身保护能力减弱,创伤之后,支持心理平衡的身体健康和自我照顾这些重要因素遭到破坏,尤其是大转子在生理活动中重要性,使老年人认为胯轴折了,所承受的失去身体安全保证的恐惧感更深重,创伤产生的强烈的不良应激反应,都能引起内分泌的变化,使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引起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等,甚至危及生命。

2护理方案

2.1 对老年人固执自负而又渴望他人帮助的心理,注意言语温和,用尊敬商量的口吻取得病人的信任,树立自我康复的信心,服从施护安排。

2.2 了解家属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施护工作,讲清病人康复与家属态度的关系,避免病人产生被抛弃感而出现不良应激反应,影响护理实施效价。

2.3 在病人牵引后即帮助开始床上合理活动。病人牵引后怕痛、怕骨折错位,加之自暴自弃的心理因素,情绪消极,卧床不动。其害有四:①易发生褥疮。②尿沉渣堆积排出不利,易尿路感染。③胸廓活动受限,易发生坠积性肺炎。④新陈代谢缓慢,胃纳不佳,身体急剧衰弱,为调护增加困难。因此,在病人体力尚未下降前教会其合理活动,保持机体素质。条件允许应安排病人用牵引床,病人拉拉手起坐抬臀、舒展胸廓。普通床可在床尾栓一抗拉力较强的带子,如皮腰带,指导病人用手拉住腰带,双手交替借拉力起坐,可舒筋活血扩胸,达到促进新陈代谢、预防皮肤受压、增加胃纳、防止血栓形成、促使病人夜寐安宁的目的。

2.4 病人入院初每2小时要亲临病床督促他活动,对于牵引病人,要指导早期行股四头肌舒缩活动和踝关节曲伸。对于已经行多针手术固定的病人,早期要防外旋和内收,不盘腿,不侧卧,不下地。

2.5 病人宜进高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饮食。这些是组织修复的必要条件之一,创伤产生的不良情绪导致,都能引起内分泌的变化,胃纳不佳,要讲清楚饮食与疾病康复的关系,顺应老年人希望生活能自理的迫切心情,,具体定出每日进食量,并在督促病人合理活动的基础上督导进食。在照顾老年人原先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加鸡蛋、瘦肉、动物肝、去脂骨头汤,还有水果蔬菜等。

2.6 督促病人多饮汤水,养成坐起排便的习惯。病人可在坐起后健腿微屈,双手支床放进便盆排便,这可减少便秘,并能促进正常的肠蠕动。排尿时也以坐起为宜,可减少尿沉渣堆积。病人饮水多排尿多,则可起到自家膀胱冲洗,预防泌尿系感染的目的。病人肾功能正常,日尿量要在3000ml以上。老年人多有痔疮,加之皮肤松弛皱褶多,便后不易擦净,久则引起皮肤黏膜糜烂。因此,每次便后要用温开水拭净会皮肤。

2.7 对肺功能差的患者,要多行半卧位,咳嗽不畅的要给以助咳,与病人交谈鼓励其大声讲话,唱歌、唱戏也是增加肺活量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