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教学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教学课程

幼儿教学课程范文1

关键词:幼儿园 科学课程 教学思考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成长的第一扇窗,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科学”正式列入幼儿园教育内容,作为科学启蒙的主阵地,幼儿园科学课程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是幼儿终身学习和成长的不竭动力。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在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实现幼儿园培养目标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诱导幼儿,制订合理的科学教学计划和目标,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让科学教学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和心灵。

一、更新教育理念,增加科学探索机会

作为启蒙教育的幼儿园科学课程,应该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意愿为主要原则,使幼儿能够产生一种自觉进行科学探索的学习精神。对此,幼儿园科学课程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与喜好,在课程中引导幼儿积累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使其懂得获取科学知识的有效方法。幼儿园应该倡导生活化科学教育理念,让幼儿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学习科学的乐趣。幼儿园科学课程应渗透到一日生活中,及时觉察和捕捉幼儿的科学兴趣,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视自身情况,建立科学发现屋、饲养园、种植园等场所,为幼儿创造观察和探究的机会。此外,根据幼儿大多对于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鼓励幼儿亲身参加游戏有组,共同的去“探秘”、“寻宝”,充分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够体验到探索科学奥秘的乐趣。在幼儿园科学课堂上,幼儿教师应扮演支持者、启发者和鼓励者的角色,辅助幼儿完成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究的转变,从而使幼儿更好的接受科学启蒙教育。

二、注重启发诱导,帮助幼儿探索科学

对于幼儿来说,探索科学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在探究过程中没有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幼儿便会失去学习的耐心,以致影响幼儿学习科学知识。针对这种情况,幼儿教师应该重视提问的质量和技巧,改变以往那种随意的、过度的、缺乏目的性和表达效果的提问方式,扭转那种专门为提问而提问的不利局面,教师要正确认识“启发教育”、“对话教育”,不能以“你看到了吗·”、“你做的是什么·”等枯燥的、缺乏启发性的问题来进行教学,因为这类问题只会获得幼儿机械简单的答案,从而不能更好的帮助幼儿学习科学知识。幼儿教师应该深入感触到幼儿的回答思维和反应,不能只关注到结果的对错,而缺乏对探究过程的态度和思考深度的重视,更不能指责或是鄙视幼儿,这样在幼儿的心灵深处会产生抵触情绪,挫伤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在宽松的师生氛围中渗透启发提问,培养幼儿对科学知识的专注力、兴趣,提高课堂精力的投入度,营造善思、好问、动手的科学探索氛围,使幼儿产生科学意识和精神。

三、充分利用操作材料,提高科学教学水平

直接经验是幼儿认识事物的主要方式,也就是说,幼儿在主动探究、反复尝试之后获得最直接、感性的知识,他们在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方面也是如此。这样,为了幼儿能够更积极的探索知识,主动获取广泛经验,幼儿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应为幼儿精心挑选操作材料,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可操作材料的运用,将一些科学奥秘以动手的方式进行揭晓,从而找到最有效的探索方法。在材料的提供方面,幼儿教师应在数量和种类上尽量做到准备充分,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幼儿进行选择。

例如,在针对“如何让矿泉水瓶站立在水中”这一科学探索内容,教师可向幼儿提供一些如橡皮泥、石块、乒乓球、积木块、瓶盖、曲别针、铁块、冰棍杆、钉子、棉花等较为丰富的实验材料,引导和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去探求科学知识,揭开什么东西能帮助矿泉水瓶在水中站立的谜团。越是好奇,越是动手的活动,就越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在运用操作材料去探索科学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思维,而且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当然,材料的选取应该尽量以趣味性和科学性为原则,科学课程教学如果配合以有趣、科学的材料,必然会让幼儿欢喜非常,并且促使他们更好的学习科学知识。

四、善用赏识教育评价,激发幼儿探究热情

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在鼓励和赏识的教学氛围中能产生愉悦的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幼儿来说,积极的学习态度要比科学知识掌握多少更重要,那么要想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就需要教师注重对幼儿进行赏识评价,因为这是提高幼儿美术兴趣的有效手段。教师如果能够多做鼓励性的评定,不断的给幼儿以鼓励,就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与荣誉感,并且可以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要耐心的给予精神鼓励,要多用肯定性的语言,这样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在鼓励中培养科学兴趣。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幼儿心理,不吝惜鼓励和表扬,使幼儿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在赏识的推动下学习科学知识。

总之,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在幼儿园教学中融入科学教育,引导幼儿形成认知自然和社会的能力,是幼儿发展的需要,对幼儿健康成长来说意义重大。作为幼儿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入思考科学教育方式方法,从而为我国幼儿科学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高岚.幼儿园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幼儿教学课程范文2

【关键词】 幼儿文学;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46-01

1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的定位

作为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学前教育专业,应当对幼儿文学课程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尽管幼儿文学的主要接受者是幼儿,但是在那片“秋空霁月一样澄明”、“晶球宝玉一样莹澈”的境界里,在那些自然、美和爱的永恒主题面前,成人也一样会受到感染。可以说,儿童文学包括幼儿文学也会促进成人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发展。因此,幼儿文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拓宽专业视野,促进其人格的自我完善和人性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的理解儿童,热爱儿童,提高作为幼教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2 幼儿文学的教育性与文学性

一般说来,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一种广义上的教育功能,但幼儿文学是其中唯一一个明确将教育的需要看得与文学的考虑一样重要、有时甚至更为重要的门类。这一现象本身有着客观层面的原因。从幼儿文学的读者对象来说,年幼的孩子有必要通过各种幼儿文学作品,来学习认识这个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世界。因此,尤其是在面向 0 - 3 岁幼儿读者的大量幼儿文学书籍中,对于一种特定的认知目的的考虑,往往成为了这些作品最基本的一个创作动因。从幼儿文学自身形态来看,由于受到题材、形式、语言、精神表现等层面的多重制约,幼儿文学的一般文学性追求也要受到很大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是一种还来不及与多少文学规则打交道的文学门类。比如,甚至少年文学中常用的语言陌生化的写作手法,在幼儿文学中就完全行不通。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文字仅仅是一种承担教育功能的权宜性的文学样式。我们必须承认,很多时候,一个幼儿文学文本的全部作用就是向幼儿传递某种生活的知识,比如许多一般的字母书、概念书,等等。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历史上,总有一批幼儿文学作品在这样的认知传递过程中,也以其独特的审美形式,展示和建构着幼儿文学自己的特殊美学。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一些承载着知识的、适合儿童理解的简单语言结构体,而是同时成为了一个具备文学所特有的富于奇思的叙事创意,精致、别致的语言设计以及微妙、准确的情感传达的阅读对象。这种在许多方面完全有别于甚至狭义儿童文学、少年文学的美学特质,在一定程度上也指向着幼儿文学作为一个文类的特殊美学。

因此,在幼儿文学的创作、接受、鉴赏和选择过程中,有必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幼儿文学的教育性与文学性的关系。作为幼儿文学作家,除了熟悉幼儿的身心特征、生活内容、情感方式之外,还需要把握幼儿期广泛而又特殊的教育需求,从而在幼儿文学的创作中将教育内容自然而然地融会到作品之中,以借由作品达到促进幼儿精神成长的目的。这也是幼儿文学作家特有的一个任务。但同时,单一教育层面的考虑并不足以促成优秀的幼儿文学创作,就像一首声韵整齐的教育儿歌并不一定是一首成功的儿歌作品; 相反,作家需要凭借自己对一种既符合幼儿接受特征、又富于文学性的语言声韵组织、情味表现方式的理解和把握,来呈现上述教育内容。

3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设置构想

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目标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上述定位即是本课程的宏观教学目标。幼儿园文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幼儿文学素养的具体构成。首先,教师要选择合适的作品。尽管如今幼儿读物种类繁多,幼儿文学作品市场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但是,作品良莠不齐,幼儿园并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学阅读教材。要从众多的作品中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合幼儿审美需求的、为幼儿所理解和喜欢的优秀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选择者具有丰富的阅读幼儿文学的经验和对幼儿文学审美特点、文体特点、接受主体的特性等知识的全面认识和理解。接下来,教师要对作品进行细细的品评。该作品好在哪?是奇特的构思、有趣的情节、动人的情感还是优美的句子、欢快的节奏、出色的想象?作品能让幼儿得到情感的陶冶、念诵的快乐、语言能力的培养还是知识的教育、想象的丰富、审美能力的提高?要想让孩子感动,自己先感动。教师对作品的态度和情感,体验作品的广度和深度,都将影响文学作品传递的质量。当然,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思考:幼儿可能会重点关注或喜欢哪部分?哪些地方可能会让他们产生疑惑?作品是适合集体欣赏、亲子共读还是自主阅读?一旦发现作品某些地方不适合幼儿欣赏或不方便进行教学,教师往往要有能力进行改编。然后,我们才能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将作品传递给幼儿。

施教者需要具有如下素养:热爱幼儿文学的基本情感和态度,对幼儿文学的全面认识和理解,丰富的阅读幼儿文学的经验,鉴赏、表现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及初步创编的能力,组织幼儿文学阅读活动的能力和技巧。这其中,幼儿文学作品的表现技巧主要由教师口语课程训练,而组织活动的能力和技巧主要由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课程来训练。

综上所述,幼儿文学课程的微观目标就是:通过幼儿文学基本理论、各文体特点和作品的学习以及鉴赏、诵读、表演、创作、见习等实践,激发学生热爱幼儿文学的情感,提高对幼儿文学的认识和理解,丰富阅读幼儿文学的经验,培养鉴赏、表现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及初步创编的能力,为幼儿园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月荣,李秋莲。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开展幼儿文学作品赏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0)。

幼儿教学课程范文3

中专院校开设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就是以培养学生实际的能力为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一体化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本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还要教会学生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能够充分运用这些原理来分析幼儿教学活动,做到充分运用学习理论去分析幼儿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特点和规律,做到有效地指导幼儿学习与发展,引导学生尝试解决幼儿学习和指导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到指导幼儿教育活动的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依赖、相互共存。

二、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丰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不仅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理论性,还伴有一定的枯燥性。作为学生很难运用抽象、形象的思维来理解这门学科,所以,部分学生就失去了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对于一些死记理论知识的学生又无法做到用理论知识联系和指导实际,所以,部分学生就会产生学无所用的错误想法。让学生建立起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责任和目标。只有建立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兴趣,才能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好学。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盲目灌输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方式;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教师要利用计算机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途径进行展现,改变生硬的知识为灵活生动的图片、动画、影片等。通过对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死板的内容生动化,激发学生探知和求索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利用信息技术参阅已集成的资源库,借鉴和创新,实现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资源的互通与共享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信息技术带动了教育的现代化模式,推动着新型教育模式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了资源整合的服务平台。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促进了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的信息化,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优化过程。在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借鉴优秀教学的案例,吸取他人教学模式的经验,通过网络的共享与利用,丰富自身的教学资源与教学经验,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丰富性。

四、创设真实情景,充分运用情景模式加强学生的深刻记忆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理论、方法,通过研究幼儿的各种心理现象与规律设计指导幼儿活动,从而有效地实施幼儿教育活动。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它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综合性与交叉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教学内容,发挥自身的创新力和想象力,根据教学要求设计真实的互动教学情景,通过各种情景的互动模拟,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度,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他人心理的能力。通过各种实际情景的模拟训练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记忆,从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

幼儿教学课程范文4

关键词:幼儿舞蹈;舞蹈教学;表演课程;重要性

表演课程是舞蹈演员塑造舞台形象的基础学科。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门学科已逐渐渗透到舞蹈的各个领域中。其中包括幼儿舞蹈领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壮大,随着家长对孩子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舞蹈已从舞台上走下来。融入了孩子们的生活。我们看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和其它一些省市台幼儿才艺展示等节目,幼儿的表演简直是超乎人们的想象。这些幼儿基本上素质都很全面,大多数以歌舞形式表演。而这些经过舞蹈培训的孩子们都很聪明,不仅是在身体方面的素质很好,而且心理素质也很好。

随着我国艺术教学的不断深入,幼儿表演的重要性也逐渐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幼儿表演艺术是通过幼儿对自我生活的演绎来塑造舞台形象,传达幼儿情绪、情感从而表现幼儿生活的艺术。幼儿舞蹈是幼儿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虽然正在成长中,但是只要能了解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在不久的将来幼儿舞蹈必将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一、科学与游戏相结合,在教法中体现趣味性

童年就应该是一个无负担的童年,应是幼儿随性而歌随感而舞的童年,不应是成人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因此幼儿的舞蹈教学就应以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教法进行,保护孩子对舞蹈的兴趣。

然而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它通过有节奏、有组织和经过美化的流动性动作来传情达意,舞蹈表情、舞蹈动作、舞蹈构图是舞蹈艺术的三要素,他们同样适用于幼儿舞蹈。然而舞蹈表演是构成舞蹈的重要因素,也是观众引起共鸣的桥梁。如何将艺术专业枯燥无味的训练转化为幼儿易接受、爱参与的活动,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新课题。针对这一课题,结合笔者的多年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具体环节入手。

1.丰富的道具

可能大部分专业教师定位的舞蹈道具,无非是汉族的扇子手绢、藏族的水袖、苗族的头饰、维族的手鼓等。而幼儿舞蹈中的焦距不仅要具有表演性、更要具有引导性。

幼儿舞蹈表演课不能照搬成人,同样在道具方面更是如此。在孩子的生活中少了各个民族的特点,更多了一份想象。凶狠的大狮子、可爱的小白兔、狡猾的狐狸、愚蠢的猎人等都是孩子们舞蹈表演中最为常见的素材。针对这些素材,丰富的动物头饰、可爱的动物服装、就连生活中的麻袋都能成为他们舞蹈表演课上的道具。这些教具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丰富了舞台,又引导幼儿掌握人物性格,是幼儿舞蹈表演训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多样的环境

传统的舞蹈表演是在舞蹈教室中假想表演环境,而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即有了直观的感受才可以在脑部成像。因此适合幼儿心灵年龄的环境无疑是让舞蹈表演课能为丰富,根据幼儿表演课的素材,孩子需要为他们提供环境,以便于幼儿更快地进入表演状态。在幼儿舞蹈教室中可以设置丰富多彩的墙面,不仅适合幼儿心理和审美,也可以成为表演课中的一个个小舞台,为诱饵创设表演环境。例如:大森林、小河边、外太空等都是引导幼儿快速进入表演状态的条件。

3.教师的交流

一个合格的幼儿舞蹈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舞蹈知识、扎实的幼教理论。还应具备与幼儿沟通的能力,即儿童语言文中简称(儿语)。孩子们的语言发展,决定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不成熟。而在教学中如果这两种能力受限,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如何使幼儿舞蹈表演课顺利教学,就需要老师掌握儿语,抓住幼儿语言特点,更好地进行教学。

二、根据幼儿特点,为幼儿选择表演素材

儿童时期的舞蹈表演学习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培养他们舞蹈表演的热情,而不需要强调表演技巧。开发幼儿的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洞察力、注意力和自我表现欲是舞蹈表演课的目标。然而幼儿舞蹈表演课程是根据幼儿自身的表演特点,挖掘幼儿生活素材,则是实现表演课价值的基础。

笔者将幼儿喜闻乐见的表演素材做一下分类:

1.观察模仿表演

观察模仿表演是所有表演的基础,通过幼儿对自身生活的回顾,发现人物特征,以模仿的形式塑造舞台形象。

2.拟人形象表演

拟人形象表演是丰富幼儿表演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表演童真童趣体现的精髓之处,使幼儿通过自身想象给不具备生命的事物以灵魂,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

3.假想创编表演

假想创编表演是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重返表现,是成人表演所不具备的,也是幼儿舞蹈表演的独特之处。

三、幼儿表演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孩子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幼儿舞蹈的概念也在不断完善,从注重柔韧训练,注重技巧展示,逐步向恢复幼儿天性,注重孩子身体发展过渡。而幼儿舞蹈表演也成了幼儿舞蹈的组成部分。舞台上的孩子少了技巧组合的展示,更多了一份儿童天性的诠释。并以此次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各界人士的认可。所以如何上好幼儿舞蹈表演课也成为新的课题。

1.幼儿表演奠定了幼儿舞台表现的基础

幼儿舞蹈最终的价值实现依然在舞台,这也决定了幼儿表演课程的价值是现在舞台。相信科学的幼儿表演课程一定可以塑造出一批批童真童趣的舞台精灵。

2.丰富教师创编素材

教师的创编素材离不开幼儿的生活,在舞蹈表演课中一次次的师生思维碰撞,一次次生生之间的亲密交流,都是幼儿舞台表演的珍贵素材,也一定能成为舞台表演的经典之作。

3.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舞台上的精彩演出,可以充分得到台下观众的认可。外界人们的认可就是孩子们自信心的来源,培养自信的孩子、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才是艺术教育的最高目标。

“舞”是艺术境界的典型化形式之一,倘若生活美、自然美是客观存在的形式,那么舞蹈美则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主观评价和情感反映的突出产物。它运用人体的动态语言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意,因此具有情感性、多义性、虚拟性和模糊性等特点。而相对幼儿舞蹈而言,也同样是以儿童为主体,通过儿童动作的语汇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只是幼儿舞蹈的律动更为欢快明朗,它包容“童真”、“童心”与“童趣”。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有利于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崭新教育观念,我们的教学工作要以全面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而舞蹈教育得天独厚,优势突出,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形式,具有推动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的潜在优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作为幼儿舞蹈工作者,我们的职责就是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得到的更多锻炼。而幼儿舞蹈表演课程则是提高幼儿舞台表现力、提升幼儿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如何使幼儿舞蹈表演课更科学、更系统地完成教学任务,还需要幼儿舞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幼儿教学课程范文5

【关键词】 教学改革;创新;幼儿卫生保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未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紧俏。同时对她们的要求也有提升。目前我市的学前教育资源尚不能满足百姓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沈阳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实现“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举措,将促使幼儿教师需求量急剧增加,同时学前教育呈现出的多元化发展态势,也亟需多层次、多样化的幼教专业人才。不仅要求她们要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幼儿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学习舞蹈、音乐、钢琴、美术等专业技能,近几年,省市开展了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要求上岗的教师具备专业资格,学前专业的《幼儿卫生保健》是培养学生学习相关的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幼儿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及疾病预防、膳食营养等知识的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的基础课程,而我们面对的中职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差,大多数学生对此课程不太重视,课堂上教师采用的大多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激发,因此《幼儿卫生保健》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以下是我在《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教学中进行的教学改革的几点初探。

一、更新观念,拓宽知识容量

传统课堂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其实,教科书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去加以完善和创新,以原有的教材为基点,以点带面做到精讲、深讲基础上抓住课程的难点问题,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在吃透教材,钻研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实际,从实际生活中挖掘教育材料,增加书本没有的常识和技能,并把这些材料和理论教材相结合,进行教学改革,幼儿卫生保健的教学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时必须与本地实际挂钩,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竭力为学生创造学练结合的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去做。真正做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除了传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外,还要达到培养学生就业素质的目标,教学内容应在学生掌握书本理论的基础上,比如将当今国内外幼儿早期教育的最新教育理念、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等引入教学之中,不断丰富、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在"幼儿常见疾病与预防"这一章节内容中增加了一些常见的疾病及其预防措施等,让学生广泛查阅当今多发的幼儿疾病,及时填补教材所需,丰富教学内容。在“幼儿的意外事故的预防及急救”章节中,除了传授教材中的烧伤、蚊虫咬伤、日射病、出血跌伤等基本处理常识内容外,在此章节添加了学生实际操作模拟内容,对常见的急救技术实训操作,掌握住操作要领,增强了学生从事幼儿教师的素质。

二、务实创新,采用灵活教学方法

目前,在教学方法上,大多数教师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激起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课堂教学方法使用上,努力做到针对教材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中主要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导。“任务驱动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线,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设计在一个个独立的任务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达到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目的。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演示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境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在讲到“儿童常见病及其防护”这一节内容时,对于一些常见疾病的防护和处理方面的知识传授采用演示法,示范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亲身操作体验。又如在讲到"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时,采用案例分析法及情景表演等的方法,通过几个案例,安排几名学生分小组扮演有心理问题的幼儿,让其他学生根据所学课堂知识,结合情境扮演幼儿园教师进行疏导,排解有心理问题的“幼儿”心理障碍,

除此之外,在课堂上我还充分运用电化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画面,配以悠扬悦耳的音乐,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实效性,有效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讲到“幼儿生理特点--循环系统”一章时,过去的讲解,我除了用语言表达外,还演示心脏的挂图,有的学生还不能理解准确,心脏的四个心房及血液循环途径,学生往往容易混淆,尤其是两条血液循环的路径最容易出错,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在用语言表达的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动感的人体图像,显示出心脏的图像和形态,可以使心脏在三维空间作任意的方向的翻转,配上有关的声音,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最短时间内梳理、理解并消化,增强了教学直观性,强化了学习效果。

三、理实一体,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

当前,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学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师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从书本中来,再到书本中去”。现行课堂灌输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实践经验的获得,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结合好,真正培养理论、技能双全的人才,做到理实一体,是职业培训教学改革的重点,对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去选择结合点。"实践是检验知识的真理。"光有理论,不会操作,就等于纸上谈兵,真正的技能没掌握。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实践。在讲到"学前儿童的营养和膳食卫生"这章内容时,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幼儿园的食谱和各超市幼儿食用的零食,然后课堂上师生通过共同分析、讨论学前儿童饮食的现状及改进方式等。带领学生去幼儿园,在真实环境中学习体会,进行保育教育实习,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提升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突出了让学生在做中学的理念,学做思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教育技能。

四、对接产业,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对接各大幼儿园的用人标准,我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即工学结合“四模块”课程体系,包括:职业素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

结合我校的“园校结合,交互成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授课过程中,我将学前教育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融入到校本教材之中,按照“四模块”课程体系标准并根据专业的特点,尝试探索以职业活动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核心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同时把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有机结合,在实训场地实现教室、景区一体化,教学、工作一体化,教师、师傅一体化。比如在讲到《幼儿园的环境卫生》一章中,“幼儿园户内环境的卫生要求”里的房舍要求提到的具体内容时,我带领学生利用活动时间到学校建设的校内技能训练室,包括全景幼儿园教室、美术手工实训室、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训室等创新型实训中心体验;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去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艺博、艺佳2所幼儿园去参观,让学生结合课堂内容进行实地考察,实现了课程内容的持续开发和不断更新,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l].王东红 王洁. 幼儿卫生保健.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向海英. 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 [D]山东师范大学.2010

[3].方琪.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浅析.[J].学园.2013(21)

幼儿教学课程范文6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模式;教学探讨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理论课程,揭示幼儿如何学习,研究如何更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及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能够科学地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但是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深入接触过幼儿,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变化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变化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问题感到枯燥而空洞,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笔者进行多种教学方法探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结合案例教学,丰富学生的经验,扩大知识面

案例教学是以理论结合实践为导向,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的分析,突出实践性,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如可以让学生观摩优秀教师的成功范例,通过呈现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幼儿园特定的事件和情境中,了解和体验教师的行为或事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了解幼儿,了解教师与幼儿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在理论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实践迁移,减少理论学习的空洞乏味程度。

二、创设情境,增强学生问题意识,主动探索学习

1.模拟教学

创设较为真实的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学生或是扮演教师,或是扮演幼儿,或是作为观看教学活动并要发表观点与见解的观众,共同建构模拟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学生亲身去做、去揣摩“当”教师的过程,能体会教学的丰富性、多变性和生成性,关注教育现场中随时发生的种种问题,从而加深对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心理状态的认识。

2.理论结合实际教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很多内容与幼儿园实际教学有很大的不同,要将理论在实践中运用,就需要在课堂上收集更多的幼儿园实际问题,结合书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如:在学习“幼儿社会性教育”时,向学生提出幼儿在小班阶段特别喜欢说“不要”“不给”“打你”,甚至暴力粗俗的语言,教师应如何去看待和理解。在“学习方法和迁移”的章节中,提出针对幼儿好动、爱思考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交流、讨论,教师总结提升,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表扬的艺术,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之由被动学转为主动学、乐意学。

三、引入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形式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在向学生介绍“环境创设”时,可以将在幼儿园搜集到的环境创设主题图片通过大屏幕进行展示分析,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对环境创设的理论、原则和意义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这样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激起了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其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利用多媒体,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趣味化

利用多媒体的图片、表格、视频等信息处理功能,能将“抽象”变“具体”,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和趣味化。例如:在讲授“学习的基本理论”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课件的表格形式把学习的发生及其规律、有效学习的方法等相关问题罗列出来,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并根据有关内容按分类、名称、观点、代表人物、实验对象等问题进行研究学习,同时辅之以有关专家研究实验的动画演示讲解,使知识进一步形象、直观、趣味化,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情境再现,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通过利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真正讲清楚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学生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理论源于实践,脱离了实践的理论学习是无水之源,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理解。教师要努力寻求多种教学方法,立足于教学的有效性,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探讨问题的自觉性。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把握幼儿学习心理以及教师和幼儿在教学过程中互动的教学心理行为,为今后到幼儿园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